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庞斗智的故事主要内容_孙庞斗智的道理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22 0
  1. 孙庞斗智,歇后语故事
  2. 孙庞斗智 为什么庞涓敢只带精锐的轻装部队追赶齐军
  3. 孙庞斗智是什么意思
  4. 孙庞斗智:有谁知道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成语名称: 孙庞斗智 sūn páng dòu zhì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孙庞斗智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孙庞斗智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孙庞斗智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解释〗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孙庞斗智的故事主要内容_孙庞斗智的道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成语出处]〖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例句] 〖示例〗宁学管鲍分金,休仿~。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成语故事]孙宾和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后,庞涓辞师下山,任魏国上将军之职。翟向魏惠王举荐孙宾。庞涓忌妒,诬陷孙宾通齐,残忍地施以刖刑黥刑,又骗他录写《孙子兵法》十三篇,打算写完了他。庞涓家丁暗告孙宾。孙宾装疯,使庞不防,后得齐国大臣救助,逃出魏国。 孙宾至齐,被拜为军师之职,每一次用围魏救赵之计,在桂陵地方击败了庞涓统率的魏军。第二次,孙宾用减灶之计,将庞涓诱入马陵道,用乱箭将他射死。

百科解释如下:

孙庞斗智

义为孙膑和庞涓各用智谋相斗。是来源于《东周列国志》的历史故事。战国时期,庞涓设计让魏王残害孙膑。被砍了双腿的孙膑逃到齐国后为齐所用,在救赵之战中,田忌纳孙膑的围魏救赵、减灶计,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最终迫使庞涓马陵道***。  

目录 ? 孙膑斗庞涓 ? 成语孙庞斗智 ? 太平歌词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孙膑斗庞涓[回目录]

孙膑 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 庞涓 战国时期魏国人。在魏国任大将 故事来历 (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作“战国七雄”。以后要讲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

 魏国有一名大将叫庞涓,他指挥魏军打了不少胜仗,自以为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可是他心里明白,他的同学齐国人孙膑(bìn),本领比他强得多。据说孙膑是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13篇兵法。

 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他居心不良,安排了一条陷害孙膑的诡计。他向魏惠王(魏国国君)举荐孙膑,魏惠王很高兴地派人请来孙膑,共议国事。孙膑的才华处处显露出来以后,庞涓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谋反。魏惠王大怒要杀孙膑,庞涓又意讲情,结果孙膑被治了罪,剜掉了双腿的膝盖骨,成了残废。

 后来孙膑知道了这是庞涓的诡计,一怒之下,烧掉了即将写成的兵书,装成疯癫,麻痹庞涓,再设法逃脱虎口。

 恰好齐国的一位使臣到魏国办事,偷偷把孙膑藏在车内,混过了关卡,带到齐国。

 齐国国君十分敬重孙膑,想拜他为大将,孙膑极力推辞:“我是个受过刑的残废,如果当了大将,众人会笑话的。”齐威王就让他作军师,行军时坐在有篷帐的车里,协助大将田忌作战。

 在孙膑的策划下,齐军连打胜仗。公元前342年,庞涓带魏军攻打赵国,田忌、孙膑率齐军救赵。但孙膑指挥军队不去赵国,而直接攻打魏国。

 庞涓得到情报,忙从燕国撤兵赶回魏国。路上庞涓观察齐军扎过营的地方:第一天的炉灶数,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第二天的炉灶数,够5万人吃饭用的了;第三天的炉灶数,只够3万人吃的了。庞涓放了心,笑着说:“我就知道齐兵都是胆小鬼,到魏国才3天,10万大军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齐军。

 魏军一直追到马陵(现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渐渐黑了,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很窄,两旁都是深涧。这时,有士兵报告:“前面山道都用木头给堵住了。”庞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树没被砍倒,大树上还有一大片树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还写着字。庞涓命人拿火把来,借火光一看,他大惊失色,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落款是“孙膑”。 庞涓想撤兵已来不及了。这时四面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齐射来,齐军已把魏军团团围住了。庞涓身中数箭,他已无路可走,就在树下自刎了。

 原来孙膑使用诱兵之计,一路上造成齐军逃散的像。他料定了庞涓会在追到马陵,早在此处设下了埋伏,他吩咐士兵:只等树下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

 孙膑的名气传遍了诸侯国,后来孙膑不愿再作官,就隐居去了。但他写的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两人相争 孙膑谦虚勤奋,深悟兵法真谛,又纯朴厚道;庞涓则生性奸诈,仅得兵法皮毛,又贪恋功名。后来,孙庞同投魏国,皆辅佐魏惠王。庞涓嫉贤妒能,唯恐失去宠信,于是设计陷害孙膑,孙膑惨被剔骨黥面。庞涓还以巧言蒙蔽,欲骗孙膑所学兵书。幸亏童仆实情相告,孙膑才如梦方醒,佯装疯癫,保全性命。后得齐使搭救,侥幸逃到齐国。

 田忌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孙膑仅略施小计,已让齐威王折服。当时天下大局,魏国***侯革新,正崛起于三晋大地;齐国任邹忌为相,逐渐复苏昔日锋芒。齐魏直接交锋,已经不可避免。不久,一场同窗间的恩怨,借助齐魏争锋背景,演绎出了孙庞斗智。

 ———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统兵攻赵,一路长驱无阻,直抵赵都邯郸,齐国决定救赵,拜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孙膑审慎把脉战局,指出应“批亢捣虚”,提出要“围魏救赵”。稍后齐佯攻平陵示弱,主力却奔袭魏都大梁。经过喋血鏖战,庞涓攻克邯郸,却又被迫回师,解救大梁险情,但归途到桂陵时,遭到齐军的伏击,庞涓率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到魏国。

 ———马陵之战。公元前340年,魏将庞涓举兵攻韩,韩国岌岌可危,哀求齐国救援。孙膑再献奇谋,既许齐必救韩,却又隔岸观火,待韩魏疲惫时,突然猛攻魏国。庞涓不敢恋战,急率魏军主力,回师殊死决战。孙膑因势利导,以强示弱,以减灶诱敌,在马陵预伏重兵,并将一棵大树剥掉树皮,用黑煤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时值深秋黄昏,庞涓狂追至此,隐见文字模样,于是燃火观瞧,熊熊火光之下,庞涓既看清了文字,也看到如蝗弩箭。他仰天长叹,自刎于树下。10万魏军全部覆灭,国势由此一蹶不振。

 庞涓死得其所。他内心狭隘阴暗,缺失为将胸襟;他性格傲慢轻狂,缺少为将胆识。随着孙庞斗智终结,魏国的强国梦想,画上了残破句号。自此魏国再也无力扩张,战国进入秦齐并霸阶段。

成语孙庞斗智[回目录]

成语资料 注音sūn páng dòu zhì

 解释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钩心斗角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钩心斗角

 同韵词归之如市、青藜学士、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一依旧式、点指画字、才华盖世、伤时感事、及锋而试、质非文是、不宁唯是、......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兵法***鬼谷子的***庞涓设计让魏王残害他的师弟孙膑。被砍了双腿的孙膑逃到齐国做大将田忌的军师。魏王派庞涓去攻打赵国。田忌纳孙膑的围魏救赵、减灶计,迫使庞涓撤军并追至马陵道齐军的埋伏圈***身亡。 词语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成语示例 宁学管鲍分金,休仿孙庞斗智。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太平歌词[回目录]

天下云游四大部洲,

 人的心好比长江水自流。

 君子人交友淡淡如水,

 小人交友蜜里调油。淡淡如水人情在

 ,蜜里调油不到头。交朋友总学桃园三结义

 ,莫学那瓦岗寨上断香头。前七国有一段孙庞斗智,

 那也是君子小人水不容油。云蒙山有一个水帘洞口,

 鬼谷仙师要把徒收。孙膑庞涓结了一拜,师兄师弟共把道修。

 那庞涓鼠耳鹰腮多奸诈,老仙师赶他下了山头。留下了孙膑把桃园看,

 来了个小小的白猿把桃偷。孙膑念他是孝顺子,忙把仙桃赠猿猴。白猿把天书托在手,

 赠与三哥把道修。孙膑把天书全读透,又谁知塌天大祸震当头。庞涓在魏国招了驸马,约请三哥统貔貅。

 好一个孙膑多么忠厚,哪知道天罗地网要把口收。刖去了双膝留下活口,装疯卖傻在十字街头。到后来齐国救走了燕孙膑,

 百万大军报冤仇。庞涓来到了马陵道,观则见大树以上把皮抠。上写着庞涓命丧此,今日要报往日的仇。三爷摆手说放箭,弓声响亮射贼酋

 。马陵道箭攒了庞驸马,

 苍天不把恶人留。争名夺利终何用,

 富贵荣华又怎么到头。阎王爷好比打鱼的汉,

 无常小鬼把人勾。生死簿造定三更死,谁敢留你日当头。

 穿白带孝给活人看,谁管你家财万贯作过王侯。花棺彩木量人的斗,

 万顷江山一个坟头。今晨看罢了桃花柳,明晚又看月当头。为人但把良心正,恶鬼敲门也不发愁。家中孝顺二父母,何必到西天去把佛求。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403600.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v79251.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孙庞斗智,歇后语故事

孙什么斗智:孙庞斗智。

一个成语,释义是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孙:孙膑;庞:庞涓。孙庞斗智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讲述了孙膑和庞涓两位智者在战国时期进行了一场智慧的较量。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和演绎。

孙膑和庞涓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们曾经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两人虽然师出同门,但性格和才智却大相径庭。孙膑为人忠厚,注重策略,而庞涓则心胸狭窄,善于权谋。

故事开始于庞涓出仕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他自认为才华出众,便向魏惠王推荐孙膑,希望孙膑能为他所用。然而,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担心他会取代自己的地位。于是,他设计陷害孙膑,使得孙膑被剜去膝盖骨,并被关入大牢。

然而,孙膑并没有放弃,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功地逃出了监狱。为了报仇雪恨,孙膑前往齐国寻求帮助。在齐国,他得到了重用,并被任命为齐国的军师。

齐国与魏国素来不和,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孙膑的策划下,齐国出兵攻打魏国。庞涓率领魏军迎战,但面对孙膑的计谋,魏军节节败退。最终,庞涓被围困在马陵道,被迫拔剑自刎。孙膑的胜利不仅为他自己报了仇,也展示了他的智慧和谋略。他的名声传遍了战国各国,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孙庞斗智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才是最强大的武器。相比于权力和暴力,智慧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使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获得胜利。此外,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不要嫉妒他人,不要因为嫉妒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我们应该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不要让嫉妒破坏我们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也应该学会用智慧和谋略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从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学会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机会并制定有效的策略。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不要让嫉妒和仇恨破坏我们的关系。

总之,孙庞斗智是一个富有启示意义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同时,这个故事也教给我们如何用智慧来解决问题,使我们成为更加明智和成熟的人。

孙庞斗智 为什么庞涓敢只带精锐的轻装部队追赶齐军

孙庞斗智——你死我活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东周列国志》第87回至89回。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庞涓攻打赵国。齐国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取“围魏救赵”的办法,挥军直捣魏阳都大梁。庞涓慌忙退兵,途中遇见孙膑指挥的齐军。两军大战,魏军大败。后来庞涓率军攻打韩国。孙膑又带兵直捣庞涓的老窝。庞涓无法,只好退兵。孙膑运用“添兵减灶”的计策,引诱魏军来追。结果庞涓中计,连夜追赶到马陵道,只见一棵大树上写着:“程庞涓死于此树下!”这时,埋伏在两边山上的齐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拨剑自刎。

现在,人们用这句歇后语形容双方斗争非常激烈,决定着双方的生死存亡。

孙庞斗智是什么意思

答案:膑使兵法“强而示之弱”,分期减灶,残兵像!使庞涓轻敌中计。

故事: 公元前341年,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膑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当大部队赶来的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察看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次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大军行动较慢,为了早日追上不断溃逃的齐军,庞涓只带精锐的轻装部队先行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给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露出一条树瓤来,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趁着火光一瞧,那树瓤上面写的是:“宠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兵士。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

齐军乘胜大破魏军,把魏国的太子申也俘虏了。

孙庞斗智:有谁知道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孙庞斗智意思如下:

孙庞斗智,汉语成语,拼音是sūn páng dòu zhì,意思是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兵法***鬼谷子的***庞涓设计让魏王残害他的师弟孙膑。被砍了双腿的孙膑逃到齐国做大将田忌的军师。魏王派庞涓去攻打赵国。田忌纳孙膑的围魏救赵、减灶计,迫使庞涓撤军并追至马陵道齐军的埋伏圈***身亡。

孙膑:

字伯灵,华夏族,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64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宋武庙72将之一。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

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后得齐国使者帮助潜逃入齐,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获胜,被荐于齐威王。周显王十六年(355年),齐威王欲任孙膑为将,孙膑以“刑余之人”而辞谢。二十七年,因魏将庞涓率军攻韩,韩向齐求救,孙膑又以军师身份偕将军田朌、田忌、田婴等率军救韩。

孙膑既在战争实践中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围魏救赵”,又给后世留下了反映时代特点和战争规律的杰出军事理论。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运用、阵法研究、将领条件等均有阐述。

庞涓:

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让他遭受了膑刑。魏惠王二十八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救韩,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中伏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史称“马陵之战”。

说的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孙膑和庞涓分别是齐国人和魏国人,拜师路上偶遇,并结为兄弟,同拜师鬼谷子学艺,学习兵法,孙膑和庞涓两人性格却不相同,孙膑为人善心实在,庞涓为人险恶人心狠,学艺中听到魏国正在招贤纳士,庞涓觉得机会来了,自己学的东西足可以独当一面,可以得到***厚禄和国王的赏识,庞涓走后,在魏国当了军师,后孙膑又学得鬼谷子的孙子兵法和孙武子的兵书十三篇,后经墨子之徒秦华礼推荐给魏国,和庞涓一同做军师,庞涓写信请孙膑来魏国,后来发现孙膑比自己的才华高,便心生恶意,设计谋害孙膑,使得孙膑膝盖骨被挖掉,并想把兵书十三篇得到手后,便将其除掉,后被孙膑察觉,腿跑不了便用兵不厌诈之计“装疯“”忍辱负重拖延时间,后被秦华礼等人救出魏国,赶奔齐国,后孙膑在马岭道用兵,庞涓中计,拔剑自刎,也是个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