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是谁的思想_以柔克刚是哪家的思想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8-01 0
  1. 《道德经》之三十六章 以柔克刚
  2. 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学派是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

道家的智慧,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聪明的思想。

儒家为人处世讲究不可动摇的原则,甚至可以为原则牺牲自己;法家推崇的“法”“势”“术”,无一不是主张凡事越冷峻越严厉越好。

这些学派都是主张强硬的,但是道家却与他们相反,以柔克刚,是道家最为核心的思想。

以柔克刚是谁的思想_以柔克刚是哪家的思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作为智者,老子就好像十分喜欢水,常常用水来阐释一些道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从儒家的观点说,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这些似乎都与儒家规范有关系。而道家重视的是水永远是向下的特性,永远谦卑,不为天下先。这种向下又是谦恭,越谦恭,越受人敬仰,因而也更有力量。

另外,水是柔的,任何一种容器都可以容它,适应性特别强。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因此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就是说天下之物论柔弱莫过于水,但在攻克坚强方面,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胜过它,水是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他们。

道家认为,“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并且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貌似弱小的柔,往往能战胜看似强大的刚,以柔克刚才是大道,这个道理其实天下人都懂,只是没有多少人去这么做。

老子还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简单点儿说就是,最柔弱的,可能活的最久,过于刚强的,可能死的快。

比如太极拳,四两能拨千斤,借力打力,刚柔并济,才使得太极无懈可击。

以柔克刚,更是为人处世之道,硬碰硬,两败俱伤,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时候,示弱,可以使对手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容易被轻视和忽略,反而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

比如晏子使楚的故事。楚王揶揄晏子,身材矮小。晏子回答说,我们齐王派最有本领的人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最没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国君那里,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因此被派到楚国来。面对楚王的嘲讽,晏子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顺着他的话,故意贬低自己。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方法,使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受奚落。

我的qq签名有一段时间,就是“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自己还颇为自己的宁折不弯沾沾自喜。后来,我又改成“众生无我,苦乐随缘”。

现在我的签名是“不管多么难,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

我是不是也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变化呢?哈哈……

反正人生呢,就是一场韧的战斗,多学学道家的智慧,方得长久啊。

《道德经》之三十六章 以柔克刚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观点,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孙子的思想。孙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古代兵法的经典之作。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提出了许多关于兵法策略和战争的思想。其中,他提到了“以柔克刚”和“以静制动”的观点。这些思想是指在战斗中,灵活运用兵力、战术和策略,以巧妙的方式对抗强大的敌人。

"以柔克刚"的观点意味着在面对强硬、刚性的敌方力量时,通过运用柔软、灵活的方式来克制对手。这可以通过转移、迂回、诱导等战略手段来实现,从而取得战斗的主动权。

"以静制动"的观点强调在战争中保持冷静、沉着的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取行动。这意味着不要过度冒进,而是在观察、分析和等待时机的过程中,选择最优的战略和战术来应对敌方的行动。

这些思想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太极拳强调通过柔软、圆润的动作和内在的力量,以巧妙的方式与对手互动。同时,太极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以提高对自身和对手的感知能力。这些理念都与孙子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孙子的思想对太极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的学派是 A.道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让它收敛,不妨暂且让它张扬;想要削弱它,不妨暂且使它增强;想要毁灭它,不妨暂且抬举它;想要剥夺它,不妨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明通的道理。柔弱的胜过刚强的。鱼要生存就不可离开池渊,国家的有利武器不可以轻易拿给别人看。

一些人认为,这一章是讲用兵之法的。我们则认为,这一章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并谈到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例如,“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等,都可以说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这种观点贯穿于《道德经》全书。同时,老子还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以引起人们的警觉。

从这一章的内容看,则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的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以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

本章所讲的“合”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这四队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老子偏重居于柔软的一面。在对于人与物做了深入而普遍的观察研究之后,他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似刚强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

本文内容来源于《道德经大全集》。

A

试题分析: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纷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老子的道家学说主张无而治、以柔克刚、道法自然等观点。儒家学派主张仁政、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韩非子的法家学说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战战争。诸子百家思想学说虽然不尽相同,但正视了当时的社会现实。A符合题意,故选A项。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春秋时期学术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生需要熟悉各家各派的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