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涉世家翻译

2.阳城镇的阳城历史文化

3.请帮忙回答一下关于“陈涉世家”的一些问题!

陈涉世家翻译

篝火狐鸣的地点在哪-篝火狐鸣出处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举大计亦,等,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即已,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余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口:「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重点字词

通假字

1、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讁通“谪”:降职远调。

2、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3、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古今异义词

1、或以为,或以为亡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亡: 古意:逃跑 今意:亡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旦日,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9、失期,法皆斩 法:名词用作动词,依照法律

10、狐鸣忽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叫那样

朗读节奏

1、而戍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即已,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何况大丈夫不则已,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去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罾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其中的一个人富贵了,不要相互忘记。”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是被雇来耕地的,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考虑到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起来造反也是,反正都是,倒不如为国家而,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了,有人认为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捉摸这“问问鬼神”的意思,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则已,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又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铚、酇、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宣称要重建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著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覆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伙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阳城镇的阳城历史文化

据史料记载:原后刘乡新集村周庄一带古为阳城,春秋战国所置,前 506年,蔡灭沈属楚。因南临一条发育古老的水道——荆河,取“山南水北为阳”之意,故名“阳城” 。

汝南境秦代置阳城县,既见于《史记》中的唐代人注疏,又见于明、清的方志资料。《明一统志》卷三十一《古迹》:“阳城故城在(汝宁)府界,汉置县属汝南郡,东汉省入汝阳”。明李本固《汝南志》、清嘉庆《汝宁府志》对阳城故城位置的记载亦同。康熙二十九年《上蔡县志》卷之一《舆地志》记曰:阳城在上蔡县东南,汝阳、平舆之间。“曹魏(应为东汉)废入汝阳”。民国年间由藏励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道:汉代阳城侯国(又称阳城县)“在今河南汝南县界”。所谓“界”,即“境”也。“汝宁府界”、“汝南县界”即汝宁府境,或汝南县境。

平舆阳城镇名人系列(1)

陈胜 ,字涉,汝南阳城(今平舆西北)人。年轻时给人当雇工耕田,经常对同伴们发出感慨:“苟富贵,勿相忘。”同伴们都笑他是痴心妄想。涉反驳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非凡志向。秦二世谋位后,征发河南各地壮丁900人奔赴长城边的渔阳驻防。陈胜与阳夏人(今太康)吴广二人被指定为队长。队伍在官兵监视下一路晓行夜宿,至大泽乡却遭遇一场连降二十天的大雨,耽误了行程期限。按当朝例律全部要斩首。于是,陈胜便与吴广、正阳人吕臣等决定揭竿而起,拼抗争。通过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一番精心策动,杀掉秦尉,发动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农民起义,很快攻占陈县。部下拥戴陈胜为王,建立国号张楚。义军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得到了天下的响应,起义军风卷残云般地向西挺进,直逼咸阳。后秦二世发骊山刑徒十万,与起义军激战。吴广战,陈胜撤出张楚国都陈县,途中被车夫庄贾。吕臣则率一支以奴隶为主力的苍头军,退到正阳闾河一带,继续开展斗争。义军曾一度攻下陈县,杀叛徒庄贾,并安葬了领袖陈胜。据说陈胜之墓一为明墓,一为暗墓。吕臣明着把陈胜葬在芒砀山,暗里把尸骨运回了陈胜老家,这叫叶落归根。老乡们暗里把陈胜埋葬之后,就对外传说陈胜葬在了芒砀山,以防暴秦派人掘墓。关于陈胜的功绩,太史公大为赞叹,说:“涉虽,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予陈涉之功所以甚秦之罪也。呜呼!涉亦人杰也哉! ”

《史记》和《汉书》,均载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乡里在阳城。不仅如此,《明一统志》和汝南诸志的纂修者还在《人物志》中声明陈胜为汝南人,并为其着重立传。如《明一统志》卷三十一《人物》:“陈胜汝南阳城(人),少时尝与人庸耕,秦二世发闾左戌渔阳,胜与阳夏人吴广,度失期法当斩,谋举事。 ”

据上述文献资料所载(参阅《吕氏春秋·上德篇》“墨者,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条、《汉书·外戚恩泽侯表》汝南“阳城缪侯刘德”条以及《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的记载),汝南阳城名称的历史沿革大致轮廓是:“春秋属沈蔡,战国属楚”。在春秋战国时期原后刘新集村委一带是楚悼王王族阳城君封国,著名楚辞作家宋玉赋有“惑阳城、迷下蔡”之语。楚悼王去世时,阳城君在丧所围攻吴起,误射中王尸,按律治罪当斩,阳城君避难出走,楚收回封地。以后魏不断联合韩、齐等伐楚,魏、韩先后占领了楚国上蔡、安城等大片领土。原为楚国领土的汝南一带成为楚魏二国之境,汝东形成一道楚、魏边疆线——魏长城(鸿沟)。距魏长城不足8公里的阳城,成为楚国的军事重镇 。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置阳城县,属陈郡;西汉阳城改属汝南郡,地节四年(前66年)封宗正刘德为阳城侯。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刘向是刘德之子,王莽尊崇的国师刘歆是其孙。西汉末年王莽摄政,天下大乱,刘德曾孙刘飒(读sà)嗣位后“败绝”。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削减官僚机构,减轻庶民负担,去武官进文吏,省并郡县,阳城并入汝阳。为平舆、宜春、汝阳三县之地,后宜春、平舆县裁,尽归汝阳。

1913年汝阳更名“汝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4月26日决定,析汝南置平舆县,汝东八个区划归平舆县,阳城故城也划入平舆县境 。

经考察,阳城故城位于汝南县城东北29华里,上蔡县城东南50华里,平舆县城西北40华里的原后刘镇周庄。东汉时因此处地脉高凸,水患不浸,成为世家大族袁安的庄宅。唐代建设阳城寺院,现存有袁氏墓群和阳城遗址及黄鹭殿遗址等 。 阳城镇境内现有阳城故城遗址、战国魏长城(鸿沟)遗址、战国楚国的军事城堡遗址、韩古城、袁家冢、商王庙、洪山庙遗址。从人文渊源上看,自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流,兼容东方齐鲁文化、南方荆楚文化、北方燕赵文化和西方秦晋文化等周边多种文化内涵。西汉末年,佛教东渐,“阳城”之地成了各派宗教势力竞相汇聚之处,境内道观、塔寺遍布,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并出现了一庙拜三佛的阳城寺院奇特文化景观。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阳城”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哺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阳城是“四世三公”袁安的故里,同时也是袁氏的发祥地。有为反抗秦二世的暴政,发动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陈胜。

平舆阳城镇文化遗产系列(2)

袁家墓,位于阳城乡孔东村西,东汉墓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座,南北排列,占地400平方米,高4.7米,是东汉和帝时司徒袁安及其家族的墓冢。中冢被日本侵略军挖掘,北冢在期间被挖掘,只有南冢完整。北冢出土文物有镏金连盏灯、高灯、玄武俑、镶金背铭文刀、陶猪、五铢钱等,还有大量的涂坯彩陶器物碎片。墓室一侧有完整的砖砌红彩耳室 。

阳城镇西5公里的新集村袁家冢,埋葬着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袁安及族人。如今,袁家冢地面存有两座高约12米的巨大坟莹,北冢为袁安之墓,南冢为袁安次子袁敞之墓。东汉汝南郡袁氏家族非常出名,即使是当代,许多袁氏后人都以是这一支的后裔而自豪。民国枭雄袁世凯就自认为是袁安后人,其家族宗谱以“汝南家声旧,舜裔世泽长”开篇。清人顾泰民在游历袁安故里时写诗称:“纵是汝南多月旦,应教此事独推袁。 ”

据香港袁氏宗亲总会永远会长袁雄昆介绍,全世界袁姓华人约800万,有近200万人认为自己是东汉袁安的后人,每年清明前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袁安后人只要有时间,不论路途遥远,都会来到里拜祭祖先 。

平舆阳城镇文化遗产系列(3)

洪山庙,远古名曰“谷神庙” ,据考证是殷纣王之子殷洪大难余生,自号“洪山隐居”(又称洪山道人)隐遁处,殷洪发明了马佩嚼,为我国提供驯马技术,后拜师于原始天尊。传说《洪范》即撰著于此。洪山庙创修于殷周,历代重修,今存残碑断碣十余块。著名的有响石玄武座的“太子千秋”碑。主要殿阁为:洪君殿、先王殿、谷神殿、玉皇阁、牛王宫、马王殿、龙王殿、奶奶殿、阎王殿等殿宇。 1937年秋,原在武汉、开封等地的汝南、平舆籍***员和青年学生刘德勤(刘运福)、马鸿谟、游志昆(游云峰)、章振州、张子明、赵文衡(赵风藻)、商毅、左风岗(左明)、万宗海、詹才华等先后返回家乡。这批热血青年,深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他们大多是汝南六中毕业的学生,经过相互联系,发起成立了“汝南青年抗日救国团”。在团章中明确提出:本团是爱国青年的群体团体,宗旨为联络各界青年,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凡是具有正义感,主张抗日的人就进行联合,对破坏抗战着则无情斗争。在国共合作的抗日形势下,他们取得了当地驻军的支持,并呈请国民党汝南县政府备案批准 。

1937年10月,青年抗日救国团在汝南城内后龙庭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各界代表知名人士近300人应邀参加。大会通了团章,民主推选游志昆为主任委员,赵文衡为副主任委员。团部办公地点设在后龙庭,下设组织、宣传、总务三个股。青年抗日救国团建立后,汝东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建立 14个分团。阳城镇的新集、张万寨分团,负责人刘德勤(刘运福),他们以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宗旨,以宣传抗日组织青年、进行募捐、动员参军、优抚抗日家属和锻炼培养抗日骨干,原后刘青年抗日救国团在刘德勤的领导下,一直坚持到1939年春,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南下到达汝东地区,因前有情敌阻拦,后有重兵追击,为了按上级命令疾行,准时到达大别山区,保障一部分重型武器、军需设备、被服等,不致途中丢失,甚至落入敌手,经刘邓首长同意,刘邓大军后勤部门留一个营的兵力,以张万寨北有南马肠河,东有洪河、茅河,南有荆河,河流绕抱,此寨高垒深沟,固若金汤,河流遮蔽,区位偏僻的特点,出敌不意,建张万寨兵站,因四周皆敌占区,守军指挥员反复走访寨中各户群众,进行保密宣传,并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群众共处,操练亦不出寨门,日夜站岗放哨,使当地土匪望而生畏。秘密从事供应、运转、收发、保管各种军用物资的工作。时称“百里白区一寨红”。因驻军宣传工作到位,军民关系融洽,该寨群众觉悟高,保密工作做得万无一失,张万寨兵站一直坚持到汝南解放。

1949年2月,汝南全境解放,为使汝东的区级组织分布趋于合理,中共汝南县委决定撤销双庙、东龙王庙、万寨3个区,建立庙湾、西洋店、城东(李屯),将射桥更名寺平埠口。汝东设杨埠、平舆、寺平埠口、庙湾、西洋店、城东6个区。各区委领导成员亦进行调整,中共寺平埠口区委书记王登甲,区长郝石清,副区长王心法。

1948年夏,中共射桥区委、区政府在阳城镇境建乡村政权。胡志高,原后刘乡胡岭村人,胡岭行政村长,同年被国民党派网罗的土匪武装于胡岭村一带。朱合计,原后刘丁营人,1918年生,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在万冢大刘庄牺牲。张文景,原后刘乡魏庄人,1918年生,滨海战士,1948年,同张荣耀区长并肩战斗,壮烈牺牲于十字路乡的魏庄一带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应急预案。该镇成立了以镇长任指挥长的“三秋”工作指挥部,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包田块的措施,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同时,还组织包村人员村干部及教师成立了18个三秋突击队,针对孤寡老人、五保户及外出务工人员等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帮扶,确保秋收任务的顺利完成 。

二是加强宣传。大力营造禁烧宣传氛围,提高村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共出动宣传车4辆,悬挂横幅150 幅,张贴标语600条,明白纸25000份,公告200份。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包村领导和包村部门的职责,明确责任,要求包村干部和包村单位提高认识,深入田间地头工作,对各项焚烧措施的落实进行跟踪督查,杜绝焚烧桔杆事件发生。

四是积极做好农机、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镇所有农机具进行了全面检修,并鼓励村民积极购进新农机。供电所积极做好线路检修工作,以确保秋收期间线路畅通。协调农资供销部门积极做好农资供应,已准备优质良种25万斤、化肥 250吨、农药10吨。

五是实行奖惩制度,对在“三夏”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通报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对出现焚烧现象,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通报批评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平舆阳城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把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

以包村干部、村干部为主线,印制10000多份宣传页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广泛进行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

改变种植结构,广泛种植高粱,积极协调河南海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与广大农户签约集中承包农民的土地,农民亩产可增收200多元。

积极协调招商引资企业用工、帮助农户家门口就业,解决了广大农户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之后的就业再增收问题,每位务工农民年可增加收入2万多元。阳城镇土地流转工作进展顺利,已签约土地流转3600余亩 。 阳城镇连续多次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年关将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将此项工作抓好抓牢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统一安排部署大排查工作,各个村社配合协调、落实具体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相关部门对企业和个体做好安全排查。

二是加大排查力度,排除隐患。敢于对隐患和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按照科学严谨、依法排查、实事求是的作风,不放过角,认真检查,确保大检查取得实效。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构建安全。各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对本村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深入的大检查,包括对小卖店、豆腐坊、个体生产作坊等特别是对学校和敬老院等公众场所加大排查力度,排除隐患。

四是引导社会参与,全面监督。通过广泛宣传引导社会参与到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中。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鼓励群众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形成全民参与的多角度排查机制 。 全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富,财政增长,农村稳定”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业。在稳定58000亩优质小麦种植的基础上,在张万寨、孙鲍两个村委示范种植“郑麦98”优质品种2500亩。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现存新上200头以上的养猪场32个,新建马李坡、洪山庙、寺埠口3个养殖小区,新增养殖专业户360户,全镇能繁母猪共计4000头,补贴金额40万元。全镇发展专业养殖村6个,现存栏生猪40000头,年出栏70000头,大牲畜2700头,富有豫南最大养鸭基地之称的阳城现有养殖禽35万只,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达822万元 。

请帮忙回答一下关于“陈涉世家”的一些问题!

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适”通“谪”, 强迫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可怜

夜篝火

古义:用竹笼罩着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而戍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

古义:逃走

今义: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下,偷着

今义: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皆指目陈胜

指:用手指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国可乎

:为……而

乃丹书

丹:用丹砂

法皆斩

法: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以……而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成为)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丝绸条)

数:

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卒数万人(几)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守丞,乃入据陈

“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

“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

“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丹书鱼腹。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9、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果现在把我们的人假装称作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首发,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且壮士不即已,即举大名耳,

*何况大丈夫不罢了,就要干一番大事业。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去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将兵。

*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编辑本段阅读理解

1、文章主要表现了陈涉怎样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①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②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语言、动作、神态

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

3、“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①不甘心受奴役②同情同命运的人③具有远大抱负、志向

4、陈涉起义的有利历史环境(有利历史条件)是怎样的?

①天下苦秦久矣②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斗争③九百人被逼上绝路

5、“国可乎”表现了陈涉什么精神?

为国事敢于斗争和牺牲

6、对起义有力的政治形势是什么?(同4题)

7、陈涉抓住了哪两个有利于起义的敏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

①扶苏被杀②楚人多爱戴项燕,“或以为,或以为亡”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8、陈涉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这一策略效果怎样?结合原文说一说。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取得了成功的效果;①九百人敬受命②杀之以应陈设③建立张楚政权,且发展迅速。

9、陈涉为起义做了什么样的舆论准备,效果怎样?

①鱼腹藏书②篝火狐鸣;巩固陈涉地位,坚定众人起义信心。

10、发动起义的关键是什么?陈涉是怎样做的?表现了陈涉的什么才能?

并杀两尉,获得众人支持;“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剑拔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机智勇敢。

11、陈涉是怎样动员戍卒并发动起义的?

①坚定众人起义的信心②为坛而盟,组成农民起义的队伍

12、综合全文来看,陈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①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②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13、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将900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

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

14、陈胜、吴广起义准备的舆论宣传手段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巩固陈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树立人们起义信心。

15、“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了什么?

表明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人们对陈胜十分敬畏,表明起义爆发前人心紧张而兴奋。

16、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敬畏陈胜,爱戴吴广,愿为他们效力②形势所迫,因为“失期,法皆斩”,被逼上绝路。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表字叫叔。陈涉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人家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心中愤愤不平了好久,说:“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雇工们笑着回答:“你是给人家当雇工的,哪能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朝廷派遣征九百名贫苦百姓去驻守渔阳,9百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谪戍边队伍,并担任队伍的小头目。正巧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考虑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照(秦王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陈胜、吴广就商量说:“现在逃跑被抓了回来是,发动起义也是,同样是,(选择)为国而好吗?”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二儿子,不应当继位做皇帝,应当继位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把他杀了。百姓们大多听说他很贤明,但不知道他已经了。项燕是楚国大将,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怜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了,有人认为逃走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很对。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要做的事都能成功,并且建立功业。然而你们还是把事情向鬼神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了很高兴,考虑(占卜人所说的)卜鬼(这件事的用意),说:“这是教我们先服众人。”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网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绸子上)写的字,自然就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中使吴广到在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竹笼罩着火(装作鬼火),又装作狐狸嗥叫向(士兵们)喊道:“楚国要复兴,陈胜为王。”士兵们夜里都很害怕。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吴广一向待人很好,戍卒多愿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说要逃跑,来激怒军官,使军官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吴广的部下。军官果然用竹板子打吴广。军官拔出剑(想杀吴广),吴广愤起,夺下剑来杀了那个军官。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士兵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了期限就该杀头。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中十分之六七也会掉。大丈夫不罢了,要就要(干大事)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属下的士兵都说:“(愿意)听从(你的)号令。”于是他们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依从人民的愿望。他们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被杀的两个)军官的头祭天。陈胜立自己为将军,吴广担任都尉。起义军攻下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义军攻打蕲县。蕲县攻下后,(陈胜)就派符离人葛婴率领士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酇、苦、柘、谯,都攻下来了。他们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达陈县的,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兵好几万人。攻打陈县(时),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和义军交战。守丞不能取胜,被杀了,起义军就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传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和有声望的人都说:“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讨伐昏庸无道的暴君,诛灭凶残暴虐的秦王,重建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做了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候,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来惩罚当地的郡县长官,把他们杀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著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覆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子。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伙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