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山地狱变相解释_宝顶山地狱变相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22 0
  1. 用地狱变相造句(大约30个左右)
  2. 宝顶山是什么类型的景点
  3. 关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龛号
  4. 求大足石刻宋代生活的照片

宝顶山门票价格:80元

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状观。南宋赵智凤创建,后遭元、明兵燹,明、精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宝顶山地狱变相解释_宝顶山地狱变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彻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彻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

宝顶山石刻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1、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2、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4、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5、宝顶山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光、支撑、***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用地狱变相造句(大约30个左右)

定义

1.依山岩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 2.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

编辑本段简介

石窟与印度佛教建筑形式

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石窟艺术与宗教文化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我国现存的主要石窟群均为魏唐之间或宋前期作品,其中以石刻负盛名的是大同云冈、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和重庆大足四大石窟。

石窟艺术与佛教艺术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编辑本段莫高窟

简介

莫高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历史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价值

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莫高窟

编辑本段云冈石窟

简介

石窟依山而凿, 云冈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历史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结构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

石窟雕塑

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

编辑本段麦积山石窟

简介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得名原因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自然景色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历史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石窟艺术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 、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麦积山

编辑本段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简介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历史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编辑本段大象山石窟

甘谷大象山石窟位于天水市甘谷县城郊约三公里。山体正看如旗,横看如龙,因为山中悬崖间峭壁上有大洞窟一个,洞内有一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在甘谷县八景中称之为“悬崖大像”。

甘谷大佛石窟造象可远溯至北魏,具体年代已经无从稽考。现存释迦牟尼大佛像始凿于北魏,一直到盛唐才趋完美。大佛石胎泥塑,身高23.3米,腰阔10.4米,结跏跌坐于莲座之上,高大魁梧,温顺善良,坐于30.2米高、窟顶呈圆拱形的石窟内,颐面丰满,肉髻高突,两耳下垂,颈短并饰三道弦纹,短须作蝌蚪状,施拔济众生印,足踩丰莲。窟内还残存悬塑达摩、频伽、飞天、卷云、莲叶等,栩栩如生。 大象山横岭之上楼阁鳞次,祠宇相望。自山脚攀登而上,经韦陀殿,再穿越飞栈阁道直上至最高处三圣殿,上有石刻:“白云封处”。山上楼阁殿宇建筑,依山就势、密布山岭,层层楼阁,座座殿院、逐台登高。计有土地庙、墨翟殿、伏羲殿、接引佛殿、文昌阁、鲁班殿、财神殿、无量殿、韦陀殿等。相传鲁班殿为大象山建筑全部竣工后用所剩零块木料拼凑为梁架而建造,殿宇结构奇巧,玲珑剔透,独具匠心,充分显示了精湛的建筑技艺。窟龛以大像窟为中心向左右罗列,西侧紧倚飞云岩,有七窟,东侧攘连松花崖,有十四窟,大佛洞窟两旁依山势建有长长的走廊将窟龛相连。这些窟龛大部分平面近方形,正壁开大圆拱龛,设高坛基,并有僧人修行的禅窟,此为大象山窟龛的特殊之处。 大象山是历代文人墨客前往览胜,赋词作诗赞颂之地。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有庙会,游人络绎不绝,热闹不凡。登山屹窟北望,渭水烟波东泻,铁路、公路横贯渭川、通济渠水畅流,渭北山丘莽莽,景象秀丽壮观。 大象山自从以大佛闻世更名后,世人一直沿称大像山。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历史、典故后,根据释迦牟尼“乘象入胎”的传说,认为起名大象山更为确切。虽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义深远。 从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为大象山了。 2001年06月25日,大象山石窟作为北朝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编辑本段大足石窟

大足石窟: 大足石窟

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晚唐以后窟艺术的代表作。 北山的石刻造像近万。主要的造像集中在长约1里、形如新月、名为佛湾的地段上。这里的石刻群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五代、两宋,前后经营了达250年。这些石刻像的特点是刻工精细,形象生动,其中最精彩的是几座观音、文殊和普贤的造像。 四川大足县佛教石窟群,创建于唐末至南宋间,民国三十四年由杨家骆等人发现,石窟计分七个区域,以龙冈区和宝顶区最重要。龙冈一称北山,位于大足县城北二.五公里处,由佛弯等五段组成,造像二九○龛,内碑二、摩崖四、图一、石经一、经幢四、立体造像三六***躯。唐乾宁二年(西元八九五年)昌州刺史韦君靖建永昌寨时,首次雕造佛像,附见题记中,有乾宁、永平、乾德、广政、绍兴、乾道、大观、淳熙、元佑、嘉泰等年号。石窟中以一二五龛、一三六龛、一八○龛、二四五等龛内佛菩萨像,妙相庄严、刀笔细致、花饰繁丽、最为可观。宝顶摩崖在大足县城东北十七公里处,大佛弯与小佛弯中,明确可数的佛像达二五五一躯,连同残毁者在万数以上。大佛弯崖壁高约十五公尺,长***○公尺,为南宋米粮里孝子赵智凤一手经营而成,规模宏大,结构严密,系统完整。全区窟号三十一,以佛诞生及涅盘圣迹为中心,左岩由千手千眼观音至十力菩萨,右岩由孔雀明王至柳本尊行化图,左右二壁相对呈一狭谷,有水自佛诞生处,龙口吐出,即大足川之导源处。三十一窟中地狱变相、牧牛图等,禅义深远,风格独特,表现生活气息,是现存石窟之仅有者。 历史上,从官方到民间、从文献到口传,都无“大足石刻”这一称谓。此名称是1945年著名历史学家杨家骆先生率团考察大足石刻后所定,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并沿用至今。199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也沿用此名称。

编辑本段石窟寺

位置

宝顶山是什么类型的景点

(1)第二

和宝顶山第20号地狱变相的区别较大

这个造像人物为站姿

而宝顶的为坐姿。

(2)据介绍

危险出现在宝顶石刻的“观经变”和“地狱变相”背后。

(3)旁边蹲坐的夜叉直发上飘

是典型的吴道子《地狱变相图》中的形象。

(4)画《地狱变相》

表现了“金胄杂于桎梏”的情景:不管是王公贵族、帝王将相

阳世作恶的

阴间都得到了报应。

(5)高科技保护大足石刻地狱变相防风化工程完工。

(6)19***年

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家教授无意中发现

大足石刻的观经变和地狱变相背后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石刻母岩

出现了一些小的缝隙。

(7)据记载

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

奇踪怪状

无有雷同

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世。

(8)这人现身的情形太怪了

哪里还像个活人

倒似寺院中所绘的地狱变相中跳出来的鬼怪。

关于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龛号

宝顶山属于重庆宗教旅游的著名景点。

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15公里处的宝顶镇,海拔527.83米。宝顶山石刻包括以圣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历时70余年,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状观。南宋赵智凤创建,后遭元、明兵燹,明、精两度重修。现存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建筑面积1631.68平方米。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形似"U"字形的山湾。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尤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彻的坛台,高2.31米,东西宽16.50米,进深7.90米。坛台上用条石彻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萨像,通编为9号。

宝顶山石刻表现出有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点:

1、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是为广大世俗众生进行说教的外道场,小佛湾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内院,体系完备而有特色。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2、宝顶山石刻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大佛湾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其间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统。经变相对应配刻***、偈语、颂词等,图文并茂,且与藏经有异,是历代藏经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献,对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造像注重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兼收博***,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

4、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造像内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求子、怀胎、临产,以及养育子女的过程,形象生动,感人肺腑。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又如横笛独奏的"吹笛女",充满内心喜悦的"养鸡女",酒后昏乱的"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醉酒图"等等,无不活灵活现。雕刻***们体验生活之精微,再现生活之准确,令人叹服。

5、宝顶山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在诸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借以激发信众对佛法的虔诚。造像、装饰、布局、排水、***光、支撑、***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观音1007只手屈伸离合、参差错落,有如流光闪烁的孔雀开屏。这不但是中国千手观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艺术中一大奇观。释迦涅般像,又称卧佛,全长31米,只露半身,其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妙,给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这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触目惊心。圆觉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刻工精细,衣衫如丝似绸,台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开一天窗***光,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神秘莫测。高大的华严三圣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倾,成功地避免了***变形,袈裟绉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脚下,支撑手臂,使文殊手中所托数百斤重的石塔历千年而不下堕。九龙浴太子图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求大足石刻宋代生活的照片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四川大足县,主要包括北山佛湾和宝顶山大佛湾两部分,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精品。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烽火连绵,唐廷数次逃入相对安定富饶的四川地区避难。随同入川的有许多艺术家,其中一些就此留居蜀地。他们把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思想也带入了原本闭塞的巴蜀地区,几代后,即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堪与江南地区相媲美的文化艺术中心。尤其当西北地区的开窟造像风气已日趋衰微之时,四川境内的雕凿活动仍相当活跃,并形成了我国古代佛像雕凿的最后一个***。

大足县境内的大小佛教石窟造像很多,仅宋代造像的数量就超过了其他省份宋代石窟造像的总和,重要的有北山佛湾、宝顶山大佛湾、妙高山、石篆山、佛安桥、七拱桥、玉滩和石门山等八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北山佛湾和宝顶山大佛湾两处。

北山佛湾位于大足县城北2公里,古称龙岗山,其窟龛造像开凿于唐昭宗景福元年 (公元892年),历经晚唐、五代十国中的前蜀和后蜀两代,至北宋后期、南宋前期(约公元11世纪初至12世纪中)达到最盛。此处的窟龛摩崖造像,分布在高约7米,长约300米的崖壁上,自南而北编号共290号,其中包括空窟13个,经幢6个,碑碣7通,题记2方,有造像的窟龛262个。

北山佛湾的宋代造像主要分布在崖壁中段,手法精巧,线条流畅,是大足石刻中的精品。这些佛教雕像,以密宗的居多,其次是华严宗。窟龛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第113号水月观音龛、122号诃利帝母龛、125号数珠观音龛、136号转轮藏窟、155号孔雀明王窟、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相窟、180号“观音变相”窟、245号西方净土变相龛等。这其中,最富盛名的是136号转轮藏窟。转轮藏窟约兴建于南宋初期,平面呈纵长方形,宽4.7米,深7米,中央本尊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后衬菩提树,顶放灵光,直冲窟顶,两侧侍立二***,二菩萨,二沙弥,右角另有小型供养人像四躯。在左右两壁,自内向外分立乘狮子文殊(2.19米)、持宝印观音(1.6米)、捧宝珠观音(2米)和乘白象普贤(2.15米)、持法器六臂观音 (1.6米)、拨念珠观音(2米);在诸像周围,另有驯狮、驯象武士、冠冕盛装的僧俗男女供养人像等。在窟门外,左右各侍立一躯威武凶猛的金刚力士(左高1.8米,右高1.76米)。转轮藏窟的形制、造像内容和组合方式在当时都是比较独特的,在雕刻手法上堪称宋代石雕精品。窟中造像的大小,基本与***等身,佛与菩萨的神情也大都善良亲切、温柔和悦,充满了人性化的意味。此外,诸如***、武士、僧人、供养等雕像,在形貌上也各不相同,反映出深厚的生活气息。这些雕像避免了宗教雕塑中概念化的通病,将婉约温柔之美和崇高庄严之美相融合,将现实与理想相统一,既使人感到亲近,又带有宗教的神圣,其艺术成就在宋代石窟和寺庙造像中都是罕有其匹的。

宝顶山大佛湾位于大足县城东北20公里处,与圣寿寺、小佛湾、舍利塔、山路旁的造像等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密宗道场。宝顶山也是我国古代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的密宗造像群。宝顶山大佛湾造像由南宋时期密宗名僧赵智凤主持开凿,约自淳熙六年至淳佑九年(公元 1179-1249年),历时70年。石刻共编为31号,其中包括碑碣4通和近代道教造像3铺。

大佛湾造像群的布局与众不同,是在长约280余米,高约15米的山谷崖壁上, 按照统一的***、周密的设计次第完成的。虽然历时70年,各组间的题材、主题和表现形式都不相同,但自始至终是遵循统一的***和设计,为实现总的主题而进行的。因此,它的全部造像,其实是一个内容丰富、变化多端的整体。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第8号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大像、第13号孔雀明王窟、第14号毗卢道场窟、第15号摩崖父母恩重经变相、第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摩崖、第20号摩崖地狱变相、第21号柳本尊苦行摩崖、第29号圆觉洞和第30号摩崖牧牛图等。

尽管大足石刻的开凿有着宣扬佛法说教的主旨,但雕塑匠师的高超手段,至今仍使人们为造像之精妙而赞叹不绝,大足石刻无愧为中国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观。

宝顶山·牧牛图

? “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佛经说,禅就是人的全部生活本身;而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人性”的耕牛就成了禅学者们“禅思”的对象。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最终达到“四大皆空、物我双忘”的最高精神境界。

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相

?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核心,在中国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中,它一直都是为百姓大众所接受并身体力行的一个道德规范。而“父母恩重经变相”则是宣扬儒家孝道思想、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师以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为主题,极为生动地刻画了十组生动逼真的画面,表现儒家孝道观念的父母十种恩德,把家庭生活的丰富内容和各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人间的世俗生活。

宝顶山·地狱变相·养鸡女 ?

在地狱变相图中有一位美丽善良勤劳的养鸡女却要入阿鼻地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按佛教说法,吃鸡犯戒,由因果上推,养鸡也是造成这冤孽的原由。但养鸡实在是百姓中最常见的活动,或许正是这样,工匠师于心不忍,虽把这养鸡女刻在了地狱世界里,却神态端庄美丽,十分动人。整个养鸡的画面洋溢着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充满了农家生活情趣。养鸡女被刻得传神入微,人们总被她那美好的形象和幸福的喜悦所征服。

宝顶山·大方佛报恩经变相·吹笛女

? “六师外道谤佛不孝图”中有一尊优美的“吹笛女”。她纤手着笛,偏着头,双目微闭,神情凝聚,正撮口横吹,独自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对释迦牟尼的说法与教诲置若罔闻。吹笛女手上弧行弯管的笛子叫弓笛,它比直管笛子的音色更为浑厚柔和。此幅雕刻为大足石刻的代表作之一。

宝顶山·一碗金一碗饭图 ?

一对夫妇老来得子,视如掌上明珠。一日,母亲出示一碗金一碗饭,看孩子选什么。孩子只知饭吃下去可填饱肚子,却不知道金子的价值,故选饭而不选金。旁碑文刻有“无明众生亦复如是…”。“无明”即愚昧、无知的意思。匠师们借这个简单的故事来启发不识贵贱、不解真性的无明众生,要懂得佛法与智慧的价值,不要只知满足自身一时之贪欲,否则就会象这个选饭而弃金的孩子一样,丢掉了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小龛造起着提醒众生的作用

宝顶山·柳本尊行化图局部

在柳本尊主像的两侧,排列着他的信徒们,有文武官员,也有庶民百姓。这些人物衣冠服饰为我们考证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穿着打扮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门山·三皇洞局部

右壁刻七尊像或文或武,表情各异。文者,儒雅清秀,衣纹折叠舒展,手法写实,“人味”多于“神味”。武者,身着铠甲,性情刚烈,完全是人间武将束和打扮。窟右壁造像因岩壁垮塌,大多残毁,现仅存一尊武将像。全窟雕凿细腻,布列简繁得当,显出尊贵有序,真尤如见到了人间封建帝王的议事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