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说的是谁,潜精积思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5-30 0
  1. 从竹林七贤衍生的成语。 20个以上就采纳。并且注明是谁。
  2. 孔子介绍
  3. 清朝经学家段玉裁简介,《说文解字注》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4. 聊斋志异文言文小故事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历史悲情

吴小龙

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说的是谁,潜精积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几年来,“陈寅恪热”一直持续不衰,研究、推崇的文章、著作连篇盈箧。这对抱着

不可化解的悲情冷落终生的陈寅恪来说,应当是一种告慰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理

解他的悲情,和他在这种悲情中的思考,还有他在这种悲情和思考中的坚定的信念和持守

,那么,这种告慰恐怕是陈寅恪所不需要的。

陈寅恪的悲情是对整个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思考的结果。这一段历史确实无法令

人振奋,虽然人们真诚地振奋过。在国人一阵阵地振奋、乃至狂热时,陈寅恪一直冷落地

独处一旁,冷静地旁观、思索,他的悲情在国人的这种狂热中加深,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然而就在这种悲情终至不可化解之时,他仍以其对中国文化的信念顽强地守持着,坚持着

他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着他对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大因缘”的等待

,这是他更可贵之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从往昔的狂热中出来后,再三再四地拒

绝反思,只是在竭力制造新的狂热中自得、自虐,或者放弃一切信念和守持而在趋潮中放

纵,我们更感到这个孤傲的老学者确实可敬、可佩。

现在人们爱说解读陈寅恪,我以为,要真正读懂他,就要真正理解他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理解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真正态度,还有,就是他对决定性地关

涉到这个文化的命运的两个***的态度的真切意味——把他看作前清遗老或***人物都是

迷于一些表面现象的简单化的错误结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然是陈寅恪晚年为柳如是作传时才完整地提出来,但

它准确地表达着陈寅恪一生的价值认定,而这一认定表明,陈寅恪无疑属于五四那一代人

。表面上看,陈寅恪和曾与他在清***学院共事过的王国维一样,是个坚持站在传统文化

立场上的守旧派,坚守的是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然而他用来表达传统文化的根本的这所

谓“我民族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恰恰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弘扬的思想。虽然

陈寅恪和王国维一样,总是被划在五四群体之外,他也确实不曾说过赞扬五四的话,但他

所认同和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分明是五四的精神遗产。以守持传统文化

精神为职志的陈寅恪在讲出这句话时没有半点的?格和勉强,这是值得思索的一件很有意

味的事。一般看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并不相容的,然而

在陈寅恪这里,在具体化到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问题上时,它们居然并不抵触和对立。

在我们传统的修身、做人的要求中不但没有这两条,连相似的都没有,有的只是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有的只是忠、孝、礼、义、廉,这些原则都与自由思想无关。倒是在

人格境界的追求中,我们有气节、风骨之说——似乎就是在这一点上,在其落实到人生实

践的层面上时,两者相通了。对中国的“士”来说,或许他必须先遵守上面的所有那些道

德***规范,行有余力,在此之上,再追求一种个人的精神境界——气节、风骨、神韵?

但不管怎么说,陈寅恪用自己的始终傲然而立的一生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士大夫传统中

的某些东西,是能与西方近代兴起的知识分子传统统一于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实践

的。甚至于,士的传统中的某些东西至少更能支撑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时局剧变时的立场守

持。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原来的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争相改造、学习,跟

上形势,跟上运动,甚至一些“泰斗”级的人物也竞相表态,陈寅恪不为所动,他至死未

有这种表态。是传统的气节,还是西式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支撑着他?我想

,两者都有。

可以说,陈寅恪是属于五四精神熏染出来的那一代人,而且,可以说他始终坚持了清

醒的知识分子立场。一位老学者提到,早在1949年,陈寅恪就几乎预见到了十年浩劫

,他那年写的诗里有这样一句∶“竞作鲁论开卷语,说瓜千古笑秦儒”。头一句,是指《

论语》开卷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挖苦当时大家抢着“学习”,第二句,

说的是“坑儒”的事,说是秦始皇派人在山上种了瓜,又安装了机关,然后让那些儒生们

去看瓜,当这些儒生们正兴高***烈地“说瓜”,高谈阔论的时候,机关翻下,把他们全都

活埋了。这两句诗真如谶语,其含意令人惊骇。如说陈寅恪当时就能够准确预料到“***

”,当然不可能,但他凭着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敏锐直觉,点出了思想整肃和

焚书坑儒两者间的那种必然。从五十年代起,哪场运动,他都不跟上凑热闹,他的批判态

度,从他当时写的诗里隐晦地、却也相当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八股文章试帖诗,遵朱颂

圣有成规”,“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

,“墨儒名法道阴阳,闭口休谈作哑羊,屯戍尚闻连?水(即今朝鲜清川江),文章唯是

颂陶唐”,“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乐世歌。座客尚讴君莫讶,主人端要和声多”…

…从五十年代起的这一场场学习、改造运动,最后不是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所谓超过“焚书

坑儒”一百倍的“十年浩劫”吗?应当说陈寅恪当年的感觉是对的,成了不幸言中的预见

。当然,我们并不同意海外有的学人的观点,即据此认为陈寅恪持***立场。陈寅恪作为

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对政治持一种疏远的态度,对国共两党亦然,在政治上并不***。

***主政后,对陈寅恪一直是优礼有加,尤其是在广东的***陶铸,更是曾力排众议

,始终给陈寅恪以知识分子难以奢望的特殊待遇;而且,在鼎革之初,在***治理下,

中国很快消除了旧中国那种黑暗、***、民不聊生的状况,初现国泰民安的治局。这些,

足以使陈寅恪对***带来的新气象产生一定的期待,因而谈不上与***之间存在任何

“家国之恨”。他对***的态度是合作而有保留。他所不能接受的,是此后摧残知识分

子心性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他为此也曾明确表达了“义不能辱”,不止一次作过抗争。他

还借颂柳如是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于揭起自己的抗争之帜。陈

寅恪这样做并不是要***,而只是明确表达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一个坚信民

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继承了五四一代追求思想启蒙与民主科学的

精神遗产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不能搞文化专制,那会摧残民族文化,戕害民族心性,导致

历史倒退,使我们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道现在不应当把这些观点当作一种常识来

接受吗?

我们再来看看陈寅恪的“文化遗民”心态。人们常把陈寅恪看成遗老式的人物,或者

用胡适的说法,“遗少”,因为清亡之季,他还年少得很,够不上称“遗老”。他的遗民

心态也许与他的家世有关:他有个在湖南巡抚任上力行新政,在戊戌***后被革职“永不

叙用”的祖父陈宝箴;有个绝意仕途,以诗名世,自号“神州袖手人”的父亲陈三立;有

个诗画大家的兄长陈师曾(衡恪);如此仕宦诗书世家的家风熏陶,不可能对他的性格心

性没有一点影响。也许,这又与他的毕生学术事业有关:他学贯中西,在许多领域有常人

无法企及的造诣,如在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领域;又

精通多种文字,除蒙、藏、满文外,还有现在纯属古董的梵文、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

、吐火罗文、巴利文等等。(为此,郭沫若后来曾号召青年学生要用集体的努力,“在史

料占有上超过陈寅恪”,成为那个荒唐年代留下的笑话之一)但陈寅恪的这些学识,与其

说使他与世界有更多的联系,不如说使他对现实世界有更多的疏远。另外,遗老形象的形

成,恐怕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晚年的处世态度:对现实和政治抱一种疏离和不合作的态度。

无论在***统治时期还是在解放后,他的诗作中总是满溢着悲凉气息,谁也不会认为他

对时政和现实是认同的。然而若由此推断陈寅恪对中国的哪个政治党派有明确的好恶偏向

,则又大谬不然。他只是出于他所感受到的一种历史悲情、生命悲情的奇哀隐痛而憔悴忧

伤,似乎是无端地在那儿吟咏他的兴亡之恨。因为这在他,是超乎党派之争之上的兴亡感

慨,是一种文化悲情,是在凭吊一种逝去了的、在他看来是那样美好的文化。这是一种不

解的历史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其实至少形成于二三十年前,乃至形成于清末民初;至少

在他为王国维的***而写的一系列文字中,这种悲情已经有了集中的表达。1934年,

当王国维的遗著结集出版时,陈寅恪为其作序。在他那不太长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中,陈寅恪写下了这样一大段沉痛的话:

今先生之书,流布于世。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事,颇多不能解,

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以谓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

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

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然则先生之志事,多为世人所不解,因

而有是非之论者,又何足怪耶?尝综揽吾国三十年来,人世之剧变至异,等量而齐观之,

诚庄生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者。若就彼此所是非者言之,则彼此终古未由共喻,

以其互局于一时间一地域故也。呜呼:神州之外,更有***,今世之后,更有来世。其间

傥亦有能读先生之书者乎?如果有之,则其人于先生之书,钻味既深,神理相接,不但能

想见先生之人,想见先生之世,或者更能心喻先生之奇哀遗恨于一时一地,彼此是非之表

欤?

这番话,现在读起来,与其说是悼亡,不如说是自白,差不多就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

。看得出,其间凝聚着一种“奇哀遗恨”的文化悲情,几乎已是不可化解了。在陈寅恪这

一番慨叹很深的议论中,实际上,多少有点将王国维的“奇哀遗恨”泛化和哲学化了,在

这种泛化中,陈寅恪欲进而探其更深的隐痛,但是,这种泛化固然能超脱局限于“同时间

地域之众人”未由共喻的“事”、“故”,却也使其部分地失去沉哀。或应反过来说,超

时空的理性之悲情固然有之,但令人“憔悴忧伤继之以死”的,却总还是其所处之时、地

、事、故。因为普遍意义上的历史悲情本来正是应给人以超越当下时空和现实事、故的睿

智和清醒的;使这种悲情不带来超越情感,而带来奇哀沉痛的,恰恰是所置身的时代的时

局和事变,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价值理想崩溃的意味。抽去了这些具体内容,王国维就大可

以去做一个庄周或陶潜,而无须自沉昆明湖了。王氏的奇哀遗恨,正是其所处之时、地、

事的纠结及其所象征的文化价值失落的结果。后人思索它,亦须直逼这一具体的价值失落

之所由来而追问、深思。陈寅恪的说法,对于撇开具体的、当时有所特指的人事纠葛以见

王氏自沉的深隐的文化悲情,虽然自有其更深刻的认识和思索在其中,但他将这种奇哀隐

痛泛化,却确实是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王国维,并因而形成和加强了自己的悲剧情绪,这

种情绪,这种历史悲情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王国维之死对陈寅恪的重大影响即在于此。

他由此产生、加强的历史悲情成了他观察世变、面对时局的一贯态度,而这正是他本人以

后一直对时局取那种疏离态度的根本原因。对他来说,这种情绪和态度反映了对近代中国

文化价值失落这一历史悲剧的悲哀沉痛,他以这种悲情来悼念王国维,来悼念曾经代表着

传统文化价值的王朝的消逝,以致于在别人看来,他和王国维一样都是在对清王朝怀着一

种眷眷之情,那都错了。王国维或当别论,陈寅恪对与他有杀祖之仇的清廷是未必怀这种

深情的。

那么在陈寅恪毕生憔悴忧伤的深深的历史悲情背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根本

态度是什么呢?他很早做过的一个自我表白。一旦读出了他那个表白的真正意思,结论是

令人吃惊的,也是逼人深思的。陈寅恪在1933年所写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

报告》一文收笔时,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自白:“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

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句话,广为流传,引者甚多,却均未深究

其意。是自谦、自贬呢?还是论学呢?还是讥世?论者或引此言说明陈氏保守,或说明其

守执所学,独忽略了他为何要自己定位于咸、同之世,曾、张之学——前者似乎较后者更

不易解。关键正在这里。咸丰、同治年间并非太平盛世:***战争爆发于道光年间,而英

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名园、逼得皇帝出逃、病死于热河,则是咸丰时之事。同治年间,

奕?、文祥和曾、左、李等人开始搞洋务运动,以求自强。在这个时期,老大帝国已因落

后而挨打,但却未彻底沦丧;已被迫开眼看世界,但尚未丧失那种妄自尊大的文化自信;

西方文化已携坚船利炮而来,但还只是作为一个强大而危险的笼统的外在事实,***着国

人的文化自省、武备自强意识,还未至国人完全相信西方文明高于华夏文明,因而主动接

受西学,西方学理大规模地输入以至于统摄人心的地步。这是一个人们还相信中国只要稍

为“师夷长技”即可“制夷”,这一切都并不难办到的时代。随着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器

物到政制到学术各层面的逐步深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渐失落,而这时才在走第一

步。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的表态似乎意味着他要以这时的状态为起点重新

开始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虽然历史不能倒回重走,但文化思考的结论可以是对当下的

针砭和对未来的启示。他认为关键问题是,在咸、同之世,传统文化的学理还足以统摄人

心,以这学理为根据的文化自信还未沦丧。这是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进行自身文化的

更新改造,而又不失本土文化的特质的成功的价值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一旦对自己文

化价值的自信失落,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先进文明时就会把持不住,失去一种健全的心态

。而若没有一种健康稳定的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型就很难指望成功。陈寅恪曾认

为,“祸中国最大者有二事,一为袁世凯之北洋练兵,二为派送留美官费学生”。他对派

留学生之举做这样的苛评,适足为此旁证。派留学生,输入西方学理、批判否定东土旧学

,这正是咸、同以后的事。派留学生是公认的开放进步之举,陈寅恪却如此否定它,他的

潜台词是很激烈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是近代中国***的祸根。以此看来,不但五四时期

那些激烈反传统的思想家,甚至上溯康梁、严复这些学西方的思想家,都在他批判否定之

列,虽然他对这些人物个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微辞。曾湘乡是儒教道统的传人、同治中兴的

功臣,洋务运动的重镇;张南皮更是“中体西用”的始作俑者;陈寅恪以此二人为自己立

论尺度,其意不问可知。如果我们尽量以一种同情的理解来体察、揣度陈氏的原意,那么

就可发现,曾、张之得到陈寅恪的高度评价,除了他们“历验世务”、安邦治国的功业,

“恭顺勤劳矢素忠,中体西用资循诱”的风范外,恐怕还有这么几点:一是在他们那些现

在看来已落后、陈腐的观点中反映的正是当时思想界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和向度;二是在

这种认识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尚存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这种自信全然丧失的时代,陈氏对

这种自信的认同就不易为时人所理解);三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理所当然地应以我为主

(中学为体),而对西学只是稍***取可用者(为用),决不是一种价值认同。——这种理

所当然似乎是其时一种文化上的妄尊和愚昧,它与政治上的妄自尊大是相表里的。但应该

看到两者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只能导致惨重的失败和灾难,但前者,除了其负面外

,又有其另一面∶若没有了这种文化妄尊和气势所支撑的自信和气度,接受外来文化的过

程就不可能是健康和有效的,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政治、外交上的妄尊愚昧导致了一系

列灾难,而由此一起失落的,则还有文化上的妄尊和气势:此后的国人,在文化心态上就

始终处于一种焦躁、急切和偏执之中,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民族文化心态成熟的体现;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方面每况愈下,在欧风美雨的激荡中,国人不但失去了文明古国、泱

泱大国应有的自尊和自信,甚至于连基本的健康的常态都把持不往。陈寅恪或许正是有感

于此,因此极力以他学贯中西的水平(这一点上他有远远高于曾湘乡、张南皮的眼界和理

论),想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上的自尊和气度。这是把太沉重的历史使命放在自己肩上,这

是要挽狂澜于既倒。也许,他终于是回天无力,但,他确实把自己的历史思考表达得很清

楚。陈寅恪在这一篇《审查报告》中有句名言:“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联系他的自我表白和他在同一报告中的另一些话,我们才能发现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对于西方学说,陈寅恪不但要了解吸收,而且领悟其精髓并尊重之:

他晚年所明确坚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由此而来的对“我民族”文化精

神的新界说。而“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确切含义,则见于他在一篇文中对“道教之真

精神”的阐述:“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

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此种思想上之

态度,自六朝时亦已如此。虽似相反,实足以相成。后来新儒家即继承此种遗业而能大成

者”。他的态度于此再明确不过了:先“尽量吸收”,全盘输入。待成己一家之说后“则

坚持夷夏之论”,明夷夏之辨,以此加强、捍卫“本来民族之地位”。这种全盘吸收加上

夷夏之别,就是陈寅恪所谓相反相成,用心可谓良苦。而近代史上,能这么做的最后契机

确在咸丰、同治之间,湘乡、南皮之际。陈寅恪的自我表白,实际上正包含着他的历史思

考和文化更新的总体构想,他的自我定位是甚真甚确的,至此我们才算真正读解、真正明

白了。

怀抱着这样一种已经失去其实现的历史机缘的文化改造方案和民族振兴构想的人,在

目睹他所珍视的文化价值的继续不断的失落和被现实无情地抛弃摧毁,他的内心悲苦是无

可言喻的。这就是一个文化遗民的奇哀遗恨。它当然是超乎任何一个家国、王朝、党派的

兴衰更替的。它只关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文化遗民们赖以立身托命的

文化之根。传统文化的沦亡给他们留下了一个终身无法化解的悲剧情绪,他们又把这种悲

情留给了延绵不尽的历史。用陈寅恪的话说:“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

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

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为王国维说的话,后来句句都成了应在

自己身上的谶语,王陈二人,相隔四十多年,带着同样的奇哀深痛离开了人世。

但,纵观历史,陈寅恪这位“文化遗民”并不愿意接受自己“与之共命”的文化已然

终局的结论。他仍然怀抱一种历史的企盼:“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

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个新儒学,不是指今天人们常说的作为一个学派、思

潮的新儒学,而是继承了传统文化所有精华,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时代能够统

摄这个民族的心性,给这个民族以新的价值理想,得到其认同、鼓舞其前进的崭新的思想

体系。陈寅恪将其称为新儒学,正表明他是要坚持儒学的精神文化价值的,并将中国的未

来寄托在这上面。但这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整个中国思想史进程的总体批判态度——在肯

定其价值核心的基础上的总体批判。旧的一切,包括学理本身和历史进程,其价值只在于

为“新”儒学的产生这一“大因缘”所做的准备和铺垫而已。只有这“大因缘”的实现,

才是民族文化的光辉未来。民族文化的慧命之根在他这儿结的果是对这一可能的理想的坚

定信念。后顾并不使他沉迷,因为他清楚地在中西文化的对勘比较中看到本土文化的缺点

和积弊;前瞻也并不乐观,因为他正面对和经历着传统文化价值失落崩解的惨痛变局。但

他对文化还是有点信心的,所以才说等待“一大事因缘”。

但对文化价值的坚信是能产生某种魔力的。毕生悲观的陈寅恪,在这一点上却始终表

现出某种乐观:失落了的文化根底可以重新培植,既倒的狂澜可以挽起,文化遗民也许非

但可以延续文化命脉,甚至可以复兴文运、道统和国脉。1942年,他说过这样的话:

“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适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

涛振海之不可御遏。”直至山雨欲来的1964年,他仍然对友人表达着这样的信念:“

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

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

学术无裨益耶?”在他那一生为兴亡遗恨悲情不已,晚年更至忿郁凄凉的心境中,他始终

使自己看到并相信这一丝亮光。也许只是这一丝光亮,才支撑着他不像王国维那样“与之

共命而同尽”,“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吧。无论对陈寅恪其人、其学,人们还会

作出怎样的评判,也可以不赞成他的文化构想、不赞成他的价值认定,但他在晚年所处的

那样政治高压的氛围中,在终生无法化解的历史悲情的煎熬下,对“我民族”的文化价值

及其复活振兴能抱这样一种信念,并为此坚守自己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

立场,这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的,确实是值得崇敬的。

“民主与科学”网站(搜集整理于2002-05-23

从竹林七贤衍生的成语。 20个以上就***纳。并且注明是谁。

1、正册判词之钗黛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 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 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 玉应怜惜 。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正册判词之元春

画: 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元春明理。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开指女子出嫁,是说元春一嫁嫁到宫中,光耀家门。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家自元春入宫,家道由三春又回到初春的景致。结果如何呢?还是走向反面:虎兔相逢大梦归。第九十五回,元妃死。在虎兔相交之年死去,即立春在虎年,死在立春后一日,从命理上来说,便是兔年开始。名义上死在虎年,实则死在兔年,便是所谓的虎兔相逢。而这点点知识,可不是谁都知道的,只有对阴阳八卦天干地支都通晓的作者本身,才会有此笔墨,只有懂得算卦打命的先生,才会用这样言辞。

3、正册判词之迎春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迎春是贾家二**,当然是金闺花柳了。可结果如何?仍是走向反面,不如人意。恶狼是孙绍祖,迎春之夫。贾家对他家有恩,他却忘恩负义,虐待迎春。不足一载,迎春被折磨而死。

4、正册判词之探春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两个人放风筝,两人,是指贾政和王夫人,风筝暗示探春。大海大船,是说贾政王夫人做主,把探春远嫁到海一带的富贵人家。才自清明志自高,探春有才有志,连凤姐也不敢小瞧探春。这样的才志又能如何?生于贾家末世,远嫁到海,只能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才何能显?志焉能遂?这便是佛家所说的人世无常,便是佛家说的求不得苦,便是爱别离苦。人生八苦缠身,须慢慢读红楼,慢慢体会。

5、正册判词之惜春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是贾家四**,是秀户侯门之女。结局如何?看破三个姐姐无常之苦,缁衣出家了。也是无常。

6、正册判词之凤姐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猜字为凤。凤是贵鸟,却落冰山,无常也。

风姐之干才,男人也多不能及,令人爱慕。一从,是说从上,讨贾母欢心;二令,是说令下行权,掌贾府实权。凤姐一生,争强好胜,露脸出头,可结果呢?“三人木”而已,即一个“休”字了结。这个休字,对凤姐来说,可比死还难堪。作者文笔这般锋利,刀子一般,凤姐这般人物,争了一生,居然还她个“休”字了结,真是妙极。

7、正册判词之湘云

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是说香云生在富贵之家,但也有一缺,自幼父母双亡。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说湘云开朗,活泼,找个好丈夫,可得到的只是一点斜辉而已。婚后,丈夫得了痨病,活不得几年了。还是无常。这一无常,谁也逃不过。

8、正册判词之可卿

画: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一情字,指秦可卿。高楼大厦,红楼红红也;美人悬梁自缢,指秦可卿悬梁自缢。藏一大迷底,那便是跳出红楼,在那“空中”,情才可清。

空是佛家语,也即放下。从晴文之情字判起,到可卿放下情字,可见红楼主题,是令人看破情字,放下情字。一部红楼梦,也因此惹来被查禁之祸,因为,作者大骂大清的“情”字,和清字是谐音的。文字狱还没熄灭的大清国,焉能放过红楼梦?

9、正册判词之李纨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便说李纨和其子贾兰,最后母以子贵。李纨守寡,终有个好的结果。有人以此说作者思想有问题,贾家本应大败涂地,不得翻身,可这贾兰明明便是星星之火,使贾家再有燎原之势,作者岂不有问题?不是作者有问题,是读者有问题,没读明白作者而已;若知道一部红楼梦,作者以无常和因果报应为基调,读者若是明白何为无常,就不会去怪作者了。

10、正册判词之妙玉

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欲洁,结果不洁;妙玉云空,可结果未空。被贼劫到海中,终陷淖泥。人世间,不如意事七八九,求不得的。

有人说程高本后四十回不该暗示妙玉***,这是不知作者心者,是读者不如程高处。在作者心中,正册之十二金钗何等圣洁,岂能令其落在*字上?女儿家,落一个情字,作者还力主清之,何况*了?暗示妙玉***,正是石头作者首尾相贯处,这正是程高高明之处。

11、正册判词之巧姐

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贵,令你势败;亲,令你家亡。仍是走向反面。灾难来了,积得阴骛,总有救星,还是走向反面;你凤姐无心之下接济的刘姥姥,却成了巧姐的恩人,巧姐被救到了乡下,躲过一劫。画中含意,正是说巧姐被救村野之中;纺织,将来嫁到村野中的富贵人家,而成为贤慧主妇。

12、副册判词之香菱

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13、又副册判词之一[晴雯]

画:又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心比天高”,如笑指繁星所说:十岁的时候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后来像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但却没有一点奴性。她的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她实在不是一位好丫头,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婢膝,也没有温柔和顺,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的人,在现在也没法不让人感动的,我们难道一定要对着这颗高贵的灵魂指责她:你只是个奴才?身为***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弱小如晴雯是怎样为这不公平的命而抗挣,她不愿服侍宝玉洗澡,她也看不惯别人的鬼鬼遂遂,她如此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果真使最明白女儿的宝玉另眼相看,由亲昵而升为心爱。看宝玉挨打支走袭人却让晴雯送手绢,我们已经明白晴雯与宝玉更贴心了。

14、又副册判词之二[袭人]

画: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榜: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孔子介绍

1、半信半疑

原为“半信半不信”。三国魏嵇康《答张辽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中有:“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半不信耶?”人们逐渐将“不信”改为“疑”,使这一成语更加规整。半信半疑指对人对事不能肯定,持怀疑态度。

2、长林丰草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此犹禽鹿,少见训育……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借指隐居、适宜生活之地,也比喻嵇康隐居不仕、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坚定意志。

3、才长识寡

原为“才多识寡”。南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中有:“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指人善于治学,不善治身。嵇康在辉县一带遇到孙登,与他同游相处多日,平时并无多语;临分别时,孙登曾对嵇康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但这话没起太大作用,大致是嵇康的性情决定的。因为人的性格不容易被改变。

4、蹉跎岁月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第七)》中有:“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指虚度了大好时光。光阴易逝,世事难料。

5、得意忘形

《晋书·阮籍传》中有:“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指人高兴失去常态。得意忘形是人的一种兴奋状态。

6、堆案盈机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愈自勉强,则不能久。”指书籍、文件或材料堆积得又多又杂。

7、犊鼻高挂

又引出“聊复尔耳”、“南阮北阮”。三国时期魏国人阮咸,字仲容,侨居山阳多年,竹林七贤之一。家居于道南,其他阮姓居道北。南阮贫,北阮都很富。农历七月七,北阮晒衣物,都是绫罗绸缎。阮咸用竹竿挂大布犊鼻裈(农村人穿的粗布免裆裤头)于中庭。有人讥笑他寒碜。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即跟势利、不能免俗的人,有什么好说的!)”指将不该显露的东西显露出来或指甘于清贫,不卑不亢,不与世间恶俗同流合污的人士。

8、法常评酒

释法常,河阳人,喜嗜酒,常醉,醉则大睡,醒后即吟“***曲世界,烂漫枕神仙。”对人说:“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乐其可得而量也,转而入于飞蝶都,则又蒙腾浩渺而不思觉也。”释法常当是焦作地区有史记载的 “酒中仙客”之一。

9、广陵散绝

南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中有:“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源于广陵地区(今安徽寿县一带),民间乐曲,长45个乐段,隋以前的乐谱,写春秋战国时期“聂政刺韩”故事,聂政受韩国大臣严遂之托,刺杀韩国权相韩傀。“广陵散绝”引指某种学问、技艺失落或某种传统中断,后继乏人;“广陵散绝”何尝不是指曹魏***的中坚力量在与司马氏的斗争中倒掉、彻底垮台?

10、广武之叹

《晋书·阮籍传》裴松子注引东晋孙盛《魏氏春秋》、《三国志·魏书·阮籍传》中有:“(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区,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乎!’”指触景生情,感叹当时缺乏能人,使徒有虚名者得逞于世;隐喻庸人得志。

11、鹤立鸡群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字叔夜)身高七尺,伟岸俊爽,才华横溢,时人称之“龙章凤姿”。当时,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说:“您还没见过他父亲(嵇康)呢。”

山涛曾说:“嵇叔夜的为人,像山岩上的孤松独立;他醉的时候,又像玉山将崩倒。”即“玉山崩颓”。“鹤立鸡群”指象鹤站立在鸡群中那么显眼。借喻人的仪表和才能出众。

12、黄公酒垆

南北朝宋刘庆义《世说新语·伤逝》中有:王戎“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指景在人去、伤逝忆旧的言辞、情绪和代名词。

13、借酒浇愁

原为“酒浇垒块”。东晋郭澄之《郭子》中有:“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指借喝酒排解心中对时事的忧闷、郁结。

14、嵇康锻铁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手艺灵巧,善锻铁。住宅边流水环绕一棵大柳树,家人邻居常在树下闲戏,嵇康在树下打铁。家里不富裕,但有人要求打铁具,嵇康欣然应允,却少收钱。亲友旧交带着酒肉、澄沙糕来到这里,嵇康就与他们一起畅饮、交谈,直到吃喝完毕。“嵇康锻铁”指闲适和谐、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短暂的、令人难忘的生活片段。

15、嵇康疏懒

三国时期魏国,嵇康的《与山居源绝交书》中有:“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一月常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还有“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当时,山涛由选曹郎升迁它职,想举荐嵇康替代自己原来的官职,嵇康做《与山居源绝交书》予以拒绝。说自己庸俗不堪,不敢轻视朝廷,怕辱没了大将军,其实是说自己不宜、不愿、不想、不屑参与时政。嵇康疏于写书、洗漱、交际,是不愿出仕的借口。其实,他不是真心与山涛(字巨源)绝交,而是与不相符合的思想绝交,与不相符合的时政、世故、礼教绝交。

16、鸠醴漏脯

三国魏嵇康《卜疑》中有:“故嗜酒者自抑于鸠醴,贪食者忍饥于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弃之不疑也。”指特别爱喝酒的人不会喝毒酒和贪吃的人不会吃地上掉的、变质不好的食物,指人有认识、有感情、有智慧,不会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果。

17、刘伶嗜醉

也称“刘伶五斗”、“枕麹(曲)刘生”。三国时期,魏国沛郡人刘伶,字伯伦,侨居山阳多年,竹林七贤之一。恋酒放达,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常乘鹿车,跟从荷锸随身,遨游一世。刘伶以天地为一朝,万年为须臾,日月为门窗,荒野为庭院。行无踪迹,居无定所,天为幕、地为席,枕麹(曲)藉糟,无思虑,乐陶陶。用一副纵情自然、酣畅无忧的胸怀、态度对待世界。堪称“酒中仙客”之一。

18、龙骧虎步

三国魏嵇康《卜疑》中有:“······宁如市南子之神勇内固、山渊其志乎?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指人正气凛然、威武雄壮。

《“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有十二个成语是和竹林七贤相关的:

璞玉浑金、鹤立鸡群、卿卿我我、得意忘形、玉山自倒、鹤立鸡群、卿卿我我、禽兽不如、得意忘形、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遭人白眼,其中鹤立鸡群和得意忘形和上面是重复的。

“竹林七贤”引出的成语

说起“竹林七贤”,在魏晋时期可谓赫赫有名,他们分别是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阮籍、阮咸叔侄。因其七人经常在一片竹林(位于今云台山景区百家岩一带)里相聚,一同纵酒狂歌,做诗弹琴,故称“竹林七贤”。可能你不知道,璞玉浑金、鹤立鸡群、卿卿我我、得意忘形等很多成语都是从“竹林七贤”口中代代相传的。故事先由“七贤”中的山涛说起,因为他是我们的老乡——焦作武陟县人。山涛,字巨源,年轻时就性格耿直,器量宽宏。当时司马氏和曹魏争夺***,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他不愿卷入官场因而隐居洁身自好,跟嵇康、阮籍、王戎等人意气相投,一起作“竹林之游”,共同研究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王戎称赞他说:“山涛这个人就像是璞玉浑金,***都赞赏它宝贵,却又不知怎样形容它的素质。“璞玉浑金”的意思是说,未经雕琢的玉、”未经冶炼的金子,天然美质,没有加以人工的修饰。山涛直到四十岁时才出来做了郡的主簿、功曹,直至推举为孝廉。司马懿的妻子穆氏是他的表姑,因而司马师掌权时就让司隶推举他为秀才,任为郎中,不久又升任赵国相、尚书吏部郎。司马昭曾写信给他说:“您任职公正清廉,情操高雅超出世人。我想您必定手头困窘用度缺乏,现在派人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司马昭做了大将军后,又委任山涛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这时,山涛就举荐好友嵇康接替自己尚书吏部郎的职位。再说嵇康,字叔夜,三国末期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他才华卓越,志向高远,刚直豪迈但不合群。嵇康长得身高七尺八寸,不喜欢修饰,风度姿态特别秀美。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风度潇洒就像松树下的风,清高而舒缓绵长。”山涛称赞他说:“嵇叔夜魁梧挺拔,就像独立的孤松;‘其醉也,傀峨若玉山之将崩(他的醉态,就像雄伟高大的玉山将要倒下来似的。’”)。“玉山自倒”这句成语由此而出,形容人喝醉酒的样子。嵇康年轻时就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长大后特别喜欢老庄之道,蔑视世俗的礼法,淡泊名利,清心寡欲,豁达狂放。王戎说,他和嵇康一起生活在山阳二十年,从来没有看见过嵇康流露出欢喜或恼怒的神色。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他因愤慨于司马氏篡政夺权,所以绝意仕进,寄情山水,弹琴咏诗。当山涛举荐他任尚书吏部郎时,他严词拒绝,并为此写了一封信跟山涛绝交,这就是文学史上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信中列举了“必不堪者”七条,条条针对司马氏愚弄百姓的陈腐而虚伪的礼教,文辞迂回犀利,极尽嘲讽之能事;又举了“甚不可者”两条,进一步表达了对当时礼法的蔑视,那“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措辞,尤其激烈大胆,充分表现了嵇康那种放任旷达、嫉恶如仇的性格。如此一来,当然触怒了司马氏,再加上钟会的蓄意陷害,嵇康最终被司马昭下令***。当他在洛阳东市受刑的时候,神色不变,淡定自若,取琴弹奏乐曲《广陵散》,乐声激扬震撼,此情此景,令人肝肠寸断!一曲奏完,嵇康说:“当年袁孝尼曾经向我请求学习这首曲子,我吝惜守秘,不肯传给他。《广陵散》于今绝矣。”天籁之音,至此成为“绝响”“绝响”一词在今天泛称学问或技艺的失传。山涛与司马昭父子、嵇康父子均有不解之缘。早先,司马师死后,没有儿子,司马昭把次子司马攸过继过去。司马昭被封为晋王,要立太子,他问裴秀说:“这事业是我哥哥所创,还没有成功他就去世了,我只不过是接过手来罢了。所以我想立攸做太子,把事业交还给哥哥,您看怎么样?”裴秀认为不妥。司马昭又问山涛。山涛回答说:“废长立幼,违礼不祥。”意思是废掉长子立小儿子,是违反礼法不吉祥的,国家的危险常常就从这里孕育发生。司马昭这才决心立长子司马炎为太子。司马炎受禅做了皇帝,就是晋武帝,任命山涛就任大鸿胪,封为新沓伯。后来,山涛出任冀州刺史兼宁远将军。晋武帝咸宁年间,山涛升任尚书仆射,兼侍中,主持吏部,掌管官员的提拔任命。每逢有一个官职出缺,他往往拟出几个人的名单,由晋武帝挑选任用。对于每个人的品行才干,他都一一出题考察,当时人称为“山公启事”。山涛在任上努力寻访搜罗贤能,从隐居被埋没的人士中选拔人才,经他推荐的三十多人,都在当时出人头地,其中就有嵇康之子嵇绍。嵇绍,字延祖,十岁那年父亲被害,他与母亲隐居读书,侍奉母亲殷勤周到。山涛深知其才,便这样向晋武帝推荐道:《书经·康诰》有“这样的话:‘父子有罪也不相牵连。’嵇绍的贤能比得上古人谷阝缺,应当加以任命,聘为秘书郎。”晋武帝对山涛说:“按你说的,都可以做秘书丞了,哪能只做个郎官呢?”于是下诏书征召嵇绍,入朝为秘书丞。嵇绍刚入京城,就有人对王戎说:“昨天在人群中头一次看见嵇绍,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像野鹤站在鸡群中。”王戎说:“那是你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人家都称赞是玉山孤松哩。“鹤立鸡群”这句成语源出此处,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出众。”嵇绍多次升官,被任为汝阳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顾很是器重他,常常说:“如果让嵇绍做吏部尚书,天下就不会有被遗弃没有受录用的人才了。”嵇绍担任徐州刺史时,石崇做都督,虽然性情骄横凶暴,可是嵇绍按正道规矩相待,因而石崇也很尊敬他。晋惠帝元康初年,嵇绍入朝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是贾后的外家国戚,极受荣宠,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许多官员都争着巴结投其门下。贾谧要求和嵇绍结交为朋友,嵇绍拒绝了他,连信也不回。后来贾后垮台,贾谧被杀,嵇绍因为不阿附贾后一党,被封为弋阳子,升任散骑常侍,再升为侍中。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七月,“八王之乱”激战正酣,东海王司马越挟皇帝和文武百官讨伐成都王司马颖。荡阴之战,朝廷军队大败,百官和侍卫全部溃散,自顾逃命去了。只有嵇绍一人保护着晋惠帝,敌军冲过来,飞箭如雨,嵇绍奋不顾身遮挡着皇帝,被杀于晋惠帝身旁,血溅惠帝的衣裳。待事情平定后,手下人要洗这件龙袍,晋惠帝悲哀地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掉它。”嵇绍如此大义凛然,至今仍值得我们后人景仰。前面数次提到王戎,现在该说一说了。王戎,字浚冲,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县)人。父亲王浑任凉州刺史,封为贞陵亭侯,是阮籍的朋友。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七岁时,就不盲目地跟其他孩子哄抢路边李树上的李子,因为他知道李树在路旁生长却能留下许多果子,一定是苦涩的。阮籍每次探访他父亲王浑,一会儿就离开;去看望王戎,总是交谈很久才出来。当时,王戎才十五岁,比阮籍小二十岁,二人竟成忘年交。阮籍对王浑说:“浚冲高明的见识,不属于您这一流的人物,跟您谈古论今,不如跟他谈。”于是王戎就常常跟阮籍等人相聚,成为“竹林七贤”中最年轻的一位。王浑病死在凉州刺史的任上,部属官员赠送的赙仪有几百万,王戎推辞不肯接受,因此受人敬重,名声远播。随即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被聘为相国的属官(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等官职)。镇西将军钟会统兵讨伐蜀国,临行前去拜访王戎,向他征求意见。他说:“道家有这样一句话,有作为却不自恃。这道理是说,并非成就功勋难,保持功勋才真正难啊。”后来钟会攻下蜀国,竟野心勃发,想拥兵割据叛乱而被杀。朝廷的士大夫议论起这事,都认为王戎有远见卓识。晋武帝咸宁年间,王戎升为豫州刺史,担任建威将军,奉命讨伐吴国,进攻武昌,吴将杨雍等纷纷率领部下投降。王戎指挥大军挺进长江,吴将孟泰献出蕲春、邾县二城投降。吴国平定后,王戎晋爵为安丰县侯,王戎后来做到尚书左仆射兼管吏部,还升任司徒,位列三公,但却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古代时,“卿”字多用于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王戎的妻子却经常用“卿”称呼王戎。起初王戎听了很不自在,提出意见说:“女人用‘卿’来称呼丈夫,按礼法来说是不恭敬的。以后可不要这样了。”他妻子回答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亲昵你,疼爱你,因此用卿来称呼你。我不用卿来称呼你,谁有资格用卿来称呼你)?”王戎听后一笑,就随她去了。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一句成语“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的相爱。最后,要着重说一说阮籍,他留下的典故最多,也是“竹林七贤”中最疯疯癫癫的一个。阮籍,字嗣宗,三国末期晋朝初年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傲世俗儒,放荡不羁。有时在家里读书,数日不出门;有时出外游山玩水,几天都不回家;有时独自驾着车子随意地走,不管路径,待到车子走到没路可走时,他就大哭一番往回走。《晋书·阮籍传》说他“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当他高兴到极点时,甚至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可见他是一个多么随心所欲的人。其实阮籍不但有才华,有见识,而且也有过济世利民的抱负。但是魏晋之际,天下大乱,正直的人很少能保住身家性命,阮籍对此非常不满,因此不想参与政事,愤世嫉俗,装痴作呆。曹爽做魏国辅政大臣时,召他做参军,他借口有病推辞不就职,躲在乡里。一年多后,曹爽一伙被诛杀灭族,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有远见。司马懿和司马师掌权时,都任命他做从事中郎。曹髦做皇帝时,封他为关内侯,升散骑常侍。他听说步兵营厨子善于酿酒,并贮存有酒三百斛,就设法求得做了步兵校尉,为的是能天天喝个够。司马昭曾经想为儿子司马炎(即晋武帝)向阮籍求亲,阮籍喝得烂醉如泥,一连六十天。司马昭谈不上话,只好作罢。钟会曾多次拿时事问阮籍,想从他的回话中挑出毛病来陷害他,而他都因为喝得沉沉大醉而幸免。有一回,在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中,听见有关官员报告说,有个做儿子的杀了母亲。阮籍感叹说:“嘻!杀父亲还可以,竟然杀母亲!”满座的人都怪他失言。司马昭说:“杀父亲,在天下是罪大恶极的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说:“禽兽只知谁是母亲却不知父亲。杀父亲,属于禽兽一类。杀母亲,连禽兽也不如了。”众人叹服。这也是成语“禽兽不如”的由来。阮籍爱作“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两眼正视,眼睛黑的多就是“青眼”。两眼斜视,眼睛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对讲究礼法的庸俗的人很鄙视,常常用白眼去对待。阮籍母亲去世,嵇喜去吊丧,阮籍给予“白眼”,嵇喜很不高兴地走了。随后嵇喜的弟弟嵇康带着酒挟着琴去探问,阮籍很高兴,就“青眼”对待。有一次,他登上广武城,观看当年楚(项羽)汉(刘邦)交战的地方,怀古伤今,无限感慨,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没有英雄,叫这小子成了气候)”表示了他对刘邦人品的轻蔑。后人根据阮籍的故事,引申出几句成语。一句是“得意忘形”。把心思放在所得上而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地位。后来多用以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一句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表示某个人物的出名主要由于时势造成,而非由于才能出众。另外,表示感谢人家的赏识,叫“垂青”或“青睐”;被人瞧不起,叫“遭人白眼”。至此,“竹林七贤”留给我们的成语故事说完了,故事虽然已十分久远,但今天读来仍令人感慨万千,情难自禁。他们为中华文化留下的精辟词语,也将会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给予人们启迪和教育。

清朝经学家段玉裁简介,《说文解字注》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文译名:Kongzi 或 Confucius.

学术贡献

少“贫且贱”,及长,曾任“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又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为见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其中著名者七十馀人(贤人)。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生平经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和再传***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论语》全文 孔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子贡、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曾参 、子夏、子张.........

政治生涯

孔子和李白一样,有着不顺畅的政治经历,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思想品格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孔子家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孔子生了孔鲤,字伯鱼,活了50岁。

孔鲤生了孔及,字子思,活了62岁,著作有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依次下传是:

孔白,字子上,活了47岁。

孔求,字子家,活了45岁

孔箕,字子京,活了46岁

孔穿,字子高,活了51岁

孔慎,活了57岁,曾当过魏相

孔鲋,活了57岁,曾当过陈涉博士

侄儿孔襄,活了57岁,曾当过汉孝惠帝的博士

孔忠,活了57岁

孔忠生了孔武

孔武生了孔延年和孔安国

孔安国是汉武帝的博士

孔安国的儿子叫孔昂

孔昂的儿子叫孔驩

曲阜“三孔”

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200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孔庙: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公元 102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清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殿高 24.8米,长45.69米,宽24.85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为全庙最高建筑,也是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杏坛位于大成殿前甬道正中,传为孔子讲学之处,坛旁有一株古桧,称“先师手植桧”。杏坛周围朱栏,四面歇山,十字结脊,二层黄瓦飞檐,双重半拱。亭内细雕藻井,彩绘金色盘龙,其中还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形制古朴,为金代遗物。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英文名称:T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Mansion in Qufu)于1994年12月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2)。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孔庙, 孔府, 孔林,世界遗产

孔子年谱

1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

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

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

阙里,生活艰难。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

孔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

***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

***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

***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

***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

***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

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

郑铸刑鼎。

***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

孔母颜征在卒。

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

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

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

鲤,字伯鱼。

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

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

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

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

何以称霸的问题。

***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

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

***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

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

***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

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

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

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

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

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

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

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

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

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

“四十而不惑”。

***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

***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

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

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

***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

***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

***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

《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

《诗》、《书》、《礼》、《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

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

***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

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

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

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

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

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

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

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

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

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年(鲁定公十三年)

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

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

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

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

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

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

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

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

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来寻找,

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

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

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

孔子与***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

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

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

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

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

孔子在卫。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

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

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

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

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

聊斋志异文言文小故事

人物生平

清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年),段玉裁出生于江苏省金坛西门外大坝头村,有一姐二弟一妹,父亲虽为塾师,但收入微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执教,家务全由母亲史氏操劳。全家人衣着粗布,常年是大麦粥糊口,很少吃上白米饭,家境非常清贫。

乾隆一十三年(1748年),十三岁补诸生,曾至扬州安定书院就读。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五岁中举人,任国子监教习,入都会试,屡不中。经人介绍,段玉裁在京就教职,获读顾炎武的《音学五书》,有意于音韵之学,遂边教边做学问,历时约10年。在京时,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两年后,调到四川省,先后任富顺、南溪和巫山县知事,仕宦期间,均携《六书音韵表》于身边,每每处理完公家事务至深更半夜,经常置灯于笼中,或以口气嘘物取暖,编著、修改文章。经10年,他以父母年迈多病、自身有疾为由,辞官归故里,卜居苏州枫桥,潜心著述和藏书,时年仅47岁。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出身寒素的段玉裁,毕生铭记“不耕砚田无乐,不撑铁骨莫支”的祖训,一生以著述为乐事,他克服重重困难,潜心注释《说文》。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四月,不幸跌坏了右腿,从此成为残疾之人。当时的段玉裁曾对友人说,“《说文注》三年必有可成。可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段氏坏足,《说文注》成。”其后健康每况愈下,盖春夏秋三季多不适,而春季尤甚,疮烂疥烦,两眼昏花,心脉甚虚,稍用心则夜间不能安宿,又左臂疼痛不可耐。此时段玉裁最为担心的事,是注释《说文》能否完成,他曾对友人说,他身体旧病如故,担心《说文注》难成,加上精力不足。***如完成后死了,就很欣慰了。到段玉裁注释《说文》完成时,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他如春蚕一般,茧织成了,只待等死矣。

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的《说文解字注》30卷。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说文解字注》全书刻成,为将此书刻成付印,他用去了全部积蓄。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年),9月8日在贫病交加之中去世,卒年八十一。

主要成就 学术成果

哲学思想

实事求是是乾嘉学派学人的共同旗帜和人生信仰。段玉裁是戴震的大***,他虽未能像他的老师那样写出一系列哲学著作,但在学术理想、路线方面基本遵循了戴震所开创的皖派学术风格,并有其独 *** 献,特别是他在古典语文学研究中所贯彻的追求真知的精神,与戴震是相通的。他说:“凡著书者,将以求其是而已,非将以求胜于前人而要名也。将以求胜于前人而要名,则吾斯未信,而欲天下后世信之,无是理也。虽然,吾非以要名,吾非以求胜于人而诚求其是,则其书之成,宜必可信矣。”

在哲学立场上,段玉裁也继承了戴震反宋儒的观点,坚持“阴阳气化即道”、“必于物上求理”,反对“执意见以为理”。他在《十经斋记》一文中说:“余自幼时读四子书注中语,信之惟恐不笃也,即壮乃疑焉。既而熟读六经、孔孟之言,以核之四子书注中之言,乃知其言心、言理、言性、言道,皆与六经、孔孟之言大异。六经言理在于物,而宋儒谓理具于心,谓性即理;六经言道即阴阳,而宋儒言阴阳非道,有理以生阴阳,乃谓之道。言之愈精而愈难持循,致使人执意见以为理,碍于政事。”而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就反复批评宋儒视理为得于天而具于心的观点,认为宋儒执意见以祸国殃民,甚至造成“以理***”的恶果。

段玉裁在“求真”学术理念的支撑下,批评王应麟著《困学纪闻》和顾炎武著《日知录》的著书方法,认为这种著书方法有两种弊端,一是好为异说,二是剿说雷同,中无所得,仅邀名而已。王应麟与顾炎武都以博学著称,而顾炎武的《音学五书》还曾接引段玉裁进入古典语言学。但段玉裁受戴震影响,领悟为学真谛,不再博学以夸能,而是以追求真知与十分之见为人生信仰。他说:“闻之东原师曰:知十而皆非真知,不若知一之为真知也。洞彻其本末,剖其是非,核诸群书而无碍,反之吾心而帖然,一字一句之安妥,亦天地位,万物育之气象也。久能所说,皆得诸真知,故近以自娱娱亲,远以娱人,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不仅如此,段玉裁还认为,通过追求真知的活动,上可以神交古人,下可以神交后人,使人的生命存在超越时间限制,进入永恒的境界:“夫人有心得之处、超乎古人者,必恨古人不我见,抑余以为古人有言有为,未尝不思后人处此必有善于我者,未尝不恨后之人不可见也。”在追求真知的活动中寻求短暂生命的永恒意义,这一价值理想说明,乾嘉学者的学术活动并不仅仅是外在的政治压迫的结果,他们在考据学中找到了精神寄托。

段玉裁并未简单重复老师的观点,而是在“求是”的问题上发展了戴震的学说。他认为“追求真是”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原则上说后代胜于前代,后人通过研究不得已要与前人不同,是追求真理的一般规律所致,并非有意难为前人。他说:“著书者,固以天下后世信从真是之为幸,而非以天下后世信从未必真是之为幸。左氏非不乐公羊、谷梁之后出,杜氏非不乐刘炫辈之后出,朱子在今,必深幸诋议之有人。夫君子求为可信,不求人之信。求其真是,而亦不敢自必为真是。此真是之所以日出也。”与戴震所说的“十分之见”的自信相比,段玉裁更明白“真是”不易得,而且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研究的深入,“真是”也在不断发展。

经学研究

在“经学”研究方面,段玉裁没有写出系统的哲学著作,但他通过对《春秋》、《左传》、《大学》等经典文本中的具体字义、句子的辨析,尤其是对明世宗继统问题的系统研究,阐发了其政治***思想,也提出过一些突破传统经学思想的主张。晚年的段玉裁在写《十经斋记》一文时,对于训诂、名物、制度、民情物理四者三致其意,而且自称“不敢以老自懈”。段玉裁对于名物、训诂、制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求是”精神,而对于“民情物理”的关心,则表达了“求道”的理想。

段氏博大精深的小学是段氏经学的方***支撑。清初顾炎武在回答什么是经学问题时曾说:“理学,经学也。”就是“舍经学即无理学”,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舍小学即无经学。段氏小学为解经服务,小学是治经的工具。段氏小学伟岸,经学成就亦因此富厚。经学史在段玉裁那里,实在是围绕群经的语学工具逻辑应用史,经学史是经书传注史。

《周礼汉读考》(1794年)对读经的语言逻辑指要。段玉裁《周礼汉读考》最重要的贡献是,为读懂《周礼》提出了汉代人注释《周礼》的体例:《周礼汉读考序》提出的“汉注正读”三式。段说:“汉作注,于字发疑正读,其例有三:一曰读如、读若;二曰读为、读曰;三曰当为。”这段文字,同样见于《说文段注》“读”字下,正可看做独立之古代语学移置于经学用作辞例。读如、读若:“拟其音也”,是用来拟比同音字、近音字的。读为、读曰:主要是用来指明意义的变化。当为:段说:“字误、声误而正之,皆谓之当为。”

《尚书》学领域建功勋。清初声讨伪古文《尚书》是有思想启蒙意义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之为“诚思想界之一大解放”。《尚书》为十三经之一,十三经为封建社会正统指导思想,揭露《尚书》伪作,当然是对封建统治思想的冲击。乾隆年间段玉裁研核今古文《尚书》,为揭梅赜伪作的余绪,意义不凡。

自然科学与读经。段玉裁十分重视自然科学入经,章炳麟《检论清儒》曾说段玉裁以“十三经”为少,“宜增《大戴礼记》、《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及《说文解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皆保氏书数之遗,集是八家,为二十一经”,这样,段氏所增八经中有两经是数学书,足见段氏说经对自然科学的重视。

还有一点也很值得注意,就是段玉裁对今文经的包容态度。段玉裁曾特别要他的外孙龚自珍向古文经学者程瑶田学习。后来今文经学家龚自珍写成《明良论》四篇,揭露清代官僚政治的***,段玉裁80岁时读到此文,盛赞其“切中今病”,“髦(出类拔萃)矣!犹见此才而死,吾不恨(遗憾)矣。”

语言文字学

段玉裁主要继承、深化并细化了戴震的语言学研究,在声音与意义的关系、经典中“本字”的考订、 *** 注经原则的发明等古典语文学方面,成就突出。

段玉裁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在语言文字学,主要成果集中在《说文解字注》一书中。“注释”是古人著书立说的重要体裁,如果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重在经汉字字形揭示汉字的本义,清代段玉裁则重在用传世文献揭示汉语词的引申义。我们今天讲段注在词义学、词汇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以段注引申义为基础的。段注把古今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贯通起来,因而更显得体大思精。

段注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九千多个汉字安置于新的古音韵系统,一一标明各字的韵部。附于段注书后的《六书音韵表》就是九千多字的位置系统,即上古韵部系统。段玉裁古韵学成就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一系列古音学的原理,成为古音理论的集大成者,特别是开辟了从谐声偏旁入手来研究古韵分部的新途径和新的方法系统。二是分上古韵六类十七部,超迈前人,启导后来。段玉裁、戴震论韵十五年成为学术史上的佳话。经过研讨,在上古“支、脂、之”三韵部分立问题上,双方达成共识。但在上古真部与文部的分立问题上,戴始终没有接受段的意见,今天,上古真、文分部已成定论,段是正确的。

段注的再一个重要贡献是,除了指出《说文》各部首内相关汉字之间的意义联系,使许慎《说文》变得井井有序,“如一篇文字”以外,还就全书范围内意义相关字不断勾稽指示,使之组合类化。

段玉裁高足***之中,长洲徐c、嘉兴沈涛、女婿仁和龚丽正(龚自珍之父)较为知名,长洲陈奂尤其得其学识真传。

个人著述

文字训诂

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有《六书音均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说文解字注》及《经韵楼集》等书。《六书音韵表》在顾炎武《音学五书》和江永(1681~1762)《古韵标准》的基础上剖析加密,分古韵为17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周祖谟认为此书“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说文解字注》积30余年的功力写成,体大思精,为前所未有。他先为《说文解字读》,每字之下博引群书,详注出处,晚年才删去繁文,简约成《说文解字注》。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全书刻成,风行一时,大为学者所称赞,《说文》之学也由此而盛。

《说文》段注的主要特点是:①比勘二徐(徐铉、徐锴)本,刊正传写和刻本的谬误。②阐明许书著作的体例。③引证经传古籍,解释许说,推求许说所本。④在许慎训解之外,说明字义的引申和变迁;指出字有古今,义也有古今。⑤阐发音与义之间的关系,根据谐声声符说明音义相通之理。与同时学者桂馥、朱骏声、王筠并称《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注《说文》的成就极大。他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三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通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对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尽管书中不免有偏执武断之处,可是其中精粹之处终不可没。

文献整理

段玉裁不但在整理文献的实践中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同时他总结实践经验,又提出很多卓越的见解,诸如“改字”问题、误校问题、分别作者之是非与本子之是非等,卓识宏议,发人之所未发,至今为学者所称道。关于“改字”问题,总的说来,他是主张“勇改”的,认为当改则改,知错不改反而会留下后果。但是他同时又反对妄改、擅改,因为妄改、擅改会造成更恶劣甚至难以挽回的后果。甘苦有得之言,发人深省!段玉裁校书不迷信古本,而是主张依靠自己的学识,善加判断。他分析经书的“疏”与“经注”本来都是各自单行的,各家所守的“经注”以及单行的“疏”受授不同,其字其说龃龉者多,自《十三经》合刊注疏音释,学者能够识别其源流同异的并不多。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古本来校勘经书的文字,已不能够解决问题,最后只有凭借自己的学识作出抉择。《十三经注疏·释文校勘记序》指出:“顾自唐以来,而徒沾沾于宋本,抑末也。”可见段玉裁不独鄙视俗本为不足据,就是通常以为的精善宋本,也亦去其积误而探其义理以定是非,这就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了。他认为校勘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力和扎实的基本功。段玉裁在校勘方面的绝诣,有很多校例已为当代发现的敦煌写本、阜阳汉简所证实,不能不令人叹服。其所著《古文尚书撰异》勘正今本误字甚多,当时无别本可参,仅凭理校,今与敦煌写本对校,每多合者。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云:曾以《尚书》残卷《益稷》、《禹贡》两例“持与段氏《撰异》对读”,其中段氏所定“脞字从肉”、“繇字不从草”等例,“今照此写本,段君之言为定谳矣”。又如段玉裁在《诗经小学》中判断《诗经.墓门》“夫也不良,歌以讯之”的“讯”为“谇”之误,安徽阜阳汉墓出土的《诗经》竹简正作“歌以谇之”,证实了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家富藏书

与段玉裁同时的知名学者和藏书家如顾广圻、卢文、臧镛、顾之逵等,均有藏书和校书之记载。有藏书处“晚翠轩”、“经韵楼”等,藏书印有“玉裁校正”、“平江段氏晚翠轩藏书”、“经韵楼”等。著述宏富,有《古文尚书撰异》、《毛诗小学》、《周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六书音韵表》、《经韵楼集》等30余种700余卷。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人物轶事

不撑铁骨莫支贫

段玉裁可考之远祖叫段百三。百三本北宋河南人,靖康之变,随宋南渡,遂卜居金坛。此后日就月将,十五世,生有段武,这个人就是段玉裁的曾祖。段玉裁的祖父名叫段文。段家大概从段文时起,开始定居在金坛县的大坝头村。在这个农家里,从段武到段文,父子二人却都是邑庠生,也就是县学的生员,亦即秀才。段文生段世续,即段玉裁的父亲。段世续字得莘,得莘和他祖、父一样,也是秀才,所不同的是他是个邑廪生。廪生每月由官府供给粮米,由有关部门供应鱼肉。段家祖孙三代都是读书人,因此,在当时的金坛,段家是属于书香门第的一族。

在科举盛行的年代里,学而优则仕,年青人要想改变自己终生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命运,就只能走读书这条路。而在封建社会里,利禄所系,儿孙走科举之路是每个家庭的最大愿望,只要生活条件稍有可能,谁都会这样做的。段家祖上自然不能例外。可惜的是在段玉裁以前,段家的读书人在进取的路上拼搏,到头来也只争到个秀才而已,举族之中没有一个中举者。秀才不中举,又惜着自己的满肚子学问,那就只好走村塾师这条路,因此,从段玉裁祖父开始。不中举之后,就都作了村塾师。村塾师的地位低卑自是不待言的了,但在知识的占有上却胜过普通的耕种人家,这种占有使他有条件课子,致令书香门祚不衰。但是和有些书香门第不同,段家并不是良田万顷的富户,只是普通的耕读人家。段家先人有句家训,叫作“不撑铁骨莫支贫”。

师恩不忘

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流落在北京的段玉裁不是去逢迎达官贵人,而是仰慕当时的经学***戴震的学问,恭敬地拜他为师。当时他穷困潦倒,时日难度,但仍不放弃学习,戴震深受感动,并将自己一年酬金的一半借给段玉裁,帮他度过难关。段玉裁对恩师的雪中送炭十分感谢,就是到了80岁高龄,每一提到戴震时,立即毕恭毕敬地垂手而立,而且每逢初一、十五必定要庄重诵读戴震的手札。

笔耕不辍

俗话说,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段玉裁作为乾隆盛世的县官退休回乡时,带回了72箱子沉甸甸的宝贝,一下子让人红了眼。当天夜里,十几个强盗即来洗劫一空。可是,第二天,他们又原物奉还。原来,强盗们发现箱内全是书,都被这位两袖清风的老举人感动了。

段玉裁辞官回家后,闭门谢客,继续撰写《说文解字注》一书。他对考证每个字的形、音、义,一丝不苟。有一次为了几个字要考证清楚,时值寒冬腊月,他骑着毛驴晓行夜宿到杭州,来回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几个难解的字弄清楚了。他在著书时,为了弄清麦子开花的情况,他曾请教过老农,并待到麦子开花之时,深夜亲自掌灯到麦田里去观察,一直等到五更时分,麦子开花了。他把这一观察的结果概括为:“花开两瓣,花色微黄,开而仍含,中挺一须,须头黄蕊出瓣外,夜开朝精英”,可见他治学之严谨。

人物评价

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周祖谟: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清小学家王念孙: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

王念孙:若膺死,天下无读书人矣!

章太炎评:其言闳达,为雅儒所不能论。

殷孟伦(《段玉裁和他的〈说文解字注〉》):段注“说文”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语言的研究已进人近代语言的革命阶段,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黄耀遥憾斡癫檬且晃怀时代、具有现代语言学视野的清代学者。他的《说文解字注》不单是为古书作注,而是通过疏解,直接分析当时行用的语言,他的成果更对现代语文工作有指导意义。

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 *** :段玉裁秉承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传统,信而好古,守道不渝,终身学习。他以经学为体,小学为用,数十年致力于音韵、文字、训诂之学,著作《说文解字注》,述而不作,使《说文注》一举而为研治经史之学的训诂要典和研究古文字学的必备参考书。

光明网 (《段玉裁的学术成就及其现代转换》):段玉裁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他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方面有着十分深厚的研究功底和学术素养,为继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字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段玉裁为之倾注大量心血浇灌而成的《说文解字注》,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字学研究的最高峰,被后辈学人推崇为著名的“段注”。

后世纪念

段玉裁纪念馆

段玉裁纪念馆位于江苏省金坛市城南风景区,占地15000平方米,是一座仿清式的古建筑,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于1985年10月25日开馆。

段玉裁纪念馆门楼上悬挂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段玉裁纪念馆”匾额。大门内宽阔的庭院,地面是绿茵茵的草坪。穿过庭院就是纪念大厅,其厅飞檐画栋,古色古香。正厅门上挂着书法家沙孟海书写的“朴学宗师”的金字大匾。大厅正中是段玉裁的半身石膏塑像,气势庄严。两边墙上挂着名人字画。两侧是厢房和长廊,厢房里陈列着段玉裁的有关著作、生平和年表。

常州段玉裁墓

常州段玉裁墓,在常州金坛花山乡大坝头村。墓区四周以青砖砌作护墙,墓门前石砌九级,连接甬道为出入口。两旁刻有楹联:"砚田乐事千秋业,铁骨家风七品官"。墓区正中为段玉裁墓,东侧为段母墓,西为金坛县人民 *** 、中国训诂学会新立重修墓碑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聊斋志异中简短的小故事

一、《蛇癖》 予乡王蒲令之仆吕奉宁,性嗜蛇。

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

嚼之铮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

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蜿蜒于口际。 二、《快刀》 明末,济属(济南府所属地区)多盗。

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

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杀即顺窍,一刀便断头)。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

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 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

其谨依(依傍,靠着)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

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三、《魁星》 郓城张济宇,卧而未寐,忽见光明满室。惊视之,一鬼执笔立,若魁星(民间视为主司文运之神)状。

急起拜叩,光亦寻灭。由此自负,以为元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之先兆也。

后竟落拓无成,家亦雕落,骨肉相继死,惟生一人存焉。彼魁星者,何以不为福而为祸也? 四、《禄数》 某显者多为不道,夫人每以果报劝谏之,殊不听信。

适有方士能知人禄数(寿数),诣之。方士熟视曰:“君再食米二十石、面四十石,天禄乃终。”

归语夫人。计一人终年仅食面二石,尚有二十余年天禄,岂不善所能绝耶?横如故。

逾年,忽病“除中”(即糖尿病),食甚多而旋饥,一昼夜十余餐。未及周岁,死矣。

五、《鸿》 天津弋人(射鸟的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

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同“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锺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悲莫悲兮生别离”,禽犹如此,人何以堪? 六、《孙必振》 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

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

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七、《盗户》 清顺治年间,山东滕县一带盗匪猖獗,平均十个百姓中就有七个是盗匪,官府都不敢抓。后来这些盗匪受招安归顺了朝廷,县官给他们另立户籍,称之为“盗户”,也就是贼户口的意思。

凡是“盗户”与良民发生了争执,官府就千方百计的袒护他们。没办法,怕他们造反啊。

后来一打官司就总有人冒称“盗户”,最后演变成每次打官司时,诉讼双方都不用说事儿,一上来就开始争辩谁是真"盗户",官府还去核查户籍。实在荒唐。

正巧,县衙门里有狐狸作祟,县官的女儿被一个公狐狸精迷得不要不要的。县官请了法师,用符咒捉住了狐狸,放进一个瓶子里,准备用火烧死。

这时,只听狐狸在瓶子里大喊:“我是盗户!”连县官都乐了。

2. 《聊斋志异》中的三个小故事,并简单介绍一下其中一个故事的内容,

蛇癖予乡王蒲令之仆吕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嚼之铮铮,血水沾颐.且善嗅,尝隔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蜿蜒于口际.这个故事看过多年了,最后“尾尚蜿蜒于口际”一句至今记得很清楚,什么叫生动,于此可见.快刀明末,济属(济南府所属地区)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杀即顺窍,一刀便断头).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 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依傍,靠着)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水浒传》里写杨志刀快,不过“***刀上没血”,这里的快刀却能使被砍之头发出大赞,真是匪夷所思.世上不可能有比这更快的刀了吧?魁星郓城张济宇,卧而未寐,忽见光明满室.惊视之,一鬼执笔立,若魁星(民间视为主司文运之神)状.急起拜叩,光亦寻灭.由此自负,以为元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之先兆也.后竟落拓无成,家亦雕落,骨肉相继死,惟生一人存焉.彼魁星者,何以不为福而为祸也?一则耽信鬼神导致败落的故事,其实为祸的不是魁星,而是张济宇自己,信鬼神不如信自己啊!禄数某显者多为不道,夫人每以果报劝谏之,殊不听信.适有方士能知人禄数(寿数),诣之.方士熟视曰:“君再食米二十石、面四十石,天禄乃终.”归语夫人.计一人终年仅食面二石,尚有二十余年天禄,岂不善所能绝耶?横如故.逾年,忽病“除中”(即糖尿病),食甚多而旋饥,一昼夜十余餐.未及周岁,死矣.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其中表现出的命运之不可抗拒,令人惊惧.人,最终都难逃命运的巨掌.。

3. 聊斋志异中的小故事

绿衣女

蒲松龄 [清] 著

有一个书生姓于,名璟,字小宋,青州益都(注1)人,住在长白山中的醴泉寺(注2)里读书。有一天夜里,他点好火烛,刚刚开始认真看书,忽然听到窗外有一年轻女子的赞叹声:“于公子,你在勤奋读书呀!”于璟想:这深山古寺之中,哪里来得女人呢?他正在疑惑不解的时候,年轻女子已推开屋门,面带笑容走了进来。女子对于璟说:“公子,你读书很用功啊!” 于璟很惊讶,赶紧站起来,仔细观看面前的女子。年轻女子身穿绿色长衣裙,婀娜多姿,美妙极了。

于璟已经猜到她不可能是人,一定是个灵怪,便故意盘问她在哪里住家。女子轻轻说道:“公子,你看我这柔软的样子,会有咬人、吃人的能力吗?何劳公子如此苦苦地追问呢”?于璟听闻女子言语,感觉好些,心中不免高兴,也就有些情动,从心里产生了一种对她的喜爱之心。便与女子一起来到寝室。女子轻轻解开自己的衣服,纤细的腰身竟不满一握,体态窈窕。夜快尽,天将亮的时候,女子起身飘然离开。从那天开始,女子每天晚上都要来这里与书生相会。

有一天晚上,书生与女子一起吃酒,聊天的时候,于璟感觉女子说话的声音,竟如美妙的音乐一般。便说:“你的声音很甜美,如果能够唱上一曲助兴,一定会让我有消魂一样的感受。”女子笑着说:“要是这样的话,我可不敢唱啊,怕是真的消了公子的魂呢。”

于璟坚持让女子唱一曲。女子说:“不是我不愿意唱给公子听,实在是怕有外人听到。公子你一定要我唱的话,那我就献丑了。但是我只能轻轻地唱,有个意境就可以了,好么?”说完话,她便以自己纤巧的小脚,轻轻地磕打着床腿,唱了起来:“树上乌臼鸟,赚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恐郎无伴。”她歌唱的声音,轻细得如同昆虫发出的声音一般,非得仔细听,才能分辨出音乐的旋律。当于璟仔细听女子唱歌的时候,却听到音律婉转、圆滑、轻快,不仅很好听,还能使心灵感动。

女子唱完歌,立刻去打开房门,向外探看,她说:“怕是窗外有人偷听呢。”然后她又绕着屋子查看了一圈,才重新回到屋子里。于璟问她:“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虑和惧怕呢?女子笑着说:“有俗语说:‘偷生鬼子常畏人。’这就是我惧怕的原因呀。”

当俩人上床休息的时候,女子面露小心谨慎的神情,非常不高兴地说:“我和你此生的缘分,可能到此为止了。”于璟不解,赶紧问女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女子说:“我心跳得厉害,神情很不安,感觉我的福分到头了呢。”

于璟忙安慰女子:“心动眼跳,都是很平常的现象,你怎么能有这样的说法呢?”女子听了于璟的话,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便与于璟重新相拥相抱。天快亮的时候,女子起床穿好衣服。刚要去开门离开,又犹豫着返回来说:“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心里感觉忐忑不安,有点害怕。求公子送我到门外吧。”于璟立刻起身,将女子送到门外。女子又说:“公子,你要看着我离去,等我走到墙那边时,你再回好么?”于璟说:“好的。”

于璟站在屋门外,看着女子穿过房子的走廊,直到看不见女子的身影,才准备回房间重新去休息。这时,忽然听到女子求救的声音。于璟急忙寻着声音跑过去,但四周看看,根本没有任何踪迹。仔细地听,声音从房檐那里传出来。他抬头仔细查看,看到一只大如弹丸的蜘蛛,奋力地捕捉到一只什么昆虫。被捉到的东西正在蜘蛛网里全力挣扎,并发出悲哀的叫声。于璟赶忙扯开蜘蛛网,把被网住的东西挑救出来,并为它清理束缚缠绕在身体上的蜘蛛丝。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绿色的小蜂,此刻已经奄奄一息,将要死了。于璟将其带回屋子,放在他读书的桌子上。过了一段时间,那绿色的小蜂苏醒缓解过来,能够慢慢地移动了。它慢慢地爬到砚台上,用身体沾满墨汁,然后又回到桌子上,慢慢地在桌面上爬行。它爬行的轨迹呈现出一个“谢”字。然后,它展开翅膀,连续扇动了多次后,从窗户飞出去了。

从那天以后,绿衣女子再也没到于璟读书的地方来过。

4. 聊斋志异的小故事

牧竖(两个放牛娃)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

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义犬(义犬)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舟上。

舟上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

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处,狼信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

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登舟失犬,心甚悼焉。抵关三四日,估辑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乡估客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

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大鼠(狮猫捉老鼠) 万历间。

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龄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象(大象) 粤中有猎兽者,挟矢如山。

偶卧憩息,不觉沉睡,被象鼻摄而去。自分必遭残害。

未几释置树下,顿首一鸣,群象纷至,四面旋绕,若有所求。前象伏树下,仰视树而俯视人,似欲其登。

猎者会意,即足踏象背,攀援而升。虽至树巅,亦不知其意向所存。

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狻猊择一肥者,意将搏噬,象战栗,无敢逃者,惟共仰树上,似求怜拯。

猎者会意,因望狻猊发一弩,狻猊立殪。诸象瞻空,意若拜舞,猎者乃下,象复伏,以鼻牵衣,似欲其乘,猎者随跨身其上。

象乃行至一处,以蹄穴地,得脱牙无算。猎人下,束治置象背。

象乃负送出山,始返。 鸲鹆(八哥鸟) 王汾滨言:其乡有养八哥者,教以语言,甚狎习,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

一日将过绛州,去家尚远,而资斧已罄,其人愁苦无策。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资也。”

其人云:“我安忍。”鸟言:“不妨。

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其人从之。

携至城,相问答,观者渐众。有中贵见之,闻诸王。

王召入,欲买之。其人曰:“小人相依为命,不愿卖。”

王问鸟:“汝愿住否?”言:“愿住。”王喜,鸟又言:“给价十金,勿多予。”

***喜,立畀十金,其人故作懊悔状而去。王与鸟言,应对便捷。

呼肉啖之。食已,鸟曰:“臣要浴。”

王命金盆贮水,开笼令浴。浴已,飞檐间,梳翎抖羽,尚与王喋喋不休。

顷之羽燥。翩跹而起,操晋音曰:“臣去呀!”顾盼已失所在。

王及内侍仰面咨嗟,急觅其人则已渺矣。后有往秦中者,见其人携鸟在西安市上。

此毕载积先生记。 《小翠》 浙江人王大常小时候,一个比猫大的动物在雷鸣电闪时钻到他的身下。

后来王太常中了进士,并做了侍御。他膝下只有一子,但是个傻子。

一日一位妇人到他家,并将自己的女儿小翠留给他做儿媳。小翠聪慧过人,深得公婆喜爱,但就是整日里和健儿子疯闹。

有一个官员王给谏想诬告王侍御,小翠扮成宰相亲临王侍御家,让王给谏看到,从此收起了诬告王侍御的恶念。一次王给谏到了王侍御家,看到傻儿子扮成皇帝模样,王给谏到了朝上告了王侍御谋反之罪。

皇上验明不过是疯儿傻媳的玩闹后,反倒将王给谏发配充军。王侍御觉出小翠不是寻常之人。

一日傻公子洗澡,小翠趁势捂死了他。等公子又活过来后,傻病全好了。

过了一年,王侍御被王给谏的同党参奏被罢了官。他准备拿一只玉瓶送给朝廷的人,好给自己找路子。

谁知玉瓶被小翠打碎了,公婆二人将小翠一顿大骂。小翠不堪忍受公婆的辱骂,决定离开王侍御家。

临走时告诉丈夫,说自己是狐狸,母亲因避雷灾曾受过王侍御的庇护,送自己来报恩。小翠走后公子痛哭欲死,王公夫妇也知自己铸成大错,追悔莫及。

两年后公子偶然又遇到小翠。但小翠不愿再回他的家。

和公子在外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小翠的模样渐渐变了。小翠为公子找了个于家姑娘为妻,自己便消失了。

婚后公子发现于家女儿就是小翠的模样,方才知道小翠模样变化的原因。她将自己变成于家姑娘的模样,为的是公子见到于家女儿就像见到她,以解公子对她的思念之情。

5. 聊斋志异中的小故事

1、婴宁

婴宁,***集《聊斋志异》中《婴宁》篇的主人公,是狐狸和人所生的女儿,被托付给鬼母抚养。她长承山村雨露,娇憨天真,一笑生神。

婴宁十六岁时,因上元节外出踏青,引来了对她一见钟情的姨表兄王子服,带着她一块回到王家并成婚。

由于恶作剧般设局害死觊觎她美色的西邻之子,引起了官司而受到婆母训斥,婴宁发誓不再笑了。一年后她生了个很有自己样子的儿子。

2、辛十四娘

一天,辛十四娘见姊妹勾引正义君子的冯生,冯生不为美色所动,狐妖姊妹竟然用上手段,要摄取冯生精纯阳气,辛十四娘救冯生,破坏一众姊妹好事,救冯生逃走。

并对冯生种下情义,冯生为辛十四娘美丽善良所动,全心全意的倾慕,并且恋上十四娘。冯生不介意十四娘狐妖身份,在舅婆撮合下,终于与十四娘成亲,十四娘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

一直抗拒人间情爱,不过,天意难料,与冯生结为夫妻后,十四娘为冯生赤诚真爱感动,最终愿意放弃修练成仙,欲与冯生轰烈相恋。

与此同时,阴险奸诈的楚公子为了得到更大力量,借助妖道帮助,变成豺狼妖物,野心霸道横行,为害人间,且***一众狐群姊妹,十四娘为秉持卫道精神。

且要为狐群姊妹雪恨,讨回公道,最终决决牺牲爱情及性命,与楚公子化身的豺狼妖物决战生死。冯生与十四娘排除万难才能真情相爱,但面对大事大非。

且明白十四娘大志灭妖,保护人间和平,冯生成全妻子的意愿,压抑俗念,牺牲个人情爱,支持爱妻。十四娘终于灭妖除魔。

与化身豺狼妖物的楚公子同归于尽,在人间灰飞烟灭,冯生为爱妻牺牲心痛,但对大义行为引以为傲,引以为敬,十四娘善行终于感动天地,最终得道成仙。

3、连琐

将士杨于畏性格豪爽、不畏鬼神,平乱回乡欲购买大宅娶妻生子,却偏偏买下一栋传闻闹鬼的大宅。其后杨于畏在大宅住下,揭开了闹鬼的原因。

原来连锁母子为躲避债主被迫装神弄鬼。杨于畏同情连琐的遭遇,留下照顾,两人逐渐相爱。未料连琐夫君李大贵突然回来,为了夺回大宅。

不惜***扮好人欺骗连锁。而跟随李大贵回来的,还有一只专吸男人精血的千年蜘蛛精。杨于畏请来高僧降妖,却无意揭开连锁是一只女鬼的真相。

4、恒娘

县城接二连三发生命案,县令洪天福的妻子恒娘从农村赶往县城路上邂逅嗜酒如命的怪婆婆,两人一见如故。家庭中渐渐地发生变化,恒娘改不了农妇习性。

处处给天福丢脸,为了获得丈夫的欢心,恒娘不惜通过改变自我来迎合对方,幸得怪婆婆 *** ,恒娘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命案的始作俑者狐妖狄伦为修炼仙法,让恒娘走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并在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变得心狠手辣。

5、绿衣女

猎户于璟出身寒门却胸怀大志、打猎之余更苦读诗书,偶救下一只螳螂精,绿珠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化作民女下嫁,夫妻俩在山林间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直苦恋绿瑶的蝎子精谢鳌却不时处心积虑加害于璟,再加上得道高人沈贯追妖寻觅而至,一时敌我难分,危机四伏。

上京路上,于璟邂逅汝宁公主。此时于璟又无意中发现国师谋逆的蛛丝马迹,两对男女的爱情,纠结于国事大局中。

6. 聊斋志异中的小故事

1、婴宁 婴宁,***集《聊斋志异》中《婴宁》篇的主人公,是狐狸和人所生的女儿,被托付给鬼母抚养。

她长承山村雨露,娇憨天真,一笑生神。 婴宁十六岁时,因上元节外出踏青,引来了对她一见钟情的姨表兄王子服,带着她一块回到王家并成婚。

由于恶作剧般设局害死觊觎她美色的西邻之子,引起了官司而受到婆母训斥,婴宁发誓不再笑了。一年后她生了个很有自己样子的儿子。

2、辛十四娘 一天,辛十四娘见姊妹勾引正义君子的冯生,冯生不为美色所动,狐妖姊妹竟然用上手段,要摄取冯生精纯阳气,辛十四娘救冯生,破坏一众姊妹好事,救冯生逃走。 并对冯生种下情义,冯生为辛十四娘美丽善良所动,全心全意的倾慕,并且恋上十四娘。

冯生不介意十四娘狐妖身份,在舅婆撮合下,终于与十四娘成亲,十四娘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 一直抗拒人间情爱,不过,天意难料,与冯生结为夫妻后,十四娘为冯生赤诚真爱感动,最终愿意放弃修练成仙,欲与冯生轰烈相恋。

与此同时,阴险奸诈的楚公子为了得到更大力量,借助妖道帮助,变成豺狼妖物,野心霸道横行,为害人间,且***一众狐群姊妹,十四娘为秉持卫道精神。 且要为狐群姊妹雪恨,讨回公道,最终决决牺牲爱情及性命,与楚公子化身的豺狼妖物决战生死。

冯生与十四娘排除万难才能真情相爱,但面对大事大非。 且明白十四娘大志灭妖,保护人间和平,冯生成全妻子的意愿,压抑俗念,牺牲个人情爱,支持爱妻。

十四娘终于灭妖除魔。 与化身豺狼妖物的楚公子同归于尽,在人间灰飞烟灭,冯生为爱妻牺牲心痛,但对大义行为引以为傲,引以为敬,十四娘善行终于感动天地,最终得道成仙。

3、连琐 将士杨于畏性格豪爽、不畏鬼神,平乱回乡欲购买大宅娶妻生子,却偏偏买下一栋传闻闹鬼的大宅。其后杨于畏在大宅住下,揭开了闹鬼的原因。

原来连锁母子为躲避债主被迫装神弄鬼。杨于畏同情连琐的遭遇,留下照顾,两人逐渐相爱。

未料连琐夫君李大贵突然回来,为了夺回大宅。 不惜***扮好人欺骗连锁。

而跟随李大贵回来的,还有一只专吸男人精血的千年蜘蛛精。杨于畏请来高僧降妖,却无意揭开连锁是一只女鬼的真相。

4、恒娘 县城接二连三发生命案,县令洪天福的妻子恒娘从农村赶往县城路上邂逅嗜酒如命的怪婆婆,两人一见如故。家庭中渐渐地发生变化,恒娘改不了农妇习性。

处处给天福丢脸,为了获得丈夫的欢心,恒娘不惜通过改变自我来迎合对方,幸得怪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3635婆婆 *** ,恒娘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命案的始作俑者狐妖狄伦为修炼仙法,让恒娘走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并在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性,变得心狠手辣。

5、绿衣女 猎户于璟出身寒门却胸怀大志、打猎之余更苦读诗书,偶救下一只螳螂精,绿珠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化作民女下嫁,夫妻俩在山林间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直苦恋绿瑶的蝎子精谢鳌却不时处心积虑加害于璟,再加上得道高人沈贯追妖寻觅而至,一时敌我难分,危机四伏。

上京路上,于璟邂逅汝宁公主。此时于璟又无意中发现国师谋逆的蛛丝马迹,两对男女的爱情,纠结于国事大局中。

7. 《聊斋志异》中的小故事简述

斋志异》题材的特点在于一个“异”字。

它同明代拟话本***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世态人情不同,大多写花妖狐鬼的故事。其中有写鬼的,有写狐的,也有既写鬼有写狐的。

此外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在蒲松龄的笔下无不可以成精变人。就是就是一些没有出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故事中,也总有怪异之事。

如《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蟋蟀,《阿宝》中孙子楚魂附体鹦鹉等。这是一部借非现实的幻景物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的内容丰富复杂,瑕瑜互见,但总的看来,它所触及的社会生活相当广泛,反映的社会问题相当深刻,无论是接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还是描写爱情生活,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聊斋志异》中一个突出的思想内容,是揭露黑暗***的政治,鞭挞无恶不做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豪绅地主,同情被压迫人民的痛苦,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斗争。 《席方平》《狼梦》、《窦氏》《红玉》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席方平》写的是一个非现实的幻想世界——阴间的故事。老实厚道的席廉再阴世受尽了富豪扬某的欺凌。

扬某死后,贿赂冥界使者将西打死。席来到阴间,羊又贿买阴间狱使“日夜磅掠”,使之“筋骨摧残”。

席廉之子席方平赴阴间代父伸冤,他层层上诉,从城隍、郡司、直到冥王,但是由于他们都受了羊某的贿赂,结果是都不受理,而冥王“命置火床等。席方平受尽了折磨,但毫不气馁,最后告上了二郎神,冤案方得昭雪。

作家接阴间的险恶,影射人间的贪官吏虐,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机构的各个层次。 它使人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各级官府,只不过是压迫人民的工具;封建社会的官场社会的***以极,暗无天日,从而使人们产生了对封建统治性的怀疑。

如果说在是阴间影射阳间,那么《促织》则是借历史以针砭现实。篇中著名的悲剧有促织而起,而促织有是宫中“岁征民间”之物。

作家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接示了政治***、生灵涂炭的总根源。***中勾画了从里胥、县令直至抚军的各级贪官污吏对上献媚、对虾狰狞的面目,有他们构成的封建转治罗网,使广大人民从政治到经济、从肉体到灵魂,无不受到严重的迫害和残害。

这就是《促织》对封建统治的揭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揭楼黑暗与官府的本质方面,《狼梦》同样写的很深刻。

《狼梦》写白翁梦见自己走进儿子的县衙内,看见道上、厅上、堂上、堂下坐着、躺着的都是吃人肉的狼,而他们的周围白骨成堆,又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变成了老虎。作者在篇末写到:窃叹天下只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明白的告诉人们梦里的虎狼就是现实中官吏。《聊斋志异》不仅写了现实的黑暗和被压迫与被损害的苦难,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

席方平不畏死亡替父伸冤,受尽了许多酷刑之后,对冥王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诉”!这种反抗精神是十分顽强的。另外,如《窦氏》中所描写的农村姑娘,但她被恶霸骗子南三复蹂躏抛弃后,再阳世冤屈难伸,就化为厉鬼将仇人杀死。

在这类作品中,还有《红玉》更脍炙人口。冯相如在狐女红玉的帮助下,同林村美丽的姑娘卫氏结合了,不料罢官在家的宋御使依仗权势,打伤相如打死相如的父亲,强走了卫氏女。

冯相如到处伸冤,可无人为他申冤。后来一位虬髯侠士,为他杀死了仇人,夫妻团聚,重整家业。

这篇***,不仅是爆露社会的黑暗,而且着重表现了人们同恶势力的抗争,使恶人受到惩治,善良的受害者受到救助。作家对“人侠”虬髯客,“狐侠”红玉不不记个人得失助人为乐的品德十分赞颂,而且对豪绅和赃官,则表示了极大的愤怒。

但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作家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确实不现实的。 他在《促织》中提出了请天子关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玉》中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

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着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