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一丘之壑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9 0
  1. 《送崔九》全文鉴赏
  2. 《世说新语》巧蓺原文及译文
  3. 《世说新语》出来的成语
  4. 描写仙女山美的词语有什么?
  5. 有哪些成语是“一()一()”?
  6. 端委的网络解释端委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7. 姜夔的词中,幼舆高志是什么典故
  8.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一丘一壑分别用在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前面,表示数量不多或事物简单;丘:山岳;壑:山沟。一山一水。旧指高士隐居的地方。也指寄情于山水,不出仕做官。

1、释义

基本一…一…:分别用在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前面,表示数量不多或事物简单;丘:山岳;壑:山沟。一山一水。古义旧指高士隐居的地方。也指寄情于山水,不出仕做官。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一丘之壑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例句

崂山的一山一石、一丘一壑、名花古木、道观禅寺、渔村集镇都蕴藏着美妙的传说。

3、出处

一丘一壑,丘,是指山丘;壑,则是指沟壑。“一丘一壑”,在今天看来,通常就是借指“山水”。可是,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来说,一丘一壑,似乎意蕴更加丰富。

因为,在中国文人眼中,山,不仅仅是山,水,也不仅仅是水。山水有情,亦有意。山水,给人以感发,人,赋予山水以情怀,以志意。

一丘一壑,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汉书·叙传》有言曰:“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gan)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在沟壑边,怡然垂钓,那么,人间万物万事,就不能触犯或者欺骗自己的意志;游息于山丘,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人或事,可以改变自己的快乐。

4、引证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 丘一壑,自谓过之。”;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

一丘之貉与一丘之壑的区别

词义不同:一丘之貉比喻彼此一样都是坏人,没有差别。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例句:这群人不是抢就是骗,都是一丘之貉,实在没出息。

一丘之壑是指古时隐士居住的地方,即退隐在野,也指一山一水。出自《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例句:一丘一壑平生志,况有门人伴钓游。

《送崔九》全文鉴赏

词目

一丘一壑

发音

yī qiū yī hè

释义

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引用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 ...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 一丘一壑 ,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 《艺文类聚》卷六十五 产业部上 ...宫赉园启曰: *** 山泉,颇乐闲旷,虽复伏膺尧门,情存魏阙,至於 一丘一壑 ,自谓出处无辨,常原卜居幽僻,屏避喧尘,傍山临流,面郊... 《艺文类聚》卷七十四 巧艺部 ...字。]谢幼舆在岩里,人问所以,顾[世说顾下有曰谢二字。]云, 一丘一壑 ,自谓过人,此子自宜置於丘壑之中。... 《世说新语》中卷第五 品藻第九 ...「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 一丘一壑 ,自谓过之。」  18王丞相二弟不... 《世说新语》下卷第八 巧艺第二十一 ...  12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 一丘一壑 ,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 《后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唐长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遭***骗 ...“国门之外,左右前后虽有爱日山、忘忧洞、萱草岩许多名胜,然是 一丘一壑 ,止好供游人四时玩赏,并无深邃之地可以隐藏;惟此去西南... 《后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唐长老清净无挂碍 猪一戒贪嗔有牵缠 ...。”唐半偈道:“自开辟天地便有山川,况这条岭参天插地,又不是 一丘一壑 ,人力能培,为何说个一向没有?”老和尚道:“老师父有所... 《江湖奇侠传》第三十五回 偷路费试探紫峰山 拜观音巧遇黄叶道 ...高峻,然丘壑极多,玲珑秀逸,很有足资骚人游 览的所在,杨建章 一丘一壑 的慢慢领略,也不觉得疲劳,也不觉得暑热。兴之所至,信步... 《全梁文》卷六十四 ...   *** 山泉,颇乐闲旷虽复伏膺尧门,情存魏阙,至於 一丘一壑 ,自谓出处无辨,常愿卜居幽僻,屏避喧尘,傍山临流,面郊... 《唐文续拾》卷四 ...,盖羽化之所窟宅,真如之所游衍。攸哉邈矣,固难得而周流,其于 一丘一壑 ,胜之美者,亦往往有焉。矧王屋大形,左右相睨,方且七百... 《唐文续拾》卷十四 ...,翻闻鹤语。(其三)  家承积庆,傲俗遗荣。 一丘一壑 ,无欲无营。琴歌酒赋,月契风情。道义相得,林泉共清。一... 《泪珠缘》第三回 西花厅赴席无埙篪 南正 ...不要这样拘礼才好。”石时陪笑称是,便道:“刚才瞻仰名园,真是 一丘一壑 都是文章,胜读十年书呢。”秦文笑道:“也没什么好处,不... 《雪月梅》自序 ...数辈作缘,心有所得,拈笔记之,陆续成篇,虽非角胜争奇,亦自是 一丘一壑 。龙门之笔,邈乎尚矣!兹不过与稗官野史,聊供把玩。良友...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 ...“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 一丘一壑 ,自谓过之。”(出《世说新书》)明帝问...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一十 画一 ...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于一岩中,人问其故。云:“ 一丘一壑 ,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谓之二字)子宜置岩壑中。”长康又尝...

《世说新语》巧蓺原文及译文

 《送崔九》,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裴迪的诗作。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原文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注释

 1、崔九:即崔兴宗,尝与王维、裴迪同居辋川。南山:即辋川南边的终南山,故诗中说他“归山”。马上口号:在马背上顺口吟成诗句。《全唐诗》此诗题:一作“留别王维”。

 2、丘壑:既指丘陵川壑,也是暗用典故,含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之意。《世说新语·品藻》载:“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3、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译文

 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游了几天就匆匆出山。

 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鉴赏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这两句是说这次回到山里之后,不论入山深浅,都要饱览山川之秀丽,林木之幽美。这当然是劝勉崔兴宗不要再留恋世俗的生活,把对山水的感情升华到一种与世俗生活相对立的高度,这与他们对现实的厌倦与反感有关。起句点题“送”字。诗人看着崔九向山中走去,于是劝勉他说,山中自有美妙之景,足以自得于心,一丘一壑,皆可怡性养神。次句“丘壑”用典,讽劝友人隐逸山林,莫改初衷,为下文预设伏笔。

 后两句紧依次句而写,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含蕴深刻。既是劝勉友人坚持初衷,尽享山水之乐,同时暗含这一层意思:如果弃隐入仕,以后想再度归隐,怕就难了。这里“暂”字用得极妙,与次句“尽”字相对。次句从正面劝说,结尾二句从反面劝勉。这一正一反,思虑周全,语意婉转,谆谆嘱咐,浓浓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两句是劝崔兴宗隐居丘壑,既然在山水间找到了生活的真趣,就不要再从那个境界里返回到现实中来了。这一方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所以作者要人留恋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屡屡失败,一方面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感,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当时像裴迪、崔兴宗这样的寒士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宁愿隐居山林,过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因此作者劝他的朋友,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此他说:“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但立意很深,不失为一首好诗。也有人认为这首五绝是说既然到深山里游玩,就应细心欣赏山间的一石一木;不要像那个武陵人,一到桃源仙境很快就出来了,比喻学习不能浅尝辄止,看似赏景,却富哲理。

《世说新语》出来的成语

巧蓺

 作者:刘义庆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箸葛巾角,低头拂棋,妙逾于帝。

 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韦仲将能书。魏明帝起殿,欲安榜,使仲将登梯题之。既下,头鬓皓然,因敕儿孙:“勿复学书。”

 钟会是荀济北从舅,二人情好不协。荀有宝剑,可直百万,常在母钟夫人许。会善书,学荀手迹,作书与母取剑,仍窃去不还。荀勖知是钟而无由得也,思所以报之。后钟兄弟以千万起一宅,始成,甚精丽,未得移住。荀极善画,乃潜往画钟门堂,作太傅形象,衣冠状貌如平生。二钟入门,便大感恸,宅遂废。

 羊长和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余蓺莫逮。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钞书亦钞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谢太傅云:“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

 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季看之,语戴云:“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戴云:“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

 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妙。人问其所以?顾曰:“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译文

 弹棋是从魏代后宫开始出现的,用梳妆的镜匣来游戏。魏文帝对这种游戏特别精通,能用手中角去弹起棋子,没有弹不中的。有位客人自称能这样做,文帝就叫他试一试。客人戴着葛中,就低着头用葛巾角去拨动棋子,比文帝做得更妙。

 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楼台虽然高峻,常随风摇摆,可是始终不可能倒塌。魏明帝登上陵云台,害怕它情况危险,另外用大木头支撑着它,楼台随即就倒塌了。舆论认为是重心偏向一边的缘故。

 韦仲将擅长书法。魏明帝修建宫殿,想挂个匾,就派仲将登上梯子去题匾。下来后,鬓发全白了。因此便告诫子孙不要再学习书法。

 钟会是济北公荀勖的叔伯舅父,两人感情不和。荀勖有一把宝剑,约值一百万,经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那里。钟会擅长书法,就模仿荀勖笔迹,写了一封信给他母亲要宝剑,于是就偷去不还回来。荀勖知道是钟会干的事,可是没有办法要回来,就想法报复他。后来钟家兄弟花了一千万修建一所住宅,刚落成,非常精美,还没有搬进去年。荀勖很擅长绘画,就偷偷地到钟会的新居去,画上钟繇的像,衣帽、相貌都和生前一模一样。钟毓和钟会兄弟进门看见,就大为感伤哀痛,不能住进去,房子于是闲置不用。

 羊长和学识广博,擅长书法,能骑马射箭,长于下围棋。羊家后代多懂书法,可是射箭、下棋这些技能,却没有谁能赶上羊长和。

 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画了《南都赋图》,范宣看了,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重视绘画。

 太傅谢安说:“顾长康的画,是自有人类以来所没有的。”

 戴安道中年时画行像,画得非常精妙。庚道季看了他的画,对他说:“神像画得太俗气,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之情。”戴安道说:“只有务光才能避免受到你这样的评论啊。”

 顾长康给裴叔则画像,脸颊上多画了三根胡子。有人间他是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裴楷俊逸爽朗,很有才识,这恰恰是表现他的才识。”看画的人寻味起画像来,确实觉得增加了三根胡子才更有气韵,远远胜过还没有添上的时候。

 北中郎将王坦之认为下围棋是座上隐居,支道林把下围棋看做用手交谈。

 顾长康喜欢人物写生。他想画荆州刺史殷仲堪,仲堪说:“我的相貌不好看,不麻烦你了。”顾长康说:“明府只是因为眼睛罢了。只要明显地点出瞳人,用飞白笔法轻轻掠过上面,让它像一抹轻云遮住太阳一样,这不很好吗。”

 顾长康画谢幼舆的像,把他安置在山崖乱石中。有人问他什么原因,顾长康说:“谢幼舆说过:‘在一山一水问游乐,自以为超过他。’这位先生就该安置在山崖沟壑里。”

 顾长康画人像,有的几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形体的美丑,本来和神妙之处没有什么关系;画像要能传神。正是在这里面。”

 顾长康谈论作画时说:“要画出手挥五弦的动作很容易,要画出目送归鸿的神态就很难。”

描写仙女山美的词语有什么?

《世说新语》是一部对中国思想文化,特别是士人精神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以生动传神的笔触,优美精炼的语言,分门别类地记录了汉末、三国、两晋人物的逸闻轶趣,是那个时代的精彩缩影.《世说新语》中有很多成语,现整理如下:

席不暇暖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陈(仲举)曰:“武王式商容之间,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释义: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难兄难弟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释义:原义形容两兄弟都好,才得相当,难分上下,今指共过患难的人或都处于同样困境(环境艰苦)的人,含贬意.

近义词:一丘之貉、不相上下

反义词:大相径庭、判若云泥

身无长物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释义: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近义词:别无长物、空空如也、阮囊羞涩、家徒四壁

反义词:绰有余裕、丰衣足食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释义: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释义: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事之整体被毁灭,其个体也无以保全.

黑白分明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稽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

释义: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近义词:泾渭分明、一清二楚

反义词: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吴牛喘月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释义: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词:蜀犬吠日

千里莼羹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释义:多作思乡之辞.

百感交集

处:《世说新语·言语》

卫阶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释义: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近义词: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反义词:心如枯槁

楚楚可怜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曰:“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

释义:原指幼松丛密柔弱,后形容女子形体姿态娇柔可爱,也形容神情凄楚或处境令人可怜.

近义词:妩媚动人

反义词:望而生畏、令人作呕

云兴霞蔚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释义: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近义词:五彩缤纷、云兴霞蔚、花团锦簇

反义词:漆黑一团、暗淡无光

千岩万壑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释义: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近义词:千山万水、千山万壑

反义词:一马平川

应接不暇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释义: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近义词: 目不暇接

反义词: 应付裕如

一览无余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

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释义: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近义词: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反义词: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骨肉相残

出处:《世说新语·政事》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释义:比喻自相残杀.

近义词:同室操戈、兄弟阋墙

反义词:情同手足、辅车相依、亲密无间

牖中窥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罱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释义:比喻见识不广.

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以蠡测海

反义词:高瞻远瞩、见多识广、深谋远虑

拾人牙慧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释义:原指言谈中所流露漂亮言辞,后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语为己用,或抄袭他人的语言或文字.

近义词:人云亦云

反义词: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释义:原指独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后来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创造新奇的式样;有时带贬义,指另搞一套.

近义词:别出心裁、独树一帜

反义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登峰造极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释义: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近义词:叹为观止、空前绝后

反义词:平淡无奇、屡见不鲜

相煎何急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释义: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间自相残杀或迫害.

近义词: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反义词: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掷地有声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释义:形容语句言词巧妙华美、语言铿锵有致.

近义词:字字珠矶

反义词:诘屈聱牙

倚马可待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释义: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义形于色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释义:伸张正义的神态在脸上流露出来,形容非常义愤.

近义词:义无反顾、义正词严、义愤填膺

反义词:理屈词穷、无理取闹、心怀叵测

知难而退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释义:见到困难就后退.

近义词:望而却步

反义词:勇往无前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时可以作“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近义词:坐井观天

反义词:纵览全局

拂袖而去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 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袖而去.”

释义: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近义词:扬长而去

反义词:不期而遇

举止自若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裴叔则被收,神气无变,举止自若/

释义: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近义词:镇定自若

反义词:惊荒失措

入幕之宾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也.”

释义: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讥讽妇女私姘的男人,亦用此语.

神色自若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初见谢失仪,而神色自若,坐上宾客相贬笑.

释义: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近义词: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反义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怅然若失

出处:《世说新语·雅量》

殷怅然自失.

释义:心情恍惚,没了主意,像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痛快.

近义词:若有所失、六神无主

反义词:泰然自若、若无其事

志大才疏

出处:《世说新语·识鉴》 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

释义: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足

近义词:眼高手低

反义词:雄才大略

栋梁之材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释义: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同义词:出类拔萃

反义词:庸碌之辈

拨云见日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拨云雾睹青天.”

释义:拨开乌云见到青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近义词:豁然开朗、水落石出

皮里阳秋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释义:指表面不露好恶、不表态度,但内心实际上是有褒贬的.

近义词:指桑骂槐、委婉曲折

反义词: 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金玉满堂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释义: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用来形容学识丰富.

近义词:堆金积玉

反义词:家徒四壁

堕云雾中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释义: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反义词:豁然开朗

后起之秀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 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逸望,真后来之秀.”

释义:指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近义词:青出于蓝

以天下为己任

出处:《世说新语·品藻》 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

释义: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一丘一壑

出处:《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释义:用来比喻归隐山野、纵情山水、放纵旷达的情怀.

老生常谈

出处:《世说新语·规箴》 何晏、邓扬令管辂作卦,云:“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扬曰:“此老生之常谈.”

释义: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近义词:陈词滥调、老调重弹

反义词:标新立异、真知灼见

肃然起敬

出处:《世说新语·规箴》

***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释义: 肃穆地产生恭敬钦佩的态度或心情.

近义词:毕恭毕竟

反义词:嗤之以鼻

旁若无人

出处:《世说新语·豪爽》 帝令取鼓与之,(王敦)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世说新语·简傲》 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释义: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近义词:目中无人

反义词:众目睽睽

面如傅粉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释义:形容男子美貌.

鹤立鸡群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释义: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近义词:出类拔萃、超群绝伦

反义词:相形见绌、滥竽充数

自惭形秽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隽爽有风姿,见玠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释义:自己为自己形象不体面或自觉不如别人而羞愧.

近义词:自愧不如

反义词:自命不凡

琳琅满目

出处:《世说新语·容止》 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释义:比喻随处可见珍异的物品、出色的文章或杰出的人才.

近义词:美不胜收

反义词:满目疮痍

国破家亡

出处:《世说新语·贤媛》 徐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

释义: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反义词:国泰民安

独木难支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元裒如北夏门,拉捋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释义: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要倒塌的东西,比如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近义词:力不从心、孤掌难鸣

反义词:力挽狂澜、众志成城

引人入胜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释义: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

近义词:令人神往

反义词:味同嚼蜡

一往情深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释义:指对人或对事物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近义词:深情厚意、情深意重

反义词: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出处:《世说新语·任诞》 人问其故,王(子猷)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安道)?”

释义: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指兴致融景而产生,又随兴致被破坏而改变最初的想法.

攀龙附凤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犹以文***可观,意思详序,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释义: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也用来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

近义词:攀龙附骥、攀高结贵

反义词:安贫守道、刚直不阿

普天同庆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中宗笑曰:“此事岂可使卿助邪?”

释义:整个天下一块庆祝.

近义词:举国欢腾

反义词:哀鸿遍野

空洞无物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释义:没有什么内容,没有东西,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或不切实际.

近义词:空空如也、有名无实

反义词:名副其实、言之有物

后生可畏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郗重熙与谢公书,道:“王敬仁闻一年少怀问鼎,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

释义: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近义词:少年老成

反义词:少不更事

渐入佳境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近义词:佳境渐至

反义词:急转直下

咄咄逼人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释义: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近义词:盛气凌人

反义词:和颜悦色

顾名思义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释义:看到名字,就可以想到含义.

近义词:望文生义

反义词:名不符实

望梅止渴

出处:《世说新语·***谲》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释义: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或别人.

近义词:画饼充饥

反义词:心想事成

咄咄怪事

出处:《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被废后,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释义: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常理,让人无法理解.

近义词:莫名其妙、不可思议

反义词:顺理成章、天经地义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出处:《世说新语·尤悔》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释义:流芳百世指美好的名声在后世永久流传

遗臭万年指人虽死了,但坏名声却永远传了下去,遭人唾骂.

近义词:流芳百世 永垂不朽、名传千古

遗臭万年 声名狼藉、臭名昭著

反义词: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臭名远扬

遗臭万年 流芳百世、万古流芳

卿卿我我

出处:《世说新语·惑溺》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释义: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近义词:两小无猜、儿女情长

反义词:视同陌路、敬而远之

有哪些成语是“一()一()”?

1、一丘一壑?[ yī qiū yī hè ]?

释义:丘:土山;壑:山沟。 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出 处:《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2、胸有邱壑?[ xiōng yǒu qiū hè ]?

释义: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 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3、锦绣山河?[ jǐn xiù shān hé ]?

释义: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出 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一回:“正是华丽境域,锦绣山河,好不动人歆羡呀!”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4、湖光山色?[ hú guāng shān sè ]?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 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 处:宋·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5、山光水色?[ shān guāng shuǐ sè ]?

释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出 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端委的网络解释端委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一丘一壑,一东一西,一丝一毫,一举一动,一予一夺

1.一丘一壑

拼音:yī ?qiū ?yī ?hè

简拼:yqyh

解释: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出处:《汉书·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端委庙堂,使百官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示例:兄以~过之,且筑圹于侧,与山缔生死盟。 明·徐宏祖《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寄情山水。

2.一东一西

拼音:yī ?dōng ?yī ?xī

简拼:ydyx

解释: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指各在遥远的一方。也比喻背道而驰

出处:唐·戎昱《送李参军》:"一东一西如别鹤,一南一北似浮云。"

示例:~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 唐·王建《古谣》。

3.一丝一毫

拼音:yī ?sī ?yī ?háo

简拼:ysyh

解释: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示例: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允许有~的误差。

近义词:一针一线、一星半点、微乎其微

反义词:成千上万、成千累万

用法:作定语、宾语;形容十分精密。

4.一举一动

拼音:yī ?jǔ ?yī ?dòng

简拼:yjyd

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示例:她的~都象个多年的媳妇,麻利,老到,还带着点自得的劲儿。 老舍《骆驼祥子》十五。

近义词: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歇后语:十冬腊月挺杠铃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人的言行。

5.一予一夺

拼音:yī ?yǔ ?yī ?duó

简拼:yyyd

解释:一回儿给了,一回儿又拿回去。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七年之中,一予一夺,二三孰甚焉。"《六韬·龙韬·奇兵篇》:"一喜一怒,一予一夺,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调和三军,制一臣下也。"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姜夔的词中,幼舆高志是什么典故

端委的网络解释是:端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端委的网络解释是:端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注音是:ㄉㄨㄢㄨㄟˇ。结构是:端(左右结构)委(上下结构)。拼音是:duānwěi。

端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古代礼服。2.始末;底细。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礼服。引《左传·昭公元年》:“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杜预注:“端委,礼衣。”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礼衣端正无杀,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长,故曰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_:‘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_则,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⒉始末;底细。引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西行见峰顶洞门西坠处,危峡孤悬,下有长垣环之,仰眺不得端委,则藩府别圃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蕙芳》:“媪益疑,具言端委。”

关于端委的诗句

元规端委端委论百揆忽辞端委侍岩廓

关于端委的成语

波委云集穷源竟委委罪于人原原委委_端竟委溯端竟委蟠委错_

关于端委的词语

溯端竟委委弃泥涂蟠委错_一锅端斯文委地波委云集委罪于人_端竟委穷源竟委钟离委珠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端委的详细信息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晋书》卷四十九〈谢鲲列传〉~377~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韬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敦有不臣之?,显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羊曼、桓彝、阮孚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此词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初秋,这时辛弃疾罢官居于上饶带湖私宅。

鹅湖为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顶积水成湖,因东晋人龚氏曾在此养鹅故名。山下有鹅湖寺,景色幽美。辛氏闲居时常往此处游玩。辛弃疾自公元1162年率众南来,一直勤奋供职,很想有所作为,但由于他直言敢说,矢心抗战,终遭主降派排挤,赋闲家居。他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落职后虽有时也寄情山水,与鸥鹭为友,但因难忘国事,难忘中原,故而时时忧愤难平。此词即抒写他闲居时的苦闷和对出处进退的矛盾心情。

上片是对居处周围景物的描写。首句写室内,后三句是室外所见。“枕簟”指竹席。一个初秋的傍晚,词人躺在堂前的竹席上,溪风飕飕吹来,使他顿觉如同深秋般的凉意。这一方面是词人病后体弱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心境悲凉的表现。再看室外:远方天空的片片白云因天色将晚已渐收尽,近处水上红莲在晚风中摇摇晃晃,挤挤挨挨,全都象喝醉了酒似的。只有岸上的白鹭默默地站着,好象也在发愁,尽管它全身的羽毛都已愁白。这几句表面在写景物,实则以景物自比,曲折地表达自我心境。

过片“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连用三典,音调铿锵,语势急促。《世说新语·黜免》载:晋殷浩被废后,口无怨言,但终日用手在空中画“咄咄怪事”四字。《新唐书·司空图传》记载:司空图隐居中条山,筑亭名“休休”。自谓: “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一丘一壑”典出《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人问其所以。顾曰: “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壑中。”又“明帝尝问谢鲲‘卿自谓何如庾亮?’答曰: ‘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这里词人将三个典故连成一气,犹说殷浩干么要那么愤愤不平,整日空画“咄咄怪事”?我看应象司空图那样自认不才,善罢甘休;学谢鲲置身于一丘一壑中,那样不也很自在快活吗?作者反用典故,故作快活语,但仍不难看出其心中难抑的不平之气。

末两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表面是自叹病后筋力衰退,懒于上楼。实际上却如同刘备慨叹因久住相府而髀肉复生的心情,正是热望为国效力的曲折表现。

全词无一处言愁而满纸皆愁,无一字诉怨而怨气四溢。旷达中显出沉郁,闲适中露出愤激,很符合古人说小令宜精炼含蓄的要求,也充分显示了辛弃疾这一词坛大家的功力。

“红莲”二句,生派愁怨与花鸟,却自然。结二句,其人之秋乎,良足悲感也。(沈际飞《草堂诗余评》)

其有《匪风》、《下泉》之思乎,可以悲其志矣。妙在结二句放开写,不即不离即含住。(黄苏《蓼园词选》)

稼轩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过南涧双溪楼)等作,不免剑拔弩张。余所爱者,如“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是愁。”又“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又“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之类,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札,斯为绝技。(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信笔直写,似少陵一时挥洒之作。(陈廷焯《云韶集》评)

《吹剑录》云:“古今诗人间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陈秋塘诗:‘不知筋力衰多少,便觉新来懒上楼。’”按此二句乃稼轩词《鹧鸪天》歇拍。稼轩倚声大家,行辈在秋塘稍前,何至取材秋塘诗句。秋塘平昔以才气自豪,亦岂肯沿人所作。或者俞文豹氏误记辛词为陈诗耶?此二句入词则佳,入诗便稍觉未合。词与诗体格不同处,其消息即此可参。(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