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饰行是什么意思隋炀帝-矫情的矫是什么意思?
1.陈后主贵妃张丽华是于杨广之手吗?
2.如何评价隋炀帝这个隋朝末代帝王?
3.隋朝隋炀帝朱贵儿的生平事迹
4.杨广杀父戏母是真的吗
陈后主贵妃张丽华是于杨广之手吗?
张丽华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贵妃。史载她发长七尺,光可鉴人,才思敏捷,记忆力超群,可谓色才双绝,深得后主喜爱。隋开皇九年,隋军破建康城后,张丽华被杀。
关于张丽华之,有记载说,隋平陈后,晋王杨广欲纳张丽华。行军元帅长史高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杨广甚是不悦。《资治通鉴》对此事经过的描述更为详尽:攻下建康后,高颎先入。晋王杨广派任自己记室的高颎之子高德弘飞驰至颎处,"令留张丽华"。高颎曰:"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己,今岂可留丽华",于是斩张丽华于清溪。德弘回去汇报此事,杨广变色曰:"我必有以报高公矣!"也由此开始记恨高颎。
依上所言,杨广知道高颎可能会在自己入城之前处决一些陈朝官僚及后宫嫔妃,所以特意遣使告知高颎"留张丽华"。事实上,当时高颎虽然独揽兵权,但杨广为行军元帅,拥有决策之权。按理高颎在俘获陈后主及张丽华等人后,并不会私自对他们进行处决。且高颎在开皇九年(589年)正月甲申入建康,只隔了一天,丙戌日杨广便入建康,"五佞"就是在杨广入城后主持处决的。此时高颎即使不同意杨广纳张丽华,也必会经过一个劝谏的过程再做处理。且《隋书》和《资治通鉴》单单记载了高颎杀丽华一人,并不见处斩其他人,其真实性不免令人怀疑。
据《隋书》载:杨广母独孤后"性忌妾媵"。皇太子杨勇被废,就与他"内多嬖幸"密切相关。杨广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不可能不知道其喜好。又史载杨广善于"矫情饰行,以钓虚名",他"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于后"。若此时他纳张丽华,必会引得独孤后大怒,故而在此次战役中,渴望获得功名的杨广应不会轻易犯独孤后之忌讳。
《隋书》的编撰,贯穿了以史为鉴的指导思想,惟有将炀帝刻画得恶贯满盈,才可能起到此种目的,也才能证明唐代隋的合法性。而唐太宗对高颎情有独钟,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之安危,系其存没",给予了高颎至高无上的评价。故而上述高颎杀张丽华,杨广由是记恨之说法,极有可能是贞观君臣为了丑化隋炀帝而故意为之。
如何评价隋炀帝这个隋朝末代帝王?
隋炀帝给人留下的普遍印象是一个暴君的形象,实际上最早定义隋炀帝是暴君的是魏征,魏征在《隋书》中对隋炀帝进行了盖棺定论。
而炀帝这个谥号则是唐高祖李渊下令所追予的。而按照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一看就不是啥好谥号。不过以隋朝末年民怨四起的情况来看,隋炀帝也许真是这样的一个人。
实际上,隋炀帝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不能以他晚年所犯的错误来否定他的一生。
首先,隋炀帝巩固了统一的局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使得老百姓痛苦不堪,而隋朝的建立改变了这样分裂的局面。而在隋朝统一的过程中,隋炀帝居功至伟,隋炀帝挂帅南征陈朝的时候年仅20岁。公元600年,他又西征突厥,开疆拓土。
隋炀帝还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意识的皇帝,这主要体现在制度设计上面,在中央,他确立了“三台”体制,建立起有效的官员监督体制,在经济上,他主导开通了大运河,除了经济上的功用之外,大运河于加强对中国南方的统治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南北方经过数百年的分裂之后,南方的独立意识已经非常强,如果不能对南方进行有效的管理,南北统一的局面的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而大运河的开凿在方便了南北往来的基础上,也促进了南北之间的融合和连接。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引起了很多民怨,但是从开凿运河的实际效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隋朝隋炀帝朱贵儿的生平事迹
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次子,又名英。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开皇八年十月,大举伐陈,为行军元帅。平陈不久,江南作乱,杨广他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开皇二十年,皇太子杨勇被废,立为皇太子。仁寿四(604)年七月,弑父自立,年号大业,并杀故太子勇,在位十四年。
对人民严刑峻法,又自恃国力富强,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大业元年,发丁男二百万营建东都洛阳,又于皂涧造显仁宫,采海内奇材异石,嘉木异草,珍禽奇兽充实苑园。后又开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济渠等,沟通长五千里的大运河,并自长安至江都,沿渠造离宫四十余所。复令百姓修长城,筑驰道。大业三年,始置进士科,自此科举制度成为逐步封建同年,以裴矩为黄门侍郎经营西域;并于大业三年,六年,派朱宽,陈棱等人先后航海至台湾,进一步扩大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
隋炀帝经常游幸各地,大业元年,六年,十二年,曾三次巡幸江都;仅第一次,舳舻相接二百余里,拉纤工就有八万多人。对边境和邻国用兵,包括林邑,吐谷浑,并三次进兵高丽,繁重的兵役,徭役把全国人民驱逐绝境。从大业七年起,各地纷纷起义,隋朝土崩瓦解。同时,统治等级内部大业十四年三月,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终年五十岁,谥号炀帝。初葬流珠堂,后改葬吴公台下;唐朝平江南后,于于贞观五(631)年又移葬于雷塘。
杨广杀父戏母是真的吗
杨广杀父戏母不是真的。
众多历史资料中,对于隋炀帝杨广都曾大加贬低,史料描写杨广得位不正,甚至称他还曾犯下违背人伦的“弑父辱母”之罪,但是这些罪行都不属实。
看当时的背景以及杨广的母亲宣华夫人。公元604年杨坚驾崩,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大隋皇帝的宝座。然而杨坚的去世,却让杨广陷入了流言蜚语之中。
隋朝史料记载:从公元604年初春开始,杨坚便定居仁寿宫,随后杨坚便将朝中事务交给了太子杨广来打理。又过了两个月,杨坚却突然患病,到秋季杨坚的病情突然加重,他紧急召见了心腹大臣,交代起身后事。从隋朝史料记载便可得知:杨坚应该是正常亡,因为能召见大臣,嘱托身后事,正说明杨坚此时的头脑十分清醒。随之杨广弑父之也就说根本不存在。
而流言之中,杨广“辱母”的对象便是宣华夫人陈氏。陈氏原本是陈国皇帝的女儿,陈国覆灭以后,陈氏被纳入了杨坚的后宫。入宫后的陈氏十分受宠,独孤皇后去世以后,陈氏更是负责打理起六宫,其地位已经堪比皇后。杨坚身染重疾以后,便组织大臣们来处理朝政。杨广见父亲病重,就准备做些后手,以防隋朝在国丧期间发生大乱,所以说杨广戏母也是传言。
杨广简介
杨广(569年-618年),即隋炀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
杨广少年时,性聪敏,貌英俊。且能矫情饰行,沉着于外,勤于攻读,文才又好。开皇元年(581年),杨广被册立为晋王,参与了平定南陈。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其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广正式即位。在位期间,杨广对内修造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穷奢极欲,滥用民力,赋税征敛繁重,使百姓怨声载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杨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