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偃武是中华文化吗,修文偃武是中华文化吗知乎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6 0
  1. 民俗学专家:大量印刷对联阻碍了对联文化的传承
  2. 偃的组词大全(约50个) 偃的词语解释_偃是什么意思?
  3. 十个与黄河有关的谚语,成语,俗语并解释意思(意思短点,别太长)
  4. 宋朝的历史概况——越详细越好(尤其是关于杨家将那段)
  5. 关于赞美泸州的诗句
  6. 宋朝好不好?
  7. 汉字“_”的意思是什么?_字笔画是多少

从公元前约六百年起。古希腊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政体。由此而产生的许多民主思想概念成为了两千年后西方民主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的奠基石。在公元前509年罗马王塔克文纽苏佩布被罗马人驱逐,结束了罗马的王政时期,走入共和国时期。在随后的多次政法改革中,罗马共和国所建立的行政,法律,体制等多方面的成就也为日后的西方民主***的建立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从公元前两千年至一千年,中国经历了夏商乃至西周的变迁,奴隶制文明迅猛发展,而自此后的东周时期,历经春秋战国的深远变革,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最终为封建社***取代。其间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制度法律变化巨大。然而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就是在这浩浩荡荡两千年,中国大地上竟从未出现过一个类似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思想体系和共和政治。中国的王权王政理念从未被削弱,反而发扬壮大至皇权皇政时的中央集权。本文就试图就此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一。希腊民主的大致形成过程。

修文偃武是中华文化吗,修文偃武是中华文化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经过了荷马时代之后,希腊逐步进入了城邦社会阶段。在最初各城邦基本上是经由早年的氏族社会演变下来后的贵族统治。当时在希腊存在着重多的城邦。最具代表性的有斯巴达,雅典。而这两个国家又恰恰在其后的数百年里分别代表了奴隶贵族制和奴隶民主制。雅典最初的行政官也是终身制,其后渐变为每年由贵族会议选举,人民大***起作用甚微,其法律制度为贵族所垄断,对平民极不平等。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是日益激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化,加之各城邦国之的争夺。平民的作用日益升高。旧的体制已无法处理雅典内部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出于内政外战的需要,从瑟秀斯,梭伦开始,经庇西特拉图最后至克里斯梯尼,雅典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改。彻底完成了由氏族社会进入到以平民民主为核心的奴隶制民主社会。其基本结构是国家以乡为单位,各乡民选乡长,总管户籍,民选司库,总管税务,民选三十名审判员,总领案件。就连祭司也是选的。再高一层是以十乡为一部,每一乡部有军队,部帅为民选。而每一乡部选派五十人参加联邦元老院。而雅典作为一个

国家就是由这些乡部组成的联邦。代表这一国家的就是元老院(五百人会),公民大会。执政官,法官即三军统领经选举产生。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在当时的一个卓越的创举,对促进希腊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罗马共和制的形成。

有关罗马建城,早期多是神话传说。去除***故事,罗马的形成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罗马人的鼻祖源于公元两千年前移入意大利半岛并定居于亚平宁山脉和阿耳班丘陵一带的拉丁各部落。而这些部落间的松散的联盟逐步形成了罗马城及国家。罗马王罗慕路斯是早期罗马王政的奠基人。由他所发起的集中合并运动使得各部落力量向城市集中。而在此过程中,为了领导这一融合的罗马元老院的酋长会议,以及库里亚大会也应运而生。所谓库里亚,就类似于雅典的胞族。一个库里亚为十个氏族组成。但和希腊人的胞族相比,库里亚的宗教组织成色要少很多,更接近政治实体。而每个部落中库里亚的人数也是可以调整而重新分配的。罗马共有三个部落,有十个库里亚。库里亚大会具有比元老院更高的权力。它决定各种法律的通过。但元老院则负责选举国王,向库里亚大会提交议案。并决定各种内政外交的国策。然而在王政时期,平民并不具有这些参***力。而到了公元前六世纪时罗马平民人数已超过贵族人数。解决这一日益加剧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最终在塞维图里乌当政期间罗马对政治制度又进行了改革。这次则是以个人财产为基础进行阶层划分。

不同阶层出不同数目的百人队(就如同数学里搞加权平均一般,财力越大加权越大,义务也越大)。成立百人队大会。在共计有193个百人队里,富人有98队。所以占优势。在此王政期间,罗马的组织结构的形成是为了应付其对外作战的需要故称军事民主制。

公元前509年,罗马王塔克文纽苏佩布由于不尊元老院和百人队大会权力,被推翻。罗马步入共和时代。在共和初期,执政官由贵族中选举,而延续自图里乌时代的政体,平民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仍远低于贵族。因而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仍很大且日益尖锐。终于引发在前494年罗马对外之战中平民拒服兵役及其后的撤离抗争。结果换来了保民官的设立。保民官(后由两人增至十人)由平民公选,具有否决元老院决议之权。由于保民官的加入罗马得以制定十二铜牌法,此法对私有制,债权,财产继承等作了明文规定。对后来的法学影响甚深。但平民与贵族间的斗争远未结束。而斗争的焦点一直是围绕着土地所有制展开的。经过长期艰难的历程,终于以在公元前376年由保民官盖约李锡尼和鲁西乌塞克斯图的领导下进行了变法。结果平民债务得以清理,贵族对公地垄断得以打破,更重要的,两名执政官需有一人自平民出。而在公元前326年彼特留法废除因债务破产沦为奴隶的规定。至此结束了两百多年的平民抗争。罗马公民大会真正成为代表全国公民的大会。共和制完成。

与希腊民主相比,罗马共和在权力分步上更为不均。财力所起作用更为强大。元老院仍具有决定性的实权。远不如希腊民主般平等。但正因如此,罗马共和***也就更趋向于创造财产、保护财产的职能。这也是为何在其约七百年的历史中罗马能称霸欧亚大陆,纵横无敌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演变过程。

其实和其他上古时代的民族一样。中华民族的始祖也同样经历了原始民主社会。炎黄尧舜年代施行的还是禅让制度。那时候还是“官天下”的。王是公举出来而非世传。然而后来由于被推荐的王族势力日大才作了向“家天下”的转换。大禹制水的成功为他掌握大权建立了厚实的基础。而又是他领导打败三苗的战争。正是依靠如此的基础禹成功的结束了禅让制,奠基夏朝,其子启继守王位,而通过铲灭反对派“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的扈氏,夏王朝得以延复。中华民族正式进入王朝阶段。

夏传代十七,其间有太康失国(丢给射日英雄后翌所领东夷),但经少康中兴夏得以复国且发扬广大。夏强盛于和诸部落的支持,亦亡于诸部落的反对。桀当政时由于暴虐凶残,不忧民苦反殚其财。终于惹得***人怨,被有伊尹扶佐的商汤所领诸侯消灭。

灭掉了夏桀的成汤吸取夏亡的教训。提出“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乃安国之本。汤死后伊尹曾摄政并放逐了昏庸朝政的太甲,而在其思过自改之后又还政于作出“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感慨的太甲。成为千古佳话。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王权观念已深入人心。不篡位不夺权已成人臣准则。在武丁中兴时,商朝进入鼎盛时期。在商朝,政治制度是将国土分为内服(商直辖)和外服(诸邦伯)。但其氏族社会的影子仍然很大。土地仍为氏族公社式的共有制。社会尚无森严的等级制度。商朝共历17世、31王。最后一个亡国之君就是著名的在鹿台自焚的纣王。纣以其暴虐著称。虽勇武有力,才赋极高但刚愎自用,不纳忠言,残害忠贤。加之穷兵犊武。国力耗空。终于在牧野一战亡国。被周武王所灭。

周的开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其后的约九百年里,中国经历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完成了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转化。西周***用了不同于以往的政治制度,通过分封制,宗法制来对国家进行管理。通过分封,社会出现大小不同阶层,形成了“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等级制度。而宗法制又确保世袭相传。嫡系长子的概念由此深入华夏传统。在所有制上,西周开始了以井田制为主的私有制。在这期间生产力得到很***展,进而更加促进私有制的发展。而刑法礼仪的规范化更是后来中华文明得以发扬广大的重要基石。

从形式上讲,周并非在纣王死后立即建立。为了表面功夫,武王仍立纣子庚以承殷祀。当然毫无实权,为武王所派管叔,蔡叔监管。武王死后,管蔡二人不满周公摄政,反到联合武庚反了。结果战败身亡。周公是周王朝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摄政七年进行了很多上面提到的政制礼制的措施。他三年东征,平定殷商残余势力。而成王成年后又还政于成王且克尽职守***成王。最终病死。作了个令孔夫子无比崇尚的大圣人。

在其后的厉王期间,周还经历了一段十四年的“共和行政”,原因是厉王无道,对民众剥削无度,引起民众,被迫流亡。由此国政由诸侯荐周召二公掌管。共和十四年,厉王毙。共伯立宣王还政。共和结束。宣王初期颇有中兴之象,可惜好景不长,终为成大气候。其子幽王即位,这位为搏褒姒一笑的昏君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入侵的西戎蛮兵杀死在骊山。宣告了西周的结束。

四。关于不同文明所走的不同发展道路的思考。

民主也好,专制也好。一个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因为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造成的。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几乎每一民族都经历了从原始社会那种初级民主公有向私有专制的过程。即便是希腊罗马也是如此。而其后来民主共和的产生则是由于其特定背景环境所造成的。比如这两个国家当时都是在一方面要应付对周围邻邦的战争,而另一方面又要应付国内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当时的希波战争(其间有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以及其他雅典为其扩张所进行的战争。罗马方面更是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处在对外的多次战争中。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统治者是需要全民各阶层的大力支持才可能得以生存。正因为有了这一砝码才使得下层阶级能向权威争权。著名的如罗马平民拒绝参战,而在贵族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不尊受承诺后又以撤离运动相要挟才迫使贵族阶层不得不进行改革。罗马共和初期平民与贵族间的斗争是个长期艰苦。是经过多次反复有时甚至是血腥的。而与雅典同时而立为邻的斯巴达则从来便是寡头政治,贵族专制。可见民主共和纯属是逼出来的而绝非有些西方学者鼓吹的所谓民主素质。反观中国历史,在从夏商到西周的演变过程中,邦落内步的阶级矛盾从来就不是社会矛盾的主流。而在此情况下对外矛盾反而使强人政治基权专制更适合迎接个种自然和非自然的挑战。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阶级矛盾呢。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以及由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所有制变革。在夏商时期,中华各部落仍处在石器青铜时代,生产力低下。这也就决定了其生产资料所有制仍以公有制为主。这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应相当于希腊的荷马时代,罗马的建城前和除级阶段。然而其行政组织和理念却要进化得多。正如此其传统观念也就比希罗要源远流长的多。而由于这一传统的纽带所生成的凝聚力就更加非同寻常。而到了西周时,通过分封制,宗法制所形成的阶级关系则是更加发扬光大加强了这一传统。对社会的稳定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回过头来在看希腊和罗马,我们就会发现当时的生产力业以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已极高,商业,手工业极为发达。这也就必然导致了私有制的迅猛发展。例如雅典民主改革期间,社会财富的占有极为平均,农业方面是小土地所有制占优势。在手工业方面也是小所有的手工业小作坊占优势。这也就决定他们有实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去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利。以雅典为例,它的公民等级财产差别之比按一、二、三等级收入计算,是5:3:2 (即分别为500、300及200麦斗),尽管第一等级中首富之人比一般同级公民要突出一些,但总的来说距离这个基本标准不是很大。据估计,这三个等级拥有奴隶的数目大致是第一等级25人左右,第二等级15人左右,第三等级3人左右,和东方国家帝王将相豪门显贵的奴仆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十万至数十万的情况相比,雅典第一等级的大奴隶主,在东方看来只能算中等甚至中小奴隶主。这种小规模是和希腊城邦的公民体制密切相关的。在希腊奴隶制经济中,占优势的是小农和小作坊的经济,与东方之王室、贵族、神庙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同。仍以雅典为例,据估计当时雅典公民人口(包括家属)总数约为168000人,第三等级即占100000人,一、二级合算亦仅4000人,况且各级财产收入相差不太大,可见第三等级的重要了。希波战争爆发后这种努力更加积极起来。而作为第四级公民的贫民,他们在希波战争期间是构成海军的基本部分。希波战争期间和希波战争之后,雅典海军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增大,也就意味着贫民在国家军事方面作用的增大。主要由第***公民构成的重装兵,在希波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第三、四级公民作用的增大及其为争取民***利的斗争的开展,必然促使第一、二级公民不得不同意把一些政治权利给予第三、四级公民。再看罗马,其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就更直接了当的是与财产土地相关。由于罗马的括张所掠夺来的土地财产的分部必然造成了各种利益间的冲突。而王政时极共和初期贵族对平民的压榨更是社会矛盾的主要起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平民为自己争取与其作用相符的政治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些都应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影响政治制度的理论。

当时的宗教信仰在政治制度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自夏商开始便产生了神权王权的概念。自此天子的概念便深入人心。商朝更是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需要神意来决定。商王武丁及其稍后的时期,人殉、人祭达到鼎盛,大量的人牲被杀掉祭祀神灵,显示了神权的特殊尊贵。对神权的高度重视。到了周朝。周人信帝信天。而天与帝差不多是和二为一了。自称周灭商乃是因"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是受天命。希腊的神话故事大家都是或 多或少知道一些,按希腊神话,最初宇宙是混沌的,后来从混沌中产生地母盖娅,盖娅生天神乌剌诺斯;乌剌诺斯和盖娅结合,生下12个巨神。在诸巨神中,普洛米修斯是创造人类的大神。提坦神族的统治被宙斯推翻,宙斯成为宇宙的主宰。以后,他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奥林帕斯山诸神的统治(颇有世俗间争权夺利的味道)。在希腊神话中的神远非那么共正神圣。宙斯便经常干滥杀无辜,作不可礼喻之事。在[奥狄浦斯]里即便象奥狄浦斯这样一位“贤王”也逃不出神所安排悲剧命运。而伊索寓言 也有很多讥讽强权上等人的故事。可以看得出他们对握有权力之人的敬畏,尊从在思想上远无中华文明那样强,而对神的不敬就更无法相比了。作为希腊人的学生的罗马人恐怕也就好不到哪去了。所以中国统治者代天安民的形象不同于罗马,希腊时的统治手段,在罗马,希腊,更象征世俗政治,不同利益集团的权力均衡争夺造成了民主政体的实施。

当然光自封代天管民还不足以维护王权。中华民族屹立数千年不倒与其特有的治世哲学是分不开的。以民为本,以礼制国从来便是统治者的座右铭。周公治理天下的关键就是制礼。作为礼仪制度、***观念的礼,其起源是很早的,然而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来,并把它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准则,则是周朝的事情。与宗法制度、礼等相关联,周人又提出了“孝”、“德”等观念,并使其在周代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礼仪治国是中华政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份(难怪后来孔夫子鼓吹克己复礼)。通过对礼仪的宣扬,部落内阶层间的行为道德规范化。进而减少了类似于古希腊,罗马时的各阶层的矛盾,磨擦。正由于对神权的敬畏,对王权政体的公认。不甚激烈的阶级斗争,礼仪的教化。使中国古代史上从未造成民主共和的环境和条件,与埃及的王朝比较,尽管埃及也是神授王权,但其法老为首的治国者对民暴虐,无礼义相辅,终成过眼云烟。

五。结束语

人类文明发展史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故跌宕起伏。各文明各民族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所选择的道路又各有千秋互有利弊。中华民族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生生相系,代代相传,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有着其必然原因的。怎样学习理解这些因素也对将来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本文就是以此为目的和志同道合的诸网友进行一个有益的探索。也希望各位能多提宝贵意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民俗学专家:大量印刷对联阻碍了对联文化的传承

说明:

易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在道教创立前就已经存在的学术,而非宗教化的神学。《周易》是古人对自然万物规律的总结,不是神鬼论。作为国学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正确看待,别用宗教的眼睛来看待。

解译:

紫微圣人”其祖辈是秀才和文人。

出生前其母梦到在院子里仰望北极星(即天罡星,也作紫微星)异常明亮(“紫微星明”),后被房顶上一片玻璃瓦的碎裂声惊醒。

1986- 1996年间生于四川省北部一个无政治背景的普通家庭(“来自田间第一人”),右手腕有小痣,右肩有大痣。

小时聪慧,喜好艺术,但不被一家之主的父亲支持。

后来父母婚姻破裂,思想受到影响,患上了***,头顶长出一点白发(“此人头顶一瓮”)。

喜欢文科类,尤其是中华古文学说,因偏科严重和家庭矛盾,导致学业未成。

父母离异后他随父亲生活,但与母亲的关系更好,其母贤良,可比孟母,邻里无人不夸。

2009年10月1日离开父亲步入社会,经受了很多精神上的磨难,几乎没人理解他。

后续几年,他在成都或重庆创业失败多次,花光了积蓄。他是个习惯散漫的闲人(人闲心不闲),他对未来有希望但也迷茫,渴望有一翻大作为。

2016年前后,他决定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深造自己,父亲不问,唯有母亲支持。

2018年前后,他与一位在四川工作的河南籍女子成婚(“圣女有姓画有名,其名隐于河洛书”)。

2019年左右考上公务员,开始了从政之路(“白头变作赤头人”)。

从政后他廉政为民(“造福人群是真命”)。

某某年(年代不便解译)五十多岁的他参与民主制总统竞选(“无王无帝定乾坤”),他的体型不算胖不算高(“腰系九筋带,身穿八丈衣”),因演讲精彩绝伦被选举执政(“一言为君”)。

执政后,他***取顺天应民的无为而治(看似无为,实则大有为,指实行宽松政策)管理国家,习惯闲暇时读中国古代典籍(“好把旧书多读到”),很少参加国外首脑会议,但天下局势尽在其掌控之中(“大修文武圣主裁”),这正是因为他尊重自然规律且知人善用,尤其重用有才华的文人的缘故(“秀士登紫殿”)。比起出国访问,他更乐意接待媒体和群众,义正言辞的话一说出口就足见他的英明(“义言一出见英明”),新成立的国家在他的领导下国力(指经济、科技、军事)得到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和中华古文化(易学、道学、儒学,这里指学术,而非宗教)得到大力弘扬(“偃武修文”、“大开文风考对联”),甚至包括服饰(“衣冠文物一齐来”),整个社会堪比刘秀的“光武中兴”(“定国安民功德盛”)。

在他执政十多年满三届后(“众君揖让留三星”),已经七十多岁的他淡出了政治舞台。他还有很多好的思路没有实现(“巍巍荡荡希尧禹”),但他知道自己老了(“百年世事不胜悲”),只希望来生还能与贤臣们一起公事,为国出力(“好修因果待来生”)。

偃的组词大全(约50个) 偃的词语解释_偃是什么意思?

“现代化技术大量印刷对联,对对联文化的传承不利。”民俗学专家王作楫一针见血。

在他记忆中,直至上世纪中叶,手书春联还非常流行。1947年春节前后,他曾到一个非常贫困的同学家中做客,这一家就是用锅底灰蘸着油和水,自己创作春联:“破衣破被过大年,人家吃肉我真馋”;上世纪70年代,他到一个破庙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那里的一群乞丐竟也自己手写对联:“上无一片瓦,下无立锥地”。

“当然了,这些对联都不规范,甚至连基本创作规律都不符合,但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们依然值得关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类谁都能够创作的对联,保证了对联在老百姓中千百年的流传。”王作楫说。

。。。。。。

十个与黄河有关的谚语,成语,俗语并解释意思(意思短点,别太长)

偃的拼音 偃的解释 偃是什么意思

1、偃字的拼音是yǎn ; 2、 偃字的解释:(1)(动)〈书〉仰面倒下;放倒:~松|~卧。(2)(动)〈书〉停止:~旗息鼓。

精选部分偃组词的词语造句及词语的拼音和详细解释:

1、偃旗息鼓造句:法国总统办公室于本周四宣布,总统尼古拉斯?萨科奇已与妻子塞西莉亚正式离婚,结束了他们维持11年的婚姻。至此,关于他们婚姻状况的种种猜测终于可以偃旗息鼓了。

典故: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2、风行草偃造句:每一个人寻求饱足的方式都不一样,这些方式并且受到不同的文化、宗教、生活习性、价值体系、甚至是风行草偃的全球消费文化所影响。

典故:偃:倒伏。风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有关偃字组词的词语列表 偃的组词 偃怎么组词 偃的多音字组词 偃字组词

倒偃、休偃、息偃、销偃、栖偃、枯偃、僵偃、风偃、偃节、偃顿、偃潴、偃简、偃蹇、偃动、偃州、偃波、偃憩、偃伏、偃靡、偃植、偃师、偃屈、偃松、偃曝、偃息、偃寝、偃溲、徐偃、偃骨、偃革、偃亚、偃仰、偃猪、偃肆、偃侧、偃鼠、偃月、偃戈、偃卧、偃转、偃榘、偃闭、偃休、偃朱、偃倨、偃液、偃风、偃盖、偃仆、偃僵、偃悴、偃甲、偃塞、偃帖、偃商、偃腹、偃斧、偃鼓、偃偻、偃伯、偃兵、偃藩、偃草、偃托、偃囊、偃辕、偃武、偃偃、偃薄、偃倒、偃然、偃弱、偃跖、偃拔、偃却、偃柝、偃溷、偃媚、偃密、偃戢、偃宕、偃折、偃户、偃衍、武偃、偃霸、草偃、清偃、倾偃、憩偃、蹇偃、商偃、水偃、退偃、偃踣、偃化、偃踞、偃盖山、偃月垒、偃月堂、偃月刀、偃月公、偃波书、偃月阵、偃月营、徐偃笔、徐偃王、日角偃月、前合后偃、起偃为竖、草偃风从、兵销革偃、风行革偃、兴文偃武、修文偃武、偃武觌文、偃武休兵、偃武兴文、偃革倒戈、偃旗仆鼓、偃革尚文、偃武崇文、偃武行文、偃鼠饮河、偃甲息兵、偃武息戈、偃旗息鼓、偃兵修文、偃革为轩、偃兵息甲、偃旗卧鼓、与世偃仰、化若偃草、风向草偃、风行草偃、草偃风行、偃武修文、韬戈偃武、文修武偃、武偃文修、青龙偃月刀

宋朝的历史概况——越详细越好(尤其是关于杨家将那段)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不到黄河心不死 跳到黄河洗不清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中流砥柱/砥柱中流

鲤鱼跳龙门

泾渭分明

海晏河清

河清海晏

河山带砺

黄河水清

砺山带河

俟河之清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关于赞美泸州的诗句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2]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最繁荣的时代[3],宋朝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60%,为各朝代第一。[2]期间出现了宋明理学,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人口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亿1275万。[4]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人不在少数。[5]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令公令婆

老令公杨继业,原名杨业,领八千火山军挂帅扫北,掌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宝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这杨继业每临阵必举红令字旗为号,军中习称为“金刀令公杨无敌”。令公领兵直攻到辽国都城幽州,逼得辽主天庆梁王耶律尚纳降称臣,从此宋辽两国便以白沟为界南北分疆,暂止兵戈。杨继业因功授爵火山王,位列开国九王之一。一门妻子官封五侯,赐第金水河畔清风无佞府,府门头造一座八宝重檐滴水天波楼,楼上供奉着当年太祖爷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九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从此天波杨府在东京汴梁城名重誉满。后被困两狼山。盼兵不到,率兵突围未果,至苏武庙李陵碑前,绝望与饥渴交加,碰碑而死。

佘太君佘赛花,屡次出现在各评书中,寿约七十多岁。杨继业之妻。上阵必打白色令字军旗,又都称她为“太君”。追随丈夫为国徵战几十年,其夫及七子一孙皆为国捐躯。太祖皇帝封太君为归命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位列五老阴侯之辅。虽屡受奸臣排挤、打击,但当西夏入侵宋境之时,她深明大义,以百岁高龄亲自挂帅,以寡妇徵西,体现杨家将忠烈报国的精神。

七郎八虎

大郎杨泰,字延平,使屈卢浑金枪,随太祖征讨南唐时立了头功,加封为忠孝侯、位列当朝八少阳侯、官拜代州节度使。娶妻花氏解语,次妻周氏云镜;因其与宋主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赵匡胤其弟,宋时第二位皇帝)相像,***滩双龙会代宋主而死。曾一箭射死天庆梁王(辽景宗)。

二郎杨永,字延定,使八宝赤金枪,随太君扫北,阵前曾连斩北国十八员上将,后来加封为义勇侯、代州观察,娶妻耿氏金花,次妻邹氏兰秀;双龙会代南清宫八王千岁而死。一说出幽州城门,被乱剑分身而死。

三郎杨勋,字延光,使透甲缕金枪,随太君扫北,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娶妻董氏月娥;***滩一战,被马踏如泥而死。

四郎杨贵,字延辉,使菊花点金枪,也在阵前立功,封明威将军、代州团练使,娶妻孟氏金榜;***滩一战被俘,将杨姓拆木易,与铁镜匹配夫妻,十五年后,过关探母,助宋破辽,多有功勋,得以与家团圆,是七郎八虎中唯一长寿的人。

五郎杨春,字延德,使独角皂金枪,瓦桥关前单人独骑踹辽营,生擒过辽国郡马耶律高,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娶妻马氏赛英;***滩一战,受伤,后皈依佛门,五台山为僧,大破天门阵出山。

六郎杨景,字延昭,使素缨蘸金枪,在铜台关追车救驾,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娶妻柴美容;七郎八虎中唯一在***滩一战中返国之人,三关大帅。后病死关外。

七郎杨希,字延嗣,使虎头乌金枪,在铜台关箭射辽将救驾,官封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娶妻呼延氏赤金;幽州一战横勇无敌。因在争帅印擂上打死太师潘仁美(原名潘洪,字仁美,原字美)之子,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后绑在芭蕉树上用箭射死,共射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箭穿前胸,后六郎杨延昭将潘仁美除掉。

八郎杨顺,字延顺,使荷包滚金枪,官封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娶妻蔡氏绣英;据《下河东》:八郎是令公后来收的螟蛉义子,乃是他部将王锦的遗腹子,本名王顺。当年令公不肯归宋,河东刘王又受反间计挑拨,派兵围困应州。辽军乘机出兵征讨令公,令公腹背受敌,是王锦冒死突围搬来呼延赞解围,后来重伤而死。令公收养小王顺,怕他长大后和全家人生分吃苦,故没有对他明说,就更名为杨顺,表字延顺,杨八郎小小年纪在头年里也被赐了个殿前虎旗飞猛军指挥使。***滩一战中,八郎被辽掳去,改名王司徒,娶青莲公主。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查得共22人,包括佘赛花、大郎之妻花解语、周云镜、二郎之妻耿金花、邹兰秀、三郎之妻董月娥、四郎之妻孟金榜、铁镜公主、五郎之妻马赛英、六郎之妻柴郡主、王兰英、七郎之妻呼延赤金、杜金娥、八郎之妻蔡绣英、耶律银娥、杨八姐杨延琪、杨九妹杨延瑛、烧火丫头杨排风、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穆桂英之女杨金花。

花解语,杨大郎正妻,有书写大郎妻是张金定,花氏本征讨南唐时候著名五少阴将之一,素珠圣母之徒,太祖加封正一品夫人,乃是下一代杨门女将的头领,详见《赵太祖三下南唐》。后***滩、双龙会后,花解语出家离府,长儿媳之位继由周氏代理。故后来十二寡妇之中,已无花氏。

周云镜,杨大郎次妻,有书写大郎妻是,周氏为原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后为十二寡妇之首,家传铁旗藏刀法,随营征西,智慧机巧、指挥有方。

耿金花,杨二郎正妻,有书写二郎妻是李翠萍,为原北汉降将泽州花刀令公耿忠之女,人号“大刀耿二娘”。

邹兰秀,杨二郎次妻,为原北汉降将宪州花枪令公邹铜之女,人号“花枪邹二娘”,家传梨花枪法,后此枪法传杨门后人。

董月娥,杨三郎妻,有书称花谢玉、朱月梅或花似玉,为原北汉降将忻州铁弓令公董镇洪之女,人号“神射董三娘”。

孟金榜,杨四郎正妻,有书称林素梅、云翠英或罗氏女,为原北汉降将代州铜锤令公孟志远之女,人号“神力孟四娘”。

耶律金娥,杨四郎次妻,辽国萧太后次女铁镜公主,又称公主。杨四郎延辉在宋、辽***滩一哉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但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令箭,使四郎趁夜混过关去与杨家团聚。子杨宗原。

马赛英,杨五郎妻,有书称罗赛英或罗刹女,为原北汉降将石岭关长眉令公马信之女,善使九股练索。

柴熙春,杨六郎正妻,有书称柴文意、柴美容、金花郡主、金花公主,为后周主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

王兰英,杨六郎次妻,有书称玉林公主王怀女或重阳女,善使双刀,人号“大刀王兰英”。

呼延赤金,杨七郎正妻,为铁鞭王靠山王呼延赞之女。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呼延守勇)、忠勇侯呼延守信之姑姑。

杜金娥,杨七郎次妻,有书称作杜玉娥,七虎幽州一战时七郎出重围搬兵与其相遇,在杜家山结为夫妻。子杨宗英。十二寡妇中为此一人乃是天上荒星降世。向授九华仙人妙法,会灭兵接刃之术,武艺出众,使三口飞刀,百发百中,杨府内外皆尊之。

蔡绣英,杨八郎正妻,有书称周淑荣或肖金蓉,为原北汉宰相蔡融之女,蔡融后投辽国,任南府宰相,佘太君破辽国四门铁旗阵时替八郎招收其女为儿,一同破阵。

耶律银娥,杨八郎次妻,辽国萧太后三女玉镜公主,又称青莲公主。

杨琪(杨八姐),字春花,使梨花嵌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铜锤班指挥使,铜锤程普;据《下南唐》程普乃南唐鲁国公程飞虎之子,即程咬金后人,程飞虎阵前丧命,托孤于高怀德,后为令公收养于火塘寨。

杨瑛(杨九妹),字秋菊,使朝阳灿金枪,嫁火山军部将、殿前司银戟班指挥使,银戟张文;据《下河东》张文为河东绛州银戟令公张公谨之孙、小奉先张达之子,自幼寄在杨家。

杨排风,杨府烧火丫头,使一条烟火棒,后来杨门女将出征,都以其为先锋。杨排风自小无爹无娘投入天波府为仆,与杨七郎、杨八姐、杨九妹等小辈***一起长大,是以年纪不大,辈分却高,乃是杨家第二代子弟。曾随穆桂英一同出征,立下赫赫战功,巾帼不让须眉。是杨门女将中数一数二的高手。

穆桂英,杨六郎长子杨宗保之妻,戏曲及***《杨家将》中人物。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以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於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徵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领军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

姜翠苹,杨七郎子杨宗英之妻。杨宗英下山认祖归宗,通过他收降的辽邦女将。在天门阵中阵亡。

焦月娘,杨六郎次子杨宗勉之妻,杨六郎副将焦赞之女。

杨金花,穆桂英之女,武艺高超,箭法更精。“杨文广时代”,在杨金花夺帅印时,由于误伤狄青之子,引起狄、杨结仇;后来两家共同为国平叛,虽说有些误会,内部化解了。

后人

杨志,梁山好汉,排名第十七,外号青面兽,为人光明磊落,惜时运不济被逼上梁山。经查,杨志属于杨三郎的后人,其父是杨再礼,杨正心的叔伯哥[1]。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岳家军的骨干,为岳飞破伪齐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史称“郾城大捷”。后为国尽忠,战死沙场。

杨过,金庸***《神雕侠侣》的男主角,神雕大侠,是杨康与穆念慈之子。杨康之父为杨铁心,名将杨再兴之后。

杨文震,1907年出生于杨家将的故里山西代县鹿蹄涧村的杨文震,是北宋名将杨无敌将军杨业第37代孙,杨业之子杨六郎之后。老人自幼喜爱武术,7岁开始学习骑马射箭,为清代江湖异人觉林和尚的第四代***。螳螂拳、春秋刀、螳螂棍、杨家枪、长拳无一不精。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杨文震以春秋刀之表演获得山西武术器械第一名[2]。

编辑本段真实历史杨继业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县)[3]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留在了太原。杨信死,以其子杨崇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各类杨家将图像资料(13张)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三十多年的战绩却湮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宋史》中提到几次与刘继业的交锋,全是以刘继业的失败而告终。刘继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道为何成为无敌?而在《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直到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其中描述这段历史的文字不过几十字,非常简略。同时期的《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传到今天。《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宋太宗以杨业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派他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杀死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多兵甲战马。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而实际上书诽谤杨业的人,很可能就是潘美。潘美对杨业早就心存嫉妒,这样的心理,在某个特别的时刻就会表现出来。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攻破了寰州。辽军兵力占有很大的优势,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他向潘美进言,上万全之计。

杨延昭

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本名杨延朗,为了避讳,而改名杨延昭。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必然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成年以后,也成为一个职业军人。

杨延昭英勇善战,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继承了杨业的作风。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辽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于辽人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杨延昭正好处在北宋对辽国进行防御的时期,他为保卫宋朝的边防而奋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

历代杨家将传说中,以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故称杨六郎。但是据史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史书上记载,杨业的儿子除延朗外,还有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延彬。

杨文广

杨文广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历史上的杨文广却是六郎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杨文广先扬言要到喷珠筑城,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黄昏时赶到目的地,连夜抢修城寨,构筑好了防御工事,作好了战斗准备。第二天天明,西夏骑兵大至,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作好了准备,只能无奈的撤退,杨文广乘机遣将出击,斩获敌人很多。皇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侯。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杨文广就死于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

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只是防御。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还在为这个奋斗了三代的目标努力。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讳言用兵,杨文广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叫杨琪,其祖父是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遗民们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在南宋遗民所著的《烬余录》中,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将杨文广的事迹,创造出了一个杨宗保。还杜撰了杨家将父子救援宋太宗的情节。而在元朝的杂剧中,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

潘仁美

历史上并没有奸臣潘洪或潘仁美这一人物,其原型是潘美。害死杨业的,应该是王侁,而非潘美。王侁是个小人,以诬陷主帅而起家,可能是由于王侁官职太小,不足以突出杨家,所以潘美很倒霉地摊上了这件事。按照宋史说法,潘美当时与杨业的立场相近,只是没有力争,王侁军离开防地时还曾予以制止,似乎潘在其中责任不大。从战后的处分来看也是如此,潘美仅受降职处分,而两个监军皆被撤职发配。但是作为北伐西路军的统帅,潘美对于王侁提出的作战方案不置可否(其实就是默认),最后导致杨业战死沙场。陈家谷血战,潘美应该负一定责任。

宋朝好不好?

1.描写泸州的诗句

《泸州三首》张问陶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 回首汉陵和楚庙 一般潇洒月明中。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

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

龙争虎鬬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注:此诗出于杨慎寓居江阳所作之《廿一史弹词》泸州乱 陆游 高寺坡前火照天,南定楼下血成川;从事横尸太守死,处处巷陌森戈鋋。

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岂知痈疽溃在内,漫倚筑城如铁坚。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

即今死者端为谁?姓名至死无人知!泸州使君岩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左音中 陆游 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丘亭舣客舟。涨水方忧三峡嶮,短筇犹作两岩游。

蛟龙矫矫拏云起,琴筑泠泠绕榻流。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南定楼遇急雨 陆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嬾,登览茫然却欲愁。

泸州大将 文天祥 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高人忧祸胎,感叹亦歔欷。

除夕 朱德 护国军兴事变迁, 烽烟交警振阗阗。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暗查军事忆家乡,风冷霜寒雪压枪。安得提前援陷溺,修文偃武话收场。

清醪 司马相如 (汉) 吴天远处兮,***云飘拂;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当炉而炖兮,润我肺腑;促我悠思兮,落笔成赋。泸州纪行 杜甫 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 解闷 杜甫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君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李白 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

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

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浣溪沙·夜饮 苏轼 佳酿飘香自蜀南 且邀明月醉花间 三杯未尽兴尤酣 夜露清凉搀乐去 青山微薄桂枝寒 凝眸迷恋玉壶间 泸川杯里春光好 韦庄 泸川杯里春光好,诗书万卷楷春老。

清酒一壶提,此时心转迷。黄莺休见妒,枝头喜相扑。

一醉卧残阳,弥菱我最痴。泸州 杨慎 君自来釜山,我曰渡江口;不看街中花,要饮小市酒。

南定夜饮 杨慎 南定楼前碧草青,荔枝树下少埃尘。三泸名号讹千古,二水泯涽会两津。

青若海商船舫集,红装营妓齐弦新。多情莫毁登临数,良夜何妨秉烛频。

荔枝书锦 杨慎 水精丸映绛纱囊,名字曾闻十八娘。锦作林时传赋咏,绣成堆处献君王。

玉壶美酒开华筵,团扇薰风坐午凉。纤手吴姬含笑赠,金盘何用荐槟榔。

梦里江阳荔枝丹,觉来枕上五更寒。含情懒对痴人说,强向杯中觅旧欢!寒夕与简西尝小酌别 杨慎 艳曲萦弦别思长,华灯相对少辉光。

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

2.描写泸州的诗句

《泸州三首》张问陶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

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

龙争虎鬬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注:此诗出于杨慎寓居江阳所作之《廿一史弹词》泸州乱陆游高寺坡前火照天,南定楼下血成川;从事横尸太守死,处处巷陌森戈鋋。

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岂知痈疽溃在内,漫倚筑城如铁坚。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

即今死者端为谁?姓名至死无人知!泸州使君岩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左音中陆游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丘亭舣客舟。涨水方忧三峡嶮,短筇犹作两岩游。

蛟龙矫矫拏云起,琴筑泠泠绕榻流。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南定楼遇急雨陆***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嬾,登览茫然却欲愁。

泸州大将文天祥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高人忧祸胎,感叹亦歔欷。

除夕朱德护国军兴事变迁, 烽烟交警振阗阗。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暗查军事忆家乡,风冷霜寒雪压枪。安得提前援陷溺,修文偃武话收场。

清醪司马相如(汉)吴天远处兮,***云飘拂;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当炉而炖兮,润我肺腑;促我悠思兮,落笔成赋。泸州纪行杜甫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解闷杜甫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君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李白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

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

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浣溪沙·夜饮苏轼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尤酣夜露清凉搀乐去青山微薄桂枝寒凝眸迷恋玉壶间泸川杯里春光好韦庄泸川杯里春光好,诗书万卷楷春老。

清酒一壶提,此时心转迷。黄莺休见妒,枝头喜相扑。

一醉卧残阳,弥菱我最痴。泸州杨慎君自来釜山,我曰渡江口;不看街中花,要饮小市酒。

南定夜饮杨慎南定楼前碧草青,荔枝树下少埃尘。三泸名号讹千古,二水泯涽会两津。

青若海商船舫集,红装营妓齐弦新。多情莫毁登临数,良夜何妨秉烛频。

荔枝书锦杨慎水精丸映绛纱囊,名字曾闻十八娘。锦作林时传赋咏,绣成堆处献君王。

玉壶美酒开华筵,团扇薰风坐午凉。纤手吴姬含笑赠,金盘何用荐槟榔。

梦里江阳荔枝丹,觉来枕上五更寒。含情懒对痴人说,强向杯中觅旧欢!寒夕与简西尝小酌别杨慎艳曲萦弦别思长,华灯相对少辉光。

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

3.形容泸州的诗词

《泸州三首》 张问陶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 回首汉陵和楚庙 一般潇洒月明中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鬬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注:此诗出于杨慎寓居江阳所作之《廿一史弹词》 泸州乱 陆游 高寺坡前火照天,南定楼下血成川;从事横尸太守死,处处巷陌森戈鋋。此州雄跨西南边,平安烽火夜夜传;岂知痈疽溃在内,漫倚筑城如铁坚。

从来守边要人望,纵有奸谋气先丧。即今死者端为谁?姓名至死无人知!泸州使君岩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左音中 陆游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丘亭舣客舟。

涨水方忧三峡嶮,短筇犹作两岩游。蛟龙矫矫拏云起,琴筑泠泠绕榻流。

未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南定楼遇急雨 陆***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嬾,登览茫然却欲愁。集杜句二百首之四·泸州大将文天祥西南失大将,带甲满天地。

高人忧祸胎,感叹亦歔欷。除夕朱德 护国军兴事变迁, 烽烟交警振阗阗。

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暗查军事忆家乡,风冷霜寒雪压枪。

安得提前援陷溺,修文偃武话收场。清醪 司马相如 (汉)吴天远处兮, ***云飘拂; 蜀南有醪兮, 香溢四宇; 当炉而炖兮, 润我肺腑; 促我悠思兮, 落笔成赋。

泸州纪行杜甫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解闷杜甫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中旧见君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李白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

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

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

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 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

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

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 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

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 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 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

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 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

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 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浣溪沙·夜饮 苏轼佳酿飘香自蜀南 且邀明月醉花间 三杯未尽兴尤酣 夜露清凉搀乐去 青山微薄桂枝寒 凝眸迷恋玉壶间抚琴渡尹伯奇弹琴处王士祯明月生琴渡,似闻弹履霜。猿声何处发,今夜宿江阳。

更有巴渝曲,能沾旅客裳。枫林前路远,叶叶似潇湘。

注:尹伯奇 即为尹吉甫 为中华诗祖,相传为古蜀国江阳人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郑谷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云遮列宿离华省,树荫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雪销花谢梦何殊。

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泸川杯里春光好韦庄泸川杯里春光好, 诗书万卷楷春老。 清酒一壶提, 此时心转迷。

黄莺休见妒, 枝头喜相扑。 一醉卧残阳, 弥菱我最痴。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

二首苏东坡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已不死,外慕坠空虚。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泸州杨慎君自来釜山, 我曰渡江口; 不看街中花,要饮小市酒。南定夜饮杨慎南定楼前碧草青, 荔枝树下少埃尘。

三泸名号讹千古,二水泯涽会两津 。 青若海商船舫集, 红装营妓齐弦新。

多情莫毁登临数, 良夜何妨秉烛频。荔枝书锦杨慎水精丸映绛纱囊,名字曾闻十八娘。

锦作林时传赋咏,绣成堆处献君王。 玉壶美酒开华筵,团扇薰风坐午凉。

纤手吴姬含笑赠,金盘何用荐槟榔。梦里江阳荔枝丹,觉来枕上五更寒。

含情懒对痴人说,强向杯中觅旧欢! 寒夕与简西尝小酌别杨慎艳曲萦弦别思长, 华灯相对少辉光。 江阳酒熟花如锦, 别后何人共醉狂 史应之赞黄庭坚眉山史应之,爱酒而滑稽。

对鄙不肖,醉眼一笑。司马德操,万事但好。

东方戏嘲,惊动汉朝。穷则德操,达则方朔。

天地一壼,不胶者卓。应之老矣,似愚不愚。

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戏答王居士赠文石黄庭坚南极一星九天秋,自埋光影落江流。

是公至乐山中物,乞与衰翁似暗投。 题泸川县楼唐庚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烧霞。

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文同有客来山中,云附泸南信。

开门得君书,欢喜失鄙吝。筠奁包荔子,四角具封印。

童稚瞥闻之,群来立如。

4.形容泸州的诗词有哪些

1.《书怀寄卢州(一作泸州守)》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

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

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州。

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2.《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枝》

朝代:宋代|作者:文同

有客来山中,云附泸南信。

开门得君书,欢喜失鄙吝。

筠籢包荔子,四角具封印。

童稚瞥闻之,群来立如阵。

竞言此佳果,生眼不识忍。

相前求拆观,颗颗红且润。

众手攫之去,争夺递追趁。

贪多乃为得,廉耻曾不问。

喧闹俄顷闻,咀嚼一时尽。

空余皮与核,狼籍入煨烬。

3.《泸州》

朝代:宋代|作者:汪元量

复作泸州去,轻舟疾复徐。

峡深藏虎豹,谷暗隐樵渔。

西望青羌远,南瞻白帝迂。

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

野沼荷将尽,山园荔已疏。

长官相见后,置酒斫鲸鱼。

4.《泸州南定楼》

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

归艎东下兴悠哉,小住危阑把一杯。

楼下沄沄内江水,明朝同入大江来。

5.《谢李参政因送曹泸州寄简》

朝代:宋代|作者:叶适

大厦元须独木枝,李公补处属良时。

千年立国唐虞上,一念勤民禹稷思。

恨昔寡闻空自误,况今消尽有谁知。

双凫双雁萧萧影,孤屿亭边正着黐。

5.有关“泸州”的诗词有什么

关于泸州的几首古诗[转]

《泸州三首》

张问陶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旃檀风过一船香,处处楼台架石梁。 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 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 回首汉陵和楚庙 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鬬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注:此诗出于杨慎寓居江阳所作之《廿一史弹词》

/link?url=zftzld4jjuamgqjj-_fujiquksh5jrqz_v5pz4wvgnpa9w59mt_libz5e百度文库提供

6.求张问陶古诗《泸州》诗句解释及诗中名句并赏析

作者:是张问陶,清朝诗人,遂宁人,因遂宁城西有船山区,顾号“船山”。他一生致力于诗、书、画,造诣颇深,诗名满天下被誉为“巴蜀第一才子”。

泸州: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长江与沱江的交汇处,有一座风景如画的酒城。泸州老窖国宝酿酒窖池群号称“活文物”,有此称号的历史景观只有两处:还有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都江堰,可见泸州酒城的魅力。

给客橙:就是金桔或者叫金钱桔。

十指寒香:形容女子的纤纤玉手。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前一句是立体地描绘着泸州的繁盛,城墙下水岸上多少人家,江面上多少渔船游船如同水上的城市,后一句是纵观,沿江的酒楼的红色灯笼映照的一江秋水波光潋滟,明亮如昼。

衔杯却爱泸洲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如此的美景下品尝着泸州美酒,更有美女的纤纤玉手轻轻拨开新鲜的金桔,空气中弥漫着桔香酒香混合的寒香,让诗人无法不叹赏着泸州的美好。

可以想见诗人通过28个字将古城泸州美景、美酒、美女、美好描绘的淋漓尽致。

这样的解释不知你满意吗?

汉字“_”的意思是什么?_字笔画是多少

前面几位高手已经介绍过了,但我要补充一下,在文化方面它的确做的很出色!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却不怎么样!这与宋朝的修文偃武的国策有很大关系。还有它对辽,西夏等国***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

到了南宋那就更差劲了,简直是乐不思蜀!直把杭州作卞州。在文学上提出了朱程理学,这种思想影响了后面几个世纪中国的思想,逐渐的将其禁锢起来。所以到了近代,西方超过了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朱程理学!所以我不觉得这个朝代是好的!

俯fǔ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俯身。

俯视。

俯瞰。

俯首。

俯临。

俯拾即是。

俯仰。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俯在内”。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俯允。

俯念。

俯恤。

俯察。

俯顺。

仰笔画数:10;部首:亻;笔顺编号:3241332124笔画顺序:撇竖捺横撇撇竖横竖捺

详解

修西安ū动,攸声。

“彡”有装饰义。

本义:修饰,装饰)同本义〖embellish;decorate〗修,饰也。

《说文》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礼记·礼运》。

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

《楚辞》以修敬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修容;修词;修饰边幅;修_整修;修理〖repair〗古不修墓。

《礼记·檀弓》修橹__。

《孙子·谋攻》修守战之具。

汉·贾谊《过秦论》吾妻死,室坏不修。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修_;修完补辑;修月兴建;建造〖build〗钟鼓不修。

《吕氏春秋·先已》乃重修岳阳楼。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修堤梁,通沟浍。

《荀子·王制》又如:修立;修治;修构;修废;修营;修辟〖学问、品行方面〗学习、锻炼和培养〖study〗修武之德。

《国语·晋语》束发修学。

《汉书·叙传下》一善易修。

唐·韩愈《原毁》忌者畏人修。

怠者不能修又如:修省;修省退悔;修己修行〖practiseBuddhi***orTaoi***〗。

如:修积;修服;修持;修真整治〖putinorder;administer〗管子修之。

《史记·货殖列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三国志·诸葛亮传》修之于朝廷。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又如:修文偃武;修文;修近;修言;修事实行;从事某种活动〖practise;carryout〗地之不休。

《国语·吴语》。

注:“垦也。

”修其宗庙。

《礼记·中庸》。

注:“谓埽粪也。

”又如:修全;修削;修禊编纂;撰写;写〖compile〗始末修撰,凡十六载。

《北史·序传》又如:修撰;修文郎;修札设。

置备〖beready〗修其_簋。

《国语·周语》。

注:“备也。

”又如:修名;修馔循;遵循〖follow〗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韩非子·五蠹》又如:修今;修古;修本;修名通“休”。

休整;休养〖rest〗。

如:修摄;修鳞养爪修订,修改,改正〖revise;amend〗欲自修改。

《世说新语·自新》修西安ū形长〖long〗修,长也。

《广雅》德惠修长。

《史记·秦始皇纪》。

索隐:“修亦长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齐策》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曹植《洛神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明·魏学_《核舟记》巨身修尾。

聊斋志异·促织》庞然修尾。

又如:修龄;修短固天;修亘;修篁高;大〖tall;big〗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王羲之《兰亭集序》又如:修茂;修波;修峻;修雅;修皙远〖distant〗。

如:修阻善;美好〖good〗伊中情之信修兮。

张衡《思玄赋》又如:修名;修直;修眸;修禀修西安ū名通“_”。

致送师长的酬金〖present〗降说屦,升坐修。

《礼记·乡饮酒义》。

钱宫詹云:“即仪礼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又如:修金;修_;修脯;修馔修正主义〖revisioni***〗。

如:防修反修;帝、修、反姓修边西安ūbiān〖trimmingdeflashing〗从橡胶模制件、塑料模制件、金属铸件或工件边缘上清除溢料或毛刺修补西安ūbǔ〖mend;patchup;repair〗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修正补充请帮我修补一下裤子马路从未修补过修布西安ūbù〖burl〗检查和修整织疵,通常手工进行修长西安ūcháng〖tallandthin;slender〗瘦长修饬西安ūchì〖repairandmaintain〗整治;整修修辞西安ūcí〖figureofspeech;rhetoric〗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修道院西安ūdàoyuàn〖convent〗∶由修士、托体会士、修女构成的地区修道院

通常指女修道院〖abbey〗∶由男修道院院长管理的男修道院,或由女修道院院长管理的女修道院修订西安ūdìng〖revise〗编者对文章的修改订正修复西安ūfù〖repair;restore;renovate〗修整使恢复原样修改西安ūgǎi〖revise;modify;amend;alter〗改动、删节或增添;改正,纠正修改错误百出的文本修好西安ūhǎo〖dogoodworks〗[方言]∶行善事〖fostercordialrelation***etweenstates;reconciliation;r***rochement〗∶两国之间关系融洽修剪西安ūjiǎn〖prune;trim;clip〗剪整齐沿着林荫大道修剪所有的树木修建西安ūjiàn〖build;construct〗用砖、瓦、木料、水泥、砂等建造;建筑修建办公楼修脚西安ūjiǎo〖pedicure〗修剪脚趾甲并削平脚底部的趼子修教西安ūjiào〖modifyngandtraining〗修整教化修教三年。

《韩非子·五蠹》修旧利废西安ūjiù-lìfèi〖repairandutilizeoldordiscardedthings〗修理废旧物品,使之派上用场大力回收废钢铁,搞好修旧利废修理西安ūlǐ〖repair;mend;overhaul〗∶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修理机器〖chide〗∶用言语或暴力教训对方绰号“红旗”的黄姓少年提议找机会修理对方,并叫李姓少年回家拿一把蓝波刀修炼西安ūliàn〖trytomakepillsofimmortalityandcaltivatevitalenergy,etc.〗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修门西安ūmén〖gateofHangPrefecturecity〗本来是楚国郢都的城门,见于《楚辞》,借指南宋国都临安的城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修面西安ūmiàn〖sh***e〗[方言]∶刮去脸上胡须修明西安ūmíng〖ishonestandenlightened〗昌明;阐明礼义修明。

《韩诗外传》学业修明。

《三国志·高堂隆传》玩习古文,修明经典。

《三国志·高贵乡公髦传》修女西安ūnǚ〖nun;sister〗信奉天主教或东正教而出家修道的女子修配西安ūpèi〖makerepairsandsupplyreplacements〗修理损坏部分和配齐残缺的零件修平西安ūpíng〖hammerdress〗用锤子修琢或弄平〖石块〗表面修葺西安ūqì〖repair,renovate〗修理〖建筑物〗买了一所大房子,打发人回来修葺。

《续红楼梦》余稍为修葺。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修色西安ūsè〖embellish〗修改,润色六条长度不同的消息和标题没有任何的修色修缮西安ūshàn〖repair〗∶修理,修补〖renovate〗∶整修,翻新修身西安ūshēn〖cultivateone'***oralcharacter〗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身养性修身洁行西安ūshēn-jiéxíng〖cultivateone'***oralcharacterandperfectone'***oralintegrity〗修养品德,纯洁操守。

修,洁,皆用作使动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史记·魏公子列传》修士西安ūshì〖cleric〗有道德修养的人,操行高洁之人;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男子修饰西安ūshì〖decorate;adorn;embellish〗∶整理;装饰〖polish〗∶修改润饰,使文字生动〖makeupanddressup〗∶梳妆打扮;亦指讲究外表、形式〖cultivate〗∶修养品德修手西安ūshǒu〖manicure〗对手和指甲的处理,通常包括对手的***和指甲的清洗、修剪和磨光修书西安ūshū〖compileabook〗∶编写书籍〖writealetter〗∶写信修行西安ūxíng〖self-cultivation〗∶修养德行〖practiseBuddhi***orTaoi***〗∶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修省西安ūxǐng〖cultivateone’soriginalnature〗修身反省***修省修学西安ūxué〖attendschool〗治学;研习学业修学三年修养西安ūyǎng〖formone’***ind〗∶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accomplishment;training;understanding;cultivation〗∶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文化修养〖self-cultivation〗∶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加强修养〖view〗∶智力,性格揭示作者修养的文学主题修业西安ūyè〖studyatschool〗业,古人读书写字的版。

本指研读书籍,引申为修营功业。

现指在校学习或研究学术修业不息版。

《管子·宙合》君子进德修业。

《易·乾·文言》修凿西安ūzáo〖point〗∶以尖利工具将〖石头〗表面平整并使光滑修凿花岗岩块〖boast〗∶在建筑石料的表面錾出一些斜交平行沟纹以进行修整修造西安ūzào〖buildaswellasrepair〗修理制造修造轮船修整西安ūzhěng〖repairandmaintain〗∶修理修整犁耙〖trim;prune〗∶修剪修整树枝修正西安ūzhèng〖followthecorrectpath〗∶遵行正道。

亦指遵行正道的人〖revise;amend;correct〗∶改正,修改使正确修正错误修枝西安ūzhī〖prune〗切除或割断、砍掉多余的树枝修枝的最好时间修治西安ūzhì〖dredge〗治理、修整运河修治工程修竹西安ūzhú〖thinandlongbamboo〗细长的竹子茂林修竹修筑西安ūzhù〖build〗修缮建筑;修建这里将修筑一条新公路修纂西安ūzuǎn〖compile〗编写修纂历书

出处

[①][fǔ][《__》方矩切,上_,非。

]“_1”的今字。

低头,面向下。

指弯腰屈身。

引申为对下。

卧伏。

指潜伏。

屈曲不齐。

称对方行为的敬词,旧时公文及书信中常用,表示对方实施该行为有所屈尊。

子集中人字部俯;康熙笔画:10;页码:页106第06__方矩切集_匪父切,?音府。

_也。

_·___其干戚,_其俯仰_伸,容貌得_焉。

又_俯退俯。

_曲也,不_一也。

_·月令季秋之月,__咸俯,在_皆_其_。

又通府。

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_括之於已也。

_府俯通。

__小_古音流_,字亦__。

如俯仰之俯,本作_,或作_,今皆作俯。

而_音兆,_音免,不_音俯矣。

考_:〔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_括之已也。

〕_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