一官半职的职是职位还是职务-一官半职是大官还是小官
1.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
2.中国的大臣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跪拜帝王的
3.状元是几品官(其实状元只能当个六品官)
4.唐代什么样的人怕当官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
人穷志不穷,想要读书总归会有办法,读书条件和环境不好,也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克服,这就是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
图为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石像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是这样的:欧阳修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司法小官,但是为官清廉不敢错判重判任何一起案件,他认为当官有钱就是累赘,所以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就连一间像样的东西都没有留下。欧阳修的家很穷买不起纸笔,可是她的母亲又想让他读书成才,这怎么办好呢?他的母亲一直为这事犯愁。有一天,她经过池塘看到荻草杆,于是就拿这个教欧阳修写字。
她拿来一些沙铺平在地上,不厌其烦地用荻草杆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一遍又一遍地在地上写字。时间久了,他认的字多起来了,他母亲就向有钱人家借书给他看,有时候还会把书抄录下来。欧阳修的学问不断提高,小小年级几乎可以过目不忘,而且写的文章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他的母亲同时教他做人的道理,又把他父亲怎么做官的告诉他,目的是希望他将来做一个清廉好官。做人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虽然不能给予母亲多好的生活,但是也要保证母亲的温饱。
欧阳修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跟他母亲的辛苦教育是分不开的。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流传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每个母亲都像她这么教育孩子,何愁出不了更多的欧阳修。
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非常的伟大,他若没有他母亲的倾心付出,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代文豪和政治家。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的母亲。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的画面
看了欧阳修母亲的故事,真的很令人感动,她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母亲,同时也是所有为人父母应该学习的榜样。欧阳修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她不会事事过问丈夫的事情,而是把它放在心里。她是意志坚定的女人,丈夫了,她就靠自己一个人的辛苦付出生活,而且她教育孩子的方法自有一套。她爱她的丈夫,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自己的丈夫一样。
欧阳修的母亲是明事理的女人,欧阳修当官了,生活富裕了,但是她却依旧如初,生活非常节俭。因为她知道,自己儿子耿直不随波逐流的性格早晚有一天会被贬。果不其然,欧阳修被贬了,她安慰儿子说:“我们本就贫穷,已经习惯苦日子,只要你能适应,我就能适应。”后来欧阳修又因另一件事被贬,她说:“因为正义被贬,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只要你觉得没什么,我就开心。”
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的故事非常闻名,家里没有钱买纸,就在地上写。她教育孩子要人穷志不穷,他的丈夫便是一个非常孝顺父母和清廉的好官,她十分地尊重自己的丈夫,希望她自己的儿子能像他的父亲一样。她的一言一行对年幼的欧阳修的影响很大,欧阳修良好的品德离不开她母亲孜孜教诲。
欧阳修简介说到欧阳修简介,很多人对他的《醉翁亭记》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关于他坎坷的一生,了解的不多。欧阳修别名醉翁,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年纪已经很大了。
欧阳修雕像
于是他的成长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陪伴的,幸运的是还有个亲戚可以依靠一下,即便不是很富裕,但基本的生活还是可以维持下来。因为从小家庭就是比较贫穷,所以欧阳修很努力也很勤奋,加上母亲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欧阳修从小就喜欢广泛读书,十分刻苦加上天生的聪明才智,从小作的文章就比其他人强很多。
于是家人更加用心的培养他的文学才能,他是家人未来的希望。欧阳修果然没有辜负家人殷切的嘱托,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路途上即便是满路的荆棘但也没有阻挡他前进的心,即便最后没有拿到状元,但也考的不错,顺利进入官场并担任了职位。在长大后欧阳修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文学方面颇有一番成就,开创了北宋文学的新局面。他领导了北宋的文学改革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理论的基础上,他又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新领域。因此他成为了唐朝和宋朝两个朝代的八个散文大家之一。他的醉翁亭记便是他文学作品的一个典范。欧阳修还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官场,他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并与同伴着手进行改革,可是最终抵不过那些官宦的内部操纵,最后被降低了官职。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到他作诗的风格,他仍然比较豁达,面对生活的磨练也很乐观。
从欧阳修的简介来看,他一生虽然坎坷,但是依旧乐观。实在是令人佩服。
欧阳修的作品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其中最令人受欢迎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雕塑
《醉翁亭记》是在被贬职后创作的,当时的范仲淹是朝中的臣子,有着一官半职,但是不料,事事险恶,范仲淹就当时的大官革职处置,欧阳修很不满意这种处置方式,就写奏折想为好友范仲淹等人辩解,但是官官相护,欧阳修不但没有解决这件事情,反而害的自己也被降职,被贬到别处当了个知府。欧阳修也因此因祸得福,生活在那个地方,用心用力的去坐着自己理所应当的事情,当地被他治理的很好。于是写下来《醉翁亭记》,他是那种是以百姓之乐而乐的人,是一个难得的好清官。
《醉翁亭记》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写的特别的好,整篇散文描绘的环境,看起来美不胜收,而且每一句都写的特别的优美,满满的充斥着别具一格的清丽脱俗的格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这类的文学作品中确实是少得可怜的。文章虽然美的让人陶醉,可是却表现了欧阳修当时复杂的心情。欧阳修把为官的政治上的失意,前程求功之路内心抑郁的心情以及对于社会的苦闷的等等感觉全部寄托在了那美好的环境中,消淡在和百姓们一起快乐的心情中。通过诗句而描绘的风光旖旎的环境中,也体现出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就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豁达形象。
欧阳修的词欧阳修的一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作。欧阳修的词《渔家傲》。此词牌原属讲唱文学的鼓子词,常作为定格联章轮番连唱,语言质朴流畅,在北宋民间为人们喜闻乐见。欧阳修用此民间曲牌写每月的应时节物景色和民间习俗,勾勒出一副水乡村娃生活的场面,富有浓郁的山水乡村风味。
欧阳修雕塑
欧阳修的词《采桑子》一共有十首,均是田园风情。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在词《采桑子》组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词在表面上似乎洋溢着“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的欢乐调子,但是却在在十顷西湖的明月清风下,笼罩着的其实是浓郁的英雄迟暮的悲凉情怀。欧阳修的在那个阶段仕途还是蛮坎坷的,政治遭遇很惨淡,特别是庆历五年时期的“张甥案”和治平四年间的“长媳案”,强加在他身上的罪名,那些莫须有的罪名给他带来的伤害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说明的,内心的痛苦处在奔溃的状态。在这种心境中每每作于歌舞酒宴的词,我们不难发现在豪放的背后由深微的隐曲、往复的悲慨所造成的“深婉”词境。
欧阳修的词《浣溪沙》,写的是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从而来反衬自己内心的苦闷。词句平缓,构造简单,最后一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欧阳修的词《蝶恋花》,这首词悲凉婉转,词中的三个“深”字的叠用烘托出浓郁的暮春相思寂寥之情。人有情而花无情,无限的幽怨尽在其中。
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豪,生性喜欢喝酒,因此自号醉翁。他的表字是永叔,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文章登北宋文坛巅峰。他为人正直,学生众多,其中不乏王安石这种文坛政坛都非常了得的人。鉴于他在文学上突出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
历史上关于欧阳修的故事不少,其中还是关于文学方面的比较多,也比较出名。有故事说他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他平易近人的品性。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说到对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欧阳修的很多故事都可以体现出的他的性情,也可以反映出欧阳修对文学的态度,学习上孜孜不倦、虚心求教,写作上严谨认真,积极向上。
中国的大臣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跪拜帝王的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四千多年的君王统治历史,大家应该都在电视剧里面看到过,大臣都是在君王上朝的时候跪着和君王谈话的,便不由得让人想问,古代的大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跪拜君王的?
? 这就得从咱们中国的历史开始说了,在炎黄联合打败蚩尤之后,尧、舜、禹就分别当过君王,由于当时的君主选拔是禅让制,禅让制顾名思义就是先一代的君王和大臣们一起讨论谁比较有才能,谁适合当下一代的君王。由此可见,这时的大臣们权势都是较大的,毕竟能和君王一起讨论下一任的大事,并且这些大臣还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 由此可见,在这尧舜禹时期的奴隶制社会,大臣是肯定没有在上朝时向君王跪拜的。
? 时间继续向后推移,到了七国割据时期,这时候的国家分别为秦、汉、赵、魏、楚、燕、齐。这些国家都是由奴隶制社会转变而来的,所以臣子的地位应该没有太低,君王的权势也没有非常的强大。但是,在秦国商鞅变法后,事情开始转折,商鞅变法中明确规定君王的中央集权,以及立战功制度,但是由于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权利,于是商鞅被这些贵族打压,而秦国的皇帝是十分支持商鞅的,所以会让贵族不尊敬君王,因此也没有跪拜的形成。但是随着秦国国力的强大,秦国一扫六合,官场当中也出现了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大臣。这些其他国家的大臣都是君主征战收复的,所以很听从君主。再加上秦扫六合,导致秦军队变强,君王手里的军权也变得强盛,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这时的大臣在君主面前已经没有丝毫的威严了,所以只能在君王面前跪拜。因此,大臣的跪拜最早应该是在秦朝开始的。
状元是几品官(其实状元只能当个六品官)
从古至今,权贵都是人们一生追着的生活。
在现代,人们通过学历的高低被安排工作。在古代,古人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权贵。
为什么很多古人一辈子会科举考试多次?古代并不像如今这个社会,现在并不是只有当官才能发财,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美满。
但在古代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工业的年代,人们唯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一官半职,才能不受生活的摧残。
但在科举考试中,想要高中状元并不一件容易的事,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只有一个第一名,可想其难度有多大!
很多学子为了能出人头地,往往参加很多次科举考试,直到最后也不能达到要求。
在科举考试中,并不是一场考试中就产生状元,而是要经过层层考试。
科举考试主要分为6个层次1.县试,过了就说明你是一个读书之人了,社会也会承认你走上了读书人的路。
2.府试,过了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秀才之名了。秀才见到一般的官可以不拜,并且不向朝廷交粮。不过很多很多读书人也止步于秀才了。
3.院试,过了就可以去国子监读书了,这个国子监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重点学校。这个院试的话,秀才可考可不考。
4.乡试,过了就是举人,并且还可以有当一些小官的资格了。如果想当一点的官,那就得花钱了。
5.会试,过了就是贡士,贡士也是更高一级的进士初选人员。
6.殿试,读书人的终极目标,这是由皇帝监考的最高级别考试,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除了成绩前三名的外,其余考生只要成绩达到合格的标准,就是称为“进士”。
科举考试虽然看起来和现在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博士硕士的顺序差不多,但是其难道比起现在的考试来说要难上许多!
状元、榜眼、探花可以当多大的官?很多朋友都认为,只要考到了状元、榜眼、探花,就可以当大官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就好比你刚从某个重点大学毕业,你一出去工作,就会给你安排个大官当吗?
这些读书人虽然知识渊博,但是缺少社会经验,当真正到了社会中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他们可能会不知所措。
所以状元、榜眼、探花一开始也不会被任命高官,他们都会被送到翰林院,状元在翰林院任从六品修撰,榜眼、探花任正七品的编修。而其他进士则被任庶吉士。
在翰林院工作几年后,如果谁的表现出色,被调出去任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出人头地了,从翰林院走出去后,其官职最少也是四品官!
唐代什么样的人怕当官
自古以来,人有一种欲壑难以填平,这就是官欲。做梦都想当官是名利竞争的必然结果,几乎很少有人说“我不想当官”,也几乎很少见给官就跑的人。这也许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时时在影响着每一代人。然而,也不能说人人都是官迷心窍,唐代就有这么一帮给官不要的文人,我们权且称之为“厌官族”。
唐代的文人壁垒分明,一种人是削尖头往官场钻,为了一席之地有的在科举考场呆上几十年,有的则是敬献诗文几百篇借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则是托熟人、找亲戚曲线推荐。“厌官族”则恰恰相反,他们视官位如瘟神,唯避之而不及,他们不想当官就像牛不想喝水,如果强摁角硬让它喝,它就会不高兴,而他们脱身官场的方法更是让人难以想像。
假装有病是唐代“厌官族”脱身官位常用的借口,史书中一般用“辞疾不就”形容之,才子王绩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举孝廉高第,得到一个秘书正字的官位,可他有些不乐意,说自己有病,不能当。别人以为位子不好,又给他一个扬州六合县丞的位子,他仍然称病,趁夜色划着小船偷偷逃脱了。
听说当官,就**跑,这在常人看来似乎有些过分,可的确有人这样干过,这个人就是才子崔信明。他的弟弟在窦建德手下当差,窦建德为了吸引人才,命令其弟劝说信明,许诺有好位子留着,崔信明一听说要当官,不顾生命危险,匆忙翻越城墙,逃到太行山深处躲了起来。
“厌官族”中的少数人,胆子较大,他们不想当官时,羞于装病,懒得找借口,干脆充耳不闻,这样的事诗人卢浩然做得出来。开元初,卢浩然的博学传到了玄宗的耳朵里,玄宗惜才,想把他弄到身边,便放下架子准备好礼物派人送去,把来意说个明白,可送礼送了好多次,卢浩然就是不咬牙印,玄宗很生气,不得不下诏书招纳之。卢浩然不敢抗旨,来到东都洛阳,玄宗连忙摆上酒席招待,谈话中,说给一个谏议大夫的位子,问他干不干?浩然坚定地说,不干。玄宗不但没生气,反而下诏放归还山。
送礼送官也不想干的还有与韩愈同时代的才子卢仝,这个人家境贫穷,吃了上顿没下顿,邻居的僧人看到后都可怜,给他送一些米下锅。朝廷听说他有清介之节,便两次派人送礼邀请,想让他当谏议大夫,他最终没有答应。这个人的下场很悲惨,奸人嫁祸于他,杀他时,是在他的光头脑壳后面钉了个钉子而,很多人相信,这和他的儿子有关,因为他儿子名叫“添丁”。
众多文人中,像骆宾王之类不想当官不辞而别的有之,像才子闫防之类被伯乐极力推荐而不屈有之,像陆羽之类溜之大吉的有之。还有一位更牛的,参加科举考试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才华,至于当不当官,这不是要害,才子施肩吾就是这样,元和十五年卢储榜进士第后,他在答谢礼部陈侍郎时留下诗句:“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还没有等任命状下来,这个人就打道回家了。
古代的很多文人是很想亲自在皇帝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的,这对他们的仕途十分有利,即使见不到皇帝,也想方设法地托人向皇帝捎去自己的诗作,以便皇帝欣赏后弄个一官半职。而孟浩然却是另类,四十岁那一年他游京师,张九龄、王维等名士邀请他到秘书省谈论风雅,这是纪律所不允许的。这时,唐玄宗突然临幸,弄得孟浩然相当紧张,一急之下,他吓得藏到床底下。王维不敢隐瞒,向玄宗说了实话,玄宗不但没有处分这帮名士,反而高兴地说,我正想见这个人呢。孟浩然从床下爬出来,玄宗问是不是献诗?浩然说我没有带。随后即兴吟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一听感慨地说,你不想当官,怎么能说我嫌弃你呢,你可不要诬赖我哟。之后下令,放还南山。
“厌官族”脱身的趣事不胜枚举,而唐代出现这一情况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从时间上看,盛唐前后的厌官族群体较大,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更是屈出不穷,越往后不愿当官的就越少,到晚唐时,几乎看不到辞官才子的身影。从职位上看,辞官者中县丞之类的小官多于京师大官,看来如果安排得满意,唐代才子也是不轻易说不的,如果都赋于他们厌官之名是不合适的,因为很多人是披着辞官的外衣,其实是另有所求的。从辞官的形式看,唐代的才子多保留古代文人的斯文遗风,直接抗命的少,假装有事的多。当然,在唐代才子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厌官族”群体,这就是喜欢隐居深山、逃避社会的人们。
分析唐代“厌官族”群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文人的性格。恃才傲骨是唐代知识分子的集体性格,很多文人对自己的才学相当自信,他们感觉有多少学问就应该当多大的官,如果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他们就会辞官。从表面上看,好像他们非常讨厌当官,其实这是在通过辞官表现一种不满或积累仕途的筹码。另外,放浪形骸、游荡江湖的确是当时文人中流行的时尚之风,很多人跟风而动,迷恋江湖,对官位相对不感兴趣。
二是家庭的生计。开元时期之所以大量出现“厌官族”,这与当时普遍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无关系。当时,当官不当官,衣食无忧,即使自己手里没有银子,依然可以从朋友处得到帮助,文人之间经常周济酒钱,就是明显的例子。很多文人至少基本生活可以满足,他们不必在官场中劳骨伤神来捞油水,而在诗坛上吟诗唱和则是一件愉悦的事,所以一部分文人把官位看得很淡。而到唐朝衰落过程中,“厌官族”群体日渐变小,这令人想到了才子们要靠当官挣钱来养家糊口。
三是时局的动荡。动荡时期很多高官蠢蠢欲动,欲割天下,而要想独占一方的首要条件,就是手头要有人才,网络人才是各方的首要任务。此时,一些文人是有政治头脑的,忠君思想暗示他们绝对不能与贼同舞,所以很多文人在时局动荡时闻官色变,不愿高就。而一些政治敏感不强的文人,则往往误入贼船,气节难保,李白就是这样。安禄山闹事后,永王李璘欲割金陵,听说李白就在庐山,便邀请参与幕府,李白弄不清永王的真实意图,就胡里胡涂地就上了贼船,结果当了俘虏,而另一群所谓的“厌官族”,则争相逃避,结果明哲保身。
四是官场的黑暗。唐代官场五花八门,武则天时期的严酷统治,玄宗时期的杨氏当道,不同时期的官宦小人参政,让一些文人在勾心斗角中看到了官场的险恶。历史现实证明,很多文人在唐代政坛上多为芸花一现,真正修成正果的为数并不多。其中很多人下场很是悲惨,不是流放边疆,就是杀头坐牢,这让一部分看破红尘的才子们在官位面前畏惧不前,隐居深山、远离官位成了一些文人逃避现实的最佳选择。
总之,唐代出现“厌官族”现象是一个历史真实,其背景是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可以称道的,倒是唐代“厌官族”们的傲骨和风度,这相对各个朝代有些文人一看有五斗米就折腰,一看到官帽就腿软来说,似乎是一种无言的鞭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