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传心是禅宗所讲究的吗-以心传心法
1.关于佛教的成语故事
2.不立文字的含义《宗教》
3.佛教分几个宗派?各有什么区别?详细点的。如题 谢谢了
4.参公案面面观
5.高二语文选修课文《佛理禅趣》教学设计
关于佛教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 一尘不染
成语今说:佛家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为六尘所染的境界。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自《景德传灯录·弘忍大师》
在流传中土的宗教中,有一支神秘而独特的教派,它就是佛教禅宗。作为中土佛教最重要的流派,禅宗讲究明心见性,不立文字,无迹可寻,它的独特魅力和神韵,曾经征服和影响了无数人。
禅宗重在以心传心,因而产生之初的历代弟子都是一脉单传。迦叶是第一代传人,传到第二十八代时是达摩,达摩来到中国后,在少林寺后面的山上面壁九年,成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从此,禅宗在中国代代相传,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慧能。慧能以后,传者甚众。
不立文字的含义《宗教》
这是禅宗祖师
菩提达摩所说
意思是说
佛法内涵
妙不可言
仅靠文字
无法呈现其真实境界
释尊曾说过
<四依止>
一、依法不依人:在佛教里,不以人事为中心,而以法制为中心,以真理为中心。世间人事会有变化、有主观、有生,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有依真理才会平等。佛教里,佛陀虽为教主,但是佛陀并不要人皈依他,而要皈依法,佛陀也是依法而成佛,离开法,那里有佛?所以经典中处处强调「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就是要我们皈依自己,皈依法,皈依佛性,不可以皈依其他。何等伟大的佛陀,何等伟大的佛法。
二、依智不依识:「识」是认识、了别、明白的意思,因为「识」有主观的成分,难免会有错误。例如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各有所见,深浅各有不同。佛陀开示,要我们依「般若智慧」行事,不要以「分别意识」为标准,因为般若智慧如「大圆镜智」,任何东西摆在镜子之前,他会依原来的样子如实呈现。关於「依智不依识」,浅显一点说,人常常用情感行事,对人对事依所爱、不爱来分别,如此必然有错误,所以要理智一点,要用智慧才能平等的把原貌还原出来。「依智不依识」,才能认识宇宙万有,至为重要。
三、依义不依语:世间上,最不统一的就是语言,一个国家若有数十种不同的方言,全世界一两百个国家,你说会有多少不同的语言。在如此多不同的语言中阐扬一个道理,怎麼会不因为语言不同而走样呢?所以佛法强调要「依义不依语」,语言尽管不同,但意义不能改变,所以佛法翻译成世界各国的语言,不管英文、日文、德文,尽管腔调、语汇可以改变,但法的意义不能改变。
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经分有三藏十二部,有大乘、小乘。佛陀对众生说法,因应各种根器不同的众生而观机设教,故有长行、重颂、授记、孤起、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议论等类别,而且深浅不同。因应众生程度不同,而有各种的方便解说,但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陀纵然有方便示教,然而佛法的缘起、真如、自性、苦空、无常、无我等真理,则是不容许稍有更改,所以就需要遵循「依义不依语」的原则。所谓「以四依止,入佛智慧」,我们亲近师长,研究佛法,应该时时谨记,以「四依止」作为学佛的方针,才能把握佛法要义。
佛教分几个宗派?各有什么区别?详细点的。如题 谢谢了
初学佛的人,看见佛法内,有所谓大乘、小乘;有所谓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真言宗、律宗,乃至所谓俱舍成实等宗;已觉得歧路多歧,不知何从措足。再加想求得一位善知识,能原原本本不党不偏的,将各宗各派的概要,开示一下,真不易得。便是想求得这样解说各宗宗旨的一本书,也不易寻求。初学者的这种困难,实在不小。 原来佛法的目的是求「觉悟」;可是在求达到「觉悟」底目的地以前,必定有许多途径,也可说是求达目的底方法和历程。在佛教底目的上,原是一样;在途径上,自不妨有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禅净真言戒律俱舍成实等宗的不同。所以法相宗的求觉悟,有法相宗的方法和历程;三论宗求觉悟,有三论宗的方法和历程;其他各宗,亦莫不皆然。佛法既有了这许多的途径,于是佛法的上面,就有了这许多的宗派。 佛法在印度,小乘虽有部执之分,大乘虽有空有之辩,却并未立许多门户;到中国后,才宗派繁兴。隋唐以来,各宗的着述和流传的法门,大都各具有本宗的特质;及至今日,宗派划然,各宗有各宗的内容,各派有各派的藩篱。尤其是各宗派传来的源流,若不加以考察,决不能得根本的明白:如姚秦鸠摩罗什法师,翻译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后来研究三论的,就成为三论宗;罗什法师又翻译了成实论,后来研究成实论的,就成为成实宗;慧远法师在庐山念佛,后来这一流,就成为净土宗;梁代菩提达磨祖师,所传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谓之禅宗;隋代智者大师,依着法华智度等经论,成立天台宗;唐代玄奘三藏,翻译解深密经瑜伽唯识诸论,成立法相宗;又翻译俱舍论,成俱舍宗;南山道宣律师,成立四分律宗;贤首国师,立华严宗;善无畏金刚智,传出了真言宗;还有昙无谶所传的涅盘宗,菩提流支所传的地论宗,真谛三藏所传的摄论宗等等。最多时有十六宗派之多,其中也有不久绝响的,也有融入他宗的;到现在普通常说的:所谓教下,就是指天台宗;所谓宗下,就是指禅宗;所谓律下,就是指律宗;这三宗以外,多已授受无闻,经籍不完。若要研究各宗的概要,应先明了各宗承传的源流,盛衰的背景;然后再辨别他们的内容。 既然各宗随时兴起,各宗要发扬本身的精妙,少不得就有判教一法。现在通常所说的:俱舍成实二宗是小乘。四分律原也是小乘,而自从南山律师义宗唯识,就变成通大小乘了。法相是大乘有教,三论是大乘空教,这二宗争论最多。天台华严自标位置,在法相三论两大乘之上;天台就谓之一乘圆教,华严更谓为别教一乘;禅宗是顿教,净土是他力教,真言宗是秘密教;这三宗又别有境界,不同恒蹊。这还是粗讲大略,再详细说各宗本身内部:天台还有山内山外之争;南山还有会正资持之异;三论法相,皆有新古;五家七派,皆是禅宗。若讲「宗宗皆是求觉悟的途径」的话,我们究竟走那一条途径求觉悟呢? 我原也是初学寻不着门路的人:见着人学法相,也跟着去学法相;听人说念佛容易,也曾跟着念佛;忽然又出了几位密教大阿梨,一般人都惊叹着神异,我也曾跟着学诵真言,学结手印;连那些无宗无派随便谈说的比丘大德,在家菩萨,我多也曾跟着众人膜拜随喜;不是我见异思迁,老实说,我本来也并不明白这些宗派是怎样的一回事;我学了许多时,依然不了解我到底要怎样学是好。我看看同学们也有感于同样的困难,渐渐退了初心的;也有起初很勇猛,后来虽还持续着,却勉强得有些不见兴味。所以我深深的觉得:初学佛的人,真有先当明了各宗大概之必要。纵然你从上入手,丢开各宗,直接研究经论;然而一看注疏,各宗有各宗的见解。从好的方面说,各有发挥独到之处;你若不明各宗大要,就不易领会。从坏的方面说,各有门户偏执之谈;你若不明各宗大要,也就难免误会。 所以我就展开大藏,想寻一本说明各宗大要的书,却寻不着。后来得着一本日本凝然着的八宗纲要,研究了些时。但是杨仁老,还是说这本书,初学不易懂得;日本的境野黄洋,讲解这本书多年,他又说这是凝然大德早年之作;在现在人,自觉不甚满足,且无甚兴味。因此我又向日本大肆寻求,日本佛学校内多有这一门功课,这一类谈佛教概略的书,可就多了;他们又时常闹些什么佛教统一论哪,原始佛教说哪,也时引起不少的诤论。我自信是个钝根,一点儿新异的议论,都不敢接受;遇着事实,就要查查史传;凡有疑义,就要对对经论;随时抄记的不少。现在整理一下,自己看看,很像明白我将来应当怎样修学才对。这原算不得目的地,也算不得道途车乘,只好算是旅行指南;就名为入佛指南罢!藉此看看各种道途的远近,和各式车乘的快慢,公之于世;不知初学的人们看了,也能解除点迷闷,寻着个求觉悟的道路与否?同时我有尊重声明的:我还是个未登途径的人,我决彀不上说专弘某宗,偏党某派;并且这个题目虽似不大,却有遍搅十二部教海,二千余年历史的意味;我一个初学的人,错乱必多,还望诸同学者指正! 我们想要在各种学佛的途径内,找一条自己修行的道路,那我们就当先明了各种途径的大概。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先明了各宗的大概;然后才好打定主义,从那一宗修行的法门去修学。 要明了各宗的大概,须知各宗有各宗的历史,各宗有各宗所依的经论;各宗有各宗的判教,各宗有各宗的教义,各宗有各宗的行证,各宗有各宗的果位。我这一篇入佛指南,就是拿这些纲领做题目,共分大乘小乘戒律三章。大乘的里面,包括法相三论天台华严禅净律七宗;小乘的里面,包括俱舍成实二宗;戒律便是律宗。每章并将各宗的历史依经判教等等,一一分别,加以叙述。 为什么先述大乘后述小乘呢?一则执笔者经验,往往向人谈佛,自五比丘十大弟子四谛十六行相二部二十部等等顺序谈来;听者不俟谈到马鸣龙树法性法相,便早觉索然兴尽,昏然欲睡了。若先从大乘谈起,到后来他反格外注重原始的教义了。一则现前中土,流行着的是大乘;譬如指示途径的人,就当从行者现前的脚下讲起;所以就先从大乘讲起了。 再说大乘和小乘的分别:自来有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之说,这必须先细领会。因为明了三法印与一法印,不独大小乘的分别可以明了,全部的佛教,也可略窥概要。在经论中说三法印的,如成实论说: 「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无我,诸法无常,寂静涅盘。此三法印,一切论者,所不能坏,以真实故。」 说一法印的,如妙法莲华经说: 「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分别说小乘三法印大乘一法印的,如大智度论说: 「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 由此看来,小乘的教义,是不出无常无我涅盘三种法印的。大乘的教义,是不出一实相的法印的。我今依照小乘经论的教旨,试作三法印的几种解说: 第一,万法为实有,诸有情等,起惑作业,感受着老病生的苦恼,于生灭流转的现象上;而说此无常之道,令使觉悟,趣得解脱;此种教法,就契合了无常法印。 第二,既然勘破了一切万法,生灭无常;那么七情六欲,我见我爱,皆不应有;说此无我教法,令使觉悟,趣得解脱的;此便契合了无我法印。 第三,令使明白了无常之理,断除了我执等惑,脱离那生轮回的苦恼,而令得到寂静涅盘之果的;此便契合了寂静的法印。 第四,以上契合了三种法印的小乘教法,较诸一切其他的外道,实在是高出亿万不可称量;但是在佛法的里面,论教义的澈底,和化他的妙用上,这三种法印,较诸大乘的一实相印,似乎尚有些不及之处。此其所以称为小乘的法印。 我再依照大乘经论的教旨,试作一实相印的解说: 「实相」这两个字,本是表示佛法圆满的理体;所谓真实之相、无相之相。以万法为假有,以说生灭,复以万法为非无,说不生灭。说一切为虚空,以求出世的真谛;又说一切为不空,以扬世间的教化。所谓「真如」「中道」「菩提」「般若」「圆觉」「如是」「法界」「阿字」「法性」「一法句」「涅盘妙心」等等的名词,都是实相的异称。法华经说:「观诸法如实相」。又说:「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以实相的境界,本是不可说不可思议,所谓「言语道断」的便是。以不可说而强以言说,自有许多不合之处,此则唯证能知,应请诸同学者加以鉴谅! 但是我们对于大乘的一实相印,和小乘三法印的异点,却很可以辨认:第一就是小乘说诸行为无常,大乘于说万法为不常之外,却还认他是不曾断灭。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却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盘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盘无住。大乘之所以异于小乘,都是因为契着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所以为辨证大乘的教法,而有一实相印。 从各宗的里面,根据这「三」、「一」两种法印,来印证他孰为大乘孰为小乘的教法。那么,俱舍宗说法有我空入无余涅盘的;成实宗虽说人法二空,但只断见思惑而未断所知障,尚以一灭谛为归趣的;这就谓之小乘。法相宗所说的真如菩提,三论宗所申的般若,天台宗所明的如是,华严宗所说的法界,真言宗所说的阿字,禅宗所证的涅盘妙心,净土宗所入的一法句;这都是实相的理体,就谓之大乘。还有戒律一宗,原以业感为缘起;从南山律师开宗以来,却以心识为戒体;所以就通于大小二乘。 如此三法印与一法印,不独大乘小乘所由分别;便是整个的佛教,也可藉此认清。所以我特地在此先行说明,下面便好详述属于大乘的七宗,属于小乘的二宗,及通于大小乘的戒律宗了。
参公案面面观
原文地址:参公案面面观(澄海)
一、前言
所有灯录以《指月录》最佳,但撰述者杨亿系朝廷大臣,未免准据失错,参差不齐。若《续指月录》水平较高,亦较齐整,建议自己斟酌下手处。
《指月录》从如来禅、六祖禅、祖师禅、机锋禅到看话头都包括在内,见性的人读之越有心得。《续指月录》较重视看话头,这是禅风的演变与学人的根器造成的,所以广度、深度稍有不及,但不妨初机研参。
公案可以当俗文学研究,虽无关见性、开悟,对心灵的启发亦有帮助,但不要以为这是「悟」,那是有得于心而已,与禅的启发无关。一般人但只看过就好,任何的解释都是依稀彷佛,不要太浪费时间。要参公案,必须有良师的循循善诱,经年累月,福慧资粮足够,才有惊天动地的一悟,岂是小智、小慧的人可望项背?
二、说得的不是禅
解公案或拈提公案近来又起了热闹,如果当它禅文学世俗化也许还有生趣,最怕的,是大家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悟,那就必须严肃的看待了。
因为公案是用来参禅的工具,不是用来解释公案,古德讽刺的说「解公案」就是「锯解秤锤」。什么是「锯解秤锤」?秤锤是铁打造的实心,你把它锯开,里面就是铁,不是金不是银。你把公案解开了,不悟还是不悟,公案还是公案,你的答案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公案的核心,多此一举而已。当初圆悟禅师一时兴起,拈颂公案辑为一本《碧岩录》,文字优美是其次,内容曲折回环,本来是开悟的人彼此酬唱斗机锋的文字,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后来的人好奇,把这本书列为禅宗四大奇书,洛阳纸贵,风行到现在的日本禅界,当成研究禅的宝库。
可是,当初这本书印给他的弟子大慧宗杲看,宗杲觉得不妥,以为会妨碍参悟的正行,主张把原版打破,不再岀书,就是这番心意。
我们来举个例子──《无门关》「达摩安心」一则:
达摩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摩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摩云:「为汝安心竟。」
无门曰:「缺齿老胡,十万里航海特特而来,可谓是无风起浪,末后接得一个门人,又却六根不具。咦!谢三郎不识四字。」
颂曰:「西来直指,事因嘱起;挠聒丛林,原来是尔!」
这则公案是有名的安心法门公案。主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非常直截了当,毫无曲折,所以无门慧开才开玩笑似的说:「缺齿老胡,什么话也说不清楚,偏偏碰到一个断臂的求法人,六根不 具,只好把法传给他。这样一来,整个丛林就啧啧称奇不住了,把安静的丛林刮起一阵旋风,聒扰不休,辩论不停。」
有人就发挥:「这句『谢三郎不识四字』是无意义的话头,要让学人扑了个空之后去开悟。不见慧开颂云:『都是人的心自己不安,所以不如谢三郎,他四字不识,不妨碍他只求安心,而且因为没有那么多佛学知识,少了见取,不懂什么,才能急速相应。』」
无论你怎样的解公案,有会于心,或令人鼓舞,但是为什么还不见本心呢?都在义理上呢?因为你真的没有那个「觅心不可得」的真实突破,怎样的解释公案,都是永远停歇在心意识作用上啊!永远是猜测啊!
没有「觅心不可得」的突破,就不是参禅,尽管猜到文字的表面意思,还是落在俗称的禅文学上,是文字禅,也许可以谈笑风生,评唱自在,但就是救不了自己!
无门慧开在向解公案的人开玩笑、揶揄,看过了,哈哈一笑罢了;不可再让意识流动,东猜西猜,自打嘴巴,如果你也认为悟了,笑话可大了。缺齿老汉、六根不具的汉子、不识四字的谢三郎,都有暗喻,不难了解,但了解又能如何如何呢?
三、禅在说不得处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德山宣鉴没见性前,在巴蜀讲《金刚经》,呱呱叫,很受尊敬,后来听人说,湖南澧阳的崇信不讲经、不说法,却可以「直指人心」,让人「不历僧祇获法身」,他非常反对。
他说:见性开悟是多么重要的事,学佛人应该端庄身心,好好努力累积功德,待三、四世后才可见性,怎么可以有这样白送人情的事?
他就跑到澧阳,想上龙潭山与崇信好好辩论,让他知错。龙潭山下有个妇人摆个摊卖点心,他刚好饿了,就向她买几个薄饼充饥。那位妇人看这个和尚挑着担子,便询问那是什么?德山说那是他对《金刚经》的注释,想拿给崇信看的。
这位妇人不含糊,请问大德:「经中有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您既然向我买点心,请问点的是什么心?答得上,免费供养;答不上,请到别摊去买。」
德山一听,傻住了。他清清楚楚,任何一个念头都是三世,包含了未来、现在、过去,那不是直线的流动,也不是空间的占有,什么心,都是三个心,没有定点,真的被这位妇人将了一军,难以启口。
到了龙潭上拜见崇信,一开口就讲风凉话:「我怎么看不到龙也看不到潭?龙潭徒具虚名呀!」
崇信知道他在借题发挥,也不与他争论,淡淡的说:「这里就是龙潭,绝对错不了,问题是──你是一条龙吗?」反将一军。
前后二次被将,德山口服但心不服。
有天夜里,晚参毕,众人回寮,他侍立崇信身旁,不敢懈怠。崇信就说:「夜深了,你也回寮休息吧!」德山说:「夜黑,摸不着路。」崇信就点个纸做捻子给他。德山一接,崇信却又一口吹熄。在这个瞬间由明转暗的变化中,德山的心一亮,却开悟了,跪下顶礼:「从此再也不敢怀疑天下老和尚挂在口上的那句话!」
这个纸捻子由明转暗,却让德山的内心证得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境界,非常的鲜明,却又很难说明、描绘。
这个心境的突破才是《金刚经》的主题,任何文字都描绘不尽的,义理也说不尽的,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就把他精心批注的《青龙疏钞》一把火烧掉。
文字不是禅,禅非文字。
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灵原乡,唯证乃知。
解公案是多余之举,是锯解秤锤,解开了仍然是铁,道理在此。
当着禅文学,不离世俗,对初机或一般人都是一帖清凉剂,都可以让人眼睛一亮,得到一些灵感,说得好听点,让人有「小悟」。
但那不是参公案的主要目的。参公案要能破参,证得本心的真面目。修行也不过把「这个」找回来当家做主,这是生大事。
四、禅堂洋溢了幽默与机智
有些公案不可用来参,那是有关禅堂中师徒之间的幽默举措,如果拿来当公案参,是白参。例如:
司马头陀有次去拜见百丈怀海禅师,谈到沩山那个地方,地理风水好,建议派一个杰出的弟子去开大道场,将来学人云集,比大雄峰还多:
丈因问语众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曰:「不得唤作净瓶,汝唤着什么?」时华林觉为首座,师(沩山灵佑)为典座。林曰:「不可唤着木突也。」丈乃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指月录.卷十二》)
有的人就把这个公案说得非常深奥:
百丈提供给他们比斗机锋的标准是面对净瓶的名称来下转语。此时,学人不能将它叫做净瓶(必须循名责实),但又不能完全违背净瓶之名。因为,在丛林中,道有道无皆是谤,只有岀离有、无以行中道,才能契合不触不背的禅之至道。……沩山的踢翻净瓶本来就是个非凡的举措了,这种无声的语言,将那不触不背的禅机给显露得淋漓尽致了。」(《笔叩──无门关》)
说得玄之又玄,令人更摸不着头脑。这则公案,是百丈想派个弟子去开堂,那个地方虎豹栖集,人烟罕见,得找个耐得寂寞,守得艰困的人去承担。首座的举措那么文绉绉的,承当不了这个艰巨的工作。
而看看灵佑,说什么不得唤什么什么,尽在道理绕圈子,一脚踢开,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气势大,意志鲜明,百丈当然要选派灵佑去开山,幽默的说:「首座输却典座」,没有褒贬的意思。
我们看看,他们师徒之间洋溢着多么温馨的感情,大家在幽默中解决重大问题,没有芥蒂,多么可爱,幽默中带着嘉许。却要下一大套道理来分析,不是多此一举吗?
沩山一期之勇,中了百丈的计策,不得不脱得盘头,担起铁枷,勇往直前,在蛮荒之地开堂,义无反顾:
是山峭绝,敻无人烟,虎狼纵横,莫敢往来。师拾橡栗充食者五七年。一日念,道在接物利生,独居非是。乃出至山口,语虎狼曰,我若于此山有缘,汝等各自散去,若其无缘,我充尔腹,言讫虫虎四散,师乃回庵。未几,懒安上座同数僧从百丈所来辅佐,曰:「某与和尚作典座,俟众至五百乃解务。」于是人稍稍集。(《指月录.卷十二》)
无门慧开在《无门关》里也提到这个公案,拈提:「沩山一期之勇,争奈跳百丈圈圚不出。检点将来,便重不便轻,何故聻脱得盘头,担起铁枷。」
这则公案才是标准的禅文学,描写师徒之间的感情怎么样的融洽,言语举动幽默洒脱,而师兄弟之间又是那么体贴,不避辛劳,为人分担。读来,都是流泻着诚忱的感情,彷佛置身其中。
五、错中错,马凉当冯京
古德云:「理事圆融泯自他,白云飞去了无迹;海纳百川流不尽,空谷万象是吾家」,这首偈描写的是大彻的心境,尽管文字看似浅易,牵涉的范围非常广,读了或许令人神往,但最好不要去解释。然仍有人强为发挥: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方面的事情,讲究的要理事圆融,有的人说话做事有理没有事,有的人有事没有理,不合理;有的空谈,无事无理,不着边际;有的人太现实,缺乏远大的眼光,没有合乎人情道理。所以做人处世要顾到理,顾到事,要理事圆融,天理国法人情通通都要顾到。……在禅宗里面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得道的时候。(摘自《禅诗偈语》)
这段话对人情义理的发挥,面面俱到,令人鼓舞,但所解所注是常人的一般道理,可列为励志的小册子,提高做事、做人的参考,但若拿来启发禅道,就要加以否定了。
因为这首偈的理事两字,指的是正见与正受。达摩祖师东来启禅,入道要门就谈到两个方法:一是理入,二是事入。理入即从教入宗,深研教理,会归心源,因理极必反而证得本心;事入后即入四行,破除累劫习气与无明而顿入不思议境地,绝对不能侥幸。
禅宗祖师为了众生而开发天人极则,各种作略,直指人心,只是破参,或破初关,是事入,悟后起修一步也省略不得,此不赘。
显然的,作者把理事做成人情义理或国法人情,用以指导常人的生活固然有帮助,但反而误导学子的真知真见,下笔似乎要更谨慎,或加以说明,才不至于诱导。
再说,禅宗第一公案,六祖对惠明说:先做好调心调息,至不思善、不思恶的一段时间以后,才向他说:「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只是把意识的纷飞常控制到一个焦点,就是心力集中的状态,思虑会更清醒,这是参禅的第一个条件。在这个紧要关头,六祖一言而岀:「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两个解释,也等于禅宗未来采取的两个重要作略:
(一)、直接以心传心,而证得「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的本体、本心。这是直指中的直指,非一般习禅的人所能了解。
(二)、喝破参禅人的独头意识而获得客观意识,证得本心,这个时候,参禅人要有非常敏锐的心力,才能了解而掌握这段过程。
禅宗不是要人空心静坐,必须由师父的领导中,灌输一股力量,打破参禅人的表面意识,让原有的般若智慧获得空隙而流露出来。所以禅宗向来重视师承,盖法从何来?非师佛之慈悲,何能成就?
所以五祖向六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师徒既有法缘,师父有情而下菩提种子,让弟子见性,也必须受教的弟子,能够在心地上长期的施肥灌溉,才能茁壮而开花结果。
这里面的秘密只有师徒两人才能明白,他人岂可揣测得知?没有能力喝破学人的困顿,师徒两人都有责任,一责师眼不明,二者弟子根器不及,则盲喝盲棒,一场热闹。
六、哗众取宠,以盲导盲
有些人看不懂禅偈的真假,就会笼统意会,把假当真。其实真悟偈说的是现量境,而假悟偈绝对是比量偈;有些人也许领会得这层关系,就故意写成现量偈,但是首尾不能衔接,露出破绽。
比量偈与现量偈差异很大,不便在此说明。说得太清楚,聪明的人会比附引用,混淆视听,为了杜绝这个毛病,今不做说明,仅举例略说。雍正:
不挂一丝,前后际断,曰:初关。山者山,河者河,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自己,色空无碍,获大自在,曰:重关。家舍即在途中,途中即在家舍,行斯、住斯、体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曰末后牢关。
这个雍正三关就是阻碍禅宗的大刀,明末清初,本有一股禅宗的气势升起,只因为与雍正的禅门、禅风不同,硬把它封了;又另外青睐永明的《宗镜录》,大量推广,形成以教压宗的恹恹气息,净土胜于禅门,兹不赘。
这首偈不论全部,单就第三偈来看,就令人哭笑不得,他说得好:「行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斯是什么呢?从整个偈根本看不出来,只有模糊的意识境界,见性才知「有」,有即是斯,但雍正不知,即没破初关。
无明执着必须透过反省忏悔去消除,这是达摩祖师所强调的「四行」,尤其报冤行,能够现行消业,求之不得;而雍正的严刻是 历代君王的最最者,那懂得什么无明执着呢?怎么能够自然消落呢?古德不是说:「随缘消旧业,但莫造新殃」吗?佛法不通人情,因果历然。
况且,他对什么是初关、重关与牢关的解释完全错乱,混杂不清,岂是宗门下客?
初关是破参,证得菩提乍现,了然真正的离执禅定境界,所以说途中即家舍;重关是长养圣胎,以般若观照而去除无明,是为去执禅定,山是山,河是河,色空无碍;最后得入大圆觉海,享受本地风光,这是牢关,也就是无执禅定。(去执禅定就是在离执禅定中反省忏悔,才能消灭无明业识。)
雍正三关不足取,但很多人还在那里拈提,甚至列为三关论文的重要根据,那就未免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七、结语
参公案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是研究、追索的意思。所以参公案只能由师父引导,教你如何参才有着力点,这样公案就变成一把金刚王宝剑,机缘成熟,万象全收,万疑得脱,就得「见性」。
流俗阿师才解公案,解释这个公案是要你放下万缘,那个公案是教你不要执着,随处欢喜。这是一般励志的范本,世俗文学,公案一经解释,变成了一只绣花针,在巧思中绣岀百样的花草,有领会,但不能「见性」,因为与参禅无关,不能破参。
坊间很多有关公案的书籍都有这个毛病,尤其日本学者喜欢这种调子,一言半偈拿来当着座右铭,可以进业修德,这个风气吹进国内,连一般学禅的人都患了这个毛病,尤其哲学家、心理学家,喜欢把禅当着境界去说,在一片模糊中峰回路转,露岀一阵笑声,称为善解公案。
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对,毕竟文字不能避免随俗,但要提醒:公案用来批注,是俗文学的一路;用来参,才是参禅的药引,不可混淆。
纵然解注了多少的公案,又畅论了什么禅的境界,看似文采焕发,那都是文字禅,是禅学,把禅当着文字理论,当着思想体系、哲学架构,对生命学来讲都是皮相。
禅是生命学。
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基因。
见性就是见到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基因。
体证了生命的本质。
所谓开悟,就是基于见性的体认,唤起了生命的觉醒,从而在生活的历程中,革除了旧有的习性,净化了心灵的状态。一种脱胎换骨而产生的生命热流,会很自然的流淌,产生一个明确的信念,走向生命的永恒与圆满。
整个过程都是心灵净化的过程,自解、自知、自悟、自成佛道。
不必在理论上找答案。
你是怎么的一个人,怎么的一个境界,怎么的一个新的生命。
你自己就很清楚,不必找人来印证。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那是迷失。
所以,开悟是自我检测心灵净化的历程。
如果连一个好人都做不得,连一个贤人都做不到,妄想成圣、成佛,你说:有这个道理吗?
我们要知道落于哪一个境界,只要向自己的心灵评断就好了,阎罗王的功过簿离不开我们心灵状态的反映。
心灵净化的历程永无止境,自然不会自诩大彻大悟吧!
参公案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方法,莫当闲学解,辜负祖师心!
高二语文选修课文《佛理禅趣》教学设计
《佛理禅趣》是人教版高二选修课文,下面是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课文《佛理禅趣》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佛教简介:
佛教在中国。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Dharma)。在《增一阿含》经的序品中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用一句话来说,佛教就是佛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简单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佛教的传入。佛教最早传入我国的确切年代,已很难考定。一般说法有两种: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记》。另一说源于“白马驮经”故事,即东汉永平年间(58年-75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讯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之为佛。于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等西行求法,永平十年(67年)在大月氏遇见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便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授佛教。他们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回到洛阳。明帝为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我国首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总之,佛教初入我国的时间,当在公元1世纪前后。
佛教的发展。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佛经大量被翻译,由于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庙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作为佛教标志性建筑的寺庙的大量兴建是对佛教的一种有力的宣传,而大同云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则是对佛教又一种巧妙的宣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佛教的鼎盛。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
佛教的转折。晚唐、五代至宋,由于历次法难,更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会昌法难,又加上社会的动荡不安,佛教走向了转折。在这过程中禅宗逐渐取代其他各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为久远、影响最为广泛的宗派。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灭南宋而统一天下。虽然元代以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但汉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耶稣教、摩尼教等也允许存在。元代佛教诸派中,禅宗最为繁荣。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想、新文化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二、 文化常识简介:
1、六祖慧能
慧能为禅宗第六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他告别老母亲,投靠到弘忍门下。弘忍问他:“你是何人,来此见我欲求何事?”慧能答道:“弟子岭南人,今远道求见,无他也,乃求成佛之理。”弘忍训斥道:“你为岭南穷乡僻壤的蛮人,有何资格成佛?”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真正领悟佛理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做第六代祖。
当时弘忍门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声显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写在南廊壁间。偈中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偈子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刚写完,很多和尚都围过来观看,都很惊讶,议论说:“奇怪啊!想不到像他这样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弘忍见众人如此惊怪,恐怕有人从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说:“亦未见本性啊!”
第二天,弘忍悄悄来到舂米房,看见慧能腰上背着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语说:“求道的人为了佛法而忘记肉身,应当这样吗?”接着就问:“米舂好了吗?”
慧能答:“早就舂好了,还没有筛罢了。”弘忍用禅杖敲击碓三下而离去。
夜晚三更时候,慧能悄悄来到弘忍处。弘忍用袈裟把窗户遮围住,为慧能解说《金刚经》,说:“一切事物无自性,皆从心生,如果觉悟到真实本性,心就是无所滞着了。”慧能听了很有启发,领悟到佛理的真髓:“一切事物都不离本性。”弘忍看到他已经真正领悟,就对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接着便把禅法和衣钵秘授给慧能,说:“你为第六代祖。”还嘱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隐居,待弘忍后再继承与发展禅宗的事业。
此后,慧能一直坚守师嘱,混于众人,不露声色。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出示隐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发出家,成为禅宗的首领,在曹溪宝林寺讲法二十余年,影响遍及海内。
慧能的偈所以得到弘忍的赞赏,是因为他对于佛家的性空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什么菩提树、明镜台统统并非真实存在,人的心性也是如此,根本谈不上沾惹尘埃,何必时时勤拂拭?只要内心一旦觉悟到世界空无的道理,就可以立地成佛。这是彻底的唯心论。
2、禅宗简介: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禅宗历史有着很多传说的成分,虽然禅宗以《六祖坛经》为立教宗经,它的发扬光大也是在慧能弘法之后,但在佛教的著作中,禅宗却有着很长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那里。这其中虽然有很多传说的成分,但却为大多数的佛教著作所接受。
禅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始于灵山会上,如来拈花示众,众人都不解其意,只有其弟子迦叶“破颊微笑”,由此付法。迦叶也成为所谓的印度禅宗初祖。秘密相传27代之后,传至菩提达摩手中。达摩于南朝梁武帝统治时来到中国传法,称为中国禅宗初祖。其后,达摩传慧可,又传僧璨,传道信,传弘忍,传慧能。慧能接受衣法,成为禅宗六祖,与其同门神秀分为南北二宗。“安史之乱”后,慧能的弟子神会北上洛阳弘法,声势大振,北宗一系逐渐淡出,南宗一派则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禅宗即得名于此,由此可见禅宗对于禅修实践的高度重视。与其他宗派将重点放在经典、理论的解释和研讨不同,禅宗重视体悟而轻视理论,在理论的建树上没有多少新的东西,对于禅修却有着重大的发展。大致而言,禅宗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佛性本有。
禅宗认为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悟到了它。所以,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须向外求索。这一方面指出佛性的无差等性,就像慧能所说的:“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另一方面指出修行中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无住生心。
慧能所谓的“无住生心”,就是要在没有执著的情况下,保持心的圆融无滞,自然流转。因此,他反对一些禅师刻意窒碍思虑,使心趋于寂,也反对执著于坐禅的方式。他的宗旨是在随缘任运之中,保持心体的自然无碍。因此,将参禅活动与禅者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在一切时中,在行住坐卧中,去体会禅的境界。“要眠即眠,要坐就坐,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困则睡,健则起,夏天打赤膊,冬寒须得被”(景岑禅师语),以及后世的禅师用“蒲花柳絮,竹针麻线”“挑水担柴”等平常事物比喻佛法,都道出了“平常心是佛”的道理,显示出一种清静自然的境界。
(3)顿悟法门。
禅宗认为,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顿悟”。慧能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神会认为悟就是“一念相应,便成正觉”,它“不由阶渐”,顿时完成,所以称为“顿悟”。为什么一念顿悟就等于觉悟成佛了呢?这是由于人心本来具备佛性,只是被妄念隐覆,一旦妄念俱灭,就会顿见自心。因此顿悟就意味着整个人心发生了质变。慧能说:“一念善,智慧即生。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就是说只要一灯明亮就打破了黑暗的状态,只要一念觉悟就灭除了迷妄的心情。我们在禅宗的公案中见到,通晓佛理的禅师们为了教化弟子,常常以各种各样奇特的方式,像说公案、逞机锋、参话头,甚至包括喝骂、责打、棒喝,来启示他们瞬间灭掉世俗的妄念。
禅宗的主导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禅一度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有人认为,如果你面对着种种烦恼,不能自拔,读一点禅语,参一参机锋,会帮助你进入一个快乐无忧的境界,促使你的心灵变得洒脱、旷达。有一些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问题,比如:
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常常告诫人们“不得说长道短”,这是一句很实在的道德箴言。很多人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导致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搞窝里斗,造成了许多内耗。倘若这种习气被破除掉了,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有益的。禅师们还教导人们“宁可清贫自乐,不做浊富多忧”“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都是极为精辟又发人深省的警句。
三、 文本研读:
1、根据注释解释《坛经两则》。(参见课本注释)
2、阅读《坛经两则》,概括每则内容。
3、《坛经》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课文简要说明。
慧能受法
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法传完以后,弘忍说,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离开此地。这表现了他的谨慎。
南能北秀
弘忍定居于黄梅双峰山中,门下人才很多。慧能继承了他的衣钵,先在南方隐居,后到曹溪的宝林寺弘法;神秀虽然没能继承衣法,但也在佛法上有相当的造诣,弘忍后,为武则天所召,传教于北方的当阳县玉泉寺。由此形成南北二宗,称为“南能北秀”。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信奉《金刚经》而强调顿悟,认为应该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则信奉《楞严经》,强调渐悟,认为要达到觉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像扫除灰尘一样,慢慢地扫除心灵上的种种障碍。
课文对这种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上看,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课文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静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说要因材施法。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
问题探究
《坛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间的文字风格。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笔带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大悟”。一方面说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比如“一种”这种数量词组,在文言中是不多见的),质朴简洁,对“何以渐顿”的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二是善于运用譬喻。比如《慧能受法》中“自古传法,气如悬丝”一句,用气息悬在丝线上比喻危险的境地,非常形象。
四、 作业布置:
1、 阅读《百喻经》六则。
2、 自读《阅读指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