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厌离心,厌离心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31 0
  1. 什么是佛教的“正法,像法,未法”三个时期
  2. 佛教中灭情欲的佛经有哪些?
  3. 佛教达成愿望的咒语
  4. 佛教:世间法是什么
  5. 佛教!家庭不幸该念什么咒

“直接的回答就好”楼主这句话说得最到位!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讲道过:直心是道场!

释迦牟尼佛制定戒杀的戒律是为了给处在小乘阶段的学人予以方便的。规定在小乘没有学习圆满或者即使小乘学圆满了也不肯进趣大乘的时候是决不可以起杀心、破杀戒的,否则在佛的角度上就会给予非常严厉的惩罚的。

佛教厌离心,厌离心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乘阶段的学习是以自利为主的,自利不成便无法自立,就更无法利他。而佛菩萨的最终目的是完全利他的,利他的心态就叫慈悲心,因此佛菩萨一直是要求“对一切众生要慈悲”的!

只要学人圆满了小乘的修学便能够自立了,这就代表这时的学人是有了利他也就是有了慈悲众生的能力或叫基础。

圆满了小乘又愿意利他的学人,就叫大乘学人。大乘的根本就是慈悲心,但是要注意的是慈悲相,是代表不了慈悲心的。也就是说,比如判断某个人有没有慈悲心是不能仅凭此人有没有个慈悲的样子来做唯一的标准的!

以此释迦牟尼佛在给大乘学人制定的戒杀戒律中就要求这时的戒杀是要以利他为目的!

这一点对于无法完成圆满自利的我们来说是根本没有办法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但这一点是能够触动普通人的良知的。

大乘戒律中要求如果杀能够为其而不是为自己带来根本的利益,那就必须去杀!否则坚决不可以杀!!但这一杀的后果是自己的既得利益要全部归属于被杀者,并且自己日后还要遭受对方来杀自己的回报。唯一所得到的就是来自佛菩萨方面的认可和帮助,如果对佛菩萨没有足够的认知又会有谁会去选择这么“麻烦”的手段呢?

注:这一杀必须客观的保证对方能得到根本的利益,而佛法所认定的根本是慧命,性命于慧命相比是次一等级的,所谓舍身取义便可见其中一斑!

什么是佛教的“正法,像法,未法”三个时期

有回向,上座部只承认过去七佛。

回向一般都是回向涅槃

以下是查到的资料

三、 回向含义的演变

(一)原始佛教时期之回向义

1.回向于涅槃

在《阿含经》典中最早的回向思想,大抵上是以回向涅槃为主,如在《杂阿含经》(大正2,卷21(561经)、26(656经)、27(726、727、738、741、742、744~747经)、28(764经))中,谈到修三十七道品时,世尊便告诉***们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舍,如前已说,是涅槃的别名。为什么世尊要***们回向呢?出家修道者,发厌离心、愿离三界烦恼的系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如何去维护这份发心,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因此,世尊才多次叮咛***们要回向于解脱上,而非为其它的人天果报。所以,回向可说是维护发心,令之长久持续不变的一个重要方法。不断的回向也等于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莫忘当初的发心,如此小心翼翼的维护著它,不让它轻易的退失,乃至无明与贪爱断尽,达到涅槃的境界为止,这才是回向的作用所在。这样的回向,是原始佛教中所常见,也是佛教原有的特色。

2. 决定业报与往生善趣

回向于出世间是《阿含经》的主要目的,但也有回向于世间果报,如《杂阿含经》卷48,有六天女劝一位来至拘萨罗国,名叫粗牛的弹琴人说:

若男子女人,胜妙衣惠施,施衣因缘故,所生得殊胜,施所爱念物,生天随所欲;见我居宫殿,乘空而***,天身如聚,天女百中胜,观察斯福德,言回向中之最。(大正2,353b26~354a22)

这是赞扬生天的殊胜,鼓励人们要回向于彼。此处回向与阿含中所见一般回向义显然有别,然即使是世间福报的回向,仍是不出“自作自受”的范围,尚见不到回向他人之义。另外,在谈论到业报问题的时候,有说随重业、随习气、随忆念[16]来决定果报的定向,而回向也是有决定果报趣向的作用,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提到说: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往生,是名决定报业。若业非增上心作,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报业。(大正1,893a27~b18)

所以,平时除了积极修善,累积一切福德资粮之外,发愿回向于善趣也是相当重要。这犹如《杂阿含经》卷33(大正2,237b28~29)中,佛告摩诃男说:“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大树是倾往东方而长,若有一天被砍下,它一定会往东方倒。同样的,若人经常将所修的善业回向于善处,死后即得往生于彼处。发愿与回向往往都是相提并论,发愿可说是欲心所,回向则是将目标设定;有了欲求的心,再加上目标的确定,这才能决定未来的果报如何。

此义之回向与回向涅槃有相似之处,其中差别只是一者是回向人天善处,一者是出世间解脱处。然二者皆是指意志、意向所趋,功德力之集聚,导归一处之意。

3. 布施与回向

在早期的印度,布施已成为了民间的一个重要的风俗民情。许多宗教无不提倡人们要布施,人民也认为这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福报,来生生于天上,甚至能消除所作的罪业。[17]尤其是在婆罗门教中,透过某种宗教的仪式来行布施供养婆罗门(Brahman)或天神(Deva)是能得到很大的福德。佛教兴起后,这一种观念仍然持续不变,在佛教的经论中也是频频的出现与布施有关的故事,如释迦佛的本生故事等,不少都是与布施有所联系。因此,回向与布施也构成了严密的关系,如《中阿含经》说:一位拘娑罗国王的儿子名叫长生童子,正当其父王面临敌国威胁的时候,他劝导波罗奈城中诸贵豪族们一起布施修福,“以此施福愿拘娑罗国王长寿,令安隐得解脱”(大正1,534a23~25)。又如《南传增支部》中说:毗沙门大王(Vessana maharaja)请难陀母优婆夷,将诵经及供僧的功德回向给他,如彼言:

…“(难陀母:)善哉贤友!依我所诵之法门,是为送卿之礼物。”“(王:)善哉姊妹!此乃给我之礼物。明日以舍利弗、目犍连为上首之比丘僧伽,未食朝食而将来毗努建达伽村,供养其比丘僧伽已,即称为我之布施,而此乃为给我之礼物(maman dakkhinam adisyyasi)。”(汉译南传,增支部经典四,第22册,p.26=Avguttara iv, p.63~67)

又在《杂阿含经》卷37(Angutara Ⅴ, p.269; 汉译南传,第25册,p.193)中,也提到一位名为生闻的婆罗门请教世尊说:

瞿昙,我有亲族极所爱念,忽然命终,我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受不?(大正2,272b12~18)

这是为已故的亲属布施,彼是否能得到利益之问题。如此以布施功德回向与亡者之事,在南传《饿鬼事》中,多处可见。例如《郁婆利品》中的《舍利弗母鬼事》:

我子(舍利弗)!为我而布施,布施回施我; 如是而为者,解脱食脓血。慈悲舍利弗,闻母之所言,以语目犍连,且阿那律,又告劫宾那。共作四小屋,施舍四方僧,小屋与饮食,为母献布施。刹那现献果,饮食及衣服,则为布施果。衣服与饮食,此是布施果; 彼女著美服,上衣迦尸绢,诸色之衣服,而近舍利弗。(Petatthu p.14;汉译南传,小部经典三,第28册,p.14)

《饿鬼事》是南传《小部》的第七部,其中内容与《杂阿含经》中,目犍连尊者遇鬼之事显然是有关系。[18]在《杂阿含经》中并没有谈到如《饿鬼事》中那样,以布施僧众的功德可以增长饿鬼的福报,只是说明了他们的业果因缘,并劝导他们改过向善。反之,在《本缘部》的《撰集百缘经》卷5〈目连入城见五百饿鬼缘〉(大正4,224a~225b)中,才有谈到如饿鬼求助于目连尊者,愿尊者从彼亲里求索财物,用设肴膳请佛及僧,令他们能够脱离饿鬼之身的例子。由这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却有不尽相同的内容,即后者已有包含了回向的思想,就和《饿鬼事》一样。到底回向的思想是否就是属于后期才有,其实也不尽然,如前所引,可知功德回向与他人早在阿含中已经存在,只不过阿含比较偏重于个人的修持,所以在遇到鬼时也是为他们说法,令他们生起惭愧,忏悔的心,从而才能障除福增。关于功德回向与他的例子虽也有谈及,相对之下似乎是少之又少。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似乎可确定功德回向他人之回向义,在《阿含经》中早已存在,后头大乘重在回向他人之回向义,应是其来有自。

(二)部派佛教时期之回向义

1. 继承阿含之说法

原始佛教的时代,是以佛所说为***们修行的准绳。佛入灭以后,则由***们将所闻的教说结集成经(sutra),直到部派佛教,又将所结集下来的经典作更进一步的论究与整理,其中最庞大的论著可说是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大致上,阿毗达磨论的回向可说是继承《阿含经》的说法,如《大毗婆沙论》中随处皆可见到像以下的语句:

1. 谓从布施。乃至七处善。皆以回向解脱。(大正27,30c28)

2. 诸仁者念等觉支是我世尊自觉自说依厌离灭回向于舍。(大正27,154a17)

这样的理念不但在有部论中得见,而且还引用了“回向”之词,同时论中更扩充其中的内容,强调回向的重要性,如《大毗婆沙论》这样提到:

摄受正念而不回向解脱。谓求生天欲乐等故受持禁戒。世尊说彼所受律仪,虽是胜业而不获大果。若有根本业道净近分亦净,非恶寻思之所损害。摄受正念回向解脱。世尊说彼所受律仪,是殊胜业能获大果。(大正27,648b7~11)

所以,无论是行持任何的善法,甚至能持受很多的戒律,表面上身、口、意非常清净,若不回向于解脱,一心只求生天,则不得涅槃大果;反之,若是小小的善业,乃至根本或少分戒,若是都能回向于解脱的话,将来必会出离生死轮回,证得涅槃。由此更加证明佛教所谓回向之本来精神。

有关《阿含经》中所说的生闻婆罗门请教世尊布施回向已故亲人之问题,有部也有记载,同时还作了更详细的解说。在《大毗婆沙论》卷12中就说道(详细内容于“回向之可行性”一章说明,故此处略引):

…遂集亲里,请诸沙门婆罗门等,设大施会,愿此资彼舍苦受乐。尔时饿鬼于自住处,见如是事,于自亲里生眷属想,于其财物生己有想,即时欢喜;于福田所,生信敬心;于其所作起随喜心,便离重苦,由此因缘祭祀则到。…(婆沙大正27,卷12,61a)

早期在《阿含经》中仅提供了微小的讯息,以证明布施功德回向于饿鬼趣的可能性,现在有部作了更进一步的解说与分析,并也举出当时其他论师的意见。由此可知,回向与众生的论题不但是在原始佛教即已存在,同时在部派时期中也是受到诸论师们的关切,进而成为讨论的对象之一。除此之外,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22中,也提到以诵经福德回向于诸天龙神,以求援助,如其言:

法与(比丘尼)报曰:“贤者,仁等但去至彼边城必当得胜,然每于宿处诵三启经,既于其夜通宵诵经,称天等名而为咒愿,愿以此福资及梵天,此世主帝释天王,并四护世及十八种大药叉王,般支迦药叉大将,执杖神王所有眷属,难陀乌波难陀大龙王等。”(大正23,753c17~23)

虽然文中没有正式引用“回向”这样的语词,可是从内容中所说:愿以诵经的福德资助诸天神,盼望他们能够被荫众生。这类似南传的《鱼群本生谭》,菩萨将布施鱼群的福德供养河神之后,便蒙其恩泽。又如南传《长阿含经》所说:供养于诸天,便能受惠

佛教中灭情欲的佛经有哪些?

宇宙万法随业力而运转,佛法是生灭法,也一样随众生业力、因缘而生灭。

据说释迦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也有人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根据《像法决疑经》、《大集月藏经》等诸大乘经典,将佛教法运分为三期,即正法、像法与末法。每一期法运各具特点。经云:“正法一千年,持戒得坚固;像法一千年,禅定得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又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而得度生死。”正法、像法、末法,这皆是众生的业报所感现的。正法时代,古人的福报广大、深厚,智慧也高,地里的水犹如牛奶那么有营养,每一处的水皆是如此。等到像法时代,所喝的水就没有那么营养美味了。现在是末法时代,所喝的水,不仅没有营养,还都含藏着很多种的毒质。

从佛法原理上讲,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是根据众生共业、众生心念的特征而划分的。所以,是相对的。心正,则正法现前;反之,心邪,则魔法现前。依佛陀教诲奉行,就是正法;随顺自身业力,就是魔法。

禅门中有句话说:「日日是好日。」既可说:「日日是好日。」则谓之为:「天天都是佛诞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所以今天这场***,可说是为那些尚未学佛,或对禅不是很了解的人而举办的。故以下的开示,亦可以说是为他们说的。

有很多人皆曾在佛书里,看到这种说法:「佛教之正法,住世有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则一万年。」如以时间推算,佛陀据学者考证是诞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成道于公元前五三0年,涅盘于公元前四八六年;距今皆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所以现在照算应属于末法时期。

有人说:「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即使有修也无所证。」亦有人说:「在末法时代,只能单修某种法门才能成就;若修其它法门,则离道愈远。」于是在距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们要问:一、当今之世,是否仍有正法可言?二、当今修行还能成就吗?三、该修何等法门,才能成就?以上问题,若只以时间的距离来考量;而执着于现距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必属于末法时代,则大众不免要悲观了。

然而我们不妨以另个角度来看,即从正法、像法与末法最初之定义──以众生发心学佛的因缘与其所修学之法门,来分辨何为正法、像法与末法?则我们将有较明确的指针:

一、正法:所谓「正法」,乃以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因为见到人生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于是为了替众生寻求一条解脱之道,而发心修行。因此,所谓发出离心者,即是要发厌离生死痛苦和迷惑烦恼之心。其次,发菩提心者,「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要觉悟人生为何有很多痛苦?这些痛苦的根源在那里?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将之消除?

痛苦的根本,依佛经所说,乃源于众生的我见、我爱。因此,灭苦的方法,乃在于放下对自我身心的执着。一个人若愈自私自利,必然愈痛苦与烦恼;相反地,若能从小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则能消除烦恼而得到自在。因此要修行,首得弃除我见之根本,及放下对身心我所的贪恋与执着。

由是,正法时代所常用的修行法门,乃以「四念处」为根本。而四念处就是体观我们的身心,是无常、非乐、不净、无我,虚伪幻化;因而产生厌离心。若能由此而心无所倚、无所求,即能自在。这也是说,如果我们能以发出离心、菩提心为学佛之初衷,更以弃除我见、贪欲而修行;则即使在离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还仍是在正法的时代里。

二、像法:「像」就是外表虽有模有样,却无其精神内涵。这是说,像法时代的众生,并不是从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只是依随着自己对三宝的情感而来亲近三宝,而来修学佛法。譬如有些人,原不觉得人生有什么痛苦,因此,也不费心于求解脱;但是当他到了寺院,觉得那里气氛很好,满清净安详的,于是慢慢的也就亲近三宝了。也有些人因见到出家众时,觉得他们很慈悲、宽厚,于是也渐走上学佛修行的道路。有些人从小在佛教家庭中长大,于是耳濡目染,不自觉也成为佛***了。更有些人因希望在生命中,能寻找个归宿、寄托或强而有力的保护者,所以也寻到佛教里来了。

以上的信众,虽也在寺院或佛教团体里,口中跟着大众,谈着「空」、「无我」的道理;身体也和别人一样,勤苦地诵经、念佛、打坐、礼忏。但是佛教的一切法门,对他们而言,其实并不受用;这是因为他们最初所发的心,并不和佛法相应。真佛法要以出离三界、解脱生死为初衷;但以上信众乃以「情」为出发点(为对三宝的情,而非世间的情)。所以外表虽有模有样,内在的精神却和佛法不相应。因此,像法时期,虽修行者众,但证果者却很少!

三、末法:「末」就是枝末的意思。以一棵树为喻,正法如其根本;像法如其枝干;而末法者乃末梢也。在末法时代的众生,更不再发出离心与菩提心。这些人皆只为现世的安乐而修学佛法,所以在末法时代,很多人特别喜欢谈感应,唯希望佛、菩萨多给自己一些甜头。他们绝不用心于如何消灭我见、我慢,而只努力于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增长。因此,在末法时代中,虽例行的「***」仍很多,却是有「会」而无「法」。

这也就说,在末法时期,多数人唯把三宝当成护持现世安乐的工具,而非真心地欲修行解脱。所以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愈修行愈着魔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最初的发心,即和魔相应。这种以欲望、贪婪之心而来修行;则欲之所在,便是魔之所存也。所以着魔,并非外面有个魔来让我们着,而是我们本身就是魔!

综上所说,正法、像法与末法的分别,乃是以我们的发心和行门而作考量;至于时间的五百年、一千年或二千五百年,并非重要的因素。

若以今天这场***为例,诸位是发什么心来参加的呢?是发菩提心、出离心?还是以为自己是三宝***,所以理应参加佛诞***?或是心想:这种场面一定很热闹,有看的、有吃的,不去参加,太可惜了?如果你是发出离心来的,或希望在此听一些法师的开示,那你仍属于正法时代的众生。如为三宝有事,***应该全力护持而来参加,则属于像法时代的众生。如为了可以看、可以吃,又可带些佛水回去保平安;那无疑地是属于末法时代的众生。

佛诞之可贵,乃为佛使正法住世。如《法华经》所云:「佛以一因缘大事,而示现世间;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如正法不能住世,那佛诞对我们便失去它原有之意义。所以,庆祝佛诞节,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心受持佛法、弘扬佛法。让正法所在之处,即是佛法身所在之处。由是而言:「日日是佛诞日,处处是佛诞处。」对真修学正法的人而言,应无一天而非佛诞。故于今天的佛诞日,我们更应发愿:努力修持、弘扬正法,要让佛法的光明遍照世间的每个角落。愿大家以此共勉!

佛教达成愿望的咒语

《杂阿含经》节录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

佛告聚落主:‘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爱欲为本,欲生、欲集、欲因、欲缘而生苦……。若有四爱,念无常变异者,则四忧苦生;若三、二,若一爱念无常变异者,则一忧苦生。聚落主!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即说偈言:

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

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

众生随爱想,以爱想为住;

以不知爱故,则为死方便……

若知所爱者,不于彼生爱;

彼此无所有,他人莫能说。

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能为众生障、为盖、为胶、为守卫、为覆、为闭、为塞、为闇冥、为狗肠、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住来流驰,无不转时。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众生谁所生,云何常驰求?

于生死轮转,何者为怖畏?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众生从爱生,心意驰不停;

众生处生死,苦为大怖畏!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婆罗门涅槃;

嫌怖久弃舍,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多闻圣***云何依离邪*、断邪*?

多闻圣***作是思惟:‘邪*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邪*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天及诸智梵行者,道说我戒,诸方悉当闻我恶名。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如是邪*者受此恶报。现世及后世,我今宁可依离邪*、断邪*耶!便依离邪*、断邪*。’

《长阿含.***经》节录

阿难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未受诲者,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相见。’

阿难又白:‘设相见时,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共语。’

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

佛言:‘当自捡心。’

《增一阿含经》节录

宁以火烧铁锥而烙于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

是时阿难白世尊曰:‘当云何与女人从事?然今比丘到时,著衣持钵,家家乞食,福度众生。’佛告阿难:‘莫与相见。设与相见,莫与共语;设共语者,当专心意。’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莫与女交通,亦莫共言语;

有能远离者,则离于八难。

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女人臭秽不净,二者、女人恶口,三者、女人无反复,四者、女人嫉妒,五者、女人悭嫉,六者、女人多喜***,七者、女人多嗔恚,八者、女人多妄语,九者、女人所言轻举。是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恶之行。

女人有五力轻慢夫主,云何为五?一者色力,二者亲族之力,三者田业之力,四者儿力,五者自守力。是谓女人有此五力。比丘当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轻慢夫主。设复夫以一力,尽覆蔽彼女人。云何为一力?所谓富贵力也。夫人以贵,色力不如,亲族、田业、儿自守,尽不如也。皆由一力,胜尔许力也!

女人有五欲想,云何为五?一者、生豪贵之家,二者、嫁适富贵之家,三者、使我夫主言从语用,四者、多有儿息,五者、在家独得由己。是谓,女人有此五事可欲之想。

《善生子经》节录

*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撰集百缘经》节录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能离恩爱者,永断无怖畏。

《贤愚经》节录

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别、县官之恼,转相哭恋,伤坏心肝,绝而复苏。家恋深固,心意缠缚,甚于牢狱。

《杂宝藏经》节录

*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

欲为不净,如被屎聚。

欲现外形,薄皮所覆。

欲无返复,如屎涂毒蛇。

欲如怨贼,诈亲附人。

欲如借,必当还归。

欲为可恶,如厕生华。

欲如疥疮而向于火,爬之转剧。

欲如狗啮枯骨,涎唾共合,

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厌足。

欲如渴人饮于碱水,逾增其渴。

欲如段肉,众鸟竞逐。

欲如鱼兽,贪味至死,其患甚大。

《大庄严论经》节录

色缚于凡夫,五阴悉羁系,

生能缚于物,死缚亦复然;

今身至后世,未始不系缚,

轮回羁缚中,数数受生死。

佛说聚会者,必当有离别。

一切有为法,悉皆是无常,

无常火炽然,烧灭于三有。

爱我者极多,我爱亦不少,

我今皆能舍,如此爱著等。

生死黑闇处,轮回险阻中,

亲亲更相恋,恶见于乖离;

无常无悲愍,破坏使别离,

恩爱无别离,不应求解脱。

展转相亲爱,相恋转善厚,

毕竟必别离,以是因缘故,

智者求解脱,都无所遗恋。

《法句譬喻经》节录

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

以*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

心念放逸者,见*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

觉意灭*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

昼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见女欲污露,想灭则无忧。

女人之好,但有脂粉,芬薰众花沐浴涂香,著众杂色衣棠。以覆污露,强薰以香,欲以人观,譬如革囊盛屎,有何可贪?

妖蛊女人有八十四态,大态有八,慧人所恶,何谓为八? 一者嫉妒,二者妄嗔,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厌,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为八大态。

《道行般若经》节录

在家者,与妇人相见,心不乐喜,常怀恐怖。与妇人交接,念之恶露,臭处不净洁,非我法也,尽我寿命不复与相近,当脱是恶露中去。譬若有人,行大荒泽中,畏盗贼,心念言:‘我当何时脱出是厄道中去?’当弃远是*泆畏惧,如行大荒泽中,亦不说其人恶。

《修行道地经》节录

……道迹自念:‘我身不宜习于*欲,如余凡夫说情欲秽,乐于无欲,灭尽炽然,习恶露观,昼夜不舍。习如是者,*怒痴鲜,得往来道。一返还世,勤断苦源。已得往还,于诸爱欲无起、清净,*怒痴薄;心尚未断,故有恼患。譬如男子有妇,端正、面貌无瑕,以诸璎珞庄严其身,夫甚爱敬。虽有是色,*鬼非人也,唯人血肉以为饮食。有人语夫:“卿妇罗刹,血肉为食。”夫不信,人数数话之,夫心遂疑,意欲试之。夜佯卧出,轩声如眠;妇谓之寐,窃起出城,诣于冢间。夫寻逐后,见妇脱衣及诸宝饰,却著一面,面色变恶,口出长牙;头上焰烧,眼赤如火,甚为可畏;前近死人,手掴其肉,口啮食之。夫见如是,尔乃知之非人是鬼,便还其家,卧于床上。妇即寻还,来趣夫床,复卧如故。其夫见妇庄严璎珞、面色端正,尔乃亲近。使念之,在于冢间啖死人肉,心即秽厌,又怀恐怖,得往还道;若见外形端正殊好,*意为动,设说恶露、瑕秽、不净,*意为灭。’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菩萨应当先观犹如水月,水动月动,心生法生,贪欲之心亦复如是,念念不住,速起速灭。

复观犹如蟒蛇,在旷野中,嗔毒发时,头如荫盖;行人热逼,投此盖下,为毒所触,因致命终。

贪欲之人亦复如是,行于生死旷野碛中,妄见欲境,生染著心,欲想才起丧失禅定,是耶名为贪欲障盖。

复次,观于欲性,如地狱火烧炙有情;如水瀑流,漂没一切,无有慈悲。

犹如罗刹损害有情;亦如狱卒,损人手足。

犹如利刀,复如魁脍,断众生命;又如碜毒,犯必命终。

如坠高山,受大苦恼;如夜黑闇,无所知见。

如白癞病,不可疗治;又如大海,难使干竭。

贪欲深广,过于巨海;五欲粗重,如妙高山。

如紧波果,端正可观;若人执之,触便丧命。

如屠羊柱,悬者必亡;如热金冠,戴之烧死。

犹如过去转轮圣王、释提桓因、四天王等,及诸力士那罗延天,一切有情,皆因贪欲兴兵相伐,所积身骨,如毗富罗山。过去既然,现在、未来亦复如是。

复次,世间之人于己亲属,父母、兄弟极相怜爱,乃至身命无所吝惜。为贪欲故,更相憎嫉,起毒恶心互相。

贪色之人有二苦因:一者、富贵为贪,受诸卑种轻欺;二者、为贪欲力,挑智慧眼,无所分别,犹如盲人。为此因缘,死堕地狱,受无量苦。

复次,贪欲之人心无厌足,如火添薪,亦如国王贪于土境,亦如商主贪其财利,如求慧解贪于听闻,如诸菩萨乐度众生,如是等人各于己事,皆无厌足。贪欲之人亦复如是,无有厌足,求于欲境忧苦艰难,得已守护,缠缚倍增,死堕地狱,受大剧苦。求静虑者,常于如是,怨家,不应想念,况亲近之,以是名为贪欲重盖。

《无量寿经》节录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

供养三宝,作大福田;

取相分别,情执深重;

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宁当依附千逾缮量大热铁床,是床极热、遍热、猛焰、洞然。于彼父母所给妻妾诸女,乃至不以染爱之心,远观其相,何况亲附抱持之者,何以故?舍利子!当知妇人是众苦本、是障碍本、是本、是系缚本、是忧愁本、是怨对本、是生盲本,当知妇人灭圣慧眼,当知妇人是热铁花,散布于地,足蹈其上,当知妇人于诸邪性,流布增长。舍利子!何因缘故名为妇人?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负于重担。……我观一切千世界中,众生大怨,无过妻妾女色诸欲,何以故?……彼无智者,为于男女、妻妾诸女色等,所缠缚故,于诸善法多生障碍。

若有众生,味著男女、妻妾诸女,当知,即是味著砾石之雹,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热铁丸,即是味著坐热铁床,即是味著热铁机蹬……。取要言之,若有摄受妻妾、男女诸女,当知即是摄受一切众苦,忧、愁、悲、恼之聚。

当知丈夫亲近女人之时,即是亲近恶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过。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常行于*欲,未曾满足时,

如渴饮碱水,终不能除渴。

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于己父母弃背恩养,于他女人尊重承事,种种供给,无疲厌心,即是成就地狱之本。

耽欲惛醉人,彼实无安乐,亲近恶法故,不名善丈夫。

若人自纵逸,无有禁戒者,随心之所为,失坏于。

彼无智慧人,行于畜生法,驰趣于女色,犹猪乐粪秽。

愚者不能观,欲染之过患,妄生殷重想,犹若盲冥人。

为色所系缚,增长于欲爱,犹如于野干,不离尸冢间。

于声香味触,而生爱著心,轮转生死中,如猕猴系柱。

无明缠覆故,为女所迷乱,如市求利人,矫诈来亲附。

愚人亲近欲,是入魔境界,犹若翳荼迦,耽嗜于粪秽;

亦如綥雹雨,能损于稼穑,窑师常近火,多为所焚烧。

诸未见谛者,为欲失白法,如风吹微糠,其义亦如是。

如善丈夫,为杀者所执,宁受斯逼害,不应亲女人,

若乐观女色,贪求转复多。取相之凡夫,增长于欲爱,

如于炎夏时,***旷野中,渴逼饮碱水,饮已渴弥增。

未见真实者,愚痴徙自活;亲近于女人,贪欲爱坚固。

若人触毒虫,便为毒所害,如是诸凡夫,犯欲亦如是。

譬如彩画瓶,内盛以恶毒,是中实可畏,外相现端严。

严饰于女人,谓彼为姝妙,是中甚秽恶,如气满皮囊。

又如以缯彩,缠里于利刀,庄严彼女人,其义亦如是。

如火满深坑,无烟能烧害,女人亦如是,暴恶无哀愍。

如死狗死蛇,秽恶而坏烂,亦如烧粪秽,人皆厌恶之。

死蛇粪狗等,虽甚可厌恶,如是诸女人,可厌复过彼。

譬如劫坏时,大地皆火起,丛林诸草木,一切悉燋然。

大身者所居,海水尽干竭,须弥等宝山,世界遍烧坏。

如是劫烧时,焚燎于山海,无有诸众生,能为救护者。

因兹女欲故,烧害诸愚夫,犹如劫火然,一切皆烧尽。

不净常流注,涎洟脓血身,奈何彼愚夫,于此而耽著。

骸骨相搘柱,皮肉以覆之,臭秽甚可恶,如弃残宿食。

亦如仓禀门,糠糗恒狼籍,此身诸秽恶,充满亦复然。

胃脾臂肝胆,及肠肺粪秽,并髓脑脓血,八万户诸虫,

在中常唼食,盲冥诸愚夫,痴网自缠覆,于是不能了。

杂食所余秽,九孔常流注,如是过患身,由先不净业。

愚夫于女人,系恋彼声色,由斯生染著,曾不如实知。

如蝇见于吐,而生爱著心,愚夫贪女人,境界亦如是。

颠仆于女色,恒自秽其身,如何彼愚夫,于此乐游止。

如鸟为求食,不知避网罗,贪爱于女人,被害亦如是。

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损伤。

女若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

杀者之利刀,虽复甚可畏,女人刀可畏,伤害复过彼。

如蛾投灯炬,及火烧屋时,虫等被焚烧,无依无救者。

迷醉于女人,贪火所烧害,由斯堕恶趣,无依怙亦然。

邪行诸愚夫,爱恋他妻室,妄生欣悦想,犹如于家鸡;

亦如旷野鸡,妄游所,损伤因自生,而无救济者。

舍离于佛法,亲近彼女人,由是业因缘,坠堕于恶道。

又如诸猕猴,跳踯岩树间,必致自损伤,岂不由愚惑。

如是耽欲者,于彼诸女人,为痴网所罗,数受生死苦。

如世之罪人,处以尖摽苦,耽醉*欲者,当悬剑树林。

譬如以猛火,烧然彼镬汤,投之以麻麦,随沸而漂没。

如是耽欲人,不识于善路,死当堕恶道,煎煮镬汤中。

镬汤之大数,六十四俱胝,诸造恶之人,以彼为居处。

如是一一镬,量各一由旬,猛火遍烧然,底及四周际;

或有满百年,或二三四百,受煎煮之苦,皆由自业为。

狱卒以利钩,时复举令出,皮肉皆烂堕,其骨白如珂;

于是诸狱卒,复将置铁槽,以杆而捣之,无能救护者。

尔时诸骨髓,尽碎末为尘,由业风所吹,死已复还活。

若有侵逼他,妻妾童女等,当缘铁刺树,并受斧杵殃。

有三股铁叉,或四五歧者,侵扰他妻室,当受此刑治。

复有铁嘴乌,深琢于髓脑,野干等诸兽,竞来食啖之。

如是邪欲人,当堕屎粪狱,及走于锋刃,亦复上刀山。

如是邪欲人,颠坠炎热狱,既被烧害已,复趣于寒冰。

如是邪欲人,亦堕极炎热,啧叫及大叫,并住黑绳中。

如是邪欲人,当没碱热河,复经历煻煨,未至底便死。

地狱有蒺藜,五角极铦利,彼为狗所逼,忙怖走其中。

爱恋于女人,堕放大怖处,或吞于铁丸,或饮洋铜汁。

有二热铁山,彼此来相合,昔时耽欲者,于中受苦殃。

受斯苦楚时,都无救护者,得如是罪报,皆由自业缘。

昔同欢爱者,今于何所在,我独受其殃,而不来相救

由于先世中,自作如是业,令父母等,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自作如是业,令男女等,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自作如是业,令兄弟等,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自作如是业,令姊妹等,无能相救者。

由于先世中,自作如是业,令朋友等,无能相救者。

愚夫为邪欲,贪求于女人,无间地狱中,受如是诸苦。

说此不清净,秽恶之女人,愚夫所***,智者皆远离。

亲近彼女人,最为极下劣,是恶中之恶,何足为欣乐。

耽著诸凡夫,常抱于粪囊,由此业因缘,当受无量苦。

愚夫为女人,受种种刑罚,囚系及捶打,而无厌离心。

愚夫为女人,被种种烧害,能忍受斯苦,而无厌离心。

或置在尖标,或杀或沉水,或掷放大坑,备受诸苦毒。

虽见如是苦,犹于*欲中,称赞于女人,曾不生厌离。

或有少智人,知为众苦本,见已还亲近,如胡胶见火。

闻佛之所说,虽复生信受,仍多畜女人,其众如群羊。

或闻诸佛教,才兴厌悔心,须臾贪复生,如恶毒还发。

犹如被怖猪,暂止须臾顷,若见于粪秽,贪爱还复生。

愚夫闻法已,暂尔心惊怖,后见诸欲色,贪爱还复生。

犹如有丈夫,从其自身首,弃掷金花鬘,翻戴于热铁。

愚夫耽欲故,弃舍诸佛教,贪求下劣法,造作诸罪业。

迷醉诸欲者,堕阎罗界中,常吞热铁丸,复饮洋铜汁。

迷醉于欲者,背善而行非,舍离于清净,永趣阎罗界。

若有智慧人,闻我说是法,应舍一切欲,速求于出离。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如来不赞叹,凡夫所行欲,

离欲及贪爱,及成天人师。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四大为女,其中无所有,

凡夫迷惑心,执取以为实。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

妄见女相故,生于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实女人,

无智者迷惑,便生于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无相,

此相皆寂静,是名女三昧。

自谓是男子,见彼为女人,

由斯分别心,而生于欲想。

欲心本无有,心相不可得,

由妄分别故,于身起男想。

是中实无男,我说如阳焰,

知男相寂静,是名男三昧。

《华严经》节录

邪*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若生人中,得两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佛教:世间法是什么

首先,必须是善愿。有几种情况佛菩萨是不会满愿的。

摄大乘论释 无性菩萨造 唐 玄奘译

今当显说。由是因缘菩萨虽有财位自在而不施他。

(一)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于其财位。有重业障故不施与。勿令惠施空无有果。设复施彼亦不能受。何用施为。如有颂言。

如母乳婴儿  一经月无倦

婴儿喉若闭  乳母欲何为

(二)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虽于财位无重业障。而彼若得财位圆满便多放逸不起善法。作是思惟。宁彼现法少时贫贱。勿彼来生多时贫贱。故不施彼所有财位。

(三)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生死心便现在前。求欲出离。若得富贵即生憍逸。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思惟。宁彼贫贱厌离生死心常现前。勿彼富贵受乐放逸。不厌生死不起善法。

(四)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当施彼满足财位。即便放逸积集种种恶不善业。故不施彼所有财位。如有颂言。

宁使贫乏于财位  远离恶趣诸恶行

勿彼富贵乱诸根  令感当来众苦器

(五)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者。谓诸菩萨见彼有情若得富贵。即便损恼无量有情故。不施彼所有财位。作是念言。宁彼一身受贫贱苦。勿令损恼余多有情。

一、贫穷业太深厚,如同婴儿喉咙紧闭,慈母想喂奶也喂不进去。

二、有了钱财就不行善积德,不防邪思,从而后世长久贫苦。

三、因贫苦而对六道轮回起厌离心,而有了钱财却骄慢放逸,不知求脱离生老病死。

四、有了钱财就会聚集众多恶果。

五、得财富后就欺辱、损害其他众生。

以上五种人,菩萨不会施舍给财富。

那怎么样才能满足心愿呢?

《瑜伽师地论》

云何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等十资身具。 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广说如前。乃至若能受持净戒。如是我当随汝所欲施饮食等诸资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

如是菩萨若见有情来求种种田事宅事。诸阛阓事。王事域事。财事谷事。或有来求诸工业处及诸明处。或有来求共为朋友。或有来求共结婚媾。或有来求共作邑会。或有来求助营事业。 菩萨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施汝田宅广说乃至助营事业。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有诸愆犯或被举讼。或作种种不饶益事为他所拘。将欲刑缚断截。挝打毁辱。迫胁驱摈流移。或他所执欲捶缚卖。 菩萨尔时随能随力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脱斯难。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遭遇种种王贼水火人。及非人不活恶名诸怖畏等。 尔时菩萨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方便救汝令免斯畏。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欲所爱会求非爱离。 尔时菩萨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遂汝所愿。令所爱会及非爱离。

又诸菩萨若见有情为疾所苦。 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如前广说。如是我当救汝病苦令得安乐。

彼诸有情既为菩萨如是立要。于诸善品速疾受学。于诸恶品速疾除断。菩萨皆能遂其所愿。

当知是名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

需要你先有一个发自内心的承诺誓言,与菩萨约定好,并且关键能够孝敬父母,恭敬三宝,尽力做好十善业,乃至于持戒布施。

若如此,无愿不满!

佛教!家庭不幸该念什么咒

世间法是指凡夫众生一切生灭有漏之法。佛法中,世间法为人间法,也是入世法与出世间法的平台。

现在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都自称为是佛***、居士、出家人,经常放生、磕头、修五加行,都认为自己是很不错的,天天都在修法。

但要详细地观察一下,为什么要修这些法。现在很多人的目的是为自己现世的利益,如果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为了消除一些魔障等现世的灾难。

还有的是因惧怕三恶道(地狱、恶鬼、旁生道)之苦难,希望自己不堕落到恶趣,下一世得到人天果报,有这些发心的就都属于世间法。

扩展资料

不能以为烧香、磕头等是世间法,而听闻大中观或大圆满等就是出世间的法,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区别不是依外相而区分的。大圆满本身是出世间法,可是修大圆满或听大圆满的时候,由于发心不同,而有可能变成世间法。

仅仅为了得到一些现世或后世的利益而听大圆满或修大圆满,此时这个法进入心相续的时候,就不是出世间的法,更不是大乘的法了。那是什么呢,是世间法,这叫做世间法的大圆满。

出世间法有大乘和小乘。小乘的修行,必须要有出离心,有了真正的出离心,并在此基础上行善的话,这种修法就叫出世间的法。“出”是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也就是说对世间的任何东西不留恋,对三界六道轮回很清楚地意识到其痛苦的本质,这叫做“出”。

“离”是希求解脱。“出家”中的“出”也是这层含义。“家”是指世间,并不是走出家门、穿上出家衣服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百度百科--世间法

不知楼主所说的“家庭不幸”所指为何?故推荐以下几种,请选择你所需要的。

1,可以至诚称念“南无***菩萨”或大悲咒。***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特别是对病苦中的众生特别有缘。

2,可以至诚称念“南无地藏菩萨”或《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亦大慈大悲,专门帮助那些家庭生活不幸福、贫穷苦难的众生。

3,可以至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名号含摄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果地功德,古德有云:阿弥陀佛万德宏名即是无上甚深微妙禅法,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如因家庭不幸而生厌离心的众生正可称念,以求永离苦海直至成佛!

任何一种佛、菩萨的名号,都含摄佛、菩萨于无量劫修行中所积累的无量无边的功德。而大部分的咒是呼唤一些鬼神的名字,役使这些鬼神做一些事情。所以,一般咒语的神力是比不上佛菩萨名号的功德神力的。

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