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夷为夏_用夏变夷出自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1 0
  1. 用夷变夏是什么意思
  2. 翻译大禹《孟子·滕文公上》
  3. 忽必烈是如何以夏变夷
  4. 出自滕文公的成语
  5. “夷夏之大防”的“防”是什么意思?

Ⅰ 带“夏”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夏”字的成语有:霜凋夏绿、冬裘夏葛、夏鼎商彝、用夏变夷、郭公夏五。

1、霜凋夏绿[shuāng diāo xià lǜ]: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变夷为夏_用夏变夷出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王金英]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2、冬裘夏葛[dōng qiú xià g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3、夏鼎商彝[xià dǐng shāng yí]: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 泛指古董。

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4、用夏变夷[yòng xià biàn yí]: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5、郭公夏五[guō gōng xià wǔ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 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Ⅱ 带夏字的成语大全

霜凋夏绿、 冬裘夏葛、 春诵夏弦、 春风夏雨、夏虫疑冰

关于夏成语有哪些成语

夏虫语冰、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夏炉冬扇、

冬日夏云、

夏日炎炎、

夏雨雨人、

冬温夏凊、

春诵夏弦、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冬裘夏葛、

五冬六夏、

三冬二夏、

夏日可畏、

无冬历夏、

广夏细旃、

冬箑夏裘、

春风夏雨、

无间冬夏、

夏阳酷暑、

霜凋夏绿、

用夏变夷、

子夏悬鹑、

夏鼎商彝、

秋行夏令、

夏五郭公、

夏虫疑冰、

夏虫朝菌

Ⅳ 夏字开头的成语二十个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夏虫语冰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虫朝菌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鼎商彝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无冬历夏 指一年到头。

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无间冬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随车夏雨 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秋行夏令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广夏细旃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

冬扇夏炉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箑夏裘 比喻不合时宜。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Ⅳ 带有夏字的成语

春风夏雨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诵夏弦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裘夏葛

冬日夏云 冬箑版夏裘 冬扇夏权炉 冬温夏清 冬温夏凊

广夏细旃 秋行夏令 三冬二夏 商彝夏鼎 霜凋夏绿

随车夏雨 无冬历夏 无冬无夏 无间冬夏 五冬六夏

夏虫不可以语冰 夏虫朝菌 夏虫疑冰 夏虫语冰 夏鼎商彝

夏炉冬扇 夏日可畏 夏五郭公 夏雨雨人 用夏变夷

子夏悬鹑

Ⅵ 带夏字音的成语

带夏字成语 :

霜凋夏绿、

冬裘夏葛、

夏裘冬葛、

商彝夏鼎、

夏阳酷暑、

严霜夏零专、

夏五郭属公、

用夏变夷、

春诵夏弦、

无间冬夏、

郭公夏五、

子夏悬鹑、

冬日夏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行夏令、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三伏盛夏、

春去夏来、

夏雨雨人、

夏山如碧、

三冬二夏、

夏虫不可以语冰、

五冬六夏、

广夏细旃、

冬温夏清、

小冠子夏、

夏树苍翠、

冬夏青青

Ⅶ 含有夏和虫的成语同音字也行

冬虫夏草(来学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源又名中华虫草,是中国历史中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虫草科蛇形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身躯僵化。并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冬虫夏草主要产于中国大陆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和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Ⅷ 带夏字的成语有那些

绿树成荫、

骄阳似火、

烁玉流金、

吴牛喘月、

炎炎夏日、

烈日炎炎、

暑雨祁寒、

秋收冬藏、

烈日当空、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电闪雷鸣、

寒来暑往、

桃红柳绿、

冬温夏清、

流金铄石、

艳阳高照、

寸草不生、

赤地千里、

无冬无夏、

夏炉冬扇、

四时八节、

夏雨雨人、

挥汗成雨、

Ⅸ 带夏字的成语有哪些

夏山如碧、

夏鼎商彝、

冬箑夏裘、

五冬六夏、

夏日可畏、

冬温夏清、

夏虫朝菌、

三冬二夏、

冬夏青青、

无冬无夏、

夏日炎炎、

霜凋夏绿、

冬温夏凊、

夏裘冬葛、

冬裘夏葛、

夏虫疑冰、

商彝夏鼎、

夏阳酷暑、

严霜夏零、

无冬历夏、

随车夏雨、

春去夏来、

郭公夏五、

冬日夏云、

子夏悬鹑、

夏五郭公、

春诵夏弦、

三伏盛夏、

冬扇夏炉、

用夏变夷、

春风夏雨、

小冠子夏、

霜凋夏绿、

秋行夏令、

夏树苍翠、

夏雨雨人、

夏炉冬扇、

无间冬夏、

冬箑夏炉、

夏虫语冰、

广夏细旃、

行下春风望夏雨、

夏虫不可以语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Ⅹ 带夏字的成语有哪些呀

夏虫语冰、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夏炉冬扇、

冬日夏云、

夏日炎炎、

夏雨雨版人、

冬温夏凊、

春诵权夏弦、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冬裘夏葛、

五冬六夏、

三冬二夏、

夏日可畏、

无冬历夏、

广夏细旃、

冬箑夏裘、

春风夏雨、

无间冬夏、

夏阳酷暑、

霜凋夏绿、

用夏变夷、

子夏悬鹑、

夏鼎商彝、

秋行夏令、

夏五郭公、

夏虫疑冰、

夏虫朝菌

用夷变夏是什么意思

见译文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文明去改变蛮夷的,没听说过被蛮夷改变的。陈良出生于楚国,爱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边的中原地区来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超过他的,他真称得上是杰出人物了。你们兄弟拜他为师几十年,老师一死就背叛了他。从前,孔子逝世,(***们服丧)三年后,收拾行李将要各自回去,走进子贡住处行礼告别,相对痛哭,泣不成声,这才回去。子贡又回到墓地,在祭场上搭了间房子,独居三年,然后才回家。后来的某一天,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要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有若,硬要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老师的人品)如同经江汉之水洗涤过,盛夏的太阳曝晒过一般,洁白明亮得无人可以比得上的了!’现在,那个话语难听得像伯劳鸟叫似的南方蛮子,攻击先王之道,你却背叛自己的老师去向他学习,这跟曾子相差太远了。我听说‘(鸟雀)从幽暗的山谷飞出来迁到高树上’的,没听说从高树迁下来飞进幽暗山谷的。《诗经鲁颂》上说:‘征讨戎狄,惩罚荆舒。’周公尚且要征讨楚国人,你却还向楚国人学习,也真是不善改变的了。”

翻译大禹《孟子·滕文公上》

用夏变夷的解释

谓以诸夏 文化 影响 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 民族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 周 王朝所分封的各 诸侯 国,后泛指 中国 。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宋 叶适 《贺龚参政》:“岂徒因陋就简,袭 制度 於 汉 唐 之馀;必将用夏变夷,复版籍於 祖宗 之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天父天兄大开天恩,亲命我真圣主天王降凡御世,用夏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词语分解

用的解释 用 ò 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进饭食的婉辞:用饭。 花费的 钱财 :费用。用项。用资。 物质 使用的 效果 :功用。有用之才。 需要(多为否定):不用多说。 因 夷的解释 夷 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 平, 平坦 , 平安 :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 家族 )。

忽必烈是如何以夏变夷

一)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滕文公做太子时,(有一次)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①:‘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②:‘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太子从楚国返回,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道理就这么一个罢了。成?对齐景公说:‘他,是个大丈夫;我,也是个大丈夫,我怕他什么呢?’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但是)有作为的人也能像他这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说这话的)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五十里见方,仍然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力不能使病人头晕目眩,那病是治不好的。’”

二)滕定公薨①,世子谓然友曰②:“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滕定公去世,太子对然友说:“以前孟子曾经同我在宋国交谈过,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现在不幸遇到了这大变故,我想让你去请教一下孟子,然后再治办丧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然友到邹国去请教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孟子说:“这不是很好吗!父母的丧事,本来就是应该尽到自己的心意去办的事。曾子说过:‘父母在世,以礼侍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可以说是孝子。’诸侯的丧礼,我没有学过;虽然这样,我曾听说过。三年的服丧期,穿缝边的粗麻布丧服,喝粥,从天子到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③,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然友回国作了汇报,太子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宗室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有谁实行过,到了你身上却要违反传统,那不行。况且有记载说:‘丧礼、祭礼要遵从先祖的规矩。’又说:‘我们(的做法)都是有所继承的。’”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太子对然友说:“过去我不曾讲求学问,喜欢骑马驰骋,比试剑法。现在宗室百官都不满意我,担心我不能竭尽孝道办好丧事,请您替我再向孟子请教。”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④,歠粥⑤,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孟子说:“是的,这是不能求助于别人的。孔子说:‘国君死了,(太子)把政事托付给冢宰处理,喝粥,面色暗黑,走到孝子的位置上就哀哭,(这样,)大小官员没有敢不哀伤的,(因为太子)给他们带了头。’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这件事就在于太子了。”然友反命。 然友返国后作了汇报。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太子说:“对,这的确在于我自己。”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之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于是)太子五个月都住在丧庐里,没有发布过政令诫示。百官和同族的人都赞同,认为太子知礼。到了安葬那天,各地的人都来观看葬礼。太子面容悲戚,哭声哀伤,使吊丧的人非常满意。

(三)滕文公问为国。 滕文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①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②:‘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孟子说:“治理百姓的事是不能松劲的。《诗经》上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把绳搓好;赶紧上房修屋,就要播种百谷。’老百姓中形成这样一条准则,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等到他们陷入犯罪的泥坑,然后便用刑罚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却干陷害百姓的事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要恭敬、节俭,以礼对待臣下,向百姓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顾不上仁爱,要仁爱就不能发财。’“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③;助者,藉也④。龙子曰⑤:‘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⑥,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⑦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法,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差的。’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取平均数作为常数,按常数收税。丰年,粮食多得狼藉满地,多征些粮不算暴虐,(相对说来)贡法却征收得少;荒年,即使把落在田里的粮粒扫起来凑数,也不够交税的,而贡法却非要足数征收。(国君)作为百姓的父母,却使百姓一年到头劳累不堪,结果还不能养活父母,还得靠借贷来补足赋税,使得老人孩子四处流亡,死在沟壑,(这样的国君)哪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做官的世代享受俸禄,滕国本来就实行了,(何不再实行助法,使百姓也得到好处呢?)《诗经》上说:‘雨下到我们的公田里,于是也下到我们的私田里。’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来,就是周朝也实行助法的。“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⑧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诗经》上说:‘歧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却新接受了天命。’这是讲的文王。您努力实行吧,也以此来更新您的国家。”使毕战问井地⑨。 (滕文公)派毕战来问井田的问题。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说:“您的国君打算施行仁政,选派你(到我这里来),你一定要努力啊!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不正,井田(的面积)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污吏必定要搞乱田地的界限。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滕国虽然地万狭小,但也要有人做君子,也要有人做农夫。没有(做官的)君子,就没有人来治理农夫;没有农夫,就没有人来供养君子。请考虑在农村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市自行交纳十分抽一的赋税。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可供祭祀费用的五十亩田,对家中未成年的男子,另给二十五亩。(百姓)丧葬迁居都不离乡。乡里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结伴,守卫防盗相互帮助,有病相互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亲近和睦。一里见方的土地定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八家都有一百亩私田,(首先)共同耕作公田;公田农事完毕,才敢忙私田上的农活,这就是使君子和农夫有所区别的办法。这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改进完善,那就在于你的国君和你(的努力)了。”

(四)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①,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的人叫许行的,从楚国来到滕国,登门谒见滕文公,说:“我这个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愿能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文公给了他一处住所。他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粗麻布衣,靠编草鞋织席子为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②,负耒耜而自宋之滕③,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良的***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这样,您也就是圣人了,我愿做圣人的百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到许行后大为高兴,就完全抛弃了自己原来所学的东西,改向许行学习。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④。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陈相见到了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文公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他还不懂得(贤君治国的)道理。贤君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堆满粮食钱财的仓库,这是侵害百姓来供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孟子问:“许子一定是自己种了粮食才吃饭的吗?”曰:“然。” 陈相说:“是的。”“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孟子问:“许子一定是自己织了布才穿衣的吗?”曰:“否,许子衣褐。” 答道:“不是,许子穿粗麻编织的衣服。”“许子冠乎?” 孟子问:“许子戴帽子吗?”曰:“冠。” 答道:“戴的。”曰:“奚冠?” 孟子问:“戴什么样的帽子?”曰:“冠素。” 答道:“戴生丝织的帽子。”曰:“自织之与?” 孟子问:“自己织的吗?”曰:“否,以粟易之。” 答道:“不,用粮食换来的。”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问:“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曰:“害于耕。” 答道:“会妨碍农活。”曰“许子以釜甑爨⑤,以铁耕乎?” 孟子又问:“许子用锅、甑烧饭,用铁农具耕田吗?”曰:“然。” 答道:“是的。”“自为之与?” 孟子问:“自己造的吗?”曰:“否,以粟易之。” 答道:“不是,用粮食换来的。”“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孟子说:“农夫拿粮食交换(生活、生产所需的)器具,不算是侵害陶工冶匠;陶工冶匠也拿他们的器具交换粮食,难道就是侵害了农夫利益了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制陶冶铁,停止交换,样样东西都从自家屋里取来用?为什么要忙忙碌碌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子这样不怕麻烦呢?”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陈相答道:“各种工匠的活计本来就不可能边耕作边干的。”“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说:“既然是这样的道理,那么治理天下的事偏能边耕作边干的吗?有官吏们的事,有小民们的事。再说一个人身上(所需的用品)要靠各种工匠来替他制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作而后使用,这是导致天下的人疲于奔走。所以说:有些人动用心思,有些人动用体力。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⑥,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在尧的时代,天下还不太平,洪水横流,到处泛滥,草木遍地丛生,禽兽大量繁殖,庄稼没有收成,禽兽威逼人类,印满兽蹄鸟迹的道路遍布中原各地。尧为此独自忧虑,提拔舜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益在山冈沼泽燃起大火,烧掉草木,禽兽逃窜躲藏。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漯水,将它们导流入海;开通汝水、汉水,疏浚淮水、泗水,将它们导入长江。这样,中原百姓才能(耕种收获)吃上饭。在那时候,大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家的门口都没有进去,即使想亲自耕种,能办到吗?“后稷教民稼穑⑦,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⑧,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⑨:‘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后稷教人民各种农事,种植五谷;五谷成熟了,人民才能养育。人类生活的通则是:吃饱、穿暖、安居而没有教育,便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忧虑这件事,任命契担任司徒,把***道理教给人民——父子讲亲爱,君臣讲礼义,夫妇讲内外之别,长幼讲尊卑次序,朋友讲真诚守信。放勋说:‘慰劳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自得其所,随后赈济他们给他们恩惠。’圣人为人民操心到这般程度,还有空闲耕作吗?“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⑩。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是伟大啊!只有天是伟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尧的功德)浩荡无边啊,人民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真是个好君主啊,帝舜!多么崇高啊!拥有天下却不一一参与政事!’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是无所用心的吗?只是不用在耕作上罢了。“吾闻用夏变夷者(11),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12),皓皓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13)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文明去改变蛮夷的,没听说过被蛮夷改变的。陈良出生于楚国,爱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边的中原地区来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超过他的,他真称得上是杰出人物了。你们兄弟拜他为师几十年,老师一死就背叛了他。从前,孔子逝世,(***们服丧)三年后,收拾行李将要各自回去,走进子贡住处行礼告别,相对痛哭,泣不成声,这才回去。子贡又回到墓地,在祭场上搭了间房子,独居三年,然后才回家。后来的某一天,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要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有若,硬要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老师的人品)如同经江汉之水洗涤过,盛夏的太阳曝晒过一般,洁白明亮得无人可以比得上的了!’现在,那个话语难听得像伯劳鸟叫似的南方蛮子,攻击先王之道,你却背叛自己的老师去向他学习,这跟曾子相差太远了。我听说‘(鸟雀)从幽暗的山谷飞出来迁到高树上’的,没听说从高树迁下来飞进幽暗山谷的。《诗经?鲁颂》上说:‘征讨戎狄,惩罚荆舒。’周公尚且要征讨楚国人,你却还向楚国人学习,也真是不善改变的了。”“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陈相说:“(如果)依照许子的学说实行,那么市场上物价就不会有两样,国中就没有弄虚作***的;哪怕叫小孩上市场(买东西),也不会有人欺骗他。布和绸长短相同,价钱就一样;麻线丝绵轻重相同,价钱就一样;各种粮食多少相同,价钱就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一样。”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孟子说:“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扰乱天下罢了。做工粗糙的鞋与做工精细的鞋同一个价钱,人们难道还肯做(做工好的鞋)吗?依从了许子的主张,便会使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地干虚***欺骗的勾当,哪还能治理好国家?”

(五)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①。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墨家学派的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接见,现在我还病着,等病好了,我将去见他,夷子不必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过了些日子,夷之又来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接见他了。(不过,)说话不直截了当,道理就显现不出来,我直截了当地说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学者,墨家办理丧事是以薄葬作为原则的。夷子想用它来改变天下的习俗,岂不是认为不薄葬就不值得称道吗?然而夷子却厚葬自己的父母,那是用他自己所鄙薄的方式来对待双亲了。”徐子以告夷子。 徐辟把孟子的话告诉了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②,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夷子说:“按儒家的说法,古代的圣人(爱护百姓)就像爱护初生的婴儿,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是说,对人爱是不分差别等级的,只是施行起来是从自己的父母开始。”徐子以告孟子。 徐辟又把这话转告给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孟子说:“夷子真认为爱自己的侄子就像爱邻人的婴儿一样吗?他只抓住了这一点:婴儿在地上爬,就要掉进井里了,这不是婴儿的过错,(所以***去救。他以为这就是爱不分差别等级。)再说天生万物,使它们只有一个本源,(人只有父母一个本源。)然而夷子(主张爱不分差别等级,)是他认为有两个本源的缘故。大概上古曾有个不安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就抬走抛弃在山沟里。后来的一天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啃他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叮吮着尸体。那人额头上不禁冒出汗来,斜着眼不敢正视。那汗,不是流给人看的,而是内心的悔恨表露在脸上,大概他就回家拿来筐和锹把尸体掩埋了。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掩埋他们亡故的父母,也就必然有(讲究方式的)道理了。”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徐子把这番话转告给夷子。夷子怅惘了一会,说:“我受到教诲了。”

注释编辑本段回目录第一段[注释] ①成?:齐国勇士。②公明仪:曾参***。

第二段[注释] ①滕定公:滕国国君。②世子:指滕文公。然友:滕文公的老师。③宗国:鲁国的始封祖和滕国的始封祖是兄弟,按照宗法制度,滕国尊称鲁国为宗国。④冢宰:官名,原是辅佐天子的官,百官之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⑤歠(chuò):饮,喝。

第三段[注释] ①以上四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②阳虎:又作阳货,春秋末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③彻者,彻也:彻,通也。是说这种税制在周是天下通行的税制。④助者,藉也:藉,借也。意思是借助民力来耕种公田。⑤龙子:古代贤人。⑥粪:扫除。⑦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小雅?大田》。⑧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⑨毕战:滕国的臣子。井地:即井田,相传为古代奴隶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的地为一个单位,划成九区,其中为公田,八家均私田百亩,同养公田。因形如井字,故名。

第四段[注释] ①神农:上古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他首先制造农具,教导人民种田。战国时,提倡重视农业的学派标榜自己奉行神农学说。许行:战国时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②陈良:楚国的儒者。③耒耜(lěi sì):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木柄叫“耒”,犁头叫“耜”。④饔飧(yōng sūn):早饭叫“饔”,晚饭叫“飧”,这里用作动词,做饭。⑤甑(zèng):古***饭用的一种陶器。爨(cuàn):烧火做饭。⑥益:舜的臣子。⑦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名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农官,教民耕种。⑧契(xiè):传说中商的始祖,曾任舜的司徒,掌管教化。⑨放勋:尧的称号。⑩皋陶(gāoyáo):相传是舜时掌管刑法的官。(11)夏:指当时居住中原地区的民族。夷:古代对东部各族的统称,这里泛指居住于中原地区以外的部族。(12)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比现在的农历早两个月,故“秋阳”相当于农历夏季的太阳。(13)以上两句出自《诗经?鲁颂?閟宫》。

第五段[注释] ①墨者:墨家学派的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家主张“兼爱”、“尚贤”、“尚同”等,提倡“节用”、“节葬”,反对“厚葬”。墨家学说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的利益。夷之:姓夷名之。徐辟:孟子***。②“若保赤子”一语见于《尚书?康诰》

出自滕文公的成语

忽必烈通过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从而以夏变夷的。?

治国之道上,忽必烈以“信用儒术”和“行汉法”,其实儒术不等于汉法。忽必烈和中原王朝皇帝一样,只是部分地实践了儒术治国。他的行汉法体现在对汉地的治理上,国家政策则是汉制和蒙古制的二元组合。历史上称之为“以夏变夷”

忽必烈建立元朝,***用的还是传统的汉族王朝视角。比如明代编修的《元史》上说,忽必烈“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意思就是说,他用中国传统的制度和文化,改造、教化了少数民族,把他们从文化上变成了中国文化的继承者。

以夏变夷,就是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以夷变夏的意思正好相反,是指中华文明被西方文明所渗透、同化,多用于对目前全盘西化,失去传统的担忧。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

扩展资料: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

他先后任***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

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

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帆认为,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了汉文化。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崇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

“夷夏之大防”的“防”是什么意思?

长幼有叙 读音: zhǎng 释义: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出自: 《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 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绝长补短 释义: 从长的地方截取一部分接补在短的地方。本指计量国土纵广而言。《孟子滕文公 虽小,其境界长短相补,可得大五十里子男之国也。”亦作“ 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后常用为移多补少、以有馀补不足之义。

茫然若失 释义: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 样子。 出自: 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 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用夏变夷 释义: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 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出自: 《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为富不仁 释义: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出自: 《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造句: 自古道“为富不仁”。(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心狠手辣 唯利是图 反义词: 为仁不富

下乔木入幽谷 释义: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大防”就是今天说的根本原则、主要界限,古文中还有“礼教大防”、“男女大防”(意思就是封建礼教对男女之间所规定的严格界限)等,“防”就是指原则、界限。

“夷夏”最早出自《左传·定公十年》:“孔子曰,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这句话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夷狄民族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反对外来干涉、侵扰的性质。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而其后孟子对儒家民族思想最重要的发展,正是明确提出了"用夏变夷"的概念。

补充:

具体到“夷夏之大防”完整的整句话是谁先提出的,不敢胡说。只能说 1951年,陈寅恪撰写《论韩愈》一文时,在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时有说道“……四曰:呵诋释迦,申明夷夏之大防。……”,至于陈寅恪是不是第一人,不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