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笑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课外文言文游沙湖

3.成语中有而这个字的

4.袁枚祭妹文哪些描写表现兄妹手足情深

5.励志诗词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全文赏析

笑字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莞尔一笑是什么短语-莞尔而笑的含义是

希望帮到你嚄.:

有说有笑 〖解释〗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贻笑后人 〖解释〗贻:留下;后人:后世的人。因为荒唐,而让后人耻笑,给后代留下话柄。

眼笑眉飞 〖解释〗形容极度高兴。

笑而不答 〖解释〗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笑不可仰 〖解释〗笑得直不起腰来。

笑傲风月 〖解释〗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释〗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似笑非笑 〖解释〗像笑又不笑。

皮笑肉不笑 〖解释〗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传为笑谈 〖解释〗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付诸一笑 〖解释〗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追欢买笑 追乐。多指狎妓饮酒之类。

追欢卖笑 谓出卖,供人取乐。

载欢载笑 形容尽情地欢笑。

语笑喧哗 大声说笑。

语笑喧呼 见“语笑喧哗”。

一笑一颦 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一笑倾城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一笑了之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一笑了事 见“一笑了之”。

遗笑大方 谓让内行见笑。语本《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笑百媚 形容美人的笑态。

一颦一笑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一嚬一笑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倚门献笑 见“倚门卖笑”。

依门卖笑 以色媚人。旧指生涯。

以宫笑角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言笑自若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言笑自如 见“言笑自若”。

言笑晏晏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言笑不苟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掩口而笑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

谑浪笑傲 形容戏谑笑闹。

笑逐颜开 逐:驱使;颜:脸面。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相视而笑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先笑后号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笑后号”指命运先吉后凶。

先号后笑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号后笑”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

嘻笑怒骂 ①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②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③嘲弄辱骂。

嘻皮笑脸 ①形容嘻嘻哈哈的样子。②形容轻薄嘻笑的样子。③形容谄笑讨好的样子。

五十步笑百步 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

投壶电笑 《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张华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后遂以“投壶电笑”为闪电不雨之典。

千金一笑 犹言千金买笑。

遣愁索笑 消愁求乐。

破涕成笑 见“破涕为笑”。

破愁为笑 犹言转忧为喜。

捧腹大笑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买笑追欢 狎妓,寻欢作乐。

买笑迎欢 见“买笑追欢”。

开眉笑眼 见“开眉展眼”。

烘堂大笑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含笑入地 面带笑容而。犹言而无憾。

谄笑胁肩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不值一笑 〖解释〗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买笑寻欢 狎妓,寻欢作乐。同“买笑追欢”。

轰堂大笑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谈笑自如 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

谈笑有鸿儒 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音容笑貌 指者生前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贻笑大方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语笑喧阗 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

倚门卖笑 旧时形容的生活。

一笑千金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一笑置之 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

哑然失笑 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嫣然一笑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胁肩谄笑 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笑面夜叉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笑容可掬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谑浪笑敖 形容戏谑笑闹。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喜笑颜开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笑比河清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喜眉笑眼 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笑面虎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嬉皮笑脸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嬉笑怒骂 嬉:游戏。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

谈笑风生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啼笑皆非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处境尴尬或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行为。

谈笑自若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谈笑封侯 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

莞尔而笑 形容微笑的样子。

声音笑貌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强颜欢笑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鹊笑鸠舞 喜鹊欢叫,斑鸠飞舞。旧时用作喜庆的祝辞。

拈花微笑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破颜微笑 形容心领神会。

破涕为笑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千金买笑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哭笑不得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见笑大方 指让内行人笑话。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哄堂大笑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付之一笑 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抚掌大笑 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当面输心背面笑 比喻当面显得十分亲热,背后却在捣鬼。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传为笑柄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

嗔拳不打笑面 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拈花一笑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卖笑追欢 指取媚于人的营生

眉语目笑 指以眉目传情

眉欢眼笑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眉飞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

打情卖笑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课外文言文游沙湖

1. 初二文言文翻译《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

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

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

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轻,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2. 游沙湖记 文言文翻译

一、白话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慧过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把手当作嘴巴,你把眼当做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当天,我和庞安常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二、作品原文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又名《游兰溪》,作者当时四十七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知湖州,谏议大夫李定国。御史何大正上奏,诬他作诗文谤刺当朝,因而被下狱,当年十二月出狱,责受黄州团练副使,空挂虚名。当时作者打算在沙湖买田未成,去相田时认识了医生庞安常,因而创作了这篇作品。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百度百科—游沙湖

百度百科—苏轼

3. 游沙湖文言文注释谁有

原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那里查看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轻,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易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这一天,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

注释

(1)相(xiàng)田:看田地的好坏。相:察看 (2)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不止医道高,而且不少医学著作,《安史·方技传》里有他的传 (3)颖悟:聪颖,有悟性 (4)戏:开玩笑 (5)辄:就 (6)异人:奇异的人 (7)甘:甜 (8)萧萧:风雨声 (9)子规:杜鹃鸟 (10)郭:城 (11)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12)兰芽:刚长出的兰花幼芽 (13)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 (14)蕲(qi)水:县名,即今湖北省浠水县。 (15)本文题为"游沙湖",行文重点不在"游",而在"感",这明显有别于一般游记.先写到沙湖"相田",接下来得了病,于是求医,结识了名医庞安常,病愈后二人同游清泉寺,作者写词抒怀.词的下片说明人生也有返老还童,青春能再的可能,不必枉自悲伤,哀叹光阴易逝.这无疑会给身处逆境的人以勇气与信心. (16)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

4.

你好,我的答案如下:

项脊轩志: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游沙湖: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苦斋记:其实不怎么常考,比起前两个,其实项脊轩志考的最多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5. 游沙湖文言文中第一人称代词

予 字

原文如下: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导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6.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小题1:①相:看。

观察 ②书:写 ③辄:就 ④戏:开玩笑。调笑。

逗趣, ⑤少:年轻,年少⑥剧饮:痛饮,豪饮,喝个痛快,喝得痛快 小题2:以下词语都可以:(一个词语即可)开朗诙谐、活泼风趣、乐观自信、从容自信、旷达乐观、超然洒脱 小题1:试题分析:该题中,①③⑥相对简单都是常见释义,而②中“书”用作动词,译为写;④“戏”是“开玩笑、调笑、逗趣”的意思。⑤“少”,译为“年轻,年少”。

点评:对于实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可用代入法,在理顺文章大意的时候就将这道实词题解决。每次遇到带点的实词,就将选项中的实词的含义代入,看是否通顺,这样以来,文章看完了,实词题也就解决了。

小题2:试题分析:“余戏之曰”、“余作歌云”、“剧饮而归”都能体现出苏轼的旷达乐观。点评:该题型可以在文章当中找出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些句子,加以分析整合即可。

7. 屈原投江 的课外文言文阅读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1.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

屈原曾任此职。 2.淈(gu3古):搅混。

3.哺(bu1补):吃。歠(chuo4啜):饮。

醨(li2离):薄酒。 4.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

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5.察察:洁净。 6.汶(men2门)汶:玷辱。

7.鼓枻(yi4义):打桨。 8.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

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按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1 、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

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 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 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 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2)被动句是以见放 全文结构(略) 2 、诵读要旨(标出需要重读的字) (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 3、感受形象 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不渝。 [编辑本段]古文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 *** 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成语中有而这个字的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坐而待弊 坐着等。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坐而待毙 坐着等。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措施。

遵而勿失 谓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

遵而不失 见“遵而勿失”。

总而言之 总的说起来。

自崖而反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自然而然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自郐而下 〖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周而复始 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周而不比 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重足而立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终而复始 〖解释〗不断地循环往复。

中道而废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置之地而后生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置之地而后快 恨不得把人弄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质而不野 〖解释〗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同“质而不俚”。

质而不俚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治丝而棼 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指日而待 见“指日可待”。

直道而行 比喻办事公正。

执而不化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知难而退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知难而进 迎着困难上。

枕善而居 谓守善不移。

折而族之 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择主而事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择善而行 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择邻而居 挑选邻居好的地方居住。

择肥而噬 择:挑选;噬:咬。比喻选择富裕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择地而蹈 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凿坯而遁 见“凿坏以遁”。

凿坏而遁 见“凿坏以遁”。

韫椟而藏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隐退。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解释〗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月晕而风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源源而来 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欲盖而彰 犹欲盖弥彰。

欲得而甘心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鱼烂而亡 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因内部祸乱而自取灭亡。

鱼贯而行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鱼贯而入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鱼贯而出 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尤而效之 谓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

勇而无谋 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颖脱而出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迎刃而理 〖解释〗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应运而生 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应弦而倒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应刃而解 犹言迎刃而解。比喻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饮恨而终 心怀怨恨而。

引领而望 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引而不发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因人而异 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易子而食 子:指儿女。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易子而教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易地而处 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一拥而入 〖解释〗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一望而知 一看就明白。

一往而深 见“一往情深”。

一身而二任 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

一扫而空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

一扫而光 一下子就扫除干净。

一挥而就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挥而成 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褱而论 见“一概而论”。

一閧而散 见“一哄而散”。

一哄而上 同“一哄而起”。

一哄而散 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一哄而起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一呵而就 一口气完成。

一概而论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一而再,再而三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一而光 〖解释〗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一而二,二而一 〖解释〗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一而二,二而三 〖解释〗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一蹴而就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蹴而得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成 见“一蹴而就”。

要而言之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要而论之 〖解释〗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仰而赋诗 仰头歌唱作诗。

扬长而去 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掩口而笑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

掩鼻而过 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释〗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解释〗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循次而进 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谑而不虐 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悬悬而望 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秀而不实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信而有证 真实而有根据。

信而有征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信而好古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信步而行 〖解释〗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笑而不答 〖解释〗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向隅而泣 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向天而唾 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向若而叹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相视而笑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相时而动 相时:看准时机。观察对自己有利的时机而行动。

相机而动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相辅而行 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显而易见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席卷而逃 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席地而坐 泛指在地上坐。

膝行而前 〖解释〗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析骨而炊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毋翼而飞 比喻传播之迅速。

无翼而飞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无为而治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而成 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无胫而走 见“无胫而行”。

无胫而至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无胫而行 胫:小腿。没有腿而能行走。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能迅速传播。

无胫而来 见“无胫而至”。

无疾而终

无功而禄 见“无功受禄”。

无根而固 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无德而称 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谓德高不可言状。

闻风而至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闻风而兴 见“闻风而起”。

闻风而逃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闻风而起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闻风而动 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温润而泽 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

畏影而走 比喻庸人自扰。亦作“畏影恶迹”。

未可同日而语 〖解释〗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望洋而叹 见“望洋而叹”。

望屋而食 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望风而逃 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望风而靡 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

望风而降 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军队毫无士气。

望风而遁 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望而却步 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望尘而拜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妄尘而拜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王顾左右而言他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莞尔而笑 形容微笑的样子。

脱颖而出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脱口而出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推而广之 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投袂而起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投传而去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同日而语 指相提并论。

同日而言 同“同日而论”。

同日而论 犹言相提并论。

同日而道 同“同日而论”。

同盘而食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

同年而校 犹言相提并论。

铤而走险 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挺身而出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挺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腾空而起 〖解释〗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探口而出 犹言脱口而出。

贪而无信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泰极而否 好的到了极点,坏的就来了。

随踵而至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随遇而安 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随寓而安 见“随遇而安”。

随风而靡 〖解释〗靡:倒下。顺风倒下。比喻没有主见。

似是而非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而无怨 怨:怨恨。了也不怨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我说出你那破绽,教你而无怨。”

而无悔 就是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而矣 就罢了.

而后已 已:停止。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而复生 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而不朽 指身虽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说说而已

顺时而动 顺应时势而行动。

顺风而呼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顺非而泽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数米而炊 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树欲息而风不停 〖解释〗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袁枚祭妹文哪些描写表现兄妹手足情深

乾隆丁亥(1)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2),而奠(3)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4),而葬于斯(5),离吾乡(6)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7)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8)?

汝以一念之贞(9),遇人仳离(10),致孤危托落(11),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12);然而累(13)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14)也。予幼从先生授经(15),汝差肩而坐(16),爱听古人节义事(17);一旦长成,遽躬蹈之(18)。呜呼!使汝不识《诗》、《书》(19),或未必艰贞若是(20)。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21);岁寒虫僵,同临其穴(22)。今予殓(23)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24)。予九岁,憩书斋(25),汝梳双髻(26),披单缣(27)来,温《缁衣》一章(28);适先生奓户(29)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30),不觉莞尔(31),连呼“则则”(32),此七月望日(33)事也。汝在九原(34),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35),汝掎裳悲恸(36)。逾(37)三年,予披宫锦(38)还家,汝从东厢扶案(39)出,一家瞠视而笑(40),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41)、函使报信迟早云尔(42)。凡此琐琐(43),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44),思之凄梗(45),如影历历(46),逼取便逝(47)。悔当时不将嫛婗(48)情状,罗缕记存(49);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50),而亦无与为证印(51)者矣。

汝之义绝(52)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53),仗汝扶持;家中文墨(54),眣汝办治(55)。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56)。汝嫂非不婉嫕(57),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58)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59)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60)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61),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62),犹尚殗殜(63),无所娱遣(64);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65)可喜可愕(66)之事,聊资一欢(67)。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68);汝又虑戚吾心(69),阻人走报(70);及至绵惙(71)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72)应曰:“诺。(73)”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74),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75)还家,而汝以辰时(76)气绝;四支(77)犹温,一目未瞑(78),盖犹忍待予也(79)。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80)心中言要汝知闻(81)、共汝筹画(82)也。而今已矣(83)!除吾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可以见汝;而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84)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85)!

汝之诗,吾已付梓(86);汝之女,吾已代嫁(87);汝之生平,吾已作传(88);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89)。先茔(90)在杭,江广河深(91),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92)。其傍,葬汝女阿印(93);其下两冢(94):一为阿爷侍者(95)朱氏,一为阿兄(96)侍者陶氏(97)。羊山旷渺(98),南望原隰(90),西望栖霞(100),风雨晨昏(101),羁魂(102)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103);两女牙牙(104),生汝后,才周睟耳(105)。予虽亲在未敢言老(106),而齿危(107)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108),九族无可继者(109)。汝我葬,我谁埋?汝倘有灵,可能(110)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111)飞扬,朔风野大(112),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1]

(1)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1736—1795)。丁亥——纪年的干支;乾隆丁亥,即公元1767年。

(2)素文——名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生,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卒,得四十岁。上元——旧县名。761(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置。在今南京市。羊山——在南京市东。

(3)奠——祭献。

(4)汝(乳rǔ)——你。浙——浙江省。

(5)斯——此,这里。指羊山。

(6)吾乡——袁枚的枚乡,在浙江钱塘(今杭州市)。

(7)觭(机jī)梦——这里是做梦的意思。觭,得。语出《周礼·春官太卜》:“太卜滨三梦之法,二曰觭梦。”

(8)宁知——怎么知道。归骨所——指葬地。子(椰yē)——语气词,表疑问。

(9)以——因为。一念之贞——一时信念中的贞节观。贞,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一种要求。忠诚地附属于丈夫(包括仅在名义上确定关系而实际上未结婚的丈夫),不管其情况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种信念和行为称之为“贞”。

(10)遇人仳(痞pǐ)离——《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肃欠)矣;条其(肃欠)矣。遇人之不淑矣。”这里化用其语,意指遇到了不好的男人而终被离弃。遇人,是“遇人不淑”的略文。淑,善。仳离,分离。特指妇女被丈夫遗弃。

(11)孤危——孤单困苦。托落——即落拓(唾tuò),失意无聊。

(12)存——注定。这句说:虽然审你命中注定,实际上也是天意支配的结果。

(13)累——连累;使之受罪。

(14)未尝——义同“未始”,这里不作“未曾”解。过——过失。

(15)授经——这里同“受经”,指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封建社会里,儿童时就开始受这种教育。授,古亦同“受”。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

(16)差(雌cī)肩而坐——谓兄妹并肩坐在一起。二人年龄有大小,所以肩膀高低不一。语出《管子·轻重甲》:“管子差肩而问。”

(17)节义事——指封建社会里妇女单方面、无条件地忠于丈夫的事例。

(18)遽(巨jù)——骤然,立即。躬(工gōng)——身体。引早为“亲自”。蹈(岛dǎo)——踏,踩。“实行”。这句说:一到长大成人,你马上亲身实践了它。

(19)使——如果。《诗》、《书》——《诗经》、《尚书》。指前文中先生所授的“经”。

(20)艰贞——困苦而又坚决。若是——如此。

(21)出其间——出现在捉蟋蟀的地方。

(22)虫——指前文中的蟋蟀。僵——指亡。同临其穴(学xué)——一同来到掩埋蟋蟀的土坑边。

(23)殓(炼liàn)——收殓。葬前给尸体穿衣、下棺。

(24)憬然赴目——清醒地来到眼前。憬然,醒悟的样子。

(25)憩(气qì)——休息。书斋(摘xhāi)——书房。

(26)双髻(计jì)挽束在头顶上的两个辫丫。古代女孩子的发式。

(27)单缣(坚jiān)——这里指用缣制成的单层衣衫。缣,双丝织成的细绢。

(28)温——温习。《缁衣》——《诗经·郑风》篇名。缁,黑色。一章——《诗经》中诗凡一段称之为一章。

(29)适——刚好。奓(炸zhà)户——开门。

(30)琅(郎láng)琅然——清脆流畅的样子。形容读书声。

(31)莞(关gāun)尔——微笑貌。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

(32)则则——犹“啧啧”,赞叹声。

(33)望日——阴历每月十五,日月相对,月亮圆满,所以称为“望日”。

(34)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语出《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乎九原。”后泛指墓地。

(35)弱冠(贯guàn)——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了他举行冠礼(正式承认他是个成年人)。弱,名词。冠,动词。后因以“弱冠”表示男子进入成年期的年龄。粤(月yuè)行——到广东去。粤,广东省的简称。袁枚二十一岁时经广东到了广西他叔父袁鸿(字健槃)那里。袁鸿是文档巡抚金鉷(红hóng)的幕客。金鉷器重袁枚的才华,举荐他到北京考博学鸿词科。

(36)掎(己jǐ)——拉住。恸(痛tòng)——痛哭。

(37)逾——越,经过。

(38)披宫锦——指袁枚于1738年(乾隆三年)考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请假南归省亲的事。宫锦,宫廷作坊特制的丝织品。这里指用这种锦制成的宫袍。因唐代李白曾待诏翰林,着宫锦袍,后世遂用以称翰林的朝服。

(39)厢——边屋。案——狭长的桌子。

(40)瞠(撑chēng)视而笑——瞪眼看着笑,形容惊喜激动的情状。

(41)长安——汉、唐旧都,即今西安市。

(42)函使——递送信件的人。唐时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报登科之喜。此指传报录取消息的人,俗称“报子”。云尔——如此如此罢了。

(43)凡此琐琐——所有这些细小琐碎的事。袁枚有诗:“远望蓬门树彩竿,举家相见问平安。同欣阆苑荣归早,尚说长安得信难。壁上泥金经雨淡,窗前梅柳带春寒。娇痴小妹怜兄贵,教把宫袍著与看。”(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可与“凡此琐琐”去者相印证。

(44)填膺(英yīng)——充满胸怀。

(45)凄梗——悲伤凄切,心头像堵塞了一样。

(46)历历——清晰得一一可数的样子。

(47)逼取便逝——真要接近它|把握它,它就消失了。

(48)嫛婗(衣尼yīní)——婴儿。这里引申为儿时。

(49)罗缕(吕lǚ)纪存——排成一条一条,记录下来保存着。罗缕,也作“(尔见)褛”。

(50)可再——可以再有第二次。

(51)印证——指袁枚的母亲章氏。

(52)义绝——断绝情宜。这里指离婚。

(53)阿奶——指袁枚的母亲章氏。

(54)文墨——有关文字方面的事务。

(55)眣——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目矢)”(顺shùn),即用眼色示意。这里作“期望”解。

(56)尝——曾经。明经义——明白儒家经典的含义。谙(安ān)雅故——了解古书古事,知道前言往行的意思。语出《汉书·叙传》:“函雅故,通古今。”谙,熟闻熟知。

(57)这句意思说:你嫂嫂(指袁枚的妻子王氏)不是不好,但是在这方面稍有欠缺。婉嫕(义yì)——温柔和顺。出《晋书·武悼杨皇后传》:“婉嫕有妇德。”

(58)长(掌zhǎng)——年纪大。

(59)身后——后的一应事务。

(60)先予以去——比我先离开人世。

(61)绞宵——整夜。剌探——打听、探望。

(62)小差——病情稍有好转。差(chài),同“瘥”。

(63)殗殜(yè dié)病得不太厉害,但还没有痊愈。

(64)娱遣——消遣。

(65)稗(拜bài)官野史——指私人编定的笔记、小说之类的历史记载,与官方编号的“正史”相对而言。《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据说,西周高有掌管收录街谈巷议的官职,称为稗官,稗是碎米。稗官,取琐碎之义,即小官。

(66)愕(扼è)——惊骇。

(67)聊资——绝代——姑且作为一时的快乐。

(68)吊——凭吊,游览。这句意思说:对于你的病,我因相信了医师所说“不要紧”的话。方才远游扬州。

(69)虑戚吾心——顾虑着怕我心里难过。戚,忧愁。

(70)阴人走报——阻止别人报急讯。走,跑。

(71)绵惙(绰chuò)——病势危险。

(72)强(抢qiǎng)——勉强。

(73)诺(懦nuò)——表示同意的答语,犹言“好”。

(74)诀——诀别。袁枚有哭妹诗:“魂孤通梦速,江阔送终迟。”自注:“得信前一夕,梦与妹如平生欢。”

(75)果——果真。未时——相当下午一至三时。

(76)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77)支——同“肢”。

(78)一目示瞑(名míng)——一只眼睛没有闭紧。

(79)这句说:你还在忍受着亡的痛苦,等我回来见面。盖——发语词,表原因。

(80)几许——多少。

(81)知闻——听取,知道。

(82)共汝筹画——和你一起商量,安排。

(83)已矣——完了。

(84)又卒难明——最终又难以明白。卒,终于。

(85)天乎人乎——有史以来强烈时的呼唤,表示极端悲痛。这句说:然而就这样带着无穷的憾恨而终于完了啊!

(86)付梓(子zǐ)付印。梓,树名。这里指印刷书籍用的雕板。素文的遗稿,附印在袁枚的《小仓山房全集》中,题为《素文女子遗稿》。袁枚为了它写了跋文。

(87)代嫁——指代妹妹作主把外甥女嫁出去。

(88)传(zhuàn)——即《女弟素文传》。

(89)窀穸(zhūn xī)——墓穴。这句说: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筹划措办罢了。

(90)先茔(迎yíng)——祖先的墓地。

(91)江广河深——言地理阻隔,交通不便。

(92)这句说:所以请示母亲,自得她同意而把你安顿在这里,以便于扫墓祭吊。古人乡土观念很重,凡故乡有先茔的,一般都应归葬;不得已而葬在他乡,一般被看作非正式、非永久性的。所以文中既说“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宁汝于斯”,又说“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特地将此事作为一个缺憾而郑重提出,并再三申明原因。下文的“羁魂”,也是着眼于此而言的。

(93)阿印——《女弟素文传》载:“女阿印,病瘖,一切人事器物不能音,而能书。”其哭妹诗说:“有女空生口,无言但点颐。“

(94)冢(肿zhǒng)——坟墓。

(95)阿爷——袁枚的父亲袁滨,曾在各地为幕僚,于袁枚三十三岁时去世。侍者——这里指妾。

(96)阿兄——袁枚自称。

(97)陶氏——作者的妾。亳州人,工棋善绣。

(98)旷渺(秒miǎo)——空旷辽阔。

(99)望——对着。原隰(习xí)——平广的代地。高而平的地叫原,低下而潮湿的地为隰。

(100)栖霞——山名。一名摄山。在南京市东。

(101)风雨——泛指各种气候。晨昏——指一天到晚。

(102)羁(机jī)魂——飘荡在他乡的魂魄。

(103)男——儿子。袁枚于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丧子。他的兄弟曾为此写过两首五言律诗,题为《民兄得了不举》。这就是文所说的“哭侄诗“。袁枚写这篇祭文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再后两年,至六十三岁,其妾钟氏才生了一个儿子,名阿迟。

(104)两女——袁枚的双生女儿。也是钟氏所生。牙牙——小孩学话的声音。这里说两个女儿还很幼小。

(105)周晬(最zuì)——周岁。

(106)亲在未敢言老——封建孝道规定,凡父母长辈在世,子女即使老了也不得说老。否则既不尊敬,又容易使年迈的长辈惊怵于已近亡。出《礼记·坊记》:“父母在,不称老。“袁枚这句话,是婉转地表示自己已经老了。按,袁枚这时六十一岁,母亲还健在。

(107)齿危——牙齿摇摇欲坠。

(108)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袁枚的堂弟袁树,字东芗,号芗亭,小名阿品,由进士任河南正阳县县令。当时也没有子女。据袁枚《先妣行状》所说,阿品有个儿子叫阿通;但那是袁枚写这篇《祭妹文》以后的事。

(109)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身、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这里指血缘关系较近的许多宗属。无可继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按,专指男性。

(110)可能——犹言“能否”。

(111)纸灰——锡箔、纸钱等焚烧后的灰烬。

(112)朔风野大——旷野上,北风显得更大。[1]

乾隆三十二年冬,葬三妹素文在上元的羊山上,并作这篇文章来致祭:

唉!你生在浙江,却葬在此地,远离我们的故乡七百里了;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你因为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幼年时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唉!要是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象这样苦守贞节。

我捉蟋蟀,你紧跟我捋袖伸臂,抢着捕捉;寒冬蟋蟀了,你又同我一起挖穴埋葬它们。今天我收殓你的尸体,给你安葬,而当年的种种情景,却一一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发髻,披了一件细绢单衣进来,共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刚好老师开门进来,听到两个孩子琅琅的读书声,不禁微笑起来,连声“啧啧”称赞。这是七月十五日的事情。你在九泉之下,一定还清楚地记得。我二十岁去广西,你牵住我的衣裳,悲伤痛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衣锦还乡,你从东厢房扶着长桌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相视而笑,记不得当时话是从哪里说起,大概是说了些在京城考进士的经过情况以及报信人来得早、晚等等吧。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只要我一天不,就一天也不能忘却。往事堆积在我的胸中,想起来,心头悲切得像被堵塞似的。它们像影子一样似乎非常清晰,但真要靠近它抓住它,却又不见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这些儿时的情状,一条一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而你已不在人间了,那么即使年光可以倒流回去,儿童时代可以重新来过,也没有人来为它们对照证实的了。

你与高家断绝关系后回到娘家,堂上老母,依仗你照料扶持;家中的文书事务,期待你去办理。我曾经以为妇女中很少明白经书的意义、熟识古代文物典故的人。你嫂嫂并非不够温柔和顺,但在这方面稍有不足。所以自从你回家后,虽然我为你而悲伤,对我自己来说却很高兴。我又比你年长四岁,或许象世间通常那样年长的先,那就可以将身后之事托付给你;却没有想到你比我先离开人世!

前些年我生了病,你整夜都在打听、探望病情,减轻一分就高兴,加重一分就担忧。后来虽然我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半卧半起,感到没有什么好取乐消遣;你来到我的床前,讲一些稗官野史中使人好笑和使人惊奇的故事,给我带来一些欢乐。唉!自今以后,我如果再有病痛,教我从哪里去呼唤你呢?

你的病,我相信医师的话以为不要紧,所以才远游去扬州。你又怕我心中忧虑,不让别人来给我报信。直到病已垂危时,母亲问你:“盼望哥哥回来吗?”,你才勉强答应说:“好。”就在你前一日,我已梦见你来诀别,心知这是不吉祥的,急忙飞舟渡江赶回家。果然,我于未时到家,而你已在辰时停止了呼吸,四肢尚有余温,一只眼睛还未闭紧,大概你还在忍受着临的痛苦等待我回来吧。唉!痛心啊!早知要和你诀别,那我怎么肯离家远游呢?即使出外,也还有多少心里话要让你知道、同你一起商量安排啊!如今完了,除非我,否则就没有相见的日期。可我又不知道哪一天,才可以见到你;而后究竟有知觉还是没有知觉,以及能相见还是不能相见,终究是难以明白的啊!如果如此,那么我将终身抱着这无穷的遗恨,天啊!人啊!竟然这样完了吗!

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了;你的女儿,我已替你嫁了出去;你的生平,我已写了传记;只有你的墓穴,还没有安排好。我家祖先的坟墓在杭州,但是江广河深,势难将你归葬到祖坟,所以请示母亲的意见而把你安葬在这里,以便于祭奠扫墓。在你的墓傍,葬着你的女儿阿印,在下面还有两个坟墓,一个是父亲的侍妾朱氏,一个是我的侍妾陶氏。羊山空旷辽阔,朝南是一片宽广的平地,西望面向着栖霞山;风风雨雨,清晨黄昏,你这个羁留在异乡的精魂有了伴侣,当不致于感到孤独寂寞。可怜的是,我自从戊寅年读了你写的哭侄诗后,至今没有儿子;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我虽因母亲健全而不敢说自己老,但齿牙摇动,头发已秃,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人世间尚能活几天?阿品弟远在河南为官,也没有子女,我家九族之内没有可以传宗接代的人。你有我安葬,我后由谁来埋葬呢?你如果后有灵的话,能不能告诉我?

唉!生前的事既不堪想,后的事又不可知;哭你既听不到你回话,祭你又看不到你来享食。纸钱的灰烬飞扬着,北风在旷野里显得更猛,我回去了,但又连连回过头来看你。唉,真悲痛啊!唉,真悲痛啊![

励志诗词名句: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全文赏析

作者:屈原 年代:战国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对渔夫的理解 在文言文里面,夫通甫是读三声,含义是年老的男子,在现在的研究看来,渔夫已经成为一种隐士的代名词,这种人,应该是知识渊博,但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和不美,所以选择“独善其身”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生命的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