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琵琶曲,十面埋伏琵琶曲音乐鉴赏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05 0
  1.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
  2. <十面埋伏>的琵琶曲分段和每段的曲名
  3. 琵琶十面埋伏是几级曲目

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扩展资料:

十面埋伏琵琶曲,十面埋伏琵琶曲音乐鉴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作背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写过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乐曲由来

传统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关于《十面埋伏》产生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说,曲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琵琶谱》(1819)。明王猷定(1598—1662)著《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一文中记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

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埋伏》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如:《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 《李氏谱》名《睢阳平楚》,隋秦汉子作;一名《睢阳平楚》,凡十八段;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百度百科——十面埋伏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

琵琶曲《十面埋伏》(简称《十面》,又名《淮阴平楚》),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决战时,汉军击败楚军这一历史事实集中概括写成的。

据明代王猷定(1598~1662)《四照堂集》所记载:“《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非,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些描写与《十面埋伏》的音乐意境极为相似,可以断定,《楚汉》即《十面埋伏》之前身。

清代华秋苹编的《琵琶谱》中收入的《十面》,是《十面埋伏》的最早版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王君锡传谱、李芳园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亦收此曲,更名为《淮阴平楚》,虽记为隋代秦汉子作,历史上实无秦汉子其人。所以,如同很多民间音乐一样,《十面埋伏》的作者仍属“实无考证”之列。

<十面埋伏>的琵琶曲分段和每段的曲名

琵琶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如下:

1、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的汉军阵容。共包括五个小段。“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渲染了战争气氛。

2、“吹打”是全曲旋律性较强、抒情气息浓郁的段落。琵琶模拟出古代吹管乐器演奏的行进曲音调。这段音乐像是古代行军时笙管齐鸣的场面,刻画了纪律严明的汉军浩浩荡荡、由远及近、阔步前进的形象。

3、“点将”“排阵”“走队”三个段落在实际演奏中是有所变化和取舍的。它们相同的特点都是节奏整齐紧凑,音调跳跃富于弹性,表现了刘邦汉军战斗前高昂的士气。

操练中队形变换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矫健的形象,乐曲有条不紊的结构安排,使得情绪的发展步步进逼,为过渡到激战场面作了充分的铺垫。

4、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

“埋伏”中的音乐和它描绘的意境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它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和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给人以一种夜幕笼罩下伏兵四起,逼近楚军的阴森感。

5、包括后五个小段落,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形成鲜明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段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

后三小段描绘汉军以胜利姿态出现的种种情景,演奏时候常有不同的删节,目的是使乐曲情绪集中,避免冗长。

琵琶十面埋伏是几级曲目

十面埋伏为琵琶曲,有些曲谱记载它的曲名为《淮阴平楚》或《楚汉》。今传《十面埋伏》分为十段: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

《十面埋伏》***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分别为: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十面埋伏

琵琶曲。又名《淮阴平楚》。流传至今约400余年。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全曲分13段:1.烈营(分营、擂鼓、掌号、马蹄声); 2.吹打; 3.点将; 4.排阵、走队; 5.埋伏;6.小战; 7.呐喊; 8.大战; 9.败阵(垓下楚军被重重包围,项羽败阵);10.乌江自刎;11.争功; 12.凯旋; 13.回营。各种乐谱在曲名、段落划分上会有不同,但全曲本身大同小异。最后的3段也常被删除。

全曲13个段落还可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5个小段,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突出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

第二部分,中间3个小段,即6、7、8小段,为本曲的核心部分,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战斗场面。

第三部分,最后的5个段落中的前两段旋律凄切悲壮,音乐气氛异常低沉,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愤的艺术形象,后3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姿态出现的各种情景。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中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平稳,而此曲则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本曲气势雄伟激昂,形象鲜明突出。

全曲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五个小段)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好像震撼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第三部分(包括后五个小段)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形成鲜明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段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汉军的胜利者姿态的情景。乐曲中琵琶运用特有的轮指、“刹弦”技巧等来表现情景,尤其在***处“九里山大战”时,就运用了多种琵琶技巧手法来表现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决战,琵琶对喧嚣的音响模拟十分出色,很有感染力。

该琵琶曲即使8级曲目也是9级曲目。

琵琶曲《十面埋伏》在不同的考级教材中被列为不同的级别,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教材中,《十面埋伏》是琵琶考试中的8级曲目,而在中国音乐学院的考级教材中,《十面埋伏》被列为9级曲目。

《十面埋伏》是一首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创作的琵琶曲,演奏技巧丰富,包括煞弦、绞弦、拼双弦等技法,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