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是什么_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13 0
  1.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的典故是怎样的?
  2.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故事典故
  3. 臾骈不负信的典故
  4. 痛心疾首的含义和象征
  5. 背弃是什么意思
  6. 李轶为什么要杀刘縯_李轶是谁_李轶的轶事典故
  7. 白眼狼是什么意思?

过河拆桥、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言行不一

信口雌黄、口蜜腹剑、胡说八道、反复无常、口中雌黄、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翻脸无情、口是心非、信口开河

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是什么_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河拆桥的历史典故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他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决心废除这种制度。后来,他升任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得到了丞相伯颜的支持,但反对的人很多,许有壬就是其中的一个。

许有壬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壬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不也有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才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壬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皇帝在祟天门下达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满朝文武都要去听读,许有壬被特地安排在班首听读。尽管他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怕得罪皇帝,只好勉强跪在班首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壬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壬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云梯的典故是怎样的?

成语外强中干的意思是指外有强形,内中干竭。泛指外表强大,内实空虚。那么,你知道外强中干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吗?外强中干有什么历史典故? > 外强中干的主人公是晋惠公夷吾,晋惠公夷吾(?―前637年),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公元前651年,在秦国的帮助下继位。晋惠公继位后,背信弃义,诛杀大臣,国人都很不顺服他。公元前637年九月,晋惠公去世,其子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 外强中干的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 外强中干的典故 > 春秋时代的晋献公死后,晋公子夷吾结束逃亡生活,回到晋国继承王位当上了国君。 > 在夷吾的逃亡生涯中,曾经答应过秦穆公,若是有一天夷吾能够有机会回国当上国君,夷吾就把五座城镇割让给秦国,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 > 公元前645年,秦国出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打到晋国的一个城镇,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军,晋惠公亲自领兵反抗。他下令拉战车的马,一定要用郑国的骏马。有位大臣看到,连忙对晋惠公说:“郑国的马看起来虽然很强壮,但是实际上却很虚弱,没有什么能耐,打起仗来一紧张就会不听指挥。到那时,进退不得,大王还是不要做此决定吧!”但是晋惠公一点都不愿意听大臣的劝告,果然,没多久晋惠公的马车就出不听指挥,而晋惠公一下就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而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 庆郑所说的“外强中干”这句话,后来就成了成语。“外”是外表,表面;“中”是中间,内部;“干”是干枯、空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实际上内部力量空虚。 > 外强中干的启示 > 我们的生活中会面对许多貌似不可克服的困难,其实那里面有很多外强中干的东西,需要我们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刺穿那层虚的外壳。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故事典故

说起刘邦,历史上记栽一直说他是背信弃义的势力小人.刘邦出生于沛县,一直寄居于此当小混混,中年期间靠为父出钱为他谋了厅长之掌,说白了,相当于是一个小村的村长一样,负责征收各种粮响杂税.刘邦此人虽说是"贪财好色"之徒,但是为人义气,宅心仁厚,就像三国中的刘玄德,大概他们都是刘的缘故吧.好了费话不多说,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天下,除了他的仁心仁术,爱民如子的性格,就是她的夫人吕治为他所做的一切,从他斩白蛇起义,说他是赤帝子,天命所归,所以斩杀县官,聚集民众,当了沛公.之后又有纷纷乡邻之间效仿斩县来聚集起义.后刘邦又得张良之才,后世有称"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之说,后又得帅将之才韩信带起领兵,杀出项羽重围,此中著名典故有”推沉出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

“张良计,过墙梯”都只是说在逆境中各出奇招求生存,并无确切的典故

臾骈不负信的典故

说起刘邦,历史上记栽一直说他是背信弃义的势力小人.刘邦出生于沛县,一直寄居于此当小混混,中年期间靠为父出钱为他谋了厅长之掌,说白了,相当于是一个小村的村长一样,负责征收各种粮响杂税.刘邦此人虽说是"贪财好色"之徒,但是为人义气,宅心仁厚,就像三国中的刘玄德,大概他们都是刘的缘故吧.好了费话不多说,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天下,除了他的仁心仁术,爱民如子的性格,就是她的夫人吕治为他所做的一切,从他斩白蛇起义,说他是赤帝子,天命所归,所以斩杀县官,聚集民众,当了沛公.之后又有纷纷乡邻之间效仿斩县来聚集起义.后刘邦又得张良之才,后世有称"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之说,后又得帅将之才韩信带起领兵,杀出项羽重围,此中著名典故有”推沉出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

“张良计,过墙梯”都只是说在逆境中各出奇招求生存,并无确切的典故

痛心疾首的含义和象征

根据查询白的文库显示,臾骈不负信的典故如下:

春秋时晋国人群众观臾骈,在鲁文公六年(前621年)奉命护送贾季的家着到狄国。过去,贾季曾侮辱过臾骈,这次有机会护送贾季的家眷,所以朋友们鼓动臾骈趁此良机杀掉贾季一家来报仇。奥骈沉思了许久,说:“不行。我听说有一本叫《前志》的书上有这样的话:“无论是有惠于人,还是有怨于人,都与他的后代没有关系。’如果我现在利用主人对我的信任而杀死贾季一家,这并不表明我的勇敢。如果我发泄了自己的怨气,却增加了我与贾季之间的仇恨,这并不说明我聪明。由于报私仇而损害了公利,这辜负了主人的信任,也不表明我的忠诚而是表明我的背信弃义。舍弃了勇敢、智能和别人对我的信任,还能办得成什么事呢?”黍骈说服了朋友和手下人,亲自保护着贾季的家人,把他们送到了狄国。(《左传·文公六年》)

背弃是什么意思

痛心疾首(拼音:tòng xīn jí shǒu)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

“痛心疾首”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状语、补语;也作“疾首痛心”。

春秋时期,晋献公和秦穆公签订盟约,两国互相联姻结为秦晋之好。后来秦国又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惠公回国继位,相互间交往非常密切。但由于两国国境相接,双方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仍不免发生冲突,两国又经常兵戎相见。?

再后来,秦桓公与晋厉公又在令狐结盟,表示要摒弃前嫌,重归于好。但秦桓公回国之后,很快就撕毁了盟约,背信弃义,嫁祸于人,召来狄人和楚人攻打晋国,企图引起其他国家的战乱。?

秦国先是挑拨晋国与有着姻亲关系的狄人之间的关系,说要和晋国一同攻打狄人;反过来又对狄人说,秦国与你们狄人并无恩怨,是晋国一心想灭了你们。狄人非常气愤,将这事告诉了晋国。另一方面,秦国又暗中与楚国联络,想与楚国结盟,共同对付晋国。结果楚国也将这事捅了出来。晋国因此怒不可遏,联合了多国诸侯,向秦国兴师问罪。?

出兵之前,晋国派吕相前去和秦国断交。吕相历数了秦国种种背信弃义的往事,并代表晋国对秦桓公说:“各国诸侯 都已知道秦国唯利是图,不守信用,他们痛心疾首,愿意和晋国交好。我来是要听君上的最后一句话,如果您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与我们结盟,我们将立即把诸侯大军撤回,否则我们就不得不共同对付秦国了。”

秦桓公拒绝了晋国的最后通牒,结果两国在麻隧展开激战,秦国战败。

李轶为什么要杀刘縯_李轶是谁_李轶的轶事典故

背弃是指违背诺言、抛弃承诺或不履行义务。

背弃这种行为意味着放弃或违反了原先所许下的承诺或责任。它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团体、组织或国家等在某种承诺或义务上失信或违约的行为。

背弃是一种不诚实或不可信赖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例如,如果一个人承诺做某件事情,但后来没有履行承诺,那么就可以被说成是背弃了自己的承诺。

背弃也可以用来描述对信仰、价值观或原则的抛弃。例如,一个人可能被指责背弃了自己的信仰,因为放弃了原本坚持的价值观或道德准则。

背弃是指违背承诺、抛弃义务或不遵守原先的诺言或义务。它涉及到失信、违约和不诚实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以下是一些与背弃相关的成语:

1、背信弃义:指违背诺言,抛弃义务或背离正道。

2、故态复萌:指以前曾经改过的坏习惯、错误行为又重新出现。

3、反复无常:形容人的言行反复无常,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

4、弃旧图新:指为了追求新的目标、利益或机会而抛弃旧有的东西。

5、言而无信:指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背信弃义的历史典故

一个历史上著名的背信弃义的典故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晁盖千里送饭。在《水浒传》中,晁盖是一位义薄云天、憨厚善良的英雄。晁盖起义后,领导一支众多的义军,与贪官污吏作斗争。晁盖的义军经常向当地富户征粮食来供养大家。

有一次晁盖的义军围攻了梁山泊的一个官员家,准备征收粮食。这个官员名叫时迁,答应晁盖提供粮食,并表示将会在特定的日期送到晁盖的营地。等到约定的日期,时迁却没有按照承诺送来粮食。晁盖派人去找时迁,时迁却以各种理由推辞,迟迟不履行承诺。最后,晁盖意识到时迁并不打算履行自己的承诺,于是决定取行动。

晁盖和义军进攻了时迁的官府,抢夺了官府的财物。虽然这是晁盖报复时迁背信弃义的行为,但也反映了时迁对晁盖的背信弃义所引发的愤怒和对正义的追求。

白眼狼是什么意思?

中文名:李轶

别 名:李季文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南阳郡宛城县

逝世日期:公元25年

职 业:官员,将领

主要成就:昆阳大战突围十三骑之一

  协助刘縯、刘秀起兵

爵 位:舞阳王

李轶——背信弃义好事之徒

  舂陵起兵

 李氏家族是南阳的豪强大姓,李轶的伯父李守是王莽的宗卿师,李轶的堂兄李通也担任过五威将军从事等官职。

 公元22年(地皇三年),绿林军大起义爆发,南阳为之骚动,李通因为当时流传的图谶上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便也有起兵的心思,因为李轶向来是个好事之徒,李通便把李轶找来共同商议此事。李轶就对李通说:“现四方扰乱,王莽眼看就要垮台,汉朝要重新复兴了。南阳的刘氏宗室之中,只有刘縯、刘秀兄弟能泛爱并容纳豪杰,李家可以与他们共谋灭王莽兴汉朝的大事。”李通笑着说:“我的意见也是这样。

 不久,刘秀因为逃避官吏的追捕,来到宛城躲避,李轶就奉李通之命来找刘秀共商大事,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同时起兵。随后,李轶就随刘秀回到舂陵,准备举兵。

 李轶走后,因为起兵泄露,李氏在长安和宛城的族人被官兵捕杀,几乎灭门。公元22年(地皇三年)十月,逃过灭门之难的李轶,随刘氏兄弟城舂陵起兵,直到在参加攻打棘阳的战斗时李轶才与逃出宛城的李通重逢。

  谋杀刘縯

 刘縯、刘秀兄弟起兵之后,因为力量过小,就与绿林军联合,当时绿林军势力非常大,刘縯、刘秀兄弟的实力比较弱,李轶就抛弃了一同起兵的情谊,开始拼命讨好朱鲔等绿林军将领。

 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刘玄更始元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建立了更始,李轶被任命为五威将军。五月,王邑、王寻统帅的新朝大军与包围了绿林军控制下的昆阳,昆阳之战爆发。面对强敌,刘秀、宗佻、李轶等十三骑突破重围,去搬救兵,最终内外夹击,大破敌军。

 昆阳大战之后,由于刘縯、刘秀兄弟威名鹊起,越来越响亮,刘氏兄弟与绿林军将领的矛盾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李轶彻底与刘氏兄弟分道扬镳,他和朱鲔等人一再进言,劝刘玄早点动手杀了刘縯,以免留下后患。对李轶的变化,刘秀敏锐觉察到了,刘秀对刘縯说:李轶这个人不能再信任他了。”但刘縯并不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在李轶、朱鲔的一再建议之下,刘玄搜捕了刘縯。

  朝延新贵

 公元24年(更始二年)二月,刘玄迁都长安之后,打破汉高祖刘邦的祖训,封了十三个异姓王,其中李通封为西平王;李轶封为舞阴王,他们的另一个堂兄弟李松则出任了丞相。一时之时李氏一门权高位重,成了炙手可热的朝廷新贵。

 李轶,想见李轶一面,在等很长时间。济南太守耿艾的儿子耿纯也来拜访李轶,他见此情景,就规劝李轶,他说:“大王以龙虎之雄姿,逢风云之际会,迅速拔地而起,一月之间兄弟称王,但士民们并不知道你有什么德行,你也没有对百姓宣扬有什么功劳,恩宠与官位暴兴,这是聪明人所忌讳的。兢兢业业警惕自持,还恐怕没有好下场,何况是骤然暴发而自足,难道可以成功吗?”李轶听了耿纯的话,感到很耿纯说的有道理,也安排耿纯做了官,但他并没有听从耿纯的规劝。

  暗通冯异

 就在李轶志得意满之际,从河北传来一个消息:刘秀已经扫平河北,大有西进长安之势。为了防备刘秀的进攻,公元24年(更始二年)冬十二月,刘玄派朱鲔、李轶、田立、陈侨等人率领大军三十万,以洛阳为中心,构筑中原防御体系。刘秀方面则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率领魏郡、河内两郡兵马镇守孟津渡,与朱鲔、李轶的洛阳大军隔河对峙。

 一开始,李轶是铁了心防守洛阳,比如他发现冯异的副将竟然是更始叛逃到刘秀方面的刘隆,就将刘隆的妻子、儿女无论老小全部抓起来,杀了个干净。但是随着形势对更始越来越不利,李轶也开始寻找后路了。而就在此时,冯异给李轶写了一封信。

 冯异在信上说:“我听说明镜是用来照形的,往事能用来说明今事的道理。以前微子离开殷商而入周,项伯叛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废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王刘贺。他们都是畏天知命,看到了存亡的征兆,见到了废兴的事实,所以能成功于一时,垂伟业于万世哩!如长安还可以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间亲,远不逾近,你李轶怎么会独居一隅呢?现长安坏乱,赤眉已临近市郊,王侯们制造灾难,大臣们各怀去意,朝纲法纪已经绝灭,四方分崩离析,异姓并起,所以光武不避艰苦,经营河北。现在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然像邠、岐归古公父,也不足以比喻。你李轶如果能觉悟成败,及时确定大计,也像微子项伯一样论功成业,转祸为福,就在此时了。如果等到猛将们长驱直入,严厉的兵众把城围了起来,虽然悔恨,也来不及了。”

 李轶接到信之后,非常矛盾,他知道更始已经走向灭亡了,但是因为自己背叛了刘氏兄弟,还是刘縯的主谋之一,害怕刘秀不会原谅自己,所以不敢投降。

 思前想后,李轶给冯异回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本来就是与萧王(刘秀)一起,首谋起义,志在复兴汉室。如今我奉命镇守洛阳,冯将军镇守孟津,都占据了中原的关隘要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我愿意和冯将军合作共事,我们双方只要同心同德、周密,将会无往而不胜。请您把我的转告给萧王,我愿意竭尽全力,佐国安民。”

 李轶自从与冯异接洽后,再也不出兵与冯异作战。对各地的告急文书,一律按下,置之不理,坐拥大军三十万于洛阳,不发一卒以驰援各地。冯异腾出兵力之后,在黄河南北接连攻拔城池,招降更始守军十余万,接着又把更始朝廷的河南太守武勃包围在士乡县,武勃派人火速向洛阳的李轶求援。而李轶闭门不救,置之不理。最终,李轶坐视武勃的军队被冯异彻底消灭。而且,武勃本人也被冯异杀掉。

  丧命洛阳

 冯异看到李轶信守诺言,确实有归顺之意,急忙派人飞骑千里送信,向刘秀禀报战局详情。

 刘秀知道此事之后,没有准备接纳李轶投降,反而想把李轶的书信故意泄露出去,让朱鲔知道,利用朱鲔的刀为大哥刘縯报仇。于是,他马上给冯异下令:“李季文为人奸诈,他的话一般人不能得其要领。我们应该把他的信公开,告诉各地的太守、都尉作为警备之用。”冯异不敢违抗,只好照办。他将李轶给自己信制成公文,向各地宣布说:这是舞阴王的来函,他表面上愿意归顺萧王,实际上却居心叵测,请诸位小心防范!一时之间,李轶给冯异的密函成了 *** ,在黄河南北各地广为流传。朱鲔得知此事之后,非常愤怒,马上派人将李轶刺死。

白眼狼

[词语解释]白眼,是说瞎眼睛的,没人性的意思。现在多用来形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

[词语举例]他真是个白眼儿狼,受了人家的恩惠却不知报恩。

[近义词]墙头草、背信弃义

[反义词]恪守不渝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贬义词

[词语例子]吕布:先后投靠丁原、董卓等,却又先后背叛他们,是典型的白眼狼行为。

扩展资料:

近义词成语:背信弃义

[成语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典故出处]曹禺《王昭君》第五幕: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

[近义词]见利忘义、自食其言、言而无信

[反义词]恪守不渝、一诺千金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