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去秋波那一转什么意思_临去秋波那一转猜体育词语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6 0
  1. 高手请进:《长亭送别》的课文译文
  2. 暗送秋波中的“秋波”是什么?
  3. 临去那秋波一转 打一成语
  4. 尤侗的诗文轶事
  5. 蒋捷《燕归梁·凤莲》原文及翻译赏析
  6. 《长亭送别》曲辞赏析《西厢记》

1. 关于写优雅女人的诗句(描写女子容貌美丽,气质优雅端庄的诗句都有哪些)

关于写优雅女人的诗句(描写女子容貌美丽,气质优雅端庄的诗句都有哪些) 1.描写女子容貌美丽,气质优雅端庄的诗句都有哪些

描写女子美貌和气质的诗句有:

临去秋波那一转什么意思_临去秋波那一转猜体育词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抄—《洛神赋》(节选)三国·曹植

译文:她的形躯,轻盈像惊飞的鸿雁,柔顺像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袭下的菊

花,体态丰茂如春天里的松树。

2.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节选)三国·曹植

译文:忽隐忽现,好象浮云遮蔽着月亮;飘上飘下,好象旋风吹卷着雪花。

3.远而望之百,度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洛神赋》(节选)三国·曹植

译文:远远地看她,明洁如太阳刚从问早晨的云霞中升起;靠近去看她,艳丽如荷花刚从清水里长出。

4.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洛神赋》(节选)三国·曹植

译文:胖瘦适中,高矮恰好。肩膀匀称有如刀削而成,腰围纤细有如紧束着绢带。

5.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延年歌》 汉·李延年

译文:北方有位美丽姑答娘,独立世俗之外。

2.有关优雅女生的诗句

古代描写女子容貌倾国倾城的诗词一瞥

《清平调词三首》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赵飞燕

水色箫前流玉霜,

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

三十六宫秋夜长。

昭君

落燕北飞情未消

折戟沉沙和两朝

可怜琵琶空对月

万般愁情镜中描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沙。

.苏轼虞美人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日长帘暮望黄昏,及至黄昏时候、转销魂。

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姜夔虞美人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翦春云细。

玉笙凉夜隔帘吹,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空压纱巾侧。

.刘辰翁虞美人

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一痕明月老,正似潮脸、不曾销。

当年掌上***宝,半是杨妃爪。

若教此掏到痴人,任是高墙无路、蝶翻身。

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李煜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赵东虞美人

残花零落凄凄舞,庭院娥眉苦。

情别景绕风来,怎奈痴心难了泪涟腮。

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曲终悲寂断人肠,愿化英台冢上彩蝶扬。

3.形容女孩子有气质有涵养的诗句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临去秋波那一转。

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笑遗光。嫣然巧笑。

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秀靥艳比花娇。

玉颜艳堪春红。 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脂粉污颜色。

小白长红越女腮。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绀黛羞春华眉。

丽质仙娥生月殿。 婉转双蛾远山色。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临去秋波那一转。

回眸一笑百媚生。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笑遗光。嫣然巧笑。

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倾我心 红袖添香。

暗香袭人芳馨满体。芳香袭人。

粉妆玉琢。玉体香肌。

兰熏桂馥。 相携踏青,绣履遗香。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颜如玉,气如兰。罗帷绮箔脂粉香。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冰肌莹彻。

柔弱无骨。珠圆玉润。

圆润如玉。 皓如凝脂。

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肌妙肤,弱骨纤形。 肌理细腻骨肉匀。

玉体迎风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体玉骨冰肌。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好风南来,轻摇纨扇。

流光溢彩,紫气东来。 如短如长,弗浓弗细。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 所谓***,在水一方。

东山窈窕娘,幽梦恼襄王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流风之回雪,轻云之蔽日。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

楼中少女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 !!!。

高手请进:《长亭送别》的课文译文

人们常说“暗送秋波”来比喻男女间暗自传送互相爱慕之情。“秋波”指女人的漂亮眼睛,你看,秋水清澈明亮,泛起一波又一波水光,用它形容美女之眼,还要“暗送”而非“直眉瞪眼”地看,动人情趣不是已跃然纸上了?

而今,“暗送秋波”还有暗中勾结的语意,同原来此语产生故事,小有出入。但是,词语变解现象很常见,既然此成语这两类含义已成约定俗成,不一定只拘泥原解。

原语来自《三国演义》中吕布戏貂蝉的故事。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跋扈,闹得国家危在旦夕百姓怨声载道。司徒王允为人正义,想翦除董卓,却苦无妙法,他在花园长吁短叹时,碰上自己从小养大的歌伎貂蝉。貂蝉为报恩说道:“倘若有用我的地方,万死不辞!”王允突然想起,董卓及其义子吕布都是好色之徒,眼前的貂蝉美貌无双正好派上用场。他设计要貂蝉扮演“连环计”的主角,目的是除掉董卓,貂蝉同意了。

按照计谋,王允出面先将吕布请至家中,让貂蝉为其敬酒布菜,貂蝉对吕布频送秋波眉来眼去,王允顺势答应选择良辰吉日将貂蝉送吕布为妾室。过几天,王允又请董卓吃饭,故意让貂蝉跳舞助兴,董卓看这美女,着迷似的立即把貂蝉带回府邸。王允再从中用计挑拨,吕布怒杀死了董卓。“暗送秋波”自此传开。

暗送秋波中的“秋波”是什么?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我要最精华的全文翻译。谢谢各位高手指点~~

解析: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秋景的组合意象融人了戏曲空间。读者欣赏优美的唱词,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一种诗化的境界。下面的设计,淡化戏剧情节,突出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词意境的感悟和戏曲语言的欣赏。

一、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细腻刻画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二、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

1.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莺莺 (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 (接杯)**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 (感动,流泪)**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1

4.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对戏曲语言的深入品味

1.《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长亭送别》曲词以词***典雅见长。试以[端正好]为例,说明这一语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莲洛浦。”是为定评。

3.[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谊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四、讨论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备课资料——

1.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征、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幺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2.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3.《西厢》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4.《西厢》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批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厢记)、陈继儒批评本<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汤显祖批评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徐渭批评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汤、李、徐的《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等。这些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西厢记》的立意、结构、人物形象发表了很多看法,从中可以看到明代丈人、进步思想家和戏曲家对《西厢记)的各种理解。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7页)

5.金批《西厢》

在明清刊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金圣叹批评本,即《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金圣叹除了随文评点,还在书前撰有两篇序文,一曰《恸哭古人》,二曰《留赠后人),又有《读法》八十一则,颇多妙论,还对《西厢记》原文作了多处改动。对于金圣叹的评点和改动,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清人梁廷楠认为:“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曲话》)但亦有称颂者,如谓:“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李渔《闲情偶寄》)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2页)

6.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

(梁廷楠《曲话》)

其“风中”、“烟草”四句,非复写[端正好]中语,乃是特写双文(莺莺)眼中曾未见坐于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写别景,此是写坐景也。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不做荚”,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别?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

(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7.今人鉴赏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荚。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荚I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第348页)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笔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4页)

——扩展阅读——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髫玲珑?莫不是裙拖得:

卜,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瞧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荚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惶?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听,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阅读提示]

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参考解说]

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琶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选曲)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注:[混江龙]一曲,莺莺唱。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时当暮春时节,心中十分烦恼。[满庭芳]一曲,红娘唱。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乃“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张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红娘的善意调侃。

[阅读提示]

1.试说明两段唱词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2.试比较两支曲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参考解说]

1.[混江龙]一曲,莺莺大胆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前六句写伤春,“落红”、“池塘”、飞蝶、燕子这些物象,引起莺莺年华易逝的感触。后四句写伤情,“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写崔、张情思绵绵却又如隔天涯,引起了莺莺的埋怨、怅恨。[满庭芳]一曲,活画出张生的“酸丁”模样。红娘送张生“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个雅号,十分有趣。张生的“打扮”,“额颅”揩净,“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写出了这位“酸丁”的酸态。同时也写出了红娘的俏皮性格。红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红娘对张生的奚落折射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这个“傻角”(红娘语)显得可笑又可爱。

2.[混江龙]一曲,典雅含蓄。“落红”句,寄寓着莺莺对妙龄易逝的感慨。翅沾飞絮的彩蝶、口衔香泥的燕子引发了莺莺的惜春情绪。“春心”则是莺莺渴望爱情的隐语。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莺莺不可能与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减。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语句雅丽。[满庭芳]一曲,幽默风趣。红娘眼中的张生,酸傻与忠厚相连,呆气与痴情并存。红娘一方面热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对张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红娘绘声绘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语成分于曲词之中,具有“本色当行”特色。两段唱词的安排,与莺莺、红娘的身分、教养、个性完全吻合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及教学设想:

拟用二课时。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征、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临去那秋波一转 打一成语

“秋波”

宋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细琢磨此话极入骨。记得“***”时偷读《西厢记》,醉意朦胧中,颇不解“临去秋波那转”的好处,尽管那上边批着:“‘秋波’一句是一部《西厢》关窍”的话。这大概正是“不识愁滋味”,还“爱上层楼”的境界。后来逐渐懂了,因此上看美人也就专爱看她的眼睛,体会她的秋波之弄。

将美人的眼神弄成秋天的水波,不知是哪位大手笔的创造,它不仅道出了眼睛的清澈明亮,还有着一种顾盼中的液态流曳用被浸润、被留住的获得效应,真够精彩的。

椐我所知,最早将秋波一词运用到文学中的,是南唐那位只会做词而不会治国的皇帝李煜。他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风流皇帝,词作得好,用语独具风格,连他同时代和后世的大文豪都公开承认。大约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很让女人们喜欢,那是真的喜欢,不掺任何的权利因素。如他和昭惠后周氏之妹小周后的恋爱,就很平民色彩。小周后在姐姐生病时来到宫中,一下爱上了姐夫李煜,而身边有着数不尽美人的李煜也为此神魂颠倒。在花明月暗,轻雾迷蒙的夜晚,小周后手提金缕鞋,只穿着***,悄无声息地来和李煜幽会。两人心音颤颤,每次都恣意尽欢。后来,大周后病故,妹妹接替了姐姐的位置,为此,李煜很认真地为小周后***辣的眼睛和不顾一切的真情写了三首《菩萨蛮》,其中一首写她的眼神说:“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想来小周后的眼睛是很勾魂摄魄的,而李煜用“秋波”比喻也算是恰到好处,而且还正是这位风流皇帝的长处,因为后人都知道他善用“水”创造意象,最有名的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般人只知道他用春水比愁绪用得好,殊不知用秋水比眼神也照样绝。两***明,足令后人叹为观止。看来皇帝也须有点看家本领,江山管不好,词作好了也行,就像有的皇帝爱杀猪,有的皇帝爱打家具一样,江山失去了,名声却留下了。但让人关心的是,不知李皇帝当时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绪中,还能见到“秋波”否?

看美人而注重眼睛,这似乎是中国男人的经验与传统,他们深知,“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 亚圣公早在《孟子·离娄上》中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0焉;胸中不正,则眸子0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0哉”。他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因为眼睛不能遮盖一个的丑恶。一个人胸中正,眼睛就明亮;胸中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一个人说话的时侯,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又能往哪里隐藏呢?看来孟夫子观察人首先是看眼睛的,不知他对美人的眼睛如何评价,是否也受秋波的冲击,为尊者讳,后人不得而知。汉代的王充倒是坦白,他在《论衡》中直言说:“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同时代的《淮南子》中也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这已然说得很明确了,以至于晋代大艺术家顾恺之肯定地总结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之中。”到了这时侯,从理论上,男人们完成了对眼睛的统一认识。

其实,远在孟子之前,男人们早就被美人的秋波所征服。春秋时代,硕人的秋波不仅让民间诗人倾倒,也让官府的***诗人难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姜的秋波看煞了卫庄公以下的所有卫国人,被载入《诗经》中,千古流传。大诗人屈原也不能免俗,在《少司命》中扯着嗓子赞扬美人,并夸夸其谈地说:“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一屋子美人都和他两情相悦,用目光和他达成情意的默契。谁能想到绷着面孔上下求索热衷家国之治的屈子也能这般和美人眉来眼去呢?“无情未必真豪杰”,大可不必为此惊诧,男人们大都会是这样。况且屈原活动的楚地之女一向是以眼神散发魅力的,就连极度标谤不好色的宋玉也终生难忘湘女的眼波,醉心于小女子那“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只将她们偷偷一看,眼波流动的细节就牢牢地记在心里了。

美人如秋水的眼波,令男人们销魂,更令男人们难以抵御。白居易,这位中唐的大诗人,一生尤重歌女,对琵琶女的同情自不必说,而对弹筝女也充满柔情,《筝》诗中,他鲜活地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后来这句诗又被李贺和晚唐的韦庄看中,李贺在《唐儿歌》中化用:“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韦庄在名诗《秦妇吟》中照搬:“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够厉害的,难怪他对杨玉环的眼神的把握也是那样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你看女人的秋波是何等样的威力,不仅能剪破秋水,而且还能令同性美色顿失。还有更甚的,最能体会人神之间微妙恋情的晚唐诗人李商隐,见了汉代李夫人的塑像(注意,还未见到***)就忍俊不住感叹:“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美人(李夫人肯定是美人无疑)眼神如刀,已不仅仅是诱惑力,而是极具杀伤力了,可怕不?其实没什么可怕的,“柔肠寸断”该作何解释?最美的结果就是被美人秋波所割。

男人们心里清楚,秋波的杀伤力倒是其次,最难的是感染秋波后的体弱发烧,李煜感染了“横欲流”的秋波之后不久便“垂泪对宫娥”,江山易主,生命不保了。因此上,多情的男人总是败在女人秋波的涟漪中,以致宋人周邦彦只有摇头感叹:“无赖是横波。”

一串秋波, 一串故事;多少秋波,多少故事,秋波不知酿成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与春秋家国的变化更迭。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

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这是著名的《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中的曲词,也是中国历史上写秋波最有名的一段。本来,张生见了崔莺莺后被她的美丽所惊倒,而此时崔莺莺见来了生人急欲回避走开。望着离去的背影,张生饿眼怅然,馋涎直滴,未得病却已失了常态,进入了颠迷狂热之中,即“透骨髓相思病染”,人去了,看来希望是没有了。然而,转瞬间,生机顿来,莺莺在张生欲支持不住之时,偶回头,送了一个眼神给他,直令张生魂归魄醒,眼前顿时变得阳光明媚。莺莺这临去秋波那一 转”,在她自身,是像秋水般明亮的眼神,脉脉含情,轻灵流利地闪动着,含蕴并传递着许多亲切、温柔、热忱、依恋与向往的意绪和风韵。而在她和张生之间,就提供了一种既蕴藉又明朗的讯息,既可使张生体察到她的深情和勇气,又不让在场的其他人有所觉察;既不失相国千金很有教养的雅致风度,又不拘于相府门第而恪守封建之礼……这正如明人萧孟0在《萧氏研邻词说》中指出的:“兰麝留香,珠帘映面,去后象也;春光眼前,秋波一转,去后情也。”一个壮志赴考的穷愁书生,一个重孝在身的相府**,在这庄严肃穆的佛殿圣地,合演了一幕目挑心招的喜剧。这千古一秋波,正不知荡漾了多少痴男怨女的春心,不仅使崔张爱情,也使一出《西厢记》留名千古,致使王实甫之后,不知有多少文人争相做起“临去秋波那一转”的评赏文章。据我所知,明刊本《西厢记》都附有署名国子生的《秋波一转论》,后来清人徐震著《美人谱》论美人之韵也特意将“临去秋波一转”作为最后一种条件。他的美人之韵是:

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歌余舞倦时、嫣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

“临去秋波一转”作为最后一韵,正显出美人之韵中眼神的重要。这一点,我觉得至少是抓住了要眇之处,看美人韵致而重眼睛,至少比看小脚要健康得多,美丽得多。从这一点是讲,秋波之韵正是美人的“压卷”之韵,有谁能想得到,莺莺当年的一回头、一弄眼竟产生了这么大的美学冲击力。

黑眼睛送秋波,是中国女人的善长,是中国男人的享受,那么,在蓝眼睛、黄眼睛的外国人中,是否也有秋波之弄呢?有的,只是没有中国人的那般悠久,那般传统。

据说在中国的读者群中,姿色平常的女人最爱读《简爱》,这概是一种微妙平衡吧。就是在《简爱》这本书中,夏绿蒂·勃朗特写道:“灵魂在眼睛中有一个解释者——时常是无意的,但却是忠实的解释者。”“时常是无意的”,那就是说关键时刻就是有意的了,你看外国人多么会解释!关键时刻,杰克·伦敦在《马丁·伊登》中写丽茜的眼睛时说:“自从人分了男女以来,世世代代的女人的魅力全活龙活现在她这对眼珠中了。”关键时刻,蓝眼睛有时就取代了嘴的作用,《复活》中的卡邱霞在与聂赫留朵夫相遇时,“她的眼睛好像在问,这件事我做得对吗?”“对,亲爱的,对,这件事做得对;一切都对,一切都美。我心里充满了爱!”秋波的交流在这里达到了相当的默契与温婉,而不像巴尔扎克在《贝姨》中那么直接说出:“他一双眼睛简直是十大扎情书。”眼睛真是包含了无限,任谁也难以穷究到底,所以普希金就说奥列尼娜的眼睛“有多少深思的性灵,有多少稚气的单纯,有多少缠绵的语言,多少柔情和多少幻梦……”面对一双佳人的眼睛,真如读一本人生的百科全书。但你也切莫只做如是想,听听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喊声:“你的眼睛杀了我,爱茉莉!”

眼睛能,这又回到李商隐“柔肠早被秋眸割”上来了,中外男人在此问题上大概是不用磋商的。

眼睛为何具有这般神力?我想是否与它是人身所有敏感神经的集中点有关呢?曾经写过《裸猿》一书的英国著名生物人类学家莫利斯在《人体秘语》中曾给眼睛下过这样的定义:

它直径大约2.5厘米,但却像是从石器时代以来就有的最复杂的电视摄影机。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而它却是人体中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间生长最少的器官。

神了,“生长最少的器官”却能释放出感天动地的能量。这种能量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天生具备的,秋波能“弄”好,也是来自后天多方面的积累,是学识、素养、气质等多方面的综合。临去的那一转,也并不是谁都能“转”出来的,或者是想“转”就会“转”出来的。想当年那张生尽管穷愁一些,但鉴赏力还是蛮高的,也并不是见了秋波就酥了的人物。所以说,对女性而言,秋波虽好,还在善弄,弄不好,就成了“飞眼”,滥施秋波,是绝不会有好结果的。

但在男人,也应善于鉴赏,何为“秋波”,何为“飞眼”?切不要见了女性眼神就多情,自认为那就是秋波,实际上可能涟漪也不是,充其量只是“飞”了你一下,自当明白。宋人苏东坡《百步洪》诗有句:“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典故:南朝谢氏家族二世祖谢鲲,字幼舆,年轻时看上一位芳邻,是位当窗而织的漂亮姑娘。谢鲲有一次在窗口挑逗她,她不予理睬(即未肯回秋波)。谢鲲依然不走,继续大胆挑逗。姑娘情急,冷不防甩过一只飞梭,正好打中谢鲲脸面,当场掉下两颗门牙。此事在士林中传为笑谈,说是“任达不已,幼舆折齿”。哪知谢鲲过后并不在意,也没有向那位姑娘计较掉了的两颗门牙,还悠然自得道:“折齿算什么,又不妨碍我啸歌!”今天看来,谢鲲的作法尽管放达,但还是太不值,丢了两颗门牙,也未换来秋波。在此倒要提醒今日男人们,佳人而未将秋波送你,就该趁早退却,知趣一些,免受“飞棱”之苦。否则,尽管能“啸歌”,卡拉ok比赛却得不到高分了。

秋波之弄,可说是中国女性的专利。

尤侗的诗文轶事

成语:暗送秋波

--------------------------------------------------------------------------------

zdic.net 汉 典 网

解释: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示例: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近义词:眉目传情、脉脉传情

反义词:明目张胆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蒋捷《燕归梁·凤莲》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初文人尤侗写过一篇著名的游戏八股文《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收在《西堂杂俎》里,王士禛《池北偶谈》中说:“近见江左黄九烟周星作‘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制义七篇,亦极游戏致。” 这篇八股文的最后云:“有双文之秋波一转,宜小生之眼花缭乱也哉!抑老僧四壁画西厢,而悟禅恰在个中,盖一转也,情禅也,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所谓“四壁画西厢”,出自明末张岱《快园道古》卷四:邱琼山过一寺,见四壁俱画西厢,曰:空门安得有此?僧曰:老僧从此悟禅。问:从何处悟?僧曰:老僧悟处在“临去秋波那一转”。

话说尤侗的这篇游戏八股传到宫中,康熙见而喜之,读到最后一句“参学人试于此下一转语”,便对身边的国师宏觉和尚说:“请老和尚下。”宏觉说:“这不是山僧的境界。”当时另一首座和尚也在旁,康熙又问他如何。首座说:“不风流处也风流。”康熙听了哈哈大笑。

《长亭送别》曲辞赏析《西厢记》

燕归梁·凤莲原文: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燕归梁·凤莲注释

1虽题曰「风莲」,非泛泛咏物,只藉以起兴,却不放在开首,放在结尾。兼详。2本篇主句。「唐宫」,咏古伤今,下所写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3衣之前后皆可称裾。「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4翠云、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5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序擘騞初入拍,….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自注:「霓裳舞之初态。」6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白诗所谓「繁音急节十二遍」,自注:「霓裳破十二遍而终」是也。词云「似彩凤,双惊飞」,已大有《长恨歌》中所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气象。7琼:训赤玉,可喻红莲。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如周邦彦《侧犯》「看步袜江妃照明镜」,即以江妃咏莲花。韩愈《辛卯年雪》:「纵以万玉妃。」此句字面当本之,却易雪为荷花,意指嫔嫱之属,应上「唐宫」。8题曰「风莲「,借舞态作形容,比喻虽切当,却不点破,直到结句方将」谜底「揭出。这样似乎纤巧。然全篇托之于梦,梦见美人,醒见荷花,便绕了一个大弯。若见荷花而联想美人原平常。今云」春昼梦唐宫「,初未说见有」风莲「也,若梦境之构成,非缘联想;如何梦中美女的姿态和实境荷花的光景,处处相合呢?然则」见荷花被风吹「者,原为起兴闲笔,这里倒装在后,改为以景结情,并非真的题目。词以风莲喻舞态,非以舞态喻风莲也。文虽明快,意颇深隐,结构亦新。

燕归梁·凤莲赏析二

 试设想这样一个境界:当残暑季节的清晓,一阵阵的凉风,在水面清圆的万柄荷伞上送来,摆弄得十里银塘红翠飞舞。这晓风,透露给人们一个消息,莲花世界已面临秋意凋零的前夕了。这是空灵的画境,是迷惘的词境。怎样以妙笔去传神,化工给词人出下了这一个不易着手的难题。

 在这首词里,词人通过他灵犀一点的慧思,在笔底开出了异***绚烂的花朵,幻出了一个美绝人天的梦境。出现在梦里的莲花,完全人格化了。她是 唐代 大画家周昉腕下的唐宫美人,她是在作霓裳羽衣之舞。沐浴在昭阳春昼的旖旎幻境中的她,绛裙曳烟,珠衱飘雾,玉光四射,奇丽袅娜的身影,回旋在人们心上,是非常难以恝置的美艳的***。而它的背后已带来了燃眉的邦国大祸。果然,撼动掀天雨点般的急鼓,惊破了舞曲,惊散了凤侣,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词人声泪俱下地唱出了宗国沦亡的哀歌。「见荷花,被风吹」,这么临去秋波的一转,点明本题,让上面的梦境完全化为烟云。说她是琼妃也好,是荷花也好,幻想与现实,和谐地交织成为完美的艺术图案。

 这词的艺术构思,迥出于寻常蹊径之外。莲华不易传神,风莲更不易传神,咏风莲而有寄托,更难,有寄托而不见寄托痕迹,难之尤难。作者巧妙地通过了梦,通过了拟人化的形象,通过了结层画龙点睛的手法,好像绝不费劲地达到了如上的要求。这是莲,但不是泛泛的莲,而是风中的莲。如果说翠仗绛衣是一幅着色画,那么彩凤惊飞的神态,更是画所不能到。读者读这首词,须得理解作者是宋末的遗民,是 南宋 亡国历史悲剧的见证人,透过这奇幻浓郁的浪漫主义风貌,去探索它的现实性,它将会使读者更加感到怅惘不甘,当时 南宋 沦亡的挽歌,还会在读者的灵魂深处荡漾著。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咏物词,但寄托不同于影射,更不是要使读者去猜谜,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这首词,即使撇开它的寄托意义不谈,仍然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给人以美的享受。 清代 常州派词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缳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类毕达,阅载千百,馨欬弗违,斯入矣。赋情独深,逐境必寤,酝酿日久,冥发妄中;虽铺叙平淡,摹绘浅近,而万感横集,五中无主;读其篇者,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赤子随母笑啼,乡人缘剧喜怒,抑可谓能出矣。」这首《燕归梁》好就好在入而能出。

燕归梁·凤莲赏析一

 蒋捷素喜咏莲花,这首词是其咏风莲之作。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在词中的想像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宫美人。景境迷离,裙稷飘雾,伴随着光茫四射的身姿,在人心头不断回旋。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了舞曲,一晌贪欢的梦境霎时幻灭。「梦回不见万琼妃」,是一曲故国亡落的哀歌。结句点题「见荷花,被风吹」,临去秋波的一转,使梦境完全化为烟云。 

 这首词给人一种极美的境界。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边,凉风习习,挽起水面的许多荷伞。十里河塘一片飞舞。虽然荷花面临秋天,将要凋零,这在刻画境界中,读者似乎仍可体会它的空灵和迷惘。

 一篇好的词作不在于它要表现什么,首先应该看到它的词境的营造。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这首词是一首咏风莲的绝唱,和蒋捷咏白莲的词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艺术构思,词人也有「特异」的思想。用风莲来传神,来表达寄托之情,而不著痕迹。作者通过梦的方式,将风莲拟人化。行文流畅。而意境尤深。作者在词人通过浪漫主义的表现方式,为南宋王朝写了一首挽歌。

诗词作品: 燕归梁·凤莲 诗词作者: 宋代 蒋捷 诗词归类: 咏物、荷花、怅惘

《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它诞生于盛产戏曲的元代,这部作品以深刻的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和精湛优美的艺术性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里描写的崔张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大凡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异彩纷呈,目不暇给,如珠似玉,叹为观止。这部剧作包涵着多种不同风格的艺术语言,而又不留雕琢痕迹地融合为一体,浑然天成。所以,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到它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剧作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辞: “[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东西溃***,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箭乍离弦。”①(第一本第一折)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剧作中也有绮丽流畅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

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犹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揭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第三本第二折)

这里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殷的气氛。

但剧中写惠明和尚的唱词却是另一种慷慨激昂的“金刚怒目”式,请看剧本第二本《楔子》:

[正官][端正好]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仟》,风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昝。

[收尾]恁与我助威风擂几声鼓,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下遥见英雄俺,我教那半万贼兵唬破胆。

这是高亢激越,掷地有声的英雄誓词。

剧本中也不乏幽默解颐的话辞,请看《拷红》一折(第四本第二折)中一段唱:

[鬼三台]夜坐时停了针绣,共姐姐闲穷究,说张生哥哥病久,咱两个背著夫人向书房问候。

(夫人云)问候呵,他说甚么?

(红云)他说来,道‘老夫人事已休,将恩变为仇,著小生半途喜变作忧’。他道‘红娘你且先行,教**权时落后’。

(夫人云)他是个女孩儿家,著她落后怎么?

(红唱) [秃厮儿]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他两个经今月余则是一处宿,何须你一一问缘由?

这一段的曲白是十分精彩的,尤其是红娘十分俏皮的“供词”,逼真地表现了红娘的绝顶聪明和老夫人的无奈,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上面所举数例可使我们对《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略见一斑。《西厢记》在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性情的刻划方面则使我们对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剧作对环境气氛的描写是为衬托人物活动服务的,剧本为一部崔张爱情诗剧,剧作者描摹环境,突出诗情画意,结合人物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生花妙笔。剧中展开情节冲突的环境为僧舍普救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普救寺理想化地写成一个“幽雅清爽”,饶有诗意的胜境,请看:“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在这里,经常佛殿上阴森肃穆的气氛,罗列森严的罗汉菩萨、烧香的婆子俗客,以及念经的和尚,一概略而木写,而只写了相近青霄的琉璃殿、幽静的僧房以及青色的苔、红色的落花,使男女主人公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展开一段千古称颂的风流佳话。下面再看第三本第二折写莺莺的闺房是“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 扉摇响双环。绛台高,金荷小,银钉犹灿”。这里通过描绘莺莺的闺房,创造了一种幽深闲静,香气弥漫的美好氛围,这与茸茸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的性格是相吻合的。即使在剧中个别情节有悲苦性质的场面里,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般的气氛。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

在刻划人物性格感情方面,作者善于驾驭语言的天才得到古今读者又一首肯。如果我们仔细读一读剧中有关描写人物的语言,便会感到人物的至情至性(或典型性格)无不一一凸现,令人有其声如其口出以至呼之欲出的感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戏剧不同于***或其他文艺形式,后者常常***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戏剧则必须通过剧中各种人物不同的声口说话,以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西厢记》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请看第二本第一折,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掳获莺莺做压寨夫人,众人慌作一团计无所出。莺莺则提出著名的“五便三计”:第一计献身于贼,第二计献尸于贼,老夫人皆认为不可,于是有第三计:“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例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老夫人认为此计较可,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陷于贼中。此时,好一个张生,在众目注视下出场了:“(末鼓掌上云)我有退兵之策,何不问我!”这一句“何不问我!”有力地表现了张秀才的才智胆识,使人感到这位痴情的书生并不是无能的懦夫,而是临危不惧的勇士。由此,张生在众僧人和莺莺、红娘的心中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应当说,在《西厢记》中,这种即景生情而又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是很多的。请再看第三本《楔子》的开头——

莺莺: “自那夜听琴后,闻说张生有病,我如今著红娘去书院里,看他说甚么?”(唤红娘)

红娘:“姐姐唤我,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

莺莺:“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来看我?”

红娘:“你想张……”

莺莺:“张甚么?”

红娘:“我张著姐姐哩。”

这数句对白不外是 莺莺打发红娘去探望张生,但人物语言声口,见性见情。 莺莺身子不快、实有心病,她却先责怪红娘不来看望自己,红娘对**的心病了如指掌,因此快人快语,语刚出口,又觉得过于直率,怕**难以下台,一句话只说了半句就顿住:“你想张……” 莺莺对“张”字当然敏感,立即追问,红娘急切间改口:“我张(望)著姐姐哩。”足见红娘聪明狡黠,善于应对。这段对白固然表现了 莺莺红娘间亲密的主仆关系。但莺莺说的话自是莺莺身份,话语闪烁不定,不易捉摸。红娘虽是下人,却机警有谋,惹人喜爱。《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性格化的语言对白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语言对白刻划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个特点。

《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还表现在作品对民间俗语的吸收运用。当然,这也是为刻划各种人物不同性格服务的。纵观全剧,剧作者对文化修养高的人物如张生、莺莺多用文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修养较低,性格粗豪或爽朗泼辣的人物,如惠明和尚、红娘则多用口语俗语。请看第二本《楔子》惠明和尚出场所唱:[滚绣球]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耍孩儿]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怎惹草拈花没掂三。……

上述曲子中有口语: “打参”、 “驳驳劣劣”、 “忑忑忐忐”、 “天生敢”、“没拈三”,成语则有“虎窟龙潭”、“斩钉截铁”、“惹草拈花”等,通过这些口语成语的运用,刻划了惠明和尚天不怕地不怕的粗豪性格。

又请看剧作第四本第二折《拷红》有些曲子:“[越调][斗鹌鹑]则着你夜去明来,倒有个天长地久;不争你握雨携云,常使我提心在口。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老夫人心数多,性情馅,使不着我巧语花言,将没做有。”

上述曲子中出现好些成语,如:“天长地久”、“提心在口”、“带月披星”、“巧语花言”;还有当时的民间口语俗语,如:“心数多”、“性情 ”、“将没做有”等,是从红娘的口中道出的。这些很好地表现了红娘热情泼辣,聪明机敏的性格。这些成语口语俗语在曲辞中的穿插运用,既生动传神地刻划了人物性格,又使曲子通俗易懂并且琅琅上口,使全剧达到华美与通俗的和谐统一。《西厢记》作者善于学习并成功地运用民间俗谚口语,是使这部剧作语言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其中一个因素。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性

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迈上了一个高峰,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璀灿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王实甫则为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派的典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文辞华丽”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是形成剧本“花间美人”风格的重[赚煞]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

意惹人情牵。

“临去秋波那一转”乃曲中之眼,美而传神。

第三本第二折,又通过红娘之口正面写了驾营:

[醉春风]则见他钗蝉玉横斜,髻偏云乱挽。日高犹自不明眸,畅好是懒,懒。

t普天乐]晚妆残,乌云彩掸,轻匀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贴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这折唱词以秀美的艺术语言刻出莺莺外表懒散娴静,内心却对张生病情消息的焦虑和等待以及见到简帖后的喜悦心情。可见剧本写人与状物一样,其语言同样不乏华美秀丽的特色,保持着“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这在写剧中其他人物,如张生、红娘、老夫人、惠明和尚等时也随处可见。倘若没有语言上这种五彩缤纷的娟丽姿***,“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下面再请看《西厢记》中的几组名句(诗),我们对“花间美人”的灿然文***就更能领略了。

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第二本第一折)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第四本第三折)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第三本第二折)

以上这些绝妙好词,在《西厢记》里面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这里无庸再一一例举。正是这些“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艺术化语言,使《西厢记》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气氛,成为一部百代称誉的诗剧。

说到诗与词,若数词句华美、文***璀灿莫过唐诗宋词。《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使剧作语言更富于文***性。如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唱词:“[天下乐]只疑是***落九天。”便是化用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又如第二本第一折营茸的唱词:“[混江龙]……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则是化用宋女词人朱淑真词《生查子》句:“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又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化用宋苏东坡词《蝶恋花》中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显然,剧作者

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使他不仅乐于在剧作中***用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乐于化用这些诗词当中的经典名句,使之贴合剧中的人物,感情及环境,从而使这部剧作亦增添了五彩缤纷的璀灿文***。

《西厢记》的文***性在语词优美、娟丽动人方面确是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这部剧作的文***性,也表现在其包含有丰富的修辞技巧,因而剧作的语言修饰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据《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统计,全剧运用的修辞手法达34种之多。这里只举出一种修辞格——“复迭格”中迭字词的运用,如剧中第四本第四折“[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刺刺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这里“绿依依”、“静悄悄”、“疏刺刺”、“昏惨惨”等迭字词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第三折,作者是如何传神地运用迭字词来表现张生的动作与心情的:

[越调] [斗鹌鹑]……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悄悄其其,潜潜等等。

[紫花儿序]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悄悄冥冥”等迭字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地写出张生对莺莺的爱慕及主人公初恋时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剧中类似这种精妙的迭字词还有许多,这类迭字词的巧妙运用使作品写影写情述事皆臻妙境。其他的还有三十余种的修辞技巧就不一一例举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正是这些有丰富修辞技巧的曲词,才使人感到《西厢记》这部剧作语言的精美。从这一角度来看,《西厢记》语言的文***性是作者精雕细刻的结果。必须指出的是,《西厢记》文***璀灿的语言特色,绝不是***的堆砌词藻,雕琢造作,使人晦涩费解。全剧语言华美秀丽而流畅自然,达到“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③的境界,这是同时代以及其他著名戏曲作者所不能企及的。

还必须指出, 《西厢记》是有着严格韵律限制的戏曲作品,要在一定的规矩内作出切合人物环境戏情又合乎韵律的精美曲辞,绝非易事,比如第一本第三折中张生唱:“[么篇]我忽听、一声、猛惊,元来是扑刺刺宿鸟飞腾,颠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第二本第四折中莺莺所唱: “……本宫、始终、不同。又不是《清夜闻钟》,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六字中三押韵,极不易制作,剧作者填写得既合韵律,又拟声写情,精美绝妙,确非大手笔不可。明朝何良俊所写的《四友斋丛说》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词之雄”,然哉斯言。

三、结语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这样说,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的,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既丰富多彩,又极有文***风华,两者完美结合,而且通俗、合律、自然流畅,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①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西厢记》第7—8页,王实甫撰,张燕瑾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年版。下文引《西厢记》均见此书。

②[宋]朱烹《观书有感》诗句,见(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7页。

③[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灾培良宰》诗句,《全唐诗》170卷,第17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