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的翻译_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6 0
  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2. 谁能帮忙解释“君子存诚 克念克敬”是什么意思?
  3. 相敬如宾与举案齐眉的成语故事
  4. 什么是仁者情怀
  5.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成为一个仁者?
  6.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的成语?
  7. 关于孔子仁的问题!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的意思是:即使是你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是告诉人们,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己:自己。欲:想,想做。勿:不要。施:施加。于:介词,在。人:这里解释为对方,与原文前面的“己”相对。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的翻译_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句话的典故出自于《论语·颜渊》篇第二章,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对应,原文如下: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但一定照您的话去做。”

扩展资料:

《论语·颜渊》共计24章。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二章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百度百科-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后世影响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百度百科——论语

谁能帮忙解释“君子存诚 克念克敬”是什么意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的出处(拼音: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及再传***《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有关成语典故

冉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了二十九岁。虽是平民出身,仲弓却非常注意自己在德行上的培养,孔子也因此更多地侧重于从道德品质方面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仲弓谦虚而又好学,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上,回去之后反复咀嚼回味,遇到有不解的地方就去请教。?

有一天仲弓去找孔子,问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称得上“仁”。孔子回答:“出门在外的时候循规蹈矩、彬彬有礼;役使百姓的时候庄严隆重而又极其小心。一件事如果是自己都不愿意去做的,那么也就不应该去强求别人。倘若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朝堂之上就不会招致不满,私下与人交往时也不会惹来怨恨。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仁了吧!”仲弓听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虽然资质愚钝,但是一定会按照老师您说的那样去做。”

有关的成语寓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遵循的为人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人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如果不愿被人背后非议,那么也就不要背后非议他人。如果不愿被人欺骗,那也就不要欺骗他人。如果只想“自己高兴就好”“自己便利就行”,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友善,社会也就难以和谐。除此之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法理内涵,即尊重个体的平等观、符合人性的权利义务观和重视内省的自律观。在当今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文明断层线上发生的冲突愈演愈烈的复杂国际格局中,孔子于2500多年前所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金律,成为重构世界秩序的重要价值标准和规则渊源,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若***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和平、安宁。

此成语的相关用法以及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分句。?

春秋·孔子***及再传***《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堂衣若扣孔子之门曰:‘丘在乎?丘在乎?’子贡应之曰:‘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亲内及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何言吾师之名为?”?

三国·魏·杜恕《体论·政第五》:“己所不欲,不施之于人,令安得不从乎?”?

元·杨梓《豫让吞炭》一折:“待驱兵领将,积草屯粮,平白地要把邻邦困,可不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清·夏敬渠《野度曝言》一四三回:“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道也。”

相敬如宾与举案齐眉的成语故事

君子心存诚信, 诚信待人,人才能诚信待己 不妄语始 绝不胡言乱语。

「克念」就是克服愿生的心念。‘念’是杂念,想法,‘克’是克服。

克敬:指能敬慎其身的人。

做人要诚信不胡言乱语,克服心理杂念,做到敬慎其身。

什么是仁者情怀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成语是:“相敬如宾”,其读音是[xiāng jìng rúbīn]。相敬如宾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真的是指夫妻间的关系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它来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葑***菲,无以 *** 。”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在鲁僖公三十三年,臼季出使外国,在路上经过冀国,看见冀缺在田里面干活,他的妻子刚好送饭过来。这两夫妻之间很尊敬,彼此就像是对待客人一样。

臼季看了这个情景,就带着冀缺一起回到了国度,向文公说:“恭敬,是道德品行集中的表现。能够恭敬的话必然就有德行,有德行就能够治理百姓,请主公你任用他担任要职。我听说过,出门的时候像是会见宾客,承担事情的时候像是举行祭祀,这是仁爱的准则。”

文公其实也听说过冀缺这个人,就问:“他的父亲有罪,你知道吗?”

臼季估计之前也知道文公的这个担忧,很快就回答他说:“舜把鲧当做罪人流放了,但是也任用了他的儿子大禹。管敬仲原来也是桓公的敌人,但是却为后者担任国相而让国家成功。《康诰》里面说:‘父亲不仁爱,儿子就不孝敬,做兄长的不有爱,弟弟就不会恭敬,这和别人是没有关系的。’《诗经》里面说:‘***集蔓菁,***集萝卜,都不要把它们的下半部分当废料’,主公您挑选他好的地方用就可以了。”

文公听了这段话,觉得臼季说得有些道理,就任命冀缺担任下军大夫。从箕地回来之后,襄公以最高等命令任命先且居率领中军,以次等命令把先茅的县赏赐给胥臣,说:“推举郤缺,是你的功劳。”最后他以三等命令任命郤缺为卿,又给了他冀地,但是没有给他军职。

“相敬如宾”,形容的是夫妻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经常和“举案齐眉”一起用。

 成语造句

老巫和他妻子已经结婚三十年了,但还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成为一个仁者?

一、 “仁”字的出现和内涵

最早见于“仁”字的典籍是《诗经》。《诗经》中写道“仁”字的有两处:一处是《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再一处是《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叔于田》为春秋初期郑国人歌颂郑庄公之弟叔段所作,《芦令》为齐襄公时所作,均晚于西周初期。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仁”字应晚出于西周,在春秋初期。在《诗经》中这两个“仁”字的内涵是指什么呢?朱熹对“洵美且仁”的解释是:“洵”,信;“美”,好也;“仁”,爱人也。”[1]高亨对“其人美且仁”的“仁”的解释是:“仁,仁慈。”从用词上说,此两处“仁”均与“美”联用。“美”在《诗经》中多指容貌之美,“仁”与“美”并用,“仁”当指内心之美,品德之美。在《诗经》中“仁”虽未作明确的界说,但可以明显看出指的是与容貌相并论的道德。

逮至春秋中期,“仁”字已大量出现,据初步统计《国语》中出现24次,《春秋左氏传》中出现33次。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臣(臼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出门好象会见宾客,承担的事情好像参与祭祀,这是仁的准则。在《国语·晋语》中亦有关于“仁”的记载:“优施教骊姬(晋献公妻),夜半而泣,对晋献公说:‘吾闻之外之人曰: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左传》、《国语》中的“仁”,含义既有恭敬,又包含了“爱亲”、“利国”等意。 春秋时代,有人曾对“仁”作过比较简要的界说,如《左传》引郧公辛的话说:“《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惟仁者能之。违强凌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2]软的不欺,硬的不怕,不欺负老弱幼小,不畏,这只有仁爱的人才能做到。逃避强大,欺凌弱小,这不是勇。乘人之危,这不是仁。这里郧公对“仁”的解说明显是就人的品德而言,郧公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孔子对“仁”字的思想内涵,有明确的界说。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共出现109次,各有不同的含义,是从不同的方面说的。如《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学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雍也》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孔子首次将“仁”明确界说为“爱人”,这是发前人之所未发,超乎前人的创新。在西周初的“重人”思想中仅有“保民”、“裕民”的思想,而从来没有谁明确提出过“爱人”这个说法。虽然春秋中期,然明和子产在讨论政事时说过:“爱民如子”的话,但也没有明确将“仁”界说为“爱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第一位提出“爱人”,并以此来界说“仁”的是孔子。孔子将“仁”界说为“爱人”,首创了“仁”的学说,并以“仁”为理论“核心”,建立了儒家学派。

二、古仁人情怀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孔子“仁“学思想,使“仁”学思想体系完备。 孟子对“仁”的概念,提出了与孔子相同的界说:“仁,人心也”, [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 “爱人不亲,反其仁。”[5]认为“仁”就在人的心中,“仁”的主要含义就是“人”,要以“人”来对待一切的人。人,不分你、我、他;不分男、女、老、幼;亦不分尊、贵、卑、贱,所有的人都是“人”,以“人”来对待人,这就是“仁”。人首先要对他人付出爱和敬,然后才能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爱和敬,当你对别人付出了爱,而得不到别人对你相应的回报的爱,这时,不应苛求于人,而是要反省自己对人的爱助付出的够不够?这样,“仁”就在其中了。

孟子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作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对百姓有恻隐之心,与天下共忧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6]这是孟子与梁惠王探讨人生何者为乐问题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只有贤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明确指出作为王者只有“与民偕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孟子处在战国中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财富集中在掌握国家***的少数统治者手中,因此,少数人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绝大多数的人民,则是“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社会财富分配出现极不合理的现象。而且战争连年不断,统治者为了统治利益,“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无辜的人民惨死在沟壑。孟子从爱人出发,憎恶战争,同情人民的疾苦,对统治者为称霸诸侯而发动的连年兼并战争和他们骄奢*逸的糜烂生活予以尖锐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要求统治者要“与民偕乐”、“与人乐乐”、“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体现了孟子对人民深厚的爱。

孟子不仅提倡“爱人”,而且还由“爱人”扩至爱护万物,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亲亲”就是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仁民”就是爱民、惠民、利民、养民、富民、安民、教民。“爱物”就是把人生就有的相亲相爱的自然之情,推及宇宙的万物,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最终达到人与社会、与自然万物的内在和谐。这一思想被后人称为“仁民爱物”。“仁民爱物”体现出孟子仁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的精神世界。孟子“与民偕乐”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境界的提升。

三、清正廉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继承孟子的“与民偕乐”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和提升。他在《岳阳楼》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对孟子忧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是一种比孟子更高的思想境界。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为北宋名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少年时家贫好学,曾寄宿长白山醴泉寺就读,生活极其艰苦,每天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晨夕讽诵不倦,学识大有增长。范仲淹少有大志,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游学期间,见关中百姓多死于疾病,尸骨遍野,心生哀怜,以为“大丈夫当以利泽生民为务”,必立志学有用之学,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岁的范仲淹,辞别母亲,求学千里之外的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才俊云集,藏书丰厚。范仲淹在这里如鱼得水,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常以孔子的贤徒颜回为榜样,一碗饭、一瓢水,不改其乐.一心只读圣贤书,废寝忘食,昼夜不息,自春至夏,经秋历冬,游乐六经之中,对《诗》、《书》、《易》、《礼》、《乐》《春秋》等书主旨,不仅深刻领会,而且躬行实践,青年范仲淹已是有德饱学之士。

范仲淹由于胸有大志,勤奋读书,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一举考中进士,授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县)司理参军(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这是范仲淹走上仕途的起点,初入仕途已表现出非凡的才干。之后,几度调任,升降沉浮,仕途并不十分顺利,但他始终以天下为己任,情奇苍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中正耿直,改革社会弊病,平生奉行儒家修齐治平原则,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坚守仁义,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凿井寻泉,解民旱情,肃清风气,为民除害。修水坝,平边乱,抗强敌,屡立战功。元昊造反,曾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治军有方,威震边陲,夏人不敢犯,羌人心畏惧。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深感朝政弊病深重,力主改革,以副相之职行改制之任。庆历三年(1043年),大胆提出“十事疏”,综其要为改革仕官制度,重视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解民困苦。谓之“庆历新政”,“新政”切中时弊,不失为为强国富民的良策。然而任何改革总会触及部分统治者的既得利益,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也不例外,改革推行不久,就遭到保守派的沉重打击,致使改革夭折,范仲淹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兼知邠州,因患肺病不宜继续留任边地,改任邓州知州。之后又辗转于杭州、青州等地。做官一任,造福一方,直到生命终结,何曾为家族、为自己谋过私利?一个心里装着国家、百姓,有着大爱之心的仁者,怎么会不顾天下百姓死活而追求一己之欢乐?又怎会贪天下之财为己财,中饱私囊,***受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的是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彰显的是崇高而尊贵的情感气质。关心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始终与民族、国家、人民的忧乐为己任,与民族、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大公的精神,民族繁荣富强的思想源泉。数百年来,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大公思想,哺育着中华民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民族而生,为民族而战,为民族而死,情奇苍生,心系黎民,放弃自我,以天下为己任。从孔子、孟子到范仲淹再到清初的顾炎武,这种仁者情怀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支持者民族的挺立和发展。顾炎武继范仲淹之后,提出“天下兴旺,匹夫与有责焉”,至“五四”时期,“天下兴旺,匹夫有责“成为动员千百万中国人为拯救民族、国家危亡,探求救国真理的强劲动力。时隔千年,当今时代,它仍在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而不懈努力。

斯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追溯历史,可以使我们懂得如何生活;缅怀先贤,更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先贤圣哲们所开创的千秋功业和道德风范,使得他们一出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就是一座高山,让后代的人景仰不已。司马迁在瞻仰孔子庙时,曾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称赞孔子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7]这歌颂的何止是孔子一人,歌颂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厚德仁爱的高尚品德和思想情感。愿我们永远记着这些中华的先贤们,以他们为榜样,躬行实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不断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做一个对民族、对人类有贡献的高尚的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的成语?

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章,后面还有孔子的一段话: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第三十章)(仁是这样的,自己想立身,就帮助别人也立身,自己想通达,就帮助别人也通达。以自己作比方而推己及人,这就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第一个“立”字含有站住、成立、创建的意思,第一个“达”字含有通达、顺利、完成的意思;第二个“立”字和第二个“达”字,都用作动词。“立”和“达”可以包含许多内容,例如:自己想丰衣足食,也帮助别人丰衣足食;自己想得到快乐,也帮助别人得到快乐;自己不想得病,也帮助别人预防疾病;等等。简单地讲,“已欲立而立人”,就是推己及人,这是从积极方面讲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第二章)(学生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像会见重要的外宾一样,治理百姓像承担重大的祭典一样。自己不愿意得到的不要给予别人。为国家工作不要有怨气,在家族之间也不产生怨气。”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照你说的去做。”)仲弓即冉雍,是孔子的学生。他问如何实行仁,孔子的回答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出门工作像会见外宾,治理人民像承担重大祭典,二者意思是工作要严肃认真,办事谨慎。这句话比孔子早一百多年的晋国的臼季曾经说过:“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孔子袭用这话来教育学生树立严肃谨慎的工作态度。第二个意思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另一种说法,自己不想得到诸如疾病、灾难、饥饿等不幸和困厄,也不要给予别人,这仍然是推己及人。西方天主教的《圣经》中也有意思相同的话:“己所欲,施于人。”中外古今都承认这是的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第三点意思是“无怨”,在孔子时代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中,邦就是国,家是家族,国是扩大的家,在为国家工作的岗位上,不论职位的高低、升降,或是工作中发生种种不顺心的事,不要有不满的情绪,更不心存怨恨,口出怨言。为什么呢?(这里有问号)我们既然“泛爱众”,要“博施于民”,立志为人民服务,可以为之献出自己的一切,又何必计较个人的得失呢?(这里有问号)这就是仁者的胸怀。

我们常说为人民服务,如果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随时随地推己及人地为人民的利益着想,遇事不能把个人得失放到一边,那就不能成为仁人——高尚的人。

关于孔子仁的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出自战国孔子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举行重大的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朝中无怨,在家里亦无怨。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哲学反思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别是仁。仁的本质则是“爱人”,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孔子的学生曾经问他:老师,要怎么样做,“仁爱”才算是做到呢?

孔子说:“很简单,只要你做到了5个方面,那么仁爱基本上就完成了。”

1、恭则不侮

他说的“仁爱”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恭则不侮。“恭”是恭敬的“恭”,侮是侮辱的意思,对人要恭敬,为什么呢?孔子说恭则不侮,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你对别人如果必恭必敬,有一个很美好的态度,那别人也不会轻易来欺负你,你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尊严,那么就对别人尽量地友善。

2、宽则得众

孔子讲的“仁爱”的第二方面叫做宽(宽是宽和)则得众。就是你对别人越宽容,你就会拥有越多朋友的信任和众人的爱戴。

3、信则人任焉

孔子讲的“仁爱”的第三方面是:信则人任焉。信就是一个人守信誉,说话办事都有他的信誉,一定是要做到的,这样的人,“任焉”,就会不断地给他很好的机会,社会上很好的机遇,都会给有信誉的人。

4、敏则有功

敏”是敏锐敏捷的“敏”字,就是说除了我们的信誉还要用智慧去提升劳动效率,这就叫敏则有功,谁敏锐谁就会建功立业,做出很好的成果来。一个真正敏锐有智慧的人是会在现实中发现各式各样的机遇,人受到挫折的时候,也会最先发现那些最有利的因素,去把坏的一件事情迅速变好。

5、惠则足以使人

惠”是恩惠的“惠”,这个是说给一般做领导的人,他说惠则足以使人,就是一个人有恩惠之心才足够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让别人为他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