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霜烈日什么意思_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丰子恺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5-31 0
  1.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哪些特点
  2. 《儒林外史》杨执中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3. 爸爸的画的目录

这首诗是元中书左丞吕仲实(名思诚)先生所作。

典却青衫供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

瓶中有醋堪浇菜,囊底无钱莫买鱼。

严霜烈日什么意思_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丰子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教数行书。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哪些特点

嫉恶如仇、重情重义。

第九回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盐店管家杨先生因亏空七百两银子,被东家告到德清县,已收监一年多了。娄家三公子玉亭,四公子瑟亭见这样读书人被守财奴如此凌虐,十分气愤,便决定营救他。

两公子用七百五十两银子让晋爵去为杨先生还债,谁知他只带二十两送与书办,把杨先生释放了,"那七百多两银子都是晋爵笑纳"。杨先生只听说是晋爵保了他。

过了月余,不见杨执中来谢二位公子,于是他俩便想去会见。但两次登门都未见到杨执中,船行途中,从一个摇船卖菱角的小孩那里看到杨执中坐船时掉的卷子。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中出现的第一个豪门家族就是湖州的娄氏家族了,对于这个家族的成员,作者吴敬梓只详细描述了两位代表人物娄氏兄弟(娄琫、娄瓒)的人物事迹。而对于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则是轻描淡写,没有讲述其人物任何事迹,只有非常简单的人物介绍。

娄氏兄弟的祖父是太保公,父亲是执掌朝政二十多年的中堂大人,逝世之后朝廷赐了祭葬,并且谥号文恪。而作者对娄太保和娄中堂两代人在朝执政时的盛况也只字未提,谈及娄氏家族的第三代人时,只有娄氏兄弟的大哥一人在朝为官,为现任“通政司大堂”,只是个清淡衙门。

《儒林外史》杨执中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下面就《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作几点具体分析。

第一、《儒林外史》善于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

例如,第二回里,薛家集的一个小乡官夏总甲,作者把他写成了一个乡间土皇帝形象。你看他:“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就坐在上席。

好一个“拱一拱手,一***就坐在上席”,一个动作活画出了夏总甲在乡民面前的傲慢做大。他为什么能如此目中无人?他的衣服怎么“就如油篓一般”?作者接着描写他的一番话语,巧妙揭开了这个谜。

“俺如今倒不如你们务农的快活了。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贴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闲?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

这个土皇帝的矫情炫耀多么令人生厌!而读者的这种认识是从字里行间领会出来的,并不是作者明白告诉的。

吴敬梓十分痛恨迷信风水,在四十四回中,他借书中人物杜少卿说过,最好请朝廷立个法,将那些骗人的风水先生的头砍下来,将那些因风水迷信而迁祖坟的人凌迟处死。在第四十五回中,作者描写了两个风水先生余殷、余富,这两个人物身上,寄寓了作者强烈的憎恶之情,写这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余家兄弟二人为一人的祖坟看风水,那主人拿来红布口袋装着的几块土,余殷“拿出一块土来放在面前,把头歪在右边看了一会,把头歪在左边又看了一会,拿手指掐下一块土来,送在嘴里,歪着嘴乱嚼。”“余敷把土接在手里,拿在灯底下,翻过来又把正面看了一会,翻过来又把反面看了一会,也掐了一块土送在嘴里,闭着嘴,闭着眼,慢慢的嚼。嚼了半日,睁开眼,又把那土拿在鼻子跟前尽着闻。”为了让主人看得清楚,余殷用手蘸着酒水,在桌上乱画。还拣了两根面条,在桌子上做了个弯弯曲曲的长龙,睁着眼道:“我这要出个状元,葬下去中了一甲第二也算不得,就把我的两只眼睛剜掉了!”作者在这段文字中,生动而略有夸张地描写了余家二兄弟各种可笑、可鄙的动作,语言极尽讽刺。那风水之事,本是无稽之谈,而余氏兄弟却把它搞得神秘莫测,既便真有风水,果然能从一块土上看出来、嚼出来、闻出来?还发誓赌咒说那样骗人的大话。

第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自相矛盾来表现讽刺意义。

第四回中,范进中举后,他的母亲“欢喜”死了,在尊制丁忧期间,去拜访汤知县。席上摆的是燕窝、鸡、鸭、柔鱼、苦瓜,餐具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不肯用银镶杯箸,汤知县忙换了磁杯和象箸,范进还不肯用,随即又换了一双白色的竹筷,这才用了。汤知县担心范进“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这段故事中作者对范进前后矛盾的行为进行了客观冷静的叙述,含蓄深刻地讽刺了范进的虚伪。鲁迅赞赏这段文字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诚微词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矣”。

 又如同一回中,严贡生正在向人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来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在这时,他家的一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正在家里吵哩。”作者巧妙将严贡生言行的矛盾组织在一起,达到了批判讽刺的效果。再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常把女婿骂得狗血喷头,说范进“尖嘴猴腮 ”、“现世宝穷鬼“、”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极尽羞辱;中举以后,胡屠户就说范进是“天上的星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开口“贤婿”,闭口 “老爷”。这就活画出这个市侩小人的丑恶嘴脸。

第三、通过故事情节的前后对比来表达讽刺意义。

有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讽刺意义的表达,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前后对比来完成的,这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要前瞻后顾,综合体味。

第二回中,周进六十多岁了,还以老童生的身份在薛家集观音庵教私塾,一年才十二两馆银,生活窘困,地位低下,村中新中秀才青年梅玖也奚落他。别人待客,虽然他年纪大,但梅相公茶杯中有枣,他只是清茶。到第七回中,周进中了进士,做了官以后,梅玖就***地冒充自己是周进的学生,薛家集的观音庵里也供起了周进的长生牌位。梅玖见了周进早年写的一幅对联,贴在墙上,红纸都发白了,竟吩咐和尚用水喷了,剥下来,装裱收藏。这一对比既写出了周进做官前后迥然不同的境遇,也写出了秀才梅玖的庸俗势利以及社会上一般人的趋炎附势。

所以,《儒林外史》的讽刺,不仅仅是对人物的讽刺,更是对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的揭露、控诉和批判。***对匡超人这个形象的塑造也主要运用了前后对比手法,揭露了科举制度和不良社会风气对读书人的腐蚀危害。

匡超人本是贫寒人家子弟,有一些小聪明,因生计流落杭州,靠拆字度日,父亲病重也回不了家。马二先生见他年轻好学,又有孝心,便资助他回家的路费和回家后做生意的银两。匡超人回家后,一面侍奉瘫痪在床的父亲,一面用马二先生的钱做磨豆腐杀猪的小生意,晚上还在灯下读文章。这时的匡超人勤苦、孝顺、诚恳,***的笔墨之间充满了赞扬。后来匡超人考上了秀才,到城里结交了一批名士、老爷,也开始批八股文选本,为攀富贵,停妻再娶;为抬高自己,竟忘恩负义贬低马二先生的选本。吹嘘自己的选本,一出书客人争卖不到手,甚至外国都有流传。“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八股文外国谁读?古人把已去逝之儒称“先儒”,匡超人无知吹牛竟如此!以做官为钓饵的八股考试,导致读书人热衷功名利禄,轻视学业品行,匡超人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由一个质朴少年蜕变成了***之徒,作品通过这个人物前后品行的对比,深刻批判了科举制度。

第四、讽刺的基调中对不同的人物寄寓了不同的感情。

吴敬梓在讽刺的基调中对不同的人物寄寓了不同的感情,有的讽刺是无情地鞭挞,有的讽刺则包含着同情和怜悯。

人们熟知的严监生临死时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示意家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太费油了的故事,体现了作者对乡绅极端悭吝的无情嘲讽。

又如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周进中了进士之后,钦点广东学道,主持童生考试,初拿到年已五十四岁、共考过二十余次的老童生范进的卷子,认为写得不好;坐了一会儿,还不见人交卷,又拿来范进的卷子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过了一会儿,第三次又看了一遍,不觉叹息,这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立刻把范进定为第一名。这一场面描写,表面上客观冷静,实则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辛辣的嘲弄和彻底地批判。那范进果有真才,为何二十余次考不进学?周进果有慧眼,为何三遍才看明白这卷子?若不是半天无人交卷,周进会看第二遍、第三遍么?别的考生还没完全交卷,如何就能定范进第一?那范进若无真才,周进赞叹的“天地间之至文”、“一字一珠”,岂不是胡扯?科举考试之无凭可见一斑!

可是,我们在阅读有些人物的故事时,觉得这些人可笑、可鄙、甚至可憎,但同时也觉得他们很惨,十分可怜;我们会发笑,但也低头沉思,觉得难过。

范进中举后而发疯,范进老母因欢喜而一命呜呼;周进六十多岁了,一辈子的老童生,还未进过贡院的考场,经朋友帮助到贡院一游,不觉触景生情,悲上心来,头撞号板,号啕大哭,直哭得两眼流出血来。这些被科举制度捉弄的人,令人觉得可笑又可悲。鲁编修的女儿鲁**,容貌美丽,又是一个自幼读八股文章的“女才子”,在父亲的教导下,“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可是招赘的丈夫蘧公孙对举业却毫无兴趣,惹得她万分痛苦,最后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每天抱着四岁的儿子,讲“四书”,读“八股”,通宵达旦,夜以继日。这些畸形性格的人物,寄托了作者多么复杂的思想感情。

老秀才王玉辉的三女儿丈夫病亡,她发誓绝食殉夫,他的公婆、母亲都劝她蝼蚁贪生。而王玉辉却劝女儿:“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情”,平静地看书写字。女儿绝食八天后死了,他老婆哭得死去活来,王玉辉却骂道:“你这呆子,他这死得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大笑:“死得好!死得好!”读书把人读得如此疯狂无人性,真令人毛骨悚然。为了揭示封建吃人礼教与善良人性之间的矛盾,作者接着写了王玉辉到女儿入烈女祠大祭时,倒伤心不肯来了。后来出游在苏州的运河里,见船上一个穿白衣的少年妇人时,“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作者对王玉辉的描写,既有严厉的批判,又有深切的同情。

像周进、范进、鲁**、王玉辉和匡超人这些人物的人生遭际,不仅是他们各自的性格的体现,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科举制度、封建礼教、不良社会风气愚弄了他们、摧残了他们、浸染了他们。

第五、《儒林外史》中一些隐晦的讽刺。

前面已论及,《儒林外史》的讽刺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文字朴素、含蓄,讽刺意义的表现,或由人物自我言行的抵触,或由情节的前后对比,或由书中另一人点破——匡超人“先儒”之误就由牛布衣点破。总之,大都含蓄而不隐晦,但是,也有个别讽刺故事因牵扯到一些历史掌故、古人诗文等,一般读者不易看出。

第四回中,乡绅张静斋向汤知县和范进讲了一段刘基的故事。“他(刘基)是洪武三年开科的进士,‘天下有道’三句中的第五名”,“后来入了翰林,洪武私行到他家,犹如‘雪夜访普’的一般。恰好江南张王送了他一坛小菜,当面打开看,都是些瓜子金,洪武圣上恼了,说道:‘他以为天下事都靠着你们书生!’到第二日,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知县,又用药摆死了。”

这段文字中的刘基,即明初开国功臣有名的刘伯温,他其实是元末进士,老家在青田县,并未做过青田知县。“雪夜访普”是宋朝赵匡胤和大臣赵普的事,送瓜子金一事,也是此二人的故事,而张静斋张冠李戴,弄成朱元璋、刘基和张士成的事了。还可笑的是,听者范进、汤知县都信以为真,一个知县、两个举人,都是科举出身的人。竟连本朝的事都不知道!这就是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文化人。这个故事讲得不动声色,有点隐晦,但了解了底细,不得不佩服作者讽刺得辛辣。

第九回,娄三、娄四公子两次拜访所谓的名士杨执中,都未遇到,在船舱底下拣到一片纸,“两公子打开一看,是一副素纸,上面写着一首七言绝句诗道:‘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后面一行写‘枫林拙叟杨允草’。两公子看罢,不胜叹息,说:‘这先生襟怀冲淡,其实可敬!只我两人怎么这般难会?’”

两公子所见的这几句诗,本是元代吕思成的一首律诗的后四句,并非七言绝句。杨执中(名允)抄袭以欺世盗名,娄三、娄四公子虽满怀对名士的美好幻想,但不学无知,恰恰被骗,对杨执中越加仰慕之至。名士自是***名士,一心学古人礼贤下士的公子也是有眼无珠、自我陶醉的可笑之人。这个讽刺也是比较隐晦的。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极高的成就,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产生之前,我国***还没有一部“足称讽刺之书”,在它出现之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中国***史略》)。《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代讽刺***的基础,为以后讽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晚清谴责***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的目睹之怪现状》等,明显受了《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影响。有名的段落如《官场现形记》中“制台见洋人”(五十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苟观察(苟才)逼使寡媳去做制台的姨太太(八十九回)。鲁迅先生非常推崇《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有所借鉴。他的***《孔乙己》,主题也是批判科举制度的,作品巧妙选取了酒店小伙计这一单纯无知的叙述角度,而使叙述文字显得客观、平淡、冷静,那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让我们想到了未发达时的周进、范进,孔乙己讲茴香豆“茴”字的四种写法,也让我们想到了马二先生的愚腐和诚恳。我们还可以从当代作家阿城的创作可看出受《儒林外史》影响的痕迹,他的***《棋王》白描手法运用得很好,他的散文《父亲》,平静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含蓄深刻,使人耳目一新。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可资借鉴的遗产。

爸爸的画的目录

杨执是一个欺世盗名,品行低劣的***清高的人;有的人说他古貌古心,而有的人却说他不过是在追名逐利。

杨执中家本来就是穷的一塌糊涂,对于自己家老仆人“又痴又聋”的情况杨执中也应该是非常了解的。没想到杨执中自认为老仆人说错了话,就对老仆人又是骂又是打,完全不把老仆人当人看,真是愧为饱读诗书之人。

在杨执中看来,自己家虽然是很穷很穷,但自己依然是杨家的主人,而老仆人依旧是只是仆人。对待仆人,饱读诗书之人更应该持有相当的尊重;然而杨执中对待老仆人的所作所为堪称是丧心病狂,毫无尊重可言。

扩展资料

科举路上,杨执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考了一辈子,也只是无意中补得一个廪,乡试考了十几次也没有考过,一辈子只停留在廪生这一级别,就连写的那几首诗也有别人的成果。科考不行,改为管账。

可却不思进取,平日里只是看看书,对账目一点也不上心,才导致盐店亏损了近七百多两银子。店主指责他,他也是目中无人,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画脚表示不服,最后被送进监狱一切也是他咎由自取。

对待自家仆人态度也是极其恶劣。娄氏公子把杨执中救出来后,以为他是世外高人,便前来拜访,不巧他正好不在家中。就让一位又痴又聋的老婆婆帮忙传话,因为老婆婆听力不便所以传达出错。杨执中听后就对她又打又骂,在不了解情况前就如此轻贱他人,更何况老婆婆还是一位长者,对老婆婆的所作所为堪称是丧心病狂。

当时社会上向杨执中这样徒有虚名的人数不胜数。考试不第,管账不顺,教育不利,家庭不和,这些都是他目中无人,不务正业,做事敷衍的报应。同时也讽刺了社会的***与人性的无情。

爸爸的画

——艺术的劳动

丰子恺绘

丰陈宝丰一吟著

目录

编辑小引

《清泰门外》

八十一年前的画

《翠拂行人首》(三幅)

三幅同题***三种不同意境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为什么画中人穿今装?

《燕归人未归》

燕归人未归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子恺***从此一举成名

《几人相忆在江楼》

几人相忆在江楼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

《留春》

《子恺画集》

留春

《花生米不满足》

花生米不满足

《注意力集中》

四岁幼儿弄笔

《爸爸还不来》

等人最心焦

《买粽子》

懒人自有好办法

《久雨》

母亲和外婆

《夜半》

该睡了

《亡儿》

可怜的三妹!

《前江的新娘子》

前江的新娘子

《编辑者》

胖乎乎的刘薰宇

《第三张笺》

长信写给谁?

《FIRSTSTEP》

初步

《阿宝赤膊》

阿宝赤膊

《穿了爸爸的衣服》

西装背心像长袍

《阿宝》

刚学会折纸工

《BROKENHEART》

断肠

《爸爸不在的时候》

如果爸爸在家

《诱惑》

旋糖担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我家之冬》

其乐融融

《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姊姊做媒人》

姐弟三人

《买票》

买票

《办公室》

正在订***

《三年前的花瓣》

小母亲

《“我”与“我们”》

“我”是谁呢?

《畅适》

好友兼酒伴

《团圆》

中秋之夜

《凭吊者》

凭吊者

《挑荠菜》

仿蕗谷虹儿风

《德菱小妹妹之像》

“很像,很像!”

《艺术的劳动(其一)》

《快活的劳动者》

艺术的劳动

《我们设身处地,想像孩子们的生活(其一)》

新村大路上所见

《我们设身处地,想像孩子们的生活(其二)》

儿童苦

《每日的工作》

信寄给谁?

《调养室中》

发疟的人最幸福了

《膳堂中的不平》

膳堂中的不平

《钮》

男生宿舍里所见

《父亲的手》

《祖父的手》

父亲的手

《某父子》

把老爸当佣人?

《参观者》

“水祸”将临

《此书的原稿的最初的读者》

《三十老人》

当法官就是做官?

《将来的车夫》

将来的车夫

《二女印象》

阿宝和软软

《拉黄包车》

一个哭,一个笑

《特别快车》

当心!

《三臂独脚之姿》

三臂独脚之姿

《约伴》

快回头看看!

《眠儿歌》

那一定是我!

《“糖汤!”》

妈妈亲自为我喂药

《嘉兴之冬》

重重叠叠的半圆形

《开火车》

姐弟俩

《满载而归》

黄包车

《纳凉》

挤在一起纳凉

《欣赏》

欣赏什么?

《贫民窟之冬》

穿了爸爸的破棉袄

《兼母的父(五)》

穷的小孩更苦

《卖品》

插“柴咯咯”的女孩

《高柜台》

低下头来看看吧

《!!!》

心里“别、别”跳

《***原稿》

***原稿看得入神

《兴味》

初学打毛线

《二部合唱》

哭声二部合唱

《粽祸》

哭响点,让妈妈听见!

《母型》

儿童的大人化

《教师之梦》

教师之梦

《母亲的梦》

母亲的梦

《星期六之夜》

一切都是那么甜蜜

《星期一之晨》

不要讨厌星期一的闹钟

《理想的钟休息十分间》

一天的时间太短了

《理想的钟考试时间》

急得头上冒烟

《阿花饮水处》

阿花饮水处

《乘凉》

石门湾木场桥

《桂花蒸》

不是蒸桂花

《云霓》

大热加大旱

《三眠》

起视蚕稠怕叶稀

《人造摇线机》

人造摇线机

《晓风残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

《馄饨担》

馄饨担

《》

叫卖二重唱

《卖席》

此处无颜胜有颜

《KISS》

接吻

《锣鼓响》

锣鼓响,脚底痒

《晚归》

天伦之乐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互助

《车箱之一隅》

车厢社会

《山路寂,顾客少,胡琴一曲代RADIO》

山路寂,顾客少,胡琴一曲代RADIO

《立等》

立等可取

《颁白者》

颁白者

《笑涡》

《最后的吻》

笑涡

《“去年的先生!”》

一副尴尬相

《“我们所造的”》

“我们所造的”

《三与一之比》

游春

《狭路》

《人如狗狗如人》

狭路相逢

《邻人》

近邻理应相亲

《钻研》

钻研

《小主仆》

可怜的小仆人

《“阿三夫君如见……”》

代文盲写信

《俑》

木俑伺候,叫人难受

《求食不求医》

首先要填饱肚子

《“洋画”》

看洋画

《野外理发处》

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

《村学校的音乐课》

村学校的音乐课

《二重饥荒》

没饭吃又没书念

《在两家当工役的夫妇》

在两家当工役的夫妇

《兴奋之群》

《***者》

***者

《巷口》

乌衣巷口

《目的地》

看他究竟付多少钱

《中秋》

上行下效

《难关》

难关

《好花时节不闲身》

(二幅)

好花时节不闲身

《以教人失业为业》

以教人失业为业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三幅)

他一口气画了八张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啼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欲近晓天啼一声

《两小无嫌猜》

《花好月圆》

两小无嫌猜

《用功》(二幅)

教育亟须改革

《“今天天气好!”》

“今天天气好!”

《菜粥》

菜粥

《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

《劫后重生》

中国就像棵大树

《摧残文化》

白猫黑猫

《自立》

幼弟新枚

《搬凳》

千钧一发

《小梦》

小弟人见人爱

《脱鞋》

又要捣蛋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岁月不待人

《一肩担尽古今愁》(二幅)

一肩担尽古今愁

《快照·广西所见》

快照

《我醉欲眠君且去》

善意的逐客令

《紧急》

逃警报

爸爸的画

——花生米老头子吃酒

丰子恺绘

丰陈宝丰一吟著

目录

编辑小引

《落日放船好》(丰子恺)

《落日放船好》(陈师曾)

落日放船好

《昨夜剪刀寻不着晓来横在石阑干》

昨夜剪刀寻不着

《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以群山为伴

《满山红叶女郎樵》(二幅)

满山红叶女郎樵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坟”满为患

《失子重归慈母怀》

失子重归慈母怀

《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错认作山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热烈的重庆大曲、辣椒与赤日》

热烈的重庆

《蜀道》

滑竿

《卅四年八月十日之夜》

狂欢之夜

《八月十日的爆竹比八年的***更凶》

复员比逃难更苦

《胜利已至胡不归》

母亲连忙逃进家门

《“回乡豆!”》

“回乡豆”

《一人出亡十人归·复员相之一》

一人出亡十人归

《十年骨肉团在一一交还白发人·复员相之一》

一一交还白发人

《昔年欢宴处树高已三丈》

凭吊缘缘堂废墟

《“抛锚”》

修车比开车更了不起

《车子不来,预报球挂起了!》

逃也不好,不逃也不好

《一壶酒换一斗米不识关金与法币》

物物交换

《先吃藤条》

未吃粥,先吃藤条

《车厢一角》

车厢与社会

《买米归途》

一块钱有没有二十粒好买?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隔篱呼取尽余杯

《卅四年八月十日之夜》

和平万岁

《等候从四川回来的不曾见面的爸爸·复员期》

爸爸回家来团聚

《儿童相见不相识·复员期》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今年二百元一个,去年一百元一个,前年五十元一个……公公小时候,买鸡蛋一定不要钱的?”》

买鸡蛋不要钱?

《战争的起源》(二幅)

战争的起源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

向孩子们学习

《“你小,叫我外公。小娘舅大,叫我爸爸。”“将来我同小娘舅一样大了,也叫你爸爸?”》

大外孙小娘舅

《狞笑》

捕鸟

《长孙抱幼子》

侄儿抱叔叔

《星期日是母亲的烦恼日》

母氏劬劳

《上行不正下行歪》

上行不正下行歪

《江南秋》

江南秋

《不是急来抱佛脚为乘农隙去烧香》

西湖上的烧香客

饮酒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即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两首《浣溪沙》

《月似当年人似当年否》

人生苦

《长安买花者一枝值万钱道旁有饥人一钱不肯捐》

施舍也要看对象

《胡调唱罢换新腔》

胡调唱罢换新腔

《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戴花来》

我们年青时也曾戴花

《胀,胀,胀!再胀要破了!》

圈圈圈上天

《山如眉黛秀水似眼波碧为念争战苦好景忽减色》

为念争战苦,好景忽减色

《“爸爸不要去!”》

“星汉楼”住不下去了

《这些玩具都不要》

这些玩具都不要

《某乡的学校及其校长》

经过一排棺材去上学

《告辞》

胖子苦

《杵影歌声》

杵影歌声

《江南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

来之不易!

《戒刀禅杖齐著力》

反对迷信

《六日辛勤一日闲》

六日辛勤一日闲

《双工》

双工

《无人售货》

无人售货

《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演出队·印象之一》

胜读十年书

《〈一剪梅·清明〉:佳节清明绿化城草色青青树色青青室中也有绿成荫窗上花盆案上花盆日丽风和骀荡春天意和平人意和平人生难得两清明时节清明政治清明》

“和平”两字也不能提

《“亲爱的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姊姊们:请你们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果壳和纸屑!”》

并非一稿两投

《〈清平乐·儿童节〉:良朋咸集欢度儿童节天气清和人快活个个兴高***烈唱歌拍手声中饼干糖果香浓邀请公公列席祝他返老还童》

祝他返老还童

《昨日豆花棚下过忽然迎面好风吹独自立多时》

忽然迎面好风吹

《***》

***

《课余佳兴》

跳橡皮筋

《远足之晨》

远足之晨

《深秋佳兴》

桐子不落,童子不乐

《江村独归去寂寞养残生》

画意完全被颠倒了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人生一大享受

《今昔对比》

《WENZIGAIGE》

简体字好

《经子渊先生的演讲》

热心办学的经校长

《中国青年》封面画二幅

南霁云射塔“矢志”图

《被写生的时候》

一脸被写生的模样

《“回来了!”》

黄狗陪伴我回家

《佳偶》

儿童服装的大人化

《花生米老头子吃酒》

“这想象真微妙”

《毕业后》

毕业就是失业

《残废的美》

好花留在枝头看

《开棺》

都是死的动物

《古代英雄的石像》插图

骄者必败

《撕掉你的虚空的衣裳!》

皇帝的新衣

《惊异(一)》

《生机》

天地好生

《惊异(二)》

巧妙的织匠

《惊异(三)》

无穷尽的宇宙

《惊异(四)》

雪花原来这么漂亮

《“壁上不可写字!老师说的。”》

至高权威

《某种教师》

开留声机

《不平发泄处》

发泄

《大考期内》

急来“抱佛脚”

《吸烟室》

烟味压倒臭味

《GOODBY,MYSWEETHOME!》

再见我可爱的家

《舍监的头》

想起了夏丏尊先生

《舍监的脚》

小脚

《幼子与长孙》

三代人

《两家的父亲》

希望两极分化不要太厉害

《教育(一)》

可怜的孩子

《教育(二)》

他要自由

《杰作》

《小猫想救她的母亲》

恶作剧

《慈母》

慈母的怀抱

《PICNIC》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

《背纤》

快来“抢救”

《奇异的影》

有趣的画

《放风筝》

当心把电线拉断

《火车中(一)》

快来解救他

《火车中(二)》

从“大腿桥”下穿过

《兼母的父(一)》

辛苦的爸爸

《兼母的父(二)》

但愿她早早回家

《兼母的父(三)》

爸爸喜欢管孩子

《兼母的父(四)》

爸爸挺能干

《喷泉》

把水烟筒当玩具

《马儿》

光景宛如昨

《“明天会”》

不要比富贵贫贱

《开火车》

现实化玩具一览无余

《研究(一)》

摸摸看,里面有糖糖吗?

《研究(二)》

当心烫手

《研究(三)》

这下闯祸了!

《研究(四)》

挺好玩

《倚门》

放学回家像饿狼

《“要!”》

要玩这又大又亮的皮球!

《似虐之爱(一)》

一年四季大哭几场

《似虐之爱(二)》

捏住鼻子硬灌

《似虐之爱(三)》

他想不通

《似虐之爱(四)》

用刀在头上割

《似爱之虐(一)》

一味溺爱无益有害

《似爱之虐(二)》

要把孩子培养成酒鬼吗?

《似爱之虐(三)》

有百弊而无一利

《似爱之虐(四)》

别让孩子乱花钱

《棋》

《“将!”》

《观棋不语》

以下棋为题材的画

《两失》

大人也有“两失”之苦

《这两个不要》

爱和平的孩子

《穷小孩的跷跷板》

天下的至惨

《牵牛织女星》

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挥毫》

最好有人大喝一声

《会议》

要讨论的项目多着呢!

《签筒与***》

向菩萨咨询

《好问的学生》

为什么女教师一脸尴尬相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汗裤》

改动两个字

《待得来年重把酒那知无雨又无风》(二幅)

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宠无惊过一生》

我敬佩她们

《今朝不吃糖将钱去救国虽只一分钱多少有补益》

聚沙成塔

爸爸的画

——沙坪小屋

丰子恺绘

丰陈宝丰一吟著

目录

编辑小引

《“爸爸回来了”》

童趣盎然

《“母亲,他为甚么肯做叫化子?”》

希望有关方面能来治治

《战时的儿童》

儿童也关心起时局来

《龙岗园》

我压死了一只癞蛤蟆

《躲在V字形的岩石中》

不能让自己的生命操纵在敌人手里

《不知有无警报》

九龙岩

《被弃的小猫》

《被弃的猫》二幅

爸爸喜欢画猫

《已死的母熊》

伟大的母爱

《蚂蚁搬家》

充当蚂蚁的守卫员

《烹鳝》

不要欺侮弱小

《青山不识我姓氏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二幅)

一幅早期的画

《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似未曾来》

宠辱不惊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和平有什么不好

《樱桃豌豆分儿女草草春风又一年》

父亲注重时令

《晨鸡》

晨鸡的作用

《运粮》

蚂蚁可敬

《催唤山童为解围》

蜘蛛要饿死了

《垂死的犬》

多好的狗

《阿婆三五少年时》

***都会变老

《贫女如花只镜知》

如花似玉无人知

《行路难》二幅

有钱也搭不上车

《空军杀敌归》

马上抬头看

《风雨故人来》

忙坏了女主人

《轰炸》

怀中慈母已无头

《待修的钟》

社会上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手倦抛书午梦长》(二幅)

把大好时光浪费在午睡上

《瓜车翻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三幅)

希望世道人心不至于那么坏

《此亦人子也》

他们好命苦

《黄龙洞》

《三潭印月》

童心未泯

《好鸟枝头亦朋友》

他在和鸟对话

《哀鸣》

面临大敌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必须断章取义

《晨出》

撕下你的***面具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二幅)

发挥余热

《游春人在画中行》

画上别满了红条子

《爸爸买一根链条,有三十朵梅花,恩哥买一管笛,恩哥叫阿姊把梅花链条灌到笛里去。走了一回,恩哥手里只有一管笛了。阿姊寻来寻去,在大兴(路)上寻着了梅花链条》

大兴路上找梅花链条

《去拍照,恩哥当做拔牙齿,拼命逃出去。爸爸拉得牢,没有跌到丁字口》

弟弟怕拔牙齿

《走到对河,望见恩哥家里,姆妈站在门口,佩贞同房东囝囝在墙下玩》

这就是星汉楼

《逃警报的路上,水里一个石头堆,像一只船,我们跨上去,坐着看水。阿姊拿司的克摇船》

逃警报也有趣

《爸爸说:“只猫咬只蝴蝶,只猫死了。”恩哥笑起来,说:“爸爸讲错了!是蝴蝶死了。”》

他在用心听着呢

《山坡上许多人抬棺材,恩哥和佩贞也抬棺材。桂侯还抬不动,跟着喊:“恩育落朵好里呀!”》

难怪孟母要三迁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山山水水依旧不变

《床头剩有宣和纸写我当时看过山》

画风从此转变了

《国仇未报老僧羞》

念佛不忘救国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幅)

站得高望得远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生怕听到坏消息

《饼师叫过日将西》

饼师好比是时钟

《蔷薇之刺》

欲***蔷薇花不得

翻被棘刺指尖头》

这是我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意外的收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幅)

父亲喜欢吟诵的诗

《沙坪小屋》(二幅)

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从小就要勤奋

《打了梅香丑了姑娘》

损坏了自己的形象

《家有三亩田不离县门前》

为三亩田弯腰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

若靠千金坐吃山空

《烦闷》

举起拳头有什么用

《主母帮同主人,强夺客人的饭碗》

过分客气叫人难受

《于蚕匾中窥见明年春游的服装》

养蚕人的憧憬

《香肥皂匣子里的蚕,等候着汽车里的桑叶》

城里人养蚕

《甘美的桑叶的后面,有残酷的炮烙》

一件绸衣的代价

《功成不受禄长揖归田庐》

子推不言禄

《桂道》

“艺术的逃难”

《鹅老爷吃饭》

高傲的动物

《抱住了她的媳妇狂呼母亲》

蜀道奇遇记

《爸爸回来了》

行李里有“好东西”

《去日儿童皆长大》

一个也不认识

《“我到过十三省,弟弟到过九省,小弟弟到过五省,老祖母只到过一省。”》

老祖母咧嘴笑

《ABOY战时学校相之一》

抱着孩子教书

《一个失手,索子圈飞也似的荡了开去》

《立刻下手,还来得及》

生死关头

《近视养成所战时学生相之一》

家里也有近视养成所

《莫向离亭争折取浓阴留覆往来人》

你折我折柳难成荫

《八年来养成了习惯的老婆婆看见岗警就鞠躬》

大约是条件反射

《踉跄趋讲席,诵读斗高声。我亦曾如此,而今白发生》

“我亦曾如此”

《脱离了狭窄的瓦盆,移植到平广的大地》

小孩好比一棵小树

《“妈妈不要欢喜这不认识的囝囝!”》

童真

《水涨》

水涨石没

《大地沉沉落日眠》

心中不免惆怅

《孤儿与娇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及时当勉励

《笑问牵牛与织女是谁先过鹊桥来》

算来有巧也无多

《讲自家的故事“姊姊是在桥底下生的……你是在防空洞里生的……》

听得津津有味

《饥寒教***》

有人比这小乞丐更坏

《七旬谁把小名呼阿姊还能认故吾》

有人叫小名是福气

《二十四番花信后晓窗犹带几分寒》

一张令人心酸的月历

《风扇》

人工吊扇

《一陌纸钱三滴酒几家坟上子孙来》

一滴何曾到九泉

《白象的遗孤》

似乎脚上天生成有两只小猫

《军官看时,只见他胸前突出一个很大的赤心》

赤心国

《剪冬青联想》

不要千篇一律

《盆栽联想》

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家

《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老兵功虽高白发不曾饶

《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岁月不待人

《弟弟的新衣爸爸的薪水》

新衣做成薪水贬值

《家家扶得醉人归》

小心跌倒

《一种团月照愁复照欢》

“贫穷教打骂”

《忙中双鬓白笑里一生贫》

现在的人都不喜欢“贫”字

《最高犹有几枝青》(二幅)

阿里山神木

《今日我来师已去摩挲杨柳立多时》

师生之情

《幸福的鸡》

此鸡真幸福

《天地为室庐园林是鸟笼》

给它们自由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看(卧)剥莲蓬》

宣扬发家致富有错?

《大头天话》

故事讲到***处

《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

可怜的单四嫂子

《朝婴堕地八小时后画像》

女儿杨朝婴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埋下了祸根

《庐山天桥印象》

爸爸略感不快

《利锁名缰》

要学习淡泊名利

《二十四桥仍在》

扬州访古

《听我唱歌难上难》插图

千古奇冤

《“妈妈快来打!他拿刀杀爸爸了!”》

去打“拿刀杀爸爸”的人

人民的西湖》(二幅)

难得的写生画

《最耐寒的黄花献给最坚强的英雄》

最坚强的英雄

《日月楼中日月长》

父子女共读图

《船里看春景春景像画图临水种桃花一株当两株》

亏他们想得出

《客从远方来》

渐入佳境

《黄山天都峰鲫鱼背印象》

“不让丰一吟”

《黄山云谷寺》

仰起头来看山是正常的

《阿咪》插图

猫伯伯无礼了

《花见白头人莫笑白头人见好花多》

跟花吃醋!

《对酒当歌“客行虽云乐,未若早还乡……”》

未若早还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悲欢离合

《今夜不眠非守岁防他有梦到家乡》

守岁

《作客他乡又一年》

寒梅着花未?

《客中闻乡音不识亦相亲》

可亲的乡音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关心故乡的一切

《秋千慵困解罗衣》

缘缘堂也有秋千

《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

被“造反派”说中了

《松间明月长如此》(三幅)

赚回了赵朴老的题词

《慈乌反哺》

应该向乌鸦学习

《爸爸的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