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针的翻译和原文,磨杵成针的翻译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10 0
  1. 磨杵成针的卒业卒业是什么意思?
  2.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什么意思
  3. 诗人李白磨杵成针的故事
  4. 磨杵成针比喻什么意思
  5. 铁杵成针翻译成现代文?
  6.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个什么成语

磨杵成针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磨杵成针意思指把铁棒磨成了针(杵:舂米等用的棒槌),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1.成语出处:

在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方舆胜览·磨针溪》

磨杵成针的翻译和原文,磨杵成针的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成语用法:

“磨杵成针”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含褒义。

3.成语寓意

磨杵成针的关键点就是做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靠投机,凭运气。学习和工作想要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有恒心有毅力,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磨杵成针的卒业卒业是什么意思?

完璧归赵、磨杵成针、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入木三分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蔺相如、李白、匡衡、勾践、项羽、王羲之。

一、完璧归赵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译文:蔺相如对赵王说:如果 十五座城池划入赵国的版图,那么和氏璧就留给秦王;十五座城池没有划归赵国,我会完好地将和氏璧送归赵国。?

二、磨杵成针

拼音: mó chǔ chéng zhēn

解释: 把铁棒磨成了针。zhi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故事: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李白问:“你磨铁作干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三、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译文:越王勾践回家自己的势力范围后,则专心思考,把苦胆放在座位附近,无论是坐是卧,都要舔食苦胆,就是在吃饭时,也要尝下尝但的滋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五、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译文:项羽就引兵全部渡过黄河,把船沉入河中,砸破做饭的锅,烧了住处,只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战死,不准备再回来(的决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什么意思

卒:完成

汉语文字铁杵磨针

汉语拼音tiě

chǔ

zhēn

词语解释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铁杵成针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妇人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明白了她的意思,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一带。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媪:年老的妇女。

铁杵:铁棍.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杵:棒

木追

去:离开。

逢:碰上。

方:正在。

氏:姓…的人。

卒业:完成学业

诗人李白磨杵成针的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意思: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杵:舂米或捣衣的棒;只要:连词。表示必要或充足条件。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励志故事:小时候不爱读书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受到一位在河边石头上磨铁杵做针的老婆婆的启发,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李白因此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后被称为“诗仙”。教育我们孩子们也要持之以恒,发奋读书。

磨杵成针比喻什么意思

铁杵磨针典故:

唐朝着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扩展资料: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2、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传说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就放弃了,“经过这条溪水,苏老太太正在磨铁杵,问他,说:‘想做针。’金星很感动,返回完成学业”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 。用法 :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4、启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事要持之以恒。

百度百科—磨杵成针

铁杵成针翻译成现代文?

把铁棒磨成了针。 比喻 做任何 艰难 的工作,只要有 毅力 ,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成语出处: 《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成语例句: 没有 磨杵成针 的毅力,学问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 造诣 。

繁体写法: 磨杵成针

注音: ㄇㄛˊ ㄔㄨˇ ㄔㄥˊ ㄓㄣ

磨杵成针的近义词: 铁杵磨成针 相传大诗人李白小时候,有一天逃课出去玩,碰到一个要把一根铁棒磨成针的老妇人,使他领悟了勤奋学习的道 功到自然成 功夫下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取得成效,常用作劝勉他人脚踏实地,多下苦功,不能浅尝辄止俗语说的:&ld

磨杵成针的反义词: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做事情、做学问没有恒心,时断时续,不能持之以恒

成语语法: 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grind mortar into a needle <constant dripping will wear away a stone.>

俄语翻译: капля камень точит

日语翻译: 槌(つち)をみがいて针(はり)にす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个什么成语

传李白少时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媪磨杵,白问其故,曰:"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后因以"磨杵成针"喻立志不移,功到自然成。

据说李白年轻时读书,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开,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妇人在磨铁棒,李白问她(这样做)原因,说:“做成针.”李白有感于她的话,于是终于完成了学业。后来根据(这个)把“磨杵成针”比喻立志不移,功到自然成。

这个成语是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

读音:tiě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前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但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做下去,最后一定能成功。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

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

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持之以恒

读音: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用法:作谓语、状语;表示长久不变;褒义词。词义:面对任何事情恒心对待;长久坚持下去。字意:持 :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亦作“ 持之以恒 ”。

2、反义词

半途而废

拼音:bàn tú ér fèi

释义:做事不能善始善终。

成语故事: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

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何回家,乐羊子说:“出门时间长了想家,没有其他缘故。”

妻子听罢,操起一把刀走到织布机前,严厉地说:“这机上织的绢帛产自蚕茧,成于织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有一寸长;一寸寸地积累下去,才有一丈乃至一匹。今天如果我将它割断,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掉。”

妻子接着又说:“读书也是这样,你积累学问,应该每天获得新的知识,从而使自已的品行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归,和割断织丝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子被妻子说的话深深感动,于是又去完成学业,一连七年没有回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