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哲学原理,兵强则国强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8-03 0
  1.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2.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八章:柔弱以生?强大以亡
  3. “蚂蚁效应”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它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
  4. 木强则折是什么意思

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应该指的就是物极必反,凡事若是过强则会导致灾难,就如陆逊的死,陆逊被逼死很明显的原因就是他功高震主,他的极强就是他死的根本原因。还有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盛世甚至是已经超过太宗李世民了,可是盛世过后便是安史之乱,唐之衰败至此开始。盛世之极强使得李隆基麻痹大意最后几乎亡国,即便没有杨玉环,我相信无论如何唐也将会衰败,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C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哲学原理,兵强则国强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体现发挥主观能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故排除。B选项观点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无不知则无知,有不知则有知,强调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故排除。D选项观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排除。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八章:柔弱以生?强大以亡

这是《淮南子·原道训》中的一句话。

原文是: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极,照物而不眩,响应而不乏,此之谓天解。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所谓志弱而事强者,柔毳安静,藏于不敢,行于不能,恬然无虑,动不失时,与万物回周旋转,不为先唱,感而应之。是故贵者必以贱为号,而高者必以下为基。托小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刚,用弱而强,转化推移,得一之道而以少正多。所谓其事强者,遭变应卒,排患扞难,力无不胜,敌无不凌,应化揆时,莫能害之。是故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者,至于若己者而同;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

这句话的字面翻译是:

长期处于柔的状态,一定会变得刚;长期处于弱的状态,一定会变得强。

积:累积。

于:表状态,在.......的状态下。

则:表结果,那么。

这句话表明了哲学上强弱的辩证关系:

刚强者只能战胜不如自己的人,而柔韧的人却能战胜强过自己的人。

长期恪守柔韧,就能有刚强一样的效果,就能战胜刚强者。

就像铸剑一样,如果剑身太刚,虽然厉害却容易断裂,所以剑还得讲求韧性。

也像打太极一样,要以柔克刚

这就相当于《道德经》中的一句话——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蚂蚁效应”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它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八章(长生篇第五章)

柔弱以生 强大以亡

(原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解

1、生之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2、死也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3、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4、兵:兵,兵器、铁器。

5、木强则折:树木长大就是砍伐折断。

释义

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温柔,死了身体变得冷硬;万物活着的时候柔软清脆,木枯了就坚硬。所以,硬而强是死亡的表现,柔而弱是生机盎然的表现。所以凭借刚强去争则不能久胜,以弱不争则赢天下。当强遇弱,若懂得“弱者道之用”,强可为弱用,故弱居下而处上,强居上而处下。

释意

生是与柔弱在一起的,死是与刚强在一起的。欲长生,先让自己柔弱,柔弱代表着强烈的生机与成长的可能性,代表着无限的空间、无限的生命力与。这里包含几个层次的意思:一是让身体的各部分都要柔软,人越年轻时,身体愈是柔软的;二是让自己的心柔软,才具有感受万事万物的能力。当一个人很刚时,就是情感的绝缘体;当心柔软,一个人的成长才是生生不息的。当自己的心柔软,才有余力对待家人和周边的人,关系的转机就是于柔软之处,生命也会因此而不同。三是弱者道之用。与人相处,可以示弱以利见大人、可以补他人弱以服务大众,最终都是利益他人。柔软是有智慧在里面的,不代表无能,而是代表着万能。柔弱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向上的成长空间,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发展到最强的位置,则意味着下降趋势的开始。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无形的柔弱表现为和顺,“枉则直、曲则全”,用柔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会有余地、有余力,否则就容易没有生地、没有生力。真正的高人可以自己处下,强大且谦虚,集体意识会推着他向前,即“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处柔软之道,可以自然处之。

《道德经新译》第六十七章(长生篇第四章)

出生入死 远离死地

(原第50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岁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解

1、出生入死:出世为生,入地为死。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

2、生之徒:长寿之人,善始善终的人。

3、死之徒:生命短暂,不得善终的人。

4、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人活着,却徘徊在死亡之地。

5、生生之厚:厚养生命,给生命增加了不能承受之重。

6、摄生者:懂得养护生命的人。

7、兕虎:独角犀牛和老虎,这里泛指野兽。

8、无死地: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即长生。

释义

这里讲生死大道。能够自然长生的人十之有三,但生命短暂的人也十之有三,还有十分之三的人在生死之间徘徊。为什么这样呢?皆因生命增加了不能承受之重。我知道真正了悟长生之道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猛虎,在战争中不会被战火牵连。因其内在没有受害的意识与信念系统,所以犀牛找不到投角之处,猛虎找不到下爪之地,士兵找不到举刀的机会。为什么如此呢?因为其远离死地。

释意

厚德方可以长生。道需要代言人,德是道的化身,厚德之人即为道的代言人。厚德之人身上的能量气息,一没有被伤害之心,二无恐惧之心,因为从来没有给出伤害的能量。这符合宇宙法则:你接收到的都是你给出去的。这一章和“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那一章,有同工之妙。一滴水如何才能永不干枯?自然是融入大海。当你的修行可以让自己融入万物且不受伤害、亦不伤人,就可以得到长生之妙。

木强则折是什么意思

D

本题“蚂蚁效应” 的哲学寓意是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发生质变。绳锯木断体现这一哲学道理。巢覆卵破体现联系的观点。吐故纳新体现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体现适度原则。本题选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木强则折意思: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

出处:

《老子》第七十六章:“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意思是《老子》第七十六章:“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据《史记》等多部古籍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人,在老子去世后,苦县又属于战国楚国和汉朝楚国 。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