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戴孝刑法,披麻戴孝的规则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6 0
  1. 古代有哪几种刑法?
  2. 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与死后不赊中的乡下人一样因死前两盏长明灯而闭不上眼睛的人是谁,出自哪部作品
  3. 披麻戴孝是什么意思
  4. 法律,请不要让我对你稍加一点点信任之后再让我失望。
  5. 岳飞死前受过的酷刑“披麻戴孝” 披麻拷是什么意思?
  6. 汉文帝——刘恒为何在宫中为自己亲舅舅轵侯薄昭大摆「 ”活人祭”
  7. 赵宗全历史人物简介

九族 《三字经》中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

1、古文说。代表人物有孔安国、马融和郑玄。他们认为九族仅限于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古文说构成了宗***理的基础。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编第二章也引述了九族古文说。《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诗.王风.葛荔序》:“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郑玄笺:“九族者,氢己上至高祖及玄孙之亲。”参阅《元典章》卷三十“五服图”、《明会要》卷一0二《丧服》“本宗九族五服图”、《清律例》卷二《丧服图》“本宗九族五服正服图”。

2、今文说。代表人物是许慎等。他们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今文说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利用血缘姻亲关系实现对本阶级及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控制的需要。封建统治者在赏赐、惩罚、***时是利用九族的今文说的。《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唐王昌龄《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参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

披麻戴孝刑法,披麻戴孝的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相关故事:

安徽凤阳朱元璋,以一孤苦无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儿,做过牧童、小和尚、行乞缘,最后投效郭子兴军,身经百战,历时十六载,终于驱逐元虏,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双亡,兄姊五人或死或离。人单丁薄,无奥无援,即位后总计生下26个儿子。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乃分封诸子,虽“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以资预防。

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方孝孺被称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辅佐朱元璋孙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满朝廷(其实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后,第一个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两次见新皇帝都是披麻戴孝、嚎啕痛哭,朱棣低声下气请他代拟诏书(逼他表态),他只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问他:「难道你不怕死吗?」方孝孺答:「要杀便杀,诏不可草。」朱棣:「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方孝孺:「不要说九族,诛十族也不怕。」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门生」凑成十族,统统杀掉。

古代有哪几种刑法?

属于,被人要是报警了还不离开,?会涉嫌扰乱公共秩序 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类。二者在主观方面具有相同的故意,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而故意为之,在客观方面实施了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与死后不赊中的乡下人一样因死前两盏长明灯而闭不上眼睛的人是谁,出自哪部作品

在上一世纪结束时,法兰西学院的教授弗朗索瓦·拜鲁写道:"在这个地球上,折磨前残 忍,而以残酷折磨为主旨的极刑也远远没有成为过去。……不仅存在,而且在世界共同体中 三分之二的国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在这些国家,应判处***的犯罪行为却在递增。……只有不 再,人类才真正得以为人。"

但他承认,即使到了下一世纪,人类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摆脱其"动物性",因为 人类几乎将所有的科学与智慧都用于致死的可怕"艺术"中,在***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规则、 技术、发明、革新。而就***的杀一儆百性,是对胆敢挑战权力与秩序的人的最严厉警告。

让我们图文并茂地遵循时间逻辑来浏览人类的残忍智慧。

一、动物行刑

这种行刑方式的历史可能比人类的文明史还久远,当人类尚在用石块与棍棒与自然抗争时, 用藤索捆绑起一个违规的同类去让动物糟踏乃是最简单的致死手段,而最早的记载让我们知道, 在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亚苏巴尼巴尔曾把囚犯扔给巨犬做大餐。埃及人则倾向于用鳄鱼。而印度 人则钟情于让老虎作为"执行官",至于中国人,偏好"人不义则群起而攻之"的准则,把犯罪者扔 到老鼠堆、蛇堆、蚂蚁堆中,籍此验证强弱、大小、轻重、粗细等对立概念的互倚互换、用大型 食肉动物来对付赤手空拳的人,是鄙视"恃弥凌弱"的中国人所嗤之以鼻的。对动物行刑有着想象 之迷恋情结的当数罗马人。罗马曾一度盛行"勒索死",这实际上是一种溺刑。但在溺死之前,会 将连同一只猴子,一只公鸡,一只狗,一只猫及一条蛇一道放入皮袋,再将袋口缝紧。经过 这样处理的,在被溺死前身上已布满了斑斓的印痕。在整个古罗马帝国时代都非常流行观看 猛兽吃人,这是法典所允许的。所有类型的猛兽都被用于该刑:狮、虎、豹、熊,偶尔也有狼、 狗之类。所有的动物事先被饿或囚禁得发狂。观众都是观赏行家,不允许出任何顺序上的错误, 一般说来,虎较受欢迎,它能快刀斩乱麻式地把吃个精光。而熊的风格为少部分心理不太正 常的人所欣赏,它将急风骤雨般地击倒,吃的时候却慢条斯理,拖泥带水,咀嚼得十分仔 细。除了直接处理的方法外,还有一种间接方法,即用动物的力量来施刑,中国史载的五马分 尸,马尾拖便属此类。而在印度马通常为牛或大象所取代。至于中东或非洲,多用单峰蛇。纵观 动物行刑的古往今来,最为可怕的当数中世纪在法国、英国和荷兰等地都流行的一种刑,即扒了 的衣服,仰绑于床,在其肚皮上仅扣一口锅或一只笼子,里面放上老鼠、鼬或睡鼠,接着点 火加热。为了逃命惊慌择路的动物便会乱刨乱咬,洞开的肚子深入他们的内脏。

二、割喉刑

割喉始终是古罗马所特有的刑罚,因此有"罗马刑"之称。它的要旨就是割断喉咙。与砍头刑 不同的是:在此刑中,头和躯干并不分离,但这两种刑的行刑原则是一样的,因为主要是由于窒息、失血过多以至脑部失血而死,其直接原因在于颈动脉和主动脉被切断。割喉刑用的是匕

首。但罗马的刑罚中却从未将"割喉刑"列为主要的***手段。

在古罗马的角斗场里,两个角斗士中受伤的一方会在倒下后举起自己的膀子,并用左手无名指指向观众,一方面是通过这样的手势承认失败,而另一方面是请求观众从宽。这时,胜利者会来到他面前,做一个单腿跪地的造型,并控制住他的头,将刀深入他的头下,再昂起头,等待观众的裁决,如果失败者在角斗过程尽了全力并勇敢而灵巧,博得观众的喜好,他们就会举起手示 意赦免,如果他的表现不令人满意,他们就会伸出大姆指向下判他去死,如果这样,竞技场*** 便会喝一声:"割喉"!

割喉的确带有几分荣誉与悲壮的意味。

割喉刑也用于制裁罗马的意识形态对手---******。

亚、非、拉美的一些原始部落在祭礼时也用割喉刑。在欧洲,割喉只是为了加重刑罚而设,是为了"割开喉咙,塞进烙铁,将舌头挤出来割掉后再吊死。"在英王亨利四世拟定的法典里曾有规定,割口必须高及颈下,这样行刑者便能通过割口把的舌头拽出来。

到了20世纪,柬埔寨一度又***用了割喉刑,他们用尖利的棕榈叶慢慢地剪开的喉管,在颈动脉附近的位置来回不停地割,"拉出一个很细的口子,然后用尽气力横向一拉。血当即四处喷溅,射得很远。"用这样的方法,他们处决了成千上万的人。

三、剖腹刑

该刑是用利刃刺入的肚腹并拉开口子,导致内脏受损而死。希腊和罗马仅是整死人便罢手了,但在古波斯,割开肚腹之后,还要从中揪出六到八米的肠子,缠在绞车上,而日本的割腹刑则是由自己来执行,用于证明自己的忠诚、找回失去的荣誉。在剖腹的同时,一顶有英雄特征

的桂冠便戴到了死者的头上。所以,并非一般的市井之民也有资格剖腹。他们一般是被砍头的。在日本,砍头不仅意味着剥夺生命,还有污辱灵运魂魄的意向。

四、投掷刑

该刑的关键在于让从高处跌落。当然,在没有高处的地方,便不能够执行,例如沙漠

里……

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投掷刑的区别只在于最后落在什么地方,罗马人把投入喀斯特石林,希腊则在落点上布一些棱角尖利的大石。波斯人喜爱选择石板平平的街道。墨西哥则是在水中竖起铁钩,再把人掷上去,最讲排场的当数欧洲亲教战争的地方,都崇尚让士兵排起方阵,手执矛戟。然后把带到塔楼、城墙或是教堂顶上,喊着一、二、三扔下去。历史学家 于贝尔·蒙泰耶写道:"这是一种最具戏剧效果的刑罚,非常戏谑"。

二十世纪中叶,法军和美军又重新使投掷刑死灰复燃。在阿尔及利亚和越南,拒绝说出自己所掌握情报的囚犯往往被从直升飞机里踢出来,承接地点没有古代那般考究,但投掷高度却是古人做梦也想不到的。

五、饿刑

如果单纯让饥渴致死,便体现不出施刑者的创意与匠心了。在中世纪的欧洲,最常使用的是"饥饿面具",当面具扣到人脸上后,的口腔里会被塞进一条铁舌头,用于强迫他进行呼吸,如此,即便满地食物,也无法进食,直至饿死。

"天才的发明"是一种被称为"恐怖梨"的玩意儿,铁制,呈梨状,通过机关可以打开。用它塞进的嘴去,使其无法喊,无法讲,当然也无法进食。有些"恐怖梨"内藏尖刺,可以慢慢从制动口里伸出,将口腔夹破,喉咙戳穿……

在印度和缅甸,被判了饿刑的人则会被烧熔的铅水堵住喉咙和嘴巴。

在十九世纪的非洲,有些部落把犯与受害者的尸体很对位地绑在一起。"手手相连,唇唇相处,这些受刑者浸润在腐血中,饥渴交加,悲惨而缓慢地死去"。

有时,会让饥渴的在饿死前狂饮暴食一通,然后扎紧小便的玩意儿,再堵塞***,让其胀死。二战期间,纳粹在集中营里经常对囚犯干这类事。

六、十字架刑

该刑在古埃及时便有,在地中海沿岸及中东国家运用得十分普遍。一般说来是用于惩罚社会地位较低的人,如奴隶、乞丐。为了羞辱罪大恶极的,有时也用十字架刑。

作为刑具的十字架通常由两到三根木桩构成---如果是四边形十字架甚至有四根,形状各异。有的是T形,有的是X型,还有Y型的。T型十字架主要是用来处罚者,有的时候要倒过来,头冲下,脚朝天。圣徒皮埃尔便是被这样处死的,据说是他自己要求的,因为他自觉不能与***受

用同一种刑罚。早在和刽子手到达行刑地前,十字架的直杆已插入地中。后人描绘的***背负十字架走向"颅地"的场面,从刑罚角度来看是违背事实的。

在行刑地,用绳子把绑缚在刑具上,不过更经常的是直接用钉子钉,先钉手,再钉脚,钉子从来都不会钉在手掌上,因为手掌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会撕裂,而胳膊便可能因此得到解放。有经验的刽子手会将长钉钉入腕骨间一个狭窄空隙,如今解剖学称之为德斯托宽隙。

进入现代社会后,十字架刑仍有其生命力。20世纪70年代,越南军人曾将"叛徒"钉上十字架;80年代,有的国家的小偷会被处以此刑;90年代,苏丹等7国则将送上十字架以示众。

七、活埋

活埋一般用于大规模***。在中国的战国时期,秦将白起一次便活埋了赵国降卒四十万,秦始皇的坑儒行动只是小巫见大巫。

罗马人处罚犯法的女人时,也多***取"活埋"。

古波斯人在活埋实施前,会将从高处掷入一大堆刻意烧成的灰尘之中,灰烬进入肺 部所引起的窒息远比一般活埋所引起的单纯缺氧要可怕得多。

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用活埋对待叛徒和逃兵。哥特人则用之专门处理同性恋者。在中世纪的法国,为了"体面",女人是不会被吊死的,毕竟一个女人吊在半空中,在众人的眼皮下甩来扭去,晃动着双腿是极不合礼仪的事,所以必须活埋她。现代的活埋记载见于越战时期。

八、木桩刑

对于此刑,19世纪的《大百科全书》下了这样的定义:"将人类的残忍性发挥到极致的创造之一"。行刑方法在于将木桩插入身体,最常见的是插入***,任其死去。

根据木桩直径的不同,有时***事先用扩张器张开或用刀割开,然后刽子手将木桩插入,再用锤子钉。在有的地区,木桩插入五六十厘米后,刽子手会把木桩竖起来,插入先打好的铜里,让木桩配合的自重,一点点地深入,直至其从腋下、胸部、背部或肛腹穿出,在一般情况

下,被如此"修理"的往往要承受三天以上的折磨。

欧洲亲教战争期间,木桩刑尤其流行,在1669年的意大利皮埃蒙城,一个贵族的女儿德拉图尔浑身***地被穿身而死,一群刽子手将她高高举起***,并宣称尸体便是他们的旗帜。

1958年,伊拉克国王的舅舅因同性恋被处木桩刑,之所以选择该刑是因为他"喜欢在里插玩意儿"。

九、活剥

活剥即揭人皮,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

在古印度,活剥又称"小火去细毛",即用火把灼烧皮肤,把身体烤熟到三分。这时,活肉彻底附着在身体上的皮肤分离。然后"置的叫喊于不顾,将他的皮整个地揭下来……他的肌肉完全呈现,血管清晰外露,可以看见内脏在搏动,光线照在他的胸前,肌肉纤维熠熠生辉"。

这样的活剥需要技巧,可能已代表人类剥皮活动的最高水准。因为在其他地区和国家,很多人并不追求整张效果,直接就作"艺术处理"。或切成极细的带子,或切成圆片、碎片、长方

片……处理的最佳杰作是把皮切成狭长的环形细节。

作为刑罚,活剥已消失了数个世纪,但人皮一直是可怕的**收藏家追寻的对象。19世纪末,人类解剖学史上著名的斯皮兹那展览一张完整的被鞣过的人皮。还有纳粹,收集了不仅带有漂亮文身的人皮,并将部份人皮用做书皮、灯罩、垫纸板或其他艺术品的良材。

十、肢解

该刑意味着干脆地剁下四肢。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施刑者认为"干脆"太便宜,于是,有了许多种花样。

波斯人别出心裁的做法是先从手指下刀,然后切脚趾,再砍手、臂、踝、腿、耳朵、鼻

子……

中国人的玩法是截去四肢后用金创药止血,用布包住伤口、再塞入一只大瓮中,置放在厕所里,要痛苦很久才会死去。到了汉以后,凌迟刑代替了肢解刑,也许在行刑者看来,凌迟刑更痛苦也更精妙……

如今,某些国家依然规定,对小偷可以***用截肢刑,巴基斯坦的法典规定:"第一次犯偷窃罪者将被从手腕关节处砍去右手;第二次犯者将被砍去左脚。"但藉此刑剥夺性命的事几乎没有

了。

十一、凌迟

亚洲和中东的民族尤为偏好此刑。该刑的关键在于将人体零敲碎打,直至死去。

波斯帝国对于反叛者的凌迟是四等分四等分地切。罗马人处理时先割去双乳,对男犯则 先去其。希腊人在割肉时还要加上剔骨的程序,弄得每个都像木屑填充的布娃娃。但比起中国人,其他民族都显得粗糙。中国人将凌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使之堪称绝技。行刑

开始时,刽子手会巧妙地一刀剜去的喉结,以免他喊叫。然后迅速地出血包扎伤口,最先动手的部位是背,每刀割下的肉必须只有指甲盖大小。杀一个成年人必须要施3357刀,刀刀须见血掉肉,要用大白瓷盘将其贴在上面供观众鉴赏,并要得到赞赏,如果在规定刀数前死去,刽子手将被观众嗤之以鼻,并有可能丢掉饭碗。

十二、碎身刑

这是典型的西方***,与西方人酷爱摆弄机械密切相关。***着身体被固定在一只带铁钉的大轮盘上,通过摇动手柄,轮盘可以绕轴旋转,轮盘每转一圈,固定在地面上的铁刺就会剐下一条肉来,转个十来圈,基本上就被扯碎了。

十三、碾刑

碾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用一种固定的重物压死;二是将放在中间,两边同时用力并逐渐加码;三是用带有利物的东西轧碎或扯烂。

在罗马和埃及,常会把铺在尖刺上,然后用巨石碾过,如此决无活机。

日耳曼人的碾刑用的是沉甸甸的木头大盘,由马拖着来回地碾压,直到变成血肉模糊的 一片酱沫。

在波斯,则被塞入那种用来榨葡萄和橄榄的压榨机中,被这般处理过的,形状全无。

十四、火刑

用火烧人是最原始蛮荒的做法,古代的西方和东方都对火刑津津乐道。

高卢人把关入一个巨大而结实的柳条篮里,然后点火焚烧。日本人在19世纪也使用过类似方法。这种方法据说"极富观赏性",在篮里又叫又跳,可怎么也爬不出这"独特的环境"。而斯基泰人则将扔到一辆堆满了干柴并洒上了稀树脂的牛车上,一旦火起,受惊的牛便会拉

着火车穿过整座城市,很具警诫效果。

罗马人把钉上十字架,再遍身淋满沥青和松脂,做成一个大火把,抬着示众。在中世纪的英国和意大利,则是用柴草将裹得严严实实,捆得如同棕子,然后点火。

至于专门的火刑柱则是将人高高绑起,在脚下堆柴烧火,法国的圣女贞德便是这样被处死的。在她被烧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下流的展览手段……

据说,火刑有净化的作用。是故,火刑总是和消灭异端邪恶联系在一起的。

十五、烤刑与炙刑

这两种刑均为常用的处死方法,它们与火刑的区别在于:对一定要用"小火"来处理。将炉火控制在某种范围内,其目的在于让在清醒状态下毙命。

罗马帝国时期实施此刑最著名的牺牲者为***教派的圣·洛朗,为了纪念他,巴黎有一家以他命名的时装企业响誉全世界。当时,他为穷人的事得罪了当权者,于是,他首先遭到鞭笞、又被拔去指甲、敲碎牙齿,然后放在铁架上用炭火烤。据说烤了不短的时间后,洛朗对刽子手

说:"你不觉得我这一面烤得太过了么,翻翻行不行?"等到翻过来后,他又说:"烤得很香,差不多了,你可以吃啦。"然后就死去了。至于把全身涂上蜂蜜,用冒烟的柴火熏烤,便是炙刑 了,一些人在行刑过程中尚未"熟",便已被火烟呛死。

而亚洲的刽子手更残忍,他们常常将铁球烧红,然后用钳子夹起,放入事先在头颅上开 好的口子里,这样,的脑浆旋即沸腾,从口子里溢出。古印度人用的是铁棍,在火中烧得发

白后,从的咀里插入。

在旧中国,有专门为施"炮"刑的烤炉,多为铜制。

十六、锯刑

这是一种特别的分解刑,刑具是锯。据说东方人喜好横锯,而西方人酷爱直锯。在***教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也热衷于直锯,他们惯常是从头顶开锯,而西方施刑者则倒行逆施,从两腿之间腹股沟的位置开锯,这样做的后果最可怕,因为在切到肚脐的位置前,的意识都非常清醒。为了延长受难过程,往往会让保持头冲下的姿式,这样脑部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可以

避免血流失过快而死。

锯刑史上最后的"杰作"是由某些患有狂躁症的盖世太保来完成的。他们有各种型号的钢锯,在他们手里,人变成一棵可以恣意妄为的树,想锯那个部位都成。

十七、箭刑与贯穿刑

用箭射死即为箭刑,似乎各民族都用弓箭,所以这是一种普遍运用的刑罚,只不过用箭先射身体的哪一部位,在处理手法上有差异而已。

贯穿刑的关键在于用尖利物穿透肌肉和组织。但作为一种既定的行刑方式,行刑者总要体现一番创意,于是有了不少种贯穿手法。用长钉将人一串地穿在上面示众,是欧洲各诸侯们爱用的,往往要好几天才死去……最可怕贯穿刑具是一种称之为"玛特·多罗洛萨"的铁制刑具,它与先前发明的刑具"努朗堡的圣女"有所不同,它不靠刑具上的"少女胸部"位置夹紧,而是用灵活的机械臂。它也不是用遍布刑具内的各种铁刺来贯穿的身体,而是收紧臂来让窒息,然后刑具的心脏位置会伸出一根钢刺,插入身体……

十八、毒刑

从很早的年代始,服毒致死就是执刑方法之一。

有记录本案的早期毒杀是对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执行。苏氏因得罪雅典的权贵而被毒死。当毒药送到后,他问刽子手:"好吧,我的勇士,告诉我该怎么做?"后者告诉他,喝下毒药后不要在房间里走动,因为运动会减缓毒药的发作,延长死亡的时间。也要尽可能地少说话,否则就需

喝下两倍以上的剂量。据说苏氏都接受了。那时的希腊,多是用欧洲普遍可见的毒芹中提取出来的毒芹碱来做毒药。

而在古中国,则多用从动物、昆虫、矿物、植物中的提取毒物,似乎比起西方,毒死人的渠道要多得多。

现代社会出于对有效性和人道的考虑,又开始使用先民的方法了。毒气室、安乐死注射似乎都是一种延续。

十九、吊刑

它有别绞刑,方法是将双手反剪,再用绳子捆住手腕吊升到行刑架的顶端,然后,骤然 松开绳子使其下落,停顿在高于地面仅数十公分处。在降落停止产生的冲力作用下,的双臂 会被拉得脱臼。经过重量设计的吊刑则更为残酷,有记录表明,如果受刑人腿上捆上超过60公斤 的重物受刑,就会连双腿都会拉脱臼。如果超过100公斤,那么在冲力作用下,全身的骨头都会碎 裂,就算是肚皮绽开,五脏六腑溢出的现象也并不罕见。

19世纪中叶,中国的清***曾用吊刑处罚过天主教的传教士,并将吊刑作为一种合法形式的刑罚普遍运用。

二十、鞭刑与棒刑

鞭刑存在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现代社会文明程度高而鞭刑狠的国家首推新加坡。

鞭可以用各种绵缠材料制成,皮革、植物纤维……上面可以有附着物,例如尖钉、钩刺、石块、金属球之类。总之,如果决定这根鞭是专门用来***的话,那它一定是根充满了恶毒意向的人类杰作。被打的结果就是"变成一块人形的烂布"。

棒可以是木、竹、铁、铜等材料制成,要致人死命比鞭刑来得干脆,痛苦程度远不如鞭刑,所以棒刑很不受人青睐。拿施刑行家的话来说就是:"当还没有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严重性做出深深悔意的时候,一切就已经结束了。"而鞭刑的行刑自由度就大得多,打到一定的时候,可以把受刑者浸到盐水里、酸水里、碱水里……还可以在烂皮肉上涂抹各种"酱料",最令人发指的莫 过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披麻戴孝",即将被鞭打者血肉模糊处用白麻布包上,等二十四个时辰 后,再一条条地把麻布从身上撕下来……是故,许多受刑者的喊声是,求求您,给个痛快, 杀了我吧……对于施刑者,剥夺生命虽然是最终目的,但临死前表现的一系列痛苦和无助却 只有受刑人知道。

二十一、车轮刑

这是一种将人绑在车轮上活活打死的刑罚。

刽子手执铁棒,按照行刑程序,必须先打断的四肢,一共打八下,将四肢打断成十六节,最后朝胸口上来两下,结束的生命,致命的后击被称为"慈悲的一击"。说起来似乎难以想象,大部份在胸口上挨过两下后依然还气息尚存。刽子手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手下留情,便会将的手和腿拧到背后,让它们和的头碰在一起,在这样具有悲喜性效果的姿式里,观众或哭或笑或叹息。

由于车轮刑所具有的展示性,要求刽子手表现出特殊的专业技能。一名叫拉朗德的法国因一句指责刽子手的话而载入史册。当行刑者已利索地解决了他的双臂双腿,正要打断他的胸廓

时,棍子轻轻地滑了一下,碰到了他的下巴,拉朗德一声大喊:"嘿,这一下不符合规定"。于是,观众开始呐喊、有人还举起了拳头。刽子手对他道:"怪事,看来他们希望死的人不是你,而是我"。

二十二、磔刑

该刑的特殊之处在于的四肢要同时遭受"力的作用"……

关于此刑的最早记载是在希腊人的书里,他们执刑的方法是将人的四肢绑在被人为弯曲的树上,利用树的弹性拉裂人体。

古中国人和古罗马人则是用马拉的战车来分尸,著名的秦国丞相商秧便是名垂千古的受害者。但似乎该刑执行起来也并非想象中那么轻而易举,人并非像纸那般容易扯碎。16世纪的法国作家米什莱在《法国史》一书中写道:"骑在鞭打着马匹,并疯狂地紧拽系有四肢的绳索。尽管先

前刽子手已用钳子扯裂了腿上的皮肉,并将双臂拉得皮开肉绽,但肌肉依然能够承受住这么 强劲的拉力。无奈的刽子手只好拿来一把大的剁肉刀,割去了一块块他认为对执刑有阻碍的肉。这样,马才终于拉断了四肢……还活着的躯干落在地上。"

还有记载表明,有时行刑的马匹都已累得口吐白沫倒下,但的四肢依然连在躯干上,弄得刽子手,,观众都十分不耐烦。所以在执行磔刑时,刽子手要动十分心思,要研究的身体特性,又要了解行刑马匹的各自力量……

二十三、扼杀

扼杀即勒死,它和绞刑一样是一种使人窒息的刑罚。但它不主要依赖本身的重量,而是通过某种作用在脖子上的外力来致死。扼杀曾被亚洲和欧洲的许多民族所施用,但在欧洲若干地方有规定,不允许处女遭受扼刑,于是刽子手在用绳索或其他刑具套住的脖子之前,要先使处女失身。

从有文字记载始,中国人的扼杀记录昭著,但似乎此刑专用于上流人士,因为死后尚有"全尸"。直到满清后期,才有人发明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扼杀,称为立枷,专门用来处死被认为是罪大恶极的下等人。方法如斯:先绑起的手,将其脖子套入一块木板的圆孔里,然后升起木板,

置放在一个栅形行刑架的顶端。这样,的颈和下颚便被悬吊起来,脚悬地约50厘米。如果需要快死,就往脚上绑石块。若想折磨他,就由自身重量来决定,通常会需一两天的时间,人犯才会真正断气。

二十四、绞杀

绞杀并非绞刑。它与扼杀的原理十分相似,可以说是一种手工***的机械化。

最初的绞杀是让坐在一块平台上,手系在腹前背靠着一根竖着的木桩,刽子手从木桩上的窟窿中放进去一根麻绳,编成环将脖子套住,再将麻绳的两端在桩的另一面打结,从中插入一根棍。当转动棍子时,环收紧使被勒死。这种方式丝毫不伤颈动脉,却造成人慢慢窒息而死。

后来,出现了用金属制造的绞杀机、铁项圈代替了绳套,可以旋转的螺丝让铁环的收缩更加容易。

披麻戴孝是什么意思

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

话说众回子因汤知县枷死了老师夫,闹将起来,将县衙门围的水泄不通,口口声声只要揪出张静斋来打死。知县大惊,细细在衙门里追问,才晓得是门子透风。知县道:“我至不济,到底是一县之主。他敢怎的我?设或闹了进来,看见张世兄,就有些开交不得了。如今须是设法,先把张世兄弄出去,离了这个地方上才好。”忙唤了几个心腹的衙役进来商议。幸得衙门后身紧靠着北城,几个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绳子把张、范二位系了出去。换了蓝布衣服、草帽、草鞋,寻一条小路,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连夜找路回省城去了。古

这里学师、典史俱出来安民,说了许多好话。众回子渐渐的散了。汤知县把这情由细细写了个禀贴,禀知按察司,按察司行文书檄了知县去。汤奉见了按察司,摘去纱帽,只管磕头。按察司道:“论起来,这件事,你汤老爷也忒孟浪了些!不过枷责就罢了,何必将牛肉堆在枷上?这个成何刑法?但此刁风也不可长。我这里少不得拿几个为头的来,尽法处置。你且回衙门去办事,凡事须要斟酌些,不可任性!”汤知县又磕头说道:“这事是卑职不是。蒙大老爷保全,真乃天地父母之恩,此后知过必改。但大老爷审断明白了,这几个为头的人,还求大老爷发下卑县发落,赏卑职一个脸面。”按察司也应承了。知县叩谢出来回到高要。过了些时,果然把五个为头的回子,问成奸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发来本县发落。知县看了来文,挂出牌去。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主

正要退堂,见两个人进来喊冤,知县叫带上来问。一个叫做王二,是贡生严大位的紧邻。去年三月内严贡生家一口才过下来的小猪走到他家去,他慌送回严家。严家说,猪到人家,再寻回来,最不利市。押着出了八钱银子把小猪就卖与他。这一口猪在王家已养到一百多斤,不想错走到严家去,严家把猪关了。小二的哥子王大走到严家讨猪。严贡生说猪本来是他的,你要讨猪,照时值估价,拿几两银子来,领了猪去。王大是个穷人,那有银子?就同严家争吵了几句,被严贡生几个儿子,拿拴门的闩、赶面的杖,打了一个臭死,腿都打折了,睡在家里。所以小二来喊冤。知县喝过一边。带那一个上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的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立借约送在严府,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走上街来遇着个乡里的亲眷,说他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问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钱。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小的当时拿回借约,好让他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取约。严乡绅执意不肯,把小的的驴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还不发出纸来。这样含冤负屈的事,求太老爷做主!”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主

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须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斋

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严贡生已是不在家了。只得去会严二老官。二老官叫做严大育,字致和。他哥字致中,两人是同胞弟兄,却在两个宅里住。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严致和见差人来说了此事,他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见哥子又不在家,不敢轻慢,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忙着小厮去请两位舅爷来商议。主

他两个阿舅姓王,一个叫王德,是府学廪膳生员;一个叫王仁,是县学廪膳生员。都做着极兴头的馆,铮铮有名。听见妹丈请,一齐走来。严致和把这件事,从头告诉一遍,“现今出了差票在此,怎样料理?”王仁笑道:“你令兄平日常说同汤公相与的,怎的这一点事就吓走了?”严致和道:“这话也说不尽了。只是家兄而今两脚站开,差人却在我这里吵闹要人。我怎能丢了家里的事出外去寻他?他也不肯回来。”王仁道:“各家门户,这事究竟也不与你相干。”王德道:“你有所不知。衙门里的差人,因妹丈有碗饭吃,他们做事只拣有头发的抓。若说不管,他就更要的人紧了。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谅这也没有多大的事。”王仁道:“不必又去央人,就是我们愚兄弟两个,去寻了王小二、黄梦统,到家替他分说开。把猪也还与王家,再折些须银子给他,养那打坏了的腿;黄家那借约,查了还他。一天的事都没有了。”严致和道:“老舅怕不说的是。只是我家嫂,也是个糊涂人,几个舍侄,就像生狼一般,一总也不听教训。他怎肯把这猪和借约拿出来?”王德道:“妹丈,这话也说不得了。***如你令嫂,令侄拗着,你认晦气,再拿出几两银子折个猪价,给了王姓的;黄家的借约,我们中间人立个纸笔与他,说寻出作废纸无用,这事才得落台,才得个耳根清静。”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知

严二老官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古

过了几日,整治一席酒,请二位舅爷来致谢。两个秀才拿班做势,在馆里又不肯来。严致和吩咐小厮去说:“奶奶这些时心里有些不好,今日一者请吃酒,二者奶奶要同舅爷们谈谈。”二位听见这话方才来。严致和即迎进厅上,吃过茶叫小厮进去说了。丫鬟出来请二位舅爷,进到房内。抬头看见他妹子王氏,面黄肌瘦,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还在那里自己装瓜子、剥粟子,办围碟。见他哥哥进来,丢了过来拜见。奶妈抱着妾出的小儿子,年方三岁,带着银项圈,穿着红衣服,来叫舅舅。二位吃了茶。一个丫鬟来说:“赵新娘进来拜舅爷。”二位连忙道:“不劳罢。”坐下说了些家常话,又问妹子的病,“总是虚弱,该多用补药。”说罢,前厅摆下酒席,让了出去上席。斋

叙些闲话,又提起严致中的话来。王仁笑着问王德道:“大哥,我到不解,他家大老那宗笔下,怎得会补起廪来的?”王德道:“这是三十年前的话。那时,宗师都是御史出来,本是个吏员出身,知道甚么文章!”王仁道:“老大而今越发离奇了!我们至亲,一年中也要请他几次,却从不曾见他家一杯酒。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王德愁着眉道:“那时我不曾去。他为出了一个贡,拉人出贺礼,把总甲、地方都派分子;县里狗腿差是不消说,弄了有一二百吊钱,还欠下厨子钱。屠户肉案子上的钱,至今也不肯还。过两个月在家吵一回,成甚么模样!”严致和道:“便是我也不好说。不瞒二位老舅,像我家还有几亩薄田,日逐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家兄寸土也无,人口又多,过不得三天,一买就是五斤,还要白煮的稀烂。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赊鱼。当初分家也是一样田地,白白都吃穷了。而今端了家里花梨椅子,悄悄开了后门,换肉心包子吃。你说这事如何是好?”二位哈哈大笑。笑罢,说:“只管讲这些混话,误了我们吃酒。快取骰盆来。”当下取骰子送与大舅爷:“我们行状元令。”两位舅爷,一个人行一个状元令,每人中一回状元,吃一大杯。两位就中了几回状元,吃了几十杯。却又古怪:“那骰子竟像知人事的,严监生一回状元也不曾中。二位拍手大笑。吃到四更鼓尽,跌跌撞撞,扶了回去。主

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重将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并不见效。看看卧床不起,生儿子的妾,在旁侍奉汤药极其殷勤。看他病势不好,夜晚时抱了孩子在床脚头坐着哭泣。哭了几回,那一夜道:“我而今只求菩萨把我带了去,保佑大娘好了罢。”王氏道:“你又痴了,各人的寿数那个是替得的?”赵氏道:“不是这样说。我死了值得甚么!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娶个大娘。他爷四十多岁只得这点骨血,再娶个大娘来,各养的各疼。自古说:‘晚娘的拳头,云里的日头。’这孩子料想不能长大。我也是个死数,不如早些替了大娘去,还保得这孩子一命。”王氏听了,也不答应。赵氏含着眼泪,日逐煨药煨粥,寸步不离。知

一晚,赵氏出去了一会,不见进来。王氏问丫鬟道:“赵家的那里去了?”丫鬟道:“新娘每夜摆个香桌在天井里,哭求天地。他仍要替奶奶,保佑奶奶就好。今夜看见奶奶病重,所以早些出去拜求。”王氏听了,似信不信。次日晚间,赵氏又哭着讲这些话。王氏道:“何不向你爷说,明日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赵氏忙请爷进来,把奶奶的话说了。严致和听了这一番话,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王氏摇手道:“这个也随你们怎样做去。”主

严致和就叫人极早请了舅爷来,看了药方,商议再请名医。说罢,让进房内坐着。严致和把王氏如此这般意思说了,又道:“老舅可亲自问声令妹。”两人走到床前,王氏已是不能言语了,把手指着孩子,点了一点头。两位舅爷看了,把脸本丧着,不则一声。须臾,让到书房里用饭,彼此不提这话。吃罢,又请到一间密屋里。严致和说起王氏病重,吊下泪来,道:“你令妹自到舍下二十年,真是弟的内助!如今丢了我,怎生是好?前日还向我说,岳父、岳母的坟也要修理。他自己积的一点东西,留与二位老舅,做个遗念。”因把小厮都叫出去,开了一张橱,拿出两封银子来,每位一百两,递与二位:“老舅休嫌轻意!”二位双手来接。严致和又道:“却是不可多心。将来要备祭桌,破费钱财,都是我这里备齐,请老舅来行礼。明日还拿轿子接两位舅奶奶来,令妹还有些首饰,留为遗念。”交毕,仍旧出来坐着。斋

外边有人来候,严致和去陪客人去了。回来见二位舅爷哭得眼红红的。王仁道:“方才同家兄在这里说,舍妹真是女中丈夫,可谓王门有幸。方才这一番话,恐怕老妹丈胸中,也没有这样道理,还要恍恍忽忽,疑惑不清,枉为男子。”王德道:“你不知道,你这一位如夫人关系你家三代。舍妹没了,你若另娶一人,磨害死了我的外甥,老伯、老伯母在天不安,就是先父母也不安了。”王仁拍着桌子道:“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工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说话,也不过是这个理。你若不依,我们就不上门了!”严致和道:“恐怕寒族多话。”两位道:“有我两人做主。但这事须要大做。妹丈,你再出几两银子,明日只做我两人出的,备十几席,将三党亲都请到了,趁舍妹眼见,你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谁人再敢放屁!”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交与,二位义形于色去了。古

过了三日,王德、王仁果然到严家来,写了几十副帖子,遍请诸亲六眷。择个吉期,亲眷都到齐了,只有隔壁大老爹家,五个亲侄子一个也不到。众人吃过早饭,先到王氏床面前,写立王氏遗嘱。两位舅爷王于据、王于依都画了字。严监生戴着方巾,穿着青衫,披了红绸;赵氏穿着大红,戴了赤金冠子,两人双拜了天地,又拜了祖宗。王于依广有才学,又替他做了一篇告祖先的文,甚是恳切。告过祖宗,转了下来,两位舅爷叫丫鬟在房里请出两位舅奶奶来。夫妻四个,齐铺铺请妹夫、妹妹转在大边,磕下头去,以叙姊妹之礼。众亲眷都分了大小。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赵氏又独自走进房内,拜王氏做姐姐。那时王氏已发昏去了。行礼已毕,大厅、二厅、书房、内堂屋,官客并堂客,共摆了二十多桌酒席。吃到三更时分,严监生正在大厅陪着客,奶妈慌忙走了出来,说道:“奶奶断了气了!”严监生哭着走了进去,只见赵氏扶着床沿一头撞去,已经哭死了。众人且扶着赵氏灌开水,撬开牙齿灌了下去,灌醒了时,披头散发满地打滚,哭的天昏地暗,连严监生也无可奈何。管家都在厅上,堂客都在堂屋候碱,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着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严监生慌忙叫奶妈抱起哥子来,拿一搭麻替他披着。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入过了殓,天才亮了。灵枢停在第二层中堂内。众人进来参了灵,各自散了。主

次日送孝布,每家两个。第三日成服。赵氏定要披麻戴孝,两位舅爷断然不肯,道:“‘名不正,则言不顺。’你此刻是姊妹了,妹子替姐姐只带一年孝,穿细布孝衫,用白布孝箍。”议礼已定,报出丧去。自此,修斋、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不必细说。主

赵氏感激两位舅爷入于骨髓,田上收了新米,每家两石;腌冬菜每家也是两石;火腿每家四只;鸡、鸭、小菜不算。古

不觉到了除夕。严监生拜过了天地祖宗,收拾一席家宴。严监生同赵氏对坐,奶妈带着哥子,坐在底下。吃了几杯酒,严监生吊下泪来,指着一张橱里向赵氏说道:“昨日典铺内送来三百两利钱,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每年腊月二十七八日送来,我就交与他。我也不管他在那里用。今年又送这银子来,可怜就没人接了!”赵氏道:“你也莫要说大娘的银子没用处,我是看见的。想起一年到头,逢时遇节,庵里师姑送盒子,卖花婆换珠翠,弹三弦琵琶的女瞎子不离门,那一个不受他的恩惠?况他又心慈,见那些穷亲戚,自己吃不成也要把人吃,穿不成的也要把人穿。这些银子够做甚么!再有些也完了。倒是两位舅爷,从来不沾他分毫。依我的意思,这银子也不费用掉了,到开年,替奶奶大大的做几回好事。剩下来的银子料想也不多,明年是科举年,就是送与两位舅爷做盘程,也是该的。”严监生听着他说,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那猫吓的跑到里房内去,跑上床头。只听得一声大响,床头上掉下一个东西来,把地板上的酒坛子都打碎了。拿烛去看,原来那瘟猫,把床顶上的板跳蹋一块,上面吊下一个大篾篓子来。近前看时,只见一地黑枣拌在酒里,蔑篓横睡着。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严监生叹道:“我说他的银子,那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聚积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而今他往那里去了!”一回哭着,叫人扫了地,把那个干枣子装了一盘,同赵氏放在灵前桌上,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因此,新年不出去拜节,在家哽哽咽咽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知

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鼓。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赵氏劝他道:“你心里不自在,这家务事,就丢开了罢!”他说道:“我儿子又小,你叫我托那个?我在一日少不得料理一日。”不想春气渐深,肝木克了脾土,每日只吃两碗米汤,卧床不起。及到天气和暖,又勉强进些饮食,挣起来,家前屋后走走。挨过长夏,立秋以后病又重了。睡在床上,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主

那一日,早上吃过药,听着萧萧落叶打的窗子响,自觉得心里虚怯,长叹了一口气,把脸朝床里面睡下。赵氏从房外同两位舅爷进来问病,就辞别了到省城里乡试去。严监生叫丫鬟要扶起来,强勉坐着。王德、王仁道:“好几日不曾看妹丈,原来又瘦了些,喜得精神还好。”严监生请他坐下,说了些恭喜的话,留在房里吃点心,就讲到除夕晚里这一番话。叫赵氏拿出几封银子来,指着赵氏说道:“这倒是他的意思,说姐姐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送与二位老舅,添着做恭喜的盘费。我这病势沉重,将来二位回府,不知可会的着了。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生,终日受大房里的气!”二位接了银子,每位怀里带着两封,谢了又谢,又说了许多的安慰的话,作别去了。古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只因这一句话,有分教:争田夺产,又从骨肉起戈矛;继嗣延宗,齐向官司进词讼。不知赵氏说出甚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古

法律,请不要让我对你稍加一点点信任之后再让我失望。

披麻戴孝什么意思 啤酒肚,是脂肪过量引起的.

同时你的肝脏恐怕也不会太好,应该加紧锻炼了.

慢跑,器械,游泳,仰卧起坐....

一定要喝的话,可以喝白酒少许.

身体是自己的,酒是别人的

祝健康

披麻戴孝的意思是什么 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 ( pī má dài xiào )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出自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

披麻戴孝是怎么区别的 词名披麻戴孝 ( pī má dài xiào )

解释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近义词 拽布拖麻

传说

据说,人类的祖先还有一条尾巴的时候,老人活到五十岁,尾巴渐渐变黄,最后落掉就死了。儿孙发现老人尾巴黄了,在还没落掉之前就要把老人杀了,全家大小围着烹食,这叫尽孝。

后来,有一个老人活到六十岁时候,尾巴已黄得就要掉了。他的儿孙纷纷议论:“阿公尾巴黄得就要掉了。我们要有肉吃了”。老人听了很生气,心想;满堂儿孙都是我养育的,我身强力壮时,你们孝敬我,如今老了,就要宰了我,吃了我,是何道理。可又一想,自己以前不也吃过祖先的肉吗。真是厄运难逃了,只好偷偷躲进深山的石洞里。再说,他的儿孙转眼不见老人,急得团团转,立即分头寻找,找了好几天总不见踪影,只好带着麻袋进山,即当席又当被,又能挡风避雨,好继续寻找老人。他们找呀找呀,找到第七天才在一个深山的石洞里找到老人,可他已经死了,尸身也开始腐烂发臭,闻不得也抬不得,只有两只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死不瞑日。见到的人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吓昏在地,有的忙用麻袋盖着头、捂着鼻,放声大哭。亲戚和村邻也闻讯赶来,同样用自己的头巾遮脸捂鼻,陪着大哭。最后,就作了个木盒子,由儿子将老人的尸体装人盒内,众人一人一把土,把老人埋在山上。这时,儿孙和亲戚邻居都悲痛未尽,还用麻袋和头巾遮盖着脸,痛哭着回家。他们有的哭老人死得很惨,有的哭自己没肉吃了。从此以后,人们渐渐改掉吃老人的陋习。老人死了,也效仿这种方式,用棺材收殓埋葬。儿孙披麻戴孝,亲人盖头巾为死者送葬。死后第七天要叫墓引魂回家。这种丧葬仪式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什么叫披麻戴孝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布,表示哀悼。

我父亲去世了,我男朋友不愿意披麻戴孝是什么意思 你都说了是男朋友,你们毕竟没有结婚,你不能以你个人感情来约束他。毕竟他没名没分的,披麻戴孝表示家里有亲近关系的亲属过世了,你爸还不是他老丈人,他如果披麻戴孝对他家里人来说不吉利。

岳飞死前受过的酷刑“披麻戴孝” 披麻拷是什么意思?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但却免不了一死,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据说岳飞父子死前生受过酷刑“披麻戴孝”也就是“披麻拷”,究竟何为披麻戴孝呢?岳飞***剧照披麻拷(pī má kǎo),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刑法过程是:把人身上打的血肉模糊,再沾上布条,等沾牢了,再往下撕。所以也称“扒皮问”。披麻剥皮的大刑向来不入正典,本是隋唐时流传下来的一种逼供酷刑,到后来也多曾用于暗中处决囚犯。先是把麻布条蘸上热胶,粘在囚犯 *** 的皮肉上,鱼鳔之性最黏,粘住了就别想分开,待到凉干了之后,倒拽麻布条,一扯之下,就能连皮带肉撕下一块,所以也称“披麻拷、扒皮问”。即便是铁石心肠的硬汉子,也万难熬得住这种毒刑,真可谓“直教铁汉把魂销,纵是狂夫也失色”。据说当年岳飞被拷问时便受过此种酷刑,岳飞元帅面对惨无人道的酷刑的煎熬及“莫须有”的罪名,说出的只有震撼人心的“天日昭昭”四个字,到死也没屈打成招。

中国人所谓的披麻戴孝是什么?披什么麻?"麻"是用什么作的!! 词名披麻戴孝 ( pī má dài xiào )

解释 指长辈去世,子孙身披麻布服,头上戴白,表示哀悼。

出处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近义词 拽布拖麻

传说

据说,人类的祖先还有一条尾巴的时候,老人活到五十岁,尾巴渐渐变黄,最后落掉就死了。儿孙发现老人尾巴黄了,在还没落掉之前就要把老人杀了,全家大小围着烹食,这叫尽孝。

后来,有一个老人活到六十岁时候,尾巴已黄得就要掉了。他的儿孙纷纷议论:“阿公尾巴黄得就要掉了。我们要有肉吃了”。老人听了很生气,心想;满堂儿孙都是我养育的,我身强力壮时,你们孝敬我,如今老了,就要宰了我,吃了我,是何道理。可又一想,自己以前不也吃过祖先的肉吗。真是厄运难逃了,只好偷偷躲进深山的石洞里。再说,他的儿孙转眼不见老人,急得团团转,立即分头寻找,找了好几天总不见踪影,只好带着麻袋进山,即当席又当被,又能挡风避雨,好继续寻找老人。他们找呀找呀,找到第七天才在一个深山的石洞里找到老人,可他已经死了,尸身也开始腐烂发臭,闻不得也抬不得,只有两只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死不瞑日。见到的人都吓得魂不附体,有的吓昏在地,有的忙用麻袋盖着头、捂着鼻,放声大哭。亲戚和村邻也闻讯赶来,同样用自己的头巾遮脸捂鼻,陪着大哭。最后,就作了个木盒子,由儿子将老人的尸体装人盒内,众人一人一把土,把老人埋在山上。这时,儿孙和亲戚邻居都悲痛未尽,还用麻袋和头巾遮盖着脸,痛哭着回家。他们有的哭老人死得很惨,有的哭自己没肉吃了。从此以后,人们渐渐改掉吃老人的陋习。老人死了,也效仿这种方式,用棺材收殓埋葬。儿孙披麻戴孝,亲人盖头巾为死者送葬。死后第七天要叫墓引魂回家。这种丧葬仪式成为一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披麻戴孝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丧服制度。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次确立了五服制度,根据血缘亲疏远近的不同规定了五种不同的丧服,服制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其服丧期限的长短、丧服质地的粗细及其制作均有不同。按规定,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在丧葬上,中国人忌穿华丽衣服,家庭成员会披麻戴孝,称为「上孝」。孝服的颜色是白、黑、蓝和绿。儿子、媳妇、女儿的关系最亲密,要穿棉制的白色衣裤。戴孝则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则戴在左袖,女的则在右袖。

由来

在我国实行火葬以前,许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后,安葬的时候总要最亲的人(如儿子)拜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送葬的人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只麻袋弄成披风样式,从头顶披戴到腰间。据民间说,这种特别的打扮还有来历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他们成家以后都不孝敬老娘,还总是在娘面前夸口:“等娘过了,要好好热闹一番,让娘睡楠木棺材,要穿红戴绿,为娘唱七七四十九天道场……”老婆婆知道他们说的是***话,想教训他们一顿,尽到做娘的责任。老婆婆一夜没合眼,终于想出个办法

第二天,老婆婆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死了也不要你们花一文钱,用破草席把我一卷扔在阴水洞里就行了。不过你们要从今日开始,着屋后面槐树上的乌鸦和山树林里的猫头鹰是怎样过日子的――一直到我闭了眼为止。”不花一文钱,这正中了两个不孝之子的心意,他们马上答应了。

兄弟俩本来无心看什么乌鸦与猫头鹰过日子,但经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时便不由自主地注意了起来。原来,乌鸦与猫头鹰都是细心地喂养自己的孩子的,这些小家伙不管妈妈飞来飞去衔吃的有多快,还是张大嘴巴,嗷嗷待哺处可......>>

先斩后奏、披麻戴孝什么意思呀!谢谢 先斩后奏 [xiān zhǎn hòu zòu]

[解释] 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

[出自] 南北朝?刘勰《刘子》:“申屠悔不先斩而后奏。故发愤而致死。”

岳飞死前受过的酷刑“披麻戴孝” 披麻拷是什么意思?

你的案件是典型的私益***,并且存在造成严重影响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

1、《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当事人应直接向***提起自诉,也就是说,对于《刑法》规定的侮辱罪这样一种罪行,除非影响特别重大,警方一般是不介入的,而需要你们自己向******。你们仇家做的事情很过分,涉嫌侮辱罪,注意侮辱的是你们,而不是侮辱尸体。

2、你们向公安报案,公安会依行政法规作出对你仇家的治安管理处罚,包括罚款和行政拘留,但这笔罚款一分钱都没有你们的份,而是国家罚没的。

3、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要想利用法律打击仇人,就去提起刑事自诉,让他们受到刑事处罚,也就是坐牢什么的。如果你想给他们留点面皮,那么提起一个民事诉讼,让他们赔偿丧葬延期的损失和精神损失,同时要求他们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在诉讼时可以调解,争取你最大的利益。

汉文帝——刘恒为何在宫中为自己亲舅舅轵侯薄昭大摆「 ”活人祭”

但却免不了一死,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据说岳飞父子死前生受过酷刑“披麻戴孝”也就是“披麻拷”,究竟何为披麻戴孝呢?岳飞***剧照披麻拷(pī má kǎo),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刑法过程是:把人身上打的血肉模糊,再沾上布条,等沾牢了,再往下撕。所以也称“扒皮问”。披麻剥皮的大刑向来不入正典,本是隋唐时流传下来的一种逼供酷刑,到后来也多曾用于暗中处决囚犯。先是把麻布条蘸上热胶,粘在囚犯***的皮肉上,鱼鳔之性最黏,粘住了就别想分开,待到凉干了之后,倒拽麻布条,一扯之下,就能连皮带肉撕下一块,所以也称“披麻拷、扒皮问”。即便是铁石心肠的硬汉子,也万难熬得住这种毒刑,真可谓“直教铁汉把魂销,纵是狂夫也失色”。据说当年岳飞被拷问时便受过此种酷刑,岳飞元帅面对惨无人道的酷刑的煎熬及“莫须有”的罪名,说出的只有震撼人心的“天日昭昭”四个字,到死也没屈打成招。

赵宗全历史人物简介

轵侯薄昭是汉文帝刘恒的亲舅舅,吕太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雉驾崩,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人平灭诸吕叛乱后,因为,刘恒没有什么势力,比较容易掌控,所以,决定拥立他做皇帝,但是,此时,身在代地的刘恒一直犹豫不决,不敢前往长安。 于是,薄昭便亲自进京求见周勃,打探消息,在周勃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之后,薄昭返回代地,对刘恒说:「 ”没问题,别怀疑了。”因此,刘恒才安心前往长安做皇帝,其实,在刚刚发生***之后,薄昭入京打探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有很大的可能一去不还。 刘恒登基之后,封薄昭为轵侯,命他前往代地迎接自己的母亲薄太后入京。等到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丞相周勃罢相,返回封地之后,一直担心自己会被杀,所以,每逢有官员前来拜访,都会全副武装,因此,被人诬告妻谋反。 周勃被抓之后,面对廷尉的审判,十分惶恐,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申辩。面对狱吏的侮辱,虐待,周勃并没有表现出: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概,反而是拿出大量的金银财宝贿赂狱吏,于是,狱吏便在木简上写下了:「 ”请公主作证。「 ”因为,周勃的大儿子周胜之娶了刘恒的女儿。 此后,周勃还重金贿赂了薄昭,薄昭将此事报知了薄太后,才最终保下周勃的性命。因为,薄昭是汉文帝刘恒唯一的舅舅,所以,刘恒任命其为车骑将军,这让多年以来籍籍无名的薄昭,不由得膨胀了,整个人变得飘飘然。 其实,人很容易迷失在吹捧奉承之中,薄昭也不例外。他在掌权之后,变得奢靡无度,骄纵不法,甚至仗着刘恒的宠信,在朝中安插亲信,干涉朝政,如此一来也引起了刘恒的不满,但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和薄昭之前的从龙之功,所以,刘恒对薄昭的行为是极度纵容的,这样,也加速了薄昭的灭亡。 矛盾积压久了,必然会爆发的,汉文帝前元十年(公元前170年)冬,薄昭的侄儿薄贵在薄昭的封地太原,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而引发了叛乱,刚刚推行新政的刘恒,派出年轻的大臣钟毓前往太原代天子巡抚,平息叛乱。 对于,车骑将军薄昭很是担心自己的之子薄贵,所以,在钟毓返京之日,众臣奉诏在接官亭迎候的时候,薄昭也前来为钟毓接风,大臣们讨好的表示,皇舅爷以车骑将军的尊贵身份,前来为一个新吏接风,这是尊重贤才的举动呀。 薄昭为钟毓敬酒,钟毓也将奏折交给了薄昭过目,奏折上写道: 太原并非刁民作乱,皆因薄府作恶多端,释放无辜,惩恶扬善,处斩薄贵,解民倒悬。 薄昭看后勃然大怒,命校尉将钟毓绑回府中处置,车骑将军府中,钟毓坦然地向薄昭说明了自己的太原一行,阐述了那里的官吏依仗皇亲权势,兼并土地,***传圣旨加重赋税徭役,薄贵本人欺男霸女,鱼肉百姓,滥用私刑,胡作非为,为了汉室江山,必须严加惩治,以安民心。 但是,气头上的薄昭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他大骂钟毓:”滥言谏君,欺骗皇上,是斗胆犯上欺压皇亲。「 ”钟毓则是据理力争,不断反驳,如此一来薄昭恼羞成怒,令钟毓为他的侄儿薄贵披麻戴孝,钟毓不肯。 薄昭又令钟毓上书认罪,收回陈条,退良田,还徭役,并拿出御赐的宝刀加以威胁。钟毓则是警告薄昭道:”如若以宝刀之威阻止新政,将军的盖世之功将要毁于一旦,我汉室江山也有付诸东流的风险。「 ” 二人之间一时间争辩不休,薄昭渐渐理屈词穷,盛怒之下竟用刀将钟毓刺死,此时,刘恒正在金殿上等待钟毓,忽然有人来报说钟毓被薄昭抓走了,刘恒赶忙命令丞相张苍传旨,命薄昭带钟毓一同上殿。就在张苍正要出殿的时候,钟毓的老婆前来殿前伸冤。 刘恒听说钟毓被杀,立即提笔拟旨欲处斩薄昭,此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极力劝阻刘恒,另一派的丞相张苍和?周兴则认为,不处置薄昭,必然失信于民。刘恒一时间进退两难,只能先权威钟夫人不要伤悲,并赐下重金厚葬钟毓,并承诺办完丧事一定处置薄昭。 刘恒派张苍与周兴携带御酒前去薄府设宴劝薄昭***,薄昭并没有遵从,反而是大骂刘恒,攻击新政,薄昭的管家将此事报知的薄太后,薄太后来到薄府,宣布赦免薄昭,将这件事揽了下来,随后,前往昭阳宫训斥刘恒。 薄太后历数薄昭为平息吕氏篡权阴谋,扶保汉室立下的汗马功劳。与此同时,保薄昭的大臣也 *** 请求赦免;只有周兴捧冠冒死请求处置薄昭。钟夫人得知薄太后赦免了薄昭,绝望之中写下遗书***了。 丞相张苍身着孝服,怀抱钟氏遗孤,进殿面君,刘恒看了钟夫人的遗书,不由得痛心疾首,知道此事无法压下了,决心处斩薄昭,刘恒先是收回了宝刀,然后,在宫中设下灵堂,宣薄昭进宫,为其大摆”活人祭「 ”。刘恒在薄昭面前,既讲述了他的功劳,又严厉地指出了他触犯刑法,必须。 但是,薄昭依旧不愿意***,刘恒也不想被上杀舅的罪名,所以,就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天都派出几个大臣,穿丧服前去薄昭府门前哭丧,长此以往薄昭终于忍受不了选择***谢罪了。 其实,汉文帝刘恒这个人,有一个毛病,就是纵容亲族,无论是淮南王刘长还是车骑将军薄昭,起初,都并非贪赃枉法之人,但是,就是因为,文帝的纵容,不加以制止的作为,才最终导致他们在罪恶的深渊当中越走越远,最终,无法回头。 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的下一篇文章,谢谢支持,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读读我的这几篇文章西汉时期著名的大汉奸——中行说是如何在匈奴实行改革的 靠吃人奶度日的汉文帝时期第四位丞相——张苍一生中都经历了什么 匈奴权力的交接——老上单于的继位与大汉奸中行说入匈奴始末 辟阳侯——审食其的好兄弟平原君朱建究竟是何许人也 著名的外交家——陆贾在吕雉主政时期向陈平提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议

这两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这两部以北宋为题材的古装剧,播出以后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知否中男女主人公明兰、顾廷烨的感情戏,让无数观众大呼“好甜”。

同时,这部剧当中的政治走向,以及赵宗全的真实身份,更是格外引发关注和讨论。

那么,电视剧中的赵宗全,对应的历史原型是北宋哪个皇帝呢?

先从剧情分析,知否大背景是老皇帝没有子嗣,皇位应该由几位皇室宗亲竞争,赵宗全也是其中之一。

不过赵宗全和儿子赵策英刚出场,便被仇家追杀。幸好男主人公顾廷烨及时赶到,救下了这对父子。

之后,赵宗全在顾廷烨劝说之下,进京面圣,向当朝皇帝原原本本说了一路上遭到了各种险情。

当时赵宗全的两位竞争对手“邕王”、“衮王”,为了先下手为强,选择起兵造反。

最终,赵宗全在顾廷烨的辅佐下,领兵进入汴梁,平定叛乱。老皇帝去世之后,赵宗全成为新一任皇帝,明兰也与顾廷烨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好感。

电视剧的大结局,自然是坏人得到了惩罚,男女主人公也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可是电视剧并没有明确交代,赵宗全到底是宋代哪位皇帝?反观北宋时期,也没有哪一位皇帝的本命叫赵宗全。

按照本剧主线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进行分析,没有子嗣的老皇帝,应该就是宋仁宗赵祯,赵宗全便是宋英宗赵曙。

当然,笔者这种观点并非是夸夸其谈,而是符合史书记载。

先来说说剧中的老皇帝,也就是宋仁宗赵祯。

纵观仁宗一朝,真可谓名人辈出。随便列举几位便有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欧阳修、包拯、范仲淹等等大才,宋仁宗也是民间口耳相传“狸猫换太子”中的主人公。

宋史中,对于宋仁宗的评价特别高。

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宋仁宗驾崩后,就连辽国的帝王耶律洪基止不住的悲伤,说出了这样一段让人啧啧称奇的话。

河南邵氏闻见後录:“仁皇帝崩,遣使讣于契丹,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虏主执使者手号恸曰:‘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其后北朝葬仁皇帝所赐御衣,严事之,如其祖宗陵墓云。”

因此,宋仁宗赵祯至少是一位颇有人格魅力的皇帝。

只可惜宋仁宗早年无子,直到公元1037年6月24日,28岁的宋仁宗好不容易得了个宝贝儿子赵_,但是不久便夭折而亡。

1039年和1041年,宋仁宗迎来两个亲生儿子赵昕、赵曦的诞生。不过,宋仁宗的次子和三儿子,皆活不过三岁便又夭折而亡。

赵宗实在四岁时被选入宫作为仁宗养子,由于赵_出生,赵宗实又被送回了濮安懿王府

宋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四岁,仁宗养于内。宝元二年,豫王生,乃归濮邸。”

待到宋仁宗三个儿子相继去世,赵宗实又返回汴梁皇宫,延续着仁宗养子的身份。

景_三年,赐名宗实,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累迁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1062年,宋仁宗在去世的前一年,将赵宗实立为皇子,并赐名为赵曙。

七年八月,许罢宗正,复为岳州团练使。戊寅,立为皇子。癸未,改今名

1063年4月30日,宋仁宗因病去世,赵曙登基为帝,是为宋英宗。

从以上介绍来看,宋仁宗和宋英宗并无直系血缘关系。主要还是宋仁宗三个儿子先后早夭,不得已,才将赵曙过继来。

横向比较,知否中的赵宗全与老皇帝也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危急关头才得到兵符和诏书领兵进入汴梁,平定叛乱,随后当上皇帝。

当然了,电视剧是经过人为加工的***化作品,与真实历史还是有诸多不同。

首先,赵宗实自幼进宫,由于他不是仁宗亲生儿子,来到皇宫过得并不安稳。

从宋仁宗长子出生之后,赵曙便又返回濮王府。也能看出,年幼的赵曙在皇宫之内其实没有任何价值。

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宋仁宗三个儿子早夭而亡,也轮不到赵曙当这个皇帝。

更有甚者,当时不少大臣反对立赵曙为帝,还经常跑去劝诫宋仁宗,希望把赵曙永久赶出皇宫。

资治通鉴载:“_疑焉。戊寅,请对,言:‘此大事也,后不可悔。外议皆云执政大臣强陛下为此,若不出自陛下,则祸乱之萌,未可知也。”

一来二去,宋仁宗开始怀疑赵曙是否对自己忠心不二?甚至还说出了“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这种嘲讽赵曙的话。

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赵曙似乎显得有些不正常,精神也开始崩溃。

续资治通鉴记载,宋仁宗去世之后的第四天,贵为皇帝的赵曙,需要和文武百官为仁宗披麻戴孝。还要时不时地放声痛哭,以此来惦念仁宗的离去。

没想到大家正痛哭之时,赵曙突然站起来又蹦又闹,围着宋仁宗的灵柩乱跑。

多亏了宰相韩琦冲上去,抱住乱跑发疯的赵曙,才止住了这场乱子。

此外,赵曙与明孝宗朱_樘生平经历很像。二人自幼长于深宫,因为身份“特殊”,日常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掌权之后,一生只偏爱于结发妻子,很少再娶旁人。

比如赵曙与皇后高滔滔相濡以沫多年,大臣多次劝诫赵曙按照礼制招妻纳妾,皆被他果断拒绝。

还有一点,赵曙登基即位之后,特别想给亲生父亲濮王赵允让名分,让他也享受和宋仁宗同样待遇。但此举,却彻底引发了百官和曹皇后对赵曙的声讨。

为此,大臣们还分成了两派。一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皇伯派”,主张称赵允让为皇伯,不能封帝号。

还有一批则是“皇考派”,他们支持赵曙给赵允让追封帝号。

总而言之,纵观北宋一朝,除了宋仁宗赵祯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其他皇帝的帝位皆交由自己儿子。

如此看来,符合赵宗全真实身份的就是宋英宗赵曙。不过赵曙远没有宋仁宗才华出众,甚至由于自己精神状态不佳,他也无法单独处理政务。

韩琦、司马光等朝臣,皆以曹太后马首是瞻。加上赵曙生长于深宫,性格软弱,又与朝中大臣不断发生冲突,很快便因病而亡,只当了4年皇帝。

1067年1月25日,宋英宗赵曙病逝于汴梁皇宫,其长子赵仲针成为新皇帝,是为宋神宗。

所以说,赵曙根本不同于赵宗全那样有勇有谋,更别说还能完成领兵平叛的壮举。

当时有人评价赵曙:

英宗皇帝之在潜藩也,允蹈恭俭,力行礼义,而天资明_,物望攸属

也就是说,宋英宗赵曙在位时躬行节俭,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冗官”现象给朝廷财政造成的压力。

不过在位仅4年,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政绩。对内没有开创盛世,对外并无任何武功。

参考资料:

宋史河南邵氏闻见後录续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