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无作无愿什么意思_无相无作无愿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8 0
  1. 无作的解释
  2. 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
  3. 寺院为什么都有三个门,都代表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应该走哪个门呢!
  4. 古代的门的名称
  5. 什么是“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6. 无什么什么右言四字成语
  7. 跑步与读书丨空、无相和无愿无求

佛教八面观体会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把它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体、相、用。体就是本体;相是相貌、形象;用就是作用、功能。世上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显出形象;只要显出形象一定会起作用。

体又分为二个部分,性体和质体。性体是空寂的,纯真无妄,是真空。虽是真空确能生万法,就是说真空之中能变化出种种物质,所以我们称它为“能变”。而质体却不能变出其它物质,它属于分析空,分析一下它就空了,了不可得。

无相无作无愿什么意思_无相无作无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我们人类,人的性体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这是本来就有的,不生不灭的,清净无染,它没有生灭相、也没有相续相。六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个自性就是性体。又说:“本来无一物”。就是说本来是空寂的、没有任何污染。人的质体就是我们的身体,躯干四肢五脏六腑等等等等,分析一下就变成血肉皮毛,再分析一下电子粒子,再分析分析就没有了,所以它是属于分析空。因为它是由许许多多条件凑合而现的***象,是暂有的现象。

既然我们的性体是空寂的,何以我们看到的有善人、有恶人、有善相、有恶相呢?那就是我们清净心上起了一念疑情,这一念疑情就叫做“无明”。就有了“能见”、“所见”,我是能见,相是所见,于是人我是非,烦恼执着什么都有了。

性体空而无质,却能生万法,我们常说真空不空,是说它具有“能生”、“能变”的意义。而且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心地善良就会就会显一个善的相,显了善相一定会起作用,起一个助人为乐的作用。心地丑恶就会就会显一个恶的相,显了恶相也一定会起作用,起一个损人利已的作用。比如H20,它有很多的相:水,冰、蒸汽。显“水”相可以洗衣服、洗菜;显“冰”相有冷冻和阻隔的作用;显“蒸汽”的相就可以蒸馒头、开火车。所以不管 H20显什么相,它的性体是不生不灭的,而它的相貌是变化不停的,而它的作用又是随它的相貌而产生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观察,比如我们这一生是人,如果我们贪心很重,来生就显一个饿鬼的相;如果我们谨守五戒十善,来生就显一个天人的相;如果我们嗔心重,杀生,来生就显一个地狱道众生的相;如果我们愚痴,来生就显一个畜生的相;如果来生还想做人,那至少也得不杀生。

但是不管显什么相,我们的真心、自性不生不灭, 真心、自性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恒常无变、不增不减。但是我们每一生所显的相是变化无常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常说:性是真的,相是***的。因为“性体”没变,它能变一切相,它是“能变”。而“相”是变化无常、刹那生灭的,它是“所变”,是性体所变。

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以会相是***的,就可以为所欲为。相虽然是***的,不要忘了,显相就会起作用。显一个天人的相有享受的作用,很快乐;而地狱的众生天天要受刑罚之苦,这刑罚是从哪来的,自性变现的,并不是有人专门为你设计的,是自然而然幻化出来的。

我们用“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观察宇宙,略略可以分清一些真伪、主伴、能变、所变。可见我们性体是多么重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它能生一切法。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我对“体相用”三个字的一点体会,体会是否妥贴呢?不一定,不一定为什么要写呢?一呢是想锻炼锻炼;二呢可以和同修切磋切磋;三呢是想抛砖引玉;四呢是想遇上明师,还可以指点指点。下面再就“体相用”的“相”字的变化规律“因缘果”三个字再谈一点体会。

我们常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其实这句老话真是说的很有道理,有因有缘有果,“因缘果”这又是三个方面,那么这个“因缘果”就是对“体相用”的“相”字的一个变化规律的一个探究,那就是现象发生的三个条件。

“因”是***,就是习气,我们每一个人都含藏有十法界的习气,十法界就是一佛、二菩萨、三声闻、四缘觉、五天、六人、七修罗、八饿鬼、九地狱、十畜生。每一个人十法界的***统统具足,***具足就是因具足,十法界无论哪一界的果报都有可能,因为我们几乎什么因都造了,什么事都做了。而这个“因”要结成“果 ”就要看“缘”了。

平常我们说“因果”的时候,常常会忘记中间的一个“缘”字,其实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字,“因”要结“果”一定要通过“缘”,没有缘它是不会结果的。我们学了佛教,知道自己过去生中都造有恶因,恶因会结恶果,可是一定要有缘,如果没有缘,虽有恶因也结不了恶果。所以诸位从今天开始,你掌握了一个改变命运的诀窍,什么诀窍呢?是远离恶缘。

“缘”就是机会。缘有三种。第一种“所缘缘”(就是所缘之缘,所缘就是我们所希望的);第二种是“无间缘”(无间缘是你这个期望不能间断);第三种是“增上缘”(诸佛菩萨帮助我们,是属于增上缘)。

总有人问我,因果报应是不是真的,从“相”上说它当然是真的,从“性”上说呢它又是梦幻之事,梦幻并不是等于真空,真空是一尘不染的,而梦幻是有苦乐之受,就象我们在梦中受到惊吓,梦虽然是***的,惊吓却起了真的作用,可能你吓出一身病,病虽然也是梦幻,但你得去受。所以永嘉***在证道歌中写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有六道轮回、因果报应,觉悟以后看一看,什么也没有。打个比方,我们凡夫就好比吃了,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迷惑。所以佛在《心经》上把实相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有时我想一想,这个真相真的很可怕,“智”也没有,“得”也没有,那我们究竟有什么呢?可喜的是佛告诉我们:佛性是***本具的,不生不灭。纵然现在有恶梦,努力一点,从这个恶梦中走出来,真的是很有希望。

最后再说“事、理”,事理是一切法的二个端点,我们刚刚开始学佛教,常常会有偏向,不是偏事,就是偏理,比如有人喜欢拜佛念佛,他从来不去想一想拜佛念佛的道理;而有人喜欢探索佛理,却不愿拜佛念佛。这个就是有了偏向,其实理事应该是一,而不是二。如果你喜欢拜佛念佛,那你也应该懂的拜佛念佛的道理;如果你懂得了佛理,你就应该把佛理落实于生活。这才叫理事圆融无碍。

“事”是现象,是力用,就是三分里面的相与用。相与用都是属于事,“理”就是体,还是三分里面的理体、事相、事用。《弥陀经》、《地藏经》都是从事上说的,你要从事上去体会经的义理。如果不知义理,那么读《弥陀经》、《地藏经》就象读神话***。《金刚经》、《心经》是从理上说的,如果你不能应用到生活中去,那就变成空头理论,不能起作用。

“无理事不能通,不可滞事昧理”,虽然你事上肯干,但是你理不通,一有困难事上就通不过了。“无事理何所立,不可执理废事”。如果你事上不肯干,佛理懂的再多也是空头理论,一事无成的,该轮回还是轮回。所以执理废事是病,这个病比滞事昧理这个病还要严重,会堕落在恶取空。所以读经,要小心,不误解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千万不要误解如来真实义。要知道,事即是理,理即是事,事上见理,理上见事。六祖***在《坛经》里说:“佛法是一法,二法不是佛法 ”。

所以我们看事物要从“体、相、用、因、缘、果、事、理”,这八个方面来观察,只样就比较全面一点,少犯一点错误。如果少一面都可能看不到真相,而被***相所迷惑。

无作的解释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与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二千人。

尔时,佛语摩诃迦叶比丘言:「菩萨有四事法,智慧为减。何等为四事?一者、不敬经不敬师,二者、人有欲闻经者中断之,三者、人有求深经者爱惜不肯与,四者、自贡高轻侮他人。是为四。菩萨复有四事法智慧为增。何等为四?一者、恭敬经尊师;二者、人有来听经者不中断;三者、人有欲得深经者不爱藏;四者、具足为人说经,不从人有所徼冀,常自精进,常随法行不哗说。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世世亡菩萨道意。何等为四?一者、欺调其师;二者、主持他人长短,人无长短诽谤之;三者、坏败菩萨道;四者、骂詈为菩萨道者。是为四。菩萨有四事世世所生念菩萨道不忘,及自致至佛。何谓四事?一者、不欺师,尽其形寿不两舌谀谄;二者、尽形寿不两舌形笑他人;三者、慈心于人不念人恶;四者、视诸菩萨如见佛,及初发意无异。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法中道断绝为菩萨日减。何谓为四?一者、自贡高学外道;二者、独欲自供养,不欲令他人得;三者、反自憎菩萨,还自相谤;四者、人有来常所闻经妄止令断绝。是为四。菩萨有四事,求经道及有所求索不中断。何谓四事?但求索好经法,六波罗蜜,及菩萨毗罗经,及佛诸品;去瞋恚之心,敬事十方天下人,如奴事大夫;乐于经,不为外道自益身也;自守不说人恶及谗溺于人,所不闻经不限佛智也,随其所喜经者各自闻得。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心不委曲当远离。何谓为四?一者、犹豫于佛法;二者、自贡高瞋恚,顽佷用加于人;三者、贪嫉谀谄;四者、说菩萨短。是为四。菩萨有四事,直行至诚。何谓为四?一者、自有过恶不覆藏,自悔欲除其罪;二者、实谛亡命亡国亡财不两舌;三者、设有灾变妄起,至骂詈数数轻易及挝捶闭着牢狱,设有是当自悔前世恶所致;四者、无恨无瞋恚自信。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难调也。何谓四事?一者、学经自用不随师法;二者、所受教不用也,不慈孝于师;三者、受比丘僧所信句,妄与他人;四者、不敬于成就菩萨。是为四。菩萨有四事易调也。何谓为四?一者、所闻经法随教不过,所闻者但闻取法不取严饰;二者、当恭敬于师无谀谄;三者、食知足,持戒三昧如法;四者、见成就菩萨,持善心、向心,口、身亦尔,亦欲及其功德。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得其过。何谓四事?一者、本不相习不当妄信;二者、佛有深法不当妄教人,是为大过;三者、人有喜菩萨道者,反教人罗汉道,是为大过;四者、于比丘僧中布施,心不等与者,是为大过。是为四。菩萨有四事,得菩萨道。何谓四事?一者、等心于十方人;二者、布施等心于十方人;三者、所作为等心于十方人;四者、说经等心于十方人。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矫称为菩萨。何谓四事?一者、依经得生活,二者、但欲声名不索佛道,三者、但欲自安不念苦人,四者、但口多说不欲度余人。是为四。菩萨有四事,成其功德。何谓四事?一者、信虚空,二者、所作恶信当悔,三者、心念万物皆非我所,四者、极大慈于十方人。是为四。

「菩萨有四恶知识。何谓四?一者、教人为罗汉道灭意;二者、教人为辟支佛道自守无为;三者、喜教人为教道;四者、人求有学经者,持财物诱恤,不肯教人。是为四。菩萨有四善知识。何等为四?一者、人所求索不逆也,用是故成佛道;二者、经师是为善知识,多闻经故;三者、劝乐使人发意求佛,成于功德;四者、佛天中天是善知识,具足诸佛法故。是为四。

「菩萨有四珍宝。何谓为四?一者、见佛已悉供养无二意;二者、六波罗蜜法悉闻;三者、常净心向师;四者、止于爱欲,常止空闲处。是为四。菩萨有四事出于魔界。何谓为四?一者、不舍菩萨心,二者、无有瞋恚心向于十方人大如毛发,三者、悉学外余道,四者、恭敬于诸菩萨。是为四。

「菩萨有四事,得功德不可复计。何谓为四?一者、持法施与人,不希望欲有所得;二者、人有犯戒者,当慈哀之;三者、多教人为菩萨道;四者、有下 *** 来毁辱菩萨,悉当忍之。是为四。」

佛语迦叶言:「不用字为字菩萨也,随法行,随法立用,是故字菩萨。菩萨凡有三十二事。何谓三十二事?安隐慈心;于人自念;智虑少去;自用不高;自傗坚住不动;还所与亲厚,乃至般泥洹;善知识、恶知识等心无有异所;作为不懈怠;常和畅向于十方人;不中断等心悉遍至;不断慈心;索诸经法不忘;于经法中无有饱时;所有恶不覆藏皆发露;他人有短不念其短恶;诸福功德悉究竟;索所施与;但发心索佛耳,一切不索;有所生心向十方人,不适有所憎;无思想之禅不愿于其中也;沤和拘舍罗;护于智慧;四事杂布施;不乐于外事;不喜于小道;心喜于大道;离于恶知识;习善知识;以五旬自;譬如月初生时,稍稍增益,于智慧稍稍如是,不堕非法;所语无异;所说谛者恭敬。」

佛言:「如是,迦叶,三十二事,是故名为菩萨。」

佛言:「迦叶,譬如地,一切人随其所种,其地亦不置人也;如是发意菩萨,自致乃成佛饶益十方人,亦适无所置也。迦叶,譬如春夏温暖,所种成熟;菩萨智慧成熟十方人功德如是。譬如水,百谷草木皆因水茂盛;菩萨如是,发心诸经法悉从中生。譬如风,悉成诸佛国土;菩萨如是,沤和拘舍罗悉成诸佛经。譬如日,无所不照,天下皆见其明;菩萨如是,智慧光明悉照十方人经道之明。譬如月初生时,日日增益;菩萨如是,精进具足于功德。譬如师子,独行独步无所畏;菩萨如是被戒德之铠,独行独步无所畏。譬如草木,虽无上枝,下根由复生;菩萨如是,虽断三处极大慈续见世间。

譬如万川四流皆归于海,合为一味;菩萨如是,持若干种行合会功德,持用成愿一味,入萨芸若中。譬如须弥山,忉利住其上;菩萨如是发心成萨芸若。譬如树荫却雨,菩萨如是持极大慈雨于经道。譬如国王得傍臣共治,则好沤和拘舍罗;如是菩萨,所作为如佛。譬如天晴,欲索雨不能得也;菩萨如是不学经道,豫知不高明也。譬如遮迦越罗王之所处,自然后七宝自然来生;菩萨如是初生萨芸若意,然后自然生三十七品经。譬如更治摩尼珠,其价增倍多所饶益;师成一人为菩萨道,众阿罗汉、辟支佛皆依用得度。譬如毒药,在人手中不害伤人;菩萨虽在爱欲中,持智慧不入恶道。譬如郡国多积粪壤,有益稻田菜园;菩萨虽在爱欲中,益于天上天下。」

佛语迦叶:「若有菩萨欲学极大珍宝之积遗日罗经,当随是经本法精进。何等为本法?无法、无我、无人、无寿、无常、无色、无痛痒、无思想、无生、死识,是为法本根。有常在一边,无常在一边,有常无常适在其中,无色、无见、无识,是故为中之智黠本也。譬如大地为一界,复一佛界,两界之际中,无色、无见、无识、无我、无识、无所入、无所语,是为智黠本也。心为一边,无心为一边,设无心、无识、无我、无识,是为中间之本。诸佛经法等无有异,有德无德、内事外事、有世间无世间、为度者未度者、脱爱欲未脱爱欲,泥洹等无有异。有在一边,无有在一边,有无有适在中间,是为智黠中本也。」

佛语迦叶:「我为汝曹说法,从生至死身所出生,苦痴在一边,黠在一边,无痴无黠适在中间,是为智黠中间之本。」

佛语迦叶:「空不作法,法本无空无相不作法,法本无相无愿不作法,法本无愿无死生不作法。法本无死生,死生无出生无灭无处所,无形不作法。法本无形当随是本法,是为中间视本法,不自分别解身为空也。空弃空中之空本自空甫当来空现在空。」

佛语迦叶:「人宁著痴大如须弥山,呼为有其过,不足言耳!人有着空言有空,其过甚大。若有着痴者晓空得脱,著空者不得脱。」

佛语迦叶言:「譬如人病得良医与药,药入腹中不行。于迦叶意云何?是人能愈不?」

迦叶报言:「大难。」

佛言:「外余道晓空得脱,著空不得脱。譬如人畏于虚空,啼哭教人却去虚空。」佛语迦叶:「是人宁却虚空不?」

迦叶言:「不可却也。」

佛言:「如是,迦叶,若沙门、婆罗门畏于虚空,其人亦空语复畏空。是人为狂,无有异。」

佛语迦叶言:「譬如画师自画鬼神像,还自复恐怖。譬如人未得道者,如是色声香味,坐是堕死生中不晓法。譬如木中火出还自烧木,从观得黠自烧身。譬如幻师化作人,还自取幻师啖。如是色声香味对,从中出念啖空啖无他奇。」

佛语迦叶:「譬如灯炷之明,不自念言:‘我当逐冥去冥也’,然灯炷照,不知冥所去处。如是智黠不念:‘我当去愚痴得智黠’,不知愚痴所去处也。是智黠无所从来,亦无有持来者。是灯炷明、是冥,空不可得持也。是智黠、是痴,两者俱空无所持也。譬如大舍小舍百岁若千岁,未尝于其中燃灯火也,却后各于中燃灯火。迦叶,于迦叶意云何?是冥在中千岁,若我豪强不出?」

迦叶白佛言:「不也,冥虽久在中,见火明不敢当即去。」

佛言:「如是,迦叶,菩萨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欲所覆,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灯炷明者,于佛法中智黠明是也,冥爱欲即为消尽。譬如虚空中不生谷实也,地种乃生谷实耳!如是泥洹中不生菩萨也,粪治其地谷种润泽生,于爱欲中生菩萨。」

佛语迦叶:「譬如旷野之中若山上,不生莲华及优钵华也,菩萨不于众阿罗汉、辟支佛法中出也。譬如大陂水污泥之中,生莲华、优钵华也,从爱欲中生菩萨法。譬如四大海停住,菩萨于三界功德中,润泽成菩萨道。譬如蠹虫食芥子空,罗汉、辟支佛智尔所耳!譬如麻油破一发作百分,持一分揾油麻中为出几所渧,罗汉、辟支佛智如是。如十方空所至,菩萨晓佛智如是。譬如遮迦越罗有千子,无有一子应遮迦越罗相也;虽有尔所子,不在子计中也。有罗汉数千巨亿万人,不在佛计中;无一菩萨,佛虽有尔所罗汉,不具足为佛子也。譬如遮迦越罗正夫人与贫穷人,共交通从中生子。」

佛语迦叶:「是宁应为遮迦越罗子不乎?」

迦叶报佛言:「不也。」

佛言:「如是,迦叶,虽有罗汉从法中出,是非佛子也,不类菩萨。何以故?菩萨不断佛法故。譬如遮迦越罗与青衣交通却后生子,具足成遮迦越罗相;虽从青衣生,由为是遮迦越罗子也。如是菩萨虽在生死中,行力少会为佛子。譬如遮迦越罗夫人怀躯七日,会当成遮迦越罗相也,诸天皆彻视见腹中胞胎。虽遮迦越罗子多者,无遮迦越罗相,诸天言由不如供养腹中七日子也。发意菩萨如是中有为佛道,诸天心念言:‘虽有罗汉数千万亿豪尊,不如供养发意菩萨也。’譬如摩尼珠,有水精大如须弥山,不如一摩尼珠;初发意菩萨众,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也。譬如遮迦越罗有少子,诸小王傍臣皆为作礼;初发意菩萨如是,诸天、释、梵、世间人、龙、鬼、神皆为作礼。譬如大山诸药草,悉出其巅亦无有主,随其有病者与诸病皆愈;菩萨如是持智慧药,愈十方天下人生死老病悉等心。譬如月初生人皆为作礼,月成满无有为作礼者;若有信佛者,于佛法中菩萨发意,若有信佛者,多为菩萨作礼者。何以故?从菩萨成佛故。譬如有智者不舍月为星宿作礼也;高人如是,不舍菩萨为罗汉作礼也。譬如天上天下共治一水精,会不能得摩尼珠也;一切自守持戒禅三昧智黠罗汉虽众,不能坐佛树下,不能作佛也。」

尔时,佛语摩诃迦叶菩萨:「学用十方人故菩萨作功德,用十方人故菩萨作功德,不自贡高。菩萨常当教十方人愈其病,何等为愈病?婬者以观为药,瞋恚者以等心为药,痴者以十二因缘为药,疑不信者以空为药。欲处、色处、无色处,若欲觉此者,以无相为药;是我所、非我所,爱欲所念,以无愿为药。四颠倒各自有药。何等为各自有药?一者、有常以无常为药,二者、有乐以苦为药,三者、有言是我所以非我所为药,四者、有身以观为药。四意止以身心为念,是为药。四意断一切恶悉断,是为药。四神足念合会成身以空弃为药,五根、五力不信懈怠念功德为药,七觉意入法黠是为药,外道及不信以八道为药。是为各各分别药。」

佛语迦叶:「若阎浮利,若医、若医***者,或医王最尊,三千国土满其中者。或医王满其中,虽有乃尔所医王,不能愈外道及不信者,不知当持何等法药愈也。菩萨作是念:‘不持世间药愈人病也,当持佛法药愈人病。何等为佛法药?随其因缘,黠慧中无我、无人、无寿、无命,信空度脱。空无空闻是不恐不惧,持精进推念心,何等心入婬,何等心入瞋怒,何等心入痴,持过去、当来、今现在心入耶?过去为尽甫,当来未至,今现在无所住也。」

佛语迦叶言:「心无色无视无见。」

佛语迦叶言:「诸佛亦不见心者,本无所有无所因也,自作是因缘,自得是死生。心远至而独行,心譬如流水上生泡沫须臾而灭,心譬如天暴雨卒来无期;爱欲亦如是,卒来无期。心譬如飞鸟、猕猴不适止一处也,心所因不适止一处也。譬如画师各各赋彩,心各各异,如是随行所为。譬如王于众人中为上,心于诸功德中无上。譬如苍蝇在粪上住自以为净,心亦如是入爱欲中自以为净。心譬如怨家,掷人著恶道中无有期也。譬如持灰作城、持无常作有常,譬如持钩行钓鱼得,心持非我所是我所。心譬如贼,所作功德反自辱。譬如阪上上下,心须臾有爱、须臾有憎。心譬如怨家但伺人便。心常欲闻香,譬如画瓶盛屎,有何他奇。心喜味,譬如奴随大夫使心乐对,譬如飞蛾自投灯火中。」

佛语迦叶:「心索之了不可得,虽不可得是为无有,虽无有因为无所生,虽无所生亦无所出,虽无所出亦无所坏,虽无所坏亦无有死亦无有生,虽无所生无所死本无因缘死生,虽本无因缘无生亦无愿也,虽无愿亦无所持,虽无所持是为罗汉灭,是为罗汉灭无诫禁也。若死生、若计所作罪本了无有,是无死生是为罗汉灭。罗汉灭亦无身行、无口行、无心行,是灭无有异也。何以故?诸经一味故。是灭皆等如虚空,是灭适无所莫,亦无是我所,亦非是我所。是灭谛本无谛,是灭本净无爱欲之瑕秽也。本灭离本灭,是灭随次至于泥洹,是灭无尽也,本无有生也。是灭安隐用至泥洹故,安隐是灭也,常灭常经无本。是灭好去,本无死生。」

佛语迦叶言:「自求身事,莫忧外事!后当来世比丘辈,譬如持块掷狗,狗但逐块不逐人。当来比丘亦尔,欲于山中空闲之处,常欲得安隐快乐,不肯内自观身也。如是为不晓色耳鼻舌身,从是何缘得脱乎?从是入城乞丐,若至聚邑,见色声香味细软欲得者,便为堕衰于山中。若多少持戒不内观,死则天上生;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从是以后不离三恶道。」

佛语迦叶言:「比丘如狗逐块,人骂亦复骂之,人挝亦复挝之,不制心者亦如是。譬如调马师,马有搪揬者,当数数教之,久后调好;比丘时时法观制心调,亦不见其恶如是。譬如人病喉咽痛,举一身皆为痛;人心系于是我所非我所,随外道亦如是。」

佛语迦叶言:「沙门有二事,堕牢狱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养。沙门复有二事缚。何谓二事?一者、学外道,二者、多欲积衣被及袈裟钵。沙门复有二事中道断。何等为二事?一者、与白衣厚善,二者、见好持戒沙门反憎。沙门复有二事堕垢浊中。何谓二事?一者、常念爱欲,二者、喜交结知友。沙门复有二事著。何等为二事?自有过不肯悔,反念他人恶。沙门复有二事,堕泥犁中。何等为二事?一者、诽谤经道,二者、毁戒。沙门复有二事。何等为二事?一者、都犯戒,二者、于法中无所得。沙门复有二事悔。何等为二事?一者、不应行强披袈裟;二者、身不自持戒,持戒比丘反承事。沙门复有二事病难愈。何等为二事?一者、心邪乱,二者、人有作菩萨道者止断。」

佛语迦叶:「沙门何故,正字沙门?有四事字为沙门。何等为四?一者、形容被服像如沙门;二者、外如沙门,内怀谀谄;三者、求索哗名自贡高;四者、行不犯,真沙门也。何等为形容被服如沙门者?髡头剔须,著袈裟持钵,心不正不持戒,但欲作恶喜学外道,是为被服如沙门。何因外如沙门,内怀谀谄者?安徐而行,安徐而出,安徐而入,外道粗恶于山间草屋为庐,内无信,着我、着我所,中有因苦直信者反自嫉妒。何因为求索哗名者?谀谄持戒令他人称誉,谀谄学经令他人称誉,谀谄僻处令人称誉,不自克责求度脱,但有谀谄。何等为行不犯,真沙门?不惜寿命损身,何况索归遗供养者?若有比丘守空行,常劝乐追,及悉见诸法净洁本无瑕秽,自作黠明不从他人持黠明,于佛法亦不著,何况常着色?亦无结者,亦无脱者,本无不见泥洹,亦无死生,亦无泥洹,是为真沙门。」

佛语迦叶:「至诚沙门常当作是念!当效真沙门,莫效哗名谀訑沙门也。譬如贫人号名大富,但得富名无所有也。」

佛语迦叶:「是人应得为有是字不?」

迦叶言:「不也。」

佛言:「如是,迦叶,虽有沙门字,不行沙门法也。亦如贫人自称大富,譬如人为水所没溺反渴欲死;沙门如是多讽经,高才不去情欲,于情欲中渴欲死,坐入泥犁、禽兽、薜荔中。譬如医满一具器药,不能自愈其病,虽多讽经而不持戒。譬如人病得王家药,不自护坐死,虽多讽经而不持戒如是。譬如摩尼珠堕于屎中,虽多讽经而不持戒。譬如死人著金傅饰,不持戒反被袈裟像如持戒沙门。譬如长者子服饰,著新衣、著新傅饰,多讽经持戒好亦如是。」

佛语迦叶:「有四事,不持戒像类持戒人。何等为四?一者、若有比丘禁戒所说不犯缺也,虽有是有着呼有人;二者、若比丘悉知律经,著行是我所行;三者、若有比丘着我是我所;四者、常行等心,等心于人著怖畏于死生,是为沙门不持戒名持戒。」

佛语迦叶言:「禁戒无形不著三界。何因名为戒?无吾、无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种、无化、无教,无有作者,无所来无所去,无制无灭,无身所犯,无口所犯,无心所犯,无世、无计、无世所住,亦无有戒亦不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亦无坐立,是故为禁戒矣!」

尔时,佛说曰:「戒无瑕秽著也。戒者,无奢无瞋恚,安定就泥洹,如是为持戒。不爱身亦不爱命,不乐于五道,悉晓了人于法,于佛法中是故为戒。适不在中边止也,中边不著,不著不缚,譬空中风,是为持戒名,及种无所止也。人定心无所著,无我想,无人想,晓是者是为净持戒也。不轻于禁戒,不自贡高,常欲守道持戒,如是无有能过者。离我所想,自我及是我所,都无有是也。信于空及佛法,行不玷污于世,不著于世间,从冥入明,适无所因,不著于三界,是为持戒。」

时佛说是经法,二万二千诸天人,及世间人民、诸龙鬼神,皆得须陀洹道。八百沙门,皆得阿罗汉道。五百沙门素皆行守,意得禅道,闻佛说深经皆不解不信,便从众坐避易亡去。

迦叶比丘白佛言:「是五百守禅比丘,闻深经不解不信,摩何而去?」

佛语迦叶:「是五百守禅比丘信余众多,闻深法教不解不信。」

佛语迦叶:「是五百比丘者,乃前迦叶佛时皆作婆罗门道。于迦叶佛所一返闻经道,心意乐喜,即时五百人自说言:‘迦叶佛所说快!’乃尔五百人得是福祐,寿终皆生忉利天上。」

佛言:「五百比丘得是福已,后于我法中作沙门,今闻深经不解不信。」

佛语迦叶言:「是五百比丘持是所闻深经,得不堕恶道,于今世皆当得阿罗汉般泥洹去。」

佛语须菩提言:「汝行教五百亡去比丘令来还。」

须菩提白佛言:「是五百比丘尚不欲闻佛所说,何肯随小罗汉语乎?」

佛即时化作两比丘,于五百比丘前徐行,五百比丘皆使行。及前两比丘,五百比丘问前两比丘言:「二贤者欲何至凑?」

两比丘报言:「欲到空闲山中安隐之处,自守坐禅不能复忧余。」

五百人复问言:「何以故?」

两比丘复报言:「佛所说深经,我不信不解也。」

五百人复报言:「我亦欲入山止空闲之处,快坐禅,无人来娆我。我曹亦复闻佛说经不信不乐也。」

两比丘复报言:「是事当共谛议不戏也!不争者是为比丘法也。何因为泥洹身中,有我、有神、有命、有人、有意耶?当有至泥洹处者耶?」

五百人报言:「是身亦无人、亦无我、亦无名、亦无意,亦无有行至泥洹处者也。」

两比丘复报言:「何等尽,当得泥洹者?」

五百人复报言:「尽婬、尽怒、尽痴,是为泥洹。」

两比丘复问言:「卿曹婬怒痴悉尽未?」

五百人复报言:「亦无内亦无外也。」

两比丘复问言:「贤者当莫著,亦莫不著。虽不著莫不著,是为泥洹。禁戒不在死生,亦不在泥洹。智黠适等度脱见黠,亦不在死生,亦不在泥洹。是本法空无色,亦无所见,弃思想,弃泥洹想,灭思想痛痒得疾至。所有法莫念,亦莫不念,灭思想痛痒,是为无所为。」

尔时,两比丘说是经法,五百人皆得阿罗汉道。五百人屈还至佛所,须菩提问五百人言:「诸贤者,去至何所?从何所来?」

五百人报言:「佛所说经,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须菩提问五百人:「谁是汝师者?」

五百人报言:「本无有生,何因当有出?」

须菩提复问:「谁为卿曹说经者?」

五百人报言:「无五阴、无四大、无六衰,是为我师。」

须菩提复问言:「师为汝说何等经?」

五百人复报言:「无缚亦无放。」

须菩提问言:「本从何因缘守道乎?」

五百人报言:「亦无守亦无有不守。」

须菩提复问言:「所作为当如是?」

五百人复报言:「亦无有当所作如是者。」

须菩提复问言:「以为降伏魔耶?」

五百人复报言:「无有五阴与魔也。」

须菩提复问言:「卿曹当何时般泥洹乎?」

五百人复报言:「化人般泥洹者,我尔时亦当复般泥洹。」

须菩提复问言:「谁愈卿者?」

五百人复报言:「无身无心是我师也,当愈我。」

须菩提复问言:「卿曹爱欲尽未?」

五百人复报言:「诸缘法本尽。」

须菩提复问言:「卿曹已住罗汉地耶?」

五百人复报言:「亦无所取无所放。」

须菩提复问言:「卿曹死生已断耶?」

五百人复报言:「本断亦无所见。」

须菩提复问言:「卿曹住能于忍地耶?」

五百人复报言:「一切已脱著中去。」

时,须菩提问事以所可报五百人,尔时百二十万人及诸天、鬼、神龙皆得须陀洹道,千三百比丘皆得阿罗汉道。

佛说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世人、鬼、神、龙皆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

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

无作的解释

(1).犹不使,不让。《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 无为 神 羞辱 。” (2).不自作,不 卖弄 。《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 文章 。” (3).不发生,不 兴起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4).犹言 无为而治 。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问:历观前世, 天下 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谁知本无作, 千古 自承风。” (5).佛教语。谓无因缘之 造作 。《央掘魔罗经》卷二:“ 如来 性是无作。”《百喻经·索无物喻》:“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荆公<字说>多用佛经语》:“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词语分解

无的解释 无 (无) ú 没有,与“有” 相对 ;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 无故 )。无方(不得法,与“ 有方 ”相对)。无非(只,不过)。 无动于衷 。 无所适从 。 有 笔画数:; 部首 作的解释 作 ò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 *** 。作梗。 作祟 。作态。作色。

寺院为什么都有三个门,都代表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应该走哪个门呢!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禅定的境界。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解脱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欲,无***定不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这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自在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欲,得无***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至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等持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这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即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这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无漏,故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等至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故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古代的门的名称

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山门是三个门洞的殿式建筑,中间有一个门洞,能走人的,对称两边各有1个稍微小一些的洞门。

空门—是为了表诸法,所有的事物无一物是常存的,所以叫空门。无作门就是不恶业,就能脱离受苦之报,努力做善事,就会不受轮回的里报而自得解脱。无相门,即无四相的存在。

佛教认为,入佛门就是入三门,入三门就是入三解脱门,入三解脱门就是入涅槃门,其中寓意,显而易见

功能作用

寺院不仅具有弘法利生的传统佛教的重大作用,还至少具备如下七个方面的功能:

一、传法教育的功能。

二、庄严国土、美化环境的功能。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

四、接引信徒实践佛陀教诲的功能。

五、保存传统文化的功能。

六、抚慰人心、稳定社会的功能。

七、旅游观光胜地。

什么是“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这种门的名称是”山门“。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

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

山门按规定是需有三个门洞,但具体造型可稍有改变。如下图是门洞高大。

而下图中,没有上图那种空旷的感觉,但也属于山门。

扩展资料:

山门的具体含义:

山门的外形象征三解脱门。三解脱门略称三脱门或三门。谓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兹分释如下︰

(1)空门︰谓观我所见,我见皆空,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

(2)无相门︰又作无想。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

(3)无愿门︰又作无作或无欲。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 ,无所爱染愿求。

将三解脱门作为实践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空、无相、无愿三者,虽然又可称为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无漏共通的,而三解脱门则唯通无漏。

又解: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於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於中道。

百度百科-山门

百度百科-三解脱门

无什么什么右言四字成语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人想修行,并不是一件很容易 的事情。很多人说,我来到人间,我觉得人间很苦,在 人间很难修成,我可以以后在天上修,师父告诉你们, 只有人间的人才会想修行,因为只有人间有苦难,在人 间吃了苦,人们才知道要解脱。一个人不吃苦,他是不 会想要解脱的。人间就犹如一个中转站,如果你好好修, 你可以通过这个人间上天成佛,你能自主生死。也就是 说,在人间你修得好,你就上去了,你修得不好,你就 下去了。能自主生死就是脱离人间之苦。脱离人间之苦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好好地修;如果你不好好地修, 那么你就脱离不了人间任何苦难。怎么样脱离呢?你们 想通了,想明白了,就是脱离。很多人想明白了,我到 人间来,就是来吃苦的,就是来受罪的、还债的,那么 受完苦之后呢,我们以后就不再造业了,无业就能够脱 离这个人间了。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就会好好地修心。

人的毛病就是在人间吃喝玩乐不好好修,不但不好 好修,而且很多人还造恶业。要记住,当一个人不好好 修行的时候,他很快容易造恶业了,而且一旦造孽,就 要下地狱去受苦煎熬,以后还会在六道里轮回。这个人 间的位置是特别敏感的,如果你能够好好修,那么你就 能脱离六道;如果你在人间修得不好,那么你就继续在 人间受苦,以后还要到下面去受苦。所以,人间是我们 相识之后一个还业的地方,人和人相识之后,这个人对 他好,那个人对我好,实际上,大家就是相识之后在还 业债。前世的业缘相互牵扯,就是上辈子你是他的谁, 这辈子他是你的谁,上辈子你欠他,这辈子他欠你,都 是欠来欠去的,相互牵扯的,都是前世的,让我们痛苦 不堪。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吃苦?为什么感情上会痛苦? 就是因为我们上辈子的债没有还清啊,想解脱,只有修 行。

接下来,师父跟大家讲深一点,如果念佛的人有相, 就是着相。有相是什么?就是做一点事情,觉得自己在 修了、在念了,觉得自己是学佛人,看不起别人,觉得 我比你修得好,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是有相,有相 即属小乘中一种没修好之行。就是说,连无相也非大乘, 人家说,我做好事、做善事、做功德,我无相布施,都 不是大乘啊。你想想看,谁要是贡高我慢有什么意思呢? 无相亦非大乘,何况有相呢?只要你有一个相在里面了, 那你取相即为凡夫。取相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我今 天说我做功德了,你们不要说我做功德了,讲起来算无 相吧?但是实际上你还是取相了,明白吗?只要你取相 了,你就是凡夫,所以,当一个人做了一点功德,做了 一点善事的时候,最好得清净心。欲得清净心,就是我 得到一个清净心,觉得我没有做什么,连跟别人说“不 要说我做功德”都是着相,应该想,我这是应该做的, 我做就做了,享有清净心,你就会拥有净土行。你的心 越是清净,你的心就会像一块净土一样干净。

佛经讲,“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如果你的心很 干净,你就是佛净土。你的心今天不干净,你就不是佛 净土。要懂得,若心清净,如果你的心很清净,你所到 之处、所在之处,皆为净土。皆为净土是什么意思啊? 所有的都是净土世界,就犹如一个善良的人浑身都善良, 做事情、想问题、行为永远都是善良的;一个做生意的 人,脑子里想的、嘴巴里说的、行为上做的都是做生意; 一个自私的人,脑子里想的、嘴巴里讲的、行为全部都 是自私的;我们心很安静的人,嘴巴讲的是佛法,脑子 里想的是佛陀,行为出来是菩提,所以我们就会得到净 土、清净心。

我们在人间怎么学习安静和干净呢?那么悟即得, 开悟的人就得到清净心了,不悟不得,想不通的人就是 不开悟。你们今天坐在下面,很多人对很多事情还是想 不通,就是不悟不得,因为你们没有开悟,还想不通, 所以你们还是一个凡夫,心里还是没有净土,所以你们 就干净不下来。心中一定要空,而且必定要空,就是说, 因为你想不通,到最后你也不得不想通。为什么他不生 病,而你生病了呢?你想啊想,想到最后,你还是一个 生病的人。为什么别人的老婆那么好,而我的老婆那么 差?你想啊想,想到最后,你还是差老婆,他还是有一 个好老婆,想到最后还是空啊,你还不如不想呢。心空 才能人净空,心里要完全想明白,人才会很干净地真正 地空,叫净空。心中无物,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挂碍在心 中,没有任何一个概念、理念让你觉得可以执著,那你 就是开悟的人。如果你们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这是 我的,那是他的,那你还是没有开悟。

师父跟你们讲,在这个世界当中,只要任何一个人 喜欢讲别人不好,你只要讲了别人不好,你马上就得到 一件东西了,得到什么东西了呢?即得傲慢之果。所以 不要去讲别人的不好,你去讲别人的不好,你马上就会 将傲慢之果又分出一个恶果,就是执著。你不能自己解 决掉吗?人家做错了,你把他的事情说好不就好了吗? 老公今天没有把家弄好,他在家休息没有把床整理好, 怎么样?你就不整理了?他做错了,跟你有什么关系 呢?你应该弥补,如果你执著下去,为什么平时我把家 搞得这么好,而他就是懒,经常想不通,你得忧郁症; 你执著下去,你永远不开悟;你永远不开悟,你就永远 是个凡人,只能慢慢地去烦吧。

要懂得一个道理,人的目光不能狭窄,你只要看人 家不顺眼,说明你的目光比较狭隘。每个人如果都从自 己的角度去看事物,而不是站在别人的位置上,你就会 批评别人。因为你站在你的角度上,你觉得他不对,因 为这是你的理念,你就会很快地批评别人。当你批评别 人的时候,你就是属于偏见。师父希望你们要懂得,既 然来到人间了,不管是有修,还是没修,就算你是有修 的人,你也不要说人家没修的人,没修的人也不要去说 人家有修的人,不管有修、无修,你要懂得,做人要正 直在于宽大的胸怀,一个做人很正直的人,他的心胸很 宽大,他很愿意原谅别人。

我们用不同的眼光和思维去看问题,就会得到不同 的理解和观点。如果你总是以为“我认为怎么样”,那 你永远不会听人家的意见。所以,永远不要去认为自己 的认为是对的,你还有机会得到别人做人的理念来理解 这个事情。做人要是用固定的眼光和思维看问题,你就 会慢慢地沉迷在人间的各个事情当中,家里不开心了, 我认为这个老婆太不好了,那你老婆都不好,因 为你沉迷在人间的烦恼之中,因为你是永远用你的观点 去看人的。有一个孩子,他的妈妈很勤劳,他就把所有 的人都当成他的妈妈一样,他看自己的媳妇也好,看任 何人都不如他的妈妈,都不勤劳,所以他看谁都不满意, 他就执著,最后他就脱离各种人缘,沉迷在人间的自私 的狭隘的空间里。

跑步与读书丨空、无相和无愿无求

1.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词语

无形无影①不见形迹;完全消失。②以形容虚构的事物。

无束无拘见“无拘无束”。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无拘无缚同“无拘无束”。

无拘无碍没有拘束,没有阻碍。形容悠然自得。

无明无夜犹言不分昼夜。

无依无靠没有任何依靠。形容孤苦伶仃。

无咎无誉谓无过恶可言,亦无良善足称。

无法无天目无法纪,不顾天理。形容肆意妄为,毫无顾忌。

无相无作①佛教语。谓弃绝众相,不事造作。②泛指不务空言。

无背无侧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

无思无虑无所用心,无所忧虑。语出《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无根无蒂见“无了根蒂”。

无时无刻时时;不间断。

无倚无靠同“无依无靠”。

无拳无勇谓没有力量和勇气。

无家无室谓孤身一人,无妻小。

无挂无碍见“无?无碍”。

无偏无陂不偏向;不邪曲。

无偏无倚谓笔直而无偏斜。

无偏无颇见“无偏无陂”。

无偏无党不偏私,不阿党。

无牵无挂谓没有任何拖累。

无情无彩犹无精打彩。

无情无义没有情义。

无情无绪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无昼无夜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无尽无休犹言没完没了。

无尽无穷见“无穷无尽”。

无忧无虑毫不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无虑无思犹言无忧无虑。

无虑无忧同“无忧无虑”。

无影无形见“无形无影”。

无影无踪见“无影无踪”。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影子、痕迹。形容完全消失。

无踪无影同“无影无踪”。

无穷无尽没有限度;没完没了。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或道理。

无头无尾没有线索;没有来由。

无亲无故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无声无臭①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常形容天道、神意幽微玄妙,难以直觉感知。②形容默默无闻。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和气息。形容沉寂,不为人知。

无旧无新谓不分是旧交或是新交。语本《尚书大传》卷二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一本作“毋故毋私”。

无边无沿见“无边无际”。

无边无垠见“无边无际”。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无限广阔。

无颠无倒犹言颠颠倒倒。谓精神错乱。无,语助词,无义。

无党无偏同“无偏无党”。

2.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成语

有成语无边无际、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影无踪、无拘无束。

1、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形容范围极为广阔。际:边缘处。

出自清·钱***《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2、无忧无虑(wú yōu wú lǜ)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

出自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译文:我就在这里做个无忧无虑的和尚

3、无缘无故,汉语成语,wú yuán wú gù,形容(事物)没有一点原因。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译文: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来,没有一点原因,受了这个气。

4、无影无踪,汉语成语,wú yǐng wú zōng,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也作“无踪无影”。指踪:踪迹。

出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译文:你哪里挤来挤去,躲躲闪闪,没有踪影。

5、无拘无束(wú jū wú shù),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拘:限制。束:约束。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译文:出家的人没有限制,自由自在,有什么公事。

3. “有什么无什么 ”的4字成语 “

有备无患 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有才无命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有己无人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有加无已 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态发展越来越厉害。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有进无退 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有口无心 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指不是有心说的。

有名无实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有气无力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有始无终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有恃无恐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有死无二 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有损无益 损:减少,损失;益:增加,益处。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有天无日 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有头无尾 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有眼无珠 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有一无二 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有勇无谋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不讲策略。

有害无利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有借无还 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有口无行 有虚言而无德行。

有来无回 只要来了,就回不去。指彻底被消灭。

有目无睹 犹言有眼无珠。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有年无月 指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有气无烟 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

有声无气 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

有声无实 犹言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有头无脑 形容蠢人。

有文无行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有我无人 极言其自傲而轻视他人。

有心无力 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有眼无瞳 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同“有眼无珠”。

有意无意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有增无损 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有增无已 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有征无战 指不战而胜。

有志无时 有抱负而时运不济。

有嘴无心 犹言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连绵不绝 连续而不中断。

骆驿不绝 骆驿:往来不断,前后相继。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或车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滔滔不绝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源源不绝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

绵绵不绝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连续不断。

天不绝人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香火不绝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赞声不绝 连续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

4. 无什么于什么四字成语

案无留牍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

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昏暗不明亮 黯然无色 黯然:发黑的样子。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傲慢无礼 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白璧无瑕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

比喻人的品德或事物完美无缺 白玉无瑕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变幻无穷 变幻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变幻无常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

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取灵活对策 百无一成 百:很多;成:成就。

指一事无成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指对人对事的全盘否定 卑鄙 *** 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

品行恶劣,不顾羞耻 别来无恙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别无二致 别:分出。

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秉公无私 秉:掌握,主持。指做事公道不搀杂私念 搏手无策 搏手:两手相扭。

指扭着双手,毫无办法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不识之无 识:认识。

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策无遗算 策:计谋,策划;算:***,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

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弹无虚发 每颗***都命中目标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反脸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后悔无及 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荒* *** 荒*:贪酒好色。指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荒*无度 荒*: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

形容酗酒 *** ,没有节制,生活糜烂 进退无路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计无复之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寂然无声 寂静没有声音 兼爱无私 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金无足赤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

形容非常少有 巨细无遗 大小都没有遗漏 愧悔无地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寥寥无几 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茫无边际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茫无端绪 毫无头绪,纷乱缺乏条理 茫无所知 一点也不知道 渺无音信 指毫无消息 渺无音讯 指毫无消息 渺无影踪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渺无踪影 看不到一点踪迹和影子 飘泊无定 飘:随水漂流;泊:停留,暂住。

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贫无立锥 穷得连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 渺无人迹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渺无人烟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渺无人踪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目无法纪 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目无王法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目无尊长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

形容狂妄无礼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安然无恙 恙: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失去光彩。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暗无天日 形容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奥妙无穷 奥:深奥。

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

什么都不忌讳。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

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

形容毫无用处。 榜上无名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

泛指落选。 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

全都暴露出来。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变化无常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变化无穷 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辩才无碍 碍:滞碍。

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

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不无小补 补:补助,补益。

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不学无术 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布帆无恙 比喻旅途平安。 才气无双 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查无实据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畅通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车无退表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称家有无 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

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出没无常 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出言无状 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春梦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

5.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无什么无什么

无罣无碍、无影无踪、无怨无德、无了无休、无千无万、无情无义、无父无君、无休无了、无法无天、无明无夜、无穷无尽、无大无小、无边无涯、无虑无忧、无偏无倚、无拘无束、无昼无夜、无边无垠、无思无虑、无边无际、无声无息、无涯无际、无毁无誉、无声无臭、无相无作、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拳无勇、无尽无休、无靠无依、无背无侧、无形无影、无偏无党、无情无彩、无偏无颇、无束无拘、无情无绪、无得无丧、无伤无臭、无依无靠、无是无非、无牵无挂、无踪无影、无拘无碍、无旧无新、无党无偏、无挂无碍、无咎无誉、无冬无夏、无拘无缚、无尽无穷、无凭无据、无缘无故、无家无室、无适无莫、无根无蒂、无私无畏、无头无尾、无适无莫、无亲无故、无忧无虑、无声无色、无天无日、无倚无靠、无影无形、无虑无思、无颠无倒、无偏无陂、无尤无怨、无边无沿。

6. 含无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安然无恙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暗弱无断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暗无天日 形容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奥妙无穷 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把玩无厌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白璧无瑕 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7.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词语

无忧无虑、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时无刻、

无缘无故、

无拘无束、

无边无垠、

无边无际、

无声无息、

无情无义、

无穷无尽、

无牵无挂、

无依无靠、

无冬无夏、

无始无终、

无声无臭、

无亲无故、

无罣无碍、

无咎无誉、

无影无形、

无适无莫、

无头无尾、

无父无君、

无声无色、

无偏无党、

无尤无怨、

无挂无碍、

无千无万、

无尽无休、

无毁无誉、

无边无沿、

无偏无倚、

无大无小、

无明无夜、

无背无侧、

无相无作、

无偏无陂、

无思无虑、

无拳无勇、

无拘无碍、

无情无绪、

无天无日、

无了无休、

无怨无德、

无拘无缚、

无根无蒂、

无家无室、

无倚无靠、

无情无彩、

无昼无夜、

无伤无臭、

无旧无新、

无颠无倒

望***纳~

第400天

唯有跑步和读书不可辜负,每天坚持运动和读书,相信时间的力量。

步数:跳绳:深蹲:卷腹:俯卧撑:八段锦:此几项因不可抗力暂停。

呼吸训练:5

《佛陀传》

没有一法是不倚靠其他法而存在的,没有一法具备着独立的自体。这就是‘空’的义理,‘空’是指空无自性。

人的基本元素是五蕴。色相不含藏自体,因为色相不能独立存在。色相之内,有受、想、行、识。感受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感受没有自体,因为它不能独自存在。感受中有色、想、行、识。其他三蕴,也是同一原理。没有一蕴是具有个别自体的,五蕴互依互存。因此,五蕴皆空。

‘空’之义,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和个体。

三法印,它们就是空、无相和无愿无求。

‘空’并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它是指没有东西可以独立存在的意思。‘空’是指空无独立的自性个体。你们都知道,‘存在’和‘非存在’的两种信念都是有偏差的。一切法因缘而生。此是因为彼是,此非因为彼非;此生因为彼生,此灭因为彼灭。因此,‘空’的性体就是互依。

‘无相’就是要超越思想意识的分别。当人们不能体悟万法的互依互缘和空性,他们便误认世法是个别独立存在的现象。他们以为此与彼各不相关,独立而存。这样观看世法,就如同用分别心之利剑,把实相斩成零散的碎片。这样做,便无法看得到实相的真面目了。比丘们,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互依互存。彼有此在,此存彼中,一法蕴藏一切法,这就是相间存在与相间切入的意思了。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即是彼,彼即是此。

‘无愿无求’的意思,是不去追逐任何的事物。为什么?一般人通常会尽量逃避一法,而又去追逐另一法。许多人都想逃离贫困,追逐富贵。修道者则会抗拒生死,以能获得解脱。但既然一切法都是相间存在着,相互而通,那我们又怎可能舍此逐彼?生死之内有涅槃,涅槃之内有生死,生死与涅槃不是个别的实体。如果你们排斥生死以逐涅槃,你们便没有掌握到万法互依互缘之性体了,你们便还未有掌握到一切法的‘无相’与‘空’性。观想‘无愿无求’才能彻底消除所有的追逐和逃避。

不要浪费时间于无聊的闲话、过分的睡眠、追逐名闻利养、贪求欲望、与败德劣品的人在一起以及自满于对教理的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