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舍道傍_作舍道旁三年不成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22 0
  1. 《新五代史》 卷二十七 唐臣传第十五
  2. 跪求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3. 聚讼纷纭的解释
  4. 难见到的成语九十个
  5. "筑舍路旁,无日可成" 是啥意思!!
  6. 作舍道边的介绍
  7. 二十个成语及解释,出自哪里,很少字的一小段故事
  8. 求助:帮我找20个成语

成语:作舍道边

拼音:zuò shě dào strongiān

意思解释: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作舍道傍_作舍道旁三年不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事典故:《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众土匪作舍道边,最终还是没有达成一致。

《新五代史》 卷二十七 唐臣传第十五

注音一式 ㄗㄨㄛˋ ㄕㄜˋ ㄉㄠˋ ㄆㄤˊ 汉语拼音 zuò shè dào páng 同义词 作舍道边 筑室道谋 道傍筑室 道傍之筑 筑舍道傍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后汉书》曹囊传:「 谚言作舍道傍, 三年不成。」 源于 「筑室道谋」。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作舍道旁,议论多而难成。」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释义 舍:屋也。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后来的人便把「作舍道旁」 来比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事难于成功。 「筑室道谋」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画,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道傍之筑: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傍:通「旁」。 例句 一个 「作舍道旁」 的人, 是永远无法成功的。 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来,只成筑室道谋,不如老师断以己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 相反词 成竹在胸

跪求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朱弘昭(冯?附)

 朱弘昭,太原人也。少事明宗为客将,明宗即位,为文思使。与安重诲有隙,故常使于外。董璋为东川节度使,乃以弘昭为副使。西川孟知祥杀其监军李严,弘昭大惧,求还京师,璋不许,遂相猜忌,弘昭益开怀待之不疑,璋颇重其为人。后璋有军事,遣弘昭入朝,弘昭乃免。迁左卫大将军内客省使、宣徽南院使、凤翔节度使。孟知祥反,石敬瑭伐蜀,久无功,明宗遣安重诲督军。是时重诲已有间。重诲至凤翔,弘昭迎谒,礼甚恭,延重诲于家,使其妻妾侍饮食。重诲以弘昭厚己,酒酣,具言蒙天子厚恩,而所以谗间之端,因泣下。弘昭即奏言重诲怨望,又阴遣人驰告敬瑭,使拒重诲。会敬瑭以粮饷不继,遽烧营返军。重诲亦以被谗召还,过凤翔,弘昭闭门不纳,重诲由此得罪死。枢密使范延光尤恶弘昭为人,罢为左武卫上将军、宣徽南院使。久之,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是时,明宗已病,而秦王从荣祸起有端,唐诸大臣皆欲引去以避祸。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日夕更见,涕泣求去,明宗怒而不许。延寿使其妻兴平公主入言于中,延光亦因孟汉琼、王淑妃进说,故皆得罢。以弘昭及冯赟代延寿、延光,弘昭入见,辞曰:?臣厮养之才,不足当大任。?明宗叱之曰:?公等皆不欲在吾目前邪?吾养公等安用!?弘昭惶恐,乃视事。

 冯赟者,亦太原人也。其父璋,事明宗为阍者。赟为儿时,以通黠为明宗所爱。明宗为节度使,以赟为进奏官。明宗即位,即为客省使、宣徽北院使。历河东忠武节度使、三司使。明宗病甚,大臣稀复进见,而孟汉琼、王淑妃用事,弘昭及赟并掌机务于中,大事皆决此四人。及杀秦王而立愍帝,益自以为功。又其所用多非其人,给事中陈乂,为人险谲,好阴谋,尝事梁张汉杰,又事郭崇韬,两人皆辄败死,弘昭乃引以为枢密直学士,而用其谋。是时,弘昭、赟遣汉琼至魏,召愍帝入立,而留汉琼权知后事。明年正月,汉琼请入朝,弘昭、赟乃议徙成德范延光代汉琼,北京留守石敬瑭代延光,凤翔潞王从珂代敬瑭。三人者皆唐大臣,以汉琼故,轻易其地,又不降制书,第遣使者监其上道,从珂由此遂反。从珂兵已东,愍帝大惧,遣人召弘昭计事。弘昭谓其客穆延晖曰:?上召我急,将罪我也。吾儿妇,君之女也,其以归,无使及祸。?乃拔剑大哭,欲自裁,而家人止之。使者促弘昭入见甚急,弘昭呼曰:?穷至此邪!?乃自投于井以死。安从进闻之,亦杀赟于家,赟母新死,子母弃尸于道,妻子皆见杀。赟有子三岁,其故吏张守素匿之以免。汉高祖即位,赠弘昭尚书令,赟中书令。

 ○刘延朗

 刘延朗,宋州虞城人也。初,废帝起于凤翔,与共事者五人:节度判官韩昭胤,掌书记李专美,牙将宋审虔,客将房暠,而延朗为孔目官。初,愍帝即位,徙废帝为北京留守,不降制书,遣供奉官赵处愿促帝上道。帝疑惑,召昭胤等计议,昭胤等皆劝帝反,由是事无大小,皆此五人谋之。而暠又喜鬼神巫祝之说,有瞽者张濛,自言事太白山神,神,魏崔浩也,其言吉凶无不中,暠素信之。尝引濛见帝,闻其语声,惊曰:?此非人臣也!?暠使濛问于神,神传语曰:?三珠并一珠,驴马没人驱。岁月甲庚午,中兴戊己土。?暠不晓其义,使问濛,濛曰:?神言如此,我能传之,不能解也。?帝即以濛为馆驿巡官。

 帝将反,而兵少,又乏食,由此甚惧,使暠问濛,濛传神语曰:?王当有天下,可无忧!?于是决反,使专美作檄书,言:?朱弘昭、冯赟幸明宗病,杀秦王而立愍帝。帝年少,小人用事,离间骨肉,将问罪于朝!?遣使者驰告诸镇,皆不应,独陇州防御使相里金遣其判官薛文遇计事。帝得文遇,大喜。而延朗调率城中民财以给军。王思同率诸镇兵围凤翔,废帝惧,又遣暠问神,神曰:?王兵少,东兵来,所以迎王也。?已而东兵果叛降于帝。帝入京师,即位之日,受册明宗柩前。册曰:?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帝回顾赟曰:?张濛神言,岂不验哉!?由是赟益见亲信,而专以巫祝用事。

 帝既立,以昭胤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专美为比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审虔为皇城使,暠为宣徽北院使,延朗为庄宅使。久之,昭胤、暠为枢密使,延朗为副使,审虔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而薛文遇亦为职方郎中、枢密院直学士。由是审虔将兵,专美、文遇主谋议,而昭胤、暠及延朗掌机密。

 初,帝与晋高祖俱事明宗,而心不相悦。帝既入立,高祖不得已来朝,而心颇自疑,欲求归镇,且难言之,乃阳为羸疾,灸灼满身,冀帝怜而遣之。延朗等多言敬瑭可留京师,昭胤、专美曰:?敬瑭与赵延寿皆尚唐公主,不可独留。?乃复授高祖河东而遣之。是时,契丹数寇北边,以高祖为大同、振武、威塞、彰国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于忻州。而屯兵忽变,拥高祖呼?万岁?,高祖惧,斩三十余人而后止。于是帝益疑之。

 是时,高祖悉握精兵在北,馈运刍粮,远近劳弊。帝与延朗等日夕谋议,而专美、文遇迭宿中兴殿卢,召见访问,常至夜分而罢。是时,高祖弟重胤为皇城副使,而石氏公主母曹太后居中,因得伺帝动静言语以报高祖,高祖益自危惧。每帝遣使者劳军,即阳为羸疾不自堪,因数求解总管以探帝心。是时,帝母魏氏追封宣宪皇太后,而墓在太原,有司议立寝宫。高祖建言陵与民家墓相杂,不可立宫。帝疑高祖欲毁民墓,为国取怨,帝由此发怒,罢高祖总管,徙郓州。延朗等多言不可,而司天赵延义亦言天象失度,宜安静以弭灾,其事遂止。

 后月余,文遇独直,帝夜召之,语罢敬瑭事,文遇曰:?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国家之事,断在陛下。且敬瑭徙亦反,不徙亦反,迟速尔,不如先事图之。?帝大喜曰:?术者言朕今年当得一贤佐以定天下,卿其是邪!?乃令文遇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明日宣制,文武两班皆失色。居五六日,敬瑭以反闻。敬瑭上书,言帝非明宗子,而许王从益次当立。帝得书大怒,手坏而投之,召学士马胤孙为答诏,曰:?宜以恶语诋之。?

 延朗等请帝亲征,帝心忧惧,常恶言敬瑭事,每戒人曰:?尔无说石郎,令我心胆堕地!?由此不欲行。而延朗等屡迫之,乃行。至怀州,帝夜召李崧问以计策。文遇不知而继至,帝见之色变,崧蹑其足,文遇乃出。帝曰:?我见文遇肉颤,欲抽刀刺之。?崧曰:?文遇小人,致误大事,刺之益丑。?乃已。是时,契丹已立敬瑭为天子,以兵而南,帝惶惑不知所之。遣审虔将千骑至白马坡踏战地,审虔曰:?何地不堪战?虽有其地,何人肯立于此?不如还也。?帝遂还,自焚。高祖入京师,延朗等六人皆除名为民。

 初,延朗与暠并掌机密,延朗专任事,诸将当得州者,不以功次为先后,纳赂多者得善州,少及无赂者得恶州,或久而不得,由是***皆怨。暠心患之,而不能争也,但日饱食高枕而已。每延朗议事,则垂头阳睡不省。及晋兵入,延朗以一骑走南山,过其家,指而叹曰:?吾积钱三十万于此,不知何人取之!?遂为追兵所杀。晋高祖闻暠常不与延朗事,哀之,后复以为将。岁余卒。专美事晋为大理卿,开运中卒。当晋之将起,废帝以昭胤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河阳节度使,与审虔、文遇皆不知其所终。

聚讼纷纭的解释

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张纯(子奋) 曹褒 郑玄

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放,为成帝侍中。纯少袭爵士,哀、平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遭值篡伪,多亡爵士,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

建武初,先来诣阙,故得复国。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将颍川突骑安集荆、徐、杨部,督委输,监诸将营。反又将兵屯田南阳,迁五官中郎将。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纯在朝历世,明习故事。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义,多所正定。帝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见,一日或至数四。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元帝以来,宗庙奉祠高皇帝为受命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武皇帝为世宗,皆如旧制。又立亲庙四世,推南顿君以上尽于舂陵节侯。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今禘祫高庙,陈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设不遭王莽,而国嗣无寄,推求宗室,以陛下继统者,安得复顾私亲,违礼制乎?昔高帝以自受命,不由太上,宣帝以孙后祖,不敢私亲,故为父立庙,独群臣侍祠。臣愚谓宜除今亲庙,以则二帝旧典,愿下有司博***其议。”诏下公卿,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窦融议:“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别为南顿君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以明尊尊之敬,亲亲之恩。”帝从之。是时宗庙未备,自元帝以上,祭于洛阳高庙,成帝以下,祠于长安高庙,其南顿四世,随所在而祭焉。

明年,纯代朱浮为太仆。二十三年,代杜林为大司空。在位慕曹参之迹,务于无为,选辟椽史,皆知名大儒。明年,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

二十六年,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纯奏曰:“《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春秋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及未毁庙之主皆登,合食乎太祖,五年而再殷。汉旧制三年一祫,毁庙主合良高庙,存庙主未尝合祭。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禘祭。又前十八年亲幸长安,亦行此礼。礼说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故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禘之为言谛,谛定昭穆尊卑之义也。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也。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孰,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斯典之废,于兹八年,谓可如礼施行,以时定议。”定从之,自是禘、祫遂定。

时,南单于及乌桓来降,边境无事,百姓新去兵革,岁仍有年,家给人足。纯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礼义,既富而教者也。乃案七经谶、明堂图、河间《古辟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具奏之。未及上,会博士桓荣上言宜立辟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纯议同荣,帝乃许之。

三十年,纯奏上宜封禅,曰:“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乐动声仪》曰:'以《雅》治人,《风》成于《颂》。'有周之盛,成、康之间,郊配封禅,皆可见也。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则封禅之义也。臣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平海内之乱,修复祖宗,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诗》云:“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德在东宫。宜及嘉时,遵唐帝之典,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封于岱宗,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禅梁父,祀地只,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中元元年,帝乃东巡岱宗,以纯视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三月,薨,谥曰节候。

奋字稚通。父纯,临终敕家丞曰:“司空无功于时,猥蒙爵士,身死之后,勿议传国。”奋兄根,少被病,光武诏奋嗣爵,奋称纯遗敕,固不肯受。帝以奋违诏,敕收下狱,奋惶怖,乃袭封。永平四年,随例归国。

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十七年,儋耳降附,奋来朝上寿,引见宣平殿,应对合旨,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建初元年,拜左中郎将,转五官中郎将,迁长水校尉。七年,为将作大匠,章和元年,免。永元元年,复拜城门校尉。四年,迁长乐卫尉。明年,代桓郁为太常。六年,代刘方为司空。

时岁灾旱,祈雨不应,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饥匮,今复久旱,秋稼未立,阳气垂尽,岁月迫促。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之重者也。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叙心,愿对中常侍疏奏。”即时引见,复口陈时政之宜。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录囚徒,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奋在位清白,无他异绩。九年,以病罢。在家上疏曰:“圣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礼乐。《五经》同归,而礼乐之用尤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曰:'揖让而化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孔子谓子夏曰:'礼以修外,乐以制内,丘已矣夫!'又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厝其手足。'臣以为汉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驳异。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十三年,更召拜太常。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王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定。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先帝已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犹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久执谦谦,令大汉之业不以时成,非所以章显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为后世法。”帝虽善之,犹未施行。其冬,复以病罢。明年,卒于家。

子甫嗣,官至津城门候。甫卒,子吉嗣。永初三年,吉卒,无子,国除。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人也。父充,持《庆氏礼》,建武中为博士,从巡狩岱宗,定封禅礼,还,受诏议立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礼仪。显宗即位,充上言:“汉再受命,仍有封禅之事,而礼乐崩阙,不可为后嗣法。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大汉当自制礼,以示百世。”帝问:“制礼乐云何?”充对曰:“《河图括地象》曰:'有汉世礼乐文雅出。'《尚书琁机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帝善之,下诏曰:“今且改太乐官曰太予乐,歌诗曲操,以俟君子。”拜充侍中。作章句辩难,于是遂有庆氏学。

褒少笃志,有大度,结发传充业,博雅疏通,尤好礼事。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为汉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初举孝廉,再迁圉令,以礼理人,以德化俗。时它郡盗徒五人来入圉界,吏捕得入,陈留太守马严闻而疾恶,风县杀之。褒敕吏曰:“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遂不为杀。严奏褒耎弱,免官归郡,为功曹。

征拜博士。会肃宗欲制定礼乐,元和二年下诏曰:“《河图》称'赤九会昌,十世以光,十一以兴'。《尚书琁机钤》曰:'述尧理世,平制礼乐,放唐之文。'予末小子,托于数终,曷以缵兴,崇弘祖宗,仁济元元?《帝命验》曰:'顺尧考德,题期立象。'且三五步骤,优劣殊轨,况予顽陋,无以克堪,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每见图书,中心恧焉。”褒知帝旨欲有兴作,乃上疏曰:“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于言语。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章下太常,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

帝知群僚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时刊立,明年复下诏曰:“朕以不德,膺祖宗弘烈。乃者鸾凤仍集,麟龙并臻,甘露宵降,嘉谷滋生,赤草之类,纪于史官。朕夙夜祗畏,上无以彰于先功,下无以克称灵物。汉遭秦余,礼坏乐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观省,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褒省诏,乃叹息谓诸生曰:“昔奚斯颂鲁,考甫咏殷。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遂复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拜褒侍中,从驾南巡,既还,以事下三公,未及奏,诏召玄武司马班固,问改定礼制之宜。固曰:“京师诸儒,多能说礼,宜广招集,共议得失。”帝曰:“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

章和元年正月,乃召褒诣嘉德门,令小黄门持班固所上叔孙通《汉仪》十二篇,敕褒曰:“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族行。于南宫、东观尽心集作。”褒既受命,及次序礼事,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以为百五十篇,写以二尺四寸简。其年十二月奏上。帝以众论难一,故但纳之,不复令有司平奏。会帝崩,和帝即位,褒乃为作章句,帝遂以《新礼》二篇冠。擢褒监羽林左骑。永元四年,迁射声校尉。后太尉张D825、尚书张敏等奏褒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帝虽寝其奏,而《汉礼》遂不行。

褒在射声,营舍有停棺不葬者百余所,褒亲自履行,问其意故。吏对曰:“此等多是建武以来绝无后者,不得埋掩。”褒乃怆然,为买空地,悉葬其无主者,设祭以祀之。迁城门校尉、将作大匠。时有疾疫,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饘粥,多蒙济活。七年,出为河内太守。时春夏大旱,粮谷踊贵。褒到,乃省吏并职,退去奸残,澍雨数降。其秋大孰,百姓给足,流冗皆还。后坐上灾害不实免。有顷征,再迁,复为侍中。

褒博物识古,为儒者宗。十四年,卒官。作《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百二十篇,又传《礼记》四十九篇,教授诸生千余人,庆氏学遂行于世。

论曰:“汉初天下创定,朝制无文,叔孙通颇***经礼,参酌秦法,虽适物观时,有救崩敝,然先王之容典盖多阙矣,是以贾谊、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怀愤叹息所不能已也。资文、宣之远图明懿,而终莫或用,故知自燕而观,有不尽矣。孝章永言前王,明发兴作,专命礼臣,撰定国宪,洋洋乎盛德之事焉。而业绝天算,议黜异端,斯道竟复坠矣。夫三王不相袭礼,五帝不相氵公乐,所以《咸》、《茎》异调,中都殊绝。况物运迁回,情数万化,制则不能随其流变,品度未足定其滋章,斯固世主所当损益者也。且乐非夔、襄,而新音代起,律谢皋、苏,而制令亟易,修补旧文,独何猜焉?礼云礼云,曷其然哉!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尚书仆射。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尝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兄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瑰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避之。州郡以进权威,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时年六十,***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履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土乡',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昔太史公、廷尉吴公、谒者仆射邓公,皆汉之名臣。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乃郑公之德,而无驷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玄为赵相,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玄后尝疾笃,自虑,以书戒子益恩曰:

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序。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贾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咨尔B255B255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已志。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菲饥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千余人。

门人相与撰玄答诸***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

玄质于辞训,通人颇讥其繁。至于经传洽孰,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其门人山阳郗虑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清河崔琰著名于世。又乐安国渊、任嘏,时并童幼,玄称渊为国器,嘏有道德,其余亦多所鉴拔,皆如其言。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及融为黄巾所围,益恩赴难损身。有遗腹子,玄以其手文似己,名之曰小同。

论曰: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而长于玄,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并专以郑氏家法云。

赞曰:富平之绪,承家载世。伯仁先归,厘我国祭。玄定义乖,褒修礼缺。孔书遂明,汉章中辍。

难见到的成语九十个

聚讼:众中争辩; 纷纭 :多而杂乱。 许多 人在一起对某一 问题 议论 纷纷,不能 决定 哪种意见是 正确 的。

成语出处: 《后汉书·曹褒传》:“谚曰:‘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后汉书·冯衍传下》:“讲圣哲之通论兮,心福忆而纷纭。”

繁体写法: 聚讼纷纭

聚讼纷纭的近义词: 聚讼纷然

聚讼纷纭的反义词: 异口同声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 众口一词 形容大家说的话完全相同 如出一口 犹言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下》:“ 燕 人其妻有私通於士,其夫早自外而来,士适出,夫曰:‘何客也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英语翻译: argue back and forth and cannot agree <at sixes and sevens>

读音注意: 讼,不能读作“sōnɡ”。

写法注意: 纭,不能写作“耘”。

"筑舍路旁,无日可成" 是啥意思!!

1、蹑蹻檐簦

发音 niè juē dàn dēng

释义 穿着草鞋,背着斗笠.指远行、跋涉.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蹻,草履也.簦,长柄笠,音登.笠有柄者谓之簦.”

2、群雌粥粥

发音 qún cí yù yù

释义 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出处 唐·韩愈《琴操·雉朝飞》:“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

3、走马章台

发音 zǒu mǎ zhāng tái

释义 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出处 《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示例 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

4、作舍道边

发音 zuò shě dào biān

释义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5、鞭驽策蹇

发音 biān nú cè jiǎn

释义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处 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安步当车:旧用安步当车形容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来形容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曾几何时:表示没有过去多久

耳提面命: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胸无城府;形容为人坦率,褒义词

身无长物;形容人贫困或简朴

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出差错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不知所云;不知想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而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惨淡经营;苦费心力经营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食物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作舍道边的介绍

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解释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故事东汉时期,汉章帝想命令博士曹褒负责修订礼乐工作,班固则主张召集京城所有的儒生共同研究制定礼乐。汉章帝认为让儒生来做就等于“作舍道傍,三年不成。”,就坚持让曹褒完成,经审阅,共***纳150篇。

二十个成语及解释,出自哪里,很少字的一小段故事

作舍道边,成语,作宾语、定语,意思是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含贬义,比喻众谋难成。出自《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求助:帮我找20个成语

1郑重其事

释义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2足智多谋

释义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3智周万物

释义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周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4正直无私

释义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释义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出处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6自知之明

释义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辞

释义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出处 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8正中下怀

释义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处 《后汉书?刘玄传》:“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9沾沾自喜

释义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贼捉赃

释义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出处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11至死靡它

释义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 《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2炙手可热

释义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出处 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终身大事

释义 终身:一生.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出处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

14郑人争年

释义 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15知人善任

释义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16醉生梦死

释义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17著书立说

释义 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18再生父母

释义 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处 《元史?乌古孙泽传》:“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19壮士解腕

释义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20知书达礼

释义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21蛛丝马迹

释义 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出处 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之门,泛滥浩博,几凝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答案补充

22作舍道边

释义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23着手成春 释义 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舅逢花开,如瞻岁新.”

24逐日追风

释义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出处 《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泥牛入海

拼音: ní niú rù hǎi 简拼: nnrh

近义词: 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反义词: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表示没有希望

解释: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例子: 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个~,永无消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罄竹难书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简拼: qzns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子: 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 ★邹韬奋《抗战以来

词目 作奸犯科

发音 zuò jiān fàn kē

释义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示例 今儿子既在你处,必然是你作奸犯科,诱藏了我娘子,有甚么得解说?(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词目 作茧自缚

发音 zuò jiǎn zì fù

释义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出处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陆游《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示例 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词目 愁肠九转

发音 chóu cháng jiǔ zhuǎn

释义 指重重忧愁萦绕心怀。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得书》:“我终日里愁肠九转,到如今尺素空传,越教人中心惨然。”

词目 倒箧倾筐

发音 dǎo qiè qīng kuāng

释义 形容倾其所有。

出处 清·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词目 否极泰来

发音 pǐ jí tài lái

释义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 《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示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词目 坐井观天

发音 zuò jǐng guān tiān

释义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词目 顶名冒姓

发音 dǐng míng mào xìng

释义 指冒充他人。

出处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恐系外乡光棍,顶名冒姓。”

词目 哀哀父母

发音 āi āi fù mǔ

释义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示例 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词目 作壁上观

发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释义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示例 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

词目 街号巷哭

发音 jiē hào xiàng kū

释义 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 晋·潘岳《马汧督诔》:“凡尔同围,心焉摧剥,扶老携幼,街号巷哭。”

词目 白龙鱼服

发音 bái lóng yú fú

释义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出处 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示例 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

词目 作舍道边

发音 zuò shě dào biān

释义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词目 日引月长

发音 rì yǐn yuè cháng

释义 指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

出处 语出《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词目 出敌意外

发音 chū dí yì wài

释义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出处 ***《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词目 长绳系日

发音 cháng shéng jì rì

释义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出处 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词目 多难兴邦

发音 duō nàn xīng bāng

释义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示例 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多难兴邦”。(《周恩来选集》下卷)

词目 走马看花

发音 zǒu mǎ kàn huā

释义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词目 走马章台

发音 zǒu mǎ zhāng tái

释义 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出处 《汉书·张敞传》:“然倘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示例 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

词目 坐怀不乱

发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释义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出处 《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示例 ***都说他无行,其实水秀才原是坐怀不乱的。(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五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