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和琢磨出自哪本古代典籍,切磋和琢磨有何区别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1 0
  1.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2. 切磋琢磨的意思解释
  3.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的意思
  4. 有匪君子出自哪里?

切磋琢磨,拼音是:[qiē cuō zhuó mó]。

切瑳琢磨,汉语成语,拼音是qiē cuō zhuó mó,意思是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出自《与孙莘老书》。

知识扩展:

切磋和琢磨出自哪本古代典籍,切磋和琢磨有何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切磋琢磨”这个词语,字面意思是将金属玉器等物料进行打磨、雕刻,以使其更加精美细致。在比喻意义上,它则表示人们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深入探讨、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古代,切磋琢磨是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学者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就各种学术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识水平,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在现代社会,切磋琢磨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各个领域,人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切磋,可以更快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在学术研究中,切磋琢磨的精神尤为重要。学者们需要与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就各种问题展开切磋和探讨。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他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吸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技艺传承中,切磋琢磨的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师傅们通过与徒弟的交流和示范,将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徒弟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与师傅进行切磋和探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这种师徒传承的方式,使得技艺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总之,切磋琢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精神。它鼓励人们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深入探讨、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这种精神的培养和实践,以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知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语出《诗.衞风.淇奥》. 切、磋、琢、磨分别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

切磋琢磨的意思解释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意思: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分别指做学问的态度和自我修炼的精神。

出处:《礼记·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意义延伸:这些都形象而深刻地比喻了在学习上应具有的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的精 神。并已成为成语,普遍地使用于学习的态度上。我们只有在赞叹特种手工艺的精巧时,才能进一步体会到工人在加工时“切、磋、琢、磨”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才能进一步体会到治学只有认真地切、磋、琢、磨,才能卓见功效。 切磋、琢磨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才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了目的,就知道在哪方面进行简单持续的动作,终至道的境界。道学最怕的是半途而废,所以在问题未严重前就要体察,将隐患扼杀在萌芽时期。其本在“诚”,不“诚”无物。如学车时摔了很多跤就放弃了。学五笔字型打字因家里没有工具训练就放弃了。学英语因不断的说英语太无聊,枯燥而坚持不下去了。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的意思

一、基本解释

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

二、详细解释

1.解释: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2.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3.示例:盖以朋友之臧否,文艺之优劣,~,匪朝伊夕,抑扬去就,与众共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学术研究。

有匪君子出自哪里?

人的学问知识能力成就,就象骨象玉石这些材质的加工方法一样,需要精心的切磋琢磨。

语出《诗.衞风.淇奥》。

切、磋、琢、磨分别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

一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谓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则四者皆不能成器,盖言学问之功。又一释,治牙骨者,切了还得磋,使益平滑。治玉石者,琢了还得磨,使益细腻。此言精益求精。求之古训,前说为当。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好,有修养

语出《诗.衞风.淇奥》。

切、磋、琢、磨分别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

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1、出处及原文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中的《国风·卫风·淇奥》。原文如下: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2、注释

⑴淇:淇水,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奥(yù):水边弯曲的地方。

⑵绿竹:一说绿为王刍,竹为扁蓄。猗(ē)猗:长而美貌。猗,通“阿”。

⑶匪:通“斐”,有文***貌。

⑷切、磋、琢、磨: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均指文***好,有修养。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

⑸瑟:仪容庄重。僩(xiàn):神态威严。

⑹赫:显赫。咺(xuān):有威仪貌。

⑺谖(xuān):忘记。

⑻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琇(xiù)莹:似玉的美石,宝石。

⑼会弁(guì biàn):鹿皮帽。会,鹿皮会合处,缀宝石如星。

⑽箦(zé):积的***借,堆积。

⑾金、锡: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闻一多《风诗类钞》主张为铜和锡,还说:“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

⑿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圭与璧制作精细,显示佩带者身份、品德高雅。

⒀绰:旷达。一说柔和貌。

⒁猗(yǐ):通“倚”。较:古时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重(chóng)较,车厢上有两重横木的车子。为古代卿士所乘。

⒂戏谑:开玩笑。

⒃虐:粗暴。

3、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4、赏析

《淇奥》就是一曲形象的赞歌,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全诗分三章,反覆吟咏。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汇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这是因为诗歌本身比较短小,不能长篇铺叙,无法按称颂对象的各个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点到为止。同时,三章内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复歌颂的作用,使听者印象更加深刻。

《淇奥》反复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

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

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正因为他是个贤人,从政就是个良臣,再加上外貌装饰的庄重华贵,更加使人尊敬了。

所以,第一、第二两章结束两句,都是直接的歌颂:“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此诗就是这样从三个方面,从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