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镇渊渟怎么用,渊渟岳峙是褒义还是贬义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3 0
  1. 用龙和岳怎么组成一个成语
  2. 有什么带有“岳”字的成语或诗句?
  3. 遇事冷静的成语有哪些
  4. 四字成语带岳

第一个字是渊的成语

渊鱼丛雀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渊涓蠖濩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岳镇渊渟怎么用,渊渟岳峙是褒义还是贬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渊谋远略 深谋远略。

渊清玉絜 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渊亭山立 比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同“渊渟岳峙”。

渊停山立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岳立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岳峙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泽汇 比喻事物的集聚汇合。

渊图远算 深谋远虑。

渊涌风厉 如水之涌,如风之疾。比喻谈吐滔滔不绝。

渊鱼丛爵 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爵,古同“雀”。

渊蜎蠖伏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渊源有自 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②指有根底。

渊源有自来 有根据,有来源。?

第二个字是渊的成语

临渊羡鱼 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天渊之别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为渊驱鱼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

天渊之隔 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一渊不两蛟 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第三个字是渊的成语

察见渊鱼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冰洁渊清 犹冰清玉洁。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若涉渊冰 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

若涉渊水 比喻处境艰险。

山峙渊渟 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铄懿渊积 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岳镇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岳峙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第四个字是渊的成语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寸指测渊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加膝坠渊 喜欢就抱在膝上,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爱憎无常。

判若天渊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如临深渊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日薄虞渊 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用龙和岳怎么组成一个成语

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一、释义:

岳峙渊渟,汉语成语,指的是像深渊那样深沉平静,像高山那样巍然耸立。形容人坚定沉着或站立时显得挺拔威严。也形容品德高尚。相关例句有“?岳峙渊渟真磊落,天心民意要同符。”

二、出处:

南朝·梁·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义,岳峙渊渟。”

三、近义词:

1、岳镇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用于书面语。

2、如岳临渊:

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

成语的作用

一、传承文化和历史:

成语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方方面面,包括哲学、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它们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表达思想和情感:

成语常常能够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能够传达深刻的含义。

三、增强语言表达的美感:

成语的构造和用词常常具有一定的韵律和美感,这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具诗意和艺术性。

四、增加语言的表达力:

成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复杂的情境和情感,从而增加了语言的表达力。

五、加深理解:

成语有时候包含了深刻的哲理或人生智慧,使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某种情境或主题。促进沟通和交流,成语在汉语交流中被广泛使用,使用者之间可以更快地理解彼此的意思,从而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有什么带有“岳”字的成语或诗句?

嵩生岳降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川渟岳峙 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恩同山岳 犹恩重如山。

砺岳盟河 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带河山”。

三山五岳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狩岳巡方 指帝王巡狩方岳。

崧生岳降 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四山五岳 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渊渟岳立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岳峙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岳岳磊磊 卓立不群。

岳岳荦荦 卓绝貌。

岳镇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岳峙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遇事冷静的成语有哪些

川渟岳峙 砺岳盟河 狩岳巡方 崧生岳降 嵩生岳降 渊渟岳立 渊渟岳峙 岳岳磊磊 岳岳荦荦

岳的成语

1. 恩同山岳

成语发音:ēn tóng shān yuè

成语释义:犹恩重如山。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2. 嵩生岳降

成语发音: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成语释义: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3. 四山五岳

成语发音:sì shān wǔ yuè

成语释义: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4. 砺岳盟河

成语发音:lì yuè méng hé

成语释义: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带河山”。

5. 渊渟岳峙

成语发音:yuān tíng yuè zhì

成语释义: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成语出处:晋·石崇《楚妃叹》诗:“矫矫庄王,渊渟岳峙。”

6. 渊渟岳立

成语发音:yuān tíng yuè lì

成语释义: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执经衡门,渊渟岳立,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

7. 岳峙渊渟

成语发音:yuè zhì yuān tíng

成语释义: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义,岳峙渊渟。”

成语示例:~真磊落,天心民意要同符。

★柳亚子《十月六日题***之绘像》诗

8. 川渟岳峙

成语发音:chuān tīng yuè zhì

成语释义: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成语出处:《晋书·隐逸传序》:“玉辉冰洁,川渟岳峙,修至乐之道,固无疆之休。”

成语示例:且杓司盛年积学,~,人之期许与其所自许者非小。

★清·钱谦益《梅榴司诗序》

9. 岳岳荦荦

成语发音:yuè yuè luò luò

成语释义:卓绝貌。

成语出处:《论自由》:“吾常见有少年岳岳荦荦之士,志愿才气,皆可以开拓千古,推倒一时。”

以上九条是从yuezongkui另一相同主题帖***过来的,便于大家查阅

10. 三山五岳

成语发音:sān shān wǔ yuè

成语释义: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成语出处: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成语示例:~的好汉们各引着同宗同派,摆开了阵势,拚一个你死我活

★茅盾《我们这文坛》

11. 岳镇渊渟

成语发音:yuè zhèn yuān tīng

成语释义: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成语出处:《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12. 狩岳巡方

成语发音:shòu yuè xún fāng

成语释义:指帝王巡狩方岳。

13. 崧生岳降

成语发音: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成语释义: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成语出处:《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

14. 恩同山岳

成语发音:ēn tóng shān yuè

成语释义:犹恩重如山。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萍水之人,何敢遽以重务浼君子。但泉下搞骸,舌不得缩,索不得除,求断屋梁而焚之,恩同山岳矣。”

--------------------------------------------------------------------------------

水云心,2007-11-22 20:49:13

在诗经《大雅-荡之什》中有一段 崧高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岳甫、岳申的名字可是由此而来呢?

--------------------------------------------------------------------------------

抒梦,2007-11-23 19:14:50

生甫及申,八千云版主考证,岳云两个儿子的名字由此得来。

四字成语带岳

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处之泰然、临危不惧、不慌不忙。

一、泰然自若

白话释义: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出处:《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朝代:元

作者:脱脱

翻译:有敌人突然来袭,弓箭和石头都匝道家门前了,还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二、从容不迫

白话释义: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出处:《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翻译:鯈鱼在水中是那么的自由从容,这就是鱼儿的幸福呀。

三、处之泰然

白话释义:形容对困难或异常情况都能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

出处:《四书集注·论语·雍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

朝代:宋

作者:朱熹

翻译:颜回如此的贫困,他却用不慌不忙的态度来对待

四、临危不惧

白话释义: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朝代:春秋

作者:邓析

翻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所以遇到危难也毫不畏惧

五、不慌不忙

白话释义:指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旅途杂记·成渝路上》:公路在山上盘旋,车子~地打着圈子。

朝代:近代

作者:巴金

1. 带偃的四字成语

偃旗息鼓:基本解释: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拼音读法:yǎn qí xī gǔ

使用举例:匪徒当天晚上就~,逃得无影无踪。

近义词组:销声匿迹

反义词组: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偃旗息鼓:基本解释: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拼音读法:yǎn qí xī gǔ

使用举例:匪徒当天晚上就~,逃得无影无踪。

近义词组:销声匿迹

反义词组: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2. 带岳字的成语有哪些

川渟岳峙指水止不流,山高矗立。比喻人的凝重庄严。川,本作“渊”,因避唐高祖李渊讳改。

恩同山岳犹恩重如山。

福如山岳福:福分;如:象。福分象山一样高。

负山戴岳岳:高大的山。背负高大的山岳。比喻担负重任。

海岳高深海:大海;岳:高山。像大海一样深,像山岳那样高。

砺岳盟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带河山”。

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嵩生岳降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崧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山岳崩颓山岳:高大的山;崩颓:倒塌。比喻王朝复亡。

狩岳巡方指帝王巡狩方岳。

摇山振岳岳:高大的山。把高山都振动了。形容气势很大。

渊渟岳立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岳峙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岳岳磊磊卓立不群。

岳岳荦荦卓绝貌。

岳镇渊渟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岳峙渊渟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责重山岳指责任之重如山岳。形容责任重大。

3. 四字词语5岳指什么的比如东岳秦山

五岳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只.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于是,五岳又成为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32.7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1300.2米),位于湖南衡阳市.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登封市.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名列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长约200 千米,主峰玉皇顶,高1 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雄伟壮丽,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势.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长久的历史[编辑本段]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岳”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职称,尧时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领就叫“岳”.后来把主管方岳的官吏与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据道教典范《洞天记》云:“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黄帝远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图不出黄河流域,黄帝是否封岳无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现了四岳是无可置疑的.那时各朝京都虽屡有变迁,均不出晋、陕、豫三省范围,其所封四岳都在黄河流域.春秋产生了“五行”之说,战国时颇为流行.由于阴阳学家邹衍等人的大力宣扬,“五德终始论”越来越盛.“五岳”之说才应运而生,故《诗话》曾说:“唐虞四岳,至周始有五岳.” 中国岳山称名始见于《尚书》.《尚书》有东、西、南、北四岳,而无五岳.四岳山名见于经书者唯有东岳岱宗.《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始言五岳,而不言为何山.后来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才对名山大川较翔实可靠地总结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变过程:“因为夏、商、周的国都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所以嵩山为中岳,其他四岳各随其方,四渎都在山东.至秦称帝,建都咸阳时则五岳、四渎均在东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诸侯,或在天子,不可胜纪.及秦并天下后,才有了明确规定:自河南省崤山以东为名山五,即嵩山、恒山、泰山、会稽、湘山;大川二,即济水和淮河.” 综上所述,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周建都于丰、镐,以华山为中岳: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又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自古未变.至汉武帝时,才正式创立五岳制度,并登礼天柱山封为南岳.据《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隋文帝杨坚统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北岳恒山在汉、唐、宋时,皆在山阳的河北曲阳登礼.至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而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阴的山西浑源,恰在京城之北.所以,明代称浑源恒为北岳,但因路途遥远,祭祀仍在曲阳.直到清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据礼臣的建议,改招北岳于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