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善嫉恶的故事,好善嫉恶的拼音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20 0
  1. 正义之道,既要嫉恶如仇,也要从善于流!
  2. 以“嫉恶与行善”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3. 列举水浒传中5个主人公的性格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4. 怎样赏析“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典故出处:《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如此。」 成语意思:见「好善嫉恶」。 成语注音:ㄏㄠˋ ㄕㄢˋ ㄜˋ ㄨˋ 通用拼音:hǎo shan e e 拼音简写:HSEE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好善恶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英语翻译:love the good and hate the evil 近义词:好善嫉恶

正义之道,既要嫉恶如仇,也要从善于流!

《水浒》中,我最喜欢的人就是鲁智深了。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一直认为,这两句是为鲁智深量身定做。

好善嫉恶的故事,好善嫉恶的拼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鲁智深是施耐庵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更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最为出彩的一个。明朝李贽在点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时激动地在书上眉批道: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在李贽的眼中,在儒释道各家,鲁智深都堪称最高境界。

作者施耐庵同样也给予了鲁智深最好的赞誉,他写鲁智深六和塔坐化,“自迭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烧化时,径山大惠禅师主持,“五山十刹禅师,都来诵经”。这阵仗,可以看出,鲁智深绝对不是一般僧人。

大惠禅师给鲁智深的法语是:

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这一法语,仿佛让我们看到鲁智深自绿林奔袭而来,他怒目圆睁,两眼放火,心中升腾着满腔杀气,他要铲尽世间罪恶之人,打尽人间不平之事。因嫉恶而慈悲,为情义而行侠,其刚直真纯世人自然无法跟寻。所以,施耐庵给了鲁智深最高的褒奖: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他终成善果,坐地成佛。

那为什么在一般人眼中粗鲁狂放放火的莽汉,却如此受作者、李贽、金圣叹等人的喜爱?放火的鲁智深,又怎能修成正果呢?

凶神恶煞菩萨心

应该说,施耐庵从一开始就对鲁智深的相貌进行了很认真的描写,希望鲁智深在广大读者心中留下善缘,树立一个美好的印象:生得面圆耳大,鼻正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这么一看,鲁智深的面相确有几分菩萨气息,面圆耳大,鼻正口方之人,怎么看都应该是良善、慈悲之人。但是鲁智深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从一开始就活成了人们心中凶神恶煞、怒目金刚的样子呢?

这还真不能怪鲁智深,谁让他碰到的事情都是那么令人愤怒、让人无法淡定呢?一个的,竟霸占欺诈民女,还自称郑大官人,真是岂有此理,怎能不打他几拳让他长长记性;两个差拨,竟受人钱财,要半路谋害自己的林冲兄弟,岂不让人气破肚皮?又怎能不出手相救,不一路相送,又怎能放心;一个草寇,竟强娶民女,不给他一顿拳打脚踢,让他吃些苦头,又怎能解气;瓦罐寺内,凶僧恶道毁了寺院,玩弄女人,欺压老僧,又怎能不吃一禅杖,挨一戒刀……

只能说,万恶的社会有太多不平之事,生生把一个心慈面善的鲁智深愤怒得满脸杀气。但是,金翠莲妇父女被郑屠欺压,不止鲁智深知道;差拨要害林冲,林冲还替他们说话;草寇强娶民女,凶僧恶道占据寺院,官兵都禁他不得。在别人视而不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之事,偏偏他鲁智深不能容忍!“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嫉恶如仇,强压不了心中的怒火!对善良有多慈悲怜悯,对凶恶就有多厌恶痛恨!三拳下来,竟把人打死了,想想心中能有多恨!为了兄弟,一路相随,野猪林及时出手,救人性命。“须见血,救人须救彻”,一不做二不休,千里送林冲!这份赤胆诚心让人动容!更有只身入虎穴,单身救史进,为了自己的史家兄弟,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三次救人,鲁智深两次丢掉自己的饭碗,一次差点丢掉自己的人头。想想,无论是做提辖,还是看菜园,都是极适合他的工作,既能施展武艺,又自由自在,但鲁智深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连性命都在所不惜,何况饭碗。行侠仗义,急人所难,他从来都是奋不顾身。

这份悲悯的菩萨心,从他在瓦罐寺里的表现也可看出。饿了一天的鲁智深,来到寺中,抢了老和尚的饭吃,当他听老和尚说他们也饿了三天时,“便撇了不吃”。如果是李逵,管你几天没吃,我吃饱了再说!特别是,当他听老和尚说崔道成丘小乙毁了寺院时,提起禅杖便来相问;凶僧恶道说是老和尚们毁了寺院,他又怀疑老和尚们说谎,折回来再问;听了老和尚辩解,再去找崔丘二人。饿着肚子一对二便打将起来。那份迫不及待的心情后面,是对良善的守护,对正义的捍卫。

初读此处时,心里暗笑的傻,竟被这双方耍得团团转。等真正懂了鲁智深时,不由对他肃然起敬。当年武松血溅鸳鸯楼,该杀不该杀的共杀了一十五口,夜走蜈蚣岭时,二话不说,就先杀了开门的小道童,好没来由!相对于武松的滥杀,鲁智深却完全不同。他不是武松,更不是李逵,他的禅杖戒刀,只杀奸邪凶顽的坏人,绝不会轻拿人命,何况是寺院的僧人。施耐庵是何等的爱惜鲁智深,在招安后鲁智深随宋江捉王庆擒方腊时,施耐庵竟然让鲁智深在战场上两次失踪!第一次跌进缘缠井,在里面一天时间,外面一个月已经过去;第二次追赶夏侯成,在山林中迷了路,被一个老和尚指点,在草屋里坐等方腊。两次失踪,鲁智深都避过了战场上最残酷的厮杀。是啊,鲁智深的禅杖戒刀是杀向恶人的,即使在战场,也尽可能地减少对无辜生命的戕害。

所以,鲁智深确确实实是“两只放火眼,一片心”!放火的表象后面,则是鲁智深对邪恶的痛疾,对良善的悲悯。没有真正的慈悲情怀,又怎能有面对邪恶的满腔怒火,又怎能有除之而后快的之心?在那个上有昏君佞臣,下有恶霸土匪的黑暗社会,老百姓命如蝼蚁,任人践踏。有多少人变了本性,作了爪牙,有多少人变成聋子瞎子,唯求自保。但鲁智深一路走来,惩了恶,扬了善,痛快了人心,彰示了人性。就连智真长老再次见到智深时也说“徒弟一去数年,放火不易”,宋江俗人,不知长老是真心疼智深,反去解说“虽是放火,忠心不害良善”,不过这句也是真。所以,鲁智深又怎能不是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呢?

鲁莽简单见真纯

鲁智深不仅是行侠仗义的英雄,也是搞笑蠢萌的憨汉子。在《水浒》中,鲁智深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个形象,也是《水浒》中最有看点的一个人,只要他一出场,故事绝对成为经典。这个行走在江湖之中放火的英雄,在本性上,却是一个鲁莽简单最具真纯性情的人。

他因打死了镇关西,在赵员外的推荐下,去五台山出家。在五台山的师傅们看来,这件事本身就很搞笑。一般人眼中的和尚,都是像唐僧那样文弱窈窕玉树临风的面善之人,而鲁智深,首先外形上的反差就实在太大了。你看到过一个怒目而视满脸凶煞五大三粗的莽汉要出家当和尚吗?逗什么逗,有这样的和尚吗?所以,五台山的师傅们竟然拒绝鲁智深出家,不接收他当和尚。当然他们说了不算,智真长老法眼通天,一眼看出鲁智深“上应天星”,收了!

刚入寺院的鲁智深,《水浒》中有一段妙趣横生的描述: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甚事!”禅和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

听到鲁智深这几句话,估计菩萨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真个无知贪吃的胖和尚,心里嘴里只想着吃。不过我觉得,鲁智深这和尚做得也真是不容易,一个好酒吃肉的人,天天素食斋饭;一个好拳动脚之人,静守寺院清规,这一忍就是四五个月。实在忍无可忍,“嘴里都淡出个鸟来”,只好下山抢了一桶酒喝,等摇摇晃晃上得山来,那简直是菩萨将倒、金刚欲摧,偏着门子不识时务,不仅相拦,还要打他,又怎的不让鲁智深一阵风扫山门打将起来。长老赶来阻止时, 智深却立刻酒醒明白,撇了棒,还向前来打个问讯,向长老告状道:“智深吃了两个酒,又不曾撩拨他们。他众人又引人来打洒家。”这神情,这言语,完全是一个无辜学生在老师面前告状的节奏,不过说得也有理,鲁智深确实没有去撩拨他们,所以智真长老就好生安抚学生道:“你看我面,快去睡了,明日却说。”

到此处,鲁智深的自然真纯之态已跃然纸上。随性而为,简单纯粹,想喝酒就喝,你打我就还过去,心里委屈就告状。虽然犯了清规,关键是他根本就没想到三皈五戒,说犯规还真牵强。而第二次大闹五台山,更将他的鲁莽直爽不拘小节展现无遗。

三四个月又转眼过去,天气转暖,鲁智深出得寺门,“看着五台山,喝彩一回”,这五个字,写尽鲁智深的豪爽和情怀,看看其他和尚,天天闭目念经,低头坐禅,谁能为自然山川喝彩过?而鲁智深就开了佛眼,看到了最真的自然。他听得丁丁当当声传来,便下山打禅杖戒刀。来到集市,再次痛饮大嚼,喝荤酒,吃狗肉,上得山来,撞坍了半边亭子,打碎了山门金刚,搅得众僧卷堂大散,和一二百僧人大打出手,长老到时,鲁智深又叫道:“长老,与洒家做主。”

这一段,真是绝妙地解读了鲁智深的名字:鲁达, 鲁莽通达。鲁智深确实是鲁莽之人,刚直简单,他没有复杂的思虑,不懂得清规戒律;没有老谋的算计,只凭着内心的指引率性而为。如此简单又怎能不通达?如此简单通达,又怎能不智深?

来看看鲁智深在桃花村的表现吧。小霸王周通要强娶刘太公的女儿,被鲁智深一顿拳打脚踢教训了一通,和李忠一起上了山寨,又劝周通道:“你却不知他只有这个女儿,养老送终,承祀香火,都在他身上,你若取了,教他老人家失所,他心里怕不愿意。”句句在理,何其通达!后来在大相国寺的菜园里,收服了一干泼皮。泼皮们天天买酒肉与他,他也便要还席,有来有回,极通!忌讳乌鸦叫,干脆将树连根拔起,彻底解决问题,鲁莽简单的背后蕴藏着智慧。

简单就是智慧。然而,人心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当一个人陷入弯曲重叠之中时,他就无法做到通达,更谈不上智慧了。而鲁智深,就因为鲁莽简单,不会考虑那么多的繁琐细节,自然通达一切。又比如在桃花山上,李忠、周通要下山给鲁智深抢劫盘缠,而鲁智深眼看的满桌的金银宝器,他们却不给,偏偏要舍近求远,于是一气之下收尽桌上金银,从后山一滚而下,逃了!看到这里,你肯定会哈哈大笑,还能有比鲁智深更简单更可爱的人吗?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鲁智深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饭碗问题,其实是他根本就想不起来!提辖当不了了当和尚,菜园呆不了去二龙山。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他芒鞋破钵随缘化!简单真纯的性情,让他更接近禅佛。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鲁智深这颗天孤星,表象鲁莽简单,刚直纯正,内心却满含慈悲,普度众生。他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惩恶扬善,奋不顾身。他是名副其实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可爱更可敬。

然而,这样的人何其少啊!正因为少而更觉其可贵。天孤星,一个“孤”字,是不是正是作者对此的感叹呢?总之,鲁智深这样一个既有喜感又有正义感的,会被人们代代传说。

以“嫉恶与行善”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是夜,大雨倾盆,雷声阵阵。闪电在窗外,时不时的划过夜空,像是给睡前被它惊醒的人跳一支舞。

此时此刻,明明在窗前看雨,看雷,看闪电,却偏偏在朋友圈里装还在外面喝酒,还引来一群人凑热闹,纷纷赞我好酒量,我说都是装的,居然还没人信!

就如,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充满爱和善的。但似乎随便哪一天点开新闻,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

有人说: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而最深的“人性之恶”,往往存在于你平静的生活中,就像最浅的“人性之善”,亦在你身边处处可见。

善,才是耕植于心的本质!

它,甚至不需要去宣扬!

记得刚刚做完《中国好人金驹与静脉曲张病友徐俊——对话》活动的时侯,有人在微信上问我:我曾看到这个老太在你们医院晃来晃去的,至今才知道她叫金驹,她是医托还是什么呢?70岁老太也该退休了吧,我是淮安人真不了解她,更不认识她。

人生就是这样,而且常常会这样,你所认可的人和事,未必别人会与你一样认可。不认可也就罢了,甚至还可能对你所认可的人和事进行攻击。对于我来说,我永远做不到闻而不问,也做不到视而不见。从小到现在,一直如此。

记得上小学时看《新白娘子》,对白娘子喜欢得不得了。我的同桌知道我喜欢,故意当着我的面辱骂她,当时我的脚上刚好穿着大姨从大连给我带回来的皮鞋,脚顶亮亮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刀。我气得控制不住自己,忍不住用脚使劲的踢了他两脚。

他当场就痛得哭起来,连连求饶。碍于我的班长身份,他还不敢告诉老师。更好笑的是,从此之后,见到我就说白娘子好。这个同学怕了我很多年,以前调皮捣蛋的他,后来连睡午觉都乖乖的不敢睁着眼睛了。一直到上初中,还有很多人拿这件事笑话他。

人的成长,必然会有改变。较之小时侯,虽然我看到那段话时也很生气,但我还是义正严词的回复说:金姐是中国好人,这个荣誉不是我给她的,也不是淮安给她的,而是国家给她的!她不是医托,她是一个时时处处行善积善到处做好人好事的中国好人……

对方还不依不饶,说:她自己也是孤寡老人,她拿什么去帮助别人?我说:她没退休时有固定工资呀,她退休后还有退休工资呀!很多人是只为自己而活着,但也有一些人她们常常为别人活着!金姐就是这样的人,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质疑的……

那个时侯,我真的无法理解:怎么连金姐这么好的人,都能有人这样来质疑她?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你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去做了而且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你就觉得是的,就可以去质疑吗?

曾很喜欢一段文句,我将它称之为“拾得智慧”,于我今时今日,依然是受用无穷的。那便是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骂我、骗我、如何处置呼?”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可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看《陈情令》的时侯,魏无羡还是蓝湛也说过一句话: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或许,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嘴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说确实由不得我们,但我们总不能因为别人的说道而黑化了自己吧,又何必去向别人陈情?

恰好今天又看到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较之“拾得智慧”,我觉得更胜一筹,于我真的是更为受用,继而觉得真真正正是在普济众生。在此,与诸君分享如下:

佛陀带***出行时遭人公开辱骂,佛陀问辱骂他的人:如果你送邻居一份礼物,他拒绝接受,你说这礼物是谁的呢?辱骂他的人回答:当然是我的。佛陀说:同样,你对我说的话,我也不接受,最终还会归还于你。

佛陀说:辱骂是恶行,它不会得到回应,只能像回音一样,让恶语回荡在你的心。就像,人不能脱离他的影子,同样,恶行也不会离开做它的人。它们还会回来,加重你的痛苦,我想说的只是,醒悟,认识你自己,邪念、恶行都会慢慢的消失。

自此,我亦明白:正义之道,既要嫉恶如仇,也要从善于流!

列举水浒传中5个主人公的性格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仅仅从道理上了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之后,我们是否就能够断恶行善呢?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凡夫的行为受着习性的支配,而很难被理智所控制。我们从无始以来就对因果律不是很重视,相续中并没有取舍善恶的习惯和意识;相反,我们无始以来串习的就是循着内在的贪嗔痴慢嫉等烦恼行事。因此,在我们的心中,贪嗔痴慢嫉等烦恼的力量远远大于因果正见的力量。例如,犯在的时候,何尝不知道要偿命呢?但是,内在嗔心的力量超过偿命的理智力量时,就会举刀去。有不少违犯戒律的佛***,他们不是不知道善恶取舍的道理,而是由于内在贪嗔痴慢嫉等烦恼力超过了持戒的正念力,因此无力如法作取舍。如何才能断恶行善呢?佛继续对龙王开示说: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龙王!你应当知道,菩萨有一个修法,他们通过修持这个法门,能够断除一切恶道的痛苦。这个修法是什么呢?就是日日夜夜恒常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令各种善法在自己的相续中念念增长,不容许有丝毫的不善间杂在自己的身口意中。这个修法能够使得行者永断诸恶、善法圆满、常常得以亲近诸佛菩萨和声闻缘觉等圣众。

在这里,佛陀向我们开示了一个重要的修法,就是“日日夜夜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令各种善法在自己的相续中念念增长,不容许有丝毫不善间杂在自己的身口意中”。佛陀开示的这句话很重要,不能囫囵吞枣地一滑而过,而要细细思惟其中的深意。实际上,佛陀的这句话中蕴含了以下三个要点,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一、要日日夜夜精勤地去修;二、对善法,不要只是泛泛了解,而要一边忆念一边深入细致地思惟、观察;三、要不停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中存在哪些恶,哪些善还不具备,努力使自相续中“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为什么要日日夜夜精勤地去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习性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串习的力量形成的。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同样,有情的如来藏好比是一张白纸,依靠一种信念反复串习,就会形成习惯。俗话也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断恶行善的习惯绝非简单地依靠忆念、思惟和观察一两次善法就能形成,而是要不停地、没有懈怠的、日日夜夜地去忆念、思惟和观察。其实,在此世间,善人和恶人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由心的不断运作而造就的。心里想着善法,不断去做,渐渐就会成为善人;心里任凭贪嗔痴发动,并不断付诸于行为和语言,久久就会成为恶人。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善人,应当手不释卷,不停地阅读圣贤之说,日夜精勤地忆念、思惟和观察圣贤所宣说的善法。《本生论》中说:“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一个人经常串习善或不善业,就会成为习惯。成为习惯之后,虽然不去特意策励自己,这样的习惯即使在来世也会表现出来,就像白天经常思惟一件事,夜晚就会做相应的梦一样。

对照佛陀的这个言教,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是佛陀的好***。一本善书,看过一遍之后,我们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内容,于是便束之高阁,再也没有兴趣翻看阅读了。一个关于因果报应的公案,知道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去思惟和观察了。其实,静静地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内在贪嗔痴等烦恼的力量还是远远超过了因果正见的力量。所以,在善法没有圆满之前,都应当无有疲厌地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

为什么对善法不仅要忆念,而且还要思惟和观察呢?因为对善法仅仅忆念是不够的,还要去深入细致地思惟和观察。一棵树的根如果没有深入地下,不仅无法吸取土壤中的营养,而且大风一吹,还会倒掉;相反,如果根能够深入地下,则不仅可以吸取地下的营养,使得枝繁叶茂,而且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同样的道理,仅仅靠听闻所产生的闻慧,在心中所扎的根还是很浅,对心相续的震撼作用会很小;而在闻慧基础上,通过反复思惟和观察所得的思慧,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内心,从而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例如,仅仅泛泛地知道说妄语是恶业还不够,还很难扭转我们相续中说妄语的冲动和习惯。只有通过深入的思惟和观察,不仅从原理层面搞清楚说妄语会带给自己灾难和痛苦的机理,而且还通过各种实例看到在这一原理作用下的现象,就会对说妄语这件事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

什么是智慧?从世俗谛层面来说,智慧就是对善恶的了知;从胜义谛层面来说,智慧就是对万法本性的了知。人的智慧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是无缘无故从心中生起的吗?都不是。佛陀告诉我们说,人心中的智慧唯一是通过观察和思惟而来的。儒家《大学》中也告诉我们说“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智慧来源于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不对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进行观察和思考,我们根本不会获得智慧。没有智慧,我们的取舍就根本无法趋于正确。有了智慧,我们才能“意诚”,也即有正知正念;“意诚”之后,就会“心正、身修”,“身修”则“家齐、国治、天下平”。所以,通过观察和思惟,我们才能得到了知善恶的智慧,有了这个智慧,我们才能进一步如法取舍自己的身口意。

了知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之后,我们就要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中有哪些恶需要断除,有哪些善还不具备,需要培养。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正自心,使自己的身口意止于至善。七佛通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是说,一切佛陀出世所宣说的教法,都是为了让众生“断恶行善,净化自心”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应当将所学的一切教言用于调正自心。否则,将自心放在一边,不去调正,纵然思惟和观察了很多善恶的道理,也无法使自己得益。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花了很多精力,筹集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但却没有去食用一样。

掌握佛陀在这里所宣说的断恶行善的三个要点很重要。如果缺乏这三个要点,我们很难对因果生起坚定的信心,也很难具有取舍善恶的能力。如果对因果只是具有泛泛的信心,很多时候并不具备取舍善恶的力量,则根本无法遮止自己堕入三恶趣。益西彭措堪布在《因果的奥秘》中说:“如果没有学好因果,我们的心便会很迷乱、很疲软,以这种状态不仅不能善护三门,反而处处都在造恶。《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一定要生起强有力的业果正见才有解决的办法。能否生起业果正见,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升沉的切身问题。在目前邪见深重的时代,这更是一个极为严峻、紧迫的问题。如果不以这个正见摄持,则无论再如何高谈玄妙,一落到现实生活之中,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因果违背之处不计其数。所以当务之急,应当对业果的道理努力作一番如理思惟,在心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因果观念。” </SPAN>忘记那片海2009 2009-11-15 20:07:27 仅仅从道理上了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律之后,我们是否就能够断恶行善呢?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凡夫的行为受着习性的支配,而很难被理智所控制。我们从无始以来就对因果律不是很重视,相续中并没有取舍善恶的习惯和意识;相反,我们无始以来串习的就是循着内在的贪嗔痴慢嫉等烦恼行事。因此,在我们的心中,贪嗔痴慢嫉等烦恼的力量远远大于因果正见的力量。例如,犯在的时候,何尝不知道要偿命呢?但是,内在嗔心的力量超过偿命的理智力量时,就会举刀去。有不少违犯戒律的佛***,他们不是不知道善恶取舍的道理,而是由于内在贪嗔痴慢嫉等烦恼力超过了持戒的正念力,因此无力如法作取舍。如何才能断恶行善呢?佛继续对龙王开示说: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龙王!你应当知道,菩萨有一个修法,他们通过修持这个法门,能够断除一切恶道的痛苦。这个修法是什么呢?就是日日夜夜恒常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令各种善法在自己的相续中念念增长,不容许有丝毫的不善间杂在自己的身口意中。这个修法能够使得行者永断诸恶、善法圆满、常常得以亲近诸佛菩萨和声闻缘觉等圣众。

在这里,佛陀向我们开示了一个重要的修法,就是“日日夜夜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令各种善法在自己的相续中念念增长,不容许有丝毫不善间杂在自己的身口意中”。佛陀开示的这句话很重要,不能囫囵吞枣地一滑而过,而要细细思惟其中的深意。实际上,佛陀的这句话中蕴含了以下三个要点,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一、要日日夜夜精勤地去修;二、对善法,不要只是泛泛了解,而要一边忆念一边深入细致地思惟、观察;三、要不停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中存在哪些恶,哪些善还不具备,努力使自相续中“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为什么要日日夜夜精勤地去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习性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串习的力量形成的。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同样,有情的如来藏好比是一张白纸,依靠一种信念反复串习,就会形成习惯。俗话也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断恶行善的习惯绝非简单地依靠忆念、思惟和观察一两次善法就能形成,而是要不停地、没有懈怠的、日日夜夜地去忆念、思惟和观察。其实,在此世间,善人和恶人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由心的不断运作而造就的。心里想着善法,不断去做,渐渐就会成为善人;心里任凭贪嗔痴发动,并不断付诸于行为和语言,久久就会成为恶人。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善人,应当手不释卷,不停地阅读圣贤之说,日夜精勤地忆念、思惟和观察圣贤所宣说的善法。《本生论》中说:“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一个人经常串习善或不善业,就会成为习惯。成为习惯之后,虽然不去特意策励自己,这样的习惯即使在来世也会表现出来,就像白天经常思惟一件事,夜晚就会做相应的梦一样。

对照佛陀的这个言教,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并不是佛陀的好***。一本善书,看过一遍之后,我们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内容,于是便束之高阁,再也没有兴趣翻看阅读了。一个关于因果报应的公案,知道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去思惟和观察了。其实,静静地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内在贪嗔痴等烦恼的力量还是远远超过了因果正见的力量。所以,在善法没有圆满之前,都应当无有疲厌地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

为什么对善法不仅要忆念,而且还要思惟和观察呢?因为对善法仅仅忆念是不够的,还要去深入细致地思惟和观察。一棵树的根如果没有深入地下,不仅无法吸取土壤中的营养,而且大风一吹,还会倒掉;相反,如果根能够深入地下,则不仅可以吸取地下的营养,使得枝繁叶茂,而且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同样的道理,仅仅靠听闻所产生的闻慧,在心中所扎的根还是很浅,对心相续的震撼作用会很小;而在闻慧基础上,通过反复思惟和观察所得的思慧,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内心,从而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例如,仅仅泛泛地知道说妄语是恶业还不够,还很难扭转我们相续中说妄语的冲动和习惯。只有通过深入的思惟和观察,不仅从原理层面搞清楚说妄语会带给自己灾难和痛苦的机理,而且还通过各种实例看到在这一原理作用下的现象,就会对说妄语这件事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

什么是智慧?从世俗谛层面来说,智慧就是对善恶的了知;从胜义谛层面来说,智慧就是对万法本性的了知。人的智慧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是无缘无故从心中生起的吗?都不是。佛陀告诉我们说,人心中的智慧唯一是通过观察和思惟而来的。儒家《大学》中也告诉我们说“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说,智慧来源于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不对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进行观察和思考,我们根本不会获得智慧。没有智慧,我们的取舍就根本无法趋于正确。有了智慧,我们才能“意诚”,也即有正知正念;“意诚”之后,就会“心正、身修”,“身修”则“家齐、国治、天下平”。所以,通过观察和思惟,我们才能得到了知善恶的智慧,有了这个智慧,我们才能进一步如法取舍自己的身口意。

了知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之后,我们就要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中有哪些恶需要断除,有哪些善还不具备,需要培养。忆念、思惟和观察善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正自心,使自己的身口意止于至善。七佛通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思是说,一切佛陀出世所宣说的教法,都是为了让众生“断恶行善,净化自心”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应当将所学的一切教言用于调正自心。否则,将自心放在一边,不去调正,纵然思惟和观察了很多善恶的道理,也无法使自己得益。这就好比一个人虽然花了很多精力,筹集了很多美味的食物,但却没有去食用一样。

掌握佛陀在这里所宣说的断恶行善的三个要点很重要。如果缺乏这三个要点,我们很难对因果生起坚定的信心,也很难具有取舍善恶的能力。如果对因果只是具有泛泛的信心,很多时候并不具备取舍善恶的力量,则根本无法遮止自己堕入三恶趣。益西彭措堪布在《因果的奥秘》中说:“如果没有学好因果,我们的心便会很迷乱、很疲软,以这种状态不仅不能善护三门,反而处处都在造恶。《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一定要生起强有力的业果正见才有解决的办法。能否生起业果正见,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升沉的切身问题。在目前邪见深重的时代,这更是一个极为严峻、紧迫的问题。如果不以这个正见摄持,则无论再如何高谈玄妙,一落到现实生活之中,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因果违背之处不计其数。所以当务之急,应当对业果的道理努力作一番如理思惟,在心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因果观念。”

怎样赏析“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

武松:人称行者武松。武勇非凡,他武艺高强。不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他主张正义,嫉恶如仇。他对***、贪官污吏认识深刻,不抱幻想。他生活严谨,作风正派。他不贪财、不好色。能体谅贫困群众之苦。他反对宋江“招安”。

武松急侠好义、刚猛不屈、敢作敢当(在张都监府后留名“者,打虎武松也)、嫉恶如仇、正义、勇敢(对蒋门神)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是我最喜欢的角色O(∩_∩)O

林冲:人称豹子头林冲。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人称小张飞。林冲委曲求全的忍耐刚强,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以及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

另有金圣叹评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鲁智深:原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智深。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出家当和尚时法名智深,绰号鲁智深。他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个性十足“”且说后世为之评价“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真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李逵:人称黑旋风,和其他107将不同,李逵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 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因此他的举动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烂漫的一面,所以说他可爱也不无道理。也许你会认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随宋江,不顾一切地替他卖命帮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

宋江:绰号及时雨,也叫呼保义。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侠义疏财,舞枪弄剑,平生好结各路江湖好汉;作为文学形象,宋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中刻画最为成功、复杂、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说他真心待人,他又时时显示虚伪做作;说他义薄云天,他又心机重重城府极深;说他处心积虑谋反,他又对朝廷肝脑涂地;说他为人宽厚,他又时时做下凶残之事。

宋江这一形象,抵牾、矛盾之处颇多。不是其性格的复杂性使然,而是塑造他的作者们人多手杂、意见不一所造成。《水浒》中托名宋江的诗词,就诗词而言,确有可观之处;它们是“宋江”思想、情感、欲望的真切表达,故而丰富了他的形象。

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见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

嫉:痛恨。仇雠:仇敌。这两句大意是:憎恨坏人恶事,像对待仇敌一样;见到好人善事,像饥饿求食、口渴思饮一样。

此二句是作者歌颂张正甫品德高尚的赞美之辞。作者说他为人耿直,嫉恶如仇,心地善良,广施仁义。“仇雠”二字,将其对坏人恶事的敌视态度,恨不得将他们都消灭掉的心情表现无余。“饥渴”二字貌似平常,实则高度赞扬了张正甫热切为民效力的行为。试想,还有什么比饥者求食、渴者欲饮更为迫切??表现出张正甫鲜明的爱憎,可以此二句赞美那些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