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足累息是什么意思_重足屏息中重足什么意思啊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09 0
  1. 《张益州画像记》阅读题
  2. 含有“重”的成语
  3. 重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4. 叔向贺贫原文_翻译及赏析
  5. 美人赋原文_翻译及赏析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1

原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2,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3,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4,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5,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6,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7。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8。系之以诗曰: 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9,公来于于十。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注释 1张益州:宋朝南京人,字安道,官益州刺史。 2传言:相互谣传。 3以亲辞:用养老的理由推辞官职。 4欹(qī):倾斜。 5油然:谦和谨慎的样子。 6繄:是的意思,为助词。 7(chěn):砍伐木头的工具。 8属:有所托付。 9暨暨:果敢的样子。 十于于:自足的样子。 条:修理。 骈骈:茂盛的样子。 渊渊:象声词,敲鼓的声音。 娟娟:美好。 闲闲:悠闲的样子。 哇哇:孩子的哭声。 芃芃(penɡpenɡ):美貌盛。 仓庾:放谷的地方。崇崇:高峻的样子。 庑(wǔ):堂下的周屋。

重足累息是什么意思_重足屏息中重足什么意思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有谣言从四川一带传过来,说是敌人要侵犯边界,驻边军士夜里都惶恐不堪,老百姓基本上逃跑了。谣言四起,震动了京城。皇上正准备选派、任命御敌的将帅,天子说:「别造成大的祸乱,也不要促成事变。虽然现在谣言很猖狂,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外患是不会造成大灾难的,事变是在内部引起来的。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也不可以付诸武力解决。只需要派一两个大臣前去就能处理好的。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去带领军队?」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恰好是合适的人选。」天子赞同道:「好!」张公却借口要奉养父母拒绝前去,但是皇上没有批准他的请求,于是他就出发前去了。十一月才到达蜀地。就在他上任的当天,就下命令让驻军回去,并解散守备人员,他还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由我来对付,你们就不必劳心了。」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还和以前一样庆贺新春,一直都没有什么敌寇前来入侵。很快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私下里商量在净众寺里摆放张公的像,张公没有阻止住百姓的这一行动。 眉阳人苏洵告诉百姓说道:「没有发生祸乱,还是很容易控制的;祸乱已经发生了,也还是容易治理;可是已经出现了祸乱的苗子,但是还没表现出祸乱,这种情况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马上要发生但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是最难治理的。因为我们不可以出现了祸乱的苗子就急着去做,又不能因为祸乱还没出现就放松警惕了。现在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正好像是器物现在已经倾斜,可是还没有倒地的情形。只有你们的张公,还能稳稳地坐定,面色不改,慢慢地站起来扶正器皿。扶正之后,他又慢慢地坐下,没有一点骄傲的神色。为天子管理百姓,他能做到孜孜不倦,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因为张公的智慧得到了生存,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还有,张公曾对我说:『老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要看官吏怎么对待他们。众人传言说,蜀地人小乱不断。上司于是就用对待盗贼的办法来对待这里的老百姓,对他们用管束盗贼的刑法来约束他们。那些百姓本来就已经很害怕了,现在还用残酷的刑法对待,这样百姓才狠下心来抛弃父母妻儿,不顾性命,变成了盗贼,所以大乱常常发生。要是对他们施以礼仪教化的话,按照法律来差使他们,这里的人就变成最容易管理的了。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导致变乱发生,那么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叛乱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来对待他们,那么蜀人也会认为自己是齐鲁有教化的人了。***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来办事,一味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是不会干的。』啊!爱惜蜀人是多么真诚啊,对待蜀人是多么厚道啊,在张公之前,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大家听了,一齐重新行礼说:「是。」 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一定要记在心里;即使你们死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孙记在心里。他的丰功伟绩,已经在史官的史册上有记录了,不需要再画像了。况且张公不想这样做,那又怎么办呢?」众人都说:「张公不会理会这些事的。就是这样,我们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时听说有人做件好事,还要问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处,还有那人的身形、年龄大小、面容等基本情况呢;还有一些人,还要问到他的生平爱好,是为了更好地推测他的人品。这些人也是史官写入他的传记里的,主要是想让天下人不仅记在心里,还要时刻出现在眼前。音容在人们的眼睛中时常闪现,所以才会记得更加久远啊。因此,画像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苏洵听了,无言以对,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张公出生于南京,为人很高洁,有高尚的节操,很有雅量,声明传播于天下。国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托付给他的。在文章的末尾我作一首诗,内容如下: 大宋天子坐龙廷,甲午之年日月新。忽然蜀人谣言起,边关敌寇将兴兵。朝廷良将纷如雨,文臣谋士多如云。天子赞叹说声嘻,命我张公远出征。张公方平来东方,西风猎猎大旗扬。蜀人围观睹风***,人山人海满街巷。齐道张公真坚毅,神色镇静又安详。张公开口谕蜀人:「各自还家且安顿,谣言莫传自安宁。谣言不祥且勿听,回去照常作营生。春日动手修桑枝,秋天谷场要扫清。」蜀人磕头拜张公,称他就像父与兄。公在蜀国园林居,草木繁茂郁葱葱。宴请文官与武将,击鼓作乐咚咚响。蜀人庆贺来观望,共祝公寿万年长。姑娘佳丽美婵娟,幽娴贞静闺房间。幼儿哇哇向人啼,牙牙学语已能言。当初张公不来蜀,你辈早已填沟壑。如今庄稼多茂盛,粮仓高耸堆满谷。可感我们妇与子,欢欢喜喜庆丰足。张公本是朝中臣,天子左右得力人。天子下诏命返驾,张公岂敢不允承。修起殿堂好庄严,又有廊房又有庭。公像挂在正当中,朝服冠带宛如真。蜀人纷纷来禀告,不敢放荡做懒人。张公放心回京城,像挂殿堂传美名。

评析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夸赞他「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评价都是很合理的。

《张益州画像记》阅读题

悚息的成语有:毛骨悚然,重足屏息,毛发悚然。

悚息的成语有:毛发悚然,重足屏息,寻消问息。2:拼音是、sǒngxī。3:注音是、ㄙㄨㄥˇㄒ一。4:结构是、悚(左右结构)息(上下结构)。

悚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谓因惶惧而屏息。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二、引证解释

⒈谓因惶惧而屏息。引《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_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元逵、弘敬得_,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_言,冕独抗章争之。”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_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引宋苏轼《扬州上吕相书》:“_饰过分,悚息之至。”明李东阳《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三、国语词典

因恐惧而屏息、喘息。

四、网络解释

悚息悚息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因惶惧而屏息,出自《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关于悚息的诗词

《行香子·悚息回惶广启心香》

关于悚息的诗句

悚息回惶悚息闻师言悚息不敢占

关于悚息的词语

掩旗息鼓毛发悚然寻消问息毛发悚立重足屏息危言悚听风平波息苟延残息喘息未定惶悚不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悚息的详细信息

含有“重”的成语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万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虽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②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敧,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③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④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⑤,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张益州:古人往往称官吏,张方平为益州太守,故称“张益州”。②朔:农历每月初一日。③繄:yī,犹“实”。④砧斧:是古代的刑具,这里代指严刑竣法。⑤齐民:齐等的民众,指无辜的善良百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威劫齐民 ?劫:抢劫,掠夺

 B.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固:长久,久远

 C.重足屏息之民 息:气息,出气

 D.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绳:管束,处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子盗贼之法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B.孰为能处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C.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 ?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益州治蜀,反对施行严刑竣法。他认为,施行严刑竣法只会使百姓沦为与盗贼为伍,酿成大乱;反之,用礼义、法律来教化、差使百姓,那么蜀人是很容易管理的。

 B.作者认为,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自己还未曾见过;即使不用画像,张公的恩情也会世世代代记在蜀人的心中。()

 C.张益州是“为天下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的形象,他有文治武功之才,***取安抚办法宽政爱民,使之安居乐业,博得人心。

 D.张益州在蜀地发生祸乱,“京师震惊”之际,临危受命,赶赴蜀地。由于措施得当,祸乱很快被平息,“蜀人相庆如他日”,从此,蜀地相安无事。

 11.把上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而生变,虽齐鲁亦然。(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200 含有“重”的成语:

重此抑彼

轻重九府

恩重丘山 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恩深爱重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不分轻重

罪业深重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罪逆深重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同“罪孽深重”。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解释〗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重气徇命 〖解释〗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重厚寡言 〖解释〗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重垣叠锁 〖解释〗重复的垣墙,重叠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重岩叠嶂 〖解释〗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重岩叠障 〖解释〗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重三叠四 〖解释〗形容多次重复。

重峦叠巘 〖解释〗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重珪叠组 〖解释〗指世代连续做官

重圭叠组 〖解释〗指世代连续做官。

重床叠屋 〖解释〗比喻重复繁多。

重床叠架 〖解释〗比喻重复繁多。

义重恩深 〖解释〗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问鼎轻重 〖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死重泰山 〖解释〗比喻死得光荣。

若释重负 〖解释〗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居不重茵 〖解释〗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

救寒莫如重裘 〖解释〗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畸重畸轻 〖解释〗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积重难反 〖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积重不返 〖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积重不反 〖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规重矩叠 〖解释〗指合乎规矩法度。

叠矩重规 〖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沉重寡言 〖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重规叠矩 出处《晋书·周访传赞》:“曰子曰孙,重规叠矩。” 解释规与规相重,矩与矩相迭。指前后相合,重叠的规矩与制度。比喻因袭、重复示例清·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二十》:“伟哉此论,与季长~。” 故事

重峦叠嶂 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解释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示例故事

秉节持重 〖解释〗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百舍重趼 〖解释〗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尊师重道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重作冯妇 表示人又重操旧业

重足一迹 见“重足一迹”。

重足屏息 同“重足屏气”。

重足屏气 谓畏惧之甚。

重足累息 同“重足屏气”。

重纸累札 谓很多的纸张。

重振旗鼓 见“重整旗鼓”。

重垣迭锁 重复的垣墙,重迭的锁钥。指深宫内苑,防护严密。

重裀列鼎 喻指生活富贵,位居***。

重义轻生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重义轻财 谓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

重岩迭嶂 见“重岩迭嶂”。

重兴旗鼓 犹言重整旗鼓。

重熙累叶 同“重熙累洽”。

重熙累盛 同“重熙累洽”。

重熙累绩 同“重熙累洽”。

重温旧业 谓再做以前曾做的事。

重望高名 拥有崇高的名望。

重手累足 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重山峻岭 连绵起伏的高山。

重山复水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重山复岭 谓山峦重迭层接。

重三迭四 见“重三迭四”。

重气轻生 同“重义轻生”。

重气轻命 同“重义轻生”。

重气狥名 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重起炉灶 谓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重纰貤缪 谓谬误重出。语本《文选·左思〈魏都赋〉》:“兼重以胣缪。”李善注:“言既重其,而又累其缪也。”

重葩累藻 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重逆无道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重明继焰 谓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钟鸣鼎重 谓官高位重。

重峦复嶂 同“重峦迭嶂”。

重峦迭巘 同“重峦迭嶂”。

重理旧业 见“重温旧业”。

重金袭汤 谓几重金城汤池,防守非常坚固。

重金兼紫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重迹屏气 见“重足屏气”。

重厚少文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重规袭矩 同“重规迭矩”。

重规沓矩 同“重规迭矩”。

重规累矩 同“重规迭矩”。

重珪迭组 谓世代连续做官。

重光累洽 同“重熙累洽”。

重关击柝 见“重门击柝”。

重床迭屋 见“重床迭架”。

重床迭架 比喻重复繁多。

重操旧业 见“重温旧业”。

重财轻义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致远任重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郑重其辞 谓说话态度严肃认真。

择福宜重 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灾难深重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远涉重洋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远远地渡过海洋。

语重心沉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语重情深 犹言语重心长。

榆瞑豆重 用以指身懒神昏。

语长心重 见“语重心长”。

一重一掩 谓山峦重迭稠密。

朽骨重肉 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

心事重重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心腹重患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无足重轻 同“无足轻重”。

无所重轻 没有什么重要

未足轻重 谓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委重投艰 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艰难使命。

威重令行 权势大,有令必行。

铜盘重肉 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

双足重茧 形容奔走劳苦。

疏财重义 见“疏财仗义”。

拾带重还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食不重肉 见“食不兼肉”。

慎重其事 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深惟重虑 犹深思熟虑。

山重水复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任重致远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任重道悠 见“任重道远”。

任重才轻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权重秩卑 权力大官品低。

权重望崇 权力大而威望高。

轻重失宜 谓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情重姜肱 《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爱。

轻死重义 见“轻死重气”。

轻死重气 谓以义气为重而不怕死。

轻生重义 见“轻身重义”。

轻身重义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情深意重 情意深重。

情深义重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轻怜重惜 形容百般怜爱。

轻财重义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轻财重士 谓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破镜重合 见“破镜重圆”。

拈轻掇重 轻的重的都要拿。谓要干的活很多。

名重一时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名德重望 犹德高望重。

力小任重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礼轻人意重 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礼轻情意重 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老调重弹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亦作“旧调重弹”、“重弹老调”。

居重驭轻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

旧事重提 把已经搁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敬贤重士 见“敬贤爱士”。

兼朱重紫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兼官重绂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极重难返 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极重不反 同“极重难返”。

邯郸重步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规重矩迭 谓合乎规矩法度。

故伎重演 见“故技重演”。

功高望重 功:功劳,功绩。望:名望,声望。功劳和名望都很大。

高位重禄 见“高位厚禄”。

高爵重禄 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重禄 见“***厚禄”。

负重吞污 见“负重含污”。

负重涉远 见“负重致远”。

负重含污 犹言忍辱负重。

繁刑重赋 过重的刑罚和繁多的赋税。亦作“繁刑重敛”。

迭矩重规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德尊望重 见“德高望重”。

德隆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道高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重足而立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重岩迭障 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重峦迭嶂 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沉重少言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沉谋重虑 见“沉谋研虑”。

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避重逐轻 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安土重旧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重生爷娘 比喻有救命之恩的人。

罪恶深重 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重温旧梦 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重于泰山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重男轻女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重蹈覆辙 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重见天日 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重熙累洽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坐不重席 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重门击柝 柝:打更用的梆子。设置重重门户,并派更夫巡夜。指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资深望重 资格老,声望高。

重生父母 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罪孽深重 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重规迭矩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重睹天日 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重整旗鼓 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语重心长 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只重衣衫不重人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重增其放 更助长了我的狂放。

郑重其事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言重九鼎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无足轻重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头重脚轻 头脑发胀,脚下无力。形容身体不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

手足重茧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食不重味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忍辱负重 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深仇重怨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任重至远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叔向贺贫原文_翻译及赏析

由重开头的成语有:

 重门叠户 重熙累绩 重生父母 重理旧业 重厚少文 重气狥名 重望高名 重床迭屋 重规沓矩 重气轻命 重床迭架 重振旗鼓 重操旧业 重峦复嶂 重圭叠组 重睹天日 重明继焰 重男轻女 重岩迭嶂 重熙累叶 重于泰山 重三叠四 重裀列鼎 重规迭矩 重足屏息 重规袭矩 重峦迭嶂 重峦叠嶂 重气轻生 重兴旗鼓 重见天日 重蹈覆辙 重温旧梦 重财轻义 重光累洽 重熙累洽 重作冯妇 重足而立 重三迭四 重珪迭组

重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重床迭架 ? 架谎凿空 ? 空穴来风 ? 风卷残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 ? 雨过天青 ? 青红皂白 ? 白日做梦 ? 梦寐以求 ? 求志达道 ? 道听途说 ? 说白道绿 ? 绿水青山 ? 山穷水尽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人定胜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听计行 ? 行云流水 ? 水落石出 ? 出生入死 ? 死声啕气 ?气吞山河 ? 河倾月落 ? 落落大方 ? 方枘圆凿

重字开头成语解释

 1) 重三叠四:形容多次重复。

 2) 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复。

 3) 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4) 重岩叠障: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5)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6) 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7) 重足累息:指畏惧之甚。

 8) 重足屏气:指畏惧之甚。

 9) 重足屏息:指畏惧之甚。

 10) 重生爷娘:比喻有救命之恩的人。

 11) 重手累足:两手相重,两足相叠,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12) 重岩迭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同?重岩迭嶂?。

 13) 重熙累洽: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14) 重床迭架:比喻重复繁多。

 15) 重峦迭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16) 重峦叠巘: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17) 重峦复嶂: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同?重峦叠嶂?。

 18) 重明继焰:指光焰相继,长明不息。

 19) 重葩累藻: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20) 重纰貤缪:指谬误重出。

 21) 重起炉灶:指事情遭受挫折后,再从头做起。

 22) 重男轻女: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23) 重逆无道: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24) 重气轻命: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25) 重气轻生: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重字开头的成语意思

 1) 重气徇命: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2) 重气狥名:重视义气,慕求声名。

 3)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4) 重山峻岭:连绵起伏的高山。

 5) 重足一迹: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6) 重生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7) 重温旧梦:比喻再经历一次过去的光景。

 8)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9) 重睹天日: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10) 重床迭屋:比喻重复繁多。同?重床迭架?。

 11) 重床叠屋:比喻重复繁多。

 12) 重关击柝:设置重门,击柝(木梆)巡夜。指警戒森严。

 13) 重规迭矩: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14) 重光累洽:指前后功绩相继,累世升平。

 15) 重圭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16) 重规沓矩: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17) 重规叠矩:规与规相重,矩与矩相迭。指前后相合,重叠的规矩与制度。比喻因袭、重复。

 18) 重规袭矩:指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亦比喻因袭、重复。

 19) 重珪迭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20) 重珪叠组:指世代连续做官。

 21) 重迹屏气:指畏惧之甚。

 22) 重厚寡言: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23) 重厚少文: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24) 重山复岭:指山峦重叠层接。

 25) 重山复水: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看了重字开头成语的人也喜欢:

1. 己开头成语

2. 道开头成语

3. 多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4. 起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5. 前字打头的成语有哪些

美人赋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先秦·佚名《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

先秦 : 佚名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古文观止 , 对话 , 议论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

赏析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文章先不直接说明所以要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贫可贺,富可忧,可贺可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继而将宣子与栾武子加以类比,点出可贺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可吊的,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后用韩宣子的拜服作结,说明论点,有巨大的说服力。这样既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又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本文引用历史事实,阐明了贫不足忧,而应重视建德,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先秦·左丘明《申胥谏许越成》

申胥谏许越成

先秦 : 左丘明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乐于诸夏之国

展开阅读全文∨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

古文观止 , 哲理 , 历史故事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唐代·韩愈《原毁》

原毁

唐代 :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

展开阅读全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古文观止 , 叙事寓理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宋代·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张益州画像记

宋代 :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展开阅读全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古文观止 , 叙事 , 写人抒情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上宫闲馆,寂寞云虚,门阁昼掩,暧若神居。臣排其户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臣遂抚琴,为幽兰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思。’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两汉·司马相如《美人赋》 美人赋

两汉 :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叙事 , 写人生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司马相如美丽文雅,游说到梁国,梁王非常喜欢。邹阳向梁王诽谤我说:“相如美丽是美丽,然而衣服姿色艳冶,妩媚美丽不忠实,将要用甜言蜜语讨得大王喜欢,到大王后院去和后妃姬妾游玩,大王没有察觉吗?”

梁王问相如说:“您贪恋女色么?”相如说:“我不贪恋女色。”梁王说:“您不贪恋女色,同孔子墨子相比如何?”相如说:“古代回避女人的人中,孔丘听说齐国赠送美女到鲁国就跑得远远的,墨翟望见商代曾*乐的朝歌城就倒车回头,这好比防火躲到水里,避水淹跑到山上,是没有见到能引起欲望的,凭什么说不喜 *** 呢?哪像我,年轻时在西部地区生活,一个人独住,房屋宽大,没有人和我玩乐。我东边隔壁有个女子,美发如云,双眉如蛾,牙齿洁白,颜面丰盈,浓装艳抹,容光焕发。经常高高翘首向西顾盼,想留我一起住宿;爬上墙望我,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我弃而不回应。”

“我仰慕大王的高尚胸襟,驱车东来,路过郑国、卫国和桑中等*乐成风的地方。早上从郑国的溱洧河出发,晚上住在卫国的上宫。上宫空着房间,寂寞到空有云雾,白天也关着门窗,幽暗不明像神仙住所。我推开房门,造访室内,香气浓郁,帏幔高挂。有个美女独身居住,娇柔地躺在床上,奇花般安娴美丽;性情贤淑,容光艳丽。看到我就恋恋不舍,微笑着说:‘贵客是哪国公子,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于是摆出美酒,进献鸣琴。我就弹琴,弹出《幽兰白雪》的曲调,美女就唱歌:‘独住空房啊无人相依,思念佳人啊心情伤悲!有个美人啊来得太迟,时间流逝啊红颜衰老,大胆托身啊永远相思。’她身上的美玉首饰挂住我帽子,丝绸衣袖飘拂在我身上。时已向晚,冬气昏暗,寒风凛冽,白雪飘洒,空房寂静,听不到人声。当时,床上用品已经铺陈,服饰珍贵稀奇,金香炉燃起香菸;床帐已放下,被褥一层层铺着,精美的枕头横放床上。美女脱去外衣,露出内衣,雪白的身体 *** ,显出苗条的骨骼,丰满的肌肉,时时贴身来亲我,感到柔滑如凝脂。我却心情平静,思想纯正,誓言真诚,守志不移。远走高飞,与她长别。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宋代·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张益州画像记

宋代 : 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展开阅读全文∨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古文观止 , 叙事 , 写人抒情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讯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唐代·杜甫《无家别》

无家别

唐代 : 杜甫

展开阅读全文∨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讯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 叙事 , 战争 , 写景抒怀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唐代·李白《观猎》

观猎

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

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

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