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典谟训诰宝之无佚zz片言亦所珍惜体现了答案的什么价值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9 0
  1. 征集新三字经全文附解释
  2. 训诂的意思训诂的意思是什么
  3. 对联 急啊急急急急急急!!!!!!!!!!
  4. 四字成语带典字的
  5. 篇字结尾的词语
  6. 1113年的通鉴记载

汉时代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告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左传·昭公十二年〉:

典谟训诰宝之无佚,典谟训诰宝之无佚zz片言亦所珍惜体现了答案的什么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铋,敢***。”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坟,大也。三坟者,山坟、气坟、形坟也。山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气坟,言归藏、发动、长育、生杀。形坟,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

征集新三字经全文附解释

译解: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译文我国***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系转,而***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所以**代表东方。

译文青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

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 记善言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们,以及***的***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

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

书,便称为子书。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

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启示〗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

***称颂。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启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启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启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启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启示: 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启示: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

训诂的意思训诂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新的: 三 字 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古***,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经全文解释〖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译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 记善言〖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们,以及***的***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对联 急啊急急急急急急!!!!!!!!!!

训诂的词语解释是:训诂xùngǔ。(1)解释古文字义。

训诂的词语解释是:训诂xùngǔ。(1)解释古文字义。结构是:训(左右结构)诂(左右结构)。注音是:ㄒㄨㄣ_ㄍㄨˇ。词性是:名词。拼音是:xùngǔ。

训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引《汉书·扬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_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唐杨於陵《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_。”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_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_。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_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_之功大矣哉!”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_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_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_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洪诚《训诂学》第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二、国语词典

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如人言为信。诂,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如不聿为笔。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三、网络解释

训诂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关于训诂的近义词

训斥训故考据

关于训诂的诗句

岂解工训诂初学眯训诂职是训诂

关于训诂的成语

训格之言训练有方望文生训过庭之训典谟训诰

关于训诂的词语

训练有方不足为训耳提面训不作为训遗训馀风望文生训诗庭之训不忘母训典谟训诰训格之言

关于训诂的造句

1、古文经学斥责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强调文字训诂对于治经的重要性。

2、他在古汉语语法、修辞、训诂、金甲文字和汉书等方面造诣极深,创获很多。

3、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训诂法、替换法和义素分析法。

4、纵观汉武尊经而后,旧学中最繁琐者为训诂小道,二千多年皓首穷经未能字字解透。

5、将汉藏比较用于训诂学,对早期汉语文献的解读是一条新路。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训诂的详细信息

四字成语带典字的

五车诗胆,

八斗才雄。

五车:谓五车书。言读书、著述之多。八斗:即“八斗才”。南朝谢灵运曾云“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称有才学的人为才高八斗。

开卷有益,

闭门自经。

开卷有益:指读书。自经:自我修读经书。

开卷有益,

括囊无咎。

开卷有益,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括囊无咎:语出《易·坤》。括囊:封闭袋口,比喻慎密。咎:加罪,罪责。

友天下士,

读古人书。

友:友好,相聚。士:旧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文为人表,

礼是身基。

人表:人的外在举止。身基:立身的基础。

为善最乐,

读书更佳。

扣钟鸣鼓,

负笈担囊。

负笈担囊:谓背笈挑囊游学。笈,书箱;囊,行李。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

好学无时,

苦读有恒。

鸡鸣戒旦,

雀噪知更。

汤爱尺日,

禹惜寸阴。

汤:商王朝开国君王。禹:夏禹。远古夏部落领袖。

妙墨悬漏,

雄才吐珠。

漏:古时计时器。

惟道集虚,

好学为福。

惟道集虚:语出自《庄子》。

堂堂笔阵,

滚滚谈锋。

笔阵:谓诗文雄健有力。杜甫诗《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谈锋:谓言谈精锐,有如锋芒。

焚香读易,

脱帽看诗。

易:即《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诗:即《诗经》。

楚辞汉赋,

唐诗宋词。

楚辞:骚体类文章的总集。为西汉刘向辑,收有楚人屈原等辞赋16篇。因都有楚地的文学式样,方言声韵,风土色彩,故名楚辞。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

书哲皆圣道,

易理悉天心。

圣道:最崇高的道理。天心:天帝之心意,即天意。

勿临渴掘井,

宜未雨绸缪。

出自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补房屋。

守道不封己,

择交加求师。

守道:坚持正道。

杜门闲客散,

摊卷古人来。

杜门:闭门,堵门。

词林有根底,

经训乃菑畲。

菑畲(ziyu):耕耘。

把酒时看剑,

焚香夜读书。

把酒:手持酒怀。

终身争一息,

每事学三思。

一息:一口气息,指生命。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三思:再三思考。

典坟探奥旨,

诗书挹余波。

典坟:“三坟五典”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均早佚,今存《三坟书》系宋人伪造。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朱熹撰。佩韦:韦,熟牛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

春华宜努力,

毫素托深情。

毫素:笔和纸。指著作。

品画师三李,

论书仰二王。

三李:指北宋元祐年间舒州善画的李伯时(公麟)、能诗文的李亮工、工书画的李元中,时称三李。二王:指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皆善书。书:指书法。

笔力千军队,

词源万马兵。

词源:以水源喻文词层出不穷。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读书先审器,

稽古有遥源。

审器:详知才能。稽古:稽考古道。

常棣开双萼,

琴书萃一堂。

常棣:《诗小雅》篇名。相传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的乐歌。后以此喻兄弟。

落笔撼五岳,

成诗凌***。

五岳:我国历史上五大名山。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中国的代称。古代分中国为***。

慎言节饮食,

信道守诗书。

漏尽金风冷,

堂虚玉露清。

漏:古之计时器。金风:秋风。

勋名隆社会,

书札绝公卿。

勋名:功名。公卿:泛指朝廷的官员。

榻因知己设,

书为课儿藏。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不必燃藜继晷,

能资达理生辉。

燃藜:指夜读。典出《三辅黄图》。继晷:夜以继日之意。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书能变人气质,

诗可察其精微。

以教人者教己,

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撰。陶行知,近代著名教育家。

用笔师钟太傅,

作文如沈尚书。

钟太傅:即钟繇,三国魏大臣。曹丕代汉后,任廷尉,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沈尚书: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历任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即位,为尚书仆射,官至尚书令。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促进了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

郭沫若题。郭系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

名教自有乐地,

诗书是我良田。

耽文艺如嗜欲,

面古人为朋曹。

耽:“耽”的异体字。耽:过乐;酷嗜。朋曹:指朋辈。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之先鸣。

鲁迅集《离骚》句。崦嵫(yan zi):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境。古代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鹈?(ti jue)”鸟名。即子规、“杜鹃”。常于春分鸣叫。

一代翰林风月年,

六朝兰锜谢王家。

翰林:官名。为文学侍从之官。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兰锜:兵器架。谢王:六朝时王、谢世为望族。其著名人物有王导、谢安、谢玄等。

一帘风月王维画,

四壁云山杜甫诗。

王维:唐代诗人。擅山水诗,兼通音乐,精于绘画。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唐诗人。

人于静处心多妙,

诗到穷时句亦工。

八体六书生奥妙,

五山十水见精神

八体:秦始皇时所定八种书体。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借。

才如天马行空惯,

笔似燕尾点水轻。

天马:神马。常以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超群不凡,任意驰骋。燕尾:指书法中形似燕尾之笔画。

三世青毡宜耐冷,

五更黄卷莫辞勤。

三世:祖孙三代。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虫蠹,纸色黄,故称黄卷。

万里风云横笔阵,

九天圭璧入文苑。

九天:中央与八方。圭璧:古祭祀玉器。此比喻美好的人品。文苑:文人荟萃之处。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语出陆游《游山西村》句。

不向孔颜寻至乐,

难从典诰悟微言。

孔颜:即孔及其***颜回。春秋末期思想家。典诰:“典谟训诰”的简称。指《尚书》中的《尧典》、《大禹谟》、《汤诰》诸篇。

不信酒是消愁物,

只知诗乃提神丹。

五伦有乐天所附,

教世之利书为长。

五伦:封建礼教中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5种关系。

开卷独游千载上,

闭门如在万山中。

书似青山常乱叠,

火如红豆最相思。

红豆:植物***名。古人常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文章尔雅从无俗,

诗赋风流自有神。

尔雅:文雅。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翁同和联。翁系光绪帝师,官至户部尚书,因赞助戊戌变法罢职。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

右军书法晚乃善,

庚信文章老更成。

右军:指晋书法家王羲之。庚信:北周文学家。善诗赋、骈文。

立德须从三古志,

为书自起一家言。

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此指古代。

一家言:指独具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著。

归来彭泽先生赋,

清浊沧浪孺子歌。

彭泽: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著有《桃花源记》等。沧浪:指宋文学家严羽,号沧浪逋客。著有《沧浪诗话》。

托兴闲翻廿四史,

洗心常探十三经。

廿四史:我国系列史籍。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立品早防冯妇虎,

读书不好叶公龙。

冯妇:古人名。善搏虎。后称重操旧业的人为冯妇。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喜好龙,龙真来了,他却吓得面无人色。比喻表面喜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不是真正爱好。

经国有才皆百炼,

著书无字不千秋。

经国:治理国家。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撰联。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师友肯临容膝地,

子孙莫负等身书。

林则徐撰联。林则徐:清末政治家。在两广总督任内,禁止***,卓著成效。

亲师取友求进步,

警业乐群惜分阴。

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切磋学业。

炼成锋锷真关学,

历时艰难始算才。

锋锷:锐利的剑刀。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

荆树有花兄弟乐,

砚田无税子孙耕。

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

泼墨为山皆有意,

看云出岫本无心。

岫:山穴。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

架藏二酉图书润,

室守三都翰墨香。

二酉:大酉山、小酉山。相传秘藏古籍。后称藏书多为“二酉”。三都:即晋代左思所写《三都赋》。时人竞相传写,洛阳纸价因而昂贵。

读书众壑归沧海,

下笔微云起泰山。

稼轩笔下龙蛇走,

定庵砚上风雷吼。

稼轩: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定庵:清文学家龚自珍,号定庵。其诗文充满爱国热情。代表作中有“***生气恃风雷”句。

静几明窗参太极,

孤灯夜雨读离骚。

太极:中国哲学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北宋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离骚《楚辞》篇名。为屈原等作。

一物不知,以为深耻;

遭人而问,少有宁时。

阎若璩撰联。阎系清康熙、雍正间学者,著述甚富。

文子深思,事得其所;

武侯集益,人极所能。

文子:老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为范蠡之师。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天地菁华,圣贤义蕴;

将相根底,士女楷模。

菁华:精华。义蕴:礼义集聚。

尺书可当十部从事,

名言便是五言长城。

十部从事:意谓***官吏之多。晋刘弘镇襄阳,每有兴废,常手书郡下,丁宁款密,时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五言长城:泛指诗。

心存赤子,顽石可镂;

志在育人,朽木能雕。

朽木:烂木。比喻不可造就的人。

文究词林,学穷书府;

手挥月窟,足跻天根。

月窟:月中。天根:氐星宿别名。

如乐之和,乃称盛德;

无书不览,是为通儒。

盛德:四时盛旺之气。此指修养深厚。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行而不舍,若骥千里;

纳无所穷,如海百川。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有疑难就请教别人,学问就博渊精深。不问则孤陋寡闻。

体验入微,不物于物;

造就者大,化工无工。

不物:越出常轨,不合法度。化工:天工,自然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

季子引锥,刺骨流血;

越王警枕,熟睡即欹。

季子: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字季子。师鬼谷子,初习纵横、出游数岁、衣食尽无,归家时,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乃发愤攻读,欲睡,引锥刺骨,后终学成。越王:指五代越王钱镠。《吴越备史—武肃王》载,钱镠以圆木小枕缀铃,睡熟则欹,由是而卧,名曰警枕。

学为儒忠,行为士表;

冠乎群彦,简乎圣心。

彦:贤士的美称。

学问无穷,曾三颜四;

光阴有限,禹寸陶分。

曾三: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颜回: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也”。禹寸陶分:出自《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直度三古,横抗八极;

友取十室,书据百城

三古:指上古伏羲氏、中古文王、下古孔子代表的三个时代。、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十室:称同时相友好的十人。百城:指收藏书之多。

柳骨颜筋,千秋楷法;

韩潮苏海,万顷文澜。

柳骨颜筋;颜真聊、柳公权皆为唐代大书法家。其字遒劲有力,故称颜筋柳骨。韩潮苏海:比喻文章波澜壮阔。韩,韩愈;苏,苏轼。

荀卿立言,首重劝学;

阳明阐道,惟在良知。

荀卿:指战国时思想家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著有《劝学篇》。阳明:王守仁,明哲学家。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他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振三五六经之羽翼,

罗二十八宿于心胸。

三五六经:指儒家的三经、五经、六经。

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量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

诸子以南华为绝妙,

列传惟太史得沉雄。

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及著作。南华:指庄子的《南华经》。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太史: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首创撰纪传体《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积文十箧,可谓备矣;

读诗千首,乃能为之。

箧(qie):小箱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韩柳欧苏,师资自在;

程朱王陆,异见胥融。

韩柳欧苏: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程朱王陆:指宋哲学家程颐、程颢、朱熹,明哲学家王守仁、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胥融:才智融合。

叙事以先秦前汉为则,

考文本方言广雅而来。

方言:书名。汉扬雄撰。广雅:书名。三国魏张揖撰。

于境知足,于学知不足;

其气有为,其品有勿为。

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本;

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

书读无厌,念我任重道远;

笔耕不倦,任他飞短流长。

飞短流长:加枝加叶,说人坏话。

好好好,阅尽世文方知妙;

勤勤勤,待闻读书不断声。

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

享百年寿,何如作百年师。

鲁迅赠瞿秋白联。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短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郑板桥联。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何物动人,七贤六章三李诗;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七贤:即竹林七贤。三国魏晋间阮籍、山涛、向秀等7人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六章:五色加玄色为六章。三李: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言易招尤,对朋友少说几句;

书能益智,劝儿孙多读几行。

尤:过失。

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

星云灿魁斗,钟灵处定非偶然。

钟灵: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

仁智本同原,只此地汇参诸子;

文章多异趣,要其人领袖群英。

仁智:指儒家的仁、义、礼、智。

芝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侵蚀、可以经久不坏。

志道有初基,要入门须先问津;

读书无别法,必循序乃可升阶。

问津:询问渡口。今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

何必读尽圣贤书,能全孝友便为实学;

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

诵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无或恕;

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

散材:即“散木”。常用于不才之喻。炳烛:燃烛照明。

于三纲五常内,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向六经四书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

三纲五常:封建社会中的主要道德关系和道德教条。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书剑能开壮士之怀,学无早晚,只待功深力到;

乾坤堪阔腐儒之限,理有宏微,还须历广闻多。

安居即是小神仙,净几明窗不容易,享者清福;

努力便成佳子弟,青灯黄卷莫等闲,错过时光。

读圣贤书,岂徒摘句寻章,须将践履工夫,尽所人道;

处世间事,何必市恩掠美,只要本分做去,求甚天知。

市恩:买好,讨好。

远必自迩,高必自卑,为学在进行,不为中途所阻;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读书皆有用,要凭全力以求。

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彻;

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顶峰莫辞劳。

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嶷、三涂、太白、紫荆、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

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

翁同和撰联。翁同和:清光绪帝师傅。天柱:山名。在安徽潜山县。九嶷:山名。在湖南省宁远县。三涂: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一说指太行、轘辕、崤渑三道,孔颖达以为非。太白:山名。为陕西省秦岭主峰。紫荆:山名。在广西桂平北,洪秀全曾在山前金田村领导起义。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相传吕洞宾曾修道于此。上京: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此指清代都城北京。高堂:即高堂生,汉鲁人,西汉今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今本《礼记》17篇即出于他的传授。二戴:汉戴德、戴圣。曾删传《礼记》。今本《礼记》即戴圣之《小戴礼记》。安国:即孔安国,西汉经学家。相传他曾得孔子住宅壁中所藏古文《尚书》。子长: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撰《史记》。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正则:宋哲学、文学家叶适,字正则,志意慷慨,雅以经济自负。登淳熙进士,召为太学正。东鲁圣人:指孔孟。

篇字结尾的词语

1. 含有词的四字成语

含有词的四字成语 :

陈词滥调、

念念有词、

词不达意、

义正词严、

大放厥词、

理屈词穷、

振振有词、

支吾其词、

强词夺理、

夸大其词、

各执一词、

一面之词、

清词妙句、

言讷词直、

繁言蔓词、

*词秽语、

词华典瞻、

官样词章、

理正词直、

语近词冗、

侧词艳曲、

词穷理极、

兴词构讼、

闪烁其词、

空费词说、

玩弄词藻、

舞词弄札、

慷慨陈词、

百喙一词、

迫切陈词

调词架讼、

才尽词穷、

词无枝叶、

甘言媚词、

行词告状、

砌词捏控、

词约指明、

包揽词讼、

词人才子、

众口一词、

片词只词、

*词艳曲、

艳曲*词、

清词丽句、

造言捏词、

虚词诡说、

谄词令色、

词清讼简、

虚费词说、

情词悱恻、

陈言肤词、

片语只词、

词钝意虚、

遣词造句、

冗词赘句、

词不悉心、

枝词蔓语、

一面虚词、

懦词怪说、

浮词曲说

饰词矫情、

词华典赡、

博学鸿词、

不赞一词

属词比事: 连缀文辞,排比史事。后亦泛指撰文记事。

虚废词说: 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兴词构讼: 兴词:撰写并呈递状词;构讼:打官司。写关词打官司。

闪烁其词: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骚人词客: 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同“骚人墨客”。

绝妙好词:

词穷理绝:

张大其词: 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造言捏词: 捏造虚***的言词

枝词蔓说: 指繁冗芜杂的言论。

枝词蔓语: 指繁冗芜杂的言辞。亦作“枝辞蔓语”。

*词艳曲: **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词秽语: *** 的言词。同“*词亵语”。

隐约其词: 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隐约其辞”。

以词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义正词严: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词亵语: *** 的言词。亦作“*词秽语”。

语近词冗: 指文辞浅近,但不简炼。

虚词诡说: 虚:虚***;诡:欺诈。虚***不实的话。

析辨诡词: 指巧言邪说。

舞词弄札: 犹言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玩弄词藻: 以经常虚伪地使用华丽词语为标志的言语行为

冗词赘句: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砌词捏控: 捏造事实来控告。

遣词措意: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遣词立意: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遣词造意: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强词夺正: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同“强词夺理”。

清词丽句: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情见乎词: 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同“情见乎辞”。

2. 有没有含舒典的四字成语

舒字成语:1、云舒霞卷、烂若舒锦、舒眉展眼、眼笑眉舒2、阴阳惨舒、舒头探脑、眉舒目展、旌旗卷舒典字成语:1、数典忘祖、引经据典、三坟五典、明正典刑2、雍容典雅、典则俊雅、枕典席文、不易之典3、词华典赡、典谟训诰、不刊之典、高文典策4、高文典册、典妻鬻子、典章文物、出何典记5、出何经典、朝章国典、典身卖命、焚典坑儒综观以上舒、典二字的成语,没有找到有关舒典的四字成语,只找到一个谐音成语:数(舒)典忘祖敬请原谅!也在此谢谢你!让我们共同认识了有关舒和典字的成语。

不日进则日退嘛!(愿我的答案令您满意。)。

3. 带珍字的四字成语

带珍的成语很多。为方便查询,特此按照珍在成语不同位置(如在第一个字的位置,最后一个字的位置等)进行排列。

1)珍在第一个字的成语

珍藏密敛 敛:收起。非常珍重并严密地收藏起来。

珍产*货 *货:诱人欲得的奢侈品。指珍贵的特产和诱人的奇货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房,富贵的居室。形容建筑物非常豪华。

珍禽奇兽 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珍禽异兽 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同“珍禽奇兽”。

珍味佳肴 在味觉和嗅觉上极令人喜欢的食物。

珍羞美味 珍贵而美味的食物。

珍馐美馔 馐:滋味好的食物,馔:饭食。珍贵而味道好的食物。亦作“珍羞美味”。

珍肴异馔 肴:菜肴;异:特别的;馔:饭食。珍贵而奇特的食物。

2)珍在第二个字的成语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奇珍异宝 珍异难得的宝物。

奇珍异玩 奇异罕见的珍宝。

山珍海错 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山珍海味 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山珍海胥 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席珍待聘 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3)珍在第三个字的成语

断线珍珠 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

瑞兽珍禽 瑞:吉祥;珍:珍奇。吉祥的兽类,珍贵的飞禽。

十袭珍藏 十袭:把物件一层层裹起来。形容很珍重地收藏。

什袭珍藏 什:形容多;袭:量词,套,层。将物品层层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极珍重地收藏物品。

视如珍宝 形容十分珍爱。

善自珍重 善;好好地;珍重:保重。好好地保重自己。

掌上珍珠 放在手掌里的珍珠。比喻接受父母疼爱的儿女,特指女儿。

4)珍在第四个字的成语

爱如珍宝 形容十分喜欢。

抱宝怀珍 怀:藏有。比喻人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弊帚自珍 弊:破旧;帚:扫帚。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很爱惜。比喻东西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楚璧隋珍 指和氏璧与隋侯珠。比喻杰出的人才。

楚凤称珍 楚凤:楚国有人将山雉当作凤凰献给楚王,指赝品。比喻所赝品或伪物称为珍宝。

和隋之珍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像和氏璧和隋侯珠那样的珍贵宝物。形容极其珍贵或极为难得的东西。

连城之珍 价值极高的珍物。

如获至珍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同“如获至宝”。

如数家珍 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水陆之珍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指美味佳肴。

稀世之珍 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希世之珍 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席上之珍 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

享帚自珍 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异宝奇珍 珍异难得的宝物。

鱼目混珍 比喻以***乱真。

燕石妄珍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珠翠之珍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4. 垩字开头四个字成语大全

没有“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含“垩”字的成语也只有4个:

1、鼻垩挥斤

bí è huī jīn

解释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出处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2、郢人斫垩

yǐng rén zhuó è

解释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出处元·刘敏中《最高楼》词:“郢人斫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3、郢人斵垩

解释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出处元 刘敏中 《最高楼》词:“ 郢 人斵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4、成风尽垩

chéng fēng jìn è

解释形容技艺高超。

出处《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5. 含有夕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有夕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危在旦夕、

朝夕相处、

朝不保夕、

朝令夕改、

夕阳西下、

朝闻夕没、

宿夕之忧、

今夕何夕、

一夕五制、

朝发夕至、

一夕九徙、

史争旦夕、

旦夕之间、

朝奏夕召、

朝华夕秀、

晨兢夕厉、

朝夕不倦、

一夕千念、

晨提夕命、

朝行夕改、

花晨月夕、

旦夕之费、

朝不继夕、

朝斯夕斯、

匪朝伊夕、

夕阳古道、

一朝一夕、

申旦达夕、

只争朝夕、

一夕三迁

朝不图夕、

夕寐宵兴、

亡不待夕、

旦夕之危、

朝闻夕改、

朝闻夕死、

命在旦夕、

朝思夕想、

夕惕若厉、

朝夕之策、

朝朝暮夕、

偷安旦夕、

朝饔夕飧、

一夕三叹、

旦日日夕、

亡在旦夕、

朝晖夕阴、

朝荣夕灭、

朝乾夕惕

1113年的通鉴记载

贝叶篇, bèi yè piān

指佛经。 宋 刘攽 《过柏林院僧吉长老》诗:“篆香徐刻黄金印,梵宇时开贝叶篇。”参见“ 贝叶经 ”。

开篇, kāi piān 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加唱的短篇,为正书的引子

累牍连篇, lěi dú lián piān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lěi dú lián piān ㄌㄟˇ ㄉㄨˊ ㄌㄧㄢˊ ㄆㄧㄢ

累牍连篇(累牍连篇) 

形容文字多而长。《宋史·选举志二》:“寸晷之下,惟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看榜》:“累牍连篇,功名岂偶然;半生偃蹇,今朝始透关。”

连篇, lián piān [文字]一篇接一篇

连篇累牍

充满整个篇幅

空话连篇

青苔篇, qīng tái piān 基本解释

即青词。因其书于苔纸(用水藻类制成之纸),故称。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诗:“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王琦 注:“ 陈子昂 《潘尊师碑颂》:‘道逢*** 升玄子 ,授以宝书青苔纸。’”

郢中篇, yǐng zhōng piān

见“ 郢中曲 ”。

下笔成篇, xià bǐ chéng piān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xià bǐ chéng piān ㄒㄧㄚˋ ㄅㄧˇ ㄔㄥˊ ㄆㄧㄢ

下笔成篇(下笔成篇) 

同“ 下笔成章 ”。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晋 左思 《悼离赠妹》诗之二:“默识若记,下笔成篇。”

遗篇, yí piān 1. 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都士女》:“ 子山 翰藻,遗篇有厚。” 宋 刘克庄 《十月二十二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诗:“坐对遗篇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

2. 散佚的篇章。 汉 王充 《论衡·书解》:“由此言之,经缺而不完,书无佚本,经有遗篇。折累二者,孰与蕞残?”

名篇, míng piān

著名的诗文。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登 金华 以问道,得 石室 之名篇。”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这种文字游戏,不只有玷名篇,也略见君臣之间日常相处的风格面貌。”

资政新篇, zī zhèng xīn piān 太平天国刊刻书籍之一。洪仁?著。1859年由洪秀全批示后颁布。作者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发展工业,兴修水利,奖励技术发明等一系列建设国家的主张。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但因历史条件限制而没有具体实施。

三百篇, sān bǎi piān 基本解释

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予谓三百篇正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姚华 《论文后编》:“三百篇,诗之古者也,风土人情,政事所详,犹地志然。”

逸篇, yì piān

散逸的篇章。《魏书·刘芳传》:“《尚书》逸篇曰: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考文》:“《论语》亦有逸篇。” 缪荃孙 《<宋元词四十家>序》:“复为之搜***逸篇,校订讹字。”

程篇, chéng piān

犹篇章。指奏议策论之类的文章。 宋 曾巩 《谢中书舍人表》:“甫上程篇,遽尘宠任。”

小篇, xiǎo piān

短篇诗文。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历观古之学士,为文以讽其上者多矣。若 齐冏 失德,《豪士》於焉作赋; 贾后 无道,《女史》由其献箴。斯皆短什小篇,可率尔而就也。” 宋 梅尧臣 《答裴送序意》诗:“我於诗言岂徒尔,因事激风成小篇。”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韩 柳 有作,尽取 扬 马 之雄奇万变,而内之於薄物小篇之中,岂不诡哉!”

新篇, xīn piān

(1).新的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张华 新篇,亦充庭万。” 唐 白居易 《诗解》诗:“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苹洲渚有新篇。”

(2).喻指历史上的新阶段。 郭小川 《忆延安》诗:“‘七大’后,上前线,在 杨家岭 礼堂中,谱写了历史新篇。”

幺篇, yāo piān 基本解释

戏曲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 杨衙内 白: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只唱幺篇。”此以幺篇与前篇相对。词之上片称前篇,下篇称幺篇,幺篇即后篇。一说“幺篇”为“腰篇”之省文。参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

仙篇, xiān piān

以游仙为主题的诗篇。如 晋 郭璞 的《游仙诗》之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江 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 袁 、 孙 以下,虽各有雕***,而辞趣一揆,莫能争雄,所以 景纯 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楚篇, chǔ piān 基本解释

指《楚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若能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 楚 篇……亦不复乞灵於 长卿 ,***宠於 子渊 矣。”

白云篇, bái yún piān 基本解释

(1). 汉武帝 《秋风辞》中有“秋风起兮白云飞”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称帝王的诗作。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

(2). 晋 隐士 陶潜 《和郭主簿》诗中有“遥遥望白云”之句,后因以“白云篇”称隐士之诗。 唐 郎士元 《冯翊西楼》诗:“ 陶令 好文尝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3).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诗中有“白云在天, 龙门 不见”之句,后因以“白云篇”喻思念亲人之作。 明 何景明 《新色寺与诸生留别》诗:“去国已违丹壑志,望乡空赋《白云篇》。”

百篇, bǎi piān

(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 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百篇”作《尚书》的代称。 唐 刘肃 《***新语·文章》:“ 太宗 赋《尚书》曰:‘日昃翫《百篇》,临灯披《五典》。’”

(2).极言诗篇之多。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账篇, zhàng piān 基本解释

账单。《红楼梦》第五七回:“一语未了,忽见 湘云 走来,手里拿着一张当票,口内笑道:‘这是什么账篇子?’”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八》:“ 小亮 说:‘你说的那个不行,你知道有多少件衣裳?’ 大印 说:‘这都在账篇上哩。’”

雅篇, yǎ piān 基本解释

优美的篇章。 南朝 梁元帝 《从军行》:“ 荀令 多文藻,临戎赋雅篇。”《陈书·陆瑜传》:“雅篇艳什,迭互锋起。” 唐 皎然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诗:“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完篇, wán piān 基本解释

(1).完美的诗文。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观子直写胸中所蕴,由乎气胜,专效背水阵之法,久而虽熟,未必皆完篇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若主客同调,方谓之完篇。”

(2).完整的篇章。 清 包世臣 《与扬季子论文书》:“ 世臣 从前纂 汪容甫 遗集,曾授未成互异之稿,足为完篇,笔势一如 容甫 。”

(3).完成全篇。 叶圣陶 《倪焕之》一:“他感觉烦闷的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

百两篇, bǎi liǎng piān

汉 张霸 伪造的《尚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世所传《百两篇》者,出 东莱 张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左氏传》、《书敍》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说《尚书》者,或以为本百两篇,后遭 秦 燔《诗》《书》,遗在者二十九篇。夫言 秦 燔《诗》《书》者是也;言本百两篇者,妄也…… 东海 张霸 案百篇之序,空造百两之篇,献之 成帝 。帝出秘百篇以校之,皆不相应,於是下 霸 於吏。吏白 霸 罪当至死, 成帝 高其才而不诛,亦惜其文而不灭。故百两之篇,传在世间者,传见之人则谓《尚书》本有百两篇矣。”

云峤篇, yún qiáo piān 基本解释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二有“结赏自 云峤 ,移讌乃 方壶 ”句。后因用“云峤篇”借指游仙诗。 唐 杜甫 《赠李十五丈别》诗:“晨集风渚亭,醉操云峤篇。”

成篇, chéng piān 基本解释

(1).写成整篇的诗文。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勃 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 勃 为腹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予襁褓识字,总角成篇。”

(2).全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扬雄 之诔 元后 ,文实烦秽, 沙麓 撮其要,而 挚 疑成篇。”

史篇, shǐ piān 基本解释

《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 周 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驭篇, yù piān 基本解释

谋篇作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是以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

陈篇, chén piān 基本解释

指《诗·陈风·月出》篇。《文选·〈谢庄月赋〉》:“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 李善 注:“《陈风》曰:‘月出皦兮,佼人憭兮。’”后亦以“陈篇”为咏月的典实。 唐 刘禹锡 《奉和中书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陈》篇。”

十三篇, shí sān piān 基本解释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因以“十三篇”借指该书。《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武 者, 齐 人也。以《兵法》见於 吴王 阖庐 。 阖庐 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元 张宪 《寄马将军》诗:“虎营灯火夜,自注十三篇。”

全篇, quán piān 基本解释

指整篇作品。 唐 李山甫 《禅林寺作寄刘书记》诗:“ 天竺 老师留一句, 曹溪 行者答全篇。”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鬼话连篇, guǐ huà lián piān 鬼话:不真实的话。连篇:一篇接一篇。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

琼篇, qióng piān 基本解释

美好的诗文篇什。 元 袁桷 《送玉笥山聂道士》诗:“墨阁小春刊画録,碧窗新月补琼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凄凉无绪,寒窗自著琼篇。”

曩篇, nǎng piān 基本解释

指前人的名篇佳句。 晋 陆机 《文赋》:“必所拟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虽杼轴於予怀,怵他人之我先。”

临篇, lín piān 基本解释

犹临文。 晋 陆云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七:“敢谢不佞,栖山自戢。临篇焉愧,德輶辞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参见“ 临文 ”。

积篇, jī piān

谓篇章积累不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崔駰 品物,赞多戒少; 李尤 积篇,义俭辞碎。”

命篇, mìng piān 基本解释

谓写作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梁书·谢朏传》:“ 庄 ( 谢庄 )游 土山 赋诗,使 胐 命篇, 朏 揽笔便就。” 唐 李商隐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诗:“晓用云添句,寒将雪命篇。”

长篇, cháng piān 篇幅长的文章;篇幅较长的诗文

过此感我言,长篇发春荣。——苏轼《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外篇, wài piān 基本解释

古人因事理有别,故书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如《庄子》、《晏子春秋》都分内外篇。 唐 成玄英 《〈庄子〉序》:“所言《内篇》者,内以待外立名,篇以编简为义……内则谈於理本,外则语其事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案 李 氏类例,於四部之外,更列四目,亦 阮 氏外篇之意。”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闲抛玉马,此 平康 之盛事,乃文战之外篇。”参见“ 内篇 ”。

诗篇, shī piān 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

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扯闲篇, chě xián piān 基本解释

闲谈,说闲话。 陈靖 黎白 《云岭雪海》:“这时,真是走的不算远,他们还可以说话,扯闲篇。” 韦君宜 《似水流年·我们的老高》:“像这样一段历史,他谈的时候却像扯闲篇,又像给孩讲故事。”

废话连篇, fèi huà lián piān 形容文章或言谈中不必要的废话太多。

瑶篇, yáo piān 基本解释

指优美的诗文。 明 郑真 《题墨窗卷》诗:“翠琰凝香传宝刻,华牋点漆粲瑶篇。” 郑泽 《答钝根》诗:“瑶篇因风来,增人中夜耿。”

属篇, shǔ piān 基本解释

布局谋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孟 荀 所述,理懿而辞雅; 管晏 属篇,事覈而言练。”

新闻篇, xīn wén piān 基本解释

报纸。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又由众下而达于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暗柜也。”

中篇, zhōng piān 基本解释

(1).未读完全篇。《后汉书·刘陶传》:“臣尝诵《诗》,至於鸿鴈于野之劳,哀勤百堵之事,每喟尔长怀,中篇而叹。”

(2).分篇的书籍或文章中居中的一篇,对上篇下篇而言。

(3).指中篇***。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此中篇,几个主要人物,都写得有声有色。”

斗酒百篇, dǒu jiǔ bǎi piān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dǒu jiǔ bǎi piān ㄉㄡˇ ㄐㄧㄨˇ ㄅㄞˇ ㄆㄧㄢ

斗酒百篇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语出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房师 孙瑞人 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张百杯张百篇》:“按 李太白 斗酒百篇,***知之,不知又有 张伯玉 也。”

送诗篇, sòng shī piān

常篇, cháng piān

犹常典。指经典。《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序》:“故事绝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李善 注:“篇即常典也。”

雄篇, xióng piān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政和三年(辽天庆三年)

春,正月,甲子,以天锡元圭,遣官册告永裕、永泰陵。

丙寅,辽赐南京贫民钱。

丁卯,辽主如大鱼泺。

癸酉,追封王安石为舒王,子雱为临川伯。仲春释奠,以兖国、邹国公及舒王配飨文宣王庙。

甲戌,辽禁僧尼破戒。

丙子,辽主猎于狗牙山。大寒,猎人多死。

丁丑,吴居厚罢,以郑居中知枢密院事。

居厚久居***,以周谨自媚,一时聚敛者推为称道。至是上章告老,除武康军节度使、知洪州。

庚辰,诏:“议礼局新修《五礼仪注》,宜以《政和五礼新仪》为名。”

二月,甲申,以德妃王氏为淑妃。

庚寅,罢文臣勋官。

崇恩皇太后刘氏,帝以哲宗故,特加恩礼,而后颇干预外事,且以不谨闻。帝与辅臣议,将废之。辛卯,后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而崩,年三十五。

甲午,以辽、女直相持,诏饬河北边防。

丁酉,诏:“百官奉祠禄者,并以三年为任。”

乙巳,增定六朝勋臣一百十六人。

三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戊辰,升永安县为永安军。

癸酉,赐上舍生十九人及第。

复置算学。

甲戌,左街道录徐知常,特授冲虚先生。

辛巳,诏濮州王老志赐号安泊处士。老志,濮之临泉人,隶东京转运司为书吏。自言常遇钟离***授内丹要诀,弃妻子,结草为庐,施病者药,喜与人言休咎,颇藉藉有闻,故有是命。

女直阿古达,一日率五百骑突至辽咸州,吏民大惊。翼日,赴详衮司,与赵三等面折庭下,阿古达不屈,送所司问状。一夕遁去,遣人诉于辽主,谓详衮司欲见杀,故不敢留。自是召不复至。

夏,四月,甲申,宣义郎黄冠言:“欲令天下士自乡而升之县学,自县学而升之州学,通谓之选士,其自称则曰外舍生。才之向成,升于内舍,则谓之俊士,自称内舍生。又其才之已成而贡之辟雍,然后谓之贡士,其自称亦以是。”从之。

戊子,作保和殿,总为屋七十五间,上饰纯绿,下漆以朱,无文藻、绘画五***;垣墉无粉泽,以浅墨作寒林平远禽竹;左实典谟训诰经史,右藏三代彝器,东序置古今书画,西序收琴阮笔砚焉。

癸巳,尚书右丞邓洵仁罢知亳州,以臣僚论其缔交黄经臣也。

乙巳,以福宁殿东建玉清和阳宫。

丙午,升定州为中山府。

己酉,以资政殿学士薛昂为尚书右丞。

庚戌,郑居中等奏:“编成《政和五礼新仪》并序例,总二百二十卷,目录六卷,共二百二十六卷,辨仪正误,推本《六经》朝着官称,一遵近制。”诏令颁降。

闰月,甲寅,诏八行许添差诸州教授,从奉议郎王愈奏请也。

丙辰,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于是民间有无主之说,又言姬者饥也,亦用度不足之谶云。

戊午,复置医学。

辽主欲以严刑威众,会李洪以左道聚众为乱,遂支解之,分示五京。

辛酉,上崇恩皇太后谥曰昭怀。

五月,丙申,升苏州为平江府。

庚子,大盈仓火。

壬寅,以筑溱、播二州,进执政官一等。

丙午,葬昭怀皇后于永泰陵。

丁未,诏尚书内省分六司,以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置内宰、副宰、内史、治中等官及都事以下吏员。

己酉,诏颁《大晟乐》于天下,旧乐遂禁。

六月,丙辰,夏国贡于辽。

丁巳,诏:“武学,州县外舍生称武选士,内舍生称武俊士。”

庚申,尚书省言:“县学为升贡之本。今天下令佐,吏部注授,多非其人。俗吏则以学为不急,不加察治,纵其犯法;庸吏则废法容奸,漫不加省,有罪不治。以故学生在学,殴斗争讼,至或。盖令佐不加训治,州学不切举察,提举官失于提按,以致败坏如此。今立法整饬,乞赐指挥施行。”从之。

癸亥,祔昭怀皇后神主于太庙。

辛未,张商英特责授汝州团练副使。

秋,七月,癸未,升赵城县为庆祚军。

甲申,还王珪、孙固赠谥,追复韩忠彦、曾布、安焘、李清臣、黄履等官职。

己亥,诏:“于编类御笔所置礼制局,讨论古今沿革,具画来上,朕将亲览,参酌其宜,以革千古之陋,成一代之典,庶几先王垂法后世。”

崇宁以来,稽古殿多聚三代礼器,若鼎、彝、簠、簋、牺、象尊、罍、登、豆、爵、斝、琏、觯、坫、洗,凡古制器悉出,因得见商、周之旧,始验先儒所传大讹。至是既置礼制局,乃请御府所藏,悉加讨论,尽改以从古,荐之郊庙,焕然大备。有万寿玉尊者,大犹四升器,雕琢殊绝。玉坫阔盈尺有二寸,帝每祭祀饮福,大朝会,爵群臣则用焉。其它多称是。至其制作之精,殆与古埒,自汉以来,未之有也。中书舍人翟汝文奏乞编集新礼,改正《三礼图》以示后世,卒不果行。

庚子,贵妃刘氏薨。

壬寅,复置白州。

辽主如秋山。

八月,甲戌,以燕乐成,进执政官一等。

丙子,以何执中为少师。

丁丑,升润州为镇江府。

戊寅,封四镇山为王。

九月,庚寅,诏大理寺开封府不得奏狱空,其推恩支赐并罢。

辛卯,召王老志赴阙;丁酉,封为洞微先生。老志所居地必生花,谓之地锦。至京师,馆蔡京赐第南园,士大夫阗门。数召对禁中,帝手书“观妙明真”之号赐之。

戊戌,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达。

辽主如藕丝淀。

冬,十月,戊申朔,元观法师程若虚,封宝箓先生。

庚戌,手诏曰:“朕荷天顾諟,锡以元圭,外赤内黑,尺有二寸,旁列十有二山,盖周之镇圭有法乎是。祗天之休,于以昭事上帝而体其道,过周远矣。将来冬祀,可搢大圭,执镇圭,庶格上帝之心,敷佑于下民,永为定制。”

乙丑,阅***器于崇政殿,出器以示百官。

戊辰,诏:“冬祀大礼及朝景灵宫,并以道士百人执威仪前导。”

十一月,辛巳,朝献景灵宫。

壬午,飨太庙,加上神宗谥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改上哲宗谥曰宪元继道世德扬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于神宗加“法古立宪”四字,哲宗改“显德定功”曰“世德扬功”,皆蔡京所为,以彰绍述之义也。

癸未,祀圜丘,大赦天下。

帝有事于南郊,蔡攸为执绥官。玉辂出南薰门,帝忽曰:“玉津园东若有楼台重复,是何处也?”攸即奏:“见云间楼殿台阁,隐隐数重,既而审视,皆去地数十丈。”顷之,帝又问曰:“见人物否?”攸即奏:“有道流童子持幡节盖,相继而出云间,衣服眉目,历历可识。”乙酉,遂以天神降,诏告在位,作《天真降临示见记》。帝常梦被召,如在籓邸时,见老君坐殿上,仪卫如王者,谕帝曰:“汝以宿命,当兴吾教。”帝受命而出,梦觉,记其事。及是冬祀,王老志亦从。帝在太庙小次中,老志曰:“陛下昔梦,尚记之乎?时臣在帝旁也。”黎明,出南薰门,见天神降于空中,议者谓老志所为。道教之盛自此始。

己丑,以贤妃崔氏为德妃。

壬辰,筑祥州。

甲午,辽以三司使虞融知南院枢密使事,西南面招讨使萧乐古为南府宰相。

知枢密使事耶律俨有疾,辽主命乘小车入朝,疾甚,遣太医视之。

己亥,诏有官人许举八行。

是月,大雨雪,连十馀日不止,平地八尺馀,冰滑,人马不能行,诏百官乘轿入朝。

十二月,癸丑,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

甲寅,辽以枢密直学士马人望参知政事。人望有操守,未尝附丽求进。至是人贺,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河北转运判官张孝纯言:“《周官》以六艺教士,必射而后行。古者诸侯贡士,天子试之于射宫。乞诏诸路州郡,每岁荐贡士于国学,因讲射礼。”从之。

乙卯,诏天下贡医士。

丙辰,辽知枢密院事耶律俨卒。赠尚父,谥忠懿。俨颇以廉洁闻,顾不能以礼正家,藉以固宠,闻者鄙之。北院枢密使萧奉先,素与俨相结,俨死,荐其侄李处温为相,俨本姓李也。外温因奉先有援己力,倾心阿附,而***尤甚,凡所接引,类多小人。

辛酉,太白昼见。

癸亥,高丽贡于辽。

辽生女直部节度使乌雅舒,梦逐狼,屡发不能中,阿古达前,射中之。旦日,以所梦问僚佐,皆曰:“吉,兄不能得而弟得之之兆也。”是月,乌雅舒卒,阿古达袭位为达贝勒。辽使阿勒博往谓之曰:“何故不告丧?”阿古达曰:“有丧而不吊,而乃以为罪乎?”它日,阿勒博径至乌雅舒殡所,阅赗马,欲取之,阿古达怒,将杀之,宗雄谏而止。宗雄本名摩啰欢,乌雅舒之长子也。

阿古达欲伐辽而未决,乃之完颜部,谓都古噜纳曰:“辽名为大国,其实空虚,主骄而士怯,战陈无勇,可取也。吾欲举兵而西,君以为何如?”都古噜纳曰:“以公英武,士卒乐为用。辽帝荒于畋猎,政令无常,易与也。”阿古达然之。

是岁,江东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