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300字左右_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6 0
  1.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
  2.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
  3. 赵匡胤只是一个模仿者,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人是谁?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北宋建立的相关知识点,跟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成语“黄袍加身”说的是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发生的故事。选项中ABD不符合题意,排除,C符合题意,故选C。

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300字左右_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上两个黄袍加身的皇帝,一个没有后人继位,一个死得不明不白。说起黄袍加身,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故事,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匡胤其实是有样学样,在效仿他人。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过两位黄袍加身的皇帝,赵匡胤只是其中之一。

那么,历史上第一位黄袍加身的皇帝是谁呢?其实这个人就是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的老上级,后周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

郭威家庭出身还不错,父亲郭简曾担任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的老爹,史称后唐太祖)的顺州(今北京顺义县)州委书记兼任州长。只是好景不长,郭威还不懂事时,父亲就被军阀?刘窟头? 刘仁恭所杀。母王氏在带着他前往潞州(治所在今 山西***治市)投亲的路上,不幸染病身亡。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郭威的成长历程可想而知。十八岁那年,泽潞节度使李继韬招募兵士,郭威前去应招,由于身材魁梧,又有一身死力气,在缺少父母管教下打架斗殴更是一把好手。李继韬一见之下就喜欢上了,将他留在身边做?牙兵?(藩帅的亲兵)。

就像《亮剑》里的魏和尚,仗着有李云龙惯着,一个小小警卫员比谁都牛。郭威在李继韬身边当警卫员期间,喝酒是常态,还时不时的跟人练练,李继韬是睁只眼闭只眼,让他更加目空一切。

据说有一次郭威吃饱喝足了撑的,又到街上瞎溜达,听说市场上来了个***的摊贩,不但短斤缺两,还欺压同行,十分蛮横,大家都不敢惹他。郭威好勇斗狠的脾气上来了,仗着几分酒气来到了摊贩跟前,先是让摊贩割肉,然后百般挑剔,继而是污言秽进行辱骂,那肉贩子看到郭威穿的行头,还以为是城管队的,点头哈腰,尽量克制。可最终还是忍不下去,扯开衣服用手指着自己的肚子喊道:?我知道你是来找茬的,来啊,有种你就照这儿捅一刀!?

面对威胁,郭威可真对得起自己的名字,抄起刀子就照着对方所指的地方捅去:这可是你叫我捅的!

肉贩子当场一命呜呼,郭威因故意被送进了监狱。李继韬对他的勇气和胆量更加佩服,命人将他领了回来。 后来,李继韬被后唐庄宗李存勖打败,郭威被收编进了后唐军队,还被李存勖选进了亲军?从马直?。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李存勖死于叛军的乱箭之中,从马直被解散,郭威成了下岗人员,又回到了当初食不果腹,衣不敝体的境况。

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郭威最落魄之际,老天安排他遇上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贵人。此人也是一名下岗的人员,姓柴,之前是李存勖皇宫里的一名嫔御(地位较低的妃嫔)。

原来,李存勖死后,取代他的后唐明宗李嗣源搞后宫裁员,遣散了部分宫女,柴氏就是其中之一。柴氏老家在邢州(今河北邢台市)龙岗,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父母听说女儿被买断工龄下岗后,专车来接她回家。一家人走到孟津渡口,准备过黄河时,遇上暴雨,黄河水面浊浪滔天,只好找旅馆停下。

一连几天,大雨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一天,柴姑娘正无聊地凭窗观看雨中迷蒙的天地之时,暮然间看到一个彪形大汉冒雨踏进了旅馆,虽然浑身湿透像个落汤鸡,但掩不住一身英豪之气。柴姑娘不愧是在皇宫大院呆过的人,一眼看出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柴姑娘从服务员口中得知,来人也住在这间旅馆,名叫郭威,住宿登记也是河北邢州人,曾在部队服役,警卫员出身,如今下岗了正不知何去何从。柴姑娘听到这里,不禁怦然心动,当即决定托付终身。

柴家父母当然极力反对,说:?你曾经是皇帝身边的人,最起码也要做个封疆大吏的夫人,怎么能嫁个一无所有的下岗士兵呢??

柴姑娘说:?正因为我在宫中呆过,见过的达官显贵多了去,一见此人就知道他将来贵不可言,机不可失,你们要拦我跟你急!?

父母知道女儿决心已定,只好依着她。于是帮助两人在旅馆里举办了婚礼。拜过天地父母后,柴姑娘将宫中得到的金银珠宝分成两分,一份孝敬父母,一份自己着。

送走父母后,柴姑娘,不,应该是郭夫人了。郭夫人对老公说:?老公,以后我依靠你了,你以后一定能够飞黄腾达,出人投地的,你继续投军去罢,我会做你的后盾,并大力资助你的!?

郭威一个穷光蛋白捡了个白富美,一下子舍都有了,当然惟老婆的命是从。于是再次从军,投奔了石敬瑭的帐下。之后被调到侍卫马步都虞侯刘知远身边,从此跟随刘知远征战天下。由于他办事干练,头脑灵活,很快得到刘知远的信任,视为左膀右臂。

刘知远的动静越闹大,成了割据一方的实力派人物。郭威等人趁机劝他称帝建国。刘知远遂于天福十二年(947年)称帝,建立后汉,打下开封城后,改名汴京,定为都城。

郭威因力助刘知远称帝有功,擢升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统帅大军的将领,位至宰相。不久,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逝,郭威和苏逢吉同时受命,立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

不久后汉爆发了三镇叛乱,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相继拥兵造反。朝廷屡次出兵讨伐,均无功而返。乾祐元年(948年),郭威率奉命率兵平叛,正是在这次平叛中,郭威接收了前来投军的老同事的儿子赵匡胤。

李守贞在郭威的四面围攻下,带着老婆一道自焚身亡。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继归降,风雨飘摇的后汉***转危为安。之后,郭威又移师北伐,大败契丹,以功进封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河北诸州郡皆听郭威节制。

后汉隐帝刘承祐才过了几天太平的日子,就像很多自取灭亡的君王一样,听信谗言,搞怀疑一切打倒一切那一套,大肆诛杀功臣。乾祐三年(950年),刘承祐与亲信李业密谋,密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郭威等人;又命令镇宁军节度李弘义诛杀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企图一举铲除前朝旧将势力。

李弘义是个有正义感的人,将刘承祐的密令出示给了王殷,王殷即刻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此时想不反都不成了,经与谋士魏仁浦商量,以***乱真,伪造诏书,说是刘承祐让他在军中实行大清洗,并将***诏书出示给诸将领过目,导致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要郭威当带头大哥,打回京城,以?清君侧?。

郭威担任邺都留守时,并没有带家属上任。他这一起兵造反,导致留在汴京的家眷也全部遇害,包括他那白富美夫人柴氏,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儿子(《新五代史》:?婴孺无免者。?)。

不过郭威很快替他们报了仇。他挥师直指京城,势如破竹,隐帝在出逃途中被乱军所杀,郭威带兵入京,从容觐见李太后,***意商议由太后临朝听政、拥立刘知远的侄子刘斌入继大统。随后突然收到紧急报告,说是契丹南下犯边,李太后遂命郭威率军出征。

郭威率军北上到达澶州,官兵突然闹腾起来,要拥立郭威称帝,由于事发仓促,来不及赶制黄袍,大家心下急之下扯下黄旗披在郭威的身上,三军将士齐齐跪下,在几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山呼中,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就此完美收场。郭威回师汴梁,逼李太后任命他为?监国?,夺得国政。

第二年开春(公元年 951年),改元广顺,这一年就定为广顺元年。郭威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后周,追封死去的柴氏为皇后,收柴皇后的侄儿柴荣为养子。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由于全家?婴孺无免者?,由柴荣继位为帝,史称周世宗。

柴荣只在位六年,显德六年(959年)六月,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周世宗,年仅39岁就突然病逝,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后周恭帝)继位。这时已升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开始闪亮登场。

第二年(960年)正月初一,相同的一幕出现了。又有将领上报***军情,说是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进犯,赵匡胤同样领到了统率诸军北上御敌的任务。正月初二,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着手实施兵变***。当天晚上,先是赵匡胤的亲信在官兵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官兵们的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兵变***水到渠成。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再***当年郭威时的情景。不同的是,几万将士呼喊万岁的声音数公里外都能听到。赵匡胤却装模作样的说道:?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大家也陪着一起装,大声回答 ?惟命是听?。

赵匡胤兵不血刃当上皇帝后,改国号为?宋?,史称?宋朝?、?北宋?, 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如果说郭威当年对后汉有深仇大恨,不得不反的话,那赵匡胤纯粹是知恩不图报,欺负你人家后周孤儿寡母。

不过他的报应也来了。开宝九年(***6年)十月十九日夜,被称为功夫皇帝、一向身体健壮的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饮酒,第二天清晨就暴毙了,享年五十岁。关于赵匡的离奇去世,至今还是一段历史公案,最流行的说法是《湘山野录》中记录的?烛影斧声?, 赵光义为了篡位谋杀了皇帝哥哥。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6年11月14日),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

中文名: 赵匡胤

别名: 庙号:太祖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涿州(治今河北涿县)

出生日期: 公元927年

逝世日期: 公元***6年

职业: 皇帝,军事家,政治家,武术家

主要成就: 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

目录

个人档案

家庭介绍

人物生平

生平事迹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北征契丹,暴死途中

延伸家族

改革制度

相关***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名相赵普

轶闻故事

神秘死亡的种种推测

历史评价

相关***剧李后主与赵匡胤

情剑山河

桌游QQ英雄杀游戏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贴吧相册 个人档案

家庭介绍

人物生平

生平事迹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北征契丹,暴死途中

延伸家族

改革制度

相关***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名相赵普

轶闻故事

神秘死亡的种种推测

历史评价相关***剧

李后主与赵匡胤 情剑山河桌游QQ英雄杀游戏人物

赵匡胤-宋太祖贴吧相册 展开   赵匡胤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姓名:赵匡胤 小名:香孩儿,赵九重 生辰: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 忌日: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6年11月14日) 庙号:太祖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属相:猪 籍贯:祖籍清苑(今河北省清苑县),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 出生地:河南洛阳夹马营 陵寝: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西南堤东保) 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 母亲:杜太后 初婚:19岁 配偶: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子女:4子6女 民族:汉族 赵匡胤称帝后,963年平定南平(荆南)和武平(湖南),965年灭后蜀,三年后,太祖改元年号为开宝,有过历史上的“开宝北伐”,***1年灭南汉,***5年,灭南唐,俘虏南唐后主李煜,除北汉之外,十国基本统一。(参见宋朝统一战争) 赵匡胤在位16年,死于开宝九年十月二十(***6年11月14日)日晨五更时分,时年50岁,庙号太祖,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他的死因颇为蹊跷,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传说是其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因避太祖讳改名光义)加害,篡夺帝位。真是天道玄远,难以祥说。

编辑本段家庭介绍

皇后 孝惠贺皇后

孝明王皇后

孝章宋皇后

子 长子赵德秀,滕王,早亡

次子赵德昭,燕懿王,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

三子赵德林,舒王

四子赵德芳,秦康惠王,早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

女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封昭庆公主,进封郑国公主,改秦国公主。进长公主。后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改贤肃大长帝姬。

鲁国大长公主,封延庆公主,进封许国公主。改晋国公主。进长公主。进大长公主。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封永庆公主,进封虢国公主。改齐国公主。进许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改封陈国大长公主。改贤惠大长帝姬。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赵匡胤起初投奔后汉大将郭威,因喜爱武艺,得到了郭威的赏识。后他又 赵匡胤

参预拥立郭威为后周皇帝,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而升任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时仅7岁。赵匡胤和弟赵匡义幕僚赵普密谋篡夺皇位。 公元960年正月,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和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有人来汴京报告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击后周。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慌忙派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御敌。甲辰日,行至陈桥驿(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40里处)驻宿。第二天黎明,陈桥驿四周突然呼声大起。赵匡胤酒醉方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一个个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以赵匡义和赵普为首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众将又不等赵匡胤回答,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高呼“万岁”。这一件事,历史上称为“陈桥兵变”。 接着,赵匡胤带领大军返回汴。后周大臣韩通闻变,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组织兵力对抗。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将他杀死。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正月初五日下午,赵匡胤废去柴宗训,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汴京,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眼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在赵普的帮助谋划下,赵匡胤首先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等的反抗,然后***取“先南后北”的统一中国的策略,先后攻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同时又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取了许多措施。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饮到一半,宋太祖说:“要不是靠众将拥立;我不会有今日。但是,当了天子,日子也实在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逍遥自在。如今我几乎没有一夜睡得安稳。”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听出话中有话,忙表白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你们虽然不会有异心,但是,***如有朝一日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做皇帝,恐 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大惊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道:“—个人的寿命,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人生在世,不过是为了荣华富贵,享受安乐罢了。我为你们打算,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购置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自己也可以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在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岂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权的故事。不久,太祖以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将地方上的行***,财***收归中央。这些措施,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内守外”,重文轻武,导致北宋日后“内重外轻”、“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把大量田地赐给交出兵权的将领,又加剧了土地的兼并,使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将,却很喜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周世宗平江淮(今淮河流域)时,有人向周世宗告密说,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世宗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世宗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赵匡胤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学士陶毂、窦仪准确地回答出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的。赵匡胤用人不问资历。他一方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 雪夜访普图

[1]赵匡胤颇有胆略。在他称帝之初,节度使的势力很盛,骄横难制。有一天,赵匡胤将他们召来,授给他们每人一把佩剑,一副强弓,一匹骏马,然后他也单身上马,不带卫士,和这些节度使一起驰出皇宫。到了固子门的树林之中,又与他们一起下马饮酒。饮了几杯酒以后,赵匡胤突然对他们说:“这里僻静无人,你们之中谁想当皇帝的,可以杀了我,然后去登基。”这些节度使都被他的这种气概镇住了,一个个拜伏在地,战栗不止,连称“不敢,不敢”。赵匡胤再三询问,他们吓得只是埋头不语。赵匡胤就训斥他们说:“你们既然要我做天子,就应当各尽臣下的职责,今后不准再骄横不法,目无天子!”节度使们都三呼万岁,表示顺从。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见宫妃抱着一个婴儿,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赵匡胤说:“我接人之位,再要之子,我不忍心。”就把这婴儿送给潘美抚养,以后也没再问起过,潘美也一直没有向太祖提起这婴儿。这婴儿成人后,取名惟吉,官至刺史。 还有一次,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都大惊失色,太祖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以后果然也就没事了。 陈桥驿在陈桥和封邱(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处)之间。赵匡胤兵变时,陈桥守门官闭门防守,不放赵匡胤军通过。赵匡胤只得转道封邱,封邱守门官马上开门放行。赵匡胤即帝位后,反而晋升了陈桥守门官的官职,称赞他忠于职守,并斥责封邱守门官临危失职,将他斩首。 赵匡胤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赵匡胤马上接 蹴踘图轴

[2]见了他。赵匡胤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臣子回答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赵匡胤怒用斧子柄击他的嘴,打落了他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我?”臣子回答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天的事记载下来。”太祖一听,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赐赏他,以示褒扬。 公元***6年10月,太祖病倒,一切军政人事都委托赵匡义代理。赵匡义白天处理朝政,晚上去万岁殿探望兄长。癸丑日傍晚,天上下着大雪,赵匡义还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赶来传旨,说皇上召他快快去万岁殿。他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什么意思。赵光义命令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和赵匡义说什么话,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象是赵匡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光义跑到门口传呼太监即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死去。据此,后人有种种猜疑,有的说赵匡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时去挑逗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见状大怒,抛出斧子去击赵匡义,赵匡义闪开,斧子戳地;有的说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匡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有的认为是赵匡义谋杀太祖。至今这烛影斧声仍为千年疑案。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为东西班行首,后随柴荣征讨淮南、扬州等地,官至匡国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后又拜为检校太傅殿前都检点,称为禁军总将领。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959年授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割据***。

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赵匡胤只是一个模仿者,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人是谁?

宋朝,公元960年兴,公元1279年亡,其间共319年。

宋词、造纸术、活版印刷术、《清明上河图》,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都在这个时代产生。而这319年起始的故事,――陈桥兵变――就发生在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驿。

有人说,如果宋朝的历史是***,那么龙首就在新乡,龙身在开封,龙尾在杭州。

由新乡市沿黄河北岸东行,或由开封市越黄河向北,陈桥驿博物馆就座落在黄河北岸。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年赵匡胤拴系战马的一株黑槐。这黑槐树,树身一人搂不过来,可见当年绿荫如盖、枝繁叶茂的景象。一千余年过去,黑槐树已经枯死,但树身还挺拔不倒。树旁立有一通古越人金梦麟《题系马槐》诗碑,诗中赞道:“千古兴王地,擎天一柱巍。”

环顾这古槐、石马、石碑,似乎还听得到那金戈铁马的余音……

少年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他的父亲叫弘殷,是军中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母亲杜氏在洛阳的夹马营内,生下了赵匡胤。史书记载,他出生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所以又有小名儿叫“香孩儿”。匡胤渐渐长大,体貌雄伟,性情豪爽,经常跟着父亲,出入兵营,学习骑马射箭,而且总能超过他人。《宋书》记载说:“识者知其非常人”。

小匡胤少年有志,有一次,他对母亲说:“母亲,治世用文,乱世用武,如今这世道混乱,兵戈相交,儿愿熟练武艺,以后如有机会可乘,能够安邦定国,才算不虚度此生呢!”

一天,一位少年故意牵了一匹未经驯服的骏马,来访匡胤。说道:“这马狂纵得很,还没有一个人敢骑它,我想你的骑术高明,所以特来请教。”

匡胤一听,不由得仔细打量这马,只见它黄鬃黑鬣,膘肥毛亮,浑身就像披着闪光的绸缎,果然是一匹好马。他微微一笑:“天下没有难骑的马,越是犟,我越是要骑!”

说罢,纵身跳上未配鞍鞯的马背,那马也不待策鞭,仰天咴咴嘶叫几声,便扬起四蹄,得得急跑,翻起泥花飞溅。

转眼来到街市,那马越发撒欢,根本不听约束,横冲上斜道。匡胤不及躲闪,额头恰碰在一处门楣上,一个倒筋斗,翻了下来!

远处的人们看见,以为匡胤一定撞得头破血流!哪想,只见他又徐徐起身,奋身奔跑,又追上了那桀骜不驯的马,纵身一跃,跨上马背。那马终于驯服,顺着匡胤的鞭子,安然归来。众人上前一看,匡胤竟无些许伤痕。原来,他顺势翻下,并未伤及。一时声名大震。

崭露头角

在匡胤成长的年月里,后晋灭亡,后汉建立,中原一带多次遭受北方契丹统治者的骚扰,百姓叫苦连天。赵匡胤听到被搔扰的消息,时时忧叹,时时击掌,恨不能立刻从军,驱除大敌。

汉隐帝乾佑年间,赵匡胤的父亲带兵出征凤翔,匡胤没能同父亲西征,失去了立功机会,内心不安。他恳求母亲,让他去追随父亲,但母亲以他新婚燕尔,不宜离家为由,不答应他。匡胤无奈,便下决心偷偷离开了家,直奔襄阳。直到半途中,才寄信回家,抚慰母亲和妻子。家人得信,也只好叹惜。

这一日,他渡过河水,只见前面层峦叠嶂,异常险峻,山后隐隐约约有一大营,据险驻扎。那营帐前一面大旗,随风飘扬,旗上绣着一个“郭”字。原来,这座大营的主帅,就是后汉枢密副使郭威。所有西面各军,由他辖制。此时,他正在前往征讨造反的李守真途中。

匡胤见此,大步前去,请求拜见。郭威听了兵士的通报,将他招入,见他方面大耳,体貌魁梧,很是高兴。待问明了匡胤的籍贯家世,更是惊喜。

从此,赵匡胤留在郭营,披坚执锐,屡屡建功。郭威待他甚好,但迟迟没有举荐,将他留在身边。

乾佑3年,即公元950年,后汉隐帝刘承佑怀疑郭威造反并欲杀之,郭威一怒之下,打进东京,杀了的刘承佑,自己做了皇帝,号后周。以赵匡胤的功德,封他为后周禁卫军之官。

三年之后,郭威病死,周世宗柴荣继位。在其后随周世宗北拒契丹、南征淮南的作战中,赵匡胤治军甚严,勇谋相济,于高平(今在山东)冲破敌围,扭转战局,在口败敌万人,计取滁州城,征战无数,其军事统帅才能日臻完备,得到世宗的优厚赏赐。同时,他还能听取谏言,闻过则改,知人善用,体恤百姓,所以声望日高,拥戴者渐众。

王呙

显德六年,因为北汉时常恃辽抗周,周世宗决定率兵征辽,命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另派韩通为陆路都部署。两将先行率军出发,水陆并进。世宗自己率军作他们后应。

这一路,直破宁州、益津关、瓦桥关,眼看就要攻取幽州(今北京),周世宗忽然病倒。无奈,只好班师返京都。

回到汴梁,赵匡胤因随世宗征辽有功,被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军,兼检校太傅,他的权势威名,由此更盛。

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人不是赵匡胤,赵匡胤这招黄袍加身跟后周太祖郭威学的,也就是黄袍加身的原版,公元950年郭威的黄旗加身被迫称帝的故事。

公元904年,郭威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似乎家庭条件还可以,但好景不长,在他少时,当官的父亲被军阀所杀,母亲也随之去世,他是被亲戚养大的,从此家庭条件一落千丈,过上了孤寒的生活。但郭威性刚毅,成年后拜入当地军官部下为军卒,由此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征程。

平三乱以前的郭威更多的是一个吏人的角色,他没有多少领兵做战的经验,更没有多少心腹可用。到了平三叛,拒契丹,他才借机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可时间太短了,不过二年的历练,他不敢肯定自己的这帮手下能与他一起走上反船。多番劝进,被郭威***惺惺地拒绝了,逼得手下不得不**进入。手下说罢,一拥上前,将郭威围住。一人从后面冲将上来,撕开一面黄旗来,迅速将旗裹到郭威身上。

众将士顿时伏地,齐呼万岁。郭威无可奈何,只好叹气(我不禁佩服,演得真好啊)道: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啊,罢了,为了你们这些人的性命,我只好舍了自己了。郭威终于凭着心如止水的功夫让众将死心塌地地拥自己为帝了。这一刻,全被一个有心人看在了眼里,这是一个好学生,他叫赵匡胤。也许,他是那个**的人,也许是那个关门的人,又或许是那个撕黄旗的人。

郭威顾不得那千头万绪的国内外形势,既然现在做了皇帝,也就努力做个好皇帝。他开荒地、破旧规、整吏治、惩***,这片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逐渐又焕发出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