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在前完整版注解-糠秕这两个字怎么读
1.为什么太原叫龙城
2.诗篇第一章1至6节的解释
3.世说新语的内容
4.一代绝色甄宓为什么惨,甄宓真的与曹植有私情吗?
为什么太原叫龙城
年,谁的太原城
2500年的意义
2003年,太原市建城2500年,这已经为很多太原人乃至山西人知晓和乐道了。对于历史,人们有计算着时间纪念的习惯。距今较近的,纪念1周年、2周年、3周年……远一点,纪念10年、20年、30年……再远,便纪念100年、200年、300年……以至于1000年、2000年、2500年……这种纪念日确定的方式本身就意味深长。譬如我们把今年所有与我们这座城市有关的纪念日全部列出来,我们会发现,由近及远,自古到今,我们在一年内集会、歌舞、研讨、作文以纪念的,有2000年前的一场战争,200年前的一次瘟疫,20年前的一项法令,两年前的城市改造……在看似无关的各种纪念中,我们会逐渐找到今天我们存在的由来。今天的城市,今天的生活,今天的我们自身,都是历史的积淀,我们别无选择地生活在对历史对传统的继承中。两年前留下来的大多是物质,两千年前留下来的更多的是精神,这些对于我们都是同样重要。
2500年,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也许太遥远、太渺茫了;如果从一个古老家族的家谱上去解读,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漫长的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过程,看到造化和先祖赋予每一个生命的艰难和期望。而我们现在是将这2500年和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块滋养了一方文明的山川土地联系在一起,以我们生命的短暂去理解她的久远,以一辈辈传承下来的间接的记忆去揣摩她的履历,于是我们发现了这座城市的生命,发现了她的精神和性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因为,生命之间的包容对小的生命意味着一种宿命。
所以我们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我们回顾、解读这座古老城市的文明历程,并不是为古人担忧,或是向世人炫耀,它的意义在于站在城市文明、民族历史的角度对我们今天城市的再认识,对我们白身的再认识,以及对我们民族、社会思考。
帝王太原
据说全国共有三座龙城,广西柳州、河南濮阳和山西太原。与另外两座城市得名于美丽动人的传说不同,太原,这片曾经凝聚着王者之气、成就帝王霸业的龙兴之地则是因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真龙天子而被当之无愧地誉为龙城。龙城太原,因帝王而建,与帝王一起咤叱青史,也为帝王所累而屡遭兵燹甚至毁于一旦。
上世纪的最后一个龙年,在太原金胜村出土了一座是迄今为止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墓葬。春秋时代,九鼎象征着周天子的王权,七鼎代表的是诸侯王,但这位拥有两组七鼎的墓主人,却并不是晋侯,三重漆棺里沉睡着的无冕之王,是晋国正卿赵简子。
太原金胜赵简子墓发挖现场
在晋国六卿专权的激烈角逐中,深谋远虑的赵简子为了使历经苦难的赵氏家族避免重蹈“下宫之役”的复辙,命令家臣董安于在远离其他五卿势力范围的悬瓮山下、晋水之滨建造城池,因其位于晋水北方,而称之为晋阳。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距今整整2500周年。
晋阳城刚刚诞生,就接受了战火的洗理,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在晋阳城下走向了覆亡。40多年后,同样是在晋阳城下,秉承先父遗志的赵襄子将另一位晋国正卿智瑶的头颅漆成了酒具,从而确立了三家分晋的政治格局。
赵简子与赵襄子,以他们共同浇铸战国时代近200年光辉灿烂的赵文化基业的“简襄功烈”而使后人问心无愧地将他们列入帝王的行列之中。
虽然是问心无愧,但赵简子与赵襄子毕竟是无冕之王,太原成就第一位真龙天子,却是在200多年之后。当年,八岁的刘恒依偎在母亲薄姬的怀中来到晋阳做代王时,绝不会想到17年后他会从这里入主汉宫,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煌煌盛世。
汉文帝将太原称为“龙潜之地”,而另一位乱世枭雄而视太原为“霸府”,他就是高欢。这个骑着岳父的战马参加镇军的穷小子在南北朝军阀混战的烽烟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晋阳左右北魏朝政,奠定了北齐基业,被他的子孙尊崇为高祖神武皇帝。
虽然北齐定都于邺城而晋阳只是别都,但历代北齐皇帝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晋阳宫处理政事,晋阳成为北齐实际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从史书上我们可以频繁地看到:北齐皇帝一次次从晋阳出发征讨北周和北方的几个游牧民族,又一次次在战争结束之后率军返回晋阳。
高氏家族也如同后世晋商们不遗余力地建设自家大院一样营建着别都晋阳,高欢建设了晋阳宫;高纬在春秋时代的古晋阳城中建设了大明宫,城中之城的古晋阳城因此被称为大明城;幼主高恒修建了壮丽的“十二院”,其豪华程度超过了邺城的皇宫。晋阳城中的霸府风云早已在那场冲天的大火中无处追寻了,但晋祠的山水、天龙山上的石窟、蒙山的大佛、童子寺的燃灯塔前,我们依然能够凭吊到高家子弟的故园春梦。
如果说刘恒入主汉宫得益于上天与命运之神的垂青,那么,李渊起兵太原定都长安则完全是其勇敢接受时代的召唤积极进取的结果。当世袭唐公的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而来到晋阳不久,就意味深长的对次子李世民暗示道:“唐公是我的封号,而太原正是过去唐国的属地,现在让我来这里,真是天意呀。”仅仅一年之后,李渊就与他的将门虎子们率领三万精兵誓师起兵,进取长安,为历史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盛唐气象。
太原起兵30年后,唐太宗在东征高丽的班师途中回到了晋阳城。感慨着“飞鸟过故乡尚且踯躅徘徊”的李世民没有忘记少年时代在晋阳城中游历过的一景一物,晋阳城也不会忘记这位杰出帝王在这里赢得的“太原公子”的雅称,晋祠的贞观宝翰亭内,《晋祠铭》行书碑与“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对联将永远彰显他的文治武功。
“王业所基,国之根本”的太原得到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垂爱,做为“天王三京”之一的北都,晋阳城被营建成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沿汾河两岸形成一个古代罕见的巨大的城市集群,整个城市周长四十二里,仅城门就多达二十四座,东、西二城并列汾河两岸,中城跨汾居中,西城内囊括大明城、新城、仓城三座子城于城中,民间所谓“里三城、外三城”。北都太原,成为唐王朝的政治之都、军事之都、文化之都。
太原军事之都的战略地位集中表现在唐末五代的纷争乱世。凭借击败黄巢、克复长安中的首功,沙陀将领李克用受封晋王来到太原,隋炀帝、唐高宗即位前都曾被封为晋王统领并州的史实激荡着他的壮志雄心,李克用以此为根据地与以汴州为根据地的朱温展开了长达四十年的晋汴争战。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哪进百年歌。”华发早生的李克用壮志未酬便病逝晋阳,弥留之际以三支箭代表三件未能完成的功业托付给了爱子李存勖。李存勖,这个中国古代皇帝中少有的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光彩四射、极具个人魅力的传奇人物,不仅实现的父亲的全部遗愿,并且建立了后唐,追谥父亲为武皇帝。
李唐从太原起兵创立了三百年基业,朱温篡夺唐室江山之后,李存勖又是凭借晋阳根据地攻灭后梁,因此在史学界留下了太原为唐朝复仇的说法。
从后唐开始,三任北京留守石敬塘、刘知远、刘崇前赴后继,先后凭借太原建立了后晋、后汉、北汉王朝,从底层士卒走入了真龙天子的行列。一些学者认为,一部纷争五代史,实际可以当作建都于开封或洛阳的中央政权同以太原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激烈斗争的历史来看,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斗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太原割据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
北宋王朝的建立使得结束战乱重归一统成为可能,但弱小的北汉小朝廷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灼灼逼人的攻势下却依托晋阳顽强地抗争了19年。然而,孤城难拒百万雄兵,北汉皇帝最终在四面楚歌之中纳表称臣,当志得意满的宋太宗踏入了这座桀骜不驯的城市时,“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晋阳,但却永远无法征服顽强不屈的太原百姓,宋太宗开始认真审视这座千古重镇。
“表里山河”、“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的地理优势和过去以北方为重心的政治结构决定了山西在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地位。是故,“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而“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的太原,自古就是“河东之根本”,因而山西之形势,必有取于太原,山西之安危,常视太原之治乱。是故,春秋晚期、十六国北朝时期和唐末五代三个混乱的分裂时代,军事重镇太原,对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以至于全国的政治、军事局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令宋太宗不能容忍的,是太原“龙城”的美誉,要知道,谋反与叛逆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王朝视为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京城里自视为龙的真龙天子们最害怕的就是别的地方出现他们的同类,屡屡抗拒中央政权、成为封建军阀割据中心、“盛则后服,衰则先叛”的太原,越来越不容于统一的新王朝。龙城太原,在劫难逃。
晋阳失陷不到半个月后,宋太宗下令火烧晋阳。新城、仓城、大明城,西城、东城、连城,里三城外三城的四十里繁华都市燃起了熊熊烈火,火烧之后,宋军又引晋水和汾水冲灌晋阳,最终使这座历经1476年的千古重镇在太原百姓的血泪与后人无奈的感慨之中化为了一片废墟。豪华壮丽的大明宫与晋阳宫,铭刻着唐王功业的起义堂和受瑞坛,血肉铸就的澄空大佛,那么多辉煌的建筑和灿烂的文化,如此轻易地化为灰烬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只剩下一千年后一腔无人共鸣的悲愤。
不仅如此,宋军还削去了系舟山的山头,称为拔龙角,以破坏太原龙脉,后来重建太原城时,也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街,为的就是要“钉”太原龙脉。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晋阳古城在经历浩劫之后,依然为我们留下了古城营村、南城角村、城北村、罗城村等一些依稀可以追寻到模糊线索的地名。漫步于古城营村,我们仍然可以找寻几百米的晋阳古城墙遗址,那绵延的夯土残垣和它身上茂盛的灌木丛,一如当年太原百姓不愿屈服的铁骨脊梁。
将相太原
公元前497年,战争的烽烟无情地笼罩着晋阳城。这一年,董安于刚刚完成对晋阳城的修建,为了索还用以充实晋阳的500家卫国奴隶,赵简子与邯郸赵稷发生内讧并最终引发晋国六卿之间的第一轮权力兼并。晋国大臣没有人不知道刑鼎上“始祸者”的律法,董安于也不例外,但为了避免“下宫之役”的悲剧重演,他向赵简子请缨决战。就在范氏、中行氏与赵稷的军队围困晋阳的时侯,共同的政治利益使得其他四卿结成联盟,始祸者范氏、中行氏逃亡朝歌。与此同时,智文子也向赵简子发出了追究董安于责任的要挟。董安于坦然道:如果我的能够换来晋国的安宁和赵氏的安定,我又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董安于修建的晋阳城能够解救赵氏于危难却救不了自己,他自缢之后还被曝尸街市,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董安于去世近半个世纪之后,在新一轮的兼并战争中,智、魏、韩三家联军兵临晋阳城下。当时城中的物资储备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张孟谈告诉赵襄子,当年董安于修建晋阳城时,城内建筑全部以铜为柱,以荻蒿主竿做墙骨,而铜柱可以用来铸造兵器了箭头,荻蒿可以用来制作箭杆,深谋远虑的董安于再一次拯救赵氏于倒悬。坚守一年之后,智瑶决开汾水、晋水冲灌晋阳,洪水淹到距城头三版的地方。就在晋阳危在旦夕之时,张孟谈星夜缒城而下,乘一叶扁舟潜入韩、魏两家军营,陈述唇亡齿寒的道理,一夜之间便完成了利益集团的重新组合。智瑶最终在晋阳城下身族灭,赵、魏、韩从此奠定了三分晋国的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乱世,西晋王朝昙花一现的短暂统一没有维持多久,匈奴贵族刘渊就横扫山西,昔日的军事重镇晋阳,在匈奴军队与饥荒的双重攻击下,成为一座沦陷异域的空城。
时势造英雄,板荡识忠臣,一个太原历史永远铭记的英雄——刘琨就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接任并州刺史的刘琨结束了金谷园里呤风弄月的诗人生活,擦去眼角的英雄泪,告别京城,率领一支千余人的孤军一路辗转,进军晋阳,去实现闻鸡起舞时立下的铮铮誓言。
刘琨完成对晋阳城的扩建之后,击退了匈奴军队的一次次进攻,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始组织反击,这样的努力,直到西晋灭亡、北方八个州全部沦陷之后也始终不曾懈怠。但是,无法选择时代的刘琨注定就是一个悲剧人物,西晋皇族的暗弱无能,东晋皇帝的偏安一隅,晋末北方群雄并起的混乱,都决定了任何人身陷四面胡歌之中很难有更大的作为。从刘琨朝辞广莫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所有的努力都只不过是使自己的结局更为悲壮。
虽然晋阳城在坚守十年之后最终沦陷,始终不愿离开的北方的刘琨洒尽了一腔热血,但无论是当初的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进军,还是后来的孤城喋血,一次次克复中原功败垂成的不懈努力,诗人刘琨,树立起了一座英雄的丰碑。
同样是困守孤城,同样是无法选择时代的李光弼显然就幸运得多。当太子李亨灵武自立之后,为了打通进军朔方的道路以彻底击毁流亡的唐朝廷,安史叛军三路人马共十万人会攻太原,而此时,河东节度使李光弼麾下精兵都已经赶赴朔方护驾,太原只剩下团练不足万人。
但安史叛军昔日势如破竹的虎狼之师却不得不停下了他们的脚步,这得益于晋阳的宏伟城池与李光弼的治军严谨和指挥有方。不久,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叛军军心动摇,李光弼率领唐军全线反攻,历时一个多月的太原保卫战以唐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李光弼后来又担任过太原尹、北京留守等职,这位大唐名将与太原还是颇有渊缘的。
在协助李光弼坚守太原的幕僚中,当时担任太原少尹的并州祁县人王缙后来两度出任宰相,他的兄长就是著名的大诗人王维。
五代乱世是太原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太原,那一定是“龙腾虎跃”。乱世出英雄,与层出不群的真龙天子交相辉映的,是五代与北宋初年弛骋沙场、叱咤风云的太原虎将。晋阳城高大的城墙下,当初和晋阳城中的百姓一样平凡的他们或富贵,或贫贱,有的甚至只是游荡于古城街巷之间的市井无赖,他们相互之间或许早已熟悉,也许擦肩而过却无缘相识,但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为他们创造出如此之多的机会,使他们一朝崛起于衢陌之间而功成名就,以至于五代频繁的战争中,攻守双方常常都是各为其主的太原籍将领,正是他们个人的传奇故事为这个乱世增添了光彩,他们戎马倥偬的攻战征伐书写了五代史中的极为耀眼的一部分。
李嗣源、石重贵、郭威、慕容彦超、慕容延钊、李筠、李重进、吴庭祚……这些都是五代史中咤叱风云的人物,但他们却集中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或涌现于太原或成名于太原,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赞叹的特殊现象。
公元 919年,孟昶出生在藏龙卧虎的晋阳城,这一年,12岁的太原人王全斌从岢岚回到晋阳,他们的父亲,都是李存勖的麾下大将。四十多年后,孟昶已经是后蜀皇帝,而王全斌则率领三万精兵挥师入川,与他正面交锋的,很多都是当年随同孟昶父亲孟知祥入川的太原籍将领。王全斌自开封出师到后蜀投降,前后仅用六十六天,进军之神速,为历代所少见,只是不知王全斌与孟昶的他乡相遇是否会回忆起当年晋阳城的依稀往事。
虽然这些太原虎将的战功煊赫于青史,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却不及另外两个太原籍将门世家,那就是家喻户晓的杨家将和呼家将。有趣的是,当年宋太宗三下河东时,杨家将与呼家将却分别是攻守双方,杨业是北汉小朝廷最后卸甲的将领,而呼延赞则四次从攻城云梯上摔下,血染征衣。在攻城的宋将中,不乏太原籍将领,这其中还有后来跟随杨业战在陈家谷的王贵,宋真宗章穆皇后的父亲郭守文等。
毁灭晋阳三年之后,出于国防的需要,宋太宗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新建城池,这也正是今天太原市所在的位置。宋代这座没有包砖的太原城周长不过十一里,只有四座城门,当年周长四十二里共开二十四道城门的晋阳城此时已成为后人梦中再也难以触摸的海市蜃楼。但赵宋王朝统治者不曾想到的是,他们处心积虑防备的太原却在此后的战争中坚强地护卫着宋室江山。
当六万金朝西路军一路畅通无阻地直抵太原城下时,驻节太原的宣抚使童贯望风而逃,行伍出身的王禀率领三千弱旅与太原知府张孝纯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阻击金军的重担,但他们艰苦卓绝的抵抗得到的却是赵宋王朝的无情嘲弄,面对金朝东路军兵临城下的威胁,宋钦宗下诏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太原军民拒绝接受这道屈辱的诏书,金军开始了对太原的长期围困,在此期间,宋朝禁军和地方部队多次组织救援太原,但一次次占尽优势的救援都在宋军可笑而不可思议的荒唐指挥下大败而归。人相食,意味着一座孤城的坚守已经支撑到了极限,八个多月后,太原最终陷落,张孝纯被俘,三十余名太原官吏殉国,王禀背负着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被刺数十枪后投汾河殉城。
有句俗语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是因为山西包括太原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将帅们提供了比文官们更广阔的表演空间,以至于大唐名相郑从谠与他治理晋阳的“小朝廷”都相形见拙,但这并不妨碍太原出现一位又一位震动朝野的名宦。
古城太原衢陌纵横的几百条街道中,只有一条是以人名命名的,它就是狄梁公街,当年的狄公祠,就座落在这条长不过二百米的小街上。大唐名相狄仁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清代的《狄公案》和荷兰作家高罗佩的《狄仁杰断案传奇》更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狄仁杰留给今天太原人的印迹还有很多,在太原狄村,有一株相传是狄仁杰母种植的古槐,在距狄村三公里的王家峰村,则出土了狄仁杰四世祖狄湛的坟墓。
太原的另一位名臣是王琼,明武宗这个浪子皇帝当政的一片混乱中,正是他慧眼识得王阳明,从而迅速平息了宁王叛乱。王琼在年过花甲之时因为政治斗争而遭受排挤,因此产生回故乡颐养天年的想法,王琼之子于是在晋水之源修建了“晋溪园”,其原址,就是今天晋祠的晋溪书院,晋溪书院后,建有王琼祠,祠前两株高大的银杏树,相传为王琼亲手所植。
说到太原的历史,阎锡山是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人物,他既是国民政府在山西的封疆大吏,同时又是行割据之实的乱世诸侯,从1911年太原起义到到1949年仓皇辞庙,对山西38的统治时间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军阀。阎锡山的割据统治,客观上也为山西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为山西赢得“模范省”的称号的同时也给太原留下了“小北京”的美誉,太原的工业基础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奠定的。
百姓太原
太原建城的历史有2500周年,太原百姓也就有2500年的故事流传。在中国历史上,太原百姓是一个非常特殊、极具个性的群体,北地近胡的地理环境和频繁的战争使得他们精于骑射、任侠尚武,并最终铸就了勇武、劲悍、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很少有一个城市的居民能象他们这样拥有如此鲜明的群体特征,即使晋阳城被毁灭了,太原百姓在残酷的战争中几次被屠戳一空,但这种精神依旧传承了下来,与这座英雄城市共存天地间。
关于太原百姓的这种精神品格,为历代朝野所公认,史书上也屡有记载,它甚至出现在朝堂国政的激烈辩论之中。唐武宗会昌三年,一支途经晋阳调防的军队因为封赏不足爆发兵变,在皇帝与高官们的决策讨论中,马元良称:“太原人剽悍尚武,人人可以从军上阵。”他的这番话也得了殿上官员的一致认同。在南北朝与五代乱世,封建军阀的谋臣与部将们多次向主帅提及太原百姓的勇武,“和平时期耕种劳作,战乱一起便加入行伍”的太原百姓成为他们割据称霸的有力保障之一。
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太原子弟戍边者极多,他们豪情迸放,驰骋沙场,千里觅封侯,这也正是太原名将辈出的原因。随手翻开诗集,我们就能得到印证。唐代常建《塞上曲》中有云:“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万头怨秋月……”太原诗人王昌龄《塞下曲》中有云:“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中有云:“凉秋八九月,铁骑入幽并。”唐代刘济《出塞曲》中有云:“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百募,百战争王公……”
在唐代,以太原籍士卒为主力的河东军就是一支勇猛善战的劲旅。会昌三年的那次兵变中,朝廷准备调集客军平叛,驻屯在榆社的太原籍士卒担心客军扰乱家乡,留在晋阳城中的妻儿老小受到牵连,于是自发出兵回师晋阳平叛,并将生擒的叛军55人押送京城,把京城显宦们搞得焦头烂额的心腹之患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解决。
这些河东军士卒身上,同时又充满着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在唐末频繁的兵乱中,他们频繁地回师晋阳爆发兵变,连续杀两任河东军节度使。为此,宰相郑从谠出任河东节度使,率领因为聚集名士之多而被时人称之为“小朝廷”的领导集团亲自坐镇晋阳,这才彻底平定太原兵乱。
而普通的太原百姓的勇武劲悍较之身经百战的太原士卒来也是绝不逊色。豫让石桥刺赵的故事,汉代大侠鲁公孺的青史留名,西晋民歌《并州歌》的史实,都为此做出了生动的注解。唐朝末年,开赴云州征讨李克用的昭义镇兵在晋阳城爆发兵变,大肆劫掠,晋阳居民自发组织起来,杀昭义镇兵千余人。普通百姓能够杀如此之多成建制的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这样的史实恐怕也只会发生在太原。
太原2500年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一部战争史,而这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里的每一个城市保卫战,我们都可以寻觅到太原百姓的奋勇不屈的坚强身影。漫长的历史也证明,越是在战乱年代,越是在战争进行到残酷绝望的阶段,越是太原百姓人性光辉极度迸放的灿烂时刻。
史书中关于太原两次“人相食”的记载,就都发生在困守孤城的战争中。
早在春秋时代的水灌晋阳之战中,城外是滔天洪水,城内是一片泽国,百姓的灶膛内蛙虫滋生,他们就悬釜而炊,长达一年多的围困使得粮食断绝,他们就易子而食,太原百姓宁愿噙着眼泪痛失亲生骨肉也绝不弯曲自己的铁骨脊梁。史书中对太原百姓的第一次正面描写,就是如此的可敬可叹!
靖康之耻中,宋京汴梁被金兵轻易攻陷,而太原城却与六万虎狼之师做了九个月的殊抗争。同仇敌忾困守孤城的三千弱旅和疲敝百姓拒绝了金军的劝降也抗拒宋钦宗割地求和的屈辱圣旨,矢志不渝地决心以报国。当存粮用尽之后,士卒烹煮皮甲以充饥,百姓则用糠秕和干草来果腹,直至人相食也要抗争到底,最终全城殉国。
太原百姓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更是集中体现在宋太宗三下河东的战争中。仅有三万士卒的北汉政权,在三万五千二百二十户百姓的支持下,“以一座孤城抗拒百万雄师”,并顽强地支撑了五个多月。北汉的皇帝投降了,北汉的将帅卸甲了,顽强不屈的太原百姓却仍在负隅顽抗,“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太原百姓因此被赵宋王朝斥骂为“顽民”。
事实上,残暴腐败的北汉政权并不得人心,那么,太原百姓拼抵抗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宋军水灌晋阳、火烧平遥、动辄裹胁数万百姓远离故土的暴行所致,这未尝不是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太原百姓勇武劲悍顽强不屈的民风使然。正因为如此,在太原两千余年的频繁战争中,很少有军队能够从正面交锋中攻破这座英雄城市,自古以来每一场以夺取太原为目的战争都进行得极为惨烈。“并人守意益坚”、“并人犹欲坚守”、“城中人犹欲固守”……合上史书,不由得感慨叹息,这些可敬可爱的先辈们!
一家报社曾组织过一个关于太原人文化素质的讨论,一位学者开口便说: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而持这种观点的并非他一个,还有人认为太原人的血管着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
虽然太原百姓在靖康之难的屠城后“万中存一”,尽管金朝统治太原长达九十余年,但金代太原居民仍是以从太原附近迁入的汉族人为主,女真人及其它迁入的少数民族微不足道。而且,在金末的三次战乱与饥荒中,太原又是屡遭涂炭,城中人口锐减,况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女真人更是蒙古军队入城后屠杀的主要目标。就如同太原后来也曾被蒙古族与满族占领,但我们不能就因此说如今的太原人是蒙古族或满族人的后代一样。后来驻守太原的蒙古族和满族人也不多,全都聚居于鞑靼巷和满洲城,到辛亥革命时期,全太原的满族居民只有五千余人。而且,太原在元末又多次遭受战乱,城中居民非即迁,据郝树侯先生《太原史话》载:太原居民都是明朝以后从外地迁移来的,明朝以前的太原土著居民,只有小剪子巷的陈氏一家。因此,说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是对历史的错误理解。
**************************************************************************************************
对不起!文还未完,回答字数可能超出10000字了.请看网页: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诗篇第一章1至6节的解释
诗篇第一章1至6节的解释如下:
1、不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恶人出的计谋一定是照着他们罪恶的心思发出,一旦“从’了恶人的计谋,就把我们也变成恶人。很多时候,与恶人共同作恶一次,就很难再抽身回来,必须和他们作恶下去。
有的人发现从’了恶人的计谋之后,不但没有被管教反而尝到了得到眼前实际利益的甜头,就会胆子大一点了,继续向错误卖出脚步是败坏善行。与罪人靠近必定不知不觉受其影响。正如与神亲近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受神影响
常常往罪人那边站一站,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共同的爱好、观念,并且共同的话题也多了。那就可以在他们的座位上坐下来了。
最后,有可能将我们变成敌挡神的人。这还何谈福气呢?所以要想做有福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到这里的“三不'。
2、惟喜爱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指在时间上,无论日夜都不断的思想和念读神的话。要想成为有福的人,第一是拒绝一切的罪恶,二是积极追求神的话。
3、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栽在溪水旁本以树喻人,指信徒恩典源源不绝,充沛丰盈。
4、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因为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这句说明恶人所走的道路最终将成为亡之路。
5、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本句表明神看顾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亮。
6、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亡之路。
这句说明恶人的荣耀如清晨的云雾,说不定那天,恶人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世说新语的内容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故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今名。《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笔记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刘孝标对《世说新语》加注。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1]
编辑本段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最早的小说,在此之前,人们都已“三教九流”为代表,不把“小说家”列入其中,认为他是不正经的家派。可三教九流全是说理的,于是有人便准备写一部小说,此人便是刘义庆。他开创了中国小说界的先河,为后人写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版本简介
《世说新语》流传较早版本为南宋刻本,现知三种:日本尊经阁丛刊中影印的宋高宗绍兴八年刻本(余嘉锡认为属三刻本中最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和清初期徐乾传是楼所藏宋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 [2]值得注意的是,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陆游刻本明朝嘉靖间袁尚之嘉趣堂有重雕本。书分三卷,每卷又分上下。清道光年间周心如纷欣阁重雕袁本,稍有刊正。光绪年间王先谦又据纷欣阁本重刻,称思贤讲舍本。[3]
世说新语唐抄本(9张)
作者
刘义庆(403~444)字孝标,原是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人编写的古代笔记小说,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教科书”。校注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版)、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
中外译本方面,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Bruno Bellaire的法文译本和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
全书字数:整书近八万字。
编辑本段思想内容
世说新语 封面[4]《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人物间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在《世说新语》的三卷三十六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十三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德行》)
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褒扬了管宁的淡泊名利。又如: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赏誉》)唐钞本 世说新书 (32张)
这既是对邴原的褒扬,也是对公孙度善于誉人的褒扬。至于下卷23门,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的褒扬之意比较明显,如容止、自新、贤媛。有的看似有贬意,如任诞、简傲、俭啬、忿狷、溺惑,但也不尽是贬责。有的是贬责,如“谗险”中的四条,以及“汰侈”中的一些条目。也有许多条目只是写某种真情的流露,并无所谓褒贬。既是真情的流露,也就是一种风流的表现,所以编撰者津津有味地加以叙述。例如: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
这种任诞表现了对竹的妙赏,以及对竹的一往情深,或者在对竹的爱好中寄托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又如:晋文王功德盛大,座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简傲》)
这简傲就正是阮籍的可爱之处。总之,编撰者大量采集了编入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态度是客观宽容的。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嵇康面对亡表现出了难得的镇定,这种名士的“雅量”显示了他非凡的气度。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作品目录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所渉士族表
一级氏族 太原王氏 代表人物: 王昶-王湛-王承-王述-王坦之,王恭
温县司马氏 代表人物: 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攸
吴郡孙氏 代表人物: 孙皓
二级氏族 琅琊王氏 代表人物: 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洵
龙亢桓氏 代表人物: 桓彝-桓温-桓冲-桓豁-桓玄-桓振
陈郡殷氏 代表人物: 殷羡-殷浩-殷仲文
陈郡谢氏 代表人物: 谢鲲-谢尚,谢安,谢玄(非一系)
新野庾氏 代表人物: 庾亮-庾皇后-庾冰-庾翼
三级氏族 陈留阮氏 代表人物: 阮籍-阮咸-阮瞻
陈郡袁氏
高平郗氏 代表人物: 郗鉴-郗愔-郗超
泰山羊氏 代表人物: 羊祜-羊孚
一级氏族:这表明该家族自始至终百年来一直是繁荣的世族代表人物。
二级氏族:是由一个中小氏族发展成大氏族。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及成就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的贪婪吝啬的本性。又如《雅量》记述顾雍在群僚围观下棋时,得到丧子噩耗,竟强压悲痛,“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一个细节就生动地表现出顾雍的个性。《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谢安“貌闲意说”,镇静从容,孙绰等人却“色并遽”“喧动不坐”,显示出谢安临危若安的“雅量”。有的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忿狷》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有的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誉》中王导“以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说:“来,来,此是君从!”生动地刻画出王导对何充的器重。
《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唐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王谠的《唐语林》、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等,都深受其影响。《世说新语》中的“谢女咏雪”、“子猷访戴”等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另有一些故事,则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
编辑本段语言特点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可谓确评。
编辑本段作品影响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正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这部分内容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编辑本段作品评价
敬胤:“《世说》苟欲爱奇而不详事理。“
刘知几:“晋世杂书,谅非一族,若《语林》、《世说》、《幽明录》、《搜神记》之徒,其所载或诙谐小辩,或神鬼怪物。其事非圣,扬雄所不观;其言乱神,宣尼所不语。皇朝新撰晋史,多采以为书。夫以干、邓之所粪除,王、虞之所糠秕,持为逸史,用补前传,此何异魏朝之撰《皇览》,梁世之修《遍略》,务多为美,聚博为功,虽取说于小人,终见嗤于君子矣。”
刘孝标:“《世说》虚也”,“疑《世说》穿凿也。”[5]
鲁迅曾称赞《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鲁迅称《世说新语》为“名士的教科书”。
编辑本段作品选登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10.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15.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18.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19.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20.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21.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23.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24.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吹爨作食。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
27.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28.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
29.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30.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
31.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树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32.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33.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34.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35.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祀!”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
36.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37.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
38.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39.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40.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
41.初,桓南郡、扬广共说殷荆州,宜夺殷觊南蛮以自树。觊亦即晓其旨。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内外无预知者。意色萧然,远同斗生之无愠。时论以此多之。
42.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43.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
44.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45.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46.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47.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
4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9.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字,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50.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需复裈也。” 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世说新语》一书篇幅短小,多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但文章多用当时口语,而一些用法未能继续流传,我们在典籍中也很少见到,所以读起来会有些障碍。最好参读一些注本,比较著名的有古代刘孝标的注解,现代人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但这两种注解重在旁征博引,考证史实,不注重文字疏通,对学生意义不大。另有《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等,中华书局1998年版)、《世说新语选注》(张之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等,注释较为详细,可以参看。
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重点领会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这就需要了解一点背景知识,除了上面提供的,还可以阅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一文,鲁迅对于魏晋士人及其心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该文本是一篇演讲,比较通俗易懂
其实《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里面的实词连一般的汉语词典都能查到,如有专门的适合中学生用的古汉语词典查起来就更快,如果查《辞海》或《辞源》更好。
编辑本段版本源流唐代及以前
《世说新语》虽撰于南朝刘宋之时,然唐前传本今皆无存。据宋汪藻《世说叙录》可知,其时有陈扶本、激东卿本等版本。又据刘孝标注文中“一本”、“一作”、“诸本”、“众本”等语,可见《世说》在唐前已广为流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系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发现于京都东寺,后割裂为五,分藏五人。罗振玉设法使分者复合,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影印之。该残卷起于“规箴第十”,终于“豪爽第十三”。其中,“规箴”24则,“捷悟”7则,“夙惠”7则,“豪爽”13则,共51则。罗振玉影印本后有罗氏书神田醇跋、杨守敬跋及罗振玉跋。
宋元
宋元为《世说新语》盛行的时代。据汪藻《世说叙录》载,其时便有晁(文元)氏本、钱(文僖)氏本、晏(元献)氏本、王(仲至)氏本、黄(鲁直)氏本、章氏本、舅氏本、颜氏本、张氏本、韦氏本、邵氏本、李氏本等十余种版本;可惜今皆无存。其中,晏氏本很可能是现在通行三卷本的祖本(晏殊)。宋代流传较广较持久者有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和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绍兴本今存两部,均藏于日本,一为前田侯所藏,已影印回国,一为宫内厅所藏。此本曾经晏殊删定,再经董氏整理,便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三卷三十六篇的通行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为新定郡守时重刻此书,次年又于湘中重刻,是为宋淳熙本,该本今已无存。淳熙本原为清初徐干学传是楼所藏,清人蒋篁亭、沈宝砚曾有校记。
宋末元初,有刘辰翁、刘应登对《世说新语》进行了批点。元刊刘氏批点本《世说新语》八卷现已无存,唯日本尚有残本。其评点在明凌蒙初作为刊本保存了下来。
明代
明代《世说新语》空前盛行,保存至今的版本,据不完全统计,竟有二十六种之多。这主要是王世贞、王世懋兄弟将何良俊《何氏语林》与刘义庆《世说新语》删并合刊,大大扩充了《世说新语》的影响。另外,凌瀛初、凌蒙初兄弟刊行刘辰翁批点本、太仓王氏刊行李卓吾批点本也对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明代刊行的《世说新语》,大体有三个系统:普通本系、批点本系、《世说新语补》系。
A、普通本系: 唐写篇(1)、正德四年赵俊刻《世说新语》八卷。此为现存最早明刻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2)、嘉靖十四年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三卷,并附有陆游跋语。此本与绍兴本篇目一致,仅将上、中、下三卷每卷复分上、下,成为六卷本。此本在明刻诸本中最为善本。
(3)、嘉靖四十五年太仓曹氏沙溪重刻《世说新语》六卷。此本为袁本之裔本。
(4)、嘉靖年间毛氏金亭刻《世说新语》六卷。北京大学有藏。
(5)、万历七年管大勋刻《世说新语》三卷。
(6)、万历二十四年吴瑞征刻《世说新语》八卷。此本无刘孝标注,未知其所自。
(7)、万历二十五年赵氏野鹿园刻《世说新语》三卷。
(8)、万历三十二年邓原岳刻《世说新语》三卷。
(9)、万历三十七年周氏博古堂刻《世说新语》三卷。北京大学有藏。
(10)、万历年间陶珙校注本。藏社科院语言所。
(11)、明吴中珩、黄之寀校刻本《世说新语》六卷。
(12)、明刻本《世说新语》三卷。上海图书馆有藏。
(13)、明吴勉学刻《世说新语》六卷。
一代绝色甄宓为什么惨,甄宓真的与曹植有私情吗?
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黄初三年。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疯狂热恋的年轻诗人,把所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在这位女子身上。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其中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类的描绘,已成为千古名句。事实上,在《洛神赋》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曹魏宫闱公案。据说曹植对曹丕的妻子甄妃怀有仰慕之情,《洛神赋》里的洛神,其实就是暗指甄妃,曹植借着对洛神的描写,来释放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炽热却被压抑已久的情感。
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后的注解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被曹丕抢了先,曹植一直念念不忘。在甄妃后,曹植入朝去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摆宴请自己叔叔,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了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写成此篇。从文学角度,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惜的是它终究无法取代历史的真实。《洛神赋》也没任何史料证明是写给甄宓的。甄宓这个绝是怎么从备受宠爱沦落到被曹丕刺呢?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曹操打破邺城,曹丕抢先进去收拾战果。曹丕来到袁家的府第,看到一位年长的贵妇人坐在地上战战兢兢,一位少女趴在贵妇的腿上瑟瑟发抖。贵妇人是袁绍的太太刘氏。
曹丕和蔼地说:不要害怕,我们曹家军一向关照女性俘虏。接着看看那位少女,又说:“抬起头来,让我瞧瞧!”少女正是甄姬,她缓缓抬起头来。梨花带露、国色乍现。曹丕一时看得呆了。少女见这位陌生男子盯着自己,惶恐地避开他的目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曹丕今日方信,原来人体内真的有个器官叫做“心弦”,否则,是什么东西在胸中颤动不已呢?刘氏太太在旁边看到曹丕的目光,明白自己可以活下去了。
曹操听说了曹丕得到甄姬的事,笑骂道:“我打袁绍,就是为了这小子!”(今年破贼,正为奴)随后,就为儿子明媒正娶,把甄姬纳入曹丕的后宫。基于美貌产生的爱情故事,往往随着时间流逝而转成悲剧。时间无情地销蚀着甄姬的容貌,而曹丕的花心也逐渐绽放。李贵人、阴贵人、刘协的两个女儿,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曹丕的后宫,曹丕应接不暇。甄姬受到了冷落。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真正给予甄姬以致命打击的,是郭女王。郭女王是曹丕的贵嫔,智计过人。她父亲从小就惊叹:我这个女儿是女中之王!所以给她起了个霸气的字,叫“女王”。郭女王虽然也容貌姣好,但相比起老一代的美女甄姬,她的资本是年轻。郭女王吃着青春饭,把甄姬排除在曹丕宠幸的范围之外。甄姬受了冷落,难免有所怨言。郭女王把甄姬的怨言,添油加醋地汇报给曹丕,曹丕大怒。盛怒之下,曹丕居然命令甄姬自杀!甄姬了。据说郭女王怕甄姬托梦喊冤,就在她的口中塞满糠秕;又嫉妒她的容貌,就把她的头发散开,遮盖住脸。
南有二乔,北有甄姬。一代美女,下场如斯!
所以后人不甘于甄姬失败的婚姻,而编造出曹植与甄姬的叔嫂恋。这个令人不胜欷歔的美丽故事最早见于李善为《昭明文选》做的注里面。故事的具体情节虽然荒诞不经,但恐怕并非纯属捕风捉影,正史的字里行间似乎也暗示着这段千年前的孽缘曾经发生。就在甄姬的这年,负责监视曹植的使者上书说曹植突然举动失常,每日酗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贬了曹植的爵位。
就在甄姬的次年,曹植写作《感鄄赋》。鄄指鄄城,是曹植当时的封地。但是汉魏之时,鄄、甄音同形近而相通,因此《感鄄赋》就是《感甄赋》。曹植所感之“甄”,恐怕确有所指。后来,魏国的皇帝认为《感甄赋》名字不雅,改名《洛神赋》,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因洛神又名宓妃,所以甄姬才有了甄宓、甄洛之类的名字。有人说甄姬大曹植近十岁,以此作为二人不可能有恋情的证据。这只能说是太不解风情了。曹植与甄姬究竟有没有恋情,虚无缥缈。信有信无,随君所好。美人易老,文章千古。我们仅节摘《洛神赋》的佳句,来领略千余年前甄姬的绝世风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