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txt笔趣阁_竭泽而渔全文阅读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12 0
  1. 奋力拼搏的文言文
  2.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文言文1~30翻译
  3. 形容人无知的文言文
  4. 记棚民事 文言文阅读答案
  5. 急!!!小升初常考文言文
  6. 当代学生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高中文言文的答案

词目

竭泽而渔

发音

竭泽而渔txt笔趣阁_竭泽而渔全文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jié zé ér yú

释义

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近义词

杀鸡取卵不留余地

反义词

从长计议

引用

《前汉演义》第七十回 贤汲黯直谏救人 老李广失途刎首 ...,长安令之拟斩,怒有司之慢客也;用计臣以敛财,进酷吏以司法, 竭泽而渔 ,迫以刑威,何一不为筹饷征胡计乎?暴利长之献马,与卜式... 《南北史演义》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启争端 沃野镇弄兵开祸乱 ...遗。平时请属有司,无敢违慢,牧令守长,哪个肯毁家报效?当然是 竭泽而渔 ,上供欲壑,于是朔方叛乱,相继迭起。又开生面。 ... 《清史演义》第七十五回 溃河防捻徒分窜 毙敌首降将升官 ...国藩,因捻众四出为患,决议扼守沙河、贾鲁河,逼捻众入西南,为 竭泽而渔 之计。自河南周家口以下,至槐店止,这一带属沙河,自周家... 《全唐文》第08部 卷七百九 ...禁军皆畏伏中官,宰臣焉能使其效死?嗟乎!焚林而畋,明年无兽, 竭泽而渔 ,明年无鱼,既经李训猖獗,则天下大势,亦不可用也。... 《***狄公案》迷宫案-第四章 ...紧就会断弦这个道理,故对本县富商巨贾,名号大店并非敲骨吸髓, 竭泽而渔 ,而是让各商号店家于重金纳课之后仍多少有利可图。此外,... 《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方春斩伐, 竭泽而渔 ,草木鱼鳖,亦莫生遂。灾患之来,莫之或御。愿陛下开仓廪... 《宋史全文》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上 ...既黜,主计之臣率三四易,于开条画,毫发无敢变更者。然议者咎开 竭泽而渔 ,使后来者无所施其智巧,凡茶盐榷酤激赏零畸绢布之征,遂... 《明史》卷九十四·志第七十·刑法二 ...此为扑刑,取能去风,虽寒不伤也。”尚书开济议法密,谕之曰:“ 竭泽而渔 ,害及鲲鲕,焚林而田,祸及麛鷇。法太巧密,民何以自全?... 《明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绥之实政,宽闾阎之积逋。先收人心以遏寇盗,徐议浚财之源,毋徒 竭泽而渔 。尽斥患得患失之鄙夫,广集群策群力以定乱,国事庶有瘳乎... 《魏郑公谏录》卷一 ...。依式点取,于理何妨邪如此固执,不解卿意。”公正色曰:“臣闻 竭泽而渔 ,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若... 《孔子家语》困誓 ...从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杀之。丘闻之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 竭泽而渔 ,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凰凰不翔其邑,何则?君子...

奋力拼搏的文言文

它让那些乱砍滥伐的人体会荒漠的滋味;它让那些肆意开垦的人,感受风沙和水患的恐慌;它让那些竭泽而渔的人再也没有了收获。

本题为语文测试卷阅读理解题,部分短文内容如下:

大自然又像一位慈母。它抚育弱不禁风的小花,锻炼身体强壮的大树,它让人们在树下遮阳,它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它让人们摘食树上的果子,它让人们畅饮河里的清水.....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它都满足,只要是能够原谅的错误,它都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包容。

本段内容写的是大自然像一位慈母,题目要求写像一位严父,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可以参照慈母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所以写乱砍滥伐,肆意开垦以及竭泽而渔的惩罚,参照文章格式写,需要自己组织语言。

扩展资料: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1、读原著。

其是读名著或者外文的时候,翻译的作品很多,要想很好的理解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倾向还是应该读原著,对于外语的学习,要尽量的读原文,因为原文才是地道的外文,符合语言的运用规律和语法特征。

2、做笔记。

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每次去读,每次都要记笔记,你会发现每次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经常记笔记可以促进自己的总结和思考,有利于理解能力的提高。

3、随时随地。

很多人觉得时间紧张,无暇读书,其实读书不一定非要选择自己空闲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姿势,舒服的位置去读,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做到的事情,比如在公交站等车的时候,比如在 排队等电梯的时候,比如在睡前的清醒时候,都可以拿出书来读,这样会在无形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当代学生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文言文1~30翻译

1. 有关努力奋斗的文言文

1、先秦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释义: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先秦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3、清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释义: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西方。

4、唐 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5、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释义: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

2. 有关“努力奋斗”的文言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扩展资料:

全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我一定用尽全力,努力拼搏”用文言文怎么说

我一定用尽全力,努力拼搏。

用文言文:

吾必竭力而搏,(wú bì jié lì ér bó )

吾:吾属我辈;我等。吾子指自己的儿子。对平辈人的一种亲切的称呼,可译为“您”

必: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 固执:“毋意,毋必”。 果真,***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竭:尽,用尽: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

力: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而: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

搏:对打:搏斗。搏击(奋力进击)。搏战。搏膺(捶胸,表示愤怒)。肉搏。拼搏。

扩展资料:

还可以为

今不多言矣,吾当倾力而为(jīn bú duō yán yǐ ,wú dāng qīng lì ér wéi )

今:现在:今天。今生。今世。今番(这次)。古为今用。今是昨非。 古昔 。

不: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

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nàn )兴(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数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多余。一年多。

言: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矣:文言助词(a.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矣”,“悔之晚矣”;b.表示感叹,如“大矣哉”)。

吾: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姓。

当: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ɡ)。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倾:斜,歪:倾斜。倾侧。倾塌。倾圮。倾跌。 趋向:倾向。倾心。倾慕。倾注。左倾。右倾。 倒塌:倾颓。倾覆。倾轧(y?)(在同一组织中互相排挤)。

力: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而: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 ◎ 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变成:成~。 是:十两~一斤。 治理,处理:~政。 被:~天下笑。

4. 激励,奋斗的文言文.比如:伏久至,飞必高

我最喜欢的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还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其实人的奋斗,确定目标是最主要的,其次就是坚持,所以,我比较喜欢蒲松龄的那句诗,对仗工整,琅琅上口.而且又是熟悉的典故.。

5. 表达一个人必须努力奋斗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表达一个人必须努力奋斗的文言文句子有;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0、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表达一个人必须努力奋斗的句子有:

1、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2、***之神的降临,往往只是因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3、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4、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5、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6、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7、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8、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9、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0、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1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1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13、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1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15、上帝从不抱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6. 关于奋斗的古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 伏久至,飞必高!寇可往,吾亦可往!孟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知道这句算不算-_-)最后:。

容人无知的文言文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

注释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时。

2010-6-28 19:45 回复

青木者

0位粉丝

2楼

2.翻译: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⑦尝:曾经。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在; ②反:同“返”,回,归; ③全:保全; ④复: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注释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②其:那里的。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④异:奇怪。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⑥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参考译文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2010-6-28 19:45 回复

青木者

0位粉丝

3楼

1.解释:

①其:代词,那里的; ②辄:就; ③异:奇怪; ④然:这样。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5.★高阳应造屋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 卷二十五 别类》)

注释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专指木工。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④涂:泥。⑤挠(náo):弯曲。⑥败:毁坏。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⑧益:更加,越发。⑨枯:干。⑩劲:坚固有力。⑾任:担负。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

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1.解释:

①为:造; ②以:用; ③善:好; ④益:更加。

2.翻译: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

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6-10)

6.★竭泽而渔

原文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渔:***。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文言知识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

抽干湖水来***,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2010-6-28 19:45 回复

青木者

0位粉丝

4楼

1.解释:

①竭:使…干涸; ②渔:***; ③明年:第二年; ④焚:烧毁。

2.翻译: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7.★功名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1.解释:

①则:那么;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

原文

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

注释①贵:以……为贵。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③聪:听力好。④智:思维敏捷。⑤辐辏:车轮的辐条。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

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2010-6-28 19:45 回复

青木者

0位粉丝

5楼

1.解释

①贵:以……为贵; ②聪:听力好; ③智:思维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译: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译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

3.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10.★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记棚民事 文言文阅读答案

1. 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的无知虚伪、自大自以为是的有哪几句

一、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读音:qiáng shàng lú wěi,tóu zhòng jiǎo qīng gēn dǐ qiǎn 。shān jiān zhú sǔn,zuǐ jiān pí hòu fù zhōng kōng 。

2、含义:长在墙上的芦苇怎么能够长久存活呢?山间竹笋别看嘴尖皮厚,其实中空,又有什么值得自傲的呢?

3、赏析:比喻的手法,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4、出处:当年解缙是神童,年纪不大,名声可是不小。某次遇到一位***,老先生十分不服气想你小小年纪名声这么大,到底能有多大的能为,于是故意刁难他,出了这个上联,表面上是描述芦苇的生长状态,实际上借双关来教训解缙,小小年纪不要太轻狂,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那解缙可不是省油的灯,立马就对了下联,意思说别看你胡子一把的年纪,也没什么真本事,把老先生噎住了。

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读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2、含义: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败絮",破旧的棉絮。

3、出处:出自明朝大臣刘基明《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三、鄙俚浅陋,鄙于不屑。

1、读音:bǐ lǐ qiǎn lòu ,bǐ yú bú xiè。

2、含义: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3、出处:出自王傥《唐语林政事上》卷一:“上询其政事,光不知文字,对皆鄙俚。”

扩展资料:

自以为是

1、读音:zì yǐ wéi shì

2、含义:为:认为;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亦作“自以为然”。

第一种:自己觉得别人也会与自己想的一样,其实别人和你想得根本就不一样,主观臆断。

第二种:自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3、出处: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已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下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4、译文:大凡爱争斗的人,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方是不正确的。如果自己的确是正确的,对方的确是错误的,那么自己就是君子,对方就是小人了。

凭着君子的德行去跟小人互相伤害,而不考虑自己的名誉,也不考虑亲友们所受的伤害,更不考虑国君,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种人就像人们说的是在用狐父的戈去刺牛粪一样不值得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自以为是

2. 有没有形容陌生人对人友好的古文或者诗句~呢种素未谋面却对人极

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交情老更亲.-(唐)杜甫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抱朴子.交际》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随便选.。

3. 有哪些形容人“无知”的词

乳臭未干, 羽毛未丰,少不更事、涉世不深, 初生牛犊,蔽聪塞明 不学无术 不辨菽麦 不识一丁不识之无 不省人事 面墙而立 目不见睫 人云亦云 随声附和 五谷不分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一无所闻 一窍不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眼如盲有眼不识泰山 愚昧无知 牗中窥日 , 不知薡蕫 呆头呆脑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黎丘丈人 买椟还珠 冥顽不灵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 亲痛仇快 网漏吞舟 枉己正人 无的放矢 愚不可及知薡蕫 呆头呆脑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黎丘丈人 买椟还珠 冥顽不灵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亲痛仇快 网漏吞舟 枉己正人 无的放矢 愚不可及 懵懵懂懂。

4. 形容人无知的词语

涉世不深, 初生牛犊、羽毛未丰,少不更事、蔽聪塞明、不学无术、不辨菽麦、不识一丁不识之无 、不省人事 、面墙而立 目不见睫 人云亦云 随声附和 五谷不分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一无所闻 一窍不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眼如盲有眼不识泰山 愚昧无知 牗中窥日 , 不知薡蕫 呆头呆脑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黎丘丈人 买椟还珠 冥顽不灵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 亲痛仇快 网漏吞舟 枉己正人 无的放矢 愚不可及知薡蕫 呆头呆脑 焚林而猎 竭泽而渔 黎丘丈人 买椟还珠 冥顽不灵 明珠暗投 弄巧成拙 陪了夫人又折兵亲痛仇快 网漏吞舟 枉己正人 无的放矢 愚不可及 懵懵懂懂。

5. 讽刺一个人无能的文言文

哀溺文序 [唐]柳宗元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江水猛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却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今天为什么落后了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因此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了摇他的头.过了一会儿,他更累了.已经游过去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十分愚蠢、十分蒙昧,自己将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呢?”他又摇了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我于是写下了《哀溺》.

寓意

《哀溺文序》本文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并进而警告 一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葬身名利场中.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丢失了性命,再多的钱财也是无用.

“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至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从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哀溺文序》通过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讽刺了世上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那些见钱眼开,掉进钱眼里的人,宁可放弃自己生命也不愿丢掉钱财的人.“钱乃身外之物”我们不应该重视钱财.

《哀溺文序》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1)《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心隆.

6. 形容人无知的词

草木愚夫:旧时农民的谦称。

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

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浑浑噩噩: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混沌不分: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

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明昭昏蒙:昭:明白;蒙:愚昧无知。

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冥顽不灵: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

形容愚昧无知。顽冥不灵:顽冥: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

形容愚昧无知。以瞽引瞽:让盲人给盲人引路。

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

也比喻白费力气。

急!!!小升初常考文言文

记棚民事〔清〕梅曾亮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4、棚民,即无地搭棚而居的流民.如何安顿他们并改善他们的生活,以防止形成严重的社会矛盾,曾任安徽巡抚的董文恪,看到皖安山区闲置大片山岭,便上奏朝廷请求批准让棚民们去开发这些山岭.真是一个好巡抚,此事也是多么好的民生工程.没想到居然遭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反对,其理由是山上有他们的祖坟,这一开发,会破坏其家的风水,官司打到了官府.董“***”很是不解,也很是生气,但他又知道此理由涉及“大礼”,又可能是其私有财产,并没有派出什么搬迁队带着什么家伙什,以官府非常冠冕堂皇的名义强行搬迁,而只有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发出无奈的感叹.

董“***”去世后,其家人请梅曾亮为他修“年谱”.当梅看到这些奏章后,很为其感动,并赞同其观点.过一段时间梅先生回乡,想到这一问题,便“问诸乡人”,没想到根本不是什么“风水龙脉”问题,竟然事关“三农科学发展”.“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1] .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犁锄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梅先生听了这个实情,也觉很有道理.

既要解决民生稳定社会,又要防止破坏环境引起更大的社会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个两难,梅先生陷入无法回答的困境,只好在文后作了这样的交代:“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5、A:网开一面:秦岭北麓,沣河以东,北张古镇坐落于此。站在北张古镇曾经的集市所在地——沣河大桥桥头,只见麦苗青青、沣水潺潺,雪团儿般的羊儿静立于河边啃着野草,30余里开外的黛色秦岭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村庄里鸡犬之声隐隐入于耳际,静谧安逸、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难怪在两千多年前,汉家天子也贪恋这里的美景,将此地划出一片作为******场,由此也诞生了一句充满仁爱的成语——“网开一面”。

释义: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比喻***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B:竭泽而渔:先讲竭泽,所谓竭泽就是放干池子中的水,能够见到池子的底;再讲而渔,所谓而渔就是***,可以用多种形式***。表面意就是这样,比喻意为: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的目光短浅之人。

当代学生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 高中文言文的答案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5)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

注释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时。

2.翻译: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⑦尝:曾经。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在; ②反:同“返”,回,归; ③全:保全; ④复: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注释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②其:那里的。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④异:奇怪。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⑥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参考译文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1.解释:

①其:代词,那里的; ②辄:就; ③异:奇怪; ④然:这样。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5.★高阳应造屋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 卷二十五 别类》)

注释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专指木工。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④涂:泥。⑤挠(náo):弯曲。⑥败:毁坏。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⑧益:更加,越发。⑨枯:干。⑩劲:坚固有力。⑾任:担负。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

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1.解释:

①为:造; ②以:用; ③善:好; ④益:更加。

2.翻译: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

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6.★竭泽而渔

原文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渔:***。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文言知识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

抽干湖水来***,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1.解释:

①竭:使…干涸; ②渔:***; ③明年:第二年; ④焚:烧毁。

2.翻译: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7.★功名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1.解释:

①则:那么;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

原文

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

注释①贵:以……为贵。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③聪:听力好。④智:思维敏捷。⑤辐辏:车轮的辐条。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

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1.解释

①贵:以……为贵; ②聪:听力好; ③智:思维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译: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译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

3.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10.★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一、选择题

1.B

野老

唐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 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 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 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 城阙秋生画角哀。

2.C

登崖州城作

唐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3.A

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

唐五代?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4. A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画眉鸟

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暮热游荷池上

宋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5. D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6. D

绝句两首(其二)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7. A

8. B

[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

元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9. D

10. C

11. A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详细

B.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具:全,都

C.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具:准备

D.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12. B

13. C

14. C

15. B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16. B

17. A

A.得九鼎,厚宝也 得:得到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得无……乎:莫非……吧

C.阴阳和而万物得 得:成功

D.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得:能

18. A

19. B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前途的憧憬。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昂扬乐观的情感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惜别的情谊中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也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20. C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1. C

22. D

23. C

24. A

25. D

枭将东徙 将:打算

26. C

27. B

28. B

改: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29. D

30. C

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二、填空题

31.寒鸦飞尽水悠悠

32.何人不起故园情

33.行人临发又开封

34.君看六幅南朝事

35.车如流水马如龙

36.桃花流水窅然去

37.一蓑烟雨任平生

38.怀旧空吟闻笛赋

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0.日暮乡关何处是

41.清泉石上流

42.影徒随我身

43.无案牍之劳形

44.志人

45.小人之交甘若醴

46.寡德之人

47.名词作状语

48.卖柑者言

49.谪(贬)

50.梅花

三、阅读理解题

(一)

51.如梦令

52.颜色 花儿怒放,二色并妍

53.武陵 心地高洁、超凡脱俗

(二)

54. (1)攀缘 (2)很,极 (3)慢慢地,缓缓地 (4)完

55. (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 (1)做人要正直; (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

四、鉴赏评析题

58.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领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

1、宜兴义牛

译文:

义牛就是宜兴桐棺山农民吴孝先家的水牯牛。它有力气而且也有美德,每天耕山地二十亩,即使饿了,也不吃田里的庄稼苗。吴孝先把这头牛当作宝贝,让自己十三岁的儿子希年来放养它。(有一天)希年跨坐在牛背上,任凭牛去它要去的地方。牛正在涧边吃草,忽然一头老虎从牛背后的山林中走出来,心里想要攫取希年。牛知道老虎的意图,立即调转身子转向老虎,慢慢前行吃草。希年很害怕,伏在牛背上不敢动。老虎见牛过来,就蹲着来等待它,意思是等牛靠近自己就去攫取它背上的小孩儿。牛将要靠近老虎,就立刻狂奔着上前,用大力撞牛。老虎正垂诞牛背上的小孩儿,来不及躲避,被撞倒仰面倒在狭窄的山涧中,不能翻转。水遮盖浸没了老虎的脑袋,老虎就死了。希年赶着牛回家,(把这件事)禀告了父亲,父亲招集众人抬着老虎回来,煮着吃了。

另一日,吴孝先和邻居王佛生争水,王佛生富有而残暴,向来被乡里人怨恨,于是乡人都不公正的对待这件事,而袒护吴孝先。王佛生更加愤怒,领养他儿子打死了吴孝先。希年到官府去打官司。王佛生用重金贿赂县令,于是县令反而杖责希年。希年被打死在廷杖下,没有别的可以为他辩白冤屈的叔伯或兄弟。吴孝先的妻子周氏,每天在牛的面前哭泣,并且告诉牛说:“先前幸亏借助你,我儿才能够免于被老虎吃掉。现在他们父子都死在仇人手里了!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谁来为我洗刷仇恨呢?”牛听了,大怒,抖抖身子长声鸣叫,飞奔至王佛生家。王佛生父子三人正在请客畅饮,牛径直登上他家厅堂,竟然用角去顶王佛生,王佛生被抵死;牛又去顶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被顶死了。有拿着杆和牛打斗的客人,都被牛伤了。邻里的百姓急忙去禀报县令,县令听到这件事,吓死了。

2、古人患鼠

译文:

越西有个独居的男子,把茅草编结起来作房子,努力耕种来获得食物;日子久了,豆子、谷子、食盐、乳酪,都不依赖别人(供给)。(他家)曾闹鼠灾,(老鼠)白天就成群结队的(在屋子里)穿行,到了夜里就又叫又咬直到天亮,男子(对此)积了一肚子怨气。一天,(男子)带着酒意回家,刚刚靠近枕头,老鼠就百般的让(他)恼怒,(闹得他)眼睛都不能闭。男子发火了,拿着火把四处烧老鼠,老鼠死了房子也被烧毁了。第二天(男子)酒醒了,茫茫然不知道到哪儿去。

赵国有个人家里闹鼠灾,他就从中山讨要一只猫。中山的人(就)给了他猫,这猫非常善于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被捉完了但鸡也被弄死完了。这人的儿子对此很担忧,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的父亲说:“这道理就不是你所能懂得的了。我家的祸患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老鼠,(它)就偷吃我们的食物,毁坏我们的衣服,洞穿我们的墙壁,弄坏我们的用具,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没有鸡还要有害吗?没有鸡,我们不吃鸡就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哪,为何要赶走这只猫呢?”

1.★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装。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③寝:睡觉。④因:趁机。⑤时:当时。⑥何以:为什么。⑦觉:醒。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

注释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

参考译文

常羊跟屠龙子朱学射箭。屠龙子朱说:“你想听射箭的道理吗?楚国国王在云梦打猎,派掌管山泽的官员去哄赶禽兽出来射杀它们,禽兽们跑出来了,鹿在国王的左边出现,麋在国王的右边出现。国王拉弓准备射,有天鹅掠过国王的赤色旗,翅膀大得犹如一片垂云。国王将箭搭在弓上,不知道要射谁。养叔上奏说道:‘我射箭的时候,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十发箭十发中。如果放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之:代“禽”。 ④射:射箭时。

2.翻译: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译文:把一片树叶放在百步之外再放箭射。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译文:如果放上十片叶子,那么能不能射中就很难说了!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集中一个主要目标。如果三心二意,左顾右盼,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

3.★次非杀蛟

原文

荆有次非者①,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涉江③,至于中流④,有两蛟夹绕其船⑤。次非谓舟人曰⑥:“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选自《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注释①荆(jīng):古代楚国的别称。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北。 ③反:同“返”,回,归。④中流:江中心。⑤蛟:传说蛟属于龙类,水中的一种凶猛动物。⑥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⑦尝:曾经。⑧攘(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⑨余奚爱焉:我为什么要吝惜它呢。

参考译文

楚国有位叫次非的勇士。他在干(hán)遂买到一把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次非问摇船人:“你看见过两条蛟龙绕住船儿船上的人还活下来的吗?”摇船人回答:“没有看见过。”次非撩起衣服,伸出臂膀,拔出宝剑,说:“这只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如果牺牲宝剑保全自己的生命,那我为什么要吝惜这把剑呢?”于是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杀了恶蛟然后又回到了船上。船上的人都保住了性命。

阅读理解

1.解释:

①于:在; ②反:同“返”,回,归; ③全:保全; ④复:又。

2.翻译:

①子尝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

译文:你曾经见过两条蛟缠住了木船,船上的人还能活命的吗?

②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译文:这是江中的一堆腐肉朽骨罢了!

3.次非能拯救全船人的生命依靠的是:

答:敢于斗争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4.★大脖子病人

原文

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

注释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②其:那里的。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④异:奇怪。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⑥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参考译文

南岐在陕西、四川一带的山谷中,那里的水很甜,但是水质不好,常年饮用这种水的人就会得大脖子病,所以南岐的居民没有不得大脖子病的。有一天,山外来了一个人,小孩妇人就一起来围观,笑话那人说:“看那个人的脖子真怪,那么细长,干巴巴的,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听了,笑着说:“你们的脖子臃肿凸起,那叫大脖子病,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南岐人说:“我们全村人都是这样的脖子,为什么要医治呢?”始终不知道是自己丑。

1.解释:

①其:代词,那里的; ②辄:就; ③异:奇怪; ④然:这样。

2.翻译:

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译文:所以那里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得大脖病的。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译文:你们不去求好药治你们病,反而认为我们的脖子细而有病呢?

3.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答:闭关自守会使人孤陋寡闻,目光短浅,甚至发展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地步。

5.★高阳应造屋

原文

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⑦,则室不败也——木益⑧枯⑨则劲⑩,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⑾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⑾败。

(选自《吕氏春秋 卷二十五 别类》)

注释①室家:房屋,房舍。②匠:古代专指木工。③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④涂:泥。⑤挠(náo):弯曲。⑥败:毁坏。⑦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⑧益:更加,越发。⑨枯:干。⑩劲:坚固有力。⑾任:担负。果——果然,果真。

参考译文

高阳应要建造新房子,木匠说:“不行啊!现在木料还没有干,如果把湿泥抹上去,必定会压弯的。用它来做房屋,现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说:“按照您的说法,那么房子不会坏——因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湿泥,房子就不会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听从他的命令来造屋了。房子刚盖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没过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

1.解释:

①为:造; ②以:用; ③善:好; ④益:更加。

2.翻译: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匠人没有话可以回答他,只好听从他的吩咐来造屋。

3.你认为文中的高阳应是个怎样的人?

答:善于诡辩却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做事。

(6-10)

6.★竭泽而渔

原文

竭①泽而渔②,岂不获得,而明年③无鱼;焚④薮⑤而田⑥,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

注释①竭:使…干涸。②渔:***。③明年:第二年。④焚:烧毁。⑤薮(sǒu):指野草。⑥田:通“畋”,打猎

文言知识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参考译文

抽干湖水来***,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骗和作***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1.解释:

①竭:使…干涸; ②渔:***; ③明年:第二年; ④焚:烧毁。

2.翻译: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欺骗和作***的方法,即使今天侥幸有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这不是长久的方法。

3.成语“竭泽而渔”的比喻意义是:

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7.★功名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1.解释:

①则:那么;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

原文

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

注释①贵:以……为贵。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③聪:听力好。④智:思维敏捷。⑤辐辏:车轮的辐条。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

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1.解释

①贵:以……为贵; ②聪:听力好; ③智:思维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译: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译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

3.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10.★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注释①为:给。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③伏:趴着。④故:从前。⑤耳:耳朵听。⑥鸣:鸣叫声,作名词。⑦掉:摇摆。⑧奋:竖直。⑨蹀躞(dié xiè):小步走。

参考译文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2.翻译: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译文: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这应该比较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