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原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3 0
  1.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才非正不能奇"这句话何解呢?
  2. 天道无常,常于善人是什么意思啊

"天道无情,常与善人。"是《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的最后一句。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原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解释:自然规律是客观公正的,没有亲疏之分,对任何人都不会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①,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③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④。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译文]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注释]

1、报怨以德:许多学者都以为此句原在六十三章内,但据上下文意应在本章内。

2、契:契约。

3、责:索取所欠。

4、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

5、无亲:没有偏亲偏爱。

[引语]本章继续讨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提示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因为积怨太深,就难以和解,用税赋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会构怨于民。所以,为政者应该像有道的圣人那样,行“无为”之治,以“德”化民,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百姓。这就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评析]本章有“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一句,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护。因为“无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他所以得到“天”的帮助,是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这是向那些剥削者进行劝说,劝他们积德行善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他在本章里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用“德”和解重大的怨仇,这肯定还留下残余的怨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与人结下怨仇,即要求统治者实行清静无为之政,***百姓而不干涉他们;给与百姓而不向他们索取;这样就不会积蓄怨仇,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上策。否则,肆意盘剥、搜刮,随意施用严刑峻法约束、限制人民,那就会与民结怨,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下策。

参考资料

老子道德经: id="id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才非正不能奇"这句话何解呢?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原文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天道对人没有好恶亲疏之分,它常常给予或帮助善良的人,因为善是符合天道的。另一种说法,是天道对人没有好恶亲疏之分,它常常罩着那些掌握或者顺应天道(自然规律)的人。这句话和《太上感应篇》里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差不多,说的是遇到好事或者遇到坏事都是自己造成的,和天有何关系?和佛法里常说的因果铁律,自作自受是一个道理。可见大道都是相通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粗浅见解。

天道无常,常于善人是什么意思啊

赵朴初 朴老 的 一幅对联 天道指的是自然运行的规律 无亲指的是 不分等级 对待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常与善 指的是 为人处事 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与人为善 (这是上联)

人才非正 指的是 一个人如果不走正路 不能奇 指的是 出奇 通俗点 就是 有出息....

全解 是 一个不正直的人 是不会有大的成就的(此为下联)

楼主这句话可能是改自《老子》第十七章中的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原意是:自然法则(上天之道)不分亲疏,总是把善果报应善人。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第一》中反驳了这句话,司马迁写道: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司马迁就这句话反问道:像周代的伯夷叔齐,是善人,最终落到饿死的下场;颜回是孔子徒弟里最优秀的人,好学简朴,也是善人,但是很早就死了;上天究竟是怎么报答善人的?而像大盗柳下跖每天都杀无辜的人,吃人肉,横行天下,暴行累累,最后竟然获得老死善终的结果。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