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是什么意思,东南半壁以什么为主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08 0
  1. “半个圣人”曾国藩为何不肯推翻大清当皇帝?这几点让他有苦难言
  2. 曾国藩有四次称帝机会为何拒绝,心中的坚持与境界是什么?
  3.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4.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
  5.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的解释
  6. 人间随处有乘除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如果起兵造反称帝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所以他不可能一统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能够成功曾国藩早就称帝了。

1864年六月(同治三年),曾国藩统帅的湘军在曾国荃率领下攻破了太平天国首都金陵,太平天国就此覆灭,而正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国藩也因此被清廷封为一等勇毅侯,赏穿黄马褂,戴双眼花翎御赐紫禁城骑马的待遇,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不胜数。有?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说法,湘军上下志得意满,忘乎了所以。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是什么意思,东南半壁以什么为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紧接着就发生了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递给曾国藩一张写有?东南半壁无主,老帅岂有意乎?的纸条;之后曾国荃率领湘军三十多名将领来到大营劝进(曾国藩称帝)。没有料想到的是,曾国藩将彭玉麟的纸条吞到嘴里,在湘军将领面前一言不发只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就离去了。

曾国藩为什么不接受湘军众位将领的意见,坐拥东南半壁江山,与清廷抗衡呢?在古代,造反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事,稍有不慎就会失败,不能出任何的问题,也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

曾国藩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打出什么旗号,以什么名义起兵推翻清朝。

古代讲究出师有名,名正言顺。曾国藩起兵的旗号和名字如果名不正言不顺,起兵必然失败。不要小看了起兵的旗号和名义,如果起兵的名义对了,则一呼百应,豪杰景从;反之,则兵败如山倒,死无葬身之地。

当初,洪秀全杨秀清以恢复***江山为口号,打出?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的旗号。在清朝***统治下的各地民众纷纷加入太平军,捻军在北方遥相呼应,一时间太平军横扫东南如卷席,占据了东南半壁江山。

曾国藩看到太平军信上帝教,所过各地,烧毁书籍,捣毁孔庙、关庙等等举动,便举起了保护儒家文明的大旗讨伐太平军。《讨粤匪檄》?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把自己树立为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师,维护传统文化和人伦礼教的卫道士。从而号召了一大批读书人站到了自己身边,根据容闳在《西学东鉴记》的记载,鼎盛时期,?各处军官寄于曾文正之大名者不下200人,幕僚又有100多人,此还更有候补官员、怀才志士,以及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家无不聚集,各尽其才。?

当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就不能再打太平军?恢复***江山?的旗号,那样就和当年的吴三桂一样,早就失去了***的信任,***不会为了支持他的;也不能以维护传统文化和人伦礼教的名义起兵,因为清朝入关以来尊孔,康熙几次拜谒明孝陵等等举措,在文化上清王朝就是传统的维护者。

曾国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起兵的时机不适合,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起兵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那么最佳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逃亡热河,长江以南有太平军,以北有捻军。清王朝内忧外患,这个时候才是趁火打劫,混水摸鱼的好时机,如果曾国藩率军在江西起兵,面临的形势一片大好。这个形势就是元末朱元璋所面临的北方有元朝朝廷,长江上下有几股势力,只要联合太平军、捻军,何愁清廷不灭。

“半个圣人”曾国藩为何不肯推翻大清当皇帝?这几点让他有苦难言

1864年7月23日,李秀成兵败被俘。28日,曾国藩自安庆到金陵,令李秀成书写供词,即《李秀成自述》。不久,曾国藩命人将李秀成。李秀成牺牲后,曾国藩把他写的自述经过删改并撕毁一部分之后,命人抄写两份,名为《李秀成亲供》,一送清廷军机处,一送安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密不外露。直到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才把李秀成自述原稿影印本公布于世。

李秀成供词的真伪,曾国藩为何要删改供词,为何要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史学界几乎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1864年8月7日,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李秀成在天京(即现在的南京沦陷后就义了。就义以前,他曾在曾国藩的囚笼里被迫写下了一篇长达5万言的《亲供》,即后人称为《李秀成自述》。对于这个《亲供》,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出于对李秀成的崇敬,或痛惜“自述”内容玷污了英雄的历史,于是就产生了“自述”系曾国藩伪造的

说法。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自述”确出于李秀成之手,曾国藩确实改过其中几处,如洪秀全之死及李秀成被擒等事;但“自述”并非曾国藩伪造,“自述”所记内容基本上是可靠的。

半个多世纪的争论

曾国藩在李秀成后,把他的自述很快删改刊刻,即世所传的“九如堂本”。世传原稿存曾家,而曾国藩不肯交给清***,曾的后人也

不肯公开示人。光绪末年,有一个署名扪虱谈虎客(真名为韩孔)的,根据曾国藩的刻本再加删改,交由日本广智书局刊入《近世中国秘史》中。

1931年,已故著名学者罗尔纲开始对《李秀成自述》作注,他当时能看到

的就是《近世中国秘史》本。面对谬妄丛生的《近世中国秘史》中对《李秀

成自述》的记载和叙述,罗尔纲辛苦考证了几十年。直到1944年暮春,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的吕集义先生才在湘乡曾氏家里看到了秘藏多年的《李秀成自述原稿》。吕先生用随身带去的北京大学影印的“九如堂”刻本,据以对勘,抄补了5600多字,并拍摄了15帧照片,带回广西。其时,罗尔纲也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看到了吕集义先生所摄照片4帧及抄补本,便摒弃了《近世中国秘史》本,改据吕集义抄补本作注,取名《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签证》。《签证》以笔迹签定为标准,断定:“曾国藩后人家藏的《自供》原稿确是亲

笔”。《签证》的发表,一时轰动了学术界。

1951年,开明书店一版再版。在1954年6月由中华书局印行的改订三版中,罗尔

纲又根据《忠王亲笔答辞》的字迹鉴定出《忠王谕李昭寿书》与《忠王自传原稿》笔

迹对比,再次验证出《忠王自传原稿》确为李秀成亲笔。至此,《忠王自传原稿》的真伪之争似乎已经解决。但1956年《华东师大学报》第四期发表了年子敏、束世的《关于忠王自传原稿真伪问题商榷》一文,对罗尔纲先生的考证提出质疑,认为李秀成供词出自曾国藩的伪造。他们的理由是:其一,以经过司法部法医研究所笔迹专家审定,《李秀成自传原稿》的字迹与《李秀成谕李昭寿书》不是同一人的笔迹;其二,罗尔纲认为供词的写作时间起于1864年7月30日,迄于8月7日,但根据影印的曾国藩日记,在7月29日前已有了供词。而且现有供词的内容充满卑躬乞降的词句,不合李秀成英勇不屈的性格。当时,李秀成被俘后身受伤害,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也不可能日写7000字的供词,等等。史学界就此又掀起了一场大争论。罗尔纲再次从书学八法对字迹作进一步研究,写了《笔迹鉴定的有效性与限制性举例》和《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的真伪问题和史料问题》两篇文章,编入《忠王自传原稿考证与论考据》一书内,于1958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两篇文章的提要写入《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签证》增订本上,得到了书法家和史学界的赞同,再次肯定了《忠王自传原稿》确是真品。

1963年,曾国藩之曾孙曾约农先生在台湾世界书局把《李秀成亲供手迹》影印公布于世,内容较刻本多9000多字,为33300多字,计74页,全书没有结尾。

以影印本来核对,进一步论证了罗尔纲先生鉴定的正确性,真伪之争再次告一段落。

可是,好景不长,1963年戚本禹抛出《评李秀成自述》和《怎样对待李秀成的

投降变节行为?》两篇奇文,为影射史学开路,李秀成顿时成为众口一词的叛徒,他生前的一切也都成了罪证。粉碎了“四人帮”,关于李秀成的评价问题又在学术界热烈展开了。

1***9年,《中华文史论丛》第一期发表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荣孟源先生于1963年完稿的《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一文,他经考证认为:《自供》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删改后重抄的冒牌货。主要依据是,第一从每天所写起讫处看不出真迹。李秀成每天是随写随交,真迹应是散叶或分装为9本,不会是写在一本装订好的“吉字中营”横条簿上;绝不能每天都结束在末页末行最末一个字。而今所见的《自供》,前后一两天所写连在一起,看不见每天的间隔,显然是曾国藩派人把李秀成每天所写的真迹汇抄在一起的;第二从《自供》字数上看它不是真迹。写供人李秀成,删改人曾国藩,参加删改人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三方面的材料都说明

李秀成真迹是5万余字,而今留下的《自供》只有36000多字,比真迹少10000余字;第三,从曾国藩时《自供》删节处看不是真迹。曾国藩交往军机处的《自供》,与曾国藩所存《自供》稿本的多处地方字句不同;曾国藩所存《自供》稿本从第一页到四十页,书上都写有页码,整整齐齐,并无差错,这就说明《自供》并非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删节后的抄件;第四,从《自供》字句行款看不是真迹。《自供》中出现的“上帝”、“天王”多数并不抬头,这不合于太平天国严格的书写规定;《自供》中凡“清”字均不讳,却把不该讳的“青”写成“菁”,显然是违背了太平天国的避讳制度。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不同意荣孟源的看法。他在《李秀成原稿释疑》一文中断定“《自供》是李秀成的亲笔”。他说,每天所写起讫问题,“我们不可能设想当时的李秀成好像后来的作家一样,有一个每天分节写出的章节安排”;《自供》字句款讳问题,因为“李秀成在皈依拜上帝教之前,已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成年人了,早有通行的书写习惯,在加入拜上帝教之后,经历了十余年,尽管熟悉了太平天国规定的书写格式,但有时疏忽,又回到早年的写法,犯了讳,也并不奇迹。”他又说,供词原稿如果是***的,曾国藩在上报清廷和在安庆刊出后,应该说已经达到了他作伪的目的,为什么还要把这个***东西当作宝贝传之后代呢?为什么到他的第四代曾约农还要把这个易招物议的***东西公之于世呢?

曾国藩缘何要纂改供词

针对荣、陈两位先生的观点,罗尔纲又作了认真的分析考证,在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前言”中,进一步阐述《李秀成自述原稿》是李秀成亲笔手迹的观点。他说:“这部原稿,并不是冒牌货,而是李秀成

亲笔的《自述原稿》。”但这部原稿,“可以看出几项曾国藩欺骗清廷的重大***”,他指出:曾国藩主要在四个地方盗改了李秀成自述原稿,即第一是洪秀全死因一事。李秀成手迹记载:天王斯时已病甚重,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廿一日亡。洪秀全是病死的,但曾国藩为了报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二十二日上奏清廷时却说,洪秀全在“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到七月初七日,杀了李秀成后,他上奏清廷又捏造宫婢黄氏说洪秀全“因官军攻急,服毒身死”。并把《李秀成自述》中这样一段话改为:“因九帅(曾国荃)之兵,处处地道近城,

天王斯时焦虑,日日烦躁,即以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第二件是李秀成被俘一事。李秀成当时只身一人逃难到天京城东南的荒山上,他随身带有许多珍珠宝物,结果被砍柴的村民认出,因村民之间分配珠宝发生争执,李秀成掩藏不住,被两个奸民捉获,解送清营。但曾国藩在原稿上,用朱笔把“是以被两个奸民”七字勾去,“获拿”两字倒调,改为“遂被曾帅官兵拿获”。到抄送清廷及付

印时,又改为“遂被曾帅追兵拿获”。第三是李秀成保卫幼天王从缺口冲出天京的时间问题。李秀成的原话是:是日将夜,寻思天计……不得已,初更之后,舍死领头冲锋,由九帅放倒城墙而出,君臣舍命冲出关来。而曾国藩用墨笔把“初”字改为“四”字,把“初更”改为“四

更”。初更是傍晚19时至20时之间,天刚黑,就被太平军冲出,曾氏兄弟是要受处分的,而改到四更(第二天一时),就减轻了主要带兵大员的责任。第四是删改天朝十误第十误。《李秀成自述》原稿为:十、误立政无章。误国误命者因十误之由而起。曾国藩第一次看《李秀成自述》时,曾用朱笔圈去。到后来清廷命他详细抄录补送时,他便把这一条改为:十、误不应专保天京,扯动各处兵马。这样一改,不但掩盖了曾国藩久攻天京不下的无能,而且把李鸿章攻陷江苏和左宗棠攻陷浙江很轻易拿下,都由于太平军把江、浙的军队调回保卫天京的原因,这样,把功劳都揽在自己和曾国荃身上。两相对照,曾国藩删改李秀成自述原稿的目的是昭然若揭的。

与此同时,曾国藩之所以要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也有其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李秀成深知曾国藩与清廷之间的矛盾,而劝其在手握重兵之时取而代之。这在曾国藩后人所讲述的曾家口碑中表述得一清二楚,即“李秀成‘劝文正公(曾国藩)当皇帝,文正公不敢”。这不是一条孤证,1936年,清史专家孟森为北京大学影

印曾国藩刻本《李秀成供》作序,曾经谈到这个传说。1944年,前广西通志馆就是要追寻这个传说而去湘乡曾家抄录《李秀成自述原稿》的。在晚清的一些笔记中,也记载了许多曾国藩部下在湘军称霸东南之时,如何劝曾国藩举兵称帝,以恢复汉家天下的故事。如某书记载湘军攻陷天京后,曾国荃萌异志,曾向其兄劝进。国藩闻而彷徨无措,踯躅徘徊于室中者通宵达旦。第二天早晨,答复曾国荃说:“人家待我们还好,何忍出此?”事乃寝。又据载,湘军攻陷安庆,广东按察使彭玉麟授安徽巡

抚,迎曾国藩东下,船未抵岸,即遣亲弁以密函呈曾氏,内言:“东南半壁无主,老帅岂有意乎?”曾国藩阅而变色,急说:“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字)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把信团之,吞下肚去。

以上这些史料足以说明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及其心腹幕僚为什么不肯把李秀成献俘进京,不侯圣旨即在南京匆匆把李秀成的原因,目的是怕李秀成说出种种不利于曾氏兄弟的话语。

曾国藩有四次称帝机会为何拒绝,心中的坚持与境界是什么?

1864年七月的一天,湘军高级将领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四人突然率领着30多名湘军其余大小将领闯进了曾国藩的营帐内,他们,企图重演一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 历史 剧。

要知道此时曾国藩已经攻陷天京,消灭了太平天国,拥兵30多万,其中湘军更是兵强马壮、功盖天下,而且曾国藩还被封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事,基本上四省文武百官全部归他管辖。

全国共有八名总督,除了曾国藩自己是湘系的以外,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都是湘系,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两广总督毛鸿宾也和曾国藩关系匪浅,全国15名巡抚中,也有7名属于湘系,担任各地官员的湘军将领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若是曾国藩有意,半个大清会立马跟他姓。

可惜,有意的不是曾国藩,只是他的属下。面对在营帐内鼓噪的众位湘军将领,曾国藩长叹一声,当场写下一副对联 :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这两句分别来自苏轼和王安石,寓意站在绝高之处自然会有无数美景诱惑,但是所作所为要像高山流水一样坚守本心,这是曾国藩在委婉的告诉部下,自己效忠大清,并无意称帝。

如果说确实没有这个条件还好,可是曾国藩明明大可以搏一搏,却为何放弃称帝、激流勇退?一百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热点,毕竟赵匡胤的案例就摆在那里。

其实,曾国藩这不是第一次碰到“黄袍加身”的闹剧。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同治皇帝登基,年仅六岁,慈禧发动了辛酉***夺权从此垂帘听政掌控大清,帝位更替带来的中枢动荡持续了很久,而此时湘军攻下长江要塞安庆,曾国藩一时风头无两。眼看主少国弱,湘军将领李元度起了别样的心思,于是他向曾国藩呈上一副对联写道 “王侯无种,帝王有真” ,结果换来曾国藩的一顿臭骂。

可是劝曾国藩称帝的人还是一波接着一波,没办法,中枢动荡是天时,湘军占据南方是地利,***想自立是人和,而曾国藩,就是那个最适合的人。

趁着曾国藩的生日,湖北巡抚胡林翼在祝贺之时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道:“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曾国藩不回答,却把纸条撕了个粉碎。

清朝风雨飘摇,***势力迅速崛起,权势日益增长的左宗棠也托人转告曾国藩:“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还是沉默,却把“似可问焉”四个字改成了“未可问焉”,悄悄退给了左宗棠。

从1853年组建湘军,到1864年湘军覆灭,太平军作为对手,才算是最了解湘军的战斗力,也最了解曾国藩是如何一步步势可倾国的人,石达开在被俘后就提醒曾国藩说,你功高震主,怕是难逃“狡兔死,走狗烹”,何不率众独立?李秀成就是1864年七月众将企图为曾国藩黄袍加身的导火索,因为李秀成在同月被俘之后对湘军众将说,自己愿意为曾国藩招抚仍然坚持在长江两岸的太平军旧部十多万人,拥戴曾国藩称帝。

终究闹剧只是闹剧,面对连续不断的劝进之言,曾国藩恍若未闻,对于是否称帝,他心里早已有杆秤。

尽管拥戴自己的人一波又一波,但曾国藩不得不细细思量。剿灭太平军后,湘军无比壮大,但其中的派系却更加复杂,30多万人里真正归属曾国藩指挥的,一半都不到,而若是论嫡系部队,更是只有5万人马。并且,此时除了他自己和弟弟曾国荃指挥的人马外,其余各部,竟然都或多或少的与曾氏兄弟暗生间隙。

源头当然是来自于清廷。咸丰皇帝对于曾国藩早就起了提防之心,一个不在官位的侍郎,却在抗击太平军时能够迅速拉起一支几万人的队伍,莫非是早有预谋?于是咸丰在世期间,就是一边让曾国藩打仗,一边只许诺给湘军空头支票,实际上的权力并没有放给曾国藩。

但是之后曾国藩却越打越出色,国家动荡,又碰上慈禧发动***,湘军掌握了很多打下来的太平天国的地盘,慈禧无奈之下授予曾国藩“节制四省军政大权”,给予了湘军很大的自***力。但是慈禧不愧为中国 历史 上最厉害的几个女人之一,为了压制曾国藩,她在湘军内部搞起了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不断地激化着湘军各部之间的矛盾。

最出名的案例就是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决裂,左宗棠此人乃是一头倔驴,后来扛着棺材收复新疆的就是他。他本来是个考不上的秀才,后来抵抗太平军出了名声,也被曾国藩引为心腹,他瞧不起满人,因此一度劝说曾国藩自立称帝。左宗棠有自己的脾气,因为政见不合就和曾国藩渐行渐远了。慈禧见缝插针的提拔左宗棠为闽浙总督,算是和曾国藩相差无几,因此左宗棠虽然还在曾国藩的手下,但他率领的几万湘军精锐却是和曾国藩的湘军逐渐分化了。

此外,曾国藩的老部下、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江西巡抚沈葆桢也被慈禧扶持成了曾国藩的反对派。沈葆桢本来是靠着曾国藩的保举才成了江西巡抚,但是在1861年曾国荃领兵围攻天京时,沈葆桢却不愿将半数江西厘金按约定交给曾国藩做军饷,为此曾国藩气的“夜不成寐”。最后为了报复沈葆桢,曾国藩命令湘军撤除安徽南部的广德和宣城的防守,以至于反攻的太平军长驱直入江西,沈葆桢挨了清廷好大一阵数落,所以沈葆桢与曾国藩最后竟然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些都算是湘军内部涌动的暗流,在慈禧的一番操作下,曾国藩这个四省节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浙江的左宗棠和江西的沈葆桢的控制,尽管在1864年左宗棠还没有从湘军出走,但是曾国藩的势力已经被大大的削弱。 能不能称帝,若是称帝,湘军内部怎么办?这是曾国藩心中迈不过去的坎。

“湖南人鸡犬升天,客籍人颇难出头。”当淮军被曾国藩截留了补充兵力的4000新兵后,李鸿章恼火地对淮军二把手程学启这么抱怨。

李鸿章是淮军的创始人,他比曾国藩小12岁,不仅做过曾国藩的幕僚还做过他的门生,关于如何组建淮军,李鸿章曾经真诚的向曾国藩学习过经验,对此曾国藩还催促过李鸿章,要他早日成军以协助湘军对抗太平军。

可是在清廷和慈禧的有意扶持下,淮军崛起的速度大大超过曾国藩的预料他,甚至让曾国藩感到无比的忌惮。于是曾国藩不仅要求李鸿章自我限制,甚至做出了截留兵源的举动来警告李鸿章,最过分的是曾国藩派出了心腹韩正国带着两个营的湘军进驻了淮军的军营,名义上是为了协助李鸿章管理淮军,实际上是对李鸿章的一种监视。

你说,李鸿章能不恼火么?

可李鸿章一路遇贵人,尽管创建早期被湘军掌控发展艰难,但是到达上海以后,有清廷做背景,上海士绅拿出雄厚的财力去支持淮军,淮军人数迅速增长,李鸿章也能够接受新型的西方洋枪洋炮,甚至找洋人培训淮军,于是淮军一跃成为装备最精良、火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可淮军同湘军的矛盾,却也是越来越深了。

淮军为了迅速扩张,招揽了一大部分太平军的降兵,太平军与湘军的仇怨自然是不用多说,以淮军二把手程学启来说,他原来也是太平军降将,但他一开始被湘军打败就带着手下的兵马先投了湘军,但是曾国荃却对他疑心很重,总是认为他们会反复作乱,不仅行军驻营的时候要让降军和湘军分离开,还默认士兵排挤欺凌降兵,打仗的时候则是让程学启带人先冲锋,这是摆明了要让太平军降军送死。由于感到受到曾国荃的侮辱,也愧对手下的兵马,程学启还曾***过,所幸被部下救出,后来一起被编入了淮军,所以,占据淮军一半的太平军降军,对于曾氏兄弟的湘军恨之入骨。

淮军另一半人都是李鸿章的安徽老乡,自然都是以李鸿章为主,当初淮军未壮大时,李鸿章颇受曾国藩的压制,安徽人为主的淮军自然跟以湖南人为主的湘军也有很深的隔离感。可以想象,倘若曾国藩依靠湘军造反称帝,壮大起来的淮军与湘军向来不和,难免会发生一场“湘淮之战”, 洋枪洋炮的淮军与兵强马壮的湘军,鹿死谁手,又要值得一番好好的讨论了。

清军入主中原算是捡漏,他们明白自己算是外来户,于是也一直在提防着***武装的造反,所以尽管太平天国把南方搞得一团乱麻,京营八旗的主力十几万人却一直驻守在北京。现在我们常谈旗兵的战斗力不如湘军、淮军等等,但实际上京营八旗在那时也绝对不算差。

除了京营八旗驻守北京外,慈禧为了防止湘军叛乱北上,令钦差大臣官文率领20万大军控制了长江上游,驻扎在武昌;后来被捻军一个小兵杀死的清军悍将僧格林沁则是到了安徽、湖北一带,大军名义上是收尾肃清太平余孽,实际上几乎是在全面防范湘军。

湘军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骑兵非常之差,南方人虽然都会水,但会骑马的少,湘军水军再强大,相对于清军的八旗骑兵一点优势都没有,此外,不管心是不是向着清廷,各地还有60万的绿营兵驻防,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自己的团练武装势力,湘军想要横扫,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所以尽管手下受到太平天国封王的影响人心思变,期望着跟随曾国藩称王称霸,对于全国兵力分布和湘军内部暗流涌动情况了然于胸的曾国藩,却始终不敢有所行动。

而且,清廷对于湘军内部的骚动也洞若观火,慈禧是个有手段的人,她有底气这般猜忌和防范曾国藩,因为她清楚,尽管湘军外表强大,但其实已经危机四伏,经过十多年的征战,当年淳厚老实又不缺锐气的湘军早已不复当年。随着湘军势力范围的扩大,湘军将士的贪腐之风盛行,太平天国掳掠来的财富,本应该上缴之后按功分配,将士们却都偷偷的往家中运,慈溪抓住时机,斥责曾国荃必须限期将金银财宝上交朝廷。

咸丰皇帝曾经许诺过“克复金陵者为王”,然而当曾国荃收复金陵以后,慈禧却以太平天王幼子洪天贵福逃走、曾国荃私吞太平天国金银财宝为由拒绝给曾氏兄弟兑现承诺,反而劈头盖脸的狂训曾氏兄弟。圣旨中写道,曾国藩要严格管束手下,不得骄奢*逸、四处掳掠。

所以曾国荃是最迫切希望曾国藩自立的那个,他认为自己兄弟二人为清廷奋战多年,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反而收到了这么一封严厉训斥、暗藏杀机的圣旨,实在是委屈。但是曾国藩早就告诫过他,大清开国两百年,没有几个***能像他这样手握重兵的,朝廷必会不放心,受点窝囊气很正常。

所以任谁也没想到,清廷最大的后手,是吃定了曾国藩这个人,他不敢反。

曾国藩是个读书人,也是宗圣曾子的七十世孙,儒家的忠义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他组建湘军讨伐太平天国时就说,太平天国毁灭中国信仰,洪秀全创拜上帝教,孔子、孟子就要在九泉之下痛苦了,只要是读书识字的人,就不会容忍太平天国的暴行。所以 ,捍卫身为一个儒者的信仰,儒家道义对他的一种束缚,是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

此外,从1853年组建湘军,到1864年攻陷天京,十年多的征战令他身心俱疲,他曾五次离死亡近在咫尺:靖港大败后,曾国藩试图***,被幕僚所劝;传闻清廷要解散湘军时,刚做出成绩的曾国藩悲愤欲绝,遗书写了,棺材也准备好了,却传来了湘潭大捷的消息,算是打消了***的念头;湖口大败,曾国藩投水,还好李元度眼疾手快救他上来;天京事变发生之时,眼看石达开就要活捉了曾国藩,却不得不撤兵回天京;最后一次,太平军杨辅清、李世贤率领十几万大军包围了湘军总部祁门,曾国藩都做好了和仅余的几百亲兵被俘的准备,没想到太平军却以为曾国藩潜逃去了别处火速撤围追赶,曾国藩大难不死。

但是曾国藩并不好受,他活下来了,二弟曾国葆却被累死,三弟曾国华则是战死沙场。曾国藩心有戚戚。

曾国藩对于自立称帝,乃至对于权力,早已显露出内心的惶恐不安。1861年,他节制四省军政时,就对家人表示:“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曾国藩早年无权无势,祖辈以务农为主,这位书生也根本没有想到,他人生的后半段竟然以文入武,被卷入一场中国 历史 上最大的农民战争,并且成为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年羹尧的例子就在前面不远,他怎能不惶恐?

他对自己的儿子曾纪泽曾经这样说:“但求全局不遽决裂,余能速死,而不为万世所痛骂则幸矣。”别人想让他称帝,他却战战兢兢想赶紧了结,哪怕身死也无关紧要,只要能不让战祸再起、殃及天下。

所以就在“黄袍加身”闹剧的一个月后,也就是1864年八月,曾国藩决定,裁撤自己的湘军嫡系25000人,削弱自己的兵权,此外,不仅停征了湘军军饷的厘金,还让弟弟曾国荃主动“抱病离职,回原籍调养”,打破了所有想让他称帝的人的幻想。

功高震主,是为官为将的大忌,而曾国藩这般自我裁军、主动交权,终于实现了激流勇退和自我保全。清廷对曾国藩的坦诚相当高兴,慈禧回报曾国藩的是一个御赐的“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封王是不存在的,但曾国藩十分满意。

1872年,曾国藩以两江总督的身份死在任上,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正”,是最后一个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各省都建立了专祠纪念他。

曾国藩有人骂有人捧,但是纵观 历史 ,以再造社稷之功,面对皇帝宝座的诱惑,能拒绝的人,真的不多。

本文参考:百度百科——曾国藩

最爱 历史 君——《曾国藩为何不称帝》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湖南长沙人氏,是清朝末年重要的大臣,创办了湘军,帮助清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根据民间的说法,曾国藩完全有能力取代清王朝,自己黄袍加身,但四次称帝机会曾国藩都拒绝了,这是为何呢?

在我看来,曾国藩拒绝称帝,是为了保持读书人的风骨,高风亮节。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曾国藩创建湘军阻挡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步伐,是对抗起义军的主要力量。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后曾国藩阵营内部流动着严肃不安的气息,都以为曾国藩会借助天平天国运动反戈清***,清廷内部也有不安的情绪。于是在天京攻破后,清***就派遣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主要的军事据点把守,以防曾国藩的反叛,在历史上这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据说,左宗棠就曾写信告诉曾国藩,具体内容是?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意思就是如果你反叛,我会第一个响应你。但曾国藩回信拒绝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曾国藩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彭玉麟也写信给他,?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暗示曾国藩反清,以曾国藩当时的实力,占据东南大片地区,就算是清***也无能为力。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也曾暗示举兵谋反,但都被曾国藩拒绝了。其手下的这么多将领拥立曾国藩,但其依然不为所动,可见其内心的境界多高了。

曾国藩是彻彻底底的儒士,对儒家思想里的忠君、修身治国尤其看重。在外人看来,也许会说其是一种愚忠,但对于曾国藩来说,他不在乎权势,在乎的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所以在其死后,赐谥号?文正?,算是对其最好的回礼。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何多次拒绝黄袍加身?

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后,有关他拒绝称帝自立的传闻,一直是乡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曾国藩拒绝称帝的说法,有史料说他曾四次拒绝,但也有五次之说。研究曾国藩的学者朱天旭总结了曾国藩五次拒绝称帝的历史。每次被人劝进时,曾国藩都有很大的机会,但因对清廷心存感激,都放弃了。

第一次:幕客王闿运暗示怂恿

1854年的一天,曾国藩府内一位名叫王闿运的幕客与曾国藩探讨学术和文艺,曾国藩极力推荐韩愈、欧阳修等人,然而王闿运却奉劝曾国藩最好改学曹操、诸葛亮等人的诗文。曾国藩本以为这只是两人文学爱好上的差异,不料很快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在怂恿他学诸葛亮、曹操拥兵割据,先跟洪秀全联手,然后再逐渐夺取天下。

曾国藩在纸上写了一堆“谬”字留给王闿运,王闿运明白,曾国藩这是在告诉自己,他只有剿灭太平天国,效忠朝廷的忠心,而无割据称王的野心。

第二次:众将对联试探

1861年8月,湘军攻取安庆,曾国藩提出以写对联的形式庆祝。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张裕钊等人想拥戴曾国藩当皇帝。李元度出联:“将相无种,帝王有真。”曾国藩看后知其用意,当面撕毁。

接下来胡林翼又呈上一联:“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原本对这副对联比较满意,但胡林翼走后,他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马上将胡林翼的对联纸条撕得粉碎,连声说道:“胡说!胡说!”众人不敢再言,就这样,曾国藩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功夫,压下了这场对联劝说。

第三次:幕客王闿运再次游说

1864年初夏,湘军攻占南京后,曾府曾经的幕客王闿运找到曾国荃,向其提出“兵变”,曾国荃虽十分赞同,但他很怕大哥曾国藩,于是王闿运二度劝说曾国藩。

当王闿运斗胆说出“兵变”的方案后,曾国藩仍如当年那样,边听边用食指蘸着茶水在桌上写字,一会儿,又借故离开。王闿运探头一看,只见满桌写的都是“妄”字,几年前就领教过这一招,王闿运知道自己又白费力了,再次怏怏告退。

第四次:九弟曾国荃劝进

湘军攻占南京八天后,曾国荃率众赴***石矶迎接曾国藩。曾国荃指着***石矶五通古庙说:“这是陈友谅称帝之处,距今已499年,俗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现在湘军将士都拥戴兄长能像陈友谅当年那样复汉称帝,来一个反满复汉……”曾国藩急忙打断他的话:“吾弟醉也。”

曾国藩进据金陵后不久,皇上发来谕旨:册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又加封太子太保衔;曾国荃封一等威毅伯,加太子少保衔。湘军将士上下皆有奖赏。但是,几天后皇上却又发来谕旨,要求曾国藩严查太平军幼王逃出,并追查太平天国财物。这让湘军上下很是生气。曾国荃再次劝曾国藩,不如反了。

结果,曾国藩以一句“老九,你今天情绪有点失常!可能是湿毒攻心引起心里烦躁的缘故。你静下心来,好好休息一下,不要再说胡话了。”曾国荃知其兄已决不敢再往下说了。曾国藩再次阻止了曾国荃的劝进企图。

第五次:湘军群将逼进

在与太平军作战的一天深夜,曾国藩的部下萧孚泗、朱洪章、刘连捷、彭毓橘、朱品隆等30多名湘军将领一起要拜见他。曾国藩知道这是劝进,于是他写下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随后,曾国藩掷笔而去。

众人上前一看,明白了曾国藩的意思。有人叹息、有人咋舌、有人木然,还有人摇头不止。曾国荃看后非常无奈,然后吩咐亲兵:“今天的事谁也不准传出去,倘若哪个走漏了半点风声,九爷的刀要借他的血来磨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的解释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直到一品官位。

曾国藩画像

拥兵30万

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的湘军攻克南京。当时,曾国藩拥兵30万,占据中国半壁河山,曾国藩已成为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僚中持权最大的官员,超越了清初的吴三桂,足以功高震主。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李次清等曾国藩的部属幕僚人,他们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求见,欲将黄袍加身与曾国藩。

曾国藩面临一生的最重大的抉择,面对这些眼睛冒火热切的属僚,曾国藩十分冷静地给众人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坦露心迹,放弃了在他手上创造历史书写曾氏王朝的机会。看这段历史,不禁要问,这位手握重兵的曾大帅如果顺应了“民意”,振臂一声高呼,就有机会黄袍加身,一步登天成为一帝,难道曾国藩真的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吗?

多次被劝称帝

就这件事,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曾国荃对他说,“你是两江总督,加上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骆秉章,江苏总督李鸿章三个现任总督,还有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嫡系。大哥手里握着20万湘军精兵,再遣李秀成收纳10万太平军降兵,这样30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大哥将成为一代帝王。”

曾国藩雕塑

曾国藩回答道:“共患难时大家可以是朋友;同富贵时往往成了仇敌。就说那个左宗棠,他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之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肯对我俯首称臣?再说李鸿章,我若平稳安泰他就是我的学生;我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还有那个李秀成,他投降了,就是一只丧家犬,谁还听他的?再说,朝廷防我之心令人枕席难安。”

这一番话叫曾国荃无话可说。再说当时湘军兵力在江南数省虽占优势,但清廷的官文据长江上游;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这表明清***对湘军早有防备。湘系势力中许多人都曾劝曾国藩自立为帝。曾国藩寿诞,湖北巡抚胡林翼来贺,交谈间书写一纸条,赫然有:“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见之,惶恐无言,将纸条悄悄地撕个粉碎。浙江巡抚左宗棠曾赠一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阅后,将“似”字改为“未”字,退回。

曾国藩画像

安微巡抚彭玉麟送密信称“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太平天国覆亡后,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四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一天夜晚,湘军的高级将领约有三十余人齐集大厅,企图重演一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剧。曾国藩未等众人开口,书写出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不仅湘系势力曾有劝进的举动,甚至太平天国阵营也有人劝曾国藩自立。曾国藩劝石达开降清时,石曾说他是举足轻重的韩信,何不率众独立?忠王李秀成被俘后,也曾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隆盛世走向没落、衰败的转折时期,此时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曾国藩曾因母丧返乡,却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湖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趁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雕塑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大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但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可谓毁誉参半。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就有人责其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

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斥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不眨眼的刽子手等等,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一无是处。

人间随处有乘除是什么意思

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

夜半更深明月西挂照亮半边人家,北斗七星横卧南斗六星也已倾斜。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题解: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这类诗是诗人对外界自然事物、气候加以精细体察而萌发于心的一种敏感、灵感凝成的景象。诗的首二句是写仰望,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阑干,暗隐时辰流转;后二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

3.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1〕,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明净的池塘。

注释〔1〕征铎:行车铃。〔2〕槲、枳:皆树名。是山中野生灌木或乔木。

〔3〕杜陵:在长安城南,见前注,此处代指长安。回塘:曲折的池塘,可能是指曲江。也是代指长安。

解题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亦称楚山。传说汉初“四皓”隐居此处。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未年诗人离开长安时。

简析此诗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诗人选取寒秋时早行时于驿站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愁旅而思乡的情感,章法构思皆是标准的律诗模式。此诗成名主要在于第二联的成功。诗人选材典型,抓住了最能表现羁旅之思景物组合成一个意境,有声有形,形象感极强。诗人将十个名词,一一对应,一气排开,形成一联。句式新奇。而从总体看,这一联在诗中,又不是诗人刻意为之所致,而是自然而然的直书所见,它是行人对景物的一种条件反射,而这也只能是愁旅者的反应,因而,它又体现了诗人苦旅旅之感。在这一幅山中早行图中,行人之心与路途之景交汇在一起。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驿]驿站。[更著]又加上。[一任]任凭,不在乎。[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碾]轧碎。

[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简要评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词章。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这首词上片写梅花在风雨交加的寒冬黄昏中孤独地开放着,这正是诗人不幸遭遇的形象化。全词用清俊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梅的品格、姿态,隐喻表达了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陆游特别喜欢梅花,《剑南诗稿》中咏梅的诗很多,笔者未作精确的统计,凭印象也在百首以上。故他对梅的精神气质有深刻的理解。本词遗貌取神。并未对梅花作正面的描绘,只写了她的一种神韵,一种品格。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巧笑东邻女伴

***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破阵子 译文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美梦,原来是今朝发现田中土肥草盛,不由得脸上生笑

6.浣溪沙 苏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7.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黄昏后,在赏菊的东篱饮酒,

只觉阵阵幽香飘漾在衣袖。

不要以为饮酒赏菊就可以解忧,

你看那西风卷动帘脚,

露出个人儿来,比菊花还瘦。

今译

薄雾浓云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瑞脑香烟燎绕在金兽炉口,

又度过了一个漫长的白昼。

百无聊赖中又是重阳佳节,

玉枕纱帐,半夜时候,

已觉凉意浸透。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比黄花更加消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9、《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吹出的曲调短小,可是声音很大。宦官们坐的官船来来往往,多得像乱麻,全都倚仗着你来抬高名声身价。士兵听了士兵发愁,老百姓听了老百姓害怕,哪里去分辨什么是真和***?眼看着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今山东省历城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词人。

创作背景: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

内容评析:词的上片写作者在这里的山巅登楼远眺,他所日夜想要恢复的中原之地,却全然望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北固楼前的满眼风光。南北的交争,列朝的兴亡,这种永无休止的变化,正如奔腾东流的长江之水一般。这是作者囊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全局,从宏观上发出的一种感慨。

京口是三国孙吴一度建都之地,吴主孙权年轻时便已做了统帅。他并不满足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还在不停地出战争雄。与他对阵的尽管是曹操、刘备那样的一世之雄,他也满不在乎。终令曹操也不能不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的言外之意是:如今南宋也占有东南半壁江山,而在掌握军政大权的人物中,可曾有一个能与孙权相比的呢?

本篇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大处落笔,视野开阔,气势宏伟。三问三答,自相呼应。用典自如,贴切无痕。

难词注释:兜鍪:战士的头盔,词中指代战士。

10.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里头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是这些吗?

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 咏梅(陆游)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10.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凡事都不要太高调,否则会引火上身哦。万事如浮云皆为空啊。

曾国藩平生最具大智慧的一个决定

观曾国藩一生,其为官之道可称大智慧。其核心,就是韬光养晦、深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先生曾有一句话,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十分精辟。

1964年(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面临一生的重大选择。其时,湘军克南京。曾国藩旗下,拥兵三十万,已占中国半壁江山。这支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的。湘军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担纲。“兵为将有”,乃湘军一大特色。所谓的湘军,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此时的曾国藩已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已成为满清以来汉族官僚持权最大的官员。此时的曾国藩,足以“功高震主”了。

[ 转自铁血社区 ]

曾国藩的部属幕僚,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均竭力劝进。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直接,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当然是有原因的。早在咸丰帝临死之时,其有遗言,说“克复金陵者王”。但是,慈禧太后管束下的年幼的同治帝,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候”。而且,同治帝还下诏,要求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催命一般要求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折桥。因此,曾国荃、彭玉麟等人便秘密活动,力劝曾国藩不如反了,坐了天下。他们还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要曾国藩“速作决断”。此时的曾国藩,没有说什么话。他只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联。算是作答。

不过,私底下,曾国藩曾与其九弟曾国荃有过对话。极有意思。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种掉脑袋的话,也能形诸笔墨?你们糊涂啊。曾国荃似有不服,辩解说,两江总督是你,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罗炳常,江苏总督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二十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再遣李秀成振臂一呼,收纳十万太平军降兵不在话下。三十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怎么回答呢?他说,人共患难的时候大多是朋友,同富贵的时候往往成了敌人。左宗棠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的人就是左宗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现今,湘军已呈老态,谈不上什么精锐!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就算是帝王之人,又有多少骨头可扔呢? 一番话,说得曾国荃哑口无言。

其实,曾国藩是深知为官之道的。他早有“急流勇退”之心。我查到同治三年五月的一则曾国藩日记。当时,南京还没有攻克。但是,时局之变化,危机之潜伏,曾国藩已感觉到了。

同治三年五月廿五:

早饭后因身体患病,谢不见客。旋改告病摺一件,又改近日军情片,是日凡改三次。围棋一局。幕友来见者数次。巳刻,庞省三来久谈。午刻核科房批稿,写对联六付。中饭后,唐中丞来话别,渠于本日回籍省墓也,谈约一时有半。阅本日文件甚多,核批札各搞。酉刻出城送唐中丞之行,傍夕归。发报三招、五片。夜阅《古文?书牍类》,二更三点睡,倦甚。日内因户部奏把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故本目具招请病,以明不敢久握重柄之义。

[ 转自铁血社区 ]

前面一段,都是“起居注”而已。下围棋,批文件,与人谈话等等。这则日记,透出一个细节,“日内因户部奏把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这是说当时的江西总督沈葆桢在“厘金收入”中再三为难湘军,居然裁减了湘军的军响,户部居然也准了。要知道,这江西总督,可是曾国藩辖下之人啊。于是,曾国藩说出了一番感言:“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一段话,则写得明明白白。“故本目具招请病,以明不敢久握重柄之义”。总之,他是要有动作了。要向朝廷“以明其志”。

曾国藩的预感是对的。湘军克南京,朝野表面弹冠相庆,私底下,针对曾国藩的动作多起来了。“尾大不掉”的道理,慈禧当然是知道的。同治四年(1865年)春,起居注官蔡寿祺连上两道奏折,弹劾曾国藩等湘系人物以及恭亲王奕。蔡寿祺历数曾国藩等人“破坏纲纪”等八条“罪状”,应该“择其极恶者立予逮问,置之于法”。慈禧太后很有心计,她不去碰曾国藩,恐生剧变,而是革去了恭亲王奕的议政王及总理衙门差使。这就叫敲山震虎。此外,朝廷之上,也有人主张严厉追究幼天王下落、及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之死。李秀成从被捕到被曾国藩处死,只有短短16天。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犯,按常规当然是要递解进京的。况且,李秀成已写下洋洋五万言供词,“心悔莫及”,有“乞降求抚之意”。曾国藩竟然还是将其杀了。其原因是简单的。曾国藩生怕李秀成进京,说出湘军在南京纵兵抢掠之劣迹。

曾国藩是一位熟读四书五经之人。功高招忌,狡兔死、走狗烹。道理***知道。但是,真正能把握其关键者,少之又少。史书上多少权臣,都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最终身败名裂。曾国藩在家丁忧之时曾研读《道德经》,并在该书扉页上写过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还曾经写下不少对联,以明心志。比如:“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情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等等。他也感叹:“功名之地,自古难居”,“人又何必占天下之第一美名裁?”“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因此,功成名就的曾国藩,此时毅然选择了急流勇退。他进南京之后,立即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八旗兵南来驻防;三是裁撤数万湘军。他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打仗的时间很长了,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裁汰遣散。曾国藩的意思是清楚的:本人无意拥军。同时,曾国藩在奏折中对他个人去留也只字不提。他深知,此时无论进退,都会产生各方猜忌。但是,他却替他的弟弟曾国荃“专折”奏请开缺回籍养病,朝廷立即“恩准”了。曾国荃急功贪财,恶名远扬。对这个弟弟,曾国藩最不放心。他曾对曾国荃说:“古来成大功大名者,恒有多少风波,多少灾难,谈何容易?愿与弟兢兢业业,各怀临深履薄之惧,以冀免于大戾。”《曾文正公家书?致沅弟季弟》。他还说:“弟若不知自爱,懊怒不已,剥丧元气,则真太愚矣!”

曾国藩还曾题诗一首。既为告诫兄弟,亦为自勉。此诗相当有名。抄录如下:

左列钟铭右谤书,

[ 转自铁血社区 ]

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

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常怀“临深履薄之惧”,自削兵权、自去利权、斩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终于换回信任。也换得了曾家后代的平安。1872年3月12日(同治11年二月初四),曾国藩病逝。据说,当日曾国藩“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千夫所指,竟然无疾而终。也是幸事。此前,其有遗嘱,要求其兄****侄“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并说“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要求兄弟们“记之行之”,“传之于子子孙孙”,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的苦心,也算是“至死不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