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的意思,不饮盗泉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09 0
  1.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2.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是什么意思
  3. 不饮盗泉《淮南子·说山》 翻译
  4.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5. 志士不饮盗泉水,廉士不受嗟来食意思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出自《乐羊子妻》,作者是南北朝的范晔。

赏析: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的意思,不饮盗泉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出自哪篇作品

盗泉、恶木均是物名,意思是口渴了也不和喝盗泉的水,因为名字不好。天气再怎么眼热诚,都不去恶木下乘凉,因为恶木之名不雅。现在形容人的洁身自好,高风亮节。出自孔子的一本书,具体记不住了。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是什么意思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之士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这句话常用于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的典出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尸佼的《尸子》,《尸子》一书为杂家学说,全书记叙了诸子百家对政治、经济、文化、学习等观点的看法。《尸子》共22篇,仅存十之二三。

原文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不饮盗泉《淮南子·说山》 翻译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谚语,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出处:出自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乐羊子妻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翻译: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贪图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扩展资料: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故事介绍:

古时候有个叫做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乐羊子出门求学,没有多久就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故。乐羊子说:“出门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

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

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百度百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曾子(即:曾参)认为(君子的)孝道,不可以超过(或:进入)以“胜母”为名的里巷(或:里弄);

墨子主张“非乐”,不愿进入以“朝歌”为名的城邑;

孔子倡导(为人要)廉洁公正,不喝名为“盗”的泉水。

这些就是所谓的修养(或:培养志气)了。

原文应该是:

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孔子(一说“曾子”)立廉,不饮盗泉,所谓养志者也。

“胜母”的词义指超过母亲,这是封建孝道所不容的,所以以孝著称的孔子的大***曾参,不进以“胜母”为名的里弄。

志士不饮盗泉水,廉士不受嗟来食意思

1、出自于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哗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2、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别人带有侮辱的饭食。

3、原文:羊子尝行路,的遗金一饼,还一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拓展内容:

《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后汉书

志士不饮盗泉水:从前有一人出远门非常渴,到了一处有口井叫盗泉,于是那人便忍住不喝.问其故,答说:喝了这水有辱自己的盛名.

廉士不受嗟来食:有一人落魄后,非常饿.于是有人给他一碗饭,说:喂,过来吃.但他坚持不吃,说:我宁可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它教导人们做人要有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也绝不能做出辱没骨气和志气的事情

形容人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