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而远之前面一句是什么,敬而远之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29 0
  1. 敬而远之,远而避之是什么意思?
  2. 敬而远之 远而疏之的意思-简短介绍
  3. 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意思如下:

对人民尽心专一,合乎道义;对鬼神恭敬而远离它,这样可以称得上智慧了。

语出《论语-雍也》——补全当时的对话:

敬而远之前面一句是什么,敬而远之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算智慧,孔子说:“对人民尽心专一,合乎道义;对鬼神恭敬而远离它,这样可以称得上智慧了。”樊迟又问怎样才能叫仁德。孔子说:“仁德的人先付出而后收获,可以称得上仁德了。”

感悟:

孔子认为明智的人应该“尽人事,听天命”,仁德的人应该先付出后收获。有智慧的人专心做理应做的事,为维护人民利益义无反顾,为国家民族大义奔赴急难;对待神明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以虔诚的心信仰神明,不做亵渎神灵的事,但决不一味祈求神明护佑而放弃自身努力。

简言之,真正明智的人凡事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好高骛远,不异想天开。有仁德的人以天下为己任,知难而进,不求虚名,不争功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没有耕耘哪有收获呢,只有你竭心尽力付出了,勇敢渡过难关了,收获水到渠成也就来了。智和仁是品德修养的两个方面,为人处世不可不明智,也不可不仁德。敬神明而远之就是大智啦。求仁得仁,先付出后收获就是大仁。

在“智”的问题上,典妙地表现了圣人现实而理性的精神。一方面是“务民(人)之义”,着眼于人间事;另一方面是“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我们搞不太清楚的事情,既不轻易相信,也不盲目的否定,姑且把它放在一边存而不论、前一方面是现实的精神,后一方面是理性的精神。

为什么要这样呢?在《先进》篇里,当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时,孔于作了明确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连近在眼前的人都没能侍奉好,谈什么恃奉远在天边的鬼神呢?凡事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异想天开。

智的问题上是这样,仁的问题上也是这样。所以,当樊迟问什么是“仁”时,圣人作出了“先难而后获”的回答。而且,不仅这次这样回答。另有一次,樊迟跟随孔子到舞字台下去游览,当他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时,孔子照样回答说:先做事后收获,这不是提高了道德修养了吗?

敬而远之,远而避之是什么意思?

什么而什么之成语 :

堂而皇之、

兼而有之、

敬而远之、

取而代之、

久而久之、

总而言之、

笼而统之、

笃而论之、

极而言之、

聚而歼之、

扩而充之、

卧而治之、

统而言之、

等而上之、

弦而鼓之、

等而下之、

推而广之、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生而知之、

神而明之、

虚而虚之、

大而化之、

尤而效之、

要而论之、

品而第之、

折而族之、

畏而爱之、

默而识之、

困而学之

敬而远之 远而疏之的意思-简短介绍

意思是: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因为不愿接近他,所以和他的关系就越来越淡了。

重点词汇:敬而远之。

[成语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典故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们。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敬若神明。

[成语解释]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典故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译文:敬重就好像神明一样,畏惧就好像雷霆一样。

[感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形容极其尊重。

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

敬而远之是表示对一个人很尊敬,但却又有所顾虑不愿接近他,远而疏之则是表示因为不愿接近他,所以和他的关系就越来越淡了。这句话是出自《论语·雍也》。

这个句子一般用来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有顾虑不愿接近。例如: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若遇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杀身之祸。孔子的意思是,对于鬼神之说,可以信,但要保持敬畏之心,不可以象对待平常的事物一样理解,也不要有过于亲近的想法。

春秋时期,孔子认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实行的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生樊迟问怎样才算智,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意思是不要谈论鬼神。敬鬼神而远之,是孔子对于鬼神所持态度的一种表述,出自于《论语·雍也》。古代的人们将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归论于鬼神,产生了这种信奉鬼神的现象,与古代人们不同,孔子提倡远离鬼神,不对鬼神多加谈论的态度,这种将人事与鬼神相分开的态度,开创了历史的先河,起到了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雍也篇是《论语》中第六章节。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本篇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甚高。本篇还涉及“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还有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