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断句_匠石运斤成风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6 0
  1. 关于“运斤成风”的成语故事?
  2. 《运斤成风》的全文翻译
  3. 《运斤成风》出自哪里?
  4. 运斤成风 故事概括 还有道理!快
  5. 郢人斫垩原文及翻译
  6.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出自哪里?

运斤成风(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庄子·徐无鬼》。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运斤成风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运斤成风①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断句_匠石运斤成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②人垩③慢④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⑤运斤⑥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⑦。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⑧死久矣。’自夫子⑨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

①选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先秦诸予散文的董要著作,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后学的著作汇编。《庄子》文章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②郅:楚国的都城。

③垩:白色的`土。这里作状语用。

④慢:同“墁”,涂抹。

⑤匠石:名叫石的匠人。

⑥斤:斧头

⑦失容:改变颜色。

⑧质: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

⑨夫子:那人。指惠子。

译文

庄子给亲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有一点像苍绳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于是他让一个叫石的匠人削掉它。木匠挥动斧子,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地砍去,削去鼻尖上的白泥,却没有伤着鼻子,郢人站在哪里,脸色毫无改变。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后,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说:‘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尽管这样,我现在不行了,我的那个搭档去世很久了,所以不能再试了。’自从我的好友惠子死了以后,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为”的含义

①尝诚为寡人为之________

②吾无以为质也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译文:

②臣则尝能斫之

译文:

3、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和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替;做 ②当作

2、①“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的时候),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②我的确为人砍掉过鼻子上的白泥。

3、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4、略

关于“运斤成风”的成语故事?

运斤成风原文及翻译如下:

运斤成风翻译:运指挥动;斤指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运斤成风》的全文翻译

运斤成风成语故事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不由得百感交集,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一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称为“郢人”。郢人有个好友,是位匠人,人们都叫他“匠石”。郢人是个勇敢沉着的人,他的朋友匠石是个技艺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们表演了这样一套绝活:郢人在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让匠石用斧子把这层***削去。只见匠人不慌不忙地挥动斧头,呼地一声,***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郢人也仍旧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

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匠石的绝技和郢人的胆量,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表演。于是,国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石请来,让他再表演一次,匠石说:“鄙人确实曾做成过这件事,但是我的好友已经去世,我失去了唯一的搭档,再也没法表演了。”

庄子讲完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地说:“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即惠施,是庄子的好友)之墓,顾谓从者曰:“郢(yǐng,楚国国都)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zhuó,砍;削)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

1、过:经过

2、郢:楚国的都城

3、垩:è,白色粘土

4、慢:通“墁”,不规则地涂抹

5、匠石:名叫石的工匠

6、斫:zhuó,用刀斧砍

7、运:挥动

8、斤:斧头

9、成风:名词作状语,像风一样

10、失容:改变神色

11、虽然:尽管如此

12、质:通“锧”砧板,引申为配手,即郢人

13、夫子:那人指惠子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徐无鬼》

成语寓意

这则故事中,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一、这则寓言是劳动人民高超技艺的一曲赞歌,惊险卓绝。

二、“牡丹虽好,终需绿叶扶持”。因为有绿叶的陪衬,更显出红花的美好

三、匠石技艺高超是由于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功,掌握了工作的技巧。因此,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他已经从“必然王国”达到了“自由王国”。

故事反映了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关系是“相反而相成”的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对立面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分析任何一件事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忽略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的努力。

成语辨析

“运斤成风”与“运用自如”都可形容技艺非常熟练,但有区别:“运斤成风”通常指的是特殊的技能运用非常熟练,适用范围较窄;“运用自如”多指有经验或者很顺手,运用范围较广。

作品赏析

庄子把“运斤成风”的故事讲得简练传神:郢人垩漫其鼻端,请匠石为之斫去;匠石“运斤成风”,结果,“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不露声色地描绘出来,使人不得不由衷感叹匠石的鬼斧神工。文章若至此戛然而止,也不失为一段描述优秀的佳作。

而接下去的匠石与宋元君的对答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揭示了匠石与郢人休戚与共的互相依赖关系:“臣则尝能斫之。虽然,吾之质死久矣!”郢人不过是个靶子,是个配角,但没有这个配角,匠石也演不出运斤成风的绝技。这样,匠石与宋元君的对答不仅深化了“运斤成风”的主题,揭示了主、配角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为庄子对惠子的死发出的感叹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郢人之于匠石,犹如惠子之于庄子;郢人既逝,匠石不复能运斤成风,惠子既逝,庄子又何尝能再雄辩滔滔?于是庄子反复叹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

作者简介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原名叫做庄周,祖先曾是宋国的王室血脉,公元前369年出生于宋国蒙城,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创了独特的庄子哲学,是后世公认的道家两大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不仅在道学和哲学上有深厚的研究,他同时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在四库全书之中归类为子部道家类。宋徽宗时,追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运斤成风》出自哪里?

白话文翻译:庄子送葬,达到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石匠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

运斤成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来比喻技术极为熟练高超。一般作定语。

读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出处:《庄子·徐无鬼》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⑿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基本解释: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可以简单理解为像锄头的锐器)。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

典故示范:

清·《变法通议·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雅之法》:"故善旧国者,必有运斤成风,垩去而鼻不伤之手段。 "

宋?文天祥《跋萧敬夫诗稿》:"累丸承蜩,戏之神者也;运斤成风,伎之神者也。"

寄生 《革命今势论》:"凡***之对于其民……人谓将以铓刃一顿而知所返,吾以为彼方自矜运斤成风而伎巧靡有穷也。"

运斤成风 故事概括 还有道理!快

《运 斤 成 风》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庄子·徐无鬼》。

原文

运斤成风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说道:“郢都有一个人,不小心让一星点白灰粘在鼻子上,这点白灰就像苍蝇的翅膀那样又薄又小,他让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起斧子,随斧而起的风呼呼作响,任凭斧子向鼻端挥去,泥点尽除而鼻子安然不伤,郢都人站立不动,神色不变。宋元君听说此事后,把匠石召去,说道:‘试着替我再做一遍。’匠石说道:‘臣下确实曾经削掉过鼻尖上的泥点,不过现在我的对手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先生去世,我再也没有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辩论的对象了!”

①选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先秦诸予散文的董要著作,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后学的著作汇编。《庄子》文章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成熟阶段。

②郅:楚国的都城。

③垩:白色的`土。这里作状语用。

④慢:同“墁”,涂抹。

⑤匠石:名叫石的匠人。

⑥斤:斧头。

⑦失容:改变颜色。

⑧质: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

⑨夫子:那人。指惠子。

郢人斫垩原文及翻译

出处

《庄子·徐无鬼》 原文庄子送葬,过(路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楚国的都城)人垩(è,白色粘土)慢(通“墁”,涂抹)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名叫石的匠人)斫(zhuó,砍)之.匠石运(挥动)斤(斧头)成风(名词作状语,像风一样),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失容:改变颜色).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虽然:尽管如此)臣之质(质:箭靶,引伸为搭档,即郢人)死久矣.’自夫子(那人.指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庄子送葬,去惠子墓地的路上,他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人把***不规则地涂抹在他的鼻尖上,于是他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快得像一阵风,很快地砍过去,削去鼻尖上的白泥,郢地的人站在那里脸色毫无改变.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找来匠人对他说:‘你再给我砍一下试试.’匠人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尽管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也没有搭档了,没有与我争辩的人了.”

编辑本段近 义

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

“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出自哪里?

郢人斫垩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有个楚国的人把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但白色的泥土好像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石匠人挥动锛子好像疾风一样掠过,听任他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楚国人的人站在那里不改变脸色。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也为我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即使这样那么,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什么人可以用来做搭档了!我无法与人论辩了!”

相关成语——郢人学步:

相传古代楚国的首都郢,有这么一个人,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名字的详细记载。史书上称其为“郢人”,这个郢人一有钱,就是喜欢出国旅游考察,到了赵国,才知道天下之大、人间之美,赵国乃是礼仪之邦。在邯郸,赵天子脚下,则更是***讲礼貌,事事依规范。

郢人一到赵国,就很有一些目不暇接了,更令郢人感到兴奋的是,邯郸人的走路姿态,也就是所谓的“步姿”,郢人感到非常地尊贵文雅好看,郢人整天沉醉其中,恍若置身天堂,乐不思蜀。

且说这一天,郢人在又一次细细品味、欣赏完邯郸人的步姿后,突发奇想,联想到本国人的走路姿态,感觉很是不爽,他越来越觉得很有必要引进引进赵国人的先进步姿,让本国人的步姿也优美起来,于是,郢人撸起袖子,开是学步了。

《运斤成风》的全文翻译

庄子送葬,达到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用斧头砍掉这点***。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石匠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

出处

运斤成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来比喻技术极为熟练高超。一般作定语。

读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出处:《庄子·徐无鬼》

运斤成风原文

庄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②,若蝇翼。使匠石斫之③。匠石运斤成风④,听而斫之⑤,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⑥。宋元君闻之⑦,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⑧。’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⑨。’自夫子之死也⑩,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11)。”

? 〔注释〕

①本篇节选自《庄子·徐无鬼》。题目为后人所加。斤,斧。

②郢人,楚人。郢(ying影),春秋时楚国都城。垩(e饿),***。

③匠石,名叫石的木匠。斫(zhuo酌),砍。

④运,挥动。

⑤听,任意。⑥失容,失去常态。

⑦宋元君,宋国国君。

⑧尝,试。

⑨质,箭靶;这里引申为对象。

⑩夫子,指惠子,即惠施。

(11)这句意为,自从惠子死后,再没有与我一起论辩道理的人了。

赏析

《运斤成风》是《庄子·徐无鬼》中的一段,记述了庄子在惠子墓前的一段话,借郢人之死使匠石失去最好的“质”(靶子,对手,或言“搭档”)感叹惠子之死。我们知道,庄子将生死荣辱都视如云烟,“庄子妻死,惠子往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那么惠子的死又怎会令他发出“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这一悲凉感叹呢?

惠子姓惠名施,宋人,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是庄子的朋友。在《庄子》中庄、惠问答的形式频频出现,而在这些问答中,惠子又往往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引出问题,又被庄子嘲讽讥笑。在庄子雄辩的驳论中,他扮演的常是靶子的角色。比如在《不龟手之药》中,他因不善于用大而被庄子讥为“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在《惠子相梁》中,又被刻薄地质问:“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但惠子虽属处下风,也还是个相当有思想的人,从《秋水》的最后一段我们就可看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在这场诡辩中我们可以看出惠子的机智。他以退为进,以庄子之道还治庄子之身,逼得庄子无处可逃,最后只得以偷换概念、迹近无赖的方式勉强取胜。由此我们知道,惠子实是扶持庄子的不可或缺的绿叶,是庄子谈玄论道的黄金搭档。

庄子把“运斤成风”的故事讲得简练传神:郢人垩漫其鼻端,请匠石为之斫去;匠石“运斤成风”,结果,“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不露声色地描绘出来,使人不得不由衷感叹匠石的鬼斧神工。文章若至此戛然而止,也不失为一段描述优秀的佳作。而接下去的匠石与宋元君的对答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揭示了匠石与郢人休戚与共的互相依赖关系:“臣则尝能斫之。虽然,吾之质死久矣!”郢人不过是个靶子,是个配角,但没有这个配角,匠石也演不出运斤成风的绝技。这样,匠石与宋元君的对答不仅深化了“运斤成风”的主题,揭示了主、配角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为庄子对惠子的死发出的感叹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郢人之于匠石,犹如惠子之于庄子;郢人既逝,匠石不复能运斤成风,惠子既逝,庄子又何尝能再雄辩滔滔?于是庄子反复叹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

本文以“运斤成风”的故事做类比,将惠子与庄子的微妙又融洽配合的关系揭示无遗,从而把惠子之死给他的打击及他的悲凉、孤独的复杂情绪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试想如果不是用了这样一个恰如其分的寓言,我们又如何能理解庄子这样一个“无情”的人发出如此“有情”的感叹呢?

这短短一段文字,语言简练、生动传神,叙述与抒情水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庄子的感慨悲凉之情,堪称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典范之作;而庄子散文善用寓言、比喻、语言生动形象的特色亦可见一斑。

典故示范:

清·《变法通议·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雅之法》:"故善旧国者,必有运斤成风,垩去而鼻不伤之手段。 "

宋?文天祥《跋萧敬夫诗稿》:"累丸承蜩,戏之神者也;运斤成风,伎之神者也。"

寄生 《革命今势论》:"凡***之对于其民……人谓将以铓刃一顿而知所返,吾以为彼方自矜运斤成风而伎巧靡有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