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真实义文字版,如是我闻真实含义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8-01 0
  1. 醉梦仙霖歌词含义
  2. 怎么理解这段佛语?
  3. 如是的真正含义
  4.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为什么“本非因缘”呢,不是说“眼色为缘 生于眼识”吗。
  5. 心经的开头为什么没有“如是我闻”
  6. 有关佛的成语有哪些,有哪些含义?

释迦牟尼佛将要入涅槃时,告诉各人,说:「我呀,於今天半夜的时候就要入涅槃了。」阿难一闻声佛要入涅槃了,他就著急了,急得就哭起来了。阿难一边哭一边就叫佛,说:「佛呀!您不要入涅槃啊!您不要把我们都舍弃罗!」一边哭一边就那麼讲。阿难的头脑在这个时候,约莫也昏了,不清醒,就以哭为他应该做的事情。

这时候,就有一个瞎子出来了。这个瞎子可和一般瞎子差别,他是没有这个肉眼,但是有天眼。因为没有肉眼,他就不东张西望的,看看南,望望北,没有这麼多的妄想,於是乎,他就很清的。心很清的,他就说:「啊!尊者!你为什麼哭得这个样子呢?」阿难说:「我为什麼?佛要入涅槃了,你怎麼可以不叫我哭呢!」这个没有眼睛这一位尊者就说:「哦!你哭能当什麼事情呢?现在还有事情应该办的。佛就要入涅槃了,我们以后有很多事情怎麼样处理惩罚,你应该请问佛啊!」阿难说:「请问什麼?佛都要入涅槃了,还有什麼事情可以办的?!有什麼比佛入涅槃这个事情更重要?」

这位没有眼睛的尊者,是谁呢?就是阿那律尊者,他有天眼,是天眼第一。他说:「这有四种事情,非常要紧的!你要是不把这四件事情说明白了,这怎麼可以呢?」阿难说:「什麼四件事情啊?你说来我听一听。」

如是我闻真实义文字版,如是我闻真实含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阿那律尊者说:「第一,结集经藏,这是重要的事情!在这个经典的一开始应该用什麼字?」阿难说:「哦!是呀,这件事情很重要!幸亏你告诉我;你若不告诉我,我真想不起来了。现在我把什麼也都忘了,就知道佛要入涅槃了。这个经典,在结集经藏时,经的开始应该用什麼文字,这个是重要的!应该问。」

於是乎,阿难把眼泪擦乾,就去问佛:「佛!您就要入涅槃,我现在有四件的事情想请问世尊,请世尊慈悲答覆我。」释迦牟尼佛说:「好啊!你有什麼问题,现在可以问了。无论什麼问题,我都可以给你解答。」

阿难就说:「佛呀!您这一生所说的经典很多很多的,那麼将来要结集经藏的时候,这个经的前边应该用什麼字呢?」释迦牟尼佛说:「哦,所有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所说的经典,前边应该用『如是我闻』,这如是可信之法是我自己闻声的,应该用这四个字。」阿难说:「哦!这四个字的,放到经的前边就可以了。」 为您解答所问之题,其他三事略。

醉梦仙霖歌词含义

阿弥陀佛

“如是”的意思有深有浅,你可以按浅的理解。以后开智慧了再悟法味。深的有后面的“十如”。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如是:法称合道理,故言如是。’

老法师---“如是我闻”,这个「我」字就是阿难。阿难一开口告诉大家,如是是指我所听的,佛陀的教诲,就是这一部经,佛讲这一部经的时候,是我亲自听佛说的。「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于释尊者也。此正可破当时之疑」。

老法师---「如是」是指这一部经,「我闻」是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如是这一部经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讲,这个说法都懂。也没有说错,这一句里头有无量义、有无尽义,端在各人契入程度的浅深。所以佛法有味,法味非常之浓!

老法师---演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你看看,多简单!宇宙人生真相和盘托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就讲这桩事情。所以经典一开头「如是我闻」,如是什么?就是这个东西。

怎么理解这段佛语?

一笠烟雨静候天光破云便将一场景一人物一心情一背景全部展现出来了。然醉梦仙霖这首词前后呼应密切,单句或有意思,却断然不能全部领悟。首句给人的感觉是破茧重生,雨停破云之时便是那人彻悟重生之时。历磨难,欲彻悟,方经历着烟雨一事。雨停天亮是否悟道且看下文。同时此句也可认为是经历磨难的一种过程,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第二句聆三清妙音也号如是我闻,三清属道家,如是我闻是佛教,为什么对道家之言说如来佛祖是这么说的。答案却在第四句,为道为僧又何必区分,可见那人已经悟道。天下大道,本是为一,不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罢了。说说容易做到却是极难,谁有能将这天地万物看做一样呢。也只有天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仁慈之心可言,不会怜悯任何一个生物乃至死物,生物死物亦是一样的。其实可以说天地无心,万物唯一。这里我想到两句话,第一句是古剑第二结局里梦幻桃源里说的,神仙有情,天下大乱。所谓神仙,即是天地。倘天若有情,安能有自然之道?第二句时仙四里夙玉说的,容貌美丑皆是皮下白骨,表象声色又有什么分别。然夙玉也是无法做到的。那着烟雨之人能做到必是经历大灾大难,红尘中滚打起不知多少烟。。。

第三句反手反排命格,覆手复立乾坤。这句我一直不懂何意,也许就是表面意思。那烟雨人有这通天彻地的大神通。虽有此能,却也难以看破红尘。第四句就如同上面第二句一般了,有前后呼应,也有设问的意思。

第二段一开始霜华剑上雕镂一缕孤韧,踏遍千山涤荡妖魁魔魂。便是指那人年少之时,学艺初成,便凭着手中的一把无情剑和满腔热血行侠仗义。所谓妖魁魔魂之意大可引申出去为世间恶事或者不平之事。说到底还是违背那人三观的人事物。为何如此肯定是年少之时呢?只因后面一句少年一事能狂,敢骂天地不仁,虽然看过去气势非凡,然而是真的吗?为何要骂天地不仁,只因某事和那人的三观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自己又力所不及,无法打倒恶势力,最后无法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事物。若非之前一帆风顺何来一事能狂,这里的一事能狂我便简单的理解为有一件事值得骄傲,也不想其他了。若之前知自己之能力范围,又何必怨天。

第二段最后一句,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此句明显指出,不管是狂事,还是力有不逮之事既是机缘又是祸根,祸根又何尝不是机缘,大彻大悟的机缘,人生只有失败了,才会有比较大的领悟。当然如果说的有气势一点就是:那人所作所为,但凭兴趣所至,便什么也不管了。把这两句合起来就是:那人年少时,意气风发做了很多所谓的锄强扶弱的事,然后自我优越感越来越强,对自己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同时对事物的认知也出现错误的理解,导致最后做错事或者反被害。

醉极弹歌一场,梦与我孰为真,放纵一场,不愿再理天下事,所谓醉生梦死大抵如此。分不清我所做的一切是梦,还是我在做梦,孰真孰分不清,也不愿再去分辨。倘若不能忘情只能惹得心中困惑缠绕。可见那人被自己的七情六欲搞得生不如死,亲情,友情,爱情无法处理,难以两全。然而太上忘情这种境界非人所及,恐怕那人要一辈子困心了。不过若真是如此,就不会着一笠烟雨,静候天光破云。仙路看近行远,霖林雨雪纷纷,这句话本意不必说了,修道不易,成功不易。看似成功之终点就在眼前,然而中途却是绕来绕去,崎岖不平,酸甜苦辣皆是有的。

不过在下觉得这两句话并非那人自己领悟出来的,而是经别人提点,或兄弟或爱人或父母或子女或知音或许只是一个完全不相识的人。苦难再多,歧路再烦,如今振作,始于足下。

千言万语,九万里路,酸甜苦辣,终成最后一句:

寂寥也不妨笑面对人。

如是的真正含义

这二百六十个字,是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期间的第四“般若时”

所说的六百卷《大般若经》里节选出来的,称为《刚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称《心经》。

《心经》文字虽少,但义理非常完备、深刻,内涵非常丰富,尽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含摄无遗,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和精华。

是一部指导吾辈学人修行、实践,乃至见性成佛的,言简意赅的重要经典。

“般若时”——佛陀***二十二年,只讲“般若”,共有八大部,总结归纳为六百卷的《大般若经》

以下文字节选自《心经抉隐》,是对《心经》的讲解,全文请参阅:?

——?://.hhfg.org/fjyj/f47.html

乙?正说***?

一般***都是前有“序分”,后有“流通分”。序分即***的开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与大比丘众或大菩萨众多少多少人俱。流通分即***的结尾: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因为《心经》是从《大般若经》里节选出来的,所以序分和流通分都被省略掉了,它没有用一般***的格式。《心经》一开头就显示正文(正宗分),以佛的口气,直接宣说“观自在菩萨……”,由此开门见山地把《心经》的总纲点了出来。

一、总持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开头的四句***就是《心经》的总纲。仿照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划为三十二分那样,把这四句划为总持分——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心经》的一切义理,乃至整个佛法的义理,都包括在这四句之内了。下面的***都是阐述、描绘、分解这四句的无量含义。而第一句“观自在菩萨”更是这四句的纲中之纲,单单这一句就能包括六百卷《大般若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观就是观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做一切功夫都离不开观照,三藏十二部***也都离不开观照。所以,它能够总赅一切法。

“观自在菩萨,”

佛举出观自在菩萨作为我们修行人的典范,要我们向观自在菩萨学习。这部经为什么用“观自在菩萨”这个名字,而不用“***菩萨”呢?这是两位菩萨吗?不是。观自在菩萨就是***菩萨。观自在是以果地功德为名,***是以因地法行为名。因为***初期修行,是从耳根圆通修起的。他在大海岛上听涨潮落潮的声音,追问自己这听见声音的是谁?听不见声音的又是谁?这即是用耳根听海潮音而圆证菩提的修法。

讲到海潮音,整个佛法都可以说是海潮音。一因佛对众生说法是根据众生的机缘、众生的根基而说的,能深能浅、可高可低,就像海潮有涨落一样;二因佛法如大海,汪洋浩瀚,波澜壮阔,势不可当。涨潮时,雷霆万钧,闻者丧胆;落潮时,风平浪静,声息毫无。

人们往往认为听到了声音是有闻,没有声音的时候是无闻。其实,有声音时你听到了声音,没有声音时,你同样也听到了,你听到的是没有声音。如果你没有听到,你怎么会知道没有声音呢?就象我们的眼睛,看见东西了,就说是见到了。瞎子看不见东西,就说是看不见。其实,他不是不见,还是见了,他看到的是一片黑暗,见到了黑暗也是见。这就是我们的见性和闻性的作用,它是永远不坏的。至于有光无光、有声无声,那是色尘和声尘,不关见性和闻性的事。尘有生灭而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能够见色是我们的眼根——眼球完好无缺、能起作用之故。眼球坏了,虽不能照见色尘,但见性还在。犹如电灯泡,灯丝断了,灯泡不亮,但还是有电,不能说没电,只是电灯泡坏了。如果换个好的灯泡,它还是亮的。所以,不能住在相上。见光是见,见黑还是见。听到声音是听,听到没有声音还是听。

***菩萨就从耳根听闻上悟了道。海水涨潮时,潮声生;落潮时,潮声灭。潮声是有生有灭的,但能听闻的自性无生灭。正因为它不灭,所以才听到有声和无声。能听声音的闻性是不生不灭的,它是亘古常存的。反闻闻自性,不跟着声音跑,叫作回光返照,即观照。用观照世间的声音,参究听见声音者是谁?听不见声音者又是谁?就象禅宗所参的一句话头:“念佛者是谁?”究竟是谁呢?就是自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一切处都是它的作用。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性在何处?”婆罗提尊者说:“性在作用处。”“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提,在足运奔。”这些都是佛性的妙用。所以“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见性并不难,当下一觉悟。噢!原来这一切作用就是我们的灵明觉性!这就是佛性!然后就保护这个佛性,时时刻刻地观照,除尽习气,方能究竟成佛。***菩萨在因行之中,由反闻自性,从耳根下手用功,圆成了无上道。同时,在因中发大愿,凡有众生受苦时,闻其苦声,即以相应之法缘解脱其苦恼,即世间所谓“闻声救苦”。“***菩萨”是由观照这个娑婆世界上的声音而命名的。

“观自在菩萨”是以果号命名的。“观”,我们刚刚说过,一切现象都是佛性的作用。我们明见了佛性,就时时刻刻地观照。“自”,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自性、佛性。我们明白了一切作用都是佛性,而且认识它,真实不疑了,这就是见性,就是我们的本命元辰,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在”,见到性后,不迷了,晓得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空花水月,都是的、不可得的。《圆觉经》曰:“知是空华,即无轮转。”这时才算是真修。你时时刻刻绵密保护这个性体,时时刻刻观照这个本来,令它在本位上不动摇,不为客观环境所左右,不被物境所牵引,不随环境转,时时刻刻长养圣胎,勤除习气。待习气消尽,我执、法执也都了了,分段、变易二死也就了了,就得大自在了。

见性以后的修行主要是除习气。所谓习气主要是五盖,五种遮盖自性光明的乌云,即:财、色、名、食、睡。

财,就是要发财,要钞票,贪得无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小至投机取巧,贪占便宜。大到***受贿,牟取暴利,坑蒙拐骗,不择手段,无视法律,不惜牺牲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以满足自己。

色,就是一切色相,不仅是男女之色,其他一切饮食起居,乃至声色犬马之好、穿着打扮等等,都包括在内了。

名,就是喜好名誉。人家拍你的马屁,给你说好听顺耳的话,你心里就美滋滋的,高兴欢喜,哈哈而笑。如若指出你某种缺点过错,说你某些做法不对,说法不妥,影响不好等等,你就不乐意了,就坐不住了,就光火、发脾气。有很多已成名的人,还是这个样子。更有沽名钓誉,作伪善的恶劣行为,这都是习气。

食,就是饮食。嘴巴馋,贪求美味佳肴。猪、牛、羊肉吃够了,还要吃海鲜;家禽味吃腻了,还要吃野味。为了满足自己的口味食欲,不惜杀生害命,造业受报。

睡,就是睡眠,其实这是昏迷。一个人如果每天睡眠八小时,一天时间就睡去了三分之一。有人还午睡,又睡去了两小时,合起来是十小时。若一个人能活一百岁,四、五十年就被睡过去了。所以说,睡眠也是一道障碍。但我们做功夫的人,要想除去睡眠这个障碍,是不能蛮干硬来的。如果你功夫还没到,定功还不深邃,若不睡眠,身体就会吃不消、支持不住的。我们做功夫,要随着定功的增长,于无形之中将睡眠逐渐抵消,这叫做此长彼消。随着定功的增长,精神逐渐充足,睡眠自然就减少了。慢慢地,定功越来越深,睡眠则会越来越少,乃至睡着的时候也是入定。

说到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四祖道信禅师度懒融禅师。懒融禅师是练“不倒单”的,夜里在石凳上打座,不睡眠。而道信禅师是睡觉的。天亮后,懒融对道信禅师说:“昨夜你睡得很好,呼呼酣声大震,吵得我坐也坐不稳。”道信禅师说:“你还说我睡得好呢,我一夜都没睡着。”“啊!你打妄语。酣声那么大,呼呼响,怎么说没睡着呢?”“如我睡着了,我怎么会听到你身上有两个跳蚤打架呢?其中一个跌在地上,大腿都断了,喊‘痛呀!痛呀!’吵得我睡不成觉。”懒融禅师说:“哪里有这种事!我坐在这里一点都没听到,你睡得呼呼响还听到了?”“不信你看嘛!”果然,懒融禅师在石凳下面捡起一只跳蚤,大腿也果真是断的。你们看,一个是坐着不睡,一个是躺在那里呼呼大睡。可是,睡着的竟听到了跳蚤打架,跳蚤大腿跌断,跳蚤喊痛,而没睡觉的却什么也没听到。所以定功和睡眠并不在外相上。有些人执着在外相上,通夜打坐,不睡觉,不倒单。实际上,他并不是没睡觉,他坐着睡,还是睡着了。有的人功夫很好,虽然睡在那儿,外相上是睡眠,但是深入禅定了,了了分明,清楚得很,连跳蚤打架都能听得见。真功夫并不是在外相上好看,而在于心地上是否清净。

因此,我们修行不要住相,而要在心地上真正用功夫。我们要真正认清楚这个能起作用的万能体就是佛性,就是我们的本命元辰,就是我们的主人翁。唯有它是真实不虚的,是永恒不变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的。其它的一切,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的。身体犹如一间房子、一件家具。好的时候用用它,一旦坏了,就要舍弃它。真认清了,就须时时刻刻保护这个真实不虚的性,在这个本位上不动,对境不迷惑,对境不动摇,对境能起用,这个功夫就是观照。

我们时时用观照功夫,除掉我们住相的习气(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五盖)。睡觉是习气,吃饭也是习气,但除习气不能硬除,要善除,就是用方便的方法转移,深入定境,时时常摄在定。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会错了意,以为坐在那里不动就是定,于是拼命打座。岂不知坐在那里不动是死定。死定有出有入,即是有生有灭,有生灭就不能“常摄”。所谓“常摄在定”者,是对境不迷惑、不动摇,这是没有出没有入的大定。若功夫未到这一步,那就还须时时观照,使自性安住本位,不随念转,不随境迁,这就叫做“观自在”。

功夫再进一步,圆熟了,这“观”也不要了,须舍弃掉。有个禅师说过:“无觉无照固是生死,有觉有照也是生死。”如果你痴迷糊涂,随境迁移、流浪造业,当然是生死。为什么有觉有照也是生死呢?因为执着在法见、法用上,还有法在,所以还有生死。不过这个生死进一步了,是变易生死。因此,功夫圆熟了,法也要舍掉。即使不观照,也能牢牢地在本位上不动,这就是“自在”。

功夫再进一步,“自”也不要了。自性天真,本来如此,无须常常念它。比如,我叫什么名字,并不需自己常常提醒,不提醒也不会忘掉。这时,自也不要了,佛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时处处都在,这就是“在”。

更进一步,究竟到家,“在”也不要了,无在无不在。触目遇缘,无非真心显现;举手投足,皆是佛性妙用。这样就完全圆熟了。我们就是要这样一步步地、时时刻刻地做功夫。所以,观自在菩萨的“观自在”三个字,实实在在是我们修行人用功夫的典范。

现在有些人功夫做不上去,就是因为他们用功的方法有问题。

第一,在做功夫的时候,他们不晓得观照。无论是念佛、参禅,还是修密,都是有口无心。口里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却是妄想纷飞。嘴里叨念着:“念佛是谁?念佛是谁?……”但心里提不起疑情。咒不停地持着“嗡嘛呢呗嚜吽、嗡嘛呢呗嚜吽……”但有口无心,不能心念耳闻、时时观照。这样用功是不行的!

第二,修法打坐的时候,座上能够心口相应,用心观照。但下座之后,就和普通世俗人一样,随境流浪,放野马了,在境界上颠颠倒倒。座下不观照,这是个大错误!座上做功夫,随便你怎么认真,都是助行而不是正行,都是助修而不是正修。正修还是要靠座下用功。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时间上来看,你一天能修几座?能修几个钟头?就算能连续坐四个钟头,或者多一点,六个钟头吧,和一天的时间比起来,所占的比例也太少了,只占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的时间放野马、糊涂、着相,那怎么能成就呢?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修法就是转换你的心,把你的痴迷之心转换成觉悟之心,把妄心转换成佛心。上座的时候,不接触外境,没有人考验你,这是最方便的时候。而下座是接触外境,是考验你的时候,看你能否不随境转。下座用功才是真正的用功。上座犹如磨刀,这把刀钝了,就要磨磨它。下座是用刀,要切切东西,看看这把刀快不快,能否透得过境界。你若不用它,怎么能知道这把刀快不快呢?怎么能知道座上修法得力不得力呢?只有用了它,发现在境界上还透不过,“哎呀!我这把刀还是不快,还要再好好地用心磨磨!”这样才能够更促进你用功。

我们修行,就是要了生死、成佛。所谓生死者,就是着境生心。你着了境,跟着境界跑,就有了生死。若在任何境界面前不动摇,不入这个境,就没有生死。你不在境界中锻炼,又在什么地方锻炼呢?在空无所有的地方锻炼是不行的,必须在事境上锻炼。《华严经》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四个法界,是修行的四个阶段。功夫要做到最后一步——事事无碍法界,任何境界、样样事情都透得过,毫无挂碍,才算得上成佛。光是懂点理,理上说得到,事上做不到,那是空口说大话,毫无效果。如果只在座上用功夫,下座不在事上磨练,就不能成就。我们如果真会用功夫,就须在事上锻炼,要时时刻刻观照,观照我们自己的本命元辰,在本位上不动摇,做功夫要时时刻刻这样做。这就是观自在。所以说,“观自在”三个字,是千经万论之总纲也。

第三,我们作功夫首先是为了明心见性。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又重复讲。一是因为它非常重要。二是修行人往往对它认识不清。所以,有必要再强调一下: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这个作用处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听了之后,确信无疑、真实肯定,一点不走作,这就是见性!不是除此之外,另有性可见。见性并不神秘、玄妙。

有些人总是把见性和发神通联系在一起,可叹啊!他实在不知道什么叫性,他自己不明白,自以为性是另外一个神奇的东西,而这个实实在在能起作用的太普通、太一般了,他不以为是性,自己胡弄自己,还去胡弄别人,这叫自欺欺人。自己上了当,也叫别人上当。这种人几时才能出头,几时才能了生死呵?!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明心见性和发神通的关系,是先后关系、根本与枝末的关系。先见性,见性之后不迷了,真认清了,晓得世上一切事物都是空花水月,虚不可得。时时刻刻观照、保护这个唯一真实不虚的本性,在本位上不动摇,时时刻刻长养圣胎,功夫做到习气都消尽了,神通便不求而自得。所以说,但得本,不愁末。明心见性是根本,在修法中最关键、最要紧的。有些人错把发神通作为明心见性的标准,从而追求神通,正是本末倒置。他们不晓得什么是根本,只追求枝末,无有是处呵!这些人就是佛说的最可怜悯者。所以,我们修行做功夫,首先就是要明心见性,不要妄求神通。

复次,我们须明白:性不在别处,就在当下,不要向别处去求。因为一切作用都是性的作用,性时时刻刻都在当人六根门头放光。我们苟能于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一瞬间,回光返照,认取这离念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则当下亲见阿爹,何须再向外追求?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今天大家听到这个说法,能够深信不疑,就是无上大福报呵!如还是咬不定,还是信不真,那就要从头修起。“观自在”三个字,我们就解释到这里。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取了其中的两个字。“菩提萨埵”是梵文的音译,中文意思是“觉有情”。

众生都有感情、有情见。感情、情见都是私情,不是大情。比如,父母都爱子女,但是他只爱自己生的子女,别人生的子女他一般就没有什么感情了。最近,发生了一桩这样的事情。一个托儿所的阿姨嫌一个小孩爱哭,于是把他的手脚绑起来,并用个被子压在他身上,结果,孩子活活给闷死了。如果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她会忍心这样做吗?所以感情、情见都是私情,都是坏东西。

“觉”就是觉悟,要觉破这个私情。情见破除了,私情觉破了,就成为“大情”。私情是有情,大情是无情。觉破私情就是“觉有情”,就是“菩萨”。象***菩萨,把世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他的子女,就象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慈悲,闻声救苦。

菩萨除“自觉”外,还须“觉他”——令他人也觉破,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大乘”。乘是量词,也含骑、坐之意。大乘就象公共汽车、火车、飞机一样,能载很多人。菩萨于觉破自己的私情之后,进一步帮助他人,使他人也觉破世间一切妄情,而超越世间、共证大道。“小乘”就是小坐骑,只能乘他一个人。如声闻、缘觉,他只愿自度,不愿度人。不过,等证成四果罗汉,或证成辟支佛时,他也就自惭羞愧,转小为大,发心救度他人了。犹如我们现在在单位里工作,自己总是自私懒惰,遇事总是退到后面,不肯出力做事。眼看别人竭力在前面做,为大家服务,自己却不动,难道不感到惭愧、不觉得难为情吗?所以,小乘修到了四果的时候,自己觉得不对头,也会向菩萨学习,也会发大乘心,即非但自度,还要度他了。

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菩萨和大乘行者,在初发心时,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度众生才学佛修道的。比如,我们看见有人落在海里或江里,一心想救他上来,但是自己却不会游泳,不懂救生术。即使你跳入水中,也不能把落水者救上来,而且自身难保。所以,只有自己学会游泳术、救生术之后,才能去救人。菩萨和大乘行者在初发心时,就是以发菩提心为务,修大乘法,行菩萨道,以“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为准则,而不是以自了为目的。“菩萨”二字并非指小乘罗汉、辟支佛。天神、鬼道、外道更沾不上边。

“观自在菩萨”五个字连起来,是说***菩萨修耳根圆通法门,返闻闻自性,证到自己不生不灭的闻性,了知一切法皆不出本心,证成了涅盘妙果。《楞严经》把这个修道的过程说得很清楚:先是“入流亡所”,次是“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最后“空、所空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这就证得大自在了。所谓大自在者,就是了脱了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这两种生死,在前面讲“有余涅盘”时已经讲过,现在就不再多说了。

观自在菩萨的“观”是果地圆成的观,是没有能观、没有所观的妙观,是大自在的观。亦即了脱了分段、变易二死后,真正得大自在了。所以,佛用“观自在菩萨”这个果号来启迪、教育我们:要想真正修成佛,既不能向小乘(声闻、缘觉)学习,也不是向小菩萨(权乘菩萨)学习。菩萨有很多阶位:十信位菩萨、十住位菩萨、十行位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妙觉菩萨等等,有这么多层次的菩萨,而观自在菩萨是已经证成妙果的大菩萨。佛要我们向观自在菩萨学习,时时刻刻用观照功夫,以此下手用功修行。

为此,我们先要了悟。了悟什么呢?了悟能起一切作用的万能体就是我们的自性,一切法相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我们要透过这些法相,透过这些作用,而见到我们的性体,这就是明心见性!所谓明心者,明了心不可得,明了心是法体的妙用;所谓见性者,明悟并确信性是一切妙用的主人,性是一切法相生起的万能体。然后,我们就时时刻刻地观照这个妙体,在本位上不动摇,不被物境所转换。《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说的就是理悟后保任除习的修行次第。

古代禅宗大德有一首诗,说得很好:“心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缘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心随万物转”,意思是说,我们的心随着万物生起种种的妙用,这就是应缘接物。事情来了怎么解决,工作来了怎么完成,我们心里都明白,丝毫也不糊涂。但是,大家要注意,不要把这句话误解了,这里不是指心有所住。

“转处实能幽”,幽者,幽静不动也。转虽转了,虽然起念应付种种的事情,但内心却是不动的——心里并没放着这个事情,就象不是自己在应付,而是别人在应付一样。孔老夫子讲:“废心劳形。”意思是,虽然形体在劳动,但心并没着在上面。这句话非常重要,真要做到,非精勤观照不可。如果没有观照,这个心就会随着物境转,心就被物境所吸引而牵制住了。我们修行就是要不为物境所转,相反,还要转物。我们有了某个东西,就利用它,而不要为它所用。譬如,有杯子就用来喝水,有热水瓶即用来保暖,但不为它的得失所转,不因它而生喜、爱、忧、恼之情。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也不要费尽心力去追逐搏取,更或为了取得这些东西而损害他人或是犯法,那就是为物所用了。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是不生,念不是不起,要起妙用怎么能不生心呢?而是要生“无所住”心,这个心不要停留在什么事物上。正起念时也不见有念可起,起念之后,如鸟过长空,毫无痕迹。尽管在做事,尽管应缘接物,内心一无所住,毫无患得患失之心。做事成功了,不沾沾自喜,本应如斯尽责地做,有什么骄傲夸耀的;失败了,也不忧恼,因为自己并没有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应付了事,而是竭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了,以后只要改正错误即是。做事不可能都很顺利地圆满成就,总会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了也不要烦恼忧愁。应该仔细、耐心地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接受教训,改正错误,争取下一次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嘛。心里总是坦坦荡荡、清净无染,这就是“转处实能幽”的精义。

“随缘识得性”,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随缘,随缘则起妙用,反之则会起种种烦恼。比如,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一时得不到适当的工作,不能发挥其才能,此时也毋须怨天尤人,只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了。日久,他的才能自会被大家赏识,而迁任更适当的工作,发挥其才能。如因不满本职工作而烦恼,则乌云遮住了光明,真性就显现不出来了。又譬如,工作职位升高,就高兴欢喜;职位下降,就忧伤烦恼,这都是凡夫俗子的见地与心态。我们学佛的佛子就不应该有这样的见解,一切都要随缘,因为升、降都是为大众服务,不可为个人的利益考虑。而且,一切事物都是相,都不可得。只有性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只有随缘起用,无所执着,才得真实受用。

前面已反复讲述,性不在别处,即在当下作用处。它没有隐蔽,没有遮藏,也没有隔断。只因你追逐外境,而迷失了真性。平时妄念纷飞,固不识它,即当无念的千钧一发之机,也往往被滑过去了。在你随缘做事起作用之时,如能回光一瞥,“这起妙用的是谁?”当下猛着精彩,一把抓住,则参学事毕了。因为性无间隔、断续,而事有间隔,念有断续。学人苟能于前念已断、后念未起时,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不是当人的佛性又是什么?!一旦认识了本性,不再着相,随缘起用,则大事毕矣。这就是“随缘识得性”。刚才解释第二句时,我们说了心无所住。大家当明白,只有念起不住,不停留,心念不随前念、物境跑,才谈得上无念功夫。倘若你果真能够念起而不住,就可大放光明了。但是,学者往往是念起就住,就停留,就在物境上盘旋不停,住在上面了。这是修行的一个大障碍。怎么办呢?那就须时时刻刻观照,在事境中锻炼,随缘起种种妙用,将住境、着相的恶习渐渐除光,才能使本性安住本位不动,而究竟成佛。

第四句是“无喜亦无忧”。就是说,如果因缘很顺,事情做得很圆满,我们也不喜;如果因缘不合,事情没做好,我们也不忧。因为一切事情都是相,本来无有得失。而且所做之事都是随缘起用、恒顺众生、利益群伦的,非为私利。复次,我们作事已竭尽全力,没有丝毫马虎,成不居功,败也于心无愧,坦坦荡荡,大机大用,不喜不忧,不取不舍。观照功夫做到这种地步,观照就不要了,从而更上一层楼,进入无功之用,到达无为之地了。这时真性时时刻刻现前。《六祖坛经》云:“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抡刀上阵之时,性命在呼吸之间,也无丝毫慌乱,但明见真性在起作用;纵或为国捐躯,杀身成仁,亦无所谓,因真性是不生不灭的。小乘圣人则不理解这一点,他们认为:哎呀!这不又进入生死轮回了吗?他们不晓得,要成佛,须到六道中度众生。你不入生死,六道里的众生怎么度啊?而且,入六道实无六道可入,身相有生灭,而性无生灭。所以,我们无须妄念纷纷,烦恼重重,只要胸怀坦荡,随缘任运,逍遥自在就是了。我们若能照这四句诗做去,就得大受用、得大自在了。

阿弥陀佛!!!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为什么“本非因缘”呢,不是说“眼色为缘 生于眼识”吗。

1.如是:①像这样。

②佛教语。印可、许可之辞。

2.闻如是:佛经开卷语。犹言如是我闻。意为"我听说这样"。

3.如是我闻:①佛经开卷语。传说释迦牟尼灭后,***们汇集他的言论,因阿难为佛侍者,所闻最多,就推他宣唱佛说,他以"如是我闻"开场,意为我闻佛如此说。"如是",指经中的内容;"我闻",指阿难亲自听闻。着此一句,以昭信实。见《佛地经论》卷一。②.犹言听得这样说。

所以在佛经从古文翻译到白话文的过程中,“如是我闻”就变成了“佛祖如是说”,与大家都知道的“佛曰”是一个意思,这样“如是说”意同“如是我闻”,只是“我听到佛祖这样说”演化成了“佛祖这样说”,即弱化自己,强调佛祖的意思。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祖如是说:不可说。

心经的开头为什么没有“如是我闻”

我们众生的执着非常重,什么都执着,但佛陀在为我们破除执着的时候,没办法一下子全部破除,因为我们什么都执着,只是一样一样让你去悟,让你去破除。如果你没有破除前面的执着,到后面开显的时候,也很难破除后面的执着。

而由于要帮我们破除执着,必然是用我们的语言说法,让我们能从中悟入。所以,要依义不依语。要看佛要引导我们所悟入的方向,而不要死在字面上。

前面说,眼入虚妄,是破除眼根与色尘二法。二法都是虚妄的,不是实有的。这个要细说,特别多,经典中有一一开示

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是破眼识界,前二个眼色既然是虚妄的,那么,眼识也是虚妄的。何况你也理解错了,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不是说眼识生出了眼色这二个缘。与你前面所说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根本套不上。

我觉得,你应该从卷一开始好好学,等卷一真正有悟处了,能破除你对妄心的执着,能了知见的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你才能悟入卷二。

有关佛的成语有哪些,有哪些含义?

心经有好多译本,玄奘***与鸠摩罗什***所译的开头没有“如是我闻”。但有的版本是有的。

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炖煌石室本)--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等等都是有“如是我闻”的。

仿佛[fǎng fú]

佛戾[fú lì]:“佛”通“ 拂 ”。违逆

佛郁[fú yù]

佛桑[fú sāng]:即扶桑。

佛道艾[fú dào ài]:即伏道艾。

[ fó ]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 fú ]

1.〔仿~〕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 bì ]

古同“弼”,辅弼

[ bó ]

古同“勃”,兴起。

参考资料:

佛_百度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