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玉帛是求句式_子女玉帛归回纥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11 0
  1. 晋公子重耳之亡 原文
  2. 极其优美的文言文
  3. 白鹿传文言文
  4. 玉帛的解释玉帛的解释是什么
  5. 文言文诩
  6. 子女是什么意思

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王设宴招待重耳。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的上面的话

子女玉帛是求句式_子女玉帛归回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子重耳之亡 原文

古今异义词

序号 例词 例句 句中义 今义

1 居 居十日 过了 居住

2 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跑 走

3 再 一股作气,再而衰 第二次 又

4 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水池

5 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停驻 质量差;次数

6 戾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暴戾

7 令 何患令名不彰耶 美好的 命令

8 寻 未裹,寻病终 不久 寻找

9 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案件 监狱

10 坐 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 坐下

11 渠 问渠哪得清如许 它(他) 水渠

12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微小

13 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官吏调职 迁移

14 形 无案牍之劳形 身体 形状

15 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目光短浅 卑鄙

16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下 品质低下

17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祭祀用的物品 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 亲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父母兄弟等 姻缘亲属

19 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20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男性的配偶

21 绝境 同上 与世隔绝的地方 山穷水尽的地步

22 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条件关系连词

23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 数学学科之一

24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开业

25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集商议 财务人员

26 儿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年男女 子女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古:跑。今:行下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古:只有,只要。今:转折连词。

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古:经常。今:平常,一般。

4.少时,—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古:离开。今:到某—地方称“去”(古称“往”)。

5.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出处同上)

古:大腿。今:***。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出处同上)

古:多少。今: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8.复前行,欲穷其林。(出处同上)

古:极,尽。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处同上)

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

10.问所从来。(出处同上)

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出处同上)

(1)妻子,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12.无论魏晋。(出处同上)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

13.便扶向路。(出处同上)

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出处同上)

古:像这样。今:这样。

15.欣然规往。(出处同上)

古:***。今:规则,成例。

16.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古:买。今:集市。

17.木兰不用尚书郎。(出处同上)

古:不愿作。今:没有必要。

18.当户理红妆。(出处同上)

古:窗户。今:门

19.坐我西阁床。(出处同上)

古:坐具。今:卧具。

20.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古:衣服。今:裙子

21.天明登前途。(出处同上)

古:前面的路。今:将来的光景。

22.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古:这样。今:量词。

23.会宾客大宴。(林嗣环《口技》)

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见。

2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出处同上)

古:在这时。今:因此

2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魏学 《核舟记》)

古:特别手巧。今:新奇而巧妙。

26.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彭端淑《为学》)

古:雇船。今:买船。

27.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出处同上)

古:及,到。今:过了。

28.邑人奇这,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古:渐渐。今:稍微。

29.孟尝君特鸡狗盗之雄耳。(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古:只不过。今:特殊,超出一般。

30.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古:山岗高地。今:把持和独占。[注:陇同垄]

31.然而不能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古:这样却。今:转折连词。

32.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处同上)

古:这样以后。今: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古:浅陋。今:粗俗,低下。

3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出处同上)

(1)牺牲。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加。古:虚夸,以少报多。今:增加。

3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出处同上)

古:案件。今:监狱。

36.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年之岁月为可惜也。(袁枚《黄生借书说》)

:值得珍惜。今:值得惋惜。

37.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古:地位低微,见识浅陋。今:言行恶劣,不道德。

38.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出处同上)

古:眼泪。今:鼻涕(古用“泗”)

39.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出处同上)

古:遗憾。今:仇恨,怨恨。

40.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1)若。古:你。今:像。(2)毒。古:怨恨。今:毒害,有毒的物质或事物。

41.则久已病矣。(出处同上)

古:困苦不堪。今:疾病。

42.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

古今异义词举隅

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

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

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服久;

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12.殷勤今义:热闹,周到;

古义:关切、问侯。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行》)

14.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

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着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愚公移山》)

16.肉食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7.鱼肉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18.卑鄙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出师表》)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19.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如: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

20.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

例如: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②那实际情况。

例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固与黄琼忆》)

21.春秋

今义:①春季、秋季;②时代名称;

古义:①年龄。

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治安策》)

②一年。

例如:蝼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③书名。

例如:孔子成春秋而知臣赋予惧。(《轩子·藤文公》)

22.垄断今义:把持独占;

古义:山川阻隔。

例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23.美人今义:美貌女子

古义:歌伎、宫妃。

例如: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14.左右

今义:①大致范围(方位词);②控制(动词);

古义:侍卫人员。

例如:王顾左右而言它。(《孟子》)

25.结束

今义:事情做完,一个过程的完结。

古义:整装。

例如:婉贞于是集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26.约束今义:限制;古义:盟约。

例如:秦自缨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7.大风今义:大的风;古义:麻疯病。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28.一切今义:所有的;

古义:一律、一概、任何。

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

29.宣言今义:表示政见的公告;

古义:公开扬言。

例如: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0.烈士今义:为革命而牺牲的人。

古义:烈,有节操有抱负;士,一般指男子。

例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31.牺牲今义:为正义而死;

古义:用作祭礼的牲畜。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判论战》)

32.交通今义:来往和运输;

古义:①交结。

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粟疏》)

②互相通连。

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3.扶老今义:扶着老人;

古义:拐杖。

例如: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34.秋天今义:秋季;

古义:秋季的天空。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5.可恨今义,令人憎恨;古义:痛惜。

例如: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马钧传》)

36.留意

今义:当心、注意;古义:考虑。

例如: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37.举手

今义: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

古义:①动手。

例如:先生举手击狼(《中山狼传》)

②告别时的动作。

例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38.老子

今义:①父亲;②自我的粗俗称谓。

古义:老人。

例如:遥望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39.鞠躬今义: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例如: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0.小生今义: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

古义:青年人。

例如: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41.虽然今义:用于让步复句的关联句;

古义:虽,尽管;然,如此,尽管如此或虽说如此。例如: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42.一毛今义:一角钱;

古义:①一根小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一根汗毛。

例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

43.怠慢今义:冷淡、待人不够殷勤;

古义:松懈、轻忽。

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4.口舌今义:由说话引起的是非、争吵

古义:口和舌,指说明。

例如:国事如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45.不好今义:坏;古义:不美。

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为人报河伯,得更求好

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46.丈人今义:岳父;古义:①老人

例如:愿文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②长辈。例如: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7.风流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

例如:摇落深知朱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卿。(杜甫《咏怀古迹》)

48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

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49.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

例如: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50.学者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5l.妖怪今义:迷信传说中的怪物;

古义:妖异、奇怪的现象;反常的现象。

例如: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天伦》)

52.有意今义:居心;

古义:①愿意。

例如: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②有某种打算。

例如:岂有意乎?(《隆中对》)

53.地方

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

古义:①当地的事。

例如:在外监司牧字,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

③地土方圆。

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

(二)古今异义字词

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亲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

却看妻子愁何在。

3.中国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旱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鸿门宴》)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叩所以。 (《狱中杂记》)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衣服;

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11.五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

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12.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

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赤壁之战》)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②叹息声。

例如: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行》)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

②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伶官传序》)

15.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①处处。

例如:旦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起义》)

②时常,常常。

例如: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

16.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17.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

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申章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18.鱼肉 今义:鱼的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名词)。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19.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为人粗野。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20.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极其优美的文言文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也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壁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壁于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亦不告也。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晋侯逆夫人赢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我打{}中间的地方是我们教材上没有的部分,因为你要原文,所以我没有删。

白鹿传文言文

1. 有没有什么唯美的古文

以下: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4、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5、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6、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1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2、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13、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1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15、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6、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17、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8、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19、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20、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21、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22、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2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24、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25、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2. 求十篇超级简短的文言文带翻译

(1) 崔景偁拜师 原文;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

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余愧谢,不获。

且曰:“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译文: 我当初在京城认识景偁,和(他)结交为朋友,景偁按照长兄的礼节来对待我。几年后,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礼物,请求作(我的)徒弟。

我感到惭愧并谢绝了,没有接受(礼物)。(景偁)说:“我师从您,并不是图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写世俗的文章,也不是个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学生啊(2)屠牛吐辞婚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

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谓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

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

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今厚送之,子丑故耳。”

其友后见之,果丑。齐国国王以丰厚的嫁妆嫁女儿,希望嫁给卖牛肉的屠夫吐(人名),屠夫吐以自己有病推辞了。

他的朋 友说:“您(愿意)终身老死在这腥臭的市场吗?干什么推辞呢?”吐回答他说:“他的女儿丑。”他的朋友说:“ 您怎么知道呢?”吐说:“以我是屠夫而知道的。”

他的朋友说:“怎么说?”吐说:“我卖的肉好(的时候), 就如数全部卖出去了,只会是嫌(肉)少的;我卖的肉不好(的时候),虽然用别的附加好处,还是卖不出去。如 今丰厚的嫁妆嫁女儿,所以女儿丑。”

他的朋友后来看见了齐王的女儿,果然丑。 (3)退避三舍翻译 及楚,楚子飨之(30),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晋国者(31),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32),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3)。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34),右属藁鞬(35),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36)。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37),外内恶之。

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38),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39) 译: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

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 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

"楚国 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 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

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

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笱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如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全获。 (4)笱巨伯 笱巨伯到远方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贼人进攻这座城市。

朋友告诉笱巨伯说:“我现在要死了!你可以离开这里。” 笱巨伯 说:“我从远处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失去信义而求得生存,这哪里是我所为呢?” 贼人已经到达,对笱巨伯说:“大军已经到达,全城已空,你是什么男子,却敢独自留在这儿?” 笱巨伯 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离开他,宁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

贼人相互转告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不讲信义的人,却到了有信义的国家!”于是率领军队离开了这座城市。全城的人都全部获救。

(5)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值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翻译河东人薛存义将要离开这里了,我在。

3. 谁有特别美的古文和诗啊

《施(shī)氏(shì)食(shí)狮(shī)史(shǐ)》

石(shí)室(shì)诗(shī)士(shì)施(shī)氏(shì),嗜(shì)狮(shī),誓(shì)食(shí)十(shí)狮(shī)。

适(shì)施(shī)氏(shì)时(shí)时(shí)适(shì)市(shì)视(shì)狮(shī)。

十(shí)时(shí),适(shì)十(shí)狮(shī)适(shì)市(shì)。是(shì)时(shí),适(shì)施(shī)氏(shì)适(shì)市(shì)。

氏(shì)视(shì)是(shì)十(shí)狮(shī),恃(shì)矢(shǐ)势(shì)。

使(shǐ)是(shì)十(shí)狮(shī)逝(shì)世(shì)。

氏(shì)拾(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适(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湿(shī),氏(shì)使(shǐ)侍(shì)拭(shì)石(shí)室(shì)。

石(shí)室(shì)拭(shì),氏(shì)始(shǐ)试(shì)食(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

食(shí)时(shí),始(shǐ)识(shí)是(shì)十(shí)狮(shī)尸(shī),实(shí)十(shí)石(shí)狮(shī)尸(shī)。

试(shì)释(shì)是(shì)事(shì)。

《施氏食狮史》释文:家居石宅的施先生十分喜欢狮子,不但熟悉狮子的形态、生态,还写过好些描述和赞美狮子的诗词。在石狮市,有一位史先生是个石匠艺人,喜欢吃狮子肉,把这种喜好看成是一种时髦,打算凭着自己的石雕才艺一定要吃上十只狮子的肉。(这一天,)史先生开车来到集市上寻找狮子,恰好施先生也到市场上转悠,更巧的是有十只狮子被送到了饮食一条街。施先生告诉史先生有十只狮子,让他去观看,史先生拿着一枝箭矢去逗弄狮子,那十只看起来几乎乱真、可以吃的狮子其实是十只石头狮子。施先生就吃野味一事对史先生说:如果狮子绝种了,某些人喜欢吃野生动物的嗜好也就随之同归于尽,人类社会也会(因生态失衡)走向消亡。于是史先生决定戒除贪吃狮子的恶习,并着手以食街上那十只石狮子为艺术借鉴的楷模。十只新的石狮雕塑完工了,排列壮观,慨叹酸雨对石雕的侵蚀损坏,石狮市的石匠艺人史先生把十只石狮子搬送到了石宅施先生的石屋里安放。

4. 写景优美的古文

1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这是李白对长安的描述。在长安这个达百万人口的大都市里,欧洲、中亚各国人、四裔的胡族人、葱岭东西的西域人、印度天竺人、日本人、新罗人等纷纷云集在此,***以她特有的恢宏气度包容着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

2“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这些美丽而脆弱的才子才女也都像春花般绽放出他们的美丽高洁,又像春花一般匆匆而落。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景状物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名句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身处逆境而心怀天下的名句。

5. 特别好的古文与赏析

离骚 还不错啦 的不少方言,造句颇有特色。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离骚》是屈原被贬后写出来的。本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诗人也称“骚人”。

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表达了要使楚国强大就必须推行美政的治国思想。

表达了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满不悔情绪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表达了无机会再行美政则宁死不叛楚王的忠诚。

全诗中心:推行美政。叙述文路:努力准备、失败悲愤、反思不悔;再试遇挫、徘徊无望、他投不忍、以死明志。

全诗结构:分五章共14个完整意段。前两章共包含7个完整意段为上半部;后三章也共包含7个完整意段为下半部。

为了便于记忆把握,也可把全诗分为十个相连贯的独立故事:上半部五个,《屈原引路》、《屈原被屈》、《屈原不屈》、《屈原被怨》、《屈原说理》;下半部五个,《屈原叩天》、《屈原求女》、《屈原问卜》、《屈原请神》、《屈原他投》。第一章《被贬》53行;《屈原引路》(1)出身、志向、努力。

1至8共8行;(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9至18共10行;《屈原被屈》(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

19至35共17行;(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失败的看法与对改法的态度。36至53共18行。

第二章《反思》38行:《屈原不屈》(5)失败后自我反思。54至65共12行;《屈原被怨》(6)对屈原被贬一事,亲人埋怨(引出后面的借史反思)。

66至71共6行;《屈原说理》(7)评理及激奋抒情。72至91共20行。

第三章《再试》38行:《屈原叩天》(8)上叩天门(直接找楚王)。92至107共16行;《屈原求女》(9)下求美女(走后宫路线)。

108至119共22行。第四章《徘徊》38行;《屈原问卜》(10)问卜及考虑。

130至140共11行;《屈原请神》(11)求神。141至151共11行;(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及下决心他投。

152至167共16行。第五章《他投》21行:《屈原他投》(13)远去西方投西皇。

168至185共18行;(14)全诗总结,是全诗的中心所在。186至188共3行。

全诗概述:上半部包括七个完整意段。叙述文路:缘起,失败;反思,家人埋怨,评理。

第一章《被贬》53行:叙述被贬的前后过程。夹议推行美政的必要性和推行美政失败的深层原因,并抒 *** 感。

第二章《反思》38行:思考被贬原因。认为正直无错。

不理会“姐姐”的责怪,论证推行美政的合理合法性。下半部包括七个完整意段。

诗人行走路线:上天宫不成后想去昆山求仙家指引,但回头见家乡无女(女娲般的能女),便转而去求女,求女不成后才去昆山,在昆山求神问卜,得到仙家指引后转去投西皇,中途却又思乡停步,最后还是决定找彭咸(先王)去了。第三章《再试》38行:经过反思,坚定了信念,明确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行美政)是对的,于是“上叩天门(直接找楚王)、下求美女(走后宫路线)”。

希望能东山再起,继续推行美政。第四章《徘徊》38行:但“天关门(王不理)、女隐藏(王妃也不理)”,君王未醒。

进路阻塞,便只好去“问卜、求神”,再思考决定何去何从。第五章《他投》21行:一波三折:最初决定依照神灵指引离开楚国投奔西皇,但思乡难行,停步放弃

但若留在故居却又没有知己!无奈最后还是选择了以死报答楚王世恩的结局。 第一章1至53行 (1)出身、志向、努力.1至8. 8行一韵(ing)主喜韵. 1.高阳帝的后人兮,伯庸是我父亲。

黄帝后人、楚臣之子。不忘祖宗、不忘先王。

2.就在虎年虎月兮,正虎日我降临。 人王命格,天赋非凡。

3.父亲算我生辰兮,给我起了好名: 为龙点眼。 4.大名叫正则兮,表字叫灵均。

平=天=正则、原=地=灵均。意表名字:屈平、屈原。

5.天赋内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 努力修德聚能,立志重修法度,使楚国强大。

6.捻江离和香芷兮,缝秋兰做佩巾。 用香草细搓绳线,缝起兰叶织造佩巾。

比喻创造性的工作。

7.怕时光如流水兮,知道岁月最无情。 深知天时运数 8.朝摘坡上木兰兮,晚拔洲畔冬青。

比喻上下操劳,早晚努力。(***集缝佩巾的原料)(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

9至26,18行一韵(u)主悲韵 09.日月永远轮替兮,春已去秋在途。 比喻今非昔比。

10.看草木正凋零兮,怕美人将迟暮。 比喻目前国势渐弱,已经失去当日强盛。

“美人”喻王朝。 11.应该吐故纳新兮,何不重修法度? 应该改法度行美政,以求重振国威。

12.快骑龙马腾跃兮,来我在前引路! 要赶紧行动,我愿意做先锋。 13.先王品性高洁兮,群芳环绕追逐。

比喻:具体路向。以楚先王们为榜样,吸引贤者能人。

14.花椒玉桂陪伴兮,百草把清香吐! 比喻:忠良聚集,群策群力。 15.尧舜正直节制兮,总能走在正途。

以历史为鉴(正路)。 16.桀纣无良妄行兮,抄捷径必然困。

6. 一首很美的古文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作品:秋胡行

内容: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

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清晨就与佳人约好相会,天已经傍晚,佳人还没有到来。美味佳肴无心品尝,玉液琼浆停杯不饮。飞鸟呀,请你捎个口信,说我无着无落,无可奈何。俯身折下兰花,举头用桂枝结成花环。佳人未在身边,做这些干什么用呢。佳人呀,你在哪里?在那遥远的大海边。我要告诉你,送给你夜眀之珠。翘首企盼,徘徊不定。佳人不来,到底我该怎么办呢?

作品注释

注释:

《秋胡行》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古辞原意是歌颂秋胡妻的贞烈。

首二句十字直入主旨,点明了整个***的原委和结果:早晨即与佳人相期,但直至日夕,佳人却终没有来。其痛苦的语调,浓重的失落感顿时笼罩全篇。

至此,读者也许会产生两点疑问:其一,诗中的“佳人”是谁?真是容冶貌美,为魏文曹丕所倾心期的女性?还是他成就大事业所渴思的贤人?其二,佳人为何失约未来?是关山迢递,路远会难?还是另有曲折,中途变卦?有趣的是:这些为读者关心的问题,不知是作者以为不重要,还是

另有隐衷,提不得也,故一起略在诗外只字未提。诗人只是在十六句中,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极其主观而咏叹调般地倾诉着一个主题,这就是——因佳人失约未来而引起的浓重的失落感。光从字面看,这种失落感和待人不至的焦灼感,似乎是指从早晨与佳人相约开始,到日夕佳人未至这

段时间。其实,朝——夕,仅仅是一种光阴的比喻,时间的象征,即以一天象征一生。由朝至夕,乃指从青少年至垂暮之年的整个人生。在自己的整个一生中,始终有一种不能实现的追求,和由不能实现而带来的巨大而又无法弥补的缺憾感。明白了这一点,“佳人”是男是女,为何失约未

至这些问题,也许确实就无关紧要,可以略去。重要的倒是,诗人是如何组织和表达这一焦急渴心情的,且让我们欣赏一下:

首先是“嘉肴不尝,旨酒停杯”。为思佳人,茶饭无心。连美酒、连嘉肴都懒得动箸一碰,箸在半空,酒碰到唇边,忽然像**来了一个停格。心中涌起的,是追求永远不能实现的深层的失落感。二是“俯折兰英,仰结桂枝”,尽管追求不能实现,但自己并不停止这种追求,故其行也高,

其志也洁。此化用屈原《离骚》和《九歌》中“结幽兰而延伫”,“结桂枝兮延伫”句式,以示自己贮芬芳而待远人。三则是表示愿意跟佳人到天涯海角,并让海神把最宝贵的“明珠”送给她。四是?足眺远,踌躇徘徊,渴念之情,几乎急不可耐。为此,诗人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为诉说自

己的情怀,“飞鸟”也托了,“兰英”也折了,“桂枝”也结了,誓言也发了,尽管“步立踟蹰”、“何得斯须”,渴慕焦急之情片刻都难忍耐,但“佳人”如终没有来。此与首句照应,以种种努力,表明这是一个永恒的绝望。整首诗,如面对亲朋故友,娓娓不倦,反复倾诉自己彻夜难眠

的衷肠;又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郁结无告,故作一热烈、主观而又偏执的个人内心独白。具有移人情魄的魅力。陈祚明《***菽堂古诗选》说:曹丕诗歌的好处在于“能转能藏”。“转”者,即“变宕不恒”,如《善哉行》(上山***薇)之类,以多重比兴写自己“变宕不恒”的感情流程

“藏”者,即“含蓄无尽”,意味隽永,以舒缓的笔致,缠绵婉约的风格,咏叹调般的形式特点,抒发自己失落的惆怅与郁结不解的“情结”。这种发抒形式,比起他父亲曹操《短歌行》中求贤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一缠绵,一苍凉;一婉约,一慷慨,其

不同如此。

玉帛的解释玉帛的解释是什么

1. 古文观止徐文长传文言文翻译

徐渭,表字文长,是山阴生员,声名很盛,薛公蕙作浙江试官时,对他的才华感到震惊,视之为国士。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中丞胡公宗宪听说后,把他聘作幕僚。文长每次参见胡公,总是身著葛布长衫,头戴乌巾,挥洒自如,了无顾忌地谈论天下大事,胡公听后十分赞赏。当时胡公统率著几支军队,威镇东南沿海,部下将士在他面前,总是侧身缓步,跪下回话,不敢仰视。而文长以帐下一生员对胡公的态度却如此高傲,好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流人物。恰逢胡公猎得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很满意。胡公是以更加器重文长,所有疏奏计簿都交他办理。文长深信自己才智过人,好出奇制胜,所谈论的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肯綮。他恃才傲物,觉得世间的事物没有能入他眼目的,然而却总是没有机会一层身手。

文长既然不得志,不被当道看重,於是乃放浪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他所见的山如奔马、海浪壁立、胡沙满天和雷霆千里的景象,风雨交鸣的声音和奇木异树的形状,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怪鱼珍鸟,所有前所未见,令人惊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他都一一化入了诗中。他胸中一直郁结著强烈的不平奋争精神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的诗有时怒骂,有时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於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的哭声那样凄厉,有时像逆旅行客冲寒启程那样无奈。虽然他诗作的格调,有时比较卑下,但是匠心独运,有大气象和超人的气概。那种如以色事人的女子一般媚俗的诗作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徐文长於为文之道有真知卓见,他的文章气象沈著而法度精严,他不为默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真是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家。徐文长志趣高雅,不与时俗合调,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文字没人推重,名气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

文长喜好书法,他用笔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另具一种妩媚的姿态跃然纸上,欧阳公所谓的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可用之于形容文长的书法。文长以诗、文、书法修养的余绪,涉笔成花鸟画,也都超逸有情致。

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定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方得出狱。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於是有意作出一种更为狂放的样子,达官名士登门拜访,他时常会拒绝不见。他又经常带著钱到酒店,叫下人仆隶和他一起喝酒。他曾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胪,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哢哢有声。他还曾用尖利的锥子锥入自己双耳一寸多深,却竟然没有死。周望声称文长的诗文到晚年愈加奇异,没有刻本行世,诗文集稿都藏在家中。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举同年,曾委托他们抄录文长的诗文,至今没有得到。我所见到的,只有《徐文长集》、《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而今徐文长竞以不合于时,不得申展抱负,带著对世道的愤恨而死去了。

石公说:徐文长先生的命途多艰,坎坷不断,致使他激愤成狂疾,狂病的不断发作,又导致他被投入监狱,从古至今文人的牢骚怨愤和遭受到的困难苦痛,再没有能超过徐文长先生的了。但尽管如此,仍有胡公这样的不世之豪杰,世宗这样的英明帝王赏识他。徐文长在胡公幕中受到特殊礼遇,这是胡公认识到了他的价值,他的上奏表文博得皇帝的欢心,表明皇帝也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唯一欠缺的,只是未能致身显贵而已。文长先生诗文的崛起,可以一扫近代文坛庞杂卑陋的习气,将来历史自会有公正的定论,又怎麽能说他生不逢时,始终不被社会承认呢?

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徐文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怪病比他这个怪人更要怪,而他作为一个奇人又比他的奇诗更要奇。我则认为徐文长没有一处地方不怪异奇特,正因为没有一处不怪异奇特,所以也就注定他一生命运没有一处不艰难,不坎坷。令人悲哀呀!

2. 蝜蝂传文言文

1. 行 爬行 辄 就 卯 抬起

卒 最后,最终 或 有时 已 停止

2. A

3. 1 背东西 2负担,指小虫身上背的东西。注 没加点实在不知道哪个词

4.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 句式 判断句

5.

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蝜蝂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它的寓意为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太贪心。本文虽然短小,却像是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写小虫持物负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于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写贪官污吏的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类比恰切,过渡自然,语言犀利,叙事生动,议论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千载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3. 世以补射为业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列异传》曰:昔鄱阳郡安乐县有人姓彭,世以捕射为业。儿随父入山,父忽蹶然倒地,乃变成白鹿。儿悲号追鹿,超然远逝,遂失所在。儿於是终身不捉弓。至孙,复学射。忽得一白鹿,乃於鹿角间得道家七星符,并有其祖姓名,年月分明。睹之惋悔,乃烧去弧矢。

翻译:

《列异传》上说:从前,鄱阳郡安乐县有个人姓彭,他家世代以打猎为业。(一天)他儿随他进山,他忽然昏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只白鹿。儿子悲痛大哭去追赶这只鹿,但很快跑远了,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儿子从此终身不拿弓箭。到孙子头上,又学着射箭打猎。有一次射得一只白鹿,在鹿角中间得到一个道家的七星符,并有他爷爷的姓名,连年月日期都相符。看后非常后悔,于是就烧掉了弓箭。

4. 郭忠孝传文言文全部翻译

郭忠孝,字立之,河南人,签书枢密院事逵之子。受《易》、《中庸》於程颐。少以父任补右班殿直,迁右侍禁。登进士第,换文资,授将作监主簿。年逾三十,不忍去亲侧,多仕於河南筦库间。宣和间,为河东路提擧。解梁、猗氏与河东接壤,盗贩盐者数百为群,岁起大狱,转相告引,抵罪者众。忠孝止治其首,馀悉宽贷。宰相王黼怒之,坐废格盐法免。

(郭忠孝,字立之,河南人。签书枢密院事郭逵的儿子。学习《易经》、《中庸》于程颐。少年时代因他父亲的职位而做了右班殿的值守官,后来提升为右侍禁。再后来,科举中进士,改为文职官员,被委任为主簿。当时郭忠孝已经三十多岁了,不愿意离开亲人,多在河南筦库一带当官。宣和年间,被河东路提拔重用。解梁,猗氏与河江想接壤,有偷贩私盐的几百人聚在一起。那一年大举查处,盐贩们相互告发,许多人都要被定罪。郭忠孝只是惩罚了盐贩的首领,其余的从犯都宽大处理。宰相王黼知道后很生气,以不执行朝廷的禁盐法而免官。)

靖康初,召为军器少监。入对,以和议为非是,力陈追击之策,谓:“兵家忌深入,金人自燕蓟兴兵,逾河朔,犯都城,其锋不可当,今锐气且衰,又顾子女玉帛之获,故议和以款我师。今诸道之师集矣,宜乘其惰击之,若不能击其归,他日安能御其来。”上命与宰相吴敏、枢密李纲议,忠孝复条上战守利害、士马分合之策十馀事。主和者众,卒不用其策。改永兴军路提点刑狱,措置保甲。初,议者请择保甲十万刺为义勇,分隶河朔诸郡。忠孝曰:“保甲岁久,死亡者众,择三万人守都城可也,河朔骑兵之地,非保甲所宜。”上从之。忠孝亟走关陕,得胜兵三万,分隶十将,择一将统之。继遣兵趋泽、潞,听宣抚司节制。

(靖康初年,奉召任军器少监。入朝应对,认为和议是错误的,极力表达追击敌人的主张。说:“领兵的人最不该孤军深入到对方的地界中去,现在金兵从燕州、蓟州起兵,。。。

金人再犯京师,永兴帅范致虚率诸军繇淆、渑入援,忠孝曰“金人深入,而河东无守备,愿分兵走太行,扼其归路,彼必来战,城下之围可缓。”致虚以为然。檄河中守席益、冯翊守唐重与忠孝同出河东,为牵制之擧,大军尽出函谷。

忠孝独以蒲、解军三千至猗氏,遇金人,破之。逾绛州,破太平砦,斩首数百级。

攻平阳,入其郛。会大军失利淆、渑间,乃引还。

及金人犯永兴,兵寡,或劝忠孝以监司出巡,可以避祸。忠孝不答,与经略唐重分城而守。忠孝主西壁,唐重主东壁。金人陈城下,忠孝募人以神臂弓射之,敌不得前。已而攻陷城东南隅,忠孝与重及副总管杨宗闵、转运副使桑景询、判官曾谓、经略主管机宜文字王尚、提擧军马武功大夫程迪俱死之。朝廷赠忠孝大中大夫。子雍,别有传。

(时间关系,先做这一段。如要全篇,请加QQ252089187)

5. 吴择仁传文言文翻译

谢无逸闲居

原文

谢无逸闲居,多从衲子游,不喜对书生。一日,有一贡士来谒,坐定,曰:“每欲问无逸一事,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者,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曰:“旧亦一书生,后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也得。”无逸之子宗野方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此等举子,如何唤作书生?唯不喜书生,故来谒者,但有此等举子。

注释

1、本文最早见于宋惠洪《冷斋夜话》,原题为《欧阳修何如人》,明***家冯梦龙《古今笑史·无术部第六》收入,改题为《问欧阳修》。

2、谢无逸:即谢逸(1068-1113),字无逸,自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进士及第。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迈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迈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3、闲居:亦作“间居”。谓避人独居。《礼记·孔子闲居》:“孔子间居,子夏侍。”陆德明释文:“退燕避人曰间居。”《荀子·解蔽》:“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蝱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还江陵夜行涂口》诗:“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4、衲子:僧人。宋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诗:“水边林下逢衲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明汤显祖《南柯记·禅请》:“不去罢。我看衲子们谈经说诵的,不在话下。”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衲子请观万年缸,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

5、游:交游;交往。“从某人游”即“与某人交往”之意。

6、贡士:清制,会试中式者为贡士。《清史稿·选举志三》:“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此刻要他写一张借据,那可就比新贡士殿试写一本策还难点了。”严复《救亡决论》:“至于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

7、谒:拜访;拜见。

8、每:常常。

9、辄:总是。

10、何如:如何;怎么样。

11、熟视:注目细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因退立,股战而栗,恐不能言者,终无他语。灌将军熟视笑曰:‘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新唐书·文艺传上·胡楚宾》:“性重慎,未尝语禁中事,人及其醉问之,亦熟视不答。”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12、久之:很久。

13、匿笑:窃笑,暗笑。暗中偷笑;掩口暗笑。唐韦瓘《周秦行纪》:“太后又谓潘妃曰:‘子亦不来,何也?’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对。”宋惠洪《冷斋夜话·欧阳修何如人》:“又问(欧阳修)能文章否?无逸 曰:‘也得。’无逸之子宗野方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清平步青《霞外攟屑·缥锦廛文筑下·点化故事》:“帅不觉失笑,众亦匿笑而退。”茅盾《子夜》九:“忽然那一道和邻室相通的板壁有人答答地敲着,又有女人吃吃匿笑的声音。”

14、此等:这一等;这一类。

15、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旧唐书·高适传》:“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举子进科场,全无字半行,烛已相将尽,问君忙不忙?”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先拈阄,得第一者为主考,关防别座;第二者为誊录,亦就座;余为举子。”

16、但:只;仅。

译文

谢无逸避人独居时,经常跟僧人交往,不喜欢面对读书人。一天,有一位(会试中选的)贡士(读书人参加会试,中选的参加殿试,最终排定名次,已中选的称为贡士,殿试后分为三等发榜,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均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来拜访,(宾主)坐定后,说:“(我)老想问您一件事,总是忘记。(我)曾听人说起欧阳修这个人,这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谢无逸盯着那人看了好久,说:“以前也是一位书生,后来参与朝中大事了。”(那人)又问:“(这个人)能写文章吗?”谢无逸说:“也能写。”谢无逸的儿子谢宗野才7岁,(这时)立于一旁,听了这话掩着嘴偷笑着跑开了。这样的考生,怎么能叫作读书人呢?(或许正是)因为(我)不喜欢读书人,所以来拜访我的,只有这样的考生吧。

6. 耶律仁先传文言文阅读

耶律仁先,字纠邻,乳名查剌,孟父房之后裔。父耶律瑰引,为南府宰相,封燕王。

仁先魁梧隽秀,富于智慧和谋略。重熙三年(1034),补为护卫。兴宗皇上与他谈论政事,觉得他有才。仁先因受一世罕有之宠遇,言事无所隐讳。授为宿直将军,累迁至殿前副点sLKJ.oRg检,改任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不久征召为北面林牙。

十一年(1042),升任北院枢密副使。时逢宋朝请求增加岁币银绢以换回对十县土地的所有权,仁先与刘六符出使宋国,仍然坚持岁币文书用“贡”字。宋人拒绝。仁先说“:从前石晋王朝报本朝之恩德,割让土地进献,周人强行夺取之,谁是谁非,如何做有利,如何做有害,清清楚楚。”于是议定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仍旧称为“贡”。回国之后,任同知南京留守事。

十三年(1044),讨伐夏国,留仁先镇守边境。不久,召任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奏折请求免除王子班郎君及诸宫的杂役。十六年(1047),迁任北院大王,奏称如今两院户口众多且富足,请求免予由他部来帮助服役,诏令从其所请。十八年(1049),再度举兵伐夏,仁先与皇太弟重元担任前锋。萧惠在河南失利,皇上还想进兵再战,仁先全力谏阻,皇上便停止进兵。后来担任了知北院枢密使,迁东京留守。女真恃仗地势之险要,不停地侵犯掠夺,仁先请求开挖山地沟通道路以控制之,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封为吴王。

清宁初,任南院枢密使。因耶律化哥诬陷,出贬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号隋王。六年(1060),再度担任北院大王,百姓走数百里前往欢迎,就像见到父亲和兄长一般。当时南院枢密官涅鲁古、萧胡睹等人妒忌他,请道宗皇上让仁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耶律乙辛上奏说“:仁先是旧臣,德望冠绝一时,不应外补任京外官。”又拜为南院枢密使,改为许王。

九年(1063)七月,皇上出猎于太子山,耶律良奏称重元谋反,皇上召来仁先与他谈论这件事。仁先说“:这种人凶残狠毒,我本来就怀疑他很久了。”皇上敦促仁先搜捕之。仁先出宫,又说:“陛下应当小心防范!”还未来得及披挂,重元已经前来攻打行宫了。皇上想到北、南院去,仁先说:“陛下如果撇下扈从单独出去,贼人必会紧随其后,况且南、北大王之心也不可知。”仁先之子挞不也说:“皇上自己的想法怎么能违逆呢?”仁先发怒,打了他的脑袋。皇上明白了,便将讨伐贼人之事全权交付仁先处理。于是将马车排列为营垒,拆开行马(衙前木架形路障),制作兵器,仁先率领属吏近侍三十余骑结阵于行马之外。及至交战,贼众大多投降。涅鲁古中流矢坠马,被活捉,重元带伤而退。仁先觉得五院部萧塔剌居所最近,赶紧召他来,分头派人会集诸军。黎明,重元率领奚人两千人前来攻打行宫,萧塔剌的兵马正好赶到。仁先料想敌人势必不能持久,等待他们气馁时再行攻击。于是背着营垒结阵,瞅准机会奋勇出击,贼众奔逃溃散,仁先率兵追杀二十余里,重元与数骑人马逃跑了。皇上握着仁先的手说“:这次平乱都是你的功劳啊。”加号尚父,进封为宋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并亲自为他制文以示褒奖,又诏令绘制《滦河战图》以表彰其功劳。

咸雍元年(1065),加于越,改封辽王,与耶律乙辛共同主持北院枢密事务。乙辛倚恃宠幸,违法行事,仁先阻止他,因此受到忌恨,出贬为南京留守,改为晋王。仁先存恤孤独,禁绝奸恶,宋人闻风震慑畏服。论及他的人认为自于越休哥之后,可令宋人畏服的,只有仁先一人。

阻卜塔里干背叛王命,仁先担任了西北路招讨使,赐给鹰纽印及尚方剑。皇上晓谕说:“你此去离朝廷太远,如果每次都奏明后再行事,恐怕会失去机会,你可以随机行事,先斩后奏。”仁先严密设置斥候(望台),扼守敌人的要塞,对于顺服的部族加以笼络安抚,各种政务都整治得有条有理。塔里干又来侵犯,仁先迎击,追杀八十余里。大军接着赶到,又击败了塔里干。别部把里斯、秃没等人前来援救塔里干,见他屡次挫败,不敢交战而投降了。北部边境便得以安宁。

八年(1072),仁先去世,年六十岁,遗命让家人薄葬。弟义先、信先,子挞不也。

文言文诩

玉帛的词语解释是:玉帛yùbó。(1)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2)泛指财物。

玉帛的词语解释是:玉帛yùbó。(1)玉器和丝织品,古时用于祭祀,国与国间交际时用做礼物。(2)泛指财物。注音是:ㄩ_ㄅㄛ_。结构是:玉(独体结构)帛(上下结构)。拼音是:yùbó。

玉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圭璋和束帛。古代祭祀、会盟、朝聘等均用之。引《周礼·春官·肆师》:“立大祭用玉帛牲_。”《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⒉征聘贤士。引晋枣据《杂诗》:“开国建元士,玉帛聘贤良。”晋葛洪《抱朴子·审举》:“施玉帛於丘园,驰翘车於__。”⒊古代诸侯会盟执玉帛,故又用以表示和好。引《左传·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中国与英法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⒋借指执献玉帛的诸侯或外国使者。引唐柳宗元《涂山铭》:“_禹_乃朝玉帛,以混经制。”唐常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宋陆游《长歌行》:“万国朝未央,玉帛来联翩。”⒌泛指财富。引晋葛洪《抱朴子·嘉_》:“谓荣显为不幸,以玉帛为草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春意透,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

二、国语词典

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名贵的物品,可用为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词语翻译法语jadeetsoieries

三、网络解释

玉帛玉帛指带有王室标记“饕餮纹”的玉器和像藏族哈达那样的白色丝巾,在古代是“诸侯亲如兄弟、大家共尊天子”的表示物,用作诸侯国之间、诸侯与天子之间见面时互赠的礼物。在古代与“干戈”相对,是和平共处的表征。

关于玉帛的近义词

财宝

关于玉帛的反义词

干戈

关于玉帛的诗词

《书事·三年玉帛走稽山》《晋高祖·玉帛和蕃辱已深》《苦雨·玉帛端如委》

关于玉帛的诗句

礼存玉帛外天庭玉帛陈天庭玉帛陈

关于玉帛的成语

子女玉帛鱼书_帛化干戈为玉帛垂名竹帛名垂竹帛束发封帛鱼帛狐声着于竹帛永垂竹帛

关于玉帛的词语

功垂竹帛名垂竹帛鱼帛狐声竹帛之功鱼书_帛垂名竹帛永垂竹帛金帛珠玉束帛加璧

关于玉帛的造句

1、有一种就像是拥有独立生命的喜悦常常不分场合地找到我,像太阳总在我们看不见它的时候升起来那样,这喜悦也总是猝不及防地就把我推到光天化日之下,让我在某个瞬间可以和任何人化干戈为玉帛。与谅解无关,与宽容无关,我只不过是快乐。

2、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

3、然豁达能溶解恩怨,化干戈为玉帛,消灾难于须弥之间。

4、放弃是一首流浪的歌,低回吟唱在心头,是失意的人生充满振臂而呼的自信;使跌倒的信念重新拔地而起;使消沉的斗志面向晨曦喷薄而出;使世俗的纷争化干戈为玉帛。

5、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玉帛的详细信息

子女是什么意思

1. 文言文 一狐之腋的翻译

从前,周舍去侍奉赵简子,站在赵简子的门口三天三夜。

简子派人出去问周舍:“先生将用什么来指教我?”周舍回答说:“希望作为直言诤谏的臣子,带着笔墨纸砚,跟在你的后面,待你有错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每天有记录,一个月就有效果了,一年以后就有收益了。”简子听了这话很高兴,就让他和自己在一起。

住了没多长时间周舍就死了,赵简子厚葬了他。三年之后,赵简子与大夫们饮酒,酒酣之时,简子哭了,大夫们起来准备离开时说:“臣等有死罪自己却不知道啊。”

赵简子说:“大夫们回来入席,你们没罪。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曾经说过:‘一百张羊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

’大家百依百顺,不如周舍的直言诤谏。过去纣王昏庸拒谏导致灭亡,武王善于纳谏得以兴旺。

从周舍死后,我不曾听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啊,所以人君听不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等到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就要灭亡了,我们国家大概快要灭亡了吧,我是为此而流泪啊。”。

2. 张文诩文言文中的恐修名之不立中的修字什么意思

恐修名之不立中

恐怕修名声不立中

修:修字多意,如:修饰、装修,修治、修缮;修剪;修建、修筑;修书、修史;修学、修业;修长;修行、修女。

修名:xiū míng,出自隋书·列女传序,解释为美好的名声。

1.美好的名声。《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

2.匡正名分。《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

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笃学、修名砥节如湖州唐子 、平凉赵子辈者,凡若干人。”

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而吊,他日修名诣其家。”

摘自《百度词典》相关词条。

3. 文言文刘延让翻译文

刘廷让字光乂,其先涿州范阳人。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冬,兴师伐蜀,为四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砦,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又获水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

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俞率吏民来降。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败于岐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意者。时廷让与宋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时天大寒,兵士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至是,继隆退保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

初,廷让诣阙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帝录其旧勋,赠太师。

参考译文

刘廷让,字光义,祖先是涿州范阳人。刘廷让年轻时有体力,周祖镇守邺城,把他隶属于部下。随从世宗伐淮南,因为功劳担任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天,皇帝下令刘廷让率领军队奔赴潞州,以防备并州的敌寇。冬天,发兵征伐后蜀,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领禁军步兵骑兵一万人、各州兵一万人,从归州进军讨伐,进入对方境内,连续攻破松木、三会、巫山等营寨。擒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多人,俘虏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一千二百人。夺得战舰二百余艘,又俘获水军三千人,趁势渡过南岸,斩首三千余人。

当初,夔州有浮桥封锁长江,岸上设有三道栅栏,江两岸排列着炮具。等到刘廷让的军队到达那里,距长江封锁三十里,下船从陆路前进,首先夺下这座桥,然后又牵船而上,攻占了夔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于是攻克了万、施、开、忠四洲,峡中的郡县全部被攻下。

第二年的正月,达到遂州,遂州将领陈愈率领官吏百姓归降,拿出官库中全部的金帛来供应将士,后蜀评定后,,王全斌等人都因为放纵部下掠夺子女、财物以及收受贿赂而被定罪降职,只有刘廷让秋毫无犯。等到全师雄等叛乱,各州县与之呼应,贼寇纷纷起事。刘廷让又和曹彬打败了他们,因为功劳改任镇安军节度使,随从皇上征讨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在岐沟关战败,各位将领也都失利,多数被贬黜罢免。接着契丹侵扰边境,当时商议派遣将领,没有能让皇上满意的。那时,刘廷让与宋偓、张永德都被免去了节度使在禁军任职,皇帝想让他们攻打契丹来赎罪,就派他们分头守卫边境州县,任命刘廷让为雄州知州,又调任瀛洲兵马都部署。当年冬天,契丹数万骑兵前来侵犯,刘廷让与他们在君子馆交战。当时,天气严寒,士兵的都不能拉满,契丹军队把刘廷让层层包围,刘廷让先分出精兵隶属李继隆作为殿后,有紧急情况进行援救。这时,李继隆退兵保守乐寿,刘廷让全军覆没,战死的有数万人,刘廷让仅仅率领几个骑兵得以幸免。

起初,刘廷让来到朝廷等待处罚,太宗知道是被李继隆所耽误,没有责罚他。四年,又任命他接替张永德为雄州知州兼兵马部署。当年秋天上报患病,皇帝派遣宫廷医官诊治,因而上言请求返回京城,没有得到答许,就离开了驻地。皇帝发怒,交给御史审问,定案下狱。刘廷让被贬黜后,心中不快不肯吃饭,走到华州去世,年五十九岁。皇帝追念他往日的功劳,赠官太师。

4. 文言文阅读

小题1:C小题1:B小题1:①坚决 ②拄着 ③道歉 ④同“赈”,赈济小题1:①他常常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乡党也因此改变了乡里的一些风气习俗。

(化:感化;移:改变,占1分,句子通畅1分)②曾经有人在晚上偷割张文诩的麦子,张文诩看见后就有意回避,盗者于是感动醒悟,放下麦子向他道歉。

(“因”于是,“谢”道歉,占1分,“见而避之”前补充主语0.5分) 小题1:C与例句“以”都是认为“。小题1:B中应是“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被延请担任太学博士”。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

5. 隋书 张文诩传

张文诩,河东人。

他的父亲张琚,开皇中年担任洹水县县令,凭着清廉正直而闻名。家中藏书几千卷,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张文诩博览群书,特别精通《三礼》,对那些《周易》《诗》《书》以及《春秋三传》,也都通晓熟悉。常常喜欢郑玄的注解,认为他的注解通达广博,而对那些儒家各学派不同的学说,也都仔细研究。

隋文帝招揽天下有名望、学问渊博的学士时,其中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被延请担任了太学博士。当时,张文诩在太学游学,房晖远等没有谁不推崇他佩服他,太学内都一致称赞他有学识,都尊崇、仰慕他。

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的学生多到张文诩处,请教询问疑惑不通的地方。张文诩就旁征博引,辩论解说没有穷尽,任随学生选择。

治书侍御史皇甫诞是当时朝廷中有才学有德行的人,他为人谦恭,常常行***的礼节。他刚到南台,马上装饰自己所乘的车马,屈驾到太学邀请张文诩。

张文诩每次都牵着马前往,想不靠别人来请而自己到那里。右仆射苏威听说了他的名声,于是就召见他,与他畅谈,非常高兴,劝说他当官。

张文诩的志向不在官场,因此坚决谢绝了。仁寿末年,太学被废弃。

张文诩就拄着拐杖回到家,以灌园为业。州郡频频举荐他,他都没有赴命。

张文诩侍奉母亲因为孝顺而闻名。在自己的乡里,他常常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乡党也因此改变了乡里一些风气习俗。

曾经有人在晚上偷割张文诩的麦子,张文诩看见后就有意回避,盗者于是感动醒悟,放下麦子向他道歉认错。张文诩宽慰他并告诉他,自己发誓一定不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并坚决让他将割下的麦子拿去才离开。

几年之后,盗者向同乡说起这件事时,才被远近的人所知道。邻家修墙,心思不正,总想多占一点地,张文诩于是就毁弃旧墙来顺应他。

张文诩曾患有腰疼病,正碰上一个行医的说施禁咒语之后就能病愈。张文诩就让他为自己施咒,竟被刀所伤,以致于卧床休息。

医者向张文诩磕头请罪,张文诩却立刻让他走了。为了替他隐瞒,对妻子和孩子说:“我昨晚头晕,掉在坑里把腰弄伤了。”

他就是这样替别人掩盖过错。州县认为他一直比较清贫,想对他加以赈济抚恤,他却拒绝不接受。

常常闲在家里无事时就从容长叹说:“衰老渐渐来临,我恐怕不能树立好的名声了。”就用如意敲打案桌来自娱,当时人们把他比作闵子骞、原宪。

最后死在家中,年仅四十岁。同乡为他立碑赞颂他,并称他为张先生。

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

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4:C小题5:(1)虞诩立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宣布上书请求援兵,等援兵到后再动身出发。

(句意2分,“即“立即,“宣言”,宣布,宣称,“须”等,等到,三点各1分)(2)敌军兵多,我军兵少,走慢了容易被追上,走快了敌军便不能料知我军的底细。(句意2分,“为所”表被动,“及”追得上,“不测”,难以预知,不可知,三点各1分。)

小题1:略小题2:略小题3:略小题4:略小题5:(1)(句意2分,“即“立即,“宣言”,宣布,宣称,“须”等,等到,三点各1分)(2)(句意2分,“为所”表被动,“及”追得上,“不测”,难以预知,不可知,三点各1分。)。

7. 张文诩文言文中的恐修名之不立中的修字什么意思

恐修名之不立中 恐怕修名声不立中 修:修字多意,如:修饰、装修,修治、修缮;修剪;修建、修筑;修书、修史;修学、修业;修长;修行、修女。

修名:xiū míng,出自隋书·列女传序,解释为美好的名声。 1.美好的名声。

《隋书·列女传序》:“其修名彰於既往,徽音传於不朽,不亦休乎!” 明·刘城 《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 2.匡正名分。

《国语·周语上》:“有不贡则修名。” 韦昭注:“名,谓尊卑职贡之名号也。”

3.循名,依照名称。《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

4.加强修养以求名誉。 明·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笃学、修名砥节如湖州唐子 、平凉赵子辈者,凡若干人。”

5.谓置备名帖,以作通报姓名之用。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识轻服而不识主人,则不於***而吊,他日修名诣其家。”

摘自《百度词典》相关词条。

子女:指的是父母的儿子和女儿,还有别的说法是年轻的少男少女。古代有用“子女”指男女奴隶。

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三国演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杨伯峻注:“子女盖指男女奴隶。”出处《礼记·乐记》:“獶杂子女,不知父子。”郑玄注:“獶,獮猴也。言舞者如獮猴戏也,乱男女之尊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