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危涕孽子坠心修辞_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30 0
  1. 孟子简介及名言
  2. 孽字来源
  3. 孽字的来历 孽字的由来
  4. 孟子的语录

孟子·尽心上·尽心章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顺受章

孤臣危涕孽子坠心修辞_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尽心上·求我章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皆备章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行习章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尽心上·***章

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

孟子·尽心上·耻大章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尽心上·忘势章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孟子·尽心上·好游章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豪杰章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孟子·尽心上·韩魏章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孟子·尽心上·佚道章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孟子·尽心上·王霸章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孟子·尽心上·仁言章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良知章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深山章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如此章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尽心上·孤孽章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尽心上·容悦章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尽心上·三乐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分定章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尽心上·养老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尽心上·足民章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尽心上·东山章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鸡鸣章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鶏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

孟子简介及名言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白话译文:

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

出处:出自战国中期孟子及其***的《孟子》中的《尽心章句上》。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百度百科-孟子

孽字来源

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2、人不可以***。***之耻,***矣。

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6、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7、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9、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1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1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8、人皆可以为尧舜。

19、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20、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21、吾善养浩然之气。

22、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3、?辞知其所蔽,*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24、虽千万人,吾往矣。

25、养心莫善于寡欲。

26、夫志,气之帅也。

2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9、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为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3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37、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3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9、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4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

4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4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9、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50、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5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3、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5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5、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5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59、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60、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6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62、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包厨也。

6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6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6、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67、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6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1、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槊基,不如待时。

7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78、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79、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孽字的来历 孽字的由来

孽,庶子也。――《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

商君者,魏之庶孽公子也。――《史记·商君书》

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孟子·尽心上》

出自以上几篇文章

孟子的语录

1、孽,庶子也。——《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

2、商君者,魏之庶孽公子也。——《史记·商君书》

3、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孟子·尽心上》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4.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

10.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孟子》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6.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9.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20.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