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_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文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3 0
  1.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是孔子说的话吗,孔子的本意是什么
  2.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的下句是什么?
  3.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诗句翻译
  4.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1、以德报怨没有下一句。

2、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注音:yǐ dé bào yuàn。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_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释义: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5、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早出现在《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与儒家观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净,老子的道德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与当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应辩证分析,不可谬传。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是孔子说的话吗,孔子的本意是什么

“以德报怨”是老子的主张,“以直报怨”是孔子的主张。 老子主张“以德报怨”。通行本《老子.六十三章》曰: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孔子主张“以直报怨”。《论语.宪问》有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里“以德报怨”是问者所引述的别人的主张,对这个主张问者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以此来向孔子请教,而孔子所关心的实质问题是“何以报德”而非“何以报怨”,所以他的回答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则是其次要观点。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的下句是什么?

 原文出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自己的和谐,当今的和谐,还有子孙后代的和谐。

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他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和付出,去面对不讲是非标准、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是一种人生的和人格的浪费。孔子的治国方略,提倡“德主刑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能只讲道德,没有刑罚。以德治国、治家、治人,以讲究礼仪为主,以仁、义、礼、智、信为做人的标准,教化人民,互敬互爱、无欺无诈,达到高雅、高尚、和谐。对少数为非作歹,顽固不化的人,对道德不屑一顾的人,就不要一味讲究宽容,要辅以刑罚。孔子讲求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一味姑息忍让,不是完美的处世之道。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

孔子提倡以两者以外的第三种态度对待报怨的问题。他提倡“以直报怨”,即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也就是说:讲道德要有一个标准,一不能冤冤相报,互相残杀;二不能姑息养奸,纵容犯罪。以直报怨,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以公正的法治来解决不公正的问题,也是对不讲道德的人进行道德和普法教育。法律就是一个标准,一个尺度,人们不能偏离太大。“孔子摄行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就是一个很好的以直报怨的例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诗句翻译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原意为:一个学生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之所以出现现在的现象,可能是断章取义地曲解。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意思是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出自《论语宪问》。

2、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译文: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当别人对你恩德相待时,你应该用同样的德行来回报他们;但当别人对你恶意相待时,你应该直接反击,以“直”报复他们的伤害,而不是用“德”来回报。

出处

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宪问》。

原文节选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问孔子:“如果别人对你怨恨,你应该用什么来回报他们?”

孔子回答道:“如果别人对你有所恩惠,你应该以同样的德行来回报他们;但是如果别人对你有恶意,你应该直接反击,以‘直’来回复他们的伤害,而不是用‘德’来回报。”

赏析

这个名言中的“以直报怨”是孔子反对“以德报怨”的观点的体现。孔子认为,当别人恩待你时,你应该回报他们的恩情,但如果别人恶意相待,你应该直接反击,以抵消他们的攻击。这个名言强调了保护自己和应对不公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这句话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在公元前五世纪时期的思想和道德准则的体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秩序混乱,战乱频繁,人们需要一个有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并应对不公。孔子的这个思想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和道德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德”是指恩惠、恩情,

“怨”是指仇恨、恶意,

“以直”是指直接反击、抵消攻击。

生活启示

这个名言告诉我们,在面对不公和恶意攻击时,我们应该直接反击,以保护自己和应对不公。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回报别人对我们的恩惠和好处,用同样的德行来回报他们。这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将帮助我们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生活启示方面,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树立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总是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当别人对我们不公正时,我们需要勇敢地反抗;当别人对我们好时,我们要心存感激,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们的恩情。同时,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考虑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关系,不要总是盲目地相信别人,也不要总是自私自利,而应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