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规曹随是哪家思想_萧规曹随中的曹指的是谁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2 0
  1. 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
  2.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萧规曹随”说的是谁?
  3. 萧规曹随的主人公是谁

萧规曹随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窑(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曹窑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他儿子的话后,***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呢?还是该你管的呢?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地打了一顿。

萧规曹随是哪家思想_萧规曹随中的曹指的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的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大诉委曲。惠帝听了后就更加感到莫明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窑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断叩头谢罪。汉惠帝叫他起来后,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我都快不敢回答你的问题

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

萧何。萧规曹随出自史记·曹相国世家,原句是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萧、曹指萧何、曹参,西汉初先后相继的两位丞相,所以萧规曹随的萧指的是萧何。萧规曹随,比喻后人按照前人制定的政策办事。

“萧规曹随”是什么意思?“萧规曹随”说的是谁?

萧规曹随的历史典故如下:

萧规曹随指萧何为汉丞相时所规定之法令制度,曹参继任汉丞相时,就按照这些既定政策治理天下。后以此典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曹参(?——前190年),沛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曾任齐相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_、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在齐时***用盖公提出的黄、老之术“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齐国百姓安居乐业,大称贤相。

萧何死,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办事没有什么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之法令。汉惠帝奇怪曹相国不理政事,曹参脱下帽子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思考一下:您圣明英武比汉高祖皇帝谁强?”汉惠帝说:“我怎么敢比先帝呀?”曹参说:“陛下看我的才能与萧何比较哪个高明?”汉惠帝说:“您似乎不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对了。况且汉高祖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无误,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治理天下,我们一班朝臣谨守各自的职位,遵守原有法度而不改变,不也就可以了吗?”汉惠帝说:“好,您休息去吧!”百姓歌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之法度,明白画一;曹参接替他,遵守而不改变。执行他清静无为的政策,老百姓因而安宁一统不乱。”后以此典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典出《史记·曹相国世家》。

萧规曹随的主人公是谁

萧规曹随是萧何所颁布的法令,曹参认同萧何的法令,依然使用萧何所颁布的法令。萧何是大汉的第一功臣,他为刘邦多次谋划,在蜀地为刘邦征兵,调运粮食。萧何在后方稳定全局,使刘邦放心了许多。这才使刘邦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前线,可谓说是大汉第一功臣。曹参是刘邦身边的大将,他一度平定多次兵变,是刘邦的得力将军。曹参也是大汉的功臣。?萧规曹随?这个典故,讲述了在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萧何的职位,曹参认为萧何的法规依然适用现在的国情,于是继续使用萧何的法规,曹参的无为而治,得到后人的赞赏。

萧何和曹参都是刘邦的得力帮手,如果没有这两人,刘邦是不可能称霸天下的。曹参和萧何一文一武,堪称大汉的大臣的代表。在刘邦死后,萧何继续担任丞相,在他的治理下,国家与百姓修养,国家的生产力得到恢复。此刻的曹参到齐国担任相国,治理齐国。这二人可以说是天下的英杰,齐地在曹参的治理下,变得越来越强盛。

在萧何死后,宰相之位空虚,曹参因为治理齐地有功,而***继任萧何的职位。再次回到京都的曹参感到物是人非,他继任后,他观察国家还是需要休养生息,于是他参考萧何的法规,认为萧何的法规依然可以使用。此后曹参不管朝中事情,在家享乐。大臣们十分的不理解曹参的行为,当时曹参引来了许多的舆论。

但是国家还是依然的强盛,没有得到任何的损失。在一次议论中,曹参点破了其中的道理,朝中大臣也十分欣赏曹参的行为,一时间所有的误解都被解除。曹参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萧规曹随?这个典故得到了后人的认可。

萧规曹随的主人公是曹参。

萧规曹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按照规矩办事,遵循传统。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三位历史人物:萧何、曹参和赵高。

萧何是汉朝初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曾经担任过汉武帝的宰相,为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曹参则是汉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谋士,他曾经为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等多位皇帝出谋划策,被誉为“三杰”之一。赵高则是秦朝末年的一位权臣,他在秦二世时期掌握了大权,实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政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在历史上,萧何和曹参都是非常重视规矩和传统的人。他们认为,只有遵循规矩和传统,才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赵高则恰恰相反,他喜欢打破规矩和传统,推行一些极端的政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这三位历史人物:萧何、曹参和赵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规矩和传统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遵守规矩,遵循传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萧规曹随解释

萧规曹随出自晋代左思的《三都赋》。它的意思是指当某个人或事物的规则或标准发生变化时,其他人或事物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跟随。

其中,“萧规”指琴弦松紧的规则,比喻规范或标准。而“曹随”则指曹操,这里指的是曹操部队中的军士。成语整体意味着当琴弦的松紧有变化时,曹操带领的部队也会相应地适应变化。

从意义上来说,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及时调整适应的观念。它表达了灵活性和变通性的重要性,即当环境、条件或规则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跟随新的情况以达到更好的适应和发展。

这个成语可用于形容领导者或团队成员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应对,调整策略和行动,以适应新的挑战和变化。它也可以用来建议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变通、及时适应,以充分利用机会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