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一等入木三分是哪个作者写的,高人一等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4 0

    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其联为: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写鬼写妖:鲁迅《中国***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此指《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是描写鬼狐花妖的。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龄在***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动,又指蒲松龄的写作才能不同常人。刺贪刺虐:贪虐:指贪官污吏。联语指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暴虐。入骨三分:化用成语“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指《聊斋志异》对罪恶社会的揭露深入骨髓。

    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聊斋志异>所写

    高人一等入木三分是哪个作者写的,高人一等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蒲松龄 (10~1715)清代***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远宜蒲鲁浑是元代般阳路(治所在旧淄川县城)总管,高祖、曾祖都是秀才,祖父名生汭,父名盘。蒲氏聚居在山东淄川城东八里(今淄博市)的蒲家庄,是当地的大族。蒲家庄东有井,井水溢出为溪,又有多年的柳树环合笼盖,故称柳泉。蒲松龄的父亲蒲盘原是读书人,学识渊博,但却没有中过秀才,后来因为家境困难,弃儒经商。蒲松龄自幼从父读书,十九岁时(顺治十五年,1658)参加童子试,县、府、道均考第一,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是地方文名籍甚的秀才。翌年与同乡学龙李希梅等人结郢中诗社,“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康熙三年(16)又课读于李希梅家,与朋友“朝分明窗,夜分灯火,期相与以有成”(蒲松龄《醒轩日课序》)。也就在这时,蒲氏兄弟析箸,当时蒲松龄已娶妻刘氏,生有一男蒲箬,小家三口,“授田二十亩。时岁歉,荞五斗、粟三斗……兄弟皆得夏屋,爨舍闲房皆具,松龄独异,居唯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之,蓬蒿满之”(蒲松龄《述刘氏行实》)。“薄产不足自给,故岁岁游学,无暇治举子业”(蒲箬《柳泉公行述》)。康熙六年,蒲松龄就曾在淄川东北的丰泉乡王村教馆。康熙九年,应聘南游做宝应县令孙蕙的幕宾。次年孙蕙调署高邮州,蒲松龄又随往高邮。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康熙十年秋返回故里,自此,先后在同邑西铺村毕际有家、丰泉乡王雪因家等缙绅家中设帐授徒,借以养家糊口,同时准备应举。康熙十八年再到毕际有家坐馆,一坐就是三十年,直到康熙四十九年七十一岁时才从毕家撤帐归家。毕际有的父亲毕自严(字景曾)是明代户部尚书,家中藏书甚富,为蒲松龄读书提供了条件。

    蒲松龄一生设帐授徒,却从没有懈怠举业。十九岁时补博士***员,少有文名,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四十四岁时始补廪膳生,“五十余犹不忘进取”。直到康熙四十九年七十一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蒲松龄一生,应考不下七次,终于没有考中举人。封建时代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唯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不能不使他抱憾终生。“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蒲松龄《大江东去·寄王如水》)是他悲愤心情的写照。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蒲松龄依窗危坐而卒,享年七十六岁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在农村过着塾师的清寒的生活。他颖慧而勤奋,学识渊博,不但对于经史哲理文学素有研究,而且涉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科学技术。他虽然念念不忘功名,但实际的生活却使他更接近劳动人民,使他认识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的黑暗和***。他把满腔愤气倾注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此书自他年轻时即已着手写作,康熙十八年作《聊斋自志》,可知那时此书已初具规模,一直到他暮年时才最后成书。“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灵;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蒲松龄《聊斋自志》)。蒲松龄的著述,除文言***集《聊斋志异》外,还有诗、词、赋、俚曲、杂著等等。

    俚曲今存十四种,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路大荒整理《蒲松龄集》辑录十三种,题为《聊斋俚曲集》。其中《富贵神仙》和《磨难曲》同是演述《聊斋志异·张鸿渐》的故事,前者为叙事体,后者为代言体,主题相同,仅叙事方式不同,仍作为一种。十三种中有六种据《聊斋志异》改编,除《富贵神仙》、《磨难曲》这一种外,《翻魇殃》据《仇大娘》,《姑妇曲》据《珊瑚》,《寒森曲》据《商三官》和《席方平》,《慈悲曲》据《张诚》,《禳妒咒》据《江城》;其他七种,《墙头记》叙鳏夫张老汉得王银匠帮助,使不孝顺的两个儿子转变的故事,《蓬莱宴》叙仙女吴彩鸾与书生文箫相爱同归仙境的故事,《穷汉词》叙一穷汉向皇天诉穷,《快曲》叙华容道上张飞刺死曹操的故事,《增补幸云曲》叙明正德皇帝的故事,《丑俊巴》叙猪八戒在鬼门关调戏潘金莲的故事,《俊夜叉》叙一赌徒在妻子帮助下戒赌自新的故事。还有一种《琴瑟乐》,《蒲松龄集》未收。《琴瑟乐》抄本藏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聊斋文库,叙一位少女怀春及新婚之乐。抄本后有康熙三十四年高念东跋云:“此篇鄙俚处见大雅,琐屑处具精神,真与董解元而神似者……篇中起伏顿挫,呼应关锁,绝似《水浒传》;摹景写情,杂用方言,绝似《》。至其镂心刻骨,秀雅绝伦,则兼《西厢》、《牡丹》之长而能自出机杼,不肯抄袭一笔,食古而化,乃有斯文。”此曲收在蒲松龄纪念馆编著《聊斋佚文辑注》(1986,山东齐鲁书社),改题为《闺艳琴声》。蒲松龄的俚曲杂用山东淄川方言,朴实活泼,鄙俚中见秀雅,是供演唱用的底本,其中的个别曲词在当地流传至今。《聊斋俚曲》通俗鄙俚,《聊斋志异》则深邃典雅,语言形式风格虽不同,但在艺术精神上是互相呼应,一脉相通的。

    蒲松龄的著作,除《聊斋志异》外,其他的作品,包括诗、词、赋、骈文、散文、俚曲、杂文、楹联以及非文学性的杂著,大抵收集在路大荒整理的《蒲松龄集》(1962,中华书局)中。此后又有遗稿相继被发现,辑入蒲松龄纪念馆编著《聊斋佚文辑注》。此外,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藏有蒲松龄多种著作,其中有以上二书未辑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