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表达诗人,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17 0
  1. 形容被别人误会的诗句
  2. 在狱咏蝉 骆宾王翻译
  3. 骆宾王写过什么诗
  4. 求唐诗语译
  5. 《蝉》的意思?
  6. 有关西字的古诗
  7. 在狱咏蝉并序翻译

骆宾王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曽任道王府武功主簿、长安主簿。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骆宾王 (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骆宾王的诗代表作品:

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表达诗人,在狱咏蝉原文及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翻译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翻译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望乡夕泛》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

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

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

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送别》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原文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jì,到,及。)乎晚节,秽乱春 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之嬖(bì)。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huì dí,用美丽的羽毛织成的衣服,皇后礼服),陷吾君于聚麀(yōu)。加以虺蜴(huǐ yì ,毒蛇和晰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zuò,皇位、国运)之将尽;龙漦(chí),龙的唾液)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桓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爱举义旗,誓清。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掊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翻译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并出身卑下。最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 伦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

我徐敬业是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像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被贬到哪里去了!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事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将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形容被别人误会的诗句

1、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出自先秦佚名的《诗经? 黍离》

翻译: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出自先秦佚名的《越人歌》

翻译: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你啊你却不知此事。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

翻译: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出自唐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翻译: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翻译:。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在狱咏蝉 骆宾王翻译

1. 关于被别人误会的诗句

关于被别人误会的诗句 1.形容被人误解的心情的诗有哪些

1、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唐代: 骆宾王)

翻译: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2、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再经胡城县》(唐代:杜荀鹤)

翻译: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姓喊冤声。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姓血染成。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宋代:张耒)

翻译: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4、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黍离(先秦: 佚名)

翻译: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5、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琵琶记》(元代:高明)

译文: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2.形容"误解"的诗句有哪些

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典] 春秋 《诗经·王风·黍离》

释义: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出典] 骆宾王 《在狱咏蝉》

释义:[译文] 没有人相信我的高洁情怀,还有谁肯为我来表明内心的坦荡光明呢?

3. 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 。——民间俗语

释义:是非曲直难以辩解,只有时间才能验证一切。

4.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出处]春秋《诗经·小雅,伐木》

释义:从深谷中出来的鸟,飞到高树上,那嘤嘤的叫声,是想寻求伙伴的啊!

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5.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 《放言》

释义:周公害怕流言蜚语 ,王莽篡位之前必恭必敬 。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又有谁知道呢 ?

6.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

释义:身清白的人,即使他不说澄清自己的话,他也是清白的;而本身是坏人的人,即使他对一件自己做的坏事百般抵赖,他骨子里还是一个坏人。

7.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洛阳的亲朋好友如今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块一样清雅、纯洁。

3.被误会的诗句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十五年(公元727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二)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船,不是船只;而是“衣襟”的意思。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了当时八位著名的诗人,其中一段专门写李白的醉态。据说,唐玄宗想亲自召见,李白先生仍然保持一副牛哄哄的高人派头儿。所谓“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康熙字典》里明确记载:“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不是云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飞蛾”。

这个句子,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要了解王勃此序的意义,当时当地的风物不可不晓。对此,宋代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由此看来,“霞”不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落”在句中与“孤”相对,意思当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被孤单的野鸭在水面上追捕,就形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四)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西北角。

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二字历来被解释为屋子漏雨。“屋漏”首先是一个名词,它是屋内西北角的特定名称。《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粤,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辞源》修订本“屋漏”条的第一个义项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这句诗以借代的修辞方式,举出室内的两个具体地方,“床头”和“屋漏”,代指整个屋子,是列举部分以代整体。两句诗是说:整个屋子都没有干地方了,但还是雨脚如麻下个不停。不直言漏湿而说“无干处”,下句的“雨脚如麻”才无语义重复之嫌。

(五)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所谓“红酥手”可作红润的手指,还可解释为一种点心。

陆游著名的词作《钗头凤》,写给表妹唐婉。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便寓有爱怜之意。另有一说是点心,“红酥手、黄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饮品糕点。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还是共同努力,广求甚解吧;否则,祖宗的根脉便越丢越少了。

4.形容真诚待人却遭来别人误解的诗词

1、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

译文: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知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2、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 来自民间智慧道

译文:事情的原委我现在难以说明,难以为自己辩解,但世间自有公道,天地知道我是冤枉的。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自《诗经·黍离》

译文:明白了解我的思想的人就说我心里有忧愁(忧国忧民的意版思),而不明白了解我的想法的人就说我到底有什么个欲望(自寻烦恼的意思)

4、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出自唐代骆宾王《咏蝉》

译文:无人相信我如秋蝉一样清高廉洁,有谁来替我表白此种心意。

5、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出自唐代文秀的《端午》

译文:可笑权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5.关于别人对你的误会的句子

1、有一珍爱明明是深爱,却说不出来。有一种爱明明想放弃,却无法放弃。有一种爱明知是煎熬,却有舍不得。有一种爱明知没有结果,心却收不回来!

2、总是,忍不住对全世界怀疑,怀疑那目光,那微笑,那话语,那表情,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痴情的笔墨晕开,却是寂寞接踵而来。

3、而今,这一切却再也没有,仿佛是一场梦,我在梦里欢歌,在梦里畅笑,在梦里欣喜,一只无形的大手,地扼杀了我们之间的一切,只留下飘零的爱的残片,让我思念,让我幻想,让我心碎。

4、镜中的自己,苍白依旧,沉默依旧,清冷依旧。嘴角上扬,漾开的是层层的酸涩,笑比哭难看,也不过如此。低头,泪盈于睫的闪烁里,悲伤开始无尽地放大,而后,下坠,碎裂,一地的清寒。

5、日志里写满了我对你的思念,我的空间成了我思念你的梦园,记忆里只有你的模样,看着你的照片,我仿佛看见你微笑着你向我走来…但一切都如烟如梦,消逝无踪…

6、如果失去是痛苦,你怕不怕付出;如果迷乱是痛苦,你会不会选择结束;如果追求是痛苦,你会不会选择执迷不悟;如果分离是痛苦,我该向谁倾诉!

6.关于误会的诗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译文: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出自:先秦佚名《黍离》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如同喝醉酒一样。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扩展资料:

此诗作者在写法上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

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

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

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充满失望的呼号,就好像后世诗人”陈子昂吟出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搜狗百科-国风·王风·黍离

骆宾王写过什么诗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1。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2。

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释

1.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指囚徒。《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南冠,楚冠。”“侵”一作“深”。

2.玄鬓影:指蝉。古人梳拢鬓发落如蝉翼。称蝉鬓。玄,黑色。玄鬓影,本来是借用乌黑油亮而且薄可见影的蝉翼以比喻鬓发。此处则借用玄鬓影这一发式来比喻蝉翼。白头吟:古乐府曲名。相传司马相如将娶妾,卓文君作此以自绝。此处借用“白头”以自伤衰老。同时,《白头吟》曲调衰怨,正好与作者此刻情绪相同。

今译

秋天里,蝉儿在树上鸣琴,

铁窗内,我这囚徒乡思正深。

怎忍受你那乌黑的薄薄的蝉翼,

来面对我这鬓发斑白的老人。

霜露沉重,你怎能高飞奋进,

西风飒飒,让你的高歌没沉。

你餐风饮露的高节呵,

谁人相信?

也没有人相信,

我的这颗赤子之心。

求唐诗语译

1、《咏鹅》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话翻译: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咏蝉 / 在狱咏蝉》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白话翻译: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穷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3、《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白话翻译:

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4、《在军登城楼》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白话翻译: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5、《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作者骆宾王?朝代唐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白话翻译:

边塞外族入侵挑起了战争,豪杰将士夜渡桑乾远赴国难。

柳叶被雪亮的箭镞拨开,桃花对映着镶玉的马鞍。

天空圆月把弓影投射到地上,大片星斗映在剑的项端。

不要学那过河行刺的荆轲,空唱一曲《易水寒》。

《蝉》的意思?

语译 = 直接翻译 虞世南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语译: 垂下针喙饮清晨的露水,在疏落的梧桐 树(即很高的树)间传出呜声。在高处发出的声音自然传 扬得远,不是依靠秋天的风来传送。 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语译: 秋天的牢房外,寒蝉不停地呜叫。蝉声 勾起我这囚徒思乡的情绪。这双翼薄如 宫女发鬓的秋蝉,对我这白发星星、一 事无成的人吟诵哀怨的诗,实在令人难 以忍受。秋露浓重,蝉翼沾湿,难以振 翅高飞;寒风萧瑟,轻易地把蝉声淹没 ;重重困难,有志难伸。无人知道我像 秋蝉般清廉高洁,又有谁能为我表白冰 晶玉洁的心声呢? 注:西陆 = 秋天

虞世南 「蝉」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著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与力。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桢见人格化了的蝉那表华隽郎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以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要各化的"蝉",可能带来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 "咏蝉得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 、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作者:骆宾王 诗体:五言律诗 西路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作者:骆宾王,婺州义乌(现在属浙江省)人。曾经在长安 ......做过小官,后来参加过反对武则天的战争,兵败逃亡 ......传说出家当了和尚。他是初唐一个比较著名的诗人。 语体:到了秋天的时候,蝉儿在树上叫着,我戴着的帽 ......子,在这里作客思念故乡的情绪,格外深厚。我不忍 ......听到蝉儿的啼叫,可是他偏要向我这个白发的人吟诵 ......。因为露水很重,它飞行的时候不容易前进;又因风 ......多的关系,它的叫声很容易低沉下去。蝉是一种餐风 ......饮露高洁的秋虫,然而没有人明了它是高洁的。现在 ......像我的命运,又有那个人肯来替我表明心迹呢? 说明:西元六七八年,骆宾王正在长安做待御史(官名), ......因为多次上奏章得罪了武则天,被关进了监牢。这一 ......首诗就是他在监牢里写的。他听到了知了的声音,引 ......起了很多感触,因此,借「咏蝉」来说明自己的委屈 ......。

参考: home.kimo/058892/a5-01

咏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四季之中,夏、秋两季最为热闹,蝉会一直高居枝头,刮噪地鸣叫着。它的声音,是规律而不变的,但是,由于季节的炎热清凉不同,和人们受外在环境影响,导致情绪上的喜、怒变化,蝉声在不同时刻、不同心态以及不同的人物听来,便有截然相异的情趣和反应。 虞世南,是唐太宗时的秘书监,外貌看来虽是弱不经风,个性却是正直激昂的,所以往往不畏权势,发出正义的呼声。有一回,太宗把经常喜作的宫体诗拿出,要虞世南也和上一首,世南正色的说:「您的作品是很杰出,可是,宫体诗毕竟不是雅正的体裁,臣下担心您的喜好,会直接影响到天下的臣民,所以,不敢遵从您的旨意。」从这段话中,便不难看出他为人处世的刚正不阿。诗经三百篇中,大部分都使用了比、兴的手法,也就是不直接对所指的事、物或人有所褒贬,便改用拐弯抹角方式,或以一物,或以某件事做为一个开场白,来发抒胸中的感慨。唐朝的诗人,吸收诗经的这种表达方式,可谓不遗余力,所以,同样的咏蝉作品,在不同的诗人写来,便有了互异的意境和情怀。虞世南的德行,一向被太宗称颂,并列于其特有的「五绝」之一,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同为令人称颂不已的特色,也因此,写在诗体中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二句,自然成了清华人的代表语气。身处武则天当政时代的骆宾王,听到蝉鸣的感受便没有这般平和了,他的作品「在狱咏蝉」,是这么写的:「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二句,前者影射的是武则天专权,忠臣不得出头;后者指的却是佞臣当道,忠臣之言不被信。蝉声在骆宾王听来,竟成了患难呼声! 2007-05-20 22:34:54 补充: 由于字数有限,你也可到以下网页浏览骆宾王 「在狱咏蝉」的解释big5.chinabroadcast/gate/big5/gb.cri/3601/2004/08/15/

参考: *** es.tcc.edu/%C5%AA%AE%D1%A4%C0%C3%FE/%B4%B2%A4%E5%A4p%BB%A1/s11%C2%CD%B5%FA

有关西字的古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翻译: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在狱咏蝉并序翻译

有关西字的古诗鉴赏如下:

1.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唐杨炯《从军行》

注释:西京是长安。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注释:“西陆”是秋天,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循黄道运行,行到“西陆”,就是秋天了。“南冠”是囚犯的代称。

翻译: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情深。

3.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王勃《滕王阁诗》

注释:南浦是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西山是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翻译:为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注释:“水面初平”指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注释: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称为夜郎。

翻译: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6.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唐?李白《蜀道难》

注释: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翻译: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注释: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翻译: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

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我的处境困忧,遭难被囚,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象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赠送给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象微小秋蝉般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象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