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的意思_悬崖绝后面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02 0
  1. 禅宗的一些哲理名言
  2. 偶得(五)自肯承当
  3. 求教佛教参话头的解释
  4. 大慧禅师的南宋僧人
  5. 怎么样理解海明威小说硬汉子精神?
  6. 人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法国数学家鲁索在1988年所发表了 基因镜像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 每个人都有一个双胞胎,存在于这世界的某一处,但是从机率和自然定律推断,你们几乎永远也不会遇见对方。

鲁索相信世界上任意二人之间的关系,不会超过四个人连结。所以,据此理论,你可以透过四个人、五种关系来连结到你的镜象。在这世上,你唯一可能遇到你的镜象的地方,就是第八块大陆。鲁索计算的结果认为这地方应该在南太平洋的某处,它不一定是一个面积庞大的洲,也可能是个小岛。称它为大陆,因为来自其它七个大陆的人们,都可能在这里遇到自己的镜象。

但是你真遇到自己镜象的机率,只有15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的意思_悬崖绝后面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4,815,162,342。同一时间,推测能遇到自己镜象的最高人数是16人。根据机会和机率,大概每二十三年,构成你的基因才会再发生一模一样的组合,因而形成另外一个你。你和你的镜象能够同时存在于世界上的最高年数是42年。所以,人们会在不同时间死去。

这个理论据说是伪造的,但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法国**《两生花》和日本**《情书》都是受了这个理论的影响而创作的。

想象这世上某个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个与你外形和性格极为相似的人,却拥有与你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命运,听起来真让人感到神秘又浪漫。

几百年前的曹雪芹,显然不可能知道基因镜像理论,但他无师自通地在《红楼梦》里也设计了这样的情节。书里有真***两个宝玉。贾宝玉是长安京城荣国府的少爷,甄宝玉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的公子。

贾宝玉有玉,甄宝玉无玉

贾家的故事是全书主线,不用细说。甄家的情况,跟贾家极为相似:

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

甄宝玉“因长得齐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气异常,天天逃学,老爷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

甄家的家庭环境,跟贾家一模一样。

甄宝玉说:

“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这副“万般皆下品,惟有女儿尊”的态度,与贾宝玉真是如出一辙。贾宝玉也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喜欢跟女孩子们扎堆儿

但是注意,甄宝玉只说女儿二字高于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二位。这二位分别是佛家和道家的世尊,却不肯对儒家有丝毫贬低。可见甄宝玉对儒家十分尊崇。

相应的,贾宝玉也喜欢毁僧谤道,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这独尊儒家的思维,与甄宝玉也是一模一样。

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

他回答的最妙。他说:“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

由此可见,这个甄宝玉对女儿的态度,以及他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跟贾宝玉非常一致。更绝的是,甄贾两家都是金陵人,是老亲,又是世交,来往频繁。

第五十六回,甄家派了婆子上京来拜访贾家,见到贾宝玉,惊讶不已,说是外貌跟甄宝玉极为相仿。而且甄宝玉也是喜欢女孩,讨厌婆子,说婆子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婆子们略动一动也不依。

贾宝玉也有一番类似高论:“女儿未出嫁时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了光彩宝色,是颗死珠子,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这两个人从外貌到思想竟是完全相同的,用贾雨村的形容,“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宝玉后来梦中去金陵甄家,看到甄宝玉住的院子,说“除了怡红院,也更还有这么一个院落”。可见,连他们的住所都很相似。

甄贾宝玉的故事,符合了基因镜像理论

甄家的情形也与贾家十分相似,“独他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甄家后来的问题也与贾家相似,贾家尚未败,甄家已被抄,算是给贾家的灾难作了预演,可惜贾家不能重视,贾母一心只想着预备中秋节赏月的享乐。

江南甄家其实更近似于现实中的曹家。曹家曾世袭江宁织造,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恩宠极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江宁织造是肥差中的肥差,康熙下江南时,六次里有四次住在曹家。曹家每次接驾,都花钱无数。虽然朝廷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大头还得曹家自己消化。所以,到曹寅过世的时候,账上还有三百万两的亏空。

康熙自己也知道江宁织造是肥差,所以才多次让曹家接驾, 有些官职的“肥”是皇帝认可和默许的 ,因为喜欢你,所以给你做贪官的机会,反正贪来的钱也是要给皇帝花的。

《红楼梦》里贾琏奶妈说的对,“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那个虚热闹去?”不过,如此大的亏空对曹家也是沉重负担,就此成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一点,跟贾家建造大观园迎接元妃省亲,从而加剧经济危机也是异曲同工。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甄、贾两个家族的衰落,甄家尤其像曹家,这使得这部***有了些许自传的意味,但毕竟又不是自传。我们可以认为, 甄家其实就是现实的贾家,但是在***里,甄家应该又不同于贾家 ,作为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曹雪芹不可能设计两个完全一样的家族和人物,所以,甄家的结局应是不同于贾家。

曹雪芹在故事里设计了两个平行宇宙,同一个家族,在不同的平行宇宙里有了不同的结局。 现实中的曹家是甄家的背景、贾家的结局,曹公为此而遗憾,也在***里设想了另一种可能。

在贾家败落之前,秦可卿和秦钟姐弟先后去世。他们姓秦,秦即情,因为此书“大旨谈情”。这个情,指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贾宝玉深恶痛绝的对联,恰恰是《红楼梦》要告诉读者的生存之道。

秦可卿和秦钟死前分别给自己的好友,凤姐和宝玉留言。

秦钟劝宝玉此后要“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可卿的建议则更为具体:

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可惜,凤姐和宝玉,谁都没听进去,更没有照此行事,所以后来贾府才一败涂地,永不翻身。

甄家结局应是相反:甄家的当家人,由于某种原因,***取了类似于可卿建议的方式,保全了一部分家族产业,使得包括甄宝玉在内的子孙可以回家读书务农,有了谋生的退路和重整旗鼓的可能。这是曹雪芹对家族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中,贾家的结局才是真实的。***作真时,真亦***。

甄宝玉在家族败落后,没有像贾宝玉一样一蹶不振,他改变了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发奋图强,读书取仕,重振家声。

甄宝玉后来考了进士,做了官,封妻荫子

甄宝玉与贾宝玉相同的是小名,他们的大名一定是不同的。甄宝玉取小名宝玉,是因为长得白,贾宝玉则是因为衔玉而诞。如果甄宝玉有学名,应该是叫做“甄璧”或者“甄璞”之类。

贾宝玉衔的其实不是玉,是女娲补天遗留的多余石头,被茫茫大士用幻术变成美玉,所以怎么砸都砸不坏,是一块***的宝玉。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瑛的意思,是像玉的美石,也不是真玉,所以所有线索都在说明,贾宝玉真是一块***的宝玉,徒有其表,不堪大用。

贾宝玉一出场,曹雪芹就用两阕西江月说明了他的本质: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后来的很多读者由于对男主角的偏爱以及政治上的需要,强行将这西江月解读为明贬暗褒,曲解了作者本意。

贾宝玉其实是***的宝玉

贾宝玉在富贵的时候每天游手好闲、风花雪月,混迹在女儿群中,结果,既没能学到男子的安身立命之能,也没学到女子的持家勤俭之道,“辜负好韶光”;等到家败了,贫穷了,又难耐凄凉,不能跟妻妾亲人们相互扶持,共度患难,最后只好一走了之。

甄宝玉与贾宝玉都是身处家族末世,都是“禀性乖张,生情怪谲,聪明灵慧,略可望成”的子孙,都被视为有希望继承家业的人。他们在思想和天赋上相似,但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却截然相反,当甄宝玉明白了所有富丽繁华都要付出代价时,他决定自律自强,争回以往的一切。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以前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现在轮到甄宝玉了,他选择接过这个担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贾宝玉梦会甄宝玉时,甄宝玉只有十三岁,而前一年秋天,黛玉自称十五岁,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所以,贾宝玉比甄宝玉年纪要大三四岁。甄家败落时,甄宝玉只有十四岁(与现实中曹雪芹一样),尚未娶妻。

年幼的人,思想和行为的可塑性较强,所以他在看到家族变故之后,能淡薄明志,励精图治,改变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承担起了振兴家业的责任。 他虽名叫宝玉,却没有任何外在的宝物作为自己的标签,他历经生活的磨砺之后,终于展现了自己内在的光彩和坚韧——君子如玉,他本身就是一块宝玉!

讽刺的是,甄宝玉除了外形漂亮,并无特异之处。倒是衔玉而诞的贾宝玉看起来更像是天赋异禀,要来人间干一番大事业的,因此被亲朋好友视为“有来历的人”,被当作宝贝追捧着。

作者大概也是想暗示,俗眼看人,难免被幻术迷惑。

宝玉最爱黛玉,因为只有她能容忍他的生活方式

贾宝玉是石头,具有顽石之性,无论别人怎样劝说,家长怎样教训,他都不肯改变自己,不肯走出舒适区,希望永远像孩子一样生活。他最爱的人是黛玉,并非因为黛玉最有才或是最美貌,而是因为黛玉最包容他,从来不曾劝他读书取仕。他深爱的姐妹们一个个死亡或者出嫁,最后他自己也被生活逼得无路可退,但他还是不肯改变,跟着一僧一道遁世而去。

贾宝玉最喜欢和怜惜女孩子,然而,凡与他关系密切的女子,都是薄命司金陵册中人。甄宝玉也爱女孩子,本身就住在金陵,但似乎没有哪个册中人是与他有关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立自强,所以有能力去救助和保护他的姐妹和爱人们,使她们不入薄命司。做甄宝玉身边的女人,自然要幸福省心得多。

宝钗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曹公借宝钗之口说明,男人读书的理想前景就是“辅国治民”,世上并非没有这样的人,只是宝钗所在的环境里“并不听见有”,事实上,她身边,连能正经识字、心地善良的好男人都是稀有的,这是红楼梦女儿们最薄命之处——自身优秀,却找不到相配的男子。

宝钗嫁贾宝玉,实属无奈

有人说,贾宝玉不像甄宝玉那样屈从现实,最终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坚持遵从自己的内心。

贾宝玉的内心是怎样的呢?他希望人常聚,花长开,宴不散,他尊崇儒家,毁僧谤道,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然而最终,他没能为人聚花开做出任何努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挚爱和美好逐一毁灭,最终跟着自己原本最鄙夷的和尚道士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 贾宝玉才是真正屈从于现实。他缺乏甄宝玉那种逆天改命、力挽狂澜的勇毅,只能选择“悬崖撒手”。

第二十一回,脂批说:

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悬崖撒手”出自无门慧开禅师的偈颂。在《无门关》这本书中的第三十二颂,共有四句:‘剑刃上行,冰棱上走,不涉阶梯,悬崖撒手。’都是形容禅风的峻险,如背水作战,让人有绝处无路才是最好的出路之感。

佛门中有个传说:有人失足跌下悬崖,幸好抓住了悬崖边上一根小树枝,整个身体悬在悬崖外,下面是万丈深渊。绝望之际,佛陀出现。他赶忙祈求佛陀救命。佛陀慈祥地微笑着说:“你把抓住树枝的手放开,我就救你上来。”

那人心里害怕,始终不肯放手,就这样苦苦支撑。佛陀说:“你不肯放手,那我也无法救你。”于是失望地离开。那人望着佛陀的背影怨恨不已,拼命挣扎着想爬上悬崖,但小树枝终于折断了,那人直落下去……才发现,他脚下正是一处平坦大石,放下了树枝,他就能平安落在石上。

禅宗认为, 禅修者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得 。选择放下,就是不再存对抗内心,也不再有执著,随时随地对任何事物没有牵挂。能如此,才谈得上自在、解脱。

贾宝玉最后给自己开的方子就是放弃对尘世的牵挂,其实就算他不肯放弃也不行,他来这世上就是来享受荣华富贵的,荣华富贵没有了,尘世也就无趣了,可以放弃了。他把烂摊子丢给宝钗麝月她们,自己解脱了。

他的悬崖想必是青埂峰的无稽崖吧?一撒手,扔掉他的通灵宝玉,补天遗石复归原形原位,没了那块玉,他也就不再是宝玉了。这标签带给他的好处已经享用完毕,所以,可以扔掉了。

通灵宝玉是他的标签,给他带来了各种好处,也成了他的累赘

这样的悬崖撒手,与甄士隐的遁世,一般无二

脂砚斋批本《石头记》第一回,甄士隐唱完《好了歌解》后,

疯跛道人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隐便笑一声“走罢!”

甲戌本有眉批:“‘走罢’二字真悬崖撒手,若个能行?”

靖眉批:“‘走罢’二字,如见如闻,真悬崖撒手。非过来人,若个能行?”

而作者对甄士隐的评价,从他本名即可看出:甄费, 真废 !这种家败人亡之后,抛弃家人和责任,只身出家求仙的行为,其实跟惜春说的“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的本质是一样的。 脂批说宝玉是“情极之毒”——这"毒"字,应该不是什么赞扬的意思。

佛教分大乘小乘,大乘重度他,小乘重自度,即成为自了汉。小乘圣者,纵然得道,也不及初发心的大乘行者。“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作风,永远不能成佛。“ 自己未度,先能度人,才是菩萨发心 。”贾宝玉、惜春、甄士隐,终不脱自了汉的范畴。而且, 贾宝玉和甄士隐更多是受了***,无奈弃世,似乎谈不上真正的彻悟。

禅宗灯录《五灯会元》中记载:

僧问:“万丈悬崖撒手去,免得丧身时如何?”师曰:“须弥系藕丝。”(《五灯会元》卷六“洛浦元安禅师”)

僧问:“如何是悬崖撒手底句?师曰:“明月照幽谷。”曰:“如何是绝后再苏底句?”师曰:“白云生太虚。”(《五灯会元》卷十二“兴阳希隐禅师”)

上堂:“言锋若差,乡关万里。直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五灯会元》卷十三“永光真禅师”)

尘世中的名利、富贵、美色等,就如须弥山系在藕丝上一样不可靠。多数人是舍不得放手的,但每个人最终都要被动“放手”的,如同吊在悬崖上的人,最后精疲力尽之时或者树枝断裂之际,不放手也不行了。 佛教是教人主动放手,而差异就在于“被动”与“主动”之间,前者是无明,后者才是觉悟 。 “悬崖撒手”,是“明月照幽谷”,是“白云生太虚”,可惜,世俗那些虚幻的东西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肯放弃的,所以就陷入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之中。

真正佛教讲的“悬崖撒手”,绝非一种无奈、被动的选择,恰恰相反,它是真正自觉、自主的选择,是在参透生命的底蕴后,对自己的生命作出彻底超越的一种选择,是自肯承当,并非消极避世 。贾宝玉和甄士隐不过是借“悬崖撒手”之名,美化自己的无奈逃避罢了。

红学家李希凡说:“贾宝玉要从‘悬崖撒手’去寻求出路、但在我们看来,这出路本身便是悲剧,何况这只是曹雪芹的幻想罢了,在现实中,没有这个解脱,曹雪芹没有出路,他还是贫病而死于人间世的。”

贾宝玉的结局固然是曹雪芹的幻想,但他也并未歌颂和赞赏这样的悬崖撒手。曹雪芹自己并未看破红尘,他没有出家,他依然对旧日的繁华和爱恋念念不忘,所以他把这些美好的过往细致地写入了《红楼梦》,留给自己回忆,给后人品评。

遁世也是一种理想,不过并不是值得称羡的行为

曹雪芹为绮梦的破灭而感伤,所以在他的***里,设想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家族和主人公,拥有不同的结局。

甄宝玉和他的家族是曹公给自己意*的理想化结局,甄宝玉是理想中的自己,具有挽狂澜之能、补苍天之才;贾宝玉则是令人悔恨的自己,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两个宝玉都有曹公的影子,却又都不是真正的他。

我们喜欢读宝玉的故事,因为从这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像甄宝玉,自制自律,牺牲个人爱好,适应社会、成就自己和家庭;另一个像贾宝玉,天真任性,拒绝成长,害怕责任,宁可逃避,抛弃世俗。我们努力向甄宝玉学习,但心里又暗自羡慕着贾宝玉。 我们知道甄宝玉是对的,但我们做不到那样的优秀;我们知道贾宝玉很有问题,却又为他的凄凉结局而不平。

现实中的曹雪芹没能像甄宝玉一样力挽狂澜,也没有像贾宝玉一样飘然仙去,他更像那块大石头,埋没在尘埃里,一生寂寂无名,只记录了自己怀念的那一场繁华旧梦。

禅宗的一些哲理名言

无畏。泰然无所畏之德。

做到无畏,对一般人来说,需要放下一些害怕失去的东西。比如身体,比如生命,比如信仰。。

但佛家的无畏源自全然的了知。因为了知一切实相所以无畏。面对死亡我们畏惧,有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后是什么。而佛家由于对生命的将流向何处有个全然的把握所以无畏。

当然如果是通过真正禅修体验,而亲证到做到这一步者,已然破除了我见执着。这种人连此生都可舍何况其他,所以因世俗的牵挂而产生的恐惧便不存在,自然无畏。。

对一切变化泰然自若。。心如止水。。

心经中有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以说怖畏来自无名挂碍。当内心清明了然一切无所挂碍之时,自然无畏。

偶得(五)自肯承当

禅宗哲理名言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刀,活人剑。”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死而复苏,欺君不得。”

“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以真理为习惯,化习惯为真理。”

“引爆***,顿开智慧。”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参要真参,悟要实悟。”

“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

“高处高平,低处低平。”

“放下归零;归零达道。”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攀援,不能证得。”

上述禅话说得何其好啊?可是谁能做到呢?

人生最大痛苦,莫过于“知道做不到”——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禅修的意义在于:让你真正“知道”,并且“做得到”——只许你“会”,不许你“知”!

求教佛教参话头解释

焦虑往往是来自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现实,一旦能够正确的面对现实,坦然承当,则少一些急躁,少一些痛苦,少一些郁闷,少一些冒进,则能心平气和,坦然面对。这不是妥协,而是更积极的应对,更积极的承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不言放弃,继续努力。

承当烦恼,承当过失,承当无知,走进去,自肯承当,方更进一步扩大心量,激发更大的***与智慧,进而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一叶/20210722)

推荐稻盛和夫先生六项精进,共勉: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②谦虚戒骄。“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③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④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

⑤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我经常将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提醒自己实行。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摘自《活法》)

大慧禅师的南宋僧人

参话头要点是离心意识参。您可以看虚云老和尚、南怀瑾先生等大德的开示。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

简介

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参话头广受中国佛子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入手处极为简易,但却开悟速捷,只要靠住一个话头,起疑情、参到底,就可以了脱生死。可惜的是,宗师隐没之后,参话头的运心方法没有完全传承下来,致使佛***或眩惑于祖师的机锋、公案、家风,而成为口头禅;或鄙于宗门知见浑沌的流弊,而弃如蔽屣。但其实在祖师语录中,保留了非常多实际用功的资料可供我们重新去认识它,只是一般人不太了解。惠空法师从祖师语录中认识到参话头的殊胜及运心方法,并选择它作为佛藏僧团的主要修持法门,也希望介绍给大家一同来熏修。

法门依据

一、主要典籍:

(1) 《高峰原妙禅师禅要》(续藏122册)

(2)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续藏122册)

(3)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正藏47卷)

二、参考典籍

(1) 《圜悟心要》(续藏122册)

(2) 其它:如《博山参禅警语》(续藏122册)、《禅宗直指 》(续藏122册)等

参话头的运心方法

「参话头」这一方法,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很玄奥,其实说破了,却极为平常。它的巧妙,就在「话头──疑情──参」一句话上。

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句!所以当我们提话头时,绝对不要动第二念去想,而是当下、直接去体会它本身所带起的那份疑问的感觉。那种没有办法解答、不知道答案的「疑问」,就是「疑情」。疑问的感觉保持住以后,我们会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时在疑情之上,要提摄一种要去看透、追究的觉知照了的力量(近似于永嘉禅法「看」的感觉、「惺惺」的作用),是一种没有妄念下的觉知力。这股觉照力,因为疑情的推动,一直冲向心源深处去追究答案,这就是「参」。所以参话头的巧妙,完全表现在疑情使觉照力向心源推动的作用上。

说到参话头,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话头”,简单的解释即是一句话出来之前,称之为“话头”,如果一句话已经出来了,即不能叫做“话头”,而叫做“话尾”了。参话头,这个法门,初期用功只能叫做“看话头”,如何看呢?即,看住一句话出来之前,在什么处。比如:诸位念“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在嘴里出来之前,在什么地方?或者,有人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哪么,心中“阿弥陀佛”生起之前,在什么地方?对参话头有兴趣的人,不放去找一下虚云老和尚关于参话头的开示看一看。

编辑本段

示例

拖死尸的是谁

活着的人可以跑、跳、说话,但是一旦死了,就是一具尸体,一动也不动。想想看,活着时候的这个色身,跟死了以后的死尸,不是同一具色身吗?我现在这个身体,也是一具死尸,只不过它会走、会动。那么,问题是──现在是谁在让这个身体动呢?是谁在拖着这个死尸呢?「拖死尸的是….谁~~?」

当「谁」字被提出来的时候,心就定在「谁?」字上不动,保持住「谁?」,当下会有一种疑问的感觉。在疑情当下,绝对不要动念去思维答案;妄想来了,就再把「谁?」的感觉提起,昏沉来了,也只是专注在「谁?」的疑问上。然后在「谁?」的疑问上,心不动的惺惺地着意去看照、追究,这就是「参」。其它像「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有类似的作用,都是在追究「谁?」。

开始用功时妄想多,疑问的感觉很容易就跟着妄想打掉了;慢慢的,话头提稳了、绵密了,妄想不容易打进来,疑问的感觉也就能持续,参的力量就会慢慢增长。

参话头就只是这么参,这么简单!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曲折的过程,参到疑情打破,就开悟了脱生死。高明的禅法就是如此,简单而有力量,愈简单就愈好用,最好是每个人都可以用,这就是它可贵的地方。

赵州为什么说狗子无佛性

禅门中有名的赵州和尚,当人问他:「狗子有没有佛性?」他说:「无。」我们都知道,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蚂蚁、蚯蚓都有佛性,连鬼神也有佛性,狗当然也有佛性!可是为什么赵州说狗没有佛性呢?这不是违背佛陀的教法了吗?

所以当我们问:赵州为什么说「无?」的时候,念头就停在这「无~~?」上产生疑问──「为什么无?」可是心不准动念,连个「为什么」都不要,只是「无?」;甚至连「无」字也不要,就只有疑。能够一直疑下去,那就是「参」。

功夫上路以后,只要「无?」的念头一提起来,一切念头就被扫荡尽净,只有「无?」的疑情停在那里,再进一步,就只有疑,一提就是疑惑的感觉,整个身心就在疑情当中。

编辑本段

三要

大信心

首先,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信自己决定可以成佛;其次,要相信参话头这个方法,决定可以引导我们开悟,不管他人说其它法门有多好,绝对不丝毫移易。

大愤志

相信之后,就要很努力,放下一切的参下去。也就是要有一决生死的承担力。常将「生死大事」放在胸中提撕,疑情参不破,如无常杀鬼守在门口,故要有「蚊子钻铁牛」、「担雪填井」般的死志,愈参不破,愈要参去!

大疑情

(一) 疑以信为体、悟以疑为用──参话头的善巧,就在于「疑情」上,古人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说明了疑情对于开悟的推进作用。但疑情的发起,必须建立在对法门的信心上,相信就这么起疑参究去,决定可以了脱生死。所以高峰禅师说:「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得十分,悟得十分。」

(二) 惺惺着意疑──所谓惺惺着意疑,其实就是参的状态。「惺惺」是指警醒、觉明的照了。对于话头上的疑情,要一直去觉了、推溯,但却不是牵动心意识的「想」,而是一种「离心意识参」的惺惺照了。

(三) 只就一个话头上起疑──祖师说,古人也疑,只是不***话头,只疑自己的生死。后人不懂得疑,妄想也多,才给话头当拐杖、敲门砖。所以尽管话头很多,契机也有不同,但疑情只是一个,因此,要大家只在一个话头上起疑;一个话头上疑破,千疑万疑都破。否则东疑西疑,终不得成就。

编辑本段

可能面临的身心变化

头胀、胸闷

参的力量,是一股非常强劲的觉观力,初参的人,对方法不熟悉,加上妄想多,要想掌握这股觉观力,不自觉的就会费很大心力,心太躁进,影响气脉不调,容易有头胀、胸闷的现象。这时只要将功夫稍微舒缓一下,慢慢熟练之后,就可以改善。

睡眠减省

由于觉照力强,只要参究的力量在,可以一直保持醒觉,可能晚上会睡不着,或似睡非睡。只要色身承受得了,可以一直用功,不必强迫入睡,等身体累了,想睡再睡。

分别心减弱

参话头的觉照力,是针对疑情的。也就是说,它只专注在疑情上,而不旁骛其它。所以当疑情大到笼罩整个身心,对外界的反应,就显得迟滞,亦不想去攀缘、计较,分别心自然减弱,这是用功得力的正常反应,应自我策勉,更绵密的参究。

南怀瑾:禅宗的参话头

今之言禅宗者,动辄便言参话头,大有禅宗即是参话头、参话头即是禅宗之概。古德有言:“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禅门宗旨衰弱,莫此为甚,可胜慨叹!

唐宋诸师,指示法要,莫不别具手眼。单传直指,如空手夺刃,于言语动作间,立断学者情根意识,开示旨归。所谓有***剑,还须有活人刀。既或未通,令彼自参。此所谓参者,要人在事上、理上,足踏实地去证。即如教下所说思惟修,而又非纯为思惟。盖思惟者,犹可用意识寻伺觉察。参者,非思量意识之可及。所谓“离心意识参去”。若能离了心意识之作用,了了无事存心,无境当前,无物碍膺,到得此时,正好一参。故所谓参者,不专指话头而言。及乎宋元之间,禅门已见衰落。中峰以后,参话头之学,于是大行。初则救诸狂禅之弊,继则立橛实地,千古难拔。直至于今,老死话下,永无出期者,不知凡几矣!

话头者,后世解说为一句话之头。即一句未起时,着力一觑,即看此话头也。如此参话头,实为看话头之方法,非参宗之学,乃观心之法门也。话头者,其原意即谓“话题’’也,即此一话,何以如此?为何如此?禅门话头约分二种:一为有义味语,一为无义味语。如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答曰:“镇州大萝卜头。”“青州布衫重七斤。”“麻三斤。”“乾矢橛。”“庭前柏树子。”等等,皆无义味语也。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谁教你拖这死尸来?”“念佛是谁?”等等,皆有义味语也。或有不用一句话头,唯单参一则古人可疑公案,如蚊子咬铁牛,死死啃去,此则名为参公案。亦与参有义味话头相类矣。往昔禅门古德,于参究之事,简其扼要中肯者,摘之如次。而以大慧杲之开示,为尤亲切。

黄龙示草堂清语曰:“要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一失也。”

大慧杲语:常以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二事,贴在鼻孔尖上。茶里、饭里、静处、闹处,念念孜孜,常似欠人百万贯钱,无所从出。心胸烦闷,回避无门,求生不得,救死不得,当恁么时,善恶路头,相次绝也。觉得如此时,正好着力,只就这里看个话头。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曰:“无!”看时不用博量,不用注解,不用要得分晓,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事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无!提撕得熟,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正是好底消息。(示吕舜元)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此一字,便是个破生死疑心底刀子也。这刀子把柄,只在当人手中,教别人下手不得,须是自家下手始得。若舍得性命,方肯自下手。若舍性命不得,且只管在疑不破处捱将去。蓦然自得,舍命一下便了。那时方信静时便是闹时底,闹时便是静时底,语时便是默时底,默时便是语时底。不著问人,亦自然不受邪师胡说乱道也。又云:日用二六时中,不得执生死佛道是有,不得拨生死佛道是无。但只看个狗子有佛性也无?赵州日:无!(答陈季仕)士大夫学道,与我出家大不同。出家儿,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已弃离,一瓶一钵,日用应缘处,无许多障道的冤家,一心一意,体究此事而已。士大夫开眼合眼处,无非障道的冤魂。若是个有智慧者,只就里许做工夫。净名所谓:“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怕人坏世间相而求实相。又设个喻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污泥,乃生此花。”若就里许,如杨文公(大年)、李文和、张无尽(商英)三大老,打得透,其力胜我出家儿二十倍。何以故?我出家儿在外打入,士大夫在内打出。在外打入者其力弱,在内打出者,其力强;强者谓所乖处重,而转处有力;弱者,谓所乖处轻,而转处少力。虽力有强弱,而所乖则一也。

万峰蔚禅师语:大凡参禅做工夫者,不得安然***,忘形死心,沉空守寂,昏沉散乱。须是抖擞精神,猛著精彩,急下手脚,剔起眉毛,咬定牙关,提起话头,立地要知。分晓不得,今日也恁么,明日也恁么,便就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上大起疑情,疑个一归何处。即将此一则公案,尽平生气力,提在手中,如一柄铁扫帚相似;佛来也扫,魔来也扫,邪来也扫,正来也扫,是也扫,非也扫,有也扫,无也扫,扫来扫去,扫到无下手处,无著力处,正好著力,无扫荡处,正好扫荡;忽然扫破虚空,突出一个扫帚柄来,①!原 注:①内力外口来却在这里;在这里,依然是个张上座。一翻翻转,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尽是自家珍宝。草木砂砾,尽是自己法身。到这里,说甚么一归何处。只这一柄铁扫帚,亦乃和身放下。坐断常寂光,超出无生界,唤作无为无事人也。若是打不彻,透不过,切莫匆匆草草,道我会禅会道,不用参疑。问你腊月三十日到来,从前会得的道禅,用得着么?所以参须真参,悟须实悟。不可弄虚头,认光影,不求正悟。须向这里将本参公案、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并作一个疑团,并在眉毛眼睫上,看定通身是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行也如是参,坐也如是参,静也如是参,动也如是参,参来参去,通身是个话头,物我俱忘,心识路绝,澄澄湛湛,寂静无为;蓦然疑团子,爆地一声,直得须弥粉碎,大地平沉,进出一轮杲日,照耀山川,遮藏不得。那时却来嵩山门下,吃痛棒。(《续指月录》卷九之五)

观此数则话,则知宋元以来,参禅方法之渐变,终至成参话头一途。参话头之学兴,禅宗真面目灭矣!宗门与禅定已不可分。大慧杲只教人参话头,如何用工,无别指示。万峰蔚之说,则有参禅做工夫,并发疑情之事。自是以后,参话头、做工夫、疑情之说,常混为一谈。历传至今,遍据丛席。试略论之。

一、参话头,约分二类:(一)单提一念,看个话头,于此念未起时,内观返究,看从何处来?灭向何处去?

(此法亦可谓看话尾)或看其是有是无(空),如此用工,实为观心别法,乃参话头之变相耳。但能用志不纷,收拾六根,归此一念,久而久之,偶或见得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当体一念,了无一物。此心此身,忽焉皆寂。心光透发,三际空悬。到了此时,外对六尘情境,如境里梦中,一切是幻非实,妄想亦起不来;即或有起,亦如游丝易断,无碍此心寂止。学人到此,往往自以为悟,已明得此心。倘一著此境,慧力勃发,所谓自心常生智慧。或有平素不善文字,亦能吟诗作偈,心身轻快,无与伦比。甚之,或踊跃欢喜,不知所以。或涕泪悲泣,不知何由。更有甚者,眼通进发,彻见山河大地,如琉璃,如水月,如观掌中果。乃至耳闻虫鸣,如听雷震,彻闻千里,不隔毫端。凡此等等,一有执著,即入魔境,此所谓禅病也。此时若无明师,往往不堪救药,但熟睡可治。须知此乃用心致力既久,念体忽空,光影焕发,孤光偶露也。到得此时,应觌面不觑,更令放下,不必再起观心看念头作用。若有光明影像,乃至喜笑悲啼、吟诗作偈等,皆为妄念所生,唯微细难察耳。苟无妄念,谁起觉受见闻耶?毫厘之差,千里之失,不可不审。(二)提起一句话头,进发疑情(所谓疑情者,心思不可解,疑问究竟其事,并非揣摩猜度也)。初则话头时断时续,妄想纷飞,疑情亦似有似无,不生紧切关系。渐久之,话头得力,疑情发起,心胸闷作一团,如有物碍膺,欲吐不出,欲罢不能,茶里饭里,行时坐时,终如有事不了,对境无心,对痴如憨。若在此时,身有不适,面带病容,切忌著力,应须放松此念,调摄此身,教令自在,亦可稍放此心,不再参究。否则,易得禅病,或至呕血,或至发狂。必使身安神爽,直参疑下去,忽然话头提亦提不起,疑情说有似无,说无似有,身止不动,六根无用,只有一些子管带。参如不参,放亦放不下,忽尔心身如忘,久坐不知时间。到得此时,有谓正是工夫落堂,是疑情的好时节。一般说法,要人于此时努力提起话头再参。有则要人就此放下去。后者,往往掉在无事甲里。前者,往往箭过西天,又复十万八千里也。若有明眼宗师,当时一展手眼,即可令其自明自肯。或有大根器者,忽然触物遇缘,打开漆桶,认得从前。但今时禅人,陷于此中者,确实不少。莫说不能悟,即此打翻漆桶,纵饶悟去,亦只是澄澄湛湛,灵明自在。认得这个而已。要说明心见性,透顶透底,前途九九八十一难,大有事在。不可笼统颟顸,妄自肯许,欺人固非,自欺何苦!

二、做工夫。本为修定修观之俗语别名也。今与参禅合一而言,颇有说焉。工夫一途,在禅门即谓行履,或称工用,亦称日用事;若在未明心地以前,皆属于参话头之事,已简如上述。今言其已明心者,初见之时,心身空寂,了无一物,山河大地,人我众生,皆成一片,如在大圆镜中。虽不起分别念虑,而于见闻觉知,了了分明,如飞鸟行空,清风疏竹,了无挂碍。心明境寂,如万里晴空,身轻愉快,如春风吹絮。此时须保任(保任者,保护任运自在之意)。有者,即于山边林下,涵养腾腾。或有掩空入关,杜绝外缘。凡此皆为顺缘直道,尚易着力。若处尘世中,行平常事,于热闹场中,灯红酒绿处,着力保任,事实为难。稍有不慎,反为境牵。一回放将去,再转殊不易。然道力坚固,智慧极顶者,觌面相逢,随时认得。虽然,到得此时,直须如丧考妣,潜符密行,只许自行将养,缄默自修,久而久之,忽焉有一日,或一时,此境放去,心身顿寂,兀尔若忘,人我天地,皆已抛向那边,更无一法存在。如冰消于水,踪迹全无。所谓“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空”。此时住定,或经短时,或经数日,乃至更久。忽复觉来,如雨过天青,昔之扰扰者,皆如昨梦,此心此身,语默动静,皆如在梦中镜里。“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但初则于不知不觉间,偶然碰到,自己无能作主。偶或一次,或时常碰到,皆是幸值。譬如瞎猫撞着死老鼠,一点无自力可用处。久久工深,捉住关捩子,随时随地,要抛向那边,即离此界。要翻身入此,即出彼中。到此可见来去空有之实义,佛法现前矣。虽然,犹未也,直待脉解心开,六般神用,无不自在。凡悟性之人,自解作活计,更不须乎显说。此正三昧耶所戒处也。至此即可谓悟乎?曰:非关悟与不悟,仍所谓工夫边事耳!沩山云:“只贵子见正,不说子行履。”上根利器者,凡此种种,皆是剩语,一堆老烂葛藤,何须把捉。须顶天立地,本来平常,一个大丈夫,何有于此哉!然“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花样翻新,无妨旧版。但切记取,最初的,即是最后的,最后的,即是最初的。佛法之基础处,为小乘说处,尽是上上大乘妙密之行,并无奇特玄妙存在。如执此等工夫为实者,法执未脱,痴狂正甚。以禅门正眼观来,终是钝根小智耳!固真是过来人,具眼宗匠,不待学人开口问答,一望而知,已识其住在何境。学人命根,咸在自手,巧施锻炼,无不相应。倘为知解宗徒,只知说道理,如能言鹦鹉,中心无物,学人已到前站,请教指示,往往又作马后语,误人子弟,过不自知,滔滔者大多如此。殊可叹矣!真为善知识,逢学人入室请示,必须审慎观察,在定当机,视其根器差别,然后授以何种话头,方能相应。譬如学者病在大寒,应投以热药。病在大热,应施凉剂。若一味笼统,无论其相应不相应,只教人参一话头,此如万病一方,必至误人性命不少矣!

复如古德有言:“三条篾箍住肚皮,香炉古庙,冷湫湫底去,寒灰枯木,一念万年去,一条白练去。”“欲明此事,必须大死一番始得。”“此事如枯木生花,如冷灰爆豆。”“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等等言语,皆禅师当机之开示。以实地工用与见悟同超,并非泛泛口头之事。但须视学人已到何种程度,因病施药,未可草草匆匆,拾古人牙慧而冒充善知识,如陈列古董死语,一味铺排,概无用也。若然,上来诸说,皆为寐语,亦切莫作为实***。然则,又何须作此说耶?譬若有人于用铁板铜琶,高唱“大江东去”之余,不妨再取红牙檀板,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何以如此?曰:“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故耳!

怎么样理解海明威***硬汉子精神?

大慧讳宗杲,南宋高宗敕赐大慧禅师,孝宗更赐号为普觉禅师。师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生于宣州(安徽宁国),卒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大慧为临济宗的一代高僧,是圜悟禅师之***。大慧极力鼓吹临济一派之看话禅,而与曹洞一流之默照禅针锋相对。后者的代表人物为宏智正觉(天童正觉),他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生于陕西隰州,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年三十九住于明州(浙江宁波)天童山,致力于曹洞之默照(寂默灵照)禅,但处处遭受大慧宗杲的攻击 。当时的我国禅林,实为宏智正觉与大慧宗杲的天下,而有兰菊争妍之势。宏智的沉默与大慧的霹雳,诚为当代明显的对比。对于宏智之彻底于绵密的曹洞禅,大慧则以临济的棒喝君临天下。当宏智默默端坐于天童山宣扬曹洞禅接引一个半个时,大慧则东奔西走,席不暇暖,而受到当代一流士大夫之逢迎。对大慧之攻击,宏智不但未加以反击,仅作『默照铭』一篇作为酬答,而且于临终时「沐浴更衣,端坐告众,顾侍僧索笔作书,遗育王大慧禅师,请主后事」。大慧亦于「夜得书,即至山中,以十四日奉师全身,葬东谷塔」。古德的风范如此,吾辈实为望尘莫及也。

依『五灯会元』的记载,大慧(字昙晦,号妙喜或云门)为宣城(安徽宁国县)奚氏子,夙有英气,年十二入乡校读书。某日与同学戏耍,投掷砚台,误中老师的帽子,因而赔偿。回家后乃感叹说:「大丈夫读世间书曷若究出世法。」于是辍学而至东山慧云院事奉慧齐。十七岁受具足戒,偶读『古云门录』,恍如阅读曾习经书。因此前往依止广教珵禅师修行。又阅诸家语录,对五家门流之别,因有疑,遂游走四方,从曹洞诸老宿学得禅法。然后又到宝峰谒湛堂准禅师。湛堂见知大慧之非凡,乃收为侍者,开示入道的快捷方式。但大慧不认输,说出许多理由与师对质。这时堂和尚呵责大慧说:「汝曾未悟,病在意识领解,则为所知障。」当湛堂即将病卒时遗嘱大慧说:「吾去后当见川勤(圜悟),必能尽子机用。」

湛堂死后,大慧趋访张无尽,请其撰写堂和尚的塔铭。张无尽的门庭很高,本不易见人,但与大慧却一见如故,甚为投合,因此撰写「妙喜」的庵号给他。日后再会时,无尽也劝大慧往参圜悟禅师。至此,大慧始至天宁,而于某日听圜悟之说法。

这时圜悟说:「僧问云门:『如何是诸佛出身处?』门曰:『东山水上行』,若是天宁即不然。忽有人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只向他道: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大慧闻后大有所悟,虽然到达了「动相不生」的境界,但「欲坐在净洁之处」,因此圜悟开示他说:「也不易你得到这田地。可惜!死了不能得活,不疑言句是为大病。不见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须信有这个道理。」圜悟遂命大慧住于择木堂(朝士止息之处),做一个不理务侍者,因此每天得与士大夫一起入室参禅。每当大慧参禅时,圜悟即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问之。这时,若大慧想开口回答,圜悟即说:「不是,不是。」而不许大慧开口。如此,经过半年,某天大慧问圜悟说:「闻和尚当时在五祖曾问这话,不知五祖道甚么?」圜悟只笑而不答。因此大慧再进一步地问说:「和尚当时须对众问,如今说亦何妨?」这时圜悟不得已才回答说:「我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意旨如何?』祖曰:『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又问:『树倒藤枯时如何?』祖曰:『相随来也』」。大慧当下释然大悟说:「我会了。」因此圜悟再举几则公案诘问大慧,而大慧皆能「酬对无滞」。圜悟高兴地说:「始知吾不汝欺。」而将所著的『临济正宗记』授给大慧,俾掌记室。不久,令大慧分座室中教化众***。自大慧握竹篦教化学人后,四方丛林慕风而来参禅者甚众,因而一时名震京师。这时右丞相吕公舜徒奏请皇上赐紫衣,并赐佛日之号。

大慧的著作,除了『正法眼藏』六卷之外,另有门人集录的『大慧语录』十二卷、『大慧法语』三卷、『大慧普说』五卷、『大慧书』二卷、『大慧宗门武库』二卷、『大慧年谱』一卷、『大慧普觉禅师塔铭』等。

人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之所以用禅解,是代表文化深层的一种内涵。对于中国文化,如果不从禅的角度、内蕴、思想方面,就无法谈及。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一脉,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脉,中国的智慧体系不是宗教是文化。

禅解——是中国人内有的声音。禅是印度和中国文化的结晶,影响了中国、印度、中南亚。对于艺术本身来说是专业的,但是王老师从禅的角度、禅的精神,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作为一种思想,上下审势,才是一种全面的东西。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命脉没有断。

人是不死的,因为有不死的精神。

所谓的现代化是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继承下来的精华,展现于当代的现代化。现代化必然是经典的,升华在当代舞台上是现代化。

强调海明威最有名的《老人与海》,其***流行于当时那个年代。文以载道,所谓的文学,文学是为什么阶级服务的?真正的文学是文以载道。所有的文学是批判性的思想。西方的经典著作《哈姆雷特》,《倾城记》等都有内在精神,托尔斯泰等是整个***教文明,内在的文明,内心的声音,内心的创造。所以,不是人家好,是我们窝囊。文以载道,文学是体现着时代精神,一种呼之欲出的创作。

而看看我们现在的文学精神?曾有一人说“看一个国家是否兴盛,要看老百姓追求什么,景仰什么?”我们好不容易走出了原始,现在又回到了原始吗?文学到哪里去了?堕落到了什么程度?中国文学是文明所载道的。

道——游戏规则,德——遵守游戏规则。托尔斯泰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海明威是批判性的,美国文化承载着欧洲文明已经有上百年,为什么美国能超越它们?美国的精神是海明威的精神,美国军人的精神,老兵不死。他们只是衰微,海明威: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美国精神,5月花的精神。

承载着美国精神的海明威,海明威代表美国“铁汉子”精神,不是战天斗地,是与大自然搏斗,荣耀上帝。他们创造财富,他们创造文明,为了荣耀上帝。当然,海明威没有办法解决天主教的框框。

看下面一段文字:

在海上拚死拚活苦撑了两天一夜之后,拖回来的只是一具鱼脊骨。但是桑提亚没有沮丧,他想到只是怎样才可以弄到一枝更尖更昨的长予矛,回到海上去作更有把握的搏斗。他蔑视磨难过他的大海,还有战胜过他的鲨群。他没有为那不留残肉的鱼脊骨伤心。鱼脊骨又怎么啦!那鱼脊骨还有能象征一个断然的结局呢!它只应视作一个勇敢渔夫的光荣标记,表彰着他是同大海和鲨群搏斗过来的,虽无所得,但无所悔。只有有船和风,大海依旧是可供他驰骋的猎场。海明威有一句常常被人们引用的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他毕生致力于宣扬的这种“硬汉子”精神,在《老人与海》里得到了十分形象而生动的体现(岑桑《大公报》2005-3-6)。

是海明威的精神所在,是“悬崖撒手,自肯承当”,这是禅宗完成自我,回归自信的精神。人只有自信,才可以“虽千万人吾往矣”。再大灾难,随时归零。无论多么悲伤、多么绝望,还要重新过来。无论你多么成功,还要重新来一次。禅宗是归零的精神,放下了为了更多的承当,休息是为更远的长征。只要石头在,就不怕没有火种。只要人在,就不会被打败。当然,海明威的***,这也像屈原,一般人认为是消极、悲观的,错了!这是一种精神,像日本武士道,可以死得光荣。

在中国讲得是升华。中国人有死重于泰山,恰恰日本没有死轻于鸿毛。如果一个民族死都非常隆重,那么活得也必然庄严!这是成正比的。死不是消极,视死如归,海明威恰恰是用这种手段对抗生命,他不愿被癌症折磨的不具人样,所以***——生命被自己承担,勇者***取了***。

在中国智、仁、勇是三者合一的。在禅宗,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不要问国家给你什么,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要有对社会的承担,是一种回归,恰似铁汉子精神,是回归,是责任感。没有失败,只要有风,船,大海……是***教文明再现的精神。

美国文化是中西杂交的文化。当社会的灾难到来,***教就回来了。美国继承了印度的文明,美国的先贤了不起。

中国人也有这种精神。管制皇帝的是御史,史官,这种史官不管谁当皇帝,都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谁都不能违背。道儒释都是有内蕴的,皇帝称孤家寡人,任何皇帝都不得违犯。勾践忘了复国了吗?卧薪尝胆啊。

中国文化历史传承是一种精神感召。皇帝遵守天之道。诸侯有内蕴的。

通过禅解海明威,来了解美国的这种精神。

《老人与海》得到了世人的恭维,也正是这种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正如中国禅宗 “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的精神一样,当召日月。

真正中国的禅宗是六祖以后的东西,把禅落实于中国大地,是百丈怀海禅师,当时推广禅宗时,象美国的最早新教移民反抗英国一样。百丈禅师曾经讲:“***国内无禅师!”

“那么多庙子怎么无禅师?”

“不道无禅只道无师!”

百丈禅师力推改革,建立丛林制度,以劳动为主,“一日不耕,一日不食”。劳动者神圣,南泥湾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当时中国的丛林,遍布全国各地,日本人都学丛林制度。真正的禅,即为社会服务的,禅的教化,禅的教导,深入人心,解决实际问题的。

禅茶一味。茶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我们文化的根,茶道有几千字,现在日本有茶道。日本人把禅融于日常生活。海明威精神是向自然挑战,并不征服自然。禅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强调一种精神。禅是我来了,我看了,我做到了,尽到我的心。

成功是尽心而为之。成功下一轮是失败,失败下一轮是成功。禅是随时从新开始,随时归零。所以海明威只要还有风、还有船,就还能战胜一次。

美国文化是集大成,有自由、平等、博爱,当代主义的精神,美国是欧洲现代化的版本。所谓中国文化,儒道释诗词歌赋,一字不知儒家之耻,你还能专家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杂交的文化,永远是杂交。了解真正中国文化还要了解西方文化、西方历史,你要先了解世界才能本土化,中国文化是包容全世界的。

海明威的背景不要忘记,美国铁汉子精神,后面是***文明,是西部拓荒的精神,人与自然的较量,永不言败。

从海明威,从《老人与海》,了解西方优点是***教文明的内蕴。

我们不需要也不排斥宗教,问题是有适合中国的内蕴与精华,我们为什么抬错了棺材哭错了祖宗?

我们呼吁,必须把自己精华文化恢复,取其精化,去其糟粕!

无想僧尊者您好,善能为众生提出如此有意义的问题

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么?请看下文

一般修行人,不用四禅八定,稍微有一点欲界定的人都会

明白平常普通的享受简直不值一提,根本没有定中的快乐爽,不过耽着禅定中的快乐是犯菩萨戒的...要去发扬佛法

解救苦难之人的..........

而且世间的快乐有的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就算不相信地狱六道轮回之说,难道对王勃<滕王阁序>中所说的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有所体会么?

==================================

且看经典如何解释

楞严经佛对波斯匿王言:

"

1.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2.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

3.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

南怀瑾师在其楞严大义今释之序文中说的极好:

.......

世间事物,尽为心上浮尘。草草劳生,终是一团烦恼。"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 生前身后,众说纷纭,究不知其前因后果,为何而来者?虽尊为帝王,贱如蝼蚁,造运至老大,齿落面皱,发苍苍而视茫茫,莫不到此兴悲,无可奈何!不知身后何往,故有波斯匿王之问。此乃人生必有之境,个个如此,他人不问,唯独波斯匿王起问,恰恰点出富贵恋生,贫贱轻死之事实。话说虽为帝王,到此亦无能为力者。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可为暮鼓晨钟,晓谕天下。吾佛乃就其所问,当场剖解其见性之实相,三岁观河,与百年视水,同此真实。生老病死,但为形变,固有不变者在也。奈“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此一伏笔,乃石破天惊,引出以下八还辨见一大堆文章,无怪大众皆嗒然似丧其偶矣。系以诗曰:

华发无知又上颠,几回揽镜奈何天,

离离莫羡春风草,落尽还生年复年。

生死无端别恨深,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犹是童年过后心。

生死涅磐,皆如梦幻,吾辈何须求悟?何必成佛?又何以说众生皆为自性颠倒?吾佛经此一问,乃不借饶舌,直指真心,明白指出心性之体用,是弥纶天地,开物成务,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退而收藏于密,只在目前而人不识耳。乃有八还辨见,明示见性之真际。尘色本不迷人,人自迷于尘色。故吾佛指出“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要当人自见自肯,直达心性不动之道场。无奈明理者多,实证者少。

知解者多,行证者少。必须“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再苏,欺君不得。”若“心能转物,则同如来。”然后可以横身宇宙,去住自由,即佛即心,两不相涉。系以诗日:

碎却菩提明镜台,春光秋色两无猜,

年来不用观花眼,一任繁华眼里栽。

不汝还兮更是谁,儿时门巷总依稀,

寻巢犹是重来燕,故傍空梁自在飞。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