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文“平易浅显”最为真(202045)

2.张放老师质疑了什么?韩寒写《答春绿》是什么意思?

3.中国诗词大会播出时间,什么时候播出,更新时间

4.表示书读的多的成语

5.《朝花夕拾》适合七年级学生读吗?

6.为什么有一句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行文“平易浅显”最为真(202045)

掉书袋的小老师-是褒义还是贬义

近日读江苏一考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愈加汗颜自己的中师学历,“学历限制了我的想象”成了我的口头语,也成了我时不我待读书的动力。

昨天学校一年级新生报名,我看到一大眼睛男孩,指着学校的大石头和鼎让妈妈拍照。我问他为什么要拍这个?他说让爸爸看看美丽的新学校。我夸奖他善于观察,问他会背什么诗。他背诵了《草》。听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着雨中校园里的一树一花,真是感慨白居易的“诗王”称号是名副其实。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就讲过,白居易把写好的诗读给河边洗衣服的老奶奶听。老人家能听懂他就认为可以,老人家听不懂他就会去反复修改。白居易把让没有上过学的老妪听得懂,作为评价自己诗歌优劣的标准,反映出他的诗歌平易浅显、文风朴实、易于理解传播的特点。白居易提倡平易近人,他写诗也是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出发,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大众,特别是语言要浅显。

没有晦涩难懂,没有故作高深,就影响了专业发展与艺术创作成就了吗?非也。“离离原上草”广为传播,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最先背会的几首诗里,就有它;《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生爱情,《琵琶行》写底层歌女,《观刈麦》写农夫,《卖炭翁》揭露当时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这些诗素材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或启人深思,或直抒胸臆,每首诗都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感情,但都好读易懂、通俗明了。

有人说,白居易的诗在日本很受欢迎,主要原因是读得懂、能理解。

金人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评价说,“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可见白居易的影响之大。

就阅读而言,你喜欢读一篇吸引力强、能一口气读完、且能产生共鸣的文章,还是喜欢读不认识字、不理解词、不明白表达什么意思的文章?我想,基于生活需要,我们大都比较认可一读就懂的文章,尤其是在快餐社会,莎士比亚的著作都没有时间查字典认字、查词典理解意思,小文章就更不会这样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最有学问的教授面对普通群体,总会用最浅显的语言讲出最深的道理,深入浅出是睿智的表现。千百年流传的世界名著,大都是大多数人能够读懂理解传播的作品。余光中的《乡愁》,“这头”“那头”“里头”“外头”打动了多少人思乡的心?泰戈尔、冰心的诗,老舍、巴金的文,不是用极简语言表达最深内涵吗?

近几年,用文言文创作的学生越来越多,小学生也有,写旧体诗者众多。我还准备让学生为学校写赋,鼓励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与高中生相比,他们的文章显得稚嫩、浅显很多。然而,我还是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让读到此文的人看得懂意思、明白其思想,能够引发人、教化人,才最为珍贵。

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在后人对“三不朽”的解读中,“立德”系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而“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一个学生的创作观,从学习写作就奠定了。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此类专题,就要考虑写文的目的。比如,升学考试写文,就是运用几年所学,表达思想、情感、精神的认识,对他人起到知识普及、经验借鉴、情感沟通的作用。最基本的一点,不要跟老师“”,“偏、怪、难”的奥数题都被取消了,“拗口、艰涩、晦暗”的文风却有兴起之势(阅卷组长的评语是导引方向),实在是不可取。文与题要照应,以文之深刻来看,题目却像幼儿童话。

2001年,一篇题为《赤兔之》的高考满分作文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南京十三中的蒋昕捷也成为了高考历史上第一个作文拿满分的同学。知乎上很多网友论及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直乎“太难懂了”,相较而言,《赤兔之》还是能读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这名考生的老师、家长,也不知道他学养多深、日常何文。如果将来走专业研究的道路,则可极尽无人区域深究。

无论分数如何,评价如何,与学生长长的一生相比,学会说话、好好说话就是学会写文、好好写文,也就是学会做人、好好做人。

张放老师质疑了什么?韩寒写《答春绿》是什么意思?

一,回顾张老师的质疑:韩寒在博文中对张放老师无情的嘲弄,表示张放很傻地进坑了,根本不知道这首诗是九十年代学生中流行的一首骂人的诗,还在拼命的分析什么诗的文理。但是请注意下面的第一张截图中,黑色的字是张放老师对《三重门》的引文,然后红字是张老师对引文的评论。可见,张老师的评论并不是直接评那首诗写得如何,而是评论了书中的人物在听到诗后发的那翻议论。主人公能对这样一首歪诗发出这样的评论,能“歪诗正解”,能掉出一地的书袋反应了作者的文史知识是很牛的。以下摘录一段文字:(就接在“好诗好意境”后面的)Susan听得眼都不眨,赞不绝口道:“哇,林雨翔,你真厉害!”林雨翔信口把书名文名乱扯一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虚荣心得到满足,野心蓬勃要再发高见,不料罗天诚在一分冷冷地说:“你再念几遍试试。”不出话,罗天诚附着一起笑。沈溪儿起先也不懂,看几遍诗也笑得要断气。林雨翔小心翼翼地默读几遍诗,顿时满脸憋红,原来这诗的谐音是:我蠢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悟出后头皮都麻了,想想刚才引了一大堆东西,又气又梅又羞,只好低着头吃面。 从这段张老师没有引用,但紧接在被引段落后的文字来看,张放老师应该是知道这首诗真正的意思是怎么回事,所以说,张老师应该不会对诗本身去质疑,他质疑的自然是韩寒作为作者能编出一段子“歪评”的能力。相反,韩寒作为作者本人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小说中其实是把这个包袱已经抖开了,已经解释了这首诗的意思了。读到这里,我突然脊背一凉。我产生如下的假设:

中国诗词大会播出时间,什么时候播出,更新时间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以上是《中国诗词大会》里出现过的诗词,原谅我今天也这般诗意,回答问题之前还特意“”。本是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按理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淬炼我们的思想,可惜当下我们行色匆匆,忽略了这些文化基因的积淀与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已播出四季,第一季节目于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在央视1套每周五晚20:00播出,于2016年4月15日完结;第二季于2017年1月29日在央视1套20:00首播,于2017年2月7日完结;第三季于2018年3月2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于2018年3月31日完结;第四季于2019年2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19年2月14日完结。

基本上是在过年期间播出,正好全家人坐在一起吟诗作对吃零食,好不快意。印象最深的是第3季第六场,主持人董卿当时说,年近半百的孟郊,得了功名后写下了千古名篇《游子吟》,“我相信直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记忆里,都会有这样的场景。我们穿着母亲准备的衣物,我们带着母亲收拾的行李,挥手与她告别。而当有一天,我们终于越飞越高,是否还会记得,老母亲最期盼的眼睛。”

恰好那天是我春假后返城,我妈拄着拐杖出门送我,然后后视镜里的她与我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我开着车拐弯后停下来,真是“矫情”地大哭。老妈脑出血后右上肢偏瘫,至今还不会说话,意识也时好时坏,但是她始终记得我,过年时看我码字读书,她就静静坐在一旁看着我,还递大白兔奶糖给我吃,也许在她记忆中,我还是那个嘴馋的小孩子吧。

内心事不忍多讲,人人都有“不容易”。但特别记得那一季那一期《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感同身受的诗词体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回顾四季以来的让人印象深刻的选手

1、第一季的彭超,无臂少年,川大法学院学生,彭超在节目中过五关斩六将,连续答对10道诗词题目,战胜了另外4名攻擂选手,成为《中国诗词大会》首擂。

2、第二季的武亦姝,16岁天才少女早已刷屏朋友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可谓是“颜值与才华齐飞”。

3、第三季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也是一位刷屏朋友圈的冠军,我印象最深的是董卿当时点评他:“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我觉得你所有在日晒雨淋,在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4、第二季、第三季的双亚军彭敏,万能文艺小青年,真的很喜欢他,而且这小伙子出版了一本励志鸡汤散文集《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

?5、第四季冠军陈更,北大博士生,她是四季老将,从第一季一直战斗到第四季,终于捧起了总冠军奖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喜欢诗词大会上的两位点评老师

1、康震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是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一长串的头衔,看康震老师不但能随口吟诗,而且能随手作画,有时想来如果能够有生之年做康震老师的学生,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当然仅仅是我的青天白日梦。

2、蒙曼老师,尽管不是林志玲般的大美女,但是绝对因为有才华而有气质,蒙曼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五代史及中国古代女性史,创下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纪录。其实我喜欢蒙曼老师的一点,是作为公知型人物,完全没有负面新闻出来,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当然,诗词大会上王立群、郦波老师也是“大家”,甚至主持人董卿也是让人佩服的“集大成者”,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最后,还是忍不住要添上董卿曾在采访中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要做好主持人,就是准备准备再准备。”对于看电视的我们而言,做任何事也一样,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想要走稳走远,也要准备准备再准备

以上。

表示书读的多的成语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博览古今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绩学之士 学者,学问渊博的人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沉博绝丽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殚见洽闻 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金声玉振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通今博古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学究天人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以莛叩钟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直谅多闻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智周万物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谈笑有鸿儒 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才大如海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沈博绝丽 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多闻阙疑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宏儒硕学 指学问渊博的人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铄懿渊积 谓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通儒达士 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通文达艺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文宗学府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研经铸史 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有脚书厨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汪洋浩博 〖解释〗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朝花夕拾》适合七年级学生读吗?

《朝花夕拾》到底适不适合七年级的学生阅读?七年级的学生喜欢不喜欢《朝花夕拾》?

我是站到反对派一边的。最近读了李楠老师的浅、清、活——《朝花夕拾导读设计》后,也有一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没打算非议中学生流行读物,最近他们喜欢读的恐怖鬼故事,仅看封面你就会吓一大跳——灰色的画面上,血淋淋的头像。我不知道这些书会不会成为将来的《聊斋志异》,我只是询问了他们读书后的感受,“好玩、刺激”是他们使用频繁的评价词语。有什么收获呢?他们摇摇头。

李老师的意思我们不用非议学生阅读书目,就更不能干预了,因为黑格尔老人说了“存在即真理”。

我不大懂得这句话的含义,总觉得这句话,多多少少有些绝对。上网一搜,大多译作“存在即合理”。“合理”和“真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也差之千里。况且,不能因为黑格尔是哲学家,我们就照单全收他的名言,如果这句话真是真理的话,那衍太太让“我”偷大人的钱,造谣“我”已然偷了大人的钱,给一个孩子看春宫图,是不是也合理?是不是封建专制社会存在了几千年,也合理?被推翻了,又是合理?而且,这句话拿出来说,如果用来证明很多中学生认为专家们推荐很多名著都是“无聊”、“没意思”的书,是不是也很合理?

温儒敏先生说的好:“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语文生活”,“我们要对他们的语文生活给予适当的尊重和关照”更是真理。于是我在七八九年级各选了一个班级进行选样调查。九年级50名学生中,50名学生都说自己看得稀里糊涂的,除了知道他的童年经历,也就是选入初中课本的几篇文章,其他的不知道鲁迅先生要说什么。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说他能看懂《猫狗鼠》,他认为《猫.狗.鼠》是童话,告诉了我们猫狗为什么结仇。八年级一个班52名学生大多是囫囵吞枣读完的,而且记住全部内容的,没有一个,所有的同学都说自己不懂读不懂先生晦涩的语言。七年级的学生更是苦不堪言,他们正在阅读这本书,他们甚至质疑,这部书里有太多的病句。我随机问了几个语文老师,他们也都人认为:鲁迅先生的铮铮铁骨,无愧于民族魂这一称号,但是,《朝花夕拾》却真的不适合七年级的孩子读。

? 但既然我们并不尊重学生的选择,硬要塞给他们我们部分专家看起来都深奥难懂的文章,这就难怪学生说“三怕周树人”了。

? 温儒敏先生说要“适当”尊重,所以我们也不能无原则地尊重学生的喜好,我倒觉得我们得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审视他们喜欢的东西,作为阅读材料合适与否?也不能因为“尊重”就听之任之,就一定要认同他们喜欢的。比如说他们喜欢打游戏、喜欢看有趣又有料的《蜡笔小新》,甚至沉迷于不堪入目的**动态漫画,甚至是*秽视频,难道我们都要以一句“存在即合理”,不进行任何干预和指导吗?

我们一定要予以指导。

回过头来说《朝花夕拾》适不适合七年级的学生阅读,我很同意深圳唐建新先生的建议:不适合。我同意唐先生的理由:鲁迅先生的作品语言“晦涩难懂”,《猫.狗.鼠》这篇文章诚如唐先生分析的,简直就是辟头一难,我们老师尚要借助资料才能明白先生一二,何况是七年级的孩子呢?

李楠老师坚持这部书适合七年级的孩子阅读,他设计了导入,他认为讲清时代背景,就能激发同学们的朗读兴趣:这段时间是鲁迅和许广平的热恋新婚期。难道李老师认为用鲁迅先生的爱情(要知道鲁迅先生可是师生恋)就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吗?李老师继续介绍到:他的有些作品是在“三一八”惨案后,对陈西滢等人的辛辣嘲讽,其他的则因为爱情,充满了温情的回忆。我想说的是:“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鲁迅先生更多的是抨击讨伐政府制造惨案,表现他强烈的愤慨。其次再辛辣讽刺那些御用文人们为政府摇旗呐喊:学生只管读书,搞得社会是不对的。这里的情感是辛辣的嘲讽,并不是温情的批判。

应该说,教育的真理应该“教学要基于学情”,打个比方说,你拿来核桃,对婴儿说:吃吧,这个东西好,可以补大脑!东西是好的,不假,但是,要看他能不能接受?李老师说用三个字就可以解决这本难懂的书:“浅、清、活”,我认为没有那么简单。

“浅”。唐先生说:鲁迅先生冗长的引用,琐屑的夹注式的表达方式,古文外文的引用,以及似的率性用字,都给刚从六年级升上来的七年级学生茫然,乃至产生惧怕之感,读完全书的人很少,即使读完了,记得的还是书上的几篇,当然,《猫.狗.鼠》是记得的,但是认为它是一篇童话。也就是误解了先生的意思。鲁迅先生深邃的思想不容我们浅解读,否则会让鲁迅先生暴跳如雷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你看不到他舞剑的意图,却赞叹到:项庄,你的剑术好精彩哦!不是肤浅是什么?要么不读,等领悟能力,阅历都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去读,也比我们现在读得支离破碎的好!

? 第二个字:清。清晰,线索清晰。李老师说全书是按照从童心的世界到青年时代的人生抉择,再到怀念师友编排的。这种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于是分析就不够准确。

? 第三个字:活。我不大赞同李老师对字词解释的补充,当然,这可以看出李老师深厚的古文功底,但是,还是要看学情。他懂得一个“粤”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思呢?多年来,寿镜吾老先生投入朗读的“铁如意……”那微笑的样子,那头拗过来,拗过去的样子已然成为一个经典,让我们知道读书原来是可以那样忘情的,知道了那个指挥倜傥的李克用原来还有一件无法弥补的大错,对理解寿镜吾老先生有什么帮助呢?偏离了主题,我想学生也不会因为这个“活”的处理,爱上《朝花夕拾》的。

我们给孩子们推荐作品的理由是他们能从作品中获得精神的食粮,让他们汲取到成长的力量。这几年,我一直给我的学生推荐马来西亚作家许友彬的系列温情悬疑小说《十月》、《七天》、《青色的围墙》等,这些书都能在某一方面给学生以教益。他们也都喜欢读,也都有所收获。

当然,我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文章反感。相反,我特别尊崇先生,很多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先生的话,想起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想起他冷峻的目光下,一颗火热的心,想起他关于儿童教育的理念,想起他关于黑屋子的思考,想起他那句“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名言,这些人物形象,这些至理名言,都深深铭记于心,不能忘怀。我只不过是觉得他的有些文章,不适合七年级的学生。有些文章,当然没问题,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风筝》,但未必,由此就一定要读完他的《朝花夕拾》。

我们选择名著,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根据他们已有的文化水平,能让他们积累怎样的知识,提高怎样的文化素养?能够让他们走进文本,接受信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精神层面得到提升,但未必一定要选择晦涩难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为什么有一句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耳熟,但是往往不能详。譬如,赵括输掉长平之战,葬送赵兵四十万,马谡失街亭,断送蜀国战略先手,都是书生误国的著名案例。但是,书生究竟是什么性格坏了事?是什么决策误了国?人们常以一句“因为纸上谈兵嘛”,轻轻带过,糊涂一笔帐,不能详也。

纸上谈兵,虽四字,含义却深刻。书生在古代,不是举人便是进士,在现代,不是专本便是硕博,都受过高等教育,不少还啃过“洋面包”,说话做事,喜欢讲道理,有根据,不像大老粗李逵牛皋之辈,一出场就“哇呀呀”,一言不合,挥手就打。

但问题是,有逻辑讲道理的书生,不知为何,总是容易折戟沉沙,大腿肌肉习惯性挫伤。想当年,韩信替刘邦卖命,攻赵地。有人劝守城的知识分子成安君坚壁清野,袭击韩信粮道。成安君则背了一句兵法:“孙子曰,十则围之,倍则战”,自诩兵多将广,准备阵地战。确实,孙子说过,军队多于敌军十倍,就可包围作战,多一倍,就可放胆一战。但是,孙子也说过“兵以诈立”。成安君为何只取这条理论,不取另一条呢?这问题估计成安君没时间思考,因为身为“儒者”的他,很快被街头小混混韩信砍了脑袋。

同样的例子是马谡。《三国演义》写守街亭那一段,简直是马谡的一次兵法背诵秀。当时,副将王平一看街亭地势,说此地险绝,应该当道屯兵。马谡说差矣,然后背兵法一句:“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决定屯兵山顶。王平说山顶是地,马谡说差矣,又背兵法一句:“置之地而后生也”,说地有什么不好,身处地,士兵打仗,能够以一挡百。于是,马谡守在山上,断水绝粮,自取灭亡。街亭一失,不仅战役全败,蜀汉从此失去战略先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眼泪未必全是为马谡挥的,也含有“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自己泪满襟”的意味。

决策依靠“”,是书生误事的核心。但是,书本上的理论很多,具体决策时,为什么掉这个书袋而不是那个?这是千百年来困扰书生的大难题。同样一件事,是勇敢还是鲁莽?是精细还是琐碎?是视野宏观还是大而无当?是脚踏实地还是鼠目寸光?天下的道理往往可以正反两头说,绍兴师爷一杆纤笔可以救人灭人,老师看到学生趴在书上睡觉,可以表扬刻苦亦可骂其偷懒。文本是吊诡的。

但是,书生却最易沉迷在这种吊诡之中,他们注重逻辑的自洽完美,在脑子里转上几圈后,便会越想越有道理,便会忘记了现实的坑坑洼洼。譬如晚清名人李元度,曾国藩麾下文人幕僚,机缘凑巧,投笔从戎,但常纸上谈兵,屡遭败绩。某日,岳阳文人吴士迈,根据二十四史编了《治军蓝本》一书,书呆子李元度一看,啧啧称奇,推荐给曾国藩。曾国藩哭笑不得,回信给李元度,说这个吴士迈,还是从“点名、看操、查墙子”这些事情做起吧!曾国藩为何不屑,知军务之艰难繁琐也,李元度为何热爱,因其文本美丽逻辑自洽也!

同是读书人,曾国藩常常以此自省为戒,谓之为“好大言也”。好大言,是因为缺乏历练,自以为是,没吃过苦头,无知者无畏。而真正的高手,都是在摔打中成长的。譬如晚清几个中兴大臣,曾国藩初出茅庐时屡吃败仗,数次自杀不得,左宗棠还未入仕途,差点被倾轧致,李鸿章出道时,力挺朝廷同僚的重重压力,才未崩溃。历练多了,才知文本美丽,却未必可爱,逻辑自洽,却未必真实。

想当年,纸上谈兵,赵括可以把自己的老爹、赵国的名将赵奢驳得体无完肤,但是赵奢却说:“兵,地也,而括易言之。”打仗,是你我活的事情,赵括却轻飘飘随口说来,不知深浅!老头子预言:赵国若用我儿子,我儿子一准坏事。果然,赵奢后,他儿子带领四十万赵兵,浩浩荡荡去送,被秦将白起埋了个精光,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史学家后来表扬书呆子赵括,说他其实为中国的统一贡献了关键力量。

过于热爱文本,沉迷辨析句读,热衷审定文义,人的精华气血都被文本吸走,丧失了原始力量。所谓书生办事,就是瞪着一双眼睛,比妹妹的还大,却纠缠于细枝末节,不能客观看全局,过于精细纤弱,缺失了粗糙的力量。所以,书生好辩论,喜欢在文字上取胜,并从心底里相信,真理是越辨越明的,如赵括,如马谡。其实,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如果光收集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而忽视不利的论据,也许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

清朝思想家颜元说:“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他的学生李说:“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宋明之亡以此。”这世界的运转基础,其实是酱米油盐醋,而不是琴棋书画诗。书生如果不懂,便会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