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发文身-断发文身,错臂左衽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9-06 0
  1. 断发文身
  2. 文身断发是什么意思?文身断发成语造句和典故
  3. 纹身最早是起源那个国家的?
  4. 披发左衽,断发纹身是不是蛮夷之俗
  5. 朝鲜人断发什么意思,《屋塔房王世子》里,他们断发都哭了
  6. 带有发和身的成语及解释

越民俗风情

湘湖地区,远古为东海海湾,历经岁月,演变而为水乡泽国。古越人在这里生息、繁衍,形成了特有的民俗、风情,创造了灿烂的水乡文化。

1、“断发文身”的习俗

断发文身-断发文身,错臂左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常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称“断发”;因在水中作业,“与魭鳄鱼鳖为伍”,为避水中“蛟龙”之害,又常在额头“雕题”,上肢“错臂”或通体图绘龙蛇之形,称“文身”。《国策》中也有吴越百姓“断发文身,以似龙子”的记载。

2、“习水便舟”的风情

古越人长年与水相伴,舟船成了他们生活、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越绝书》记载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正是古越人习水便舟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适应水乡生产、生活环境,古越人建造了各种各样舟船,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舟船的地区之一。湘湖跨湖桥发现的八千年前的独木舟,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舟船,被称为“中华第一舟”。《周书》上也有“於越献舟”的记载,把舟船作为献给周天子的赠礼。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时,舟船还成为水师重要的军事准备。越王勾践在《维甲令》中下令“治须虑”(越人称船为“须虑”)。越国屯兵城固陵(今越王城山),“以其大船军所置”,使固陵港成为我国汉代以前最大的军港。

断发文身

断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也被视作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中国自古讲究孝道,“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是断然“不敢毁伤”的。儒家认为保护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不受损伤,临死时将整个身体完整地还给祖先,是对父母和祖先的“孝”。

除了是一种刑罚,断发还能表达男女诀别之意。古代女子断发一般意味着看破红尘出家,或对生活或情感失去信心,太过悲观、失望,内心有极大的不满和痛苦。长发是爱情的见证,剪去长发,是为死去的爱情殉葬。

头发是女人最看重的东西之一,是人生命的一种象征,任何人不可随意剪断或蹂躏。尤其在满族统治的大清王朝,满族人只有在国丧或是皇帝驾崩,或太后级别的重要人物去世时,才能够断发,其它时期,任何人不可随意剪断头发。

清朝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就因断发被乾隆贬谪,民国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

大意是乾隆三十年,继后跟随皇上南下巡游,到达杭州时,忤逆皇上的旨意,继后剪断头发,皇上十分生气,下令让她提前回京。

扩展资料

结发

“结发”指青年男女“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男子行冠礼,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冠)。清·许慎《说文解字》:“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冠,就是弁冕等衣冠的总称,说明一个人成年了。)

男子举行冠礼并赐字,标志着男子进入成人年龄,可以履行家族及社会职责,包括可以结婚成家。古代女子长到十五岁,行“笄礼”,即“笄簪子礼”,标志着女子十五岁成年。“笄”本义指古代盘头发或别头发用的簪子。

古代婚姻习俗中也有将男女头发相结之俗,中国人用“结发夫妻”来形容缔结婚姻关系的夫妻身份。夫妻成婚时,或夫妻并坐,各取两人一缕头发束在一起;或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用结发表达永结同心、爱情永恒、忠于彼此、永不分离的爱情愿望。

百度百科-断发文身

百度百科-结发

文身断发是什么意思?文身断发成语造句和典故

断发文身

左传·哀公七年》

原文

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岂礼也哉? 有由然也。

太伯、仲雍“断发文身”

相传周族的祖先姓姬,据说他们的远祖后稷在尧的时候担任农师,以后世世代代承袭这个职务,管理农业方面的事情。

夏朝末年,***,农业没落,周的祖先就西迁到现在的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一带,自己组成了周部落。

商朝后期,周族遭受西北方的戎族和狄族的侵扰,周族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从岐山北边迁到岐山南边的渭水中游黄土高原的周原上居住,并且在那里建筑城郭宫室,开垦荒地,设置官吏。大概从这个时候起,周族逐渐形成了奴隶制国家。

周的首领古公亶父共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

季历娶太任为妻,生下儿子姬昌。

古公亶父很喜欢这个孙子,曾对人说:“我们周族昌盛,看来要由姬昌来实现。”

太伯和仲雍知道自己的父亲古公亶父想让三子季历继承王位,将来再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姬昌,于是太伯和仲雍相约逃往荆蛮(现在的浙江一带)。

太伯和仲雍改从当地(吴越等地)的风俗,将头发剪短,在身上刺花纹,这是当时吴越人的一种风俗,以避免水中蛟龙之害。

太伯和仲雍“断发文身”表示已经以荆蛮为家,决心不再回去。

太伯穿着玄端的衣服戴着委貌的帽子来推行周礼,仲雍跟从他,把头发剪断,在身上的皮肤上刺上花纹,作为的装饰,难道合于礼吗? 因为有原因所以才这样做的。

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在位时,周的势力强大起来,商朝感到了周的威胁,商王太丁就杀了季历。

季历死后,他的儿子姬昌继位,做了周族的首领,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伯(周文王)。

“断发文身”也作“祝发文身” 截断头发,身刺花纹。

后“断发文身” 常用以指不开化地区的民俗。

纹身最早是起源那个国家的?

成语名称: 文身断发 wén shēn duàn fā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文身断发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文身断发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文身断发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百科解释如下:

词语:文身断发

注音:wén shēn duàn fà

 释义: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出处:《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view/371126.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v7703758.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披发左衽,断发纹身是不是蛮夷之俗

先秦时代,中国江浙地区的吴越族群就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史记. 吴太伯世家》曰: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左传》哀公七年说: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

《谷梁传》哀公十三年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战国策·赵策》中记有:“黑齿雕题,鳗冠林缝,大吴之国也。”《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汉书·地理志》也有相同记载,但却对断发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释。《淮南子·泰族训》对文身的解说是“剂肌肤,馋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另外,《说苑》、《墨子》、《韩非子》、《礼记》等书中都有类似习俗的记载,可见断发文身是吴越族群的鲜明标志。

扩展资料

文身俗称刺青,古文言文中叫涅,是在人单调的皮肤上刻画出理想中的画面,成为人生的永恒,留住记忆作为人生中最美的图画。原本不是坏人专属的标记,文身的图案无论是文字抑或图案,文身总是为了取悦自己和别人,不管文在哪里。

有人说,文身是美丽、神秘、和魅力的象征,也是独特个性和自我淋漓尽致的体现,也是个人信仰的表现。它是文化和信仰相互交合的产物,使得很多人喜爱上了这种疼痛的美丽,并将文身雕刻在自己的身上。使自己有一种新的希望,新的寄托,新的开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文身

朝鲜人断发什么意思,《屋塔房王世子》里,他们断发都哭了

是的。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披发,也称被发,就是散着头发,重环垂耳。

断发文身是古代吴越一带的风俗。吴越民族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

带有发和身的成语及解释

因为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是父母授之,不敢毁伤(剪指甲除外),所以无论男女都留长发终身不剪。

"断发"即是剪短(修剪)头发,它与“椎髻”、“披发”类似,都是古越人(即今苏浙闽粤琼桂一带的先民)流行的发式。古越人不但剪发,而且经常变换发型,有时很短,有时又留长,这种习俗让当时终身不剪发的中原人觉得很好奇。

断发文身,即是剪短头发与文(纹)身。”断发文身“是远古至秦朝时期南方百越地区繁衍生息在沿海(或大河边)百越居民共同的生活风尚,同时身上纹龙图案也是古越人图腾崇拜的反应。

扩展资料

结发:

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二指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三指妻子。后亦指原配。结发,传统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它有三种含义,第一指束发,古代人成年之后开始束发,因而结发指出成年;第二是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第三是指妻子。

百度百科-断发文身

[祝发文身] zhù fā wén shēn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断发纹身] duàn fā wén shēn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断发文身] duàn fà wén shēn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牵一发而动全身]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身体发肤] shēn tǐ fà fū

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

[文身翦发] wén shēn jiǎn fā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文身剪发] wén shēn jiǎn fā

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文身断发] wén shēn duàn fā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