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必虑衰的上一句是什么_盛极必衰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06 0
  1. 形容考生上考场的诗句
  2. 带有文、观、盛、晓的成语
  3. 保温杯上最经典刻字6字
  4. 盛极必衰月满则亏是什么意思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 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似的文言文
  7. 谁有7上的名言警句?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对汉元帝的上疏中 。 俩人***传皇帝的圣旨,征调西域十五国兵和汉朝在西域的屯田军总计四万多人,进攻匈奴郅支单于最终大败郅支单于。因***传皇帝的圣旨而差点被砍头。这是他们的谢罪书。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军议是。

《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

盛必虑衰的上一句是什么_盛极必衰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下是甘延寿,陈汤传全文

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郁郅人也。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

伦,尝超逾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朝门,以材力爱幸。稍迁至辽东太

守,免官。车骑将军许嘉荐延寿为郎中,谏大夫,使西域都护、骑都尉,与副校

尉陈汤共诛斩郅支单于,封义成侯。薨,谥曰壮侯。传国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兵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

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

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

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

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

先是,宣帝时匈奴乖乱,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俱遣子入侍,

汉两受之。后呼韩邪单于身入称臣朝见,郅支以为呼韩邪破弱降汉,不能自还,

即西收右地。会汉发兵送呼韩邪单于,郅于由是遂西破呼偈、坚昆、丁令,兼三

国而都之。怨汉拥护呼韩邪而不助己,困辱汉使者汉乃始等。初元四年,遣使奉

献,因求侍子,愿为内附。汉议遣卫司马谷吉送之。御史大夫贡禹、博士匡衡以

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

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吉上书言:“中国与夷狄有羁縻不绝之义,今既养全其子

十年,德泽甚厚,空绝而不送,近从塞还,示弃捐不畜,使无乡从之心,弃前恩,

立后怨,不便。议者见前江乃始无应敌之数,知勇俱困,以致耻辱,即豫为臣忧。

臣幸得建强汉之节,承明圣之诏,宣谕厚恩,不宜敢桀。若怀禽兽,加无道于臣,

则单于长婴大罪,必遁逃远舍,不敢近边。没一使以安百姓,国之计,臣之愿也。

愿送至庭。”上以示朝者,禹复争,以为吉往必为国取悔生事,不可许。右将军

冯奉世以为可遣,上许焉。既至,郅支单于怒,竟杀吉等。自知负汉,又闻呼韩

邪益强,遂西奔康居。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康居王。康居甚尊敬郅

支,欲倚其威以胁诸国。郅支数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略民人,驱畜产,

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不居者且千里。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又乘胜

骄,不为康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发民

作城,日作五百人,二岁乃已。又遣使责阖苏、大宛诸国岁遗,不敢不予。汉遣

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诏,而因都护上书言:“居困

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其骄嫚如此。

建昭三年,汤与延寿出西域。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过城

邑山川,常登望。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西域本

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如

得此二国,北击伊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氏、山离乌弋,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

矣。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

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

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汤曰:

“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

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使士。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

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

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

兵状。

即日引军分行,别为六校,其三校从南道逾葱岭径大宛,其三校都护自将,

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阗将数

千骑,寇赤谷城东,杀略大昆弥千余人,驱畜产甚多,从后与汉军相及,颇寇盗

后重。汤纵胡兵击之,杀四百六十人,得其所略民四百七十人,还付大昆弥,其

马、牛、羊以给军食。又捕得抱阗贵人伊奴毒。

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

径引行,未至单于城可六十里,止营。复捕得康居贵人贝色子男开牟以为导。贝

色子即屠墨母之弟,皆怨单于,由是具知郅支情。

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单于遣使问:“汉兵何以来?”应曰:

“单于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强汉,身入朝见。天子哀闵单于弃大国,屈意康居,

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单于妻子,恐左右惊动,故未敢至城下。”使数往来相答报。

延寿、汤因让之:“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

大计,失客主之礼也!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日尽,恐无以自还,愿单于与

大臣审计策。”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幡

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

兵。城上人更招汉军曰“斗来!”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

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

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

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夜,数百骑欲出

外,迎射杀之。

初,单于闻汉兵至,欲去,疑康居怨己,为汉内应,又闻乌孙诸国兵皆发,

自以无所之。郅支已出,复还,曰:“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单于

乃被甲在楼上,诸阏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射外人。外人射中单于鼻,诸夫人颇死。

单于下骑,传战大内。夜过半,木城穿,中人却入土城,乘城呼。时,康居兵万

余骑分为十余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夜,数奔营,不利,辄却。平明,四

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康居兵引却。汉兵四面推卤楯,并入

土城中。单于男女百余人走入大内。汉兵纵火,吏士争入,单于被创死。军候***

丞杜勋斩单于首,得汉使节二及谷吉等所赍帛书。诸卤获以畀得者。凡斩阏氏、

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

所发十五王。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

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

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

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

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

大夫繁延寿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春:‘掩

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

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军议

是。

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及丞相、御史亦恶其矫制,皆

不与汤。汤素贪,所卤获财物入塞多不法。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

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

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

既至,论功,石显、匡衡以为:“延寿、汤擅兴师矫制,幸得不诛,如复加爵土,

则后奉使者争欲乘危徼幸,生事于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元帝内嘉延寿、

汤功,而重违衡、显之议,议久不决。

故宗正刘向上疏曰:“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

重,群臣皆闵焉。陛下赫然欲诛之,意未尝有忘。西域都护延寿、副校尉汤承圣

指,倚神灵,总百蛮之君,揽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绝域,遂蹈康居,屠五重城,

搴歙侯之旗,斩郅支之首,县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

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乡风驰义,稽

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立千载之功,建万世之安,群臣大勋莫大焉。昔

周大夫方叔、吉甫为宣王诛猃狁而百蛮从,其《诗》曰:“啴々焞々,如霆

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言美诛首恶之人,而诸不顺者皆来从也。今延寿、汤所诛震,虽《易》之折首、

《诗》之雷霆不能及也。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司马法》曰

‘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盖急武功,重用人也。吉甫之归,周厚

赐之,其《诗》曰:‘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千里之镐

犹以为远,况万里之外,其勤至矣!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

久挫于刀笔之前,非所以劝有功厉戎士也。昔齐桓公前有尊周之功,后有灭项之

罪;君子以功覆过而为之讳行事。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

四年这劳,而廑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鼓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

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余人。今康

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延寿、汤不烦汉士,

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且常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犹

皆裂土受爵。故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

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宜以时解县通籍,

除过勿治,尊宠爵位,以劝有功。”

于是天子下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

朕岂忘之哉!所以***而不征者,重协师众,劳将帅,故隐忍而未有云也。今延

寿、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

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以下千数。虽逾义干法,内不烦一

夫之役,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

海。为国除残,兵革之原息,边竟得以安。然犹不免死亡之患,罪当在于奉宪,

朕甚闵之!其赦延寿、汤罪,勿治。诏公卿议封焉。议者皆以为宜如军法捕斩单

于令。匡衡、石显以为“郅支本亡逃失国,窃号绝域,非真单于”。元帝取安远

侯郑吉故事,封千户,衡、显复争。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爵关内侯,食邑各

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告上帝、宗庙,大赦天下。拜延寿为长水校尉,汤为射

声校尉。

延寿迁城门校尉、护军都尉,薨于官。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复奏:“汤以吏

二千石奉使,颛命蛮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康居财物,戒官属曰绝域事

不复校。虽在赦前,不宜处位。”汤坐免。

后汤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也。按验,实王子也。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

谷永上疏讼汤曰:“臣闻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

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

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盖‘君子闻鼓鼙之声,则思将率之臣’。窃见关内

侯陈汤,前使副西域都护,忿郅支之无道,闵王诛之不加,策虑愊亿,义勇奋

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逾集都赖,屠三重城,斩郅支首,报十年之逋诛,

雪边吏之宿耻,威震百蛮,武畅西海,汉元以来,征伐方外之将,未尝有也。今

汤坐言事非是,幽囚久系,历时不决,执宪之吏欲致之大辟。昔白起为秦将,南

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介之过,赐死杜邮,秦民怜之,莫不陨涕。今汤亲秉钺,

席卷喋血万里之外,荐功祖庙,告类上帝,介胄之士靡不慕义。以言事为罪,无

赫赫之恶。《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夫犬马有劳于

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窃恐陛下忽于鼙鼓之声,不察《周书》之

意,而忘帷盖之施,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

难之臣也。”书奏,天子出汤,夺爵为士伍。

后数岁,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

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僚议数日不决。凤言:“汤多筹策,习外国事,可问。”

上召汤见宣室。汤击郅支时中塞病,两臂不诎申。汤入见,有诏毋拜,示以会宗

奏。汤辞谢,曰:“将相九卿皆贤材通明,小臣罢癃,不足以策大事。”上曰:

“国家有急,君其毋让。”对曰:“臣以为此必无可忧也。”上曰:“何以言之?”

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

犹三而当一。又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今围会宗者人众不足以胜会宗,

唯陛下勿忧!且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今会宗欲发城郭敦煌,历时乃至,

所谓报仇之兵,非救急之用也!”上曰:“奈何?其解可必乎?度何时解?”汤

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因对曰:“已解矣!”诎指计其日,曰:

“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大将军凤奏以为从事中

郎,莫府事一决于汤。汤明法令,善因事为势,纳说多从。常受人金钱作章奏,

卒以此败。

初,汤与将作大匠解万年相善。自元帝时,渭陵不复徙民起邑。成帝起初陵,

数年后,乐霸陵曲亭南,更营之。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光以所作数

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及大司农、中丞耿寿昌造杜陵赐爵关内侯,将作大匠乘马

延年以劳苦秩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营起邑居,成大功,万年亦当蒙重赏。子公

妻家在长安,儿子生长长安,不乐东方,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汤心利

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

十余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

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于是天子从

其计,果起昌陵邑,后徙内郡国民。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群臣多言其

不便者。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

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巨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

且与谷同贾。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

苦之。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

故陵,勿徙民。”上乃下诏罢昌陵,语在《成纪》。丞相、御史请废昌陵邑中室,

奏未下,人以问汤:“第宅不彻,得毋复发徙?”汤曰:“县官且顺听群臣言,

犹且复发徙之也。”

时,成都侯商新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素不善汤。商闻此语,白汤惑众,下

狱治,按验诸所犯。汤前为骑都尉王莽上书言:“父早死,独不封,母明君共养

皇太后,尤劳苦,宜封。”竟为新都侯。后皇太后同母弟苟参为水衡都尉,死,

子伋为侍中,参妻欲为伋求封,汤受其金五十斤,许为求比上奏。弘农太守张

匡坐臧百万以上,狡猾不道,有诏即讯,恐下狱,使人报汤。汤为讼罪,得逾

冬月,许射钱二百万,皆此类也。事在赦前。后东莱郡黑龙冬出,人以问汤,汤

曰:“是所谓玄门开。微行数出,出入不时,故龙以非时出也。”又言当复发徙,

传相语者十余人。丞相御史奏:“汤惑众不道,妄称诈归异于上,非所宜言,大

不敬。”廷尉增寿议,以为:“不道无正法,以所犯剧易为罪,臣下承用失其中,

故移狱廷尉,无比者先以闻,所以正刑罚,重人命也。明主哀悯百姓,下制书罢

昌陵勿徙吏民,已申布。汤妄以意相谓且复发徙,虽颇惊动,所流行者少,百姓

不为变,不可谓惑众。汤称诈,虚设不然之事,非所宜言,大不敬也。”制曰:

“廷尉增寿当是。汤前有讨郅支单于功,其免汤为庶人,徙边。”又曰:“故将

作大匠万年佞邪不忠,妄为巧诈,多赋敛,烦繇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

者连属,毒流众庶,海内怨望。虽蒙赦令,不宜居京师。”于是汤与万年俱徙敦

煌。久之,敦煌太守奏:“汤前亲诛郅支单于,威行外国,不宜近边塞。”诏徙

安定。

议郎耿育上书言便宜,因冤讼汤曰;“延寿、汤为圣汉扬钩深致远之威,雪

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岂有比哉!先帝嘉之,仍下

明诏,宣著其功,改年垂历,传之无穷。应是,南郡献白虎,边陲无警备。会先

帝寝疾,然犹垂意不忘,数使尚书责问丞相,趣立其功。独丞相匡衡排而不予,

封延寿、汤数百户,此功臣战士所以失望也。孝成皇帝承建业之基,乘征伐之威,

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谗佞在朝,曾不深惟本末之难,以防未然之

戒,欲专主威,排妒有功,使汤块然被冤拘囚,不能自明,卒以无罪,老弃敦煌,

正当西域通道,令威名折冲之臣旅踵及身,复为郅支遗虏所笑,诚可悲也!至今

奉使外蛮者,未尝不陈郅支之诛以扬汉国之盛。夫援人之功以惧敌,弃人之身以

快谗,岂不痛哉!且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

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录

其功,封表其墓,以劝后进也。汤幸得身当圣世,功曾未久,反听邪臣鞭逐斥远,

使亡逃分窜,死无处所。远览之士,莫不计度,以为汤功累世不可及,而汤过人

情所有,汤尚如此,虽复破绝筋骨,暴露形骸,犹***于唇舌,为嫉妒之臣所系

虏耳。此臣所以为国家尤戚戚也。”书奏,天子还汤,卒于长安。

形容考生上考场的诗句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2. 行百里者半九十

3. 江山代有才人出,个领***数百年

4.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 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2.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3.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 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4.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

2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9.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还有一个我就不知道了。

带有文、观、盛、晓的成语

1. 关于考场的诗句

关于考场的诗句 1.跟考试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唐·元稹《自述》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2、宋·梅尧臣《考试毕登铨楼》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3、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4、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5、唐·张籍《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6、唐·孟郊《豋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唐·袁皓《及第后作》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 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8、唐·常建《落第长安》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2.形容考场的句子

考场里,考生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有的在低头思索,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在快速地按动计算器的按钮,监考老师在教室的通道上轻轻地来回走着,安静极了.

考试铃响了,我先是轻松“攻克”了几道难题,但刚开心了没多久,我居然被一道简便计算题给难住了,试了好几种方法都不对,怎么办?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紧张得脸都发白了,一会儿抓抓脑袋,一会儿眼瞪天花板,却怎么也想不出一个好办法.老师奇怪地看着我,好像在说:“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会被难住?真没出息!”看见其他同学都在埋头“沙沙”作答,我的汗都快冒出来了.

同学们正全神贯注的写着试卷,教室里只有沙沙的写字声,***都“埋头苦干”,有的咬着铅笔头思考问题,有的正文思如泉,把写好的答案写在试卷上.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已不能形容他们的神态,有的因为想不出答案而双眉紧锁,有的为大功告成而欣喜若狂.

一、描写人物外形的成语:

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膀大腰圆、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满头银发

面红耳赤、面黄肌瘦、神***奕奕、容光焕发

大腹便便、昂首挺胸、肩宽腰圆、满面春风

鹤发童颜、英俊潇洒

二、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

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三、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奕奕、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

眉开眼笑、目不转睛、喜笑颜开、面不改色

四、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

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

六神无主、心神不定

3.形容考试的诗句

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4.东隅已逝,桑隅非晚。 25.多行不义,必自毙。

2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2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3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7.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3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4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5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5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65.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6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7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81.前车覆,后车戒。

8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8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8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8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9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9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9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9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0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3.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10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05.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0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0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1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2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2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26.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2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0.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35.衔远山,吞长江。

1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4.关于人生处处都是考场的古诗文摘抄

又一个星期四又来了,这是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因为今天将举行作文竞赛。这让我又开心有担忧,开心自己能代表班集体参加作文竞赛;担忧自己没拿到好名次,白白丧失了老师与同学们对我的信心。

哈哈,黑板上出的题目我最拿手。《我们这个班》,我们班上感人的事多着呢!我文思泉涌,“刷刷”纸上生花。时间过地飞快,像光的速度一下子穿越了整个教室。该收卷了,我紧张地把我的“大作交给老师。

第二天一早,丁老师笑呵呵地来到教室,说:“这次作文竞赛,我们班3个一等奖,分别是杨香、曾琳茜。”老师忽然停了一下,好久才说出三个字:“王紫菱”。我脸上虽然没有笑容,但是我的心里是非常极其开心与高兴。

这次作文竞赛让我收益扉浅。是呀,这个小小的一等奖只不过是我人生中一个小小的荣誉而已。在荣誉背后有父母的鼓励,老师的指导,词句的积累……人生中处处有考场,你要通过考试的检验,才能证明你的才智、实力、能力、道德、勇气……我的人生中有过无数次的竞赛,打败一个个对手,与他们竞争。这次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意味着我与成功越来越近,只要努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不为今天骄傲,走向未来!我要努力答完试卷,坦然面对考场,微笑期盼明天。人生就是这样,处处有考场。

5.和考试有关的诗句

和考试有关的诗句

7.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8.一片祥云天边来,一份捷报似花开。香花绽放笑盈盈,祥云环绕交相映。金榜题名合家乐,同窗好友唱赞歌。今朝扬帆书海游,执着进取再奋斗。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9.微笑的脸,背后是一颗慈善的心,一颗友爱的心。这样的脸给人以力量,也留给自己信心;这样的心让别人温暖,也温暖着自己;有着一张微笑的脸,便有一颗清澈的心,因为那脸始终透着关怀与馨香,将希望传达至别人的内心。

10.高考是风吹草动现牛羊,只要有才不慌张;高考是驾轻就熟来一趟,水到渠成河自淌。祝愿金榜题名不只是进象牙塔,社会熔炉也成钢。祝所有的考生都成功成才成就梦想。

11.生命之中,其实我们需要等待的东西很多很多,仿佛一生都在不停的等待里度过着。小时候,我们等待某一天长大,长大后我们又等待成人。成年后我们仿佛等待的就是老去的夕阳,夕阳西下后,我们仿佛等待着再次轮回与再生。

12.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世间的穷和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和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青春和纯真;它给了你美貌,往往就要夺走你的智慧和毅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

13.决战高考巅峰时,信心百倍增能量。真才实学浑不怕,文思隽永倍潇洒。十年磨剑试锋芒,百花丛中显芬芳。纵横考场斩关将,马到成功幸福尝!祝高考顺利!

14.高考每年,天气炎热心情燥,调整心态睡眠足,生活习惯莫突出,放松心情压力小,各科成绩必定好,平常一颗心常在,金榜题名乐逍遥!

15.满池荷花送清香,喜讯传来心荡漾。忧愁烦恼一扫光,笑容满面歌声扬。金榜题名愿得偿,再入学府知识长。祝你学成归来成栋梁,为国贡献做榜样!

16.上海卷:以为自己离开得很坚强,不会再去将你忆起,可是每当自己看见天空的一抹西霞,才知道一切都未曾过去,你一如你的名字,一直那么璀璨多姿

17.缘相遇,情相知,心相惜。我永远的好朋友,你一定是最棒的,高考你会赢

18.校园里一片寂静,街道上鸦雀无声。莘莘学子身怀绝技,胸有成竹沉着迎战。每个人信心十足,考佳绩向父母报喜,高分数金榜题名。朋友:戒骄戒躁考佳绩,十年寒窗搏此时。

19.十年磨剑放光芒,笔尖生辉多力量,自信满满心莫慌,满腔热血上战场,才思隽永心中藏,知识重点全不忘,乘风破浪会有时,金榜题名定辉煌。全国高考日,愿考生们高考顺利,学业有成!

20.的第一人要德才都有的,但我才真是不都。而高考在下,也是我才能的表现,也能好一点我是才子,不好一点我是啦吸。(闭嘴!你就是啦吸!)。

21.辛勤奋战在学海,汗水扬起成功帆。无烟战场今日起,气定神闲退万军。心态良好细审题,才思敏捷答考卷。自信人生二百年,收获人生好前程。全国高考日,愿莘莘学子们胜利归来。

保温杯上最经典刻字6字

百代文宗 不立文字 表面文章 班马文章 不名一文

半文半白 半文不白 不文不武 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博文约礼 不直一文 才兼文武 粗通文墨 出文入武

道德文章 断发文身 大块文章 单文孤证 雕文刻镂

多文强记 多文为富 雕文织*** 地下修文 大有文章

典章文物 大做文章 黼黻文章 反面文章 分文不名

分文不取 分文不直 分文不值 繁文末节 浮文巧语

飞文染翰 繁文缛节 烦文缛礼 废文任武 分文未取

膏粱文绣 高文典册 高文大册 高文典策 孤文断句

龟文鸟迹 广文先生 孤文只义 官样文章 厚貌深文

横僿不文 回文织锦 慧业文人 较武论文 拘文牵义

***纬武 讲文张字 骥子龙文 揆文奋武 临文不讳

流言飞文 满腹文章 卖文为生 弄法舞文 乃文乃武

乃武乃文 能文能武 铺***摛文 被发文身 披发文身

潘文乐旨 旁文剩义 片文只事 琴挑文君 情文并茂

弃文存质 奇文瑰句 奇文共赏 强文***醋 强文浉醋

乔文***醋 弃文就武 入文出武 人文荟萃 饰非文过

遂非文过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市民文学 圣神文武 斯斯文文

书同文,车同轨 深文大义 识文断字 深文附会 深文傅会

身无分文 酸文***醋 深文峻法 善文能武 深文巧诋

深文曲折 斯文扫地 识文谈字 深文周纳 深文周内

梳文栉字 俗下文字 唾地成文 通文达礼 通文达理

通文调武 通文达艺 同文共轨 同文共规 文不对题

文不加点 舞笔弄文 文***风流 文弛武玩 文从字顺

文觌武匿 文风不动 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文房四士

文房四物 文房四艺 文过其实 文过饰非 文过遂非

文奸济恶 文君司马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君新寡

文江学海 文君新醮 文籍先生 文理不通 文理俱惬

文婪武嬉 舞弄文墨 文期酒会 文人墨客 文人墨士

文如其人 文弱书生 文人无行 文人相轻 文人学士

文丝不动 文身断发 文搜丁甲 文山会海 文身剪发

文身翦发 文似其人 文深网密 文通残锦 文韬武略

文恬武嬉 文武差事 温文尔雅 文武兼备 文无加点

纬武*** 舞文弄法 舞文弄墨 文武全才 舞文巧诋

温文儒雅 微文深诋 文武双全 望文生训 望文生义

舞文饰智 舞文玩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文行出处

文星高照 文修武备 文修武偃 文献之家 武偃文修

文以载道 文圆质方 文质彬彬 文质斌斌 文章盖世

文章巨公 文章钜公 文章经济 文章魁首 文章山斗

文章宿老 文子同升 文治武功 文治武力 文昭武穆

文子文孙 文章星斗 文宗学府 文章宗工 文章宗匠

文章憎命 下笔成文 犀顶龟文 析律舞文 雄文大手

兴文匽武 修文偃武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偃兵修文 一代文宗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余风遗文 偃革尚文 一文不名 一文不值

偃武崇文 偃武觌文 以文害辞 以文会友 咬文嚼字

以文乱法 咬文啮字 咬文啮字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文如命

缘文生义 有文无行 偃武修文 偃武兴文 偃武行文

演武修文 言文行远 遗文逸句 允文允武 以郄视文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一纸空文 鱼质龙文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枕典席文 质非文是 祝发文身 重厚少文 樽酒论文

掌上观文 字顺文从 祖述尧舜,***文武 执文害意 主文谲谏

祖武宗文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

当局者迷 悲观厌世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察颜观色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迟疑观望

侈人观听 从壁上观 达观知命 大有可观 大有可观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东观西望

东观续史 东观之殃 东望西观 洞如观火 洞若观火 耳闻是虚

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公听并观 观倡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观往知来 观望不前 观衅伺隙

观形察色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借镜观形 静观默察 静观默察 镜里观花 冷眼旁观 燎如观火 燎若观火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烧犀观火 束手旁观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叹观止矣 叹为观止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雄伟壮观 袖手旁观 岩居川观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

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

耳听八方 洋洋大观 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 游目骋观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 侏儒观戏 侏儒观戏 走马观花 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 作如是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坐山观虎斗

承平盛世 春秋鼎盛 党坚势盛 繁荣昌盛 丰功盛烈 恭逢其盛 躬逢其盛 祲威盛容

久负盛名 马革盛尸 囊里盛锥 拳拳盛意 日新月盛 日增月盛 盛必虑衰 盛极一时

盛况空前 盛名难副 盛名之下

其实难符 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 盛气凌人 盛情难却 盛食厉兵 盛衰荣辱

盛衰兴废 盛水不漏 盛筵必散 盛筵难再 盛宴难再 太平盛世 心浮气盛 休明盛世

休明盛世 忧盛危明 运旺时盛 重熙累盛

百代文宗 不立文字 表面文章 班马文章 不名一文

半文半白 半文不白 不文不武 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博文约礼 不直一文 才兼文武 粗通文墨 出文入武

道德文章 断发文身 大块文章 单文孤证 雕文刻镂

多文强记 多文为富 雕文织*** 地下修文 大有文章

典章文物 大做文章 黼黻文章 反面文章 分文不名

分文不取 分文不直 分文不值 繁文末节 浮文巧语

飞文染翰 繁文缛节 烦文缛礼 废文任武 分文未取

膏粱文绣 高文典册 高文大册 高文典策 孤文断句

龟文鸟迹 广文先生 孤文只义 官样文章 厚貌深文

横僿不文 回文织锦 慧业文人 较武论文 拘文牵义

***纬武 讲文张字 骥子龙文 揆文奋武 临文不讳

流言飞文 满腹文章 卖文为生 弄法舞文 乃文乃武

乃武乃文 能文能武 铺***摛文 被发文身 披发文身

潘文乐旨 旁文剩义 片文只事 琴挑文君 情文并茂

弃文存质 奇文瑰句 奇文共赏 强文***醋 强文浉醋

乔文***醋 弃文就武 入文出武 人文荟萃 饰非文过

遂非文过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市民文学 圣神文武 斯斯文文

书同文,车同轨 深文大义 识文断字 深文附会 深文傅会

身无分文 酸文***醋 深文峻法 善文能武 深文巧诋

深文曲折 斯文扫地 识文谈字 深文周纳 深文周内

梳文栉字 俗下文字 唾地成文 通文达礼 通文达理

通文调武 通文达艺 同文共轨 同文共规 文不对题

文不加点 舞笔弄文 文***风流 文弛武玩 文从字顺

文觌武匿 文风不动 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文房四士

文房四物 文房四艺 文过其实 文过饰非 文过遂非

文奸济恶 文君司马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君新寡

文江学海 文君新醮 文籍先生 文理不通 文理俱惬

文婪武嬉 舞弄文墨 文期酒会 文人墨客 文人墨士

文如其人 文弱书生 文人无行 文人相轻 文人学士

文丝不动 文身断发 文搜丁甲 文山会海 文身剪发

文身翦发 文似其人 文深网密 文通残锦 文韬武略

文恬武嬉 文武差事 温文尔雅 文武兼备 文无加点

纬武*** 舞文弄法 舞文弄墨 文武全才 舞文巧诋

温文儒雅 微文深诋 文武双全 望文生训 望文生义

舞文饰智 舞文玩法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之道 文行出处

文星高照 文修武备 文修武偃 文献之家 武偃文修

文以载道 文圆质方 文质彬彬 文质斌斌 文章盖世

文章巨公 文章钜公 文章经济 文章魁首 文章山斗

文章宿老 文子同升 文治武功 文治武力 文昭武穆

文子文孙 文章星斗 文宗学府 文章宗工 文章宗匠

文章憎命 下笔成文 犀顶龟文 析律舞文 雄文大手

兴文匽武 修文偃武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偃兵修文 一代文宗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余风遗文 偃革尚文 一文不名 一文不值

偃武崇文 偃武觌文 以文害辞 以文会友 咬文嚼字

以文乱法 咬文啮字 咬文啮字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文如命

缘文生义 有文无行 偃武修文 偃武兴文 偃武行文

演武修文 言文行远 遗文逸句 允文允武 以郄视文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一纸空文 鱼质龙文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枕典席文 质非文是 祝发文身 重厚少文 樽酒论文

掌上观文 字顺文从 祖述尧舜,***文武 执文害意 主文谲谏

祖武宗文

隔岸观火,

排盛字科,名袁盛钟

晓风残月

晓行夜宿

晓行夜住

晓以大义

晓以利害

不晓世务

老不晓事

连更晓夜

明白晓畅

夜宿晓行

夜住晓行

户告人晓

家谕户晓

家喻户晓

家至户晓

明白易晓

无人不晓

无所不晓

文章山斗 谓文章为人所宗仰。语本《新唐书·韩愈传》:“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文章魁首 魁首:为首的,这里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写得最好,文才极高。

文章钜公 见“文章巨公”。

文章巨公 亦作“文章钜公”。文章大家。

文章经济 文章和经世济民之才。

文章盖世 盖世:超过世人。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上。

文圆质方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文修武偃 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谓天下太平。

文修武备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文星高照 比喻文运亨通。

文献之家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文武全才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文武兼备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文无加点 见“文不加点”。

文武差事 喻明劫暗偷。

温文儒雅 犹言温文尔雅。

文通残锦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文搜丁甲 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文似其人 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

文丝不动 一点儿也不动。

文深网密 用法严刻,法网严密。

文身翦发 见“文身断发”。

文身剪发 见“文身断发”。

文身断发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文山会海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文人学士 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墨士 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墨客 见“文人墨士”。

文期酒会 定期举行的文酒之会。

文婪武嬉 谓文武官员习于安逸,贪婪成性。

文君司马 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辱,才被迫认亲。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人用

文经武纬 ①谓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种。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文经武略 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文江学海 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文奸济恶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文籍先生 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文过遂非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文过其实 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文房四艺 指琴、棋、书、画。

文房四物 见“文房四宝”。

文房四士 见“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文觌武匿 艺文兴而武道隐。谓尚文之风大盛。语本《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文弛武玩 文武官员***。

文***风流 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望文生训 见“望文生义”。

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同文共规 见“同文共轨”。

通文调武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通文达艺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通文达理 谓有学问懂道理。

通文达礼 谓有学问懂礼仪

遂非文过 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错。

俗下文字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梳文栉字 谓训释文字。

识文谈字 见“识文断字”。

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市民文学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饰非文过 粉饰掩盖过失、错误。

圣神文武 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身无分文 形容非常贫穷

深文周内 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深文曲折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深文巧诋 罗织罪名,蓄意毁谤。

深文峻法 犹言严刑峻法。

深文傅会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深文附会 见“深文傅会”。

深文大义 深奥的大道理。

入文出武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人文荟萃 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情文并茂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琴挑文君 挑:挑逗、挑引。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并表达自己的爱意。亦作“琴心相挑”。

乔文***醋 ***斯文;***道学。

强文浉醋 同“强文***醋”。

强文***醋 谓***斯文。

铺***摛文 “摛”念chī。铺陈文***。

片文只事 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披发文身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旁文剩义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潘文乐旨 《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后因以“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弄法舞文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的目的。

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乃武乃文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乃文乃武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流言飞文 犹言流言蜚语。

揆文奋武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拘文牵义 拘泥于字义、文义。

讲文张字 谓讲求文字工丽并张大其词。

回文织锦 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以“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厚貌深文 见“厚貌深情”。

横僿不文 粗鄙没有文化。

广文先生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据《新唐书·郑虔传》载,玄宗爱郑虔才,为置广文馆,以之为博士。②泛指清苦闲散的儒学教官。

孤文只义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孤文断句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高文典策 见“高文典册”。

高文大册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今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

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黼黻文章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

分文未取 见“分文不取”。

飞文染翰 挥笔疾书。

烦文缛礼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多文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雕文织*** 比喻词藻华丽。

雕文刻镂 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单文孤证 仅有的证据。意谓不足凭信。

出文入武 谓文武兼备。

不直一文 见“不直一钱”。

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半文不白 见“半文半白”。

半文半白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一文不值 〖解释〗指毫无价值。

弃文就武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弃文存质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主文谲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

以文乱法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一纸空文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就不能流传很远。

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文如其人 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

文武双全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文理不通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文章憎命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舞文弄墨 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文韬武略 韬:指《六韬》,古代兵书,内容分文、武、龙、虎、豹、犬六韬;略:指《三略》,古代兵书,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谋略。

文不对题 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望文生义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微文深诋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文行出处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文房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

当局者迷 悲观厌世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言观行 察颜观色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迟疑观望

侈人观听 从壁上观 达观知命 大有可观 大有可观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东观西望

东观续史 东观之殃 东望西观 洞如观火 洞若观火 耳闻是虚

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公听并观 观倡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观往知来 观望不前 观衅伺隙

观形察色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借镜观形 静观默察 静观默察 镜里观花 冷眼旁观 燎如观火 燎若观火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烧犀观火 束手旁观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叹观止矣 叹为观止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雄伟壮观 袖手旁观 岩居川观 眼观六路 眼观四处

耳听八方 眼观四路

耳听八方 洋洋大观 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 游目骋观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 侏儒观戏 侏儒观戏 走马观花 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 作如是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坐山观虎斗

承平盛世 春秋鼎盛 党坚势盛 繁荣昌盛 丰功盛烈 恭逢其盛 躬逢其盛 祲威盛容

久负盛名 马革盛尸 囊里盛锥 拳拳盛意 日新月盛 日增月盛 盛必虑衰 盛极一时

盛况空前 盛名难副 盛名之下

其实难符 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 盛气凌人 盛情难却 盛食厉兵 盛衰荣辱

盛衰兴废 盛水不漏 盛筵必散 盛筵难再 盛宴难再 太平盛世 心浮气盛 休明盛世

休明盛世 忧盛危明 运旺时盛 重熙累盛

不晓世务 (bù xiǎo shì wù)

解释:不知晓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出处:《宋史·王安石传》:“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户告人晓 (hù gào rén xiǎo)

解释: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节义》:“梁国岂可户告人晓也?被不义之名,何面目以见兄弟国人哉?”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家谕户晓 (jiā yù hù xiǎo)

解释: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同“家喻户晓”。

出处: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以言求人,曾未闻有所褒表,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示例:

更多相关内容(同义词、反义词、歇后语、典故、成语故事、英文、日文等......)

盛极必衰月满则亏是什么意思

幸福过后,只剩忧伤。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保温杯上最经典刻字6字,希望大家喜欢。

1、时光不染回忆不淡。

2、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3、与爱无关,寂寞有染。

4、你的世界,但愿都好。

5、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6、无可奈何,似曾相识。

7、今生今世,永远爱你。

8、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9、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0、时光易老,人心易变。

11、肉的理想,***的命。

12、旧人不覆,旧情不在。

13、雪落无痕,雁过留声。

14、不能长久,就别拥有

15、风雨不改,爱你依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盛极必衰,月满则亏”任何事物到达了极致,就一定会衰落,满月就一定会出现缺口。“盛极必衰,月满则亏”这句话说明了事物都有自己的极限点和发展规律,同时也是在告诫和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

“盛极必衰,月满则亏”和“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异曲童工之妙,都是说事物的如果发展到了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例如:就像弹簧一样,把弹簧拉到最长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弹簧就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盛极必衰,月满则亏”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物极必反”。“物极必反”首先是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由道产生运动,到一定极限,又复归于道,如此周行不息。

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似的文言文

《孟子》中说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此话的确意味深长,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

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

扩展资料: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谁有7上的名言警句?

1. 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出自孟子的一句名言。原文是这样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所以他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也说: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孟子却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人们不愿贫贱忧戚,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二者思想是一致的,包含着深刻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不断克服困难的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一部中国历史,处处渗透着这种精神。司马迁在蒙受宫刑的奇耻大辱的情况下,发奋著述,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他在致友人任安的信《报任安书》中,曾列举了许多先贤在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如周文王被拘禁,推演了《周易》;孔子受困厄,作了《春秋》;屈原遭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了《国语》;孙子受了膑脚之刑,修了《兵法》,等等。他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先贤在困厄中发奋作出的业绩。司马迁正是以此激励自己,继承这种精神,完成了撰写《史记》的伟业。

今天我们国家处在安定发展的时期,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爱护。安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挫折困难的适应能力较差的弱点,有的甚至只因一些细小的挫折而犯罪以至***。针对这种情况,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提倡自觉磨炼的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担当起迎接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

2. 求激励人的古文..类似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篇的

司马迁《报任安书》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

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

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

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

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

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厉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阱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3. 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类型的古文有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题目是后人所加.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4. 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近的句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五代史伶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

意思是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意思是纵观过去兴盛的国家和家族,其成功是因为勤劳俭朴,破败是因为娇纵奢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劝学解》。

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因无拘束地游乐而荒废,行动因深思熟虑而成功因随便而失败。

5. 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相近的名言名句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汉语中的俗语,出自《论语_卫灵公》。指的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4、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出自《金陵怀古四首》, 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四首诗主旨为感慨兴亡。

第一首诗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

其余三首则在第一首的基调上进行推衍演绎。后三首的前半部分都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多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概括历代***盛衰的规律。

全诗语言高度概括精练,主题鲜明,情感充盈,既包含着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想象,也包含着思想家深沉的睿智和政治家匡时忧国的怀抱。

5、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出自《系辞》。

原句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译文: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6. 哪些名言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似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Y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香(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Z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

-------------------------------------------------------------

一封书信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默无言,心事重,万千情思。

绕结心头,咫尺相近天涯远

从何开口?欲说还羞

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

万般回首化尘埃,唯有青山不改

望断天涯无际,凄凉无语悲伤

只为两地信茫茫,才子佳人愁状

贫,不是耻辱;贱,才是真正地耻辱

滴水之恩,定当涌泉以报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夜深风雨归何处,西月窥人到半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夕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经多世事心长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