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反其道而行之循其善而作为出自哪里
1.答司马谏议书全文翻译是什么?
2.《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1行法循道法天则地
3.《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4.《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5.魏延是怎么的
答司马谏议书全文翻译是什么?
答司马谏议书全文翻译如下:
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大概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就没人会去阻拦他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陛下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作品简介与赏析《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1行法循道法天则地
《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1行法循道法天则地
题文诗:
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流四国,以观有无,
恒善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
奖善罚恶,黑白分明.地得则善,天刑则恶,
人视镜鉴,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也已,
布制建极,正民以则,力黑归曰:天地已成,
而民之生,逆顺无纪,德虐无常,静作无时,
先后无名.今吾欲得,逆顺之纪,善恶之则,
正名定分,以立静一,为天下正,静作以时,
因而勒之,为之若何.黄帝答曰:羣羣沌沌,
窈窈冥冥,浑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
阴阳未定,未有以名.始判为两,分为阴阳,
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扬善惩恶,
因以为常,明者为法,惟道是行.行法循道,
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
牝牡若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
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养之,恃地气发,
乃萌者萌,而滋者滋,天因成之.弗因不成,
弗养不生.夫民之生,规规矩矩,生食与继,
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
原文
(黄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留(流)四国,以观(有)无恒善之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地之所德则善,天之所刑则亚(恶)人则视竞(兢)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已布制建极, 而正之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顺无纪,德疟(虐)无刑(常),静作无时,先后无名。今吾欲得逆顺之纪,名分之定以为天下正,静作之时,因而勒之,为之若何。
黄帝曰羣羣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虐之刑因以为常,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刑(形)。下会于地,上会于天。得天之微,时若(若时)者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寺(恃)地气之发也,乃梦(萌)者梦(萌)而兹(滋)者兹(滋),天因而成之。弗因则不成,(弗)养则不生。夫民生也规规生食与继。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
译文1
黄帝委派大臣力黑微服出访,巡视各国,考察人们品德上有否不合规范的地方,并为之制定准则。力黑仔细考察各种事物现象,发现丑恶的品行便加以惩罚,发现善良的品行便加以褒奖。凡属天道所养护的便善待之,属天道所诛伐的则唾弃之。对于人们所显示出的取舍好恶则用以作为借鉴参照。人们冬闲时需要静息则听其自便,农忙时需要劳作便任其自为。当力黑已建立并颁布了各项规章制度要以此顺正民情时,便对黄帝说:大自然已经形成,人类也随之诞生,但此时 是非善恶尚无区分的标准,奖赏惩罚也因之没有定则,闲息忙作尚缺乏规律性,贵贱尊卑还没有确定的名分。现在我想使这些都变得恰当得体,使是非善恶能有分界,使奖赏惩罚能有准度,闲息忙作能有规律,贵贱尊卑有确定的名分,使之成为矫正天下的范式,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做怎么样呢?
? 黄帝说:天地未生之前,先天一气,看去混混沌沌,窈窈冥冥,浑聚昏暗,如一谷仓。此时阴气阳气未分,无所谓明暗昼夜。阴气阳气聚散未定,所以一切都无法称名。现在天地既分,阴阳有别,离析而为春、夏、秋、冬四季,刚柔的相互更迭推衍便有了万物的生成,因此奖惩赏罚须兼行并举,并要将其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而奖惩赏罚的施行,要取法自然规律,二者须相互配合。顺行取法自然规律,遵循天道,这便是阴阳的全部道理。阴阳聚合,刚柔相济;刚柔的相辅相成,阴阳的融会贯通,便成就了万物。轻清的阳气向下与重浊的阴气合会于地而生就了五谷草木,重浊的阴气向上与轻清的阳气会合于天而生成了日月星辰。因为得到了天气的精微,于是该合时序的便合时序,该孳长的便孳长了,万事因此得到了上天的成就。不因循天道万事便不会成功,没有地道的养护万物便不会生长。人类刚一降生,便本能地懂得饮食生育的道理。不婚娶交配人类便得不到繁衍,这样也就谈不上持守地道;无饮食来源人便不重养育,这样也就谈不上持守天道。
注释1
? “黄帝令力黑行伏匿,周留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同“浸”义通“潜”。对人的行为而言,“浸行”就是“潜行”,不声张不作势,悄悄地行动。《论语·颜渊》:“浸润之潜。”《诗·小雅·白华》:“浸彼稻田。”“伏”:本义趴下身子。此处义隐蔽隐藏,不造势,减小目标。不能像县太爷出巡,警车开道,前呼后拥,招摇过市。《释名》:“伏,覆也。”《广雅》:“伏,藏也。”《国语·晋语》:“物莫伏於蛊。”《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匿”:此处义隐藏,躲避,不直接现身。《说文》:“匿,亡也。”《广雅》:“匿,藏也。”《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而知匿其昵。”“留”:义有停止,缓慢,流动和治理多重意思。《说文》:“留,止也。”《国语·吴语》:“一日惕,一日留。”《庄子·天地》:“留动而生物。”《国语·楚语》:“举国留之。”还有长久义。《尔雅》:“留,久也。”《礼记·儒行》:“悉数之乃留。”“无恒”:此处义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不规矩的事件。“善”:此处义完善,改善。此节义即:黄帝安排派遣力黑作为特命全权大臣,暗访巡察四方邦国,要不声张不作秀,不侵扰百姓,不打草惊蛇。普遍周密,依实行事,行止自便。以达观察发现不正常的现象,不规矩的行为。以便改善完善相关法规准。
“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地之所德则善,天之所则亚”:“视象”:此处义就是,观察发现现实的景象情状。“德”:此处义通“得”,就是从地上有收入;又可以看作是地对人的恩德。这自然是好事和好现象,还是各邦国做得好。“亚”:熊春锦本音e。古通“恶”故音e。今音ya。此处义为不“善”的,次等的。因为既然为“自然”即“天”的惩罚,当然是不善的。又比起“地之所德”者,自然是次等的。《说文》:“亚,丑也。”《尔雅》:“亚,次也。”《礼记·士虞礼》:“龟亚之。”《左传·文公六年》:“为亚卿焉。”《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南向坐。”此节义为:力黑很客观地看待各种现象,实事求是的评估评判,是黑的就说黑,是白的就说白。凡是土地丰收,人民享受了土地的恩德而有得益,那地方就管理得好,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就好。凡是人为的受到自然即“天”的惩罚的地方,就差,就是次等而需要改革即“善之法则”的了。
“人则视兢,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已布制建极,而正之”:“人”:这里三个人字,第一个当是指个人,某个人,后两个指普遍的人,大家。“兢”:熊春锦本此字为上“主”下“兄”,字库没有。在金文中正是“兢”的半边,且从“兢”。此处义敬业有上进心,谨慎有戒惧心,而又努力工作。《说文》:“竸也,从二兄,从丰声,读若矜。一曰兢,敬也。”《尔雅》:“兢兢,戒也。”《玉篇》:“戒慎也。”《正韵》:“不自然貌。”《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蹇不崩。”“布”:金文形,上如手持梭,下为巾。本义织布,此处义为铺开,安排,布置。《说文》:“布,织也。”《广雅》:“布,班也。布,施也。”《国语·晋语》:“布币行礼。”《左传·昭公十六年》:“敢私布之。”《韩非子·难三》:“法者···设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极”:此处义为顶点,极限;限度,如今之所谓底线。《孟子·梁惠王上》:“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诗·周颂·思文》:“莫匪尔极。”《史记·货殖列传》:“至治之极。”此节义即对于某个人,就看他对所从事的事有无敬畏戒慎之心,是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否只有在大家都无事休息时才会休息,只要别人一开始工作,他就立即工作。关于以上这些,力黑都做了安排布置,制定了规则,定出最高标准,划出了底线。
“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顺无纪,德疟无(常),静作无时,先后无命名”:“天地”:此处义指天下地上就是社会、民间。“成”:此处义仍如前篇,义为调停平息而有了平静的秩序。“民生”:此处义为人民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疟”:本义疟疾,一种或冷或热,寒热往来的时疾,现在已普遍被控制少有发病。此处义像疟疾一样的不正常,形不成习性。“无时”:此处义为没有时间观念和限制。此节义为:力黑回来汇报说:天地之间的人事已经摆平,一时相安无事,但是黎民百姓在生产生活中的违法乱纪,和遵纪守法,还没有更明确的纪律制度,人的德性品行如像疟疾一样时冷时热不正常,还没有一定的刑罚惩处。对无事静息和适时劳作没有时间观念和作息制度。对工作中的先进和落后没有指定的利益奖惩。
“今吾欲得逆顺之纪,无无象,以立静一,以为天下正。静作之时。因而勒之,为之若何”:“无象”:本义没有具体形象,形迹。此处义没有公之於众的明确的法律文本依据。“象”即所谓的“象魏”,宫廷门外的阙门,当时政府颁布的法令一般都是悬挂在上面向民众公布,因此又引申为成文的法令法律。“无无象”就是消除“无象”的现象。《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庄子·小匡》:“设象以为民纪,设券以相应。”“静一”:此处义为专一不变的,不是随意的甚或朝令夕改的。《庄子·刻意》:“纯粹不杂,静一而不变。”“勒”:本义为马的有嚼子的笼头。此处义为刻划如“勒石”即刻之石头上一样有文本,再是约束,控制治理。《说文》:“马头络衔也。”《楚辞·九章·思人》:“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之。”《礼记·月令》:“孟冬,命工师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此节义为:现在我想得到关于违法乱纪和遵纪守法的相关法纪,消除以前没有明确文本依据的,可以任性的自由裁量的现象,以达专一而不可擅变。这样作为治理天下的准确正确的保证,使作息都能依四时,适季节。因此刻文以为约束依据。这样做怎么样呢。
“黄帝曰:羣羣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羣羣”:此处指像群羊一样混杂团在一起。“沌沌”:此处义为像翻滚的浑水一样分不清层次。“窈窈冥冥”:此处义为昏暗迷茫,说不清道不明。《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淮南子·精神训》:“惟像无形,窈窈冥冥。”《素问·徵四失论》:“窈窈冥冥,孰知其道。”“囷”:本义为圆形谷仓,此处义像统统装进谷仓一样混在一起。《说文》:“囷,廪之圆者。”《礼记·月令》:“修囷仓。”《韩非子·初见秦》:“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阴阳”:此处义不是指“明三定二”中说的五行阴阳,指不分彼此,不明缓急,不辨短长的混杂在一起,不能条分缕析。此节义即黄帝回答说:像群羊一样合在一起,像浑水一样搅在一块,昏暗迷茫,说不清道不明的都统统装在一个谷仓里一样,不明不暗,不分彼此,不分轻重缓急,难辨阴阳正反。
“阴阳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此节义是:在以前连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也就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概念都还没有确定,我就还没有依据给他定出明确的名分。现在好了,开始给他一分为二,分成阴和阳,对和错,好和坏
? “离为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疟之行畜未系,因以为常,亓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离”:甲骨文形似一只鸟在巢上展翅,像要飞起的样子。有分离分开义,此处义指将如阴阳的对错好坏明确地一分为二,凡事有了对立统一的两方面,两种可能。《玉篇》:“两也。”《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可守也。”《礼记·曲礼》:“离坐离立”《注》:“离,两也。两相丽谓之离。”《公羊传·桓公五年》:“离不言会。”“畜”:本义牲畜,此处义蓄养,蓄积,就是说长期养成集累的习惯。《说文》:“虚,田畜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家养谓之畜,野生谓之兽。”《荀子·天论》:“畜积收藏于秋冬。”《韩非子·五蠹》:“既畜王资而成故国之畔。”“系”:今简体已是“系”“系”“系”的合一,在古代,有区别又常被混用。此处义约束,羁绊。《说文》:“系,约束也。”“系,系束也。”“系,系也。”《荀子·劝学》:“系之苇召。”《国语·越语》:“系妻孥。”《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微道”:本义为隐蔽的小道,此处义为不公开不通行的做法,道理。此节义为:把事物一分为二地分析处置的时候,相互统一而又对立的强弱双方,就能相互平衡,这样多种物色选择就得以产生,而那德性像疟疾一样冷热不定的德行,是在没有约束羁绊的情况下养成又集累的,因而形成不良习性。有些明白的人虽然说是为法依法,却像走隐蔽小路一样习以为行。微通惟。
“行法循道,是为牝牡,牝牡相求,会刚与柔。柔刚相成,牝牡若”:“循道”:此处义为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路径。“牝牡”:本义指禽兽的雌雄性即公母,又是古天文学的概念。此处指事物的强弱,胜负等相对的物性。《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史记·龟策列传》:“禽兽有牝牡,置之山原。”《史记·天官书》:“金在南曰牝牡。”《晋书·天文志》:“太白在南,岁星在北,名曰牝牡,年谷大熟。”此节义为:行事的做法与遵循法则路径,就是一对像禽兽的公母一样的关系,公与母相互恋求,虽有刚柔强弱之分却能相合,即可相互调停平衡。使得牝牡相互之间就像刑罚一样,相互制约
? “下会於地,上会於天。得天之微,时若时而恒者恒,地因而养之”:“会”:此处义相合,符合,一致。“微”:此处义精微,精妙。指天地自然运行的必然规律和路径。《广韵》:“微,妙也。”《礼记·礼运》:“德产之致也精微。”《荀子·议兵》:“诸侯有能,微妙以节。”《礼记·儒行》:“其过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时”:此处义如春夏秋冬的每个时节。“恒”:此处义指恒常永久的运行规律,更替路径。“之”:此处指代地所养育的各种东西。此节义为:这样上与天相符合,下与地相一致。契合自然运行的精妙的规律路径,也就是像春夏秋冬的每个时节一样,都符合各自的特点特征,而恒常的不可逆转的更替规律,也永恒地运行。即时节像时节,规律是规律。大地才能因应而养育地上的一切.
“寺地气之发也,乃梦者梦而兹者兹,天因而成之”:“寺”:本义古指官署,即衙门,官员办公的地方。又指近身的小臣。此处义指像小臣那样被动地听任,等候。《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周礼·天官·冢宰》:“寺人,掌王之内人。”《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大雅·瞻仰》:“匪教匪诲,时维妇寺。”“地气”:天有天气,天气指风雨晦明,地气当指生长化育,即地的自然功能。《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礼记·月令》:“以达秋气。”《礼记·乐记》:“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梦”:此处指人的做梦。“兹”:此处义指草席,睡觉时身下的垫子。义为与人的做梦是两不相干的东西。《尔雅》:“蓐谓之兹。”《公羊传·桓公十六年》:“属负兹舍不即罪尔。”《注》:“诸侯有疾称负兹”《史记·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此节义为:像官宦身边小臣只知被动行令那样,等候土地的生长化育自然功能的发挥,就是像做梦的做梦,草席是草席那样,两不相干了。天道自然也就是因此才须调停摆平他。
? “弗因则不成,弗养则不生。夫民之生也,规规生食与继”:“因”:此处就是指上面所说的地对“时若时而恒者恒”,也就是时节像时节,规律是规律的依顺凭借;以及天对“梦者梦而兹者兹”,也就是一事是一事,严格区分的法则的依顺凭借。“规规”:“规”本指规矩法度,“规规”就是指拘谨严格的样子。《说文》:“规,有法度也。”《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不亦小弗。”此节义为:不依顺凭借梦归梦席归席的并行不悖的自然规律,就不可能调停摆平。没有这样的自然规律的养育就不会有众多东西的生出。而黎民百姓的生活与生存,就要规规矩矩谨慎地,依凭自然规律生产吃的食物,和使其可持续不断绝。
? “不会不继,无与守地;不食不人,无与守天”:此节义为:但是,不融合会聚自然规律的方方面面,就不可能保证地的产出持续不断绝,也就没有可以凭借以守住地的养育万物的功能;没有吃的也就是不吃就不会有人生存,也就没有或说无所谓可遵守天的自然规律的问题了
《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原文出自于战国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白话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作品有《道德经》。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子之 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 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 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 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子曰:“自行 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 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 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 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 暴虎(5) 冯河(6), 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 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问 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 暴虎冯河, 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如归,但 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 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所 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 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 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 孔子:“伯夷、 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 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原文 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 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叶公问 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 子路问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原文 子钓而 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 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 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 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 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子曰:“文,莫吾 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原文 子疾病, 子路 请祷。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 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孔子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 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 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 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
《论语》成书于 春秋战国之际,是 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 论语》(20篇)、《齐 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 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 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 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作者简介
《 论语》是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 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通行本《 论语》共二十篇
魏延是怎么的
汉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在我国古代政治家中确实是一位佼佼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对于诸葛亮其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可惜由于历史的局限,或者由于“为贤者讳”之类的思想所囿,抑或由于敬仰之情,不愿言其瑕者甚多,尤其是在他对待和使用蜀国大将魏延问题上更是讳莫如深。《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在汉末军阀割剧、群雄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刘备是很有抱负和胆识的,他深知人才之难得,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做自己的得力助手。当时刘备已是47岁的皇室将军,而诸葛亮则是27岁的书生,而就是这位“乡下知青”在见面时竟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的战略决策。在短短三百字的《隆中对》里分析和预测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并从政治、军事、内政、外交诸方面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以说它是蜀汉开国的奠基石,无愧于千古奇策的赞誉。这个战略决策的执行开创了刘备事业的新局面,问题是诸葛亮没能根据后来的形势变幻发展及时修正其中已经过时的一些计划和设想。
《隆中对》提出:据有荆、益之后再逐鹿中原,“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指刘备 勇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这就是说,在占有荆州之后,应一路兵向宛、洛,一路兵出秦川,以钳形之势向曹操军事集团进攻。看来,这个方案在孔明出山之前提出似乎无可厚非,问题是后来秦川与宛、洛在政治、经济地位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荆州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如果只凭益州兵马出秦川进击曹魏,走当年刘邦“暗渡陈仓”的老路,是很难取胜的。再则,在“赤壁之战”12年后吴蜀联盟已经严重破裂,镇守荆州的关羽刚愎自用,违背联吴抗曹的外交国策;对荆州极为敏感和重视的孙吴联合曹操以“讨关羽自效”,派吕蒙、陆逊抄关羽后路,“白衣渡江”袭取江陵、公安;曹操由洛阳进驻宛城,并令徐晃率大军增援被困襄阳的曹仁,同孙权南北呼应夹击关羽,致使关羽兵败临沮,身陨麦城。刘备为给关羽报仇,感情用事,军事指挥不当,结果蜀军又遭“火烧连营”之败,损兵三分之一,元气大伤,逐鹿中原的雄图已经难以实现。
探究起来,原因固然很多,主要还是当时政治、军事、经济重心已不在关中,而在宛、洛、许昌地区。占据秦川关中固然重要,但荆州的战略地位已比汉中、秦川重要得多。荆州失,蜀军必会被封闭在秦岭、大巴山和巫山一线以内的崇山峻岭中,在战略上处于极不利地位。然而,据守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居功自傲,辱骂东吴为加强吴蜀联盟而“结亲”的来使。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批评关羽是破坏吴蜀联盟,导致蜀之颓亡的始作俑者,这可能言之过重,但关羽对损害吴蜀联盟应负很大的责任。然而以刘备之雄、诸葛之智,对荆州战略地位对蜀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关羽孤军远悬,未给增添一兵一卒,也未令近在上庸的刘封、孟达之军向关羽靠拢,更没有令其阆中(嘉陵江中游)的张飞、江州(重庆、涪陵一带)的赵云两支战斗力较强的精兵去增援关羽,应当说是最重要的失误。难怪陈寿在评诸葛亮时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公元223年,刘备病危,白帝托孤,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中,以他的卓越才能稳定了局势,并在“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奖励农桑,与民生息”等正确政策下逐渐恢复了元气。其后两年“六月渡泸”、“七擒孟获”,安定了后方;渐渐又开创了一个“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有所作为的局面。
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拉开了“六出祁山”北伐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前后经历了六、七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诸葛亮一开始就失人失策。当时蜀军虽锐,但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在战略地位上为险峻的秦岭山脉所阻,利守而不利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出奇兵制胜,速战速决。在这一点上似乎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谨慎到了近乎迂腐的地步。那么,当时是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卓越而可行的战略方案呢?不是。在初出祁山之前,“起于卒伍”的名将魏延就曾对北伐的路线提出过异议。他根据敌我地形、战术原则等因素提出:“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吏、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这应该说是个比较周全的战略方案。如果采纳这个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精兵奇袭,直捣长安,再在斜谷大军配合下,胜利是很有希望的。就是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在事后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借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可见魏延的主张是可取的。可惜孔明把这斥责为“轻躁冒进”,既不用魏延其人,也不用其策,结果大好时机被丧失了。
诸葛亮对魏延似乎有点偏见,偏反其道而行之,要用他的那个“万全之计”,竟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任为先锋主将,硬是强调什么“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无虞”,兜大圈子自汉中向西绕道阳平关,再武都、天水、祁山,使十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笨拙地前进,使广大将士的体力和粮秣无益地消耗在长途跋涉之中。这样的进军使魏方得以喘息,从容地作好迎战准备,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致使蜀军失去时机。马谡终为张?所败,街亭失守,孔明唱了“空城计”之后只好南归了。其实,街亭之失亦不能全怪马谡,诸葛亮要负主要责任。从地理位置看,街亭既是当时的战略重地,街亭之战也是关键性战役。街亭失,“进无所据”,退无所守,只得被迫放弃已取得的陇西三郡,退守汉中,导致整个北伐的失败。照理说诸葛亮应亲临前线督战,但他并没有“亲届街亭”;他的指挥部应设在街亭附近,但却设在大老远的祁山,在当时通讯落后的情况下,指挥不灵是必然的。《尉缭子》说:“立坐之阵,相参进止,将在其中”;《孙子兵法》云:“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以千里而应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六韬》云:“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服礼,无以知士卒寒暑”。这说明,将帅要与士兵同甘共苦,方能鼓舞士气。在读《三国志》时批曰:“观人观大节,略小节,略小故,亭初战,宜亲届街亭,致败,后战亮卦诰?小!闭飧隹捶ㄊ枪?蜕羁痰摹J潞笾罡鹆了渥髁恕白晕遗?馈?请将自己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严惩了马谡,但只承认自己“用人不当,有乖先帝之明”,并未能总结自己战略战术上的错误。就是对“用人不当”似乎也认识不深,好像并未想起魏延和魏延的建议。在其后的北伐中仍然因循原来老一套的进军路线,不敢取“循秦岭而东“、大胆深入敌后的战略。结果只能是在司马懿坚守不战的对策下使蜀军呆望于坚城之下。
看来,诸葛亮一生确实谨慎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战略战术上的谨小慎微必然导致用人标准上的“知?偏颇”、“求全责备”。尽管他在用人上比较能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如拔庞统、蒋琬于小县,起杨洪、何祗于郡吏,但他的“一生惟谨慎”的作风似乎就喜欢那些谨小慎微、好做表面功夫的人,而对于那些有点个性和雄才大略的人却往往因其小而失大。魏延有“不肯下人”“又性矜高”的缺点,是人才而不是奴才,他始终只是用其人而不信其人,仅作为借用力量。这种存在戒心的用人态度必然使自己失去“股肱”之助。不仅对魏延,对其他确有所长又有些缺点的能人也往往使用不得法,处置极端、偏颇。如对待刘封的“刚猛难制”,诸葛亮即劝刘备因其上庸之败而趁机剪除。其实刘封倒是一员可信用的战将,后来刘备为此也很后悔。对有点自高自大,自诩“宜为诸葛亮之贰”的廖立,他虽也曾赞誉过他是可以与庞统相比的良才,可是长沙一失之后便不复重用。后来又因他发了点牢骚,如说孔明“不任贤达而作俗吏”,就被放逐汶山,老蛮荒。对马谡先是欣赏他在“南战”中提出的“攻心为上”的策略,认为他是有为的人才,而对刘备托孤时所说的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意见似乎没有认真考虑,对其失守街亭亦处置过严。
东汉末年是争城夺地,群雄竞起的年代,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还算得上古代政治家中的高明者,然而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固然这里原因很多,但就他在选拔人才上的求全责备、矩?偏颇是一个重要原因,结果使得西蜀的大小官员中谨小慎微的“老实头”居多,就是蒋琬、费?等人也是循规有余而才气不足,缺少进取精神。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刘备一生最突出地选拔了两个人,一是诸葛亮,一是魏延,而诸葛亮对于魏延并不怎么信任,似乎有点压制他。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魏延仍然忍辱负重在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中出生入,羌中败郭淮,入川夺取西蜀,南战七擒孟获,北伐任先锋,天水收姜维、射曹操、斩王双、张?,大战司马懿,惊退夏侯霸,街亭失守后力挽狂澜,等等。治军严明,“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几乎无恶仗不与,且每战必克。特别是他提出的奇袭长安的战略建议实属善远之谋,可惜没被诸葛亮采纳。假如按魏延“循秦岭而东”的战略放手去干,其前景是难以估量的。难怪魏延常叹息:“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
曹操之用人高于诸葛亮就在于他主张“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大用者不务细行”,“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他深知“失晨之鸡,思补再鸣”,“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他以大局为重,能做到“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张绣降后哗变,后又再次投降,曹操对他优待并封为列侯,毕谌、魏种等人都曾欺骗过曹操,被擒后还是被重用。因此,曹魏阵营中文臣、武将辈出,从而开创了较大的局面。孙权知人善任,深知“周公不求备于一人”之理,既能观其短,亦会用其长,大胆起用年轻将领,委重任予周瑜、吕蒙、陆逊;他说鲁肃有两长(建议立帝王之业和联刘抗曹)一短(借荆州给刘备),不能因其一短而损其二长。刘备的知人善任也高于诸葛亮,他提拔魏延就大胆信任和使用他,虽然麾下良将甚多,却始终把魏延视为卓异将才委独当一面之任。公元219年(建安24年)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其时拟迁治成都,行时要拔一将领守汉中,他深知汉中乃益州屏障,又是未来逐鹿中原之基地,地位至关重要,当时麾下第一员大将关羽已留守荆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然而慧眼识人,“乃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看来,刘备既知魏延,也信任和大胆使用魏延。魏延亦未负刘备所望,坐治汉中,独当一面,界连强魏,敌不敢犯,大去刘备北方之忧。而诸葛亮不仅“矩?偏摹?而且管得太细太,“事必躬亲”,“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使人才难得,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王夫之在评诸葛亮时就说:“人皆局?于循吏之矩”,“虽有英才之士,然摧其生气以即于瓦合,奚可恃矣!”西蜀到后期弄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恐怕与诸葛亮用人的缺陷有很大关系。再则,诸葛亮也不很了解培养本地人才的重要性。纵观西蜀后期的重臣中,本地人并不多,后继的蒋琬、费?和姜维均无大的作为,反而为黄皓、谯周等人所牵制。看来,在培养使用本地人才上不能不是诸葛亮的又一缺陷。
魏延虽有“不肯下人”的缺点,但他对诸葛亮还是衷心服从的。在他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上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仍然能顾全大局,没有作出损害蜀国的事,即使在孔明于军中、情况十分紧急复杂时也没有能证明魏延叛蜀归曹魏的证据。杨仪同魏延不和已经很深,诸葛亮一,他们的冲突更趋表面化。“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命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到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魏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裴松之认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但就算是一面之词,也可以看到杨仪造谣陷害以消灭自己政敌的恶劣行径。就是据本传记载,也不能说明魏延反叛降北,而只云诸葛亮病笃时“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孔明只是估计到魏延可能不从杨仪之命,做了一点不信任魏延的安排,当然也可能是杨仪假“丞相遗令”。果然魏延不甘为杨仪所制,反而赶在撤退前破坏栈道绝杨仪归路。断后一仗是姜维指挥的,也不能说明魏延就是降北叛蜀。看来,诸葛亮在处理杨仪与魏延的严重不和的问题上也是很不周全的。尽管他在主观上“不忍有所偏察”,但魏延在前线征战迎敌,而杨仪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干事,对二者的倚重和感情实有所不同。假如诸葛亮在临终前把他们二人召来榻前肝胆相照,晓之大义,托之重任,至少魏、杨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暂时缓和,然而他把魏延排除在外,只留给他一个断后的命令,这完全是不信任之举。
从许多史籍的关键文字看,都没有提到魏延反叛降敌。最可据的是,他没有乘断后之机北去,却仍是抢先南归,即使在无心自己人残杀而被何平(何平即王平)所败后仍未北附,反而令少数人扶丧回蜀,要和费?联名宣布北伐部署,可惜为费?所出卖战败而。再从众多史料看,魏延的意向是很明白的,魏延认为丞相虽,但北伐之伟业不能中断,应由我魏延继续“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废天下之事邪?”假如魏延真的要叛汉投曹,他可能有三种选择:其一是率军在前线倒戈,这易如反掌;其二是按兵不动,待杨仪率军撤退后再拔军驻汉中,静观形势,效当年之张鲁,凭借曾镇守汉中之威望独树一帜,这也不难办到;其三是学刘备当年夺取刘璋地盘之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夺取蜀汉政权,而后剪除杨仪之军,这也不是极难之事。然而,魏延并未选择其中任何一条,相反地倒是明白地声明,不要“以一人废天下之事”,要率军继承丞相之遗志继续北伐,这与叛蜀而降曹是无论如何扯不在一块的。
大凡历史的悲剧,就会有悲剧人物。当马岱提着魏延的头去报功时,“狷狭”阴狠的杨仪竟“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魏延为蜀国的存在和发展舍生忘,铁马金戈,没有于对敌之战场,而丧于自己营垒的暗箭,有大功反而遭诛,殃及三族,半世威名,毁于一旦。事实上,那个造谣陷害魏延的杨仪倒是想叛蜀降北的。杨仪本性“狷狭”,反复无常,是个利欲熏心的权奸;他心胸狭窄,一向和文臣武将不和。但就是这么一个佞臣却为诸葛亮素所器重,临终时授以总督军权。杨仪除掉魏延“得胜”回成都后,自诩功高,不可一世;在未能取得“尚书令”高位后心怀怨恨,对费?说:“往者丞相亡殁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个自白又为费?密报了朝廷,于是“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但杨仪恶性难改,至徙所复上书诽谤,朝廷后来要查办他,他才自杀了。蒋琬、费?先是纵容杨仪去除掉魏延,后又除掉杨仪,诸葛亮尸骨未寒,而内部自相残杀。诸葛亮之,而有魏延之,其后有杨仪之。此番折腾之后,蜀汉元气大伤,给蜀国造成每况愈下之势,诸葛亮对此也负有责任。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一千多年前当事者的是非应给以明确的判断,研究与回味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借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