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古稀是成语吗_年近古稀是多少岁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27 0
  1. 古稀是指多少岁
  2. 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3. 周岁、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分别对应的年龄是多少?
  4. “不惑,花甲,古稀”分别指的是多少岁?

古稀”的意思是指人的年龄到了七十岁。

出处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

原文如下:

年近古稀是成语吗_年近古稀是多少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如下: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

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蝴蝶在花丛中穿行,时隐时现。蜻蜓缓缓飞动,时而点着水面。

我要对春光说,请与蝴蝶、蜻蜓一同流转。须得片刻欣赏,莫误时机。

扩展资料:

古稀一词的典故轶事

明朝时期,著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唐寅虽活过古稀,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查核一下,千多年前的“古稀”老翁,确实稀少的很!仅以知名的诗人、学问家为例,超过七十岁的真是寥寥无几。但是,到了数百年前,社会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已长了很多。

仍以名家为例,不仅感叹古稀的唐寅已超过古稀,他同时代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吴承恩(《西游记》作者)、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作者)、郑板桥(书画名家)等,年龄均过古稀。到了现代,古稀者遍地皆是了!

百度百科——曲江

百度百科——古稀

古稀是指多少岁

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人们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之人称为“期颐”。七十岁称为“古稀”,其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能够到七十岁,这是一件很稀少的事情,应该值得珍惜剩下的时光。

“古稀之年”也被称为“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是极为科学和合理的。除了七十岁的“古稀之年”,离得最近的就是六十的“耳顺之年”。其意思是人到六十岁的时候,听别人言语就可以正确的判断是非、真***。

扩展资料

随着时代的推移,古稀之年的人越来越多,这不仅源于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人们对生命的越来越重视。以前的社会非常不稳定,人们的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古稀之年的人才会少。

现代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经大大提升,治安越来越好,很大程度上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再加上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所以才会有当今人类普遍寿命能过古稀之年的现状。

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古稀是指70岁。

古稀,对应成语“古稀之年”,古稀也叫“古希”“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一个人到了70岁的年纪。一个人活到了70岁,算是高龄了,尤其是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古代,就更加稀少了,因而古人认为人活到70岁,是很稀少的,故而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关于古稀最经典的一句诗是“诗圣”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古代活过70岁的“古稀”老翁等学问大家,堪以稀少称奇。而他们在古稀之年回首往事时,如果毫无建树,仍不免长嘘短叹,唏嘘不已。

古人年岁的别称

1、总角

指童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2、弱冠

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3、而立

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4、不惑

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5、花甲

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周岁、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分别对应的年龄是多少?

七十岁

古稀,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人七十岁。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近~。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古,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指古代的道理;古朴;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稀,事物中间距离远、隙大,与密相对,稀疏,稀落,稀客,依稀。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稀薄,稀料,稀释。少:稀少,稀罕,稀奇,古稀之年。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稀烂,稀碎,稀松。

“不惑,花甲,古稀”分别指的是多少岁?

1、周岁:按照中国人摆周岁宴的习俗,周岁是指一周岁。

2、而立:因为“三十而立“,指三十岁。

3、不惑:因为“四十而不惑”,指四十岁。

4、知天命:指五十岁,意思人活到了半百的岁数,就对世间的事有了大概的了解,相信命运了。

5、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六十年成一周,指六十岁。

6、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就很稀奇,指七十岁。

7、耄耋:因“八十九十曰耋”七十曰耄”,指八十岁或九十岁。

8、期颐:因"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寿。

扩展资料:

其他的年龄称谓: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2、初度:周岁。后称生日为初度。

3、生小:幼年。

4、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5、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7、教数:9岁。

8、外傅:10岁,出外就学。

9、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10、舞勺:13岁。

11、及笄:指女子15岁。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12、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13、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14、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15、鲐背:指长寿老人。

百度百科—周岁

百度百科—年龄

1、不惑指40岁。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

引证:清·方文 《初度》“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

翻译:我已经快到了四十岁的年纪,然而学问尚且没有成就。”

2、花甲指60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3、古稀指70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引证:明·唐寅《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翻译:人活到七十岁就算稀少,我活到七十岁算是奇怪。

扩展资料

古代对男性年龄的别称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4、总角——幼年泛称

5、垂髻之年——指儿童

6、黄口——十岁以下

7、幼学——十岁

8、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9、志学——十五岁

10、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11、弱冠——二十岁

12、而立之年——三十岁

13、不惑之年——四十岁

14、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15、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16、古稀之年——七十岁

17、杖朝之年——八十岁

18、耄耋——八十、九十岁

19、期颐——百岁之人

百度百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