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善恶什么意思,不思善不思恶明上座本来面目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9 0
  1. 本来面目是何意?出自于哪?
  2. 佛教!什么不思善不思恶即见本性
  3. 古文与佛经

惠能***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即于此言下大悟。

这是说,六祖惠能传承五祖的心法之后,即离开五祖道场,去了岭南,而五祖座下有位将军出家的***惠明,追着惠能想把法抢到手,惠能跟他说:「你既为求法而来,那么,心中的一切念头皆应放下,不可向外攀缘,不要思量或善或恶,当这时候,看看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惠明用了这个方法后,当下就开悟了。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练习,当境界在面前出现时,心中不要产生喜欢不喜欢、好或者不好、爱或是不爱等的反应,当作跟你毫不相干看待。事实上,未悟的人,当你的念头认为已是如此这般地不去管它时,你已经在管它了。不过,若经常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即使未必能够开悟,你的烦恼总会减少很多的。

不思善恶什么意思,不思善不思恶明上座本来面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何能明心?

《忏悔品》中告诉我们有两种方法,能够达到明心的目的:

1.修五分法身:

修戒: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

修定:覩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

修慧: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修众善法,自心无碍,心不执著。

修解脱: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

修解脱知见:自心亦不沉空守寂,并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2.修无相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愚迷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骄诳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嫉妒等罪,悉皆忏悔。

如果修了五分法身的法门,还是不能明心,便是因为罪障太重,所以要修无相忏悔法门。《六祖坛经》告诉我们,要不断地使自己的心,对于善恶的境界,尽量不以自我的观点或自私自利的立场,产生反应。当你生起愚迷心、憍诳心、嫉妒心时,要不断地忏悔,愿这种种的念头不再生起,不再用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心,去判断它、执著它。

如何能见性?

《坐禅品》云:「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又云:「对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又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般若品》云:「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令得见性。」「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又云:「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以上都是教我们如何能见性的办法。

本来面目是何意?出自于哪?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翻译为: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儒家所说的良知。

原文: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

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平?”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

翻译:

来信写道:“佛家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不同于我们儒家的随物而格的功夫。我要是在“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的功夫,就已经坠入思善了。想要善也不思,恶也不思,而让内心的良知清静自在,只有在睡后刚醒之时才能做到。

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夜气’但是这种光景不能持久,刹那之间,心中已有思虑产生。不知道用功久的人,是否能常常处于刚醒而思虑还没有产生的时候?现在我想要求静,却愈不能静,想要杂念不产生,杂念却愈发产生。怎么做才能让此心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此心)和天地之理相契合呢?”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这是佛家针对那些还不认识本来面目的人说的方便之法。佛家所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需家所说的良知,现在既然已经认清了良知,也就不用按佛家的这种说法了,随物而格,是“致知”所用的功夫,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常惺惺”,其意思也是指“常存他本来面目”。

佛教!什么不思善不思恶即见本性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原来的模样。

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

佛教禅宗六代世祖出身于贫苦家庭,3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砍柴维持生活,在21岁那年,顿悟,向黄梅县东禅宗五世祖弘忍***学习佛法,取名慧能。

弘忍***说:“你为什么要来学佛呢?”

慧能回答:“人虽有东西之分,但佛性无南北之别;我虽然与和尚不同,佛性是没有差别的。”

弘忍知道他不是平常人,有心收他为徒但又恐怕寺里的僧人不肯相容,就分派他去干杂活。

有一天,弘忍召集众***宣讲佛法,他让每人作一篇偈语,从中挑选优秀者传给达摩祖师衣钵,定为六代世祖。

有个叫神秀的大和尚连夜写成一篇偈颂:

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人看了,纷纷夸赞。谁知弘忍***却说,神秀还未见到本性,只到了门外,还没有进门。

当时,慧能在柴房劈柴,听人念诵神秀偈语,心中一动,也吟成一篇偈语,但是,他不会写字,慧能便口诵偈语,请人代为书写。偈语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了,知道慧能已参透佛法,有意想把衣钵传于他,但弘忍***知道他不能服众,便只好私下里传位于他,叫他出逃。

慧能接受衣钵后,立即逃往南方,走了两个月,到达大瘐岭。这时,有数百个僧人跟踪追来,想夺取衣钵。其中有个慧明和尚,原来是四品将军,为人粗鲁,他率先赶上慧能。

慧能将衣钵扔在一块大磐石上,说:“这件衣服是个信物,怎么可以凭力气来争夺呢?”

慧明赶来,拾起衣钵,说:“我为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的!望行者为我说法。”

慧能走了出来,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说:“不思善,不思恶,这个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慧明顿时开悟,告辞而去。

《六祖坛经·行由品》原文是:“不思善,不思恶,正恁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古文与佛经

这里讲的是不要在心中产生差别判断,不要生起错误的执著。

***设善是金子,恶是石头,那么背负金子走路的人与背负石头走路的人一样累。

只有知道石头是石头,金子是金子,知道他们分别的价值而不去贪取执著,走路才是轻松的。

第一句出于儒家经典〈大学〉。

按原文意思是说,君子之道,在于明白真正的德行,在于仁爱亲民,在于做事完满。

引申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最伟大的思想,是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

第二句是出自佛教禅宗的〈六祖坛经〉。

意思是说,不思善、不思恶,在善与恶的判断取舍间,最直截了当的没有任何顾虑任何疑惑的时候,那个是明上座本来的心识。

发挥的含义是说,提醒那个提问的“惠明”和尚(上座是对其的尊称)放弃妄执。

人生的苦恼,来源于自心的纷乱,来源于在不同事物和不同行动时需要做判断分别,做种种爱憎取舍。正是因为这种不得不做的选择,才使我们感受到烦恼。比如对于欲望的爱憎,对某些观念和想法的固执,对于没有意义的行为约束产生的知见上的迷惑,对“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的追求认知等。

背着黄金走路和背着石头走路是一样的沉重负担。只有知道黄金和石头的价值区别到底是什么,知道什么是黄金什么是石头,理解他们的意义就足够了,不需要带着负担和包袱走完一生。放在一边不去背负它,这样才能重新轻松上路。也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